启发式历史教学论文

2022-05-07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启发式历史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启发式教学是各种教学方法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良性循环,进而保证课堂效率。一、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升教学效果1.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启发式历史教学论文 篇1:

中学历史教学启发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启发式教学是对注入式教学的反思,它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掌握一定的方法,它的出现对教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但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师在运用这一方法的时候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启发式教学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中学历史;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身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基本要求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然而部分中学历史教师没有理解启发式教学的真正意义,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者一些误区,这需要我们思考解决。

一、中学历史启发式教学的困境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目前历史课堂中的教学实际情况是,教师以诱导为启发,没有认识清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比如,教师在历史课上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学生思考问题的答案,接着请几位同学回答后,教师没有进一步的分析学生的回答情况,直接出示或总结正确的答案,这种形式可能学生知道了答案,但是其它方面的能力得不到提升,所以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另一类教师同样设计问题让学生回答,然后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将问题的答案引到最终的结论上,这相对于上一类教师可能是有些许进步,但是学生往往还不能够学习到方法,下次遇到同类问题还是解决不了,达不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其实他们仍只得到了“鱼”,而不是“渔”。

这种引领与诱导,其实还是牵着学生的思想,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思路与方向,走向最终教学目标,这种启发式实际上还是没有脱离注入式的枷锁,这是目前启发式教学的一大困境,知识教给学生知识,没有教给学生对应的方法。

二、中学历史启发式教学的建议

针对上述的启发式教学的困境,中学历史教师需要认真钻研启发式教学的真正含义,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建议:

1.拥有科学的启发式教学观

教师拥有科学的启发式教学观是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前提。科学的启发式教学观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热爱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将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以往的“灌输式”教育不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能力发展,启发式教学虽能改善这一缺点,但是没能正确的完全的展现它的作用也是十分可惜的。启发式教学的应用要遵循三个原则,即独立思考、自主性和举一反三。科学的启发式教学观的拥有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与践行这一教学方法。

2.运用多样的启发方法

中学历史教师一般采用的启发是教学方法是课堂提问,通过疑问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与方法,但是除此之外启发式教学还有多种方法,比如兴趣启发、情境启发、直观启发、类比启发、观察启发、推理启发、判断启发等。

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种启发的方法,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授邓世昌、左宝贵、丁汝昌等甲午中日战争中的英雄时,可以将在敌人面前英勇斗争,视死如归的神态,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或者用相关视频来渲染,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英雄们的坚强与勇敢,从而刺激学生的爱国热情与为国奉献的精神。教师在运用疑问启发法的时候应当注意如何引导,教师在请同学回答问题后要善于反问、转问和追问来启发学生。对于回答质量高的学生,教师要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的?”“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对于回答质量低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线索启发他的思路,还可以进行转问。最后问题答案的总结工作,可以由学生来完成。

启发式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但是要坚持一个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發展情感为目的。

3.钻研巧妙的启发设计

巧妙的启发设计,是教学效果达到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设计好启发的情景或问题等,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教师在备课之时除了要全面深入的了解历史课程内容之外,还要了解所教班级的学生情况,根据不同的学情,灵活的设计启发的方案。同时教师可以将历史课本上的内容转化为若干知识点,不同类型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启发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确定采用何种启发方法之后,还需要寻找相关材料,具体的设计出内容方案。比如教师在讲授,秦统一六国的战争策略是远交近攻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采用情景启发,要求学生想象自己是秦国的谋士,要为秦王提出灭六国的意见并说明原因。这样一个小问题就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畅所欲言也能促进他们创造力的发展。启发的方案教师需精心设计,否则达不到启发式教学的效果。

总之,教师不能够满足于一问一答的简单教学方式,要在实践教学中运用多种有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要掌握启发式教学的内涵,认识自身启发式教学还存在的误区,转变启发式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精心设计启发方案,灵活运用启发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波.浅谈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35).

2.宋慧磊.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J].黑河教育,2019(10).

3.鲍文希.搞好启发式教学.历史教学问题[J],1982(06).

4.章银杰.中学历史启发式教学常见误区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6(09).

5.谢兴涛,刘克芝.中学历史课如何应用启发式教学[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04).

6.徐华.中学语文启发式教学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2008(30).

7.敬文忠.启发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四),2019.

作者:朱媛媛

启发式历史教学论文 篇2:

启发式历史课堂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各种教学方法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良性循环,进而保证课堂效率。

一、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升教学效果

1.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维沿着教师的设计思路去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师生拧成一股绳,少走弯路,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尽快得到提高。

2. 要抓住课题中的主要矛盾。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史实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学会判断史实的对与错,提高认识历史事件本质的能力,以点带面,进而解决其它问题。教学中以主要矛盾为中心,多形式、多角度点拨,调动学生思维能力。通过深入思考、知识重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讲课抓住重点、难点设计问题。

3. 可适当进行正反对比。从正面讲授是必要的,但是正确的概念往往是在它的对立面,即错误概念斗争中巩固树立起来的,所以教学中通过对一个史实的对立面或两个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引导学生积极分析、思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涵及外延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引导学生质疑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

1. 帮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讲课可以先提出问题,用目标教学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启发学生变化角度提出问题。如讲的内容,除了教材中和课后的练习题以外,积极引导学生看书,变化提问题的方式。之后,学生积极思维,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提出:“用史实说明美苏争霸三个阶段的特征?”学生豁然开朗,想的过程就活跃了思维。

2. 要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只有学生对教学内容能够提出问题或积极参与解决问题,才能说明学生的积极思维被调动起来,学生的思维越活跃,质疑问题和解决问题和能力就越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越扎实。

三、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增强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最具有探索性的环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营造探索的氛围,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本身,还要教授学生发现知识的本领。只有教会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学会自己去探求知识,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要通过点拨、暗示、激励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总结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对历史史实的认识,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增强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发挥学生联想能力,做到举一反三

启发式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传授具体的知识,引导学生发挥联想能力,把教师所讲授的知识逐渐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当讲到中国现代史“爱国统一战线”时,要启发学生思考我党在历史上建立了哪些统一战线,每次统一战线建立的背景、组织的形式、参加的阶级和历史作用。在历史的教学中,相似的知识很多,这样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联想能力,又帮助学生构建了知识体系。但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埋怨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我认为教师的教学可能进入了误区。其一,讲课时偏重于内容的罗列与事实的堆砌,扼杀了举一反三的能力;其二,讲课过细,使学生没有思考联想的余地,久而久之,就养成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因此,教师讲课要把握一个“度”,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哪些留给学生思考应适可而止。

总之,启发式教学是历史教师教学中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定势思维,要依据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等特点,采取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激励其创造意识,塑造其创造精神,久而久之,教学水平就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肯定会与日俱增,培养的学生也会真正地成为新世纪的创造型人才。

作者:胡宝娟

启发式历史教学论文 篇3:

浅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

摘 要:启发式教学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重要方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启发、观察启发、情境启发、推理启发、判断启发、对比启发、类比启发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

关键词:历史教学;启发式教学;形式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初中历史课堂上,老师要根据典型示范与一般要求相结合、讲授与引导相结合、肯定与补充相给合的原则,采用多种方式诱导学生的思维,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具体而言,初中历史启发式教学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问题启发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诱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的有效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向学生提出种种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方式。问题启发,包括正问启发和反问启发两种方式。正问启发又是最常见的启发模式,指的是老师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的关键点或者过渡处,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提出这样的问题,要把握问题的深度和难易程度,并能引起师生共鸣,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思考。例如在讲解改革开放相关课程的时候,就可以向学生提出中国为什么会走上改革开放道路,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否违背社会主义路线等问题。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得出改革开放是对党和国家以前错误的更正,是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结论。教师不仅可以从正面提出问题,也可以从问题的反面或者其他角度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这就是反向提问。

二、观察启发

观察启发指的是利用图片、幻灯片、实物或者录像等富有表现性和感染力的形式,让学生形成历史表象和形象思维,然后在老师的点拨和指导下进行逻辑性思考。观察启发的方式很多,效果也比较明显。比如在讲授抗日战争相关课程的时候,老师可以例如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大量反映当时情形的图片或者影像资料,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即抗战期间日寇的凶残和野蛮,两国军事和国力的巨大差距,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艰辛和不易以及中国抗日战争为什么会取得最后胜利等众多问题。

三、情境启发

情境启发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用高尚激越的情感、妙趣横生的艺术语言,或用电教的手段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使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形成一种意境,来增强情绪记忆,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例如在讲解李大钊、方志敏、恽代英等无产阶级革命先烈的时候,可以用饱含感情、铿锵有力的语言进行情境启发,让学生充分感受他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高贵精神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四、推理启发

推理启发指教师根据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因果联系,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思考,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讲中国明朝初年的资本主义萌芽相关课程的时候,依据休养生息政策—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的逻辑推理进行启发。可提问:①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目的、措施和作用是什么?②农业、手工业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③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④资本主义最初萌芽的时间、地点标志、特点和局限性是什么?同样,也可以依据④③②①的顺序进行逆向推理启发。不管是哪种推理,都会使学生对明朝经济发展的来笼去脉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明确为什么到明朝中后期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五、判断启发

判断启发指学生根据史实对学生进行点拨,把学生的认识提高到能反映历史发展的规律的高度上去,进而判断历史结论的是与非,对与错。例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这是对中国现代史的深刻总结,是一大科学论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结论,可以向学生提问: ①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②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出现种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③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发生剧变,苏联为什么会解体?通过诱导学生进行这样的思考,可以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判断启发,加深他们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六、对比启发

对比启发也是一种常见的历史启发式教学方式,指的是将一个问题对应的两个方面,或截然不同的历史知识加以对比,经过启发,使学生加深对知识内涵和外延的认识。比方说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将两次国共合作进行比较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进而把握二者的不同特点、作用和结果;将中国明清时代的资本主义萌芽于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会发展壮大,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始终难以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 王立华. 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6).

[2] 谢兴涛,刘克芝. 中学历史课如何应用启发式教学[J].科教文汇,2008(4).

作者:王应彬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课改历史教学论文下一篇:经济与生态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