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乡村教师征文

2023-04-29

第一篇:新时代的乡村教师征文

征文 最美乡村教师 郭兰芳

最美乡村教师

官渡镇中心小学教师 郭兰芳

他扎根农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已经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几十个春秋。他几十年如一日,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小学教学工作。他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几十年来,他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自从踏上了农村小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他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他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怎样制作课件、怎样熟练操作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做一名高品位的合格的人民教师。他深知没有坚实、厚重的业务功底,没有准确的知识结构,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无法胜任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教师这一职业。他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耐心寻味的启发,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

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纠正、教育、培养,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在他所在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他时刻把德育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既教书又育人,使班上的孩子都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教学无小事,育人需精心”。

任教几十年来,他始终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他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不求回报、只讲奉献。历年来,他所担任的学科在全县组织的统考中总是名列前茅,他辅导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多次获奖。他本人也荣获了“市级教学能手”、“乡级优秀辅导员”、“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骨干教师”等光荣称号。

他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托起学生攀登新的高峰;甘愿化春蚕,用才能让知识与智慧延伸;甘愿当园丁,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默默耕耘的无悔人生,他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己的完美人生,他是教育战线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榜样,是完美的乡村教师。

他,到底是谁?——乡村教师。细细数来,有多少个平凡的乡村教师默默耕耘!放眼望去,有多少个普通的乡村教师无怨无悔!勤教学、苦钻研,不图名利,脚踏实地继续默默无闻地工作。在这小小的三尺讲台上,他们用真情和汗水演绎自己的精彩人生。他们凭借自己丰富深厚的学识基础、创新求真的教学风格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感动并带动着身边的莘莘学子学,共同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在我们眼中,他们就是最美的乡村教师。他们甘为人梯,用臂膀托起学生攀登高峰;他们甘为春蚕,用才能让知识和智慧延伸;他们甘为园丁,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

第二篇:学雷锋征文 新时代教师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整个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学习雷锋精神的暖风。雷锋,象征了一个时代的青春,塑造了时代的精神风貌和道德风尚,也彰显了朝气蓬勃的气象:乐观向上、助人为乐、敢于斗争。雷锋曾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却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每每想起这句话,我们都感到无限的温暖,他用短暂的生命,将对人民对社会的大爱书写的淋漓尽致。

多少年来,“学雷锋,树新风”的嘹亮口号响彻在我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陪伴我们走过多年,成为了先进精神文明的表征。无论大街小巷,男女老少,国家领导人还是普通老百姓,雷锋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去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常常需要做出选择,让人生过的充实而有意义,雷锋在他的生命历程中,选择了爱,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物,把自己的一颗心,用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感恩中。今天,我们作为光荣地免费师范生,要学习雷锋精神,首先要学会爱。

爱是人性中共同的力量,也是教育中一眼不枯的甘泉。在孩子看来,教师的爱包容着父爱如山般的严厉,也包含着母爱如水般的慈祥。优秀的人民教师,就像一棵大树一样,可以依偎;就像一汪清水一样,可以洁净心灵。这样的爱可以成为支撑每一个学生走好人生路的动力。免费师范生就是未来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像雷锋那样热爱他人,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关心爱护学生。因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能产生无与伦比的神奇而伟大的教育力量。我想,当我们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用爱的心态去对待孩子的每一次过失;用爱的心态去对待孩子的每一次进步;用爱的目光去关注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用爱的心情去赞许孩子的每一次成功时,我们就赢得了孩子们的心,就获得了教育的主动权。

雷锋的一生,也是奉献的一生。学习雷锋,我们也要学习他利己利人、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做一名忘我奉献的老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雷锋精神作为一种道德导向,其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教会了我要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教师这一职业,没有职位的迅速升迁,也没有收入的迅速猛长,只有长年的与孩子为伴,笑看一个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再挥手送走一批批长大的学生。教师,是一份注定了清贫、单纯却又崇高的职业。教育乃立国之根本,作为一名师范学校的学生,特别是免费师范生们,我们要像雷锋一样燃烧自己,甘于清贫,乐于奉献,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尽到服务于祖国的基础教育事业的责任,诠释新时期的教师雷锋精神。

学习雷锋,还要学习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螺丝钉”精神。我们要尽力搞好教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心一意做科研,苦练教学基本功,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把同学们培养成具备“厚基础、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 要敢做一名有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新型教师,把创新作为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灵魂和使命。刻苦钻研业务,结合学科特点,磨练自身的授课本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善于研讨和总结,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撰写出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让更多教师享受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也要多加反思,善于发现已有教案、教法中不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不适应学生发展要求的内容,敢于“挑刺”,创新教学模式,充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使教学堂堂精彩,以此最大化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时下,偶尔也能听到一些不和谐音:有人说,现在是市场经济,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了。我们要坚决反对这种观点。剖析雷锋精神,其内涵十分博大。中央党校社会学系教授谢志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最应该学习的是雷锋那种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精神;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院长陆士桢也强调,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一种乐观、向上、认同时代主流的精神状态,是努力改善个人与社会、他人、团体之间关系的状态。学雷锋就应该学他的这种状态,就是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温馨的社会环境,让自己做个受时代欢迎的人、受别人尊敬的人。是的,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雷锋精神。只有我们自己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与人为善,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动的真诚中感到真正的快乐。一个时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的,真正的快乐只有一种,那就是为他人而付出,这样做你将获得生命最高的荣誉。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立足本岗,把雷锋精神更好的继承、传承和发扬下去。以实际行动当好学生的表率,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雷锋精神,确确实实的让雷锋精神在我们的行动中发扬光大。

时间可以打磨顽石,也可以风干岁月,却不能磨灭精神。人得生命是有限的,但是那些深入灵魂的与心的东西,却要在青年人的身上无限地一脉传承。雷锋精神不一是本泛黄的旧书,在新的时代,它要以新的方式注入我们的灵魂。学习雷锋,我们将用一点一滴的行动来宣誓我们的真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更饱满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努力做一名敬业、勤业、乐业,无愧于党和社会的人民教师。

第三篇: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政策蓝图

人民日报: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政策蓝图(政策解读·聚焦中央一号文件①)2018-02-05 解读人:中央农办主任

韩 俊 采访人:本报记者 高云才 朱 隽 王 浩

“农,天下之大业也。”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怎样的重大意义,我国“三农”发展处于怎样的历史方位,农业农村为什么要优先发展,乡村振兴的规划该如何落实?就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热点和难点等重大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

①新旗帜:管全面,管长远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定方向、定思路、定任务、定政策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三农’思想,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定方向、定思路、定任务、定政策,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韩俊表示。 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结构上共分为4个板块、12个部分。4个板块分别着眼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乡村振兴的保障措施、强调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并作出全面部署。

韩俊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管全面,二是管长远。”

管全面。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包括农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态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是乡村全面的振兴。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央一号文件都作了全面部署。

管长远。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作为党和国家的大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中央一号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按照“远粗近细”的原则,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作了部署。分别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②新时代“五个有”:奠定乡村振兴基础,坚定信心

准确把握“三农”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农业农村农民优先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韩俊说:“我们有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有旺盛的市场需求,为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5年,是农业转型升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的5年,是农民得实惠多、公平发展机会和权利得到更好保障的5年,是农村面貌变化大、城乡一体化提速的5年,是“三农”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开创新局面提供重要支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良好基础。

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中央一号文件对当前“三农”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准确概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问题导向,有的放矢。当前,“三农”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

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农民优先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③责任制“五级书记”: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

党领导乡村振兴,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法,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韩俊说,要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压实责任,完善机制,强化考核,把党中央部署要求落实下去。

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体现在各个方面。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各省区市党委政府每年要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

强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文件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法的有关工作,把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政策法定化。

要始终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统揽乡村振兴全局。根据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将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把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传统、要求、政策等以党内法规形式确定下来,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④制度供给“人地钱”:促进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置、要素平等交换

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

长期以来,资金、土地、人才等各种要素单向由农村流入城市,造成农村严重“失血”“贫血”。韩俊说,实施乡村振兴,要抓住“人、地、钱”等关键环节,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促进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和要素平等交换,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文件围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等,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和制度建设。

解决“人”的问题,关键是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文件提出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造就更多乡土人才,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问题。文件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部署了许多重大改革任务。比如,部署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不是让城里人到农村买房置地,而是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向农村,使农民闲置住房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养老、文化、教育等产业的有效载体。前提是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

文件对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有全面的谋划: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⑤四梁八柱“五个保障”:关键小事上下足绣花功夫

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持之以恒地干,真金白银地投

一个规划,一项条例,一部法律,确立了乡村振兴的政治保障和制度保障。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确立起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

有国家战略性规划引领保障。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通过与文件对表对标,分别明确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指导各地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

有党内法规保障。党管农村工作是重大传统。党内法规将明确加强对农村工作领导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工作范围和对象、主要任务、机构职能、队伍建设,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有日益健全的法治保障。将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法有关工作,把行之有效的政策法定化。

有重要战略、重大行动和重大工程支撑保障。重要战略方面,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部署制定和实施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等。在重大行动方面,部署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产业兴村强县行动等。在重大工程方面,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

有全方位的制度性供给保障,有投入体制机制保障。韩俊指出,通过改革创新,最大限度激发乡村各种资源要素活力。

乡村振兴,讲究的是实干,要在关键小事上下足绣花功夫。韩俊说:“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持之以恒地干,真金白银地投。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喊是喊不出来的,干几年就收官结账也是不行的。”

全面部署安排农民关心的关键小事。针对农村厕所这个影响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突出短板,部署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部署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文件提出,在村庄普遍建立网上服务站点,逐步形成完善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部署集中清理上级对村级组织的考核评比多、创建达标多、检查督查多等突出问题。部署推进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

第四篇: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及策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首先,乡村振兴是厚植中华文明根基、发展现代文明的需要。中国是农业大国,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农业文明时代的巅峰,有别于欧洲游牧文化的中华文明,正是建筑在这种发达的农业文明基础之上。在工业文明诞生之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相当长时期中,以渔樵耕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1]为代表的中华农耕文明,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创造出来的国民财富占世界总财富的三分之一。[2]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所体现的哲学精髓,孕育的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应时取宜、守则慎独、天人合

一、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培养的爱国主义、团结统

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集体至上、尊老爱幼、邻里相帮等核心价值理念,与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所崇尚的爱国、创新、和谐、环保、低碳的文化理念不谋而合。农耕文明的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赋予了中华文化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基因和厚重感。不仅如此,中国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发展出高水平的农业与手工业,成为全世界的生产中心。丝绸之路不仅为世界输送了精美华贵又实用的商品,还将整个欧亚大陆(包括北非)联系了起来,对人类文明的交流发展起到了大动脉作用,中国作为这一动脉系统中的心脏持续了两千年之久。农耕文明所造就的中国富足与繁荣,成为那个时代众多航海家和探险家寻找到达东方的发财致富航路,从而最终造成地理大发现的最初原动力。因此,农耕文明所蕴含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十分优秀,是中华现代文明的根基,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

其次,乡村振兴是实现城乡、区域和人的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蕴育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中国发展到今天,经历了现代化的洗礼,分享着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带来的红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现代化的红利、改革开放的成果,并没有真正惠及到广大农村和农民,占人口以及地域面积绝大多数的农村,存在着明显的“不充分”。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巨大的“短板”。

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现代化建设的,既缺资金又缺技术,再加上西方发达国家的封锁,工业化、城市化所需要的一切资金、技术都需要自己筹集。因此,为了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长期以来我国实施城乡二元政策,通过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暗税、直接对农业农民征收农业税的明税、低价征收农村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抽取农村剩余资金和优秀的农村人力资源进入城市等方式,牺牲农业保工业,牺牲农村保城市,完成工业化、城市化所需的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推动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3]同时,社会保障体系和公费医疗制度,也长期只在城市中实行,农村和农民完全被排除在外。这种对农村、农民只取不予的重城市轻农村的偏斜政策的实施,对于在一穷二白基础上推进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城市化,虽然有其必要性,但中国农民和农村为此付出的代价惨重。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剥夺农村、农民的政策被固化,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尽管与之前相比,改革开放政策使农村与城市之间要素流动的藩篱被逐步拆除,但要素流动在收益驱动的作用下,几乎是由农村向城市单向的,造成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农村要素存量濒临枯竭,出现大面积的乡村凋敝景况,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一直到2001年国家才开始反哺农业和农民,2006年全部免除农业明税。中国大多数发达的城市集中在东部沿海,因此农村要素流动又有明显的自西向东的特征。人们习惯用夜晚的灯光亮度来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状况,在我国的夜晚灯光图景上,灯光亮点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大面积的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灯光是零星分布的,西部的许多农村地区一到夜晚就一片漆黑。这是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一个佐证。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如此之众的农村与农民不能生活在发展带来的繁荣之下,农民即便进入城市也仅仅成为城市底层,这体现了身份不同的人群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管是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还是群体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都不符合以人为核心的工业化、城市化的目标。在这些不平衡当中,农村与农民发展落后,是导致不平衡的首要因素。因此必须振兴乡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初衷,才能确保城乡一体,区域收敛,群体同乐,实现中国发展的全面性。

再次,乡村振兴是推动新型城市化、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的新型城市化被西方学者称为21世纪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大事,也是中国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状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动力和引擎。但是,传统的城市化,基本上是以城市为中心,通过扩城建楼,被动地吸纳农村人口进城上楼来实现的,是通过一种资源消耗的外生动力来实现的。尽管这种方式在城市化初期能够通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经济增长,但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后呈现出“钟摆式”的流动特征,“户籍在农村,工作在城市,身份是农民,职业是工人”。农民工大多数并没有真正扎下根,离“居民身份的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市民化,从事职业的非农化”还很远。因此,只有通过乡村的振兴,将城市和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统筹考虑和安排,实现城乡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按照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把城乡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在全国兴起的特色小镇建设,就是结合新型城市化和振兴乡村两大战略的探索性实践。特色小镇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将环境容量和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发展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乡村,让小镇在山水中,山水在小镇中,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精明增长”、集约发展的内生化道路,打破传统的二元体制带来的弊端,既振兴了乡村,使农民在乡村就能够变成市民,过上与城市居民相同甚至更好的生活。同时,通过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产业开发,有效解决大量的人员就业,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增长,走出一条更贴近现实的中国特色城镇化之路。

最后,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充分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分工越来越细,人们的工作变得越来越专业化,每个人在各自的精细分工范围内生活,技能越来越单一,与大自然的接触,甚至与周边的人的接触都越来越少,像马克思所说的,专业化分工造就了畸形化的工人。虽然我们分享着专业化分工带来的效率红利,但同时因为过分的专业化少了许多技能和情趣,人类的体力和脑力分离越来越严重。实际上,人不仅是物质的人,还是精神的人,人是需要全面的、实现体力与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谐发展。中国农村普遍出现的凋敝现象,使得广大的农村居民虽然仍以最原始的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努力为生计奔波,却无法满足物质上的小康,精神上仍然处在贫瘠的荒原,无法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城市文明;同时,城市人前往农村贴近自然的去路也因此受阻,依旧过着千篇一律的、枯燥的、缺少个性的城市生活,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的今天,精神世界却依旧找不到归属。孕育几千年的乡村文化,乡土气息,是人类精神极好的养分,缺少乡土文明的滋养,是一件极其遗憾的事情。因此,乡村振兴不仅是中国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也是城乡居民充分发展的需要。乡村振兴了,城乡互动活跃起来,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社会整合效率,使城市人在闲暇时忘却辛苦,到乡村去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美丽的花草,发现快乐的田间野趣,寻找先祖农耕文化的气息,享受悠然自得、令人流连忘返的高品质生活。因此,乡村振兴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增添精神慰藉,带来全面充分的发展。

因此,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型的需要,更是由城市偏斜到城乡融合,实现中国社会平衡发展、充分发展的需要。乡村振兴是一种新思维,它将唤起乡村精神的回归、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农耕文化的复兴。一句话,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生活富裕、农村和谐美丽,从根本上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村的具体落实。但是,要使乡村振兴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到2035年取得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决定性进展,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就需要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精神文明、社会治理、农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入手,按照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内在要求,寻找有效的路径。

通过深化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和改革来实现乡村振兴。改革创新是乡村振兴的引擎和动力源。深化乡村改革,增加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的制度性供给,激活主体、要素和市场的活力,提升农村的市场化程度,重点是提高“土地”这一农村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要素的市场活力,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市场格局,放活经营权,使土地成为农村、农民最活跃、回报丰厚的要素,有效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壮大乡村集体经济。有恒产者有恒心。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强调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土地承包者和经营者的预期,给他们吃了长效定心丸,有效避免了经营者在土地上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增强了他们保护土地资源、增加资本投入的信心。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来实现乡村振兴。当今时代已经进入工业革命4.0,大数据、互联网+等广泛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实现乡村振兴,就需要将这些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将现代生物技术、基因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喷灌技术等注入到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构建起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延长产业链,融入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同时引入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各类形式的农业企业,发展农业证券、保险,扶持高科技农业企业到国内外、境内外上市融资。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减少低效和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真正使中国经济发展由数量型迈向质量型,由农业大国转变为农业强国。[4]

注入先进文化活化乡村精气神建设现代乡村文明实现乡村振兴。文化是乡村振兴之魂,山川秀美的乡村注入先进文化才能显现出精气神,没有文化的乡村注定会死气沉沉。因此,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传统的单纯的对乡村文化输血向文化造血转变,使中华文化中的和谐、孝道、五伦等在乡村中展现出时代风采,寻回乡村文化基因,重构乡村的伦理秩序和文化生态,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美德重新归附到乡村之体上,回归到广大乡民的生活当中。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加大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建设乡村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体育馆、文化活动室等,活跃乡民的文化生活。“魂”与“根”相对接,乡土的温度得到延续,乡民心中沉寂已久的信仰和价值标准得到复苏,从而提升乡民道德水平、改善乡村社会风气、优化乡村治理结构,为乡村持续健康发展和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

打破城乡经济社会二元体制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来实现乡村振兴。衰败的乡村烘托不出繁荣的城市。乡村不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只是一句空话。打破城乡二元体制,首先要去除市民与农民的身份差异,摆脱束缚在农民身上的种种枷锁,按照统一的标准实施上学、就业、就医、养老和保险,城乡居民享受同样的公共服务。其次是政府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标准在乡村进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水、电、气、路、网络、通讯、卫生、垃圾处理等现代生活设施,教育、医疗、银行、保险等现代服务设施,实现公共设施“七通一平”,即给水通、排水通、电力通、电讯通、热力通、道路通、煤气通和场地平整,让农民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享受城市居民所享受到的各种现代文明,真正使城乡结成命运共同体。乡村振兴的钱从哪里来,财政保障是基础、是“指挥棒”,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流向乡村;农村的自我发展是根本,是聚宝盆,是内生动力;激活乡村沉睡的要素和市场是关键,改革创新是激活要素的驱动器;金融倾斜是重点,是乡村振兴的“撬动杆”“吸铁石”;社会资本参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5]乡村振兴了,城市才更有活力。

通过建立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来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必须有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作保证。传统的乡村治理是碎片化、能人化、家族化,法治意识淡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水平远远不适应乡村振兴的需要,导致治理效率较差。因此,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于建立起乡村治理法治、德治和自治相结合的善治模式。法治化就是要提高村民法治认识水平和法律保护意识,教育农民牢固树立学法、懂法、爱法、护法、用法的思想观念,厚植法治文化,奠定坚实的农民法律保护基础。德治就是要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以德化人,以德育人。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发挥社会各类人才、新乡贤等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鼓励乡民建立诸如生态环保、文化建设、道德文明之类的NGO参与到乡村现代治理之中,走乡村善治之路,实现治理有效、乡风文明。

国外乡村振兴经验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启示

乡村振兴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国家必须实施的一个战略。英国、美国和韩国等国家根据本国的发展情况,先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一定的启示。

英国以保持乡村活力与可持续性为目标,重视乡村规划和建设,鼓励乡村采取多样化的特色发展模式。英国乡村地区的特色建筑、风土人情能够得以完整保存和延续,得益于该国政府强化乡村地区规划管理,实行城乡一体规划管理模式,严格控制乡村开发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乡村居民点规划分类引导,20世纪50年代实施“村镇发展规划”,后又转向“结构规划”。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大城市出现拥挤和蔓延现象,居民开始回归乡村,“逆城市化”的出现对乡村生活产生很大影响,优美宁静的环境受到了威胁。为此,英国加大对自然景观地区的保护力度,制定严格的乡村保护法,支持公众加入乡村地区建设,建设乡村公园,划定乡村公共通道。2000年,英国出台“英格兰乡村发展计划”,加强对土地、水、空气和土壤环境问题的监督管理。2007年,加强乡村环境保护,大力扶持乡村企业发展,创建有活力和特色的乡村社区。2011年,英国政府设立乡村政策办公室,在发展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拥有较宽松的自主决策权。

美国十分重视规划的权威性,规划一经批准,就不得随意更改。政府对于乡村整体布局要求严格,需要高速公路贯穿其中,并要求整体建设过程中保证乡村“给水通、排水通、电力通、电讯通、热力通、道路通、煤气通和场地平整”的“七通一平”,环境保护也是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由政府和开发商共同承担。美国对乡村规划实行严格的功能分区制度,明确划分土地使用类别,通常用道路、景观区和绿化带分隔不同功能区,如划分居住区和农田的主干道和高速公路;农业产生区和居住区之间用公共空间走廊和主干道作为缓冲;用道路和景观区隔离商业功能区与居住区。

韩国自1962年开始实施“经济开发5年计划”,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无数年轻人涌向城市,城乡发展差距随之扩大,乡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自然环境状况差。20世纪70年代,韩国还有80%的农户住在茅草屋、家里点油灯,生活条件很差。为了改善乡村面貌,韩国倡导了“新村运动”,第一阶段是改造乡村基础设施,第一年按村民的意愿无偿提供近20种环境建设项目费用与物资用于全体村民受益的亟须基础设施建设及村庄整治;第二年制订了“支援优秀乡村”计划,按照基础、自助、自立3个类型有区别性地支援乡村建设。政府还推出“增加农渔民收入计划”,支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乡村经济,鼓励发展畜牧业、特产农业,兴办乡村工厂。第二阶段政府支持发展“新村运动”的各类民间组织,成立“新村庄建设中央会”,提供财政、物质、技术支持和协调服务等,出台扶持奖励措施,大力发展乡村金融业、流通业,加大调整农业结构,改善乡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强乡村人文环境建设,倡导农民自觉抵制各种社会不良现象,加强乡村民主法制教育、国民伦理道德建设。通过持续的努力,韩国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民收入提高,文化素质也随之提高。

根据英国、美国和韩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其中积累的共同经验和给我国提供的启示主要有:

一是立足本国国情。在进行乡村规划和建设时,三国都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制度环境、人文历史和发展机遇等方面加以考虑。美国和英国以立法为主,采取温和、渐进的方式,对乡村进行规划和建设;韩国力求政府主导的形式,采取激进发展方式,促进乡村整体发展。尽管各国发展道路略有不同,但在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发挥政府扶持功能,改善农民生产条件上是一致的。

二是准确定位主体。三国明确了政府与乡村内部职能界限,双方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密切协作,共同促进农村繁荣,同时明确农民为乡村建设主体,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各种措施,发挥农民积极性。政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

三是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国家都十分重视完善基础设施,乡村社区普遍建有学校、医院、图书馆、博物馆、公园、教堂、广场、运动场以及菜场、购物中心等商业区,还建有运动场,供居民休闲锻炼,社区的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保证老人有去处,小孩有地方玩,闲人有书看。

四是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尤其重视发展乡村旅游业。没有产业发展就没有就业,这样的乡村也就无法振兴。英国、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普遍重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尤其注重发展乡村旅游业,在乡村规划与建设中,充分注重对自然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利用生态文化优势,培育生态经济理念,保持自然的原真性,变生态资源为生态效益,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把乡村打造成都市“后花园”,将农业打造成旅游农业,农田改造为景观农业,农产品升级为旅游纪念品,以生态项目提升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其收入。

五是注重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建设。三国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注重规划和各项制度配套建设,在政策、资金、制度等各方面为其提供大力支持。

六是鼓励公众参与。在英国、美国和韩国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公众不仅可以在规划阶段参与,还可以通过座谈会、规划展示论证等多种方式参与规划的前期研究。为了鼓励公众参与,各国均十分注重公众参与的法律权威,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法律保障,没有经过公众论证的规划得不到主管部门审批。公众在规划执行和建设阶段,积极履行监督责任,必要时可以对不合乎规划要求的行为进行申诉。

总之,国外在乡村振兴中很多的奇招妙计,如韩国的休闲农业的周末型农场、“观光农园”;日本的生态交流型旅游;欧洲的乡野农庄型的“民宿农庄”“度假农庄”、露营农场,适应欧洲居民习俗的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和狩猎农场等;法国普罗斯旺鲜花主题型乡村度假胜地;澳洲葡萄酒庄型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等,[6]既可以作为衍生品的开发地,又具有丰富的观光旅游价值,值得中国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特色小镇建设中吸收和借鉴。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国家大战略,意义重大,需要规划先行,精心谋划,一张蓝图绘到底,要因地制宜,稳扎稳打,不能刮风搞运动,更不能急于求成,大干快上。

第一,要创新实施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是要让农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实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与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相一致,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因此,实施中必须以全新的理念,不能用传统的方式,单纯地给点钱物、安排几个项目、派几个干部就能解决问题,而是必须从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的角度来统筹考虑,强调生态保护、产业升级、文化传承、社会进步,只有这样乡村才能真正振兴。

第二,精心谋划精准试策。乡村振兴战略重在具体谋划和精准试策,换句话说重在“实干”。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的“五大行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抓手。“振兴”首先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先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然后再来谈“振兴”,否则“振兴”只能是一句空话。脱贫脱困以后的乡村人口要能够保证不返贫,就必须有就业,因此就要产业提升,要将一二三产业融合起来,在发展优质农业、特色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网购、电商、旅游等第三产业,为农民解决就业实现增收。旧村改造可以采用“小规模聚居、组团式布局、微田园指向、生态化建设”的“小组微生”模式。这种既适宜于平原,也适宜于丘陵和山区、既适宜于新建聚居点,也适宜于改造旧村落模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干净整洁,有文化品味和内涵,因此,在富裕起来的基础上,要进行环境整治,加强文化传承。

第三,建设田园综合体。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提出了建设田园综合体,就是以农民为主体,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田园社区有机结合,四位一体,宜居宜业宜游,是美丽乡村新形态,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是乡村振兴的标志,是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的一种尝试和创新。田园综合体建设要遵循乡村演进发展规律,从乡村与城市、新村与产业、村庄与自然、村庄与村庄、村庄与历史文化等多种关系中,去找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它们之间互动、融合、和谐、差异、传承和自治等带规律性的东西,既保障城市资源能够向乡村配置,又能够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群众内生动力,有效解决好人、地、钱等问题,使乡村振兴落到实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加强乡村振兴的制度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从法律、制度建设上加以规范,做好“人”“地”“钱”“组织”“文化”五个方面的文章,才能保证这一战略实施的可持续性。一方面需要尽快出台《乡村振兴法》,从法律层面上规范这一战略实施;另一方面要“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弥补这一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制度供给不足或空缺,保障战略实施的规矩立在前头。在组织上要使“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真正落在实处,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人人真刀真枪地干,要素真金白银地投入,乡村振兴战略时间表才能如期实现。

第五篇: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意义

[摘要]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并对具体的振兴乡村行动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中国过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文化,故而,振兴乡村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中国走出“中等发达国家陷阱”,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九大是我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的一项重要成果便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共列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成果,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科学阐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前启后的伟大理论贡献,是今后较长时期党的政治纲领和各族人民的行动指南,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十分重要的思想武器。新的思想,闪烁着全党智慧的结晶,必然有丰富的创新理论支撑和科学严谨的思想体系;

新的思想,必然提出解决中国现实和未来的宏观性、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的总体战略,而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

“振兴”与“衰落”是一对反义词。人类文明史上,乡村的“兴”和“衰”是一对矛盾,有兴则有衰,“衰”与“兴”有时又互为转化。城市化和工业化是乡村衰落的诱因,如何吸取和借鉴人类文明史上的经验教训,使城乡发展能够优势互补、互为促进,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乡村社会的“兴”与“衰”,基本可以这样界定,中国乡土社会的兴盛应为“唐宋时期”。唐宋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黄金时代,以乡村农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特征的经济生活稳定富足;

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乡绅治理结构日趋完善;

以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为核心价值的社会思想深入人心。这就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概括了中国乡土社会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而中国乡土社会的“衰落”则是在元明清时期。元朝统治者用游牧军事统治方式来治理被征服的农耕社会的极不协调,导致中国传统乡土社会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残;

明朝的专制集权,窒息了中国乡土社会复苏的生命活力;

清朝的黑暗统治,彻底使中国乡土社会走向衰落。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列强入侵,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双重压迫下,进一步加剧了中国乡土社会衰落的步伐。诚如鲁迅在《故乡》里所描写的:“……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正是中国近代乡村衰落景象的真实写照。

从人类文明史上来看,乡村衰落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城市化和工业化驱动的必然结果。乡村衰落主要有“英国羊吃人式”和“拉美超前城市化式”两种形式。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也带来了英国自身的高速发展,但同时却是以牺牲广大农民利益为代价的。英国在17世纪进入了世界强国之列,成为“日不落帝国”,殖民地的迅猛扩大,使英国的羊毛生产和纺织品生产获得了巨大市场空间,殖民统治者为满足新市场需要而强迫广大农民破产,农田变成牧场,农民被迫转化为工人。这便是被史学家们称为“羊吃人”的英国工业发展之路,同时也是英国农村衰落的根本动因。拉丁美洲式的乡村衰落——过度城市化和超前城市化方式。拉丁美洲国家独立后城市化速度明显超过工业化速度,甚至有的国家还走上了无工业化的城市化之路。政府放弃了乡村建设,农民自己也抛弃了乡村家园,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步伐滞后于人口增长速度,不能为居民提供充分就业机会和必要生活条件,使得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实质性转换,带来严重的“城市病”。除殖民时代建筑的城市中心区域为富人所拥有外,大量贫民则居住在城市周边的“贫民窟”。这些贫民窟成了脏乱差和“犯罪”的代名词。政府和农民自己都抛弃了乡村,致使乡村严重衰落破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变化,尤其是西部地区,乡村衰落是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改革开放使我们获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创造了人间奇迹,同时也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自然风貌。2.6亿农民工进城,使城乡人口流动带来了许多变化,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建设市场的转稳,改变着中国社会结构,由是空巢村、老人村、留守儿童村和贫困村……已成为当下中国(尤其是西部)广大农村不争的客观事实,留给人们的不是乡愁而是实实在在的“乡衰”。据住建部《全国村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1978—2012年,中国行政村总数从69万个减少到58.8万个,自然村总数从1984年的420万个减少到2012年的267个,年均减少5.5万个。

二、作为国家战略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列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足见对其的高度重视。作为国家战略,它是关系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的国家总布局,它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乡村振兴正是关系到我国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别、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关系到中国整体发展是否均衡,是否能实现城乡统筹、农业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为此报告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报告再次重申我党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方针,特别强调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中央一以贯之地坚持“三农”优先,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基本都是有关“三农”问题的内容,这基本成为一种惯例。坚持“三农”优先,在许多政策倾斜、支持力度方面自十八大以来显得更加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乡村,关注“三农”,心系人民,把农村精准扶贫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来抓,特别是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更是关爱有加。2016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的志向,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总体要求,就是坚持农村优先发展,按照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的发展必然要有兴旺发达的产业支撑,只有在乡村实现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发挥优势,形成居于市场竞争力又能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乡村才能有活力,经济才能大发展;

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充分科学合理利用自然山水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祛除乡村生活陋习,治理美化乡村生活环境,真正使乡村成为山清水秀、天高云淡、风景如画的充满希望的田野和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要弘扬乡土气息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风尚,使整个乡村社会更加互助发展,乡邻和睦,乡风文明。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最基础,要坚持法治、德治、村民自治相结合的治理结构,让村民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要弘扬和传承优良的传统道德观,把尊老爱幼、济贫扶弱、维护公益作为道德标准去衡量。每一个村民的言行举止,要把乡规民约、村民自治整合起来,在保障宪法和法律实施的基础上,把乡村治理结构中的切合当地实际的村民自治与法治、德治结合起来,形成治理有序的规范体系。只有有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每个人有尊严地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大家庭里,这才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归宿。

为了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制度和体制机制上切实保证政策的延续性,真正保障广大村民的利益,报告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报告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我们一般界定土地承包制第一轮大致以1978年开始到1998年结束,第二轮为1998—2028年,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那就是2058年,到那时中国可预见地是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阶段。这项改革政策规定让农民吃了定心丸,能够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从而解除政策多变的后顾之忧。同时在体制机制上创新,强调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以增强农村党的建设的实力与活力。在生产方式上强调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进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从根本上将传统农业纳入现代农业的体系之中,变自给自足的小农业向市场化商品化的大农业转化。

为了切实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报告特别强调了要培育和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懂农业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深刻理解和把握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真正理解和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敢为农业发展的开路先锋而不是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空想主义和保守主义的代言人,到农村瞎指挥、乱决策、祸害农民。爱农村,就是要让我们广大涉农机构和基层干部,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去关注农村,深刻认识中国本质是一个农业大国,认识农业兴则国家稳,农业旺则国家强的道理,把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打牢,是相关涉农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责,增强事业心和责任心。爱农民,就是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真正培育对农民兄长的浓浓情感,要真心实意地关心关爱农民的生产生活,要发自内心地尊重农民,拜农民为师。只有建立起这样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党和国家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才可能得到有效实施,才能达到和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三、近年来党和国家为振兴乡村采取的措施

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的统计公报,中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4.77%,预计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0%。如何处理好城乡一体,避免其他国家城市化进程中所走过的弯路,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镇化之路?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提出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等。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正是这一系列探索的集大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饱含了“乡村振兴”的诸多思想。简单梳理大致有以下主要思想:

一是“两山理论”的提出。2005年8月15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县余村调研时提出:“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便是如何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发展经济相互关系的著名的“两山理论”。

二是“记住乡愁”的呼唤。2013年12月12—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到会并作重要讲话,他指出:“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他还指出:“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三是明确“新农村建设原则”。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提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四是寻找脱贫攻坚的新路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7年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省代表团审议报告讨论时说:“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重要渠道。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时机,把资源变资本,实践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同时,要对乡村旅游做分析和预测。如果趋于饱和,要提前采取措施,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五是要把厕所革命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指示:“两年多来,旅游系统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体现了真抓实干、努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丰富的过程。在国家行政管理和具体执行层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一是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

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下,2008年浙江安吉县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出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中央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考察安吉后说:安吉进行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鲜活标本。

三是特色小镇建设。2016年2月,《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先进制造、民俗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镇。此后,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中央部委出台系列文件对特色小镇建设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和工作要求。

四是大力推进“田园综合体”试点工作。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业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2017年6月5日,财政部下发《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18个省份开展试点工作。每个试点省份安排1个试点项目,按3年规划,共安排中央财政资金1.5亿元,地方财政资金按50%投入,3年共投入2.25亿元,最终实现“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的目的。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意义

第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是回归并超越乡土中国。中国本质上是一个乡土性的农业国,农业国其文化的根基就在于乡土,而村落则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振兴乡村的本质,便是回归乡土中国,同时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超越乡土中国。

第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身是对近代以来充满爱国情怀仁人志士们理想的再实践、再创造。20世纪30年代,兴起了由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人为代表发起的“乡村建设运动”。诚如梁漱溟所言,乡村建设运动,是由于近些年来的乡村破坏而激起来的救济乡村运动。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方案是:把乡村组织起来,建立乡农学校作为政教合一的机关;

向农民进行安分守法的伦理道德教育,达到社会安定的目的;

组织乡村自卫团体,以维护治安;

在经济上组织农业合作社,以谋取乡村的发达,即“乡村文明”、“乡村都市化”,并达到全国乡村运动的大联合,以期改造中国。晏阳初是另一位“乡村建设”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倡导者。晏阳初发起并组织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率领他们进行“博士下乡”,到河北定县农村安家落户,在乡村推行平民教育,以启发民智来实现他的“乡村建设”理想。他提出以文艺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乱,以此达到政治、经济、文化、自卫、卫生、礼俗“六大建设”。再一位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便是卢作孚,他是一个实业家,他认为中国乡村衰败的根本在于乡村缺乏实业做支撑,于是他在重庆北碚开展了一系列的实业救乡村的活动,在那里修建铁路、治理河滩、疏浚河道、开发矿业、兴建工厂、发展贸易、组织科技服务,进而探索以经济发展来推动乡村建设。

虽然他们的实践在抗战烽火中被中断,即使不被中断,实践也必然会失败。因为不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没有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共和国,爱国知识分子们的满腔热血最终只会化为一盆冰水。但是他们提出的发展乡村教育以开民智,发展实业以振兴乡村经济,弘扬传统文化以建立乡村治理体系等思想,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尝试,对于我们今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仍然有着启示作用。

第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核心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中央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村不兴旺、农民不富裕的“三农”问题。通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协调,促进农业、加工业、现代服务业的“三业”融合发展,真正实现农业发展、农村变样、农民受惠,最终建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人的美丽乡村、美丽中国。

第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乡土文化,中华文化的根脉在乡村,我们常说乡土、乡景、乡情、乡音、乡邻、乡德等等,构成中国乡土文化,也使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就是重构中国乡土文化的重大举措,也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战略。

第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有力抓手。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历来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说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要让粮食生产这一农业生产的核心成为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使农业大发展、粮食大丰收。要强化科技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被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而不会受国际粮食市场的左右和支配,从而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重大战略,这是基于我国社会现阶段发展的实际需要而确定的,是符合我国全面实现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而明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乡村不发展,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发展;

乡村社会不实现小康,中国社会就不可能全面实现小康;

乡土文化得不到重构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弘扬。所以振兴乡村对于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下一篇:销售个人工作年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