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模式初中语文论文

2022-04-28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乐学模式初中语文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所谓“乐学者以学而乐,恶学者以学而忧”,在教学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将乐学模式引入至课堂教学中,激发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促进性作用。下面笔者就乐学模式的角度出发,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性观点,希望相关教学工作者能够受到一定的启发。

乐学模式初中语文论文 篇1:

乐学模式对增强初中语文教学趣味性的作用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逐渐融入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为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乐学模式随着新的教育观念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具体运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对乐学模式的分析,探讨乐学模式对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趣味性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乐学模式 初中语文 趣味性 提升作用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乐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提升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作出了重要贡献。乐学模式下,学生表现出强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语文学习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一、初中语文乐学模式应用的作用

(一)提升学生智力活动的活跃性。

乐学模式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逐渐活跃起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变得兴奋起来。这种学习的兴奋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学习神经,大大提升学生智力。在乐学模式下,学生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堂中,思维更加敏捷,富有观察力,活跃了课堂氛围。学生强大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力对提升语文学习趣味性具有很大帮助,有利于语文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在乐学模式下,学生整体处于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中,智力活动得到大大提升,有利于提高语文学习质量。

(二)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有了学习兴趣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乐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学习效果显著。在这样的教学环境刺激下,学生更加愿意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在语文课堂中形成了良性循环。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只是系统传授知识,没有从学生兴趣和爱好出发,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长此以往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乐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沉浸在语文教学中,在学习过程中全神贯注,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学习的态度和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和学习的主人。

(三)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学习观。

乐学模式让学生从心底生出一种对语文学习的积极学习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鼓励和支持,并形成不断进取的学习观念,在这样的学习条件下,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学生愿意并且不断进取。学生通过在语文教学中不断进取和学习,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越来越多,提高了语文综合素养,对以后自身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学生能从根本上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二、乐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课堂导入是应用乐学模式的前提。

良好的开端可以为成功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首先设计好课堂导入的内容,设置合理的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从课堂教学中的不同元素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课堂导入中可以从语文课文中的历史文化故事或者是文化背景等方面入手,为学生语文的学习营造良好的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引导顺利进入课堂学习中,从而自然、乐意进入语文课堂学习中。例如在教授《木兰诗》时,课文中有许多难懂的文言词汇,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中加入花木兰的故事内容,先给学生讲述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让学生先了解这位巾帼英雄,然后引导学生了解花木兰从军归来时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从而把学生带入本节课的学习中,体会花木兰从军归家时穿女儿装引起伙伴的震撼。学生了解故事后对花木兰的生活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并且主动带着疑问和好奇心进入《木兰诗》的学习中,这样为接下来的语文课堂的展开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创设教学情境是应用乐学模式的基础。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自然带领学生进入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充分调动,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强化语文教学效果。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要从语文教学的本质出发,讲求语文的艺术性和文学性,并且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要以课文知识为主要内容,创建教学体系,利用小品或者文艺表演的方式展开,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交流,从而学到语文知识。例如在《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组成自由的小组,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文艺表演,分组完成角色的扮演。小组中可以相互交换有的人扮演皇帝,有的人扮演大臣们,有的人扮演小孩。学生通过对这篇童话内容的扮演消除了语文教学课堂中的枯燥和无味,丰富了课堂内容和形式,学生愿意学习语文知识,并且能够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高,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穷趣味性。

(三)趣味知识能够丰富乐学模式。

在传统思维模式中知识是神圣的、严肃的,但在实际生活中知识的内容丰富多样,并且带有浓厚的趣味性,有的幽默,有的伤感,也有的十分呆板。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将趣味性的知识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并将趣味性知识穿插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根本上丰富语文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教师可以将趣味性的知识点缀在课堂教学中,使呆板的语文学习变得丰富多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亲身感受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例如在教授学生标点符号的重要性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关于标点符号的趣味性故事:一个下雨天,客店的主人不想让客人留宿,于是在客店的门上写下了一行字“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客店主人的意思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于是客人悄悄地在这句话上加上了几个标点符号,意思发生了很大改变:“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于是客人就顺理成章地住店了。通过这个例子引出标点符号的重要性,让学生加深对标点符号的印象,从而懂得学习语文的乐趣,愿意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四)探索发现是乐学模式的延伸。

初中语文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在生活的基础上形成并伴随生活发生变化的。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探究,从不同角度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从而提升语文学习水平,形成乐学状态。传统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只是单纯地探索,没有将乐学模式融入探索过程中,因此教学效果不佳。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融入乐学模式,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获得学习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时,文章中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为什么这么说呢?引导学生通过寻找课文中的描写,自己主动探究答案,从而让学生有效地掌握课文中的中心内容和思想,在主动探究中学生掌握了学习内容,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从而有助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乐学模式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快乐学习,并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不但提高语文学习水平,而且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方关军.“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实践[J].教育科学研究,2014(12):49-54.

[2]叶淑容.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考试周刊,2009(29):70.

[3]章丽芳.探讨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92):38-38.

作者:黄英勤

乐学模式初中语文论文 篇2:

乐学模式用于初中语文课堂趣味性增强中的对策

摘 要:所谓“乐学者以学而乐,恶学者以学而忧”,在教学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将乐学模式引入至课堂教学中,激发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促进性作用。下面笔者就乐学模式的角度出发,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性观点,希望相关教学工作者能够受到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乐学模式 初中语文 趣味性 对策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的动力有内外之分[1]。单纯从学生的内在因素上进行考虑,无疑兴趣是最大的学习动力。在我国教育形式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改进与优化,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以及學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于教师而言,自己就好比是一个“牧羊人”,而学生就是一群“小羊”,要想让这群“小羊”获得更好的成长,就必须改变原有的“投喂式”方式,而是将其赶至肥沃的田野中,让其感受到外部世界的精彩,激发其心中的好奇欲望与不断尝试的心理……向学生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新突破。因此,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乐学模式,成了很多教学工作者们重点研究的课题,也是本文接下来要讲述的主要内容。

一、情景教学,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所谓“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2],良好的外在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促进性作用,教师应当利用一些特定的手段与条件,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积极、舒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舒适感以及愉悦感,提升学生对语文课堂知识的感悟与体验,促使你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得更多的收获。例如,在教学《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以及《孔乙己》等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影视资料片段,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地刺激,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进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二、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古往今来,凡是在某个领域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其都会对该领域有着超乎常人的兴趣,是兴趣促使在在不断的尝试中付出越来越多的努力[3]。正如爱迪生经历了成百上千次失败之后,终于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在经历了亲人离别之后研发出了炸药……在这背后都有着一种巨大的内在力量推动其不断前行。例如,初中语文课堂上有很多古诗词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鉴央视综艺“中华诗词大会”中的“古诗词知识竞答”、“飞花令”等环节,为学生组织课堂趣味性游戏活动,进而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猜字谜以及对对联等游戏活动,都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合作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要想激发起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主人公意识,实现学生由被动向主动学习方面的转变,教师可以从合作教学的角度出发,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时间,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更好的表现,这对于增强语文课堂趣味性有着良好的促进性作用[4]。教学《鱼我所欲也》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文中的观点进行分组竞争,提倡学生从多种角度看待并考虑问题,激发学生产生一些新的观点与见解。在教学《变色龙》的时候,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分角色扮演的阅读方式,让学生模仿文中人物的语言神态,认真揣摩其心理状态……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合作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体现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大大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参与性。

四、拓展延伸,提升学生学习体验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教材,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堂延伸,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多的收获,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更大程度上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意义重大[5]。例如,在教学《荷叶·母亲》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为自己的母亲写一封信,向母亲表达自己心中的孝心与爱戴;在教学《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唱红歌”等歌咏活动,激发并培养学生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教学《山水画的意境》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绘画类相关作业任务,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能力……增加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感悟并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

结语:

综上所述,乐学模式真正做到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有利于挖掘出学生的内在潜力,促使其在语文学习中有更好的表现,非常符合当今学生的学习特点,也符合我国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可以从情景教学,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合作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拓展延伸,提升学生学习体验等方面着手,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必定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刚.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趣味性教学法浅析[J].考试周刊,2021(25):59-60.

[2]马丽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趣味性教学法浅析[J].新课程,2021(39):44.

[3]江礼娟.让兴趣成为支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关于初中语文趣味性教学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21(3):14-15.

[4]郭义冰.新课标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趣味性的策略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1(9):92.

[5]梁凌翔.新课标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趣味性的策略探究[J].语文课内外,2021(5):209.

作者:朱颖梅

乐学模式初中语文论文 篇3:

初中语文乐学课堂的建构和应用分析

【摘 要】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的实施,语文教师逐渐加大了对“乐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性、主动思考意识等乐学精神。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初中语文乐学课堂应用价值的基础上,从精心设计导语、明确揭示教学目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发现并感悟美等四个方面入手,为实现乐学课堂的科学构建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希望这次研究能够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乐学课堂;建构;应用

乐学课堂主要是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乐学课堂应运而生,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教学分层要求、培养學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等方面体现出了很高的应用价值。因此,如何科学构建和应用乐学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乐学精神,是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乐学课堂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构建乐学课堂,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乐学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充分利用和发挥信息化教学方式和自主探究教学方式的应用价值,将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转变为生动、有趣的师生互动课堂[1],有利于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出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落实教学分层要求

在乐学课堂的构建和应用下,可以充分发挥乐学教学模式的作用和优势,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奇心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设计和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2],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在构建和应用乐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不会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会为学生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和解决。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教师在应用乐学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会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交流、沟通、互动,确保设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能以学生为中心,从而更好地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二、初中语文乐学课堂的建构与应用策略

为了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并获得满满的成就感、幸福感和快乐,初中语文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成对乐学课堂的构建和应用,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构建和应用乐学课堂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对课程导语的设计和导入,让学生感到新奇,从而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提供有力的保障。首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对课程导语进行精心设计。由于教学内容和目标不同,导语的设计也存在很大的差异[3],因此,教师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外,还要充分结合教学目标,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导语。通常而言,导语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境导语、悬念导语、故事导语等。而教师在设计导语的过程中,要保证导语的多样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如在教学《关雎》之前,教师可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成语为这节课的导语,引导学生利用字典查出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然后,告诉学生这一成语的出处正是接下来要学的《关雎》。又如在教学《猫》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猫的图片。由于很多初中生都有养猫的经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养猫的心得和体会,让学生体会到猫的可爱和温顺,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好奇。接着,教师可以说“尽管猫咪很可爱,但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作者却在经历了三次养猫之后,不再养猫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大家通过看这篇文章,找出作者不再养猫的原因。”这时,学生自然会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文章的阅读中。这样精心设计的导语,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科学构建和应用乐学课堂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明确揭示教学目标,让学生体会完成学习目标的快乐

在具体构建和应用乐学课堂时,为了让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对教学目标的制定,这样有利于学生以教学目标为标尺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4],并产生学习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自信心和进取心,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如在教学《孔乙己》时,教师首先为学生制定教学目标,如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借鉴小说中心理活动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等人物描写方法,体会和理解孔乙己性格内涵,并分析和领悟作者设置该人物形象的用意等。通过明确以上教学目标,自然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意识,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能够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从而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教学目标的激励可以使学生自主思考、学习和探究,为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帮助学生明确和完成目标,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是实现乐学课堂的科学构建和应用的重要措施。

(三)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

初中语文教师在构建和应用乐学课堂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必须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为学生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首先,教师要重视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应用[5],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让学生对所要探究的学习任务一目了然。其次,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根据班级总人数和学生个体差异性,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发挥尖子生的带动作用和榜样力量。然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认知能力,设计学生感兴趣且难易适中的探究题,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发性,进而取得良好的乐学效果。如在教学《孔乙己》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几个探究题:第一,用简练的语言概况出孔乙己的形象特征;第二,分析和鉴赏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第三,小说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等。在这些探究问题的启示下,学生可以与自己的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分析和交流,并对这些探究题进行一一攻克和解决,形成最终的答案,从而为取得事半功倍的语文学习效果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使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能为实现乐学课堂的构建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引导学生发现美和感悟美,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体会到快乐

为了实现对乐学课堂的科学构建和有效應用,教师必须借助写景类散文,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发现美和感悟美,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素养。写景类散文往往充满意境之美,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美感。学生在阅读这类散文的过程中,通过发挥想象力,可以身临其境地感悟到文中所描写的景物之美,从而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体会赏心悦目的快乐,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欲望。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由于“温晴”是济南冬天的典型特征,所以,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时,要抓住这一特征,为学生营造济南冬天的“温晴”之美[6],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将济南冬天天晴地秀、阳光明媚的画面描绘和勾勒出来。同时,让学生尝试描绘和勾勒其他地方冬天寒风刺骨、万物凋零的萧条画面,通过将两种截然不同的冬天画面进行对比,让学生自然地体会济南冬天的“暖”和其他地方冬天的“寒”,从而领悟到济南冬天的“温晴”之美。当学生发现和感悟到散文中的景物之美时,其愉悦感自然萌发,会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奥妙。为了确保乐学课堂构建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感悟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写景类散文的优美意境,以达到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目的。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陶冶情操和净化心灵,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实现乐学课堂的构建和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乐学精神,初中语文教师在构建乐学课堂的过程中,除了要做好以上四个方面外,还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特长,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手段,从而实现对乐学课堂的科学构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习新知识,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皇甫常延.浅谈农村初中乐学语文课堂的构建[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2]甘春晖.初中语文乐学高效课堂的几点启示[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39).

[3]许艳.构建语文乐学课堂的研究与实践[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9(9).

[4]余琴琴.论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初中乐学语文课堂的构建[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8(45).

[5]贾锐.以生为本,构建自主乐学的初中语文课堂[J].课外语文:上,2019(7).

[6]康伟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构语文“乐学”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

作者:陈巧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农村实施素质教育论文下一篇:语文合作学习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