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会计信息论文

2022-05-0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证券市场会计信息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一、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一)未能合理执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目前,我国很多企业不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办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特别是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以及运用会计政策可选择性的增强,实践中出现了所谓“所有者会计”和“经营者会计”等情况。

证券市场会计信息论文 篇1:

证券市场会计信息失衡研究

摘要:证券市场本质上是一个信息市场,而会计信息是证券市场信息的核心组成部分,证券市场信息功能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于会计信息在整个传递过程之中。本文以信息生态学的视角探索和分析了会计信息作用机理、失衡原因,以及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以期能够引起有关监管部门足够的重视,并在对会计信息作用机理及其失衡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 作用机理; 信息生态学

A Study 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mbalance in Securities Market

TANG Tao-zhi

(Accounting School ,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 650221,China)

Key words:accounting information; mechanism; information ecology

证券市场在发达国家的社会与经济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一般而言,发达国家的证券化率都在80%以上,证券市场是发达国家最为主要的融投资市场。由于经济快速发展,证券市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提升。在近期,上海提出进一步按照“市场化、证券化、透明化”的发展思路,于2011年将经营性国有资本证券化率提高到35%左右;广东亦提出了在2015年,国有企业证券化率要达到60%的目标。可以说进一步的经济市场化改革,与证券资本市场息息相关。中国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近期多次指出,中国证券市场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了。种种迹象表明证券市场在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崛起之路不难预见,中国进一步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将始终离不开证券市场的改革和发展,而且对证券市场的倚重将日愈加深。

在此情形下,有必要对证券市场的基础——信息机制的运行重新予以全新审视。证券市场的基础就是信息,证券市场上信息的真实性与透明度是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基础,而证券市场出现功能缺陷往往是因为其信息功能受到损害。当证券市场出现问题时,一定是其信息功能出现了问题。而在所有这些信息之中,财务与会计信息无疑是利益攸关的核心信息。

一、会计信息作用机理

信息生态是指由信息、人、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人工系统。它可以小至一个家庭,大至整个社会;它可以是一个行业,也可以是一个区域。从信息生态学来看,会计信息生产者(企业等各种相关组织)、会计信息传递者(各类媒介)、会计信息分解者(信息中介、证券分析师等)、会计信息消费者(投资者和各种利益相关者等)(统称为信息人,在本论文中我们称之为会计信息人),会计信息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生态循环。会计信息资源通过这一循环过程得以利用,资本市场资源流动得以合理引导,会计信息人得以生存、繁衍和发展,会计的信息环境得以循环变化,同时不断产生并通过一定的形式反馈新的会计信息需求。这一过程在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人、会计信息环境之间形成了一种生产、需求、变化更新和反馈的共生链关系,构成了会计信息的均衡运动状态,这就是会计信息生态系统。因此,从信息生态学的角度,会计信息生态系统有三个条件:会计信息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普遍联系的;会计信息同整体和部分之间总存在影响和被影响的关系;会计信息是动态的,始终处于变化发展之中。这是会计信息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的基本表征。但是,无论是会计信息系统,还是其它信息系统,由于各种原因,人们所面临的信息系统可能并不总是处于均衡运动状态。如果说短期和少量对均衡的偏离是允许的,也是正常的,那么,长期和大量对均衡状态的偏离就是信息生态的失衡。而会计信息生态的失衡,将会使会计信息失去其应有的信号传递作用、评价作用和引导资源配置的作用。

会计信息的信号传递和对资源的引导配置作用是通过会计信息的生产、传递、反馈、变化和更新的有序运动来实现的,通过会计信息的有序流转,理性利用会计信息资源,引导市场资金、技术、知识和物质资源的合理流动,以便促进市场有序竞争、优化组合市场资源、提高市场效率,从而实现企业、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循环利用,减少信息浪费等非匀衡现象,促成稳定、平衡、健康的信息生态环境生成和发展。从静态看,它是一种均衡状态,从动态看,它是一个不断循环变化的良性互动过程。这样的均衡运动状态不仅是会计信息生态系统本身的需要,也是资本市场的需要,同时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需要。政府可以通过引导会计信息的有效、有序流动,来为宏观经济政策服务,特别是通过会计信息的调节和管制,来促进资本市的健康发展。

从整体看,会计信息应该是生态的、系统的、运动的和平衡的。如果违背了会计信息运行的客观规律,就会使会计信息生态失衡,促使会计信息传递、交流、反馈、变化和更新等整个循环过程遇阻,或受到扭曲,情况严重时,资本市场将如患重症似的,产生无序竞争或竞争低效。会计信息生态循环规律完全揭示了会计信息运行规律和对资本市场的作用机理。资本市场运行是需要通过信息传递才能健康运行的。信息就如同资本市场的血液,如果血液流动不畅,必然会影响到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换言之,信息生态不能维持正常的交换的循环,是资本市场产生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的根源之一。在信息运行的反复循环中,如果噪声导致的证券价格对价值偏离度的均值趋于零,说明经过一定时间噪声的干扰性影响可以消除,则该证券市场是有效率的;如果噪声长期、大量涌现,在信息运行的反复循环中不断强化和累积,证券价格与价值的偏离并不趋于零,说明噪声的干扰不能消除,则证券市场是没有效率的,证券的价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不能实现,而信息传递的低效可能导致金融泡沫大量产生,其影响具有扩散性和破坏性,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1]。为了更好地揭示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上的作用机理,我们通过更为简化的会计信息生态循环图,来展示会计信息作用机制。

会计信息对于资本市场的极端重要性。会计信息人收集宏观及微观信息,加以分析和预期,这些信息被信息消费者所消费,最终会形成投资决策及投资行为,投资行为产生的结果又成为证券市场的信息归宿,反映在证券价格和指数上。形成新的信息,进入新一轮的信息处理过程。为此,证券市场上信息提供、信息传递与加工以及信息反馈构成信息运行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反复进行、周而复始,成为一个循环过程;信息博弈也在这一循环过程中反复地不断地进行。信息运行及运行中博弈的每一次循环,都不是上一循环的简单重复。从证券市场信息功能的角度去观察,这个循环过程是噪声不断累积、强化、排除的循环过程;从这一功能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去看,是泡沫经济形成、膨胀、破裂乃至引发金融危机的循环过程[2]。价格发现和证券市场的监控功能取决于证券价格的信息含量,资源配置和配合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功能发挥有赖于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一旦健康正常的会计信息循环机制被阻碍,市场将会陷入无序竞争和资源低效配置的恶性循环之中,这就是所谓的会计信息生态失衡。会计信息生态失衡将大大降低企业抗击经营风险和资本市场抵御金融风暴的能力。

二、会计信息生态失衡

如前所述,会计信息的运动并不总是处于平衡发展状态,偶尔或短暂的偏离是正常的。然而长期或大量的偏离有序运行的轨道,就会导致会计信息资源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分配不平衡,扭曲会计信息信号传递作用、评价作用和引导资有序流动的作用。严重情况下,将会导致市场无序竞争和竞争效率低下,这种长期或大量偏离良性均衡状态的情形就是会计信息生态失衡。就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会计信息生态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其失衡状态的主要具体表现是虚假会计信息泛滥和大量重复无用的垃圾信息充斥市场,从而致会计信息生态系统中内部与内部子系统之间、内部与外部环境信息交换受阻,影响会计信息生态系统的循环、变化、反馈和更新。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现象,减少代理成本,引导和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并且促使受托人全面有效地履行受托经济责任。但是,由于会计信息生态失衡,导致市场无法识别会计信息优劣真伪,而致市场信号失真,会计信息对资源配置的功能大大降低,并可能使市场陷于一种无序竞争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由于无法识别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从而使得各种传闻、虚假信息满天乱飞,同时伴随着出现各种信息污染和信息超载的现象。这或许是A股市场长期以来被定性为投机市场而非投资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会计信息生态失衡,着重体现于两大方面:一是会计信息“量”失衡的问题;二是会计信息“质”失衡的问题。关于会计信息“量”失衡的问题主要包括信息超载、信息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等方面;而对于会计信息“质”失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虚假会计信息泛滥、会计信息污染、粉饰财务报表和信息披露不规范等方面。

1.会计信息超载问题。会计信息超载问题一般反映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会计准则过量。它是指会计准则的数量、详细程度和复杂性等方面的过度,并由此造成的附注过量以及很难找到某一特定问题的所有有关会计规则;第二,过度的披露和复杂的计量,或两者兼而有之。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对于会计准则过载问题,主要指存在附注过量的问题。我国的会计报表常常有大量的附注,让非专业人士如雾里看花,以致于失去了附注提示的意义。另外就是过度披露。过度披露主要反映在一些媒体上,尤其是各种财经网站。媒体经常披露一些无关紧要或大量重复的会计或财务分析类信息。例如一些对上市公司的研报,各证券交易所或基金机构的绝大多数分析师的研报内容十分雷同,相互复制抄袭的迹象极为明显。这些言之无物的财务或会计分析信息,涉嫌大量抄袭、摘转和复述其他人的分析内容等,所有这些无用的冗余会计信息非但不能给社会增加新的知识,妨碍了人们对正常会计信息的汲取。有分析说,目前收集某些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已远远超过了信息本身的价值。投资者由于每天要处理的信息超过他们的分析能力,妨碍了他们的决策效率,甚至导致决策失误或是难以做出最佳决策。

2.会计信息污染和虚假会计信息泛滥问题。用信息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就是表现在会计信息老化过时产生信息旧货,会计信息重复泛滥产生信息垃圾,会计信息谬误产生信息赝品等。在以上现象中,错谬或虚假的会计信息危害要大得多。不仅其性质最为严重,而且当它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时,说明整个资本市场可能已经患了重症,甚至向人们预示了某种危机。虚假的会计信息往往是信息生产者为了经济利益,粉饰财务报表或进行会计舞弊。在中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虚假或失真的会计信息,严重地扭曲和弱化了会计信息的信号传递、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效率等作用,使得会计信息生态系统的循环治理机制无法得到有效发挥。有的信息中介机构甚至助纣为虐,与信息生产者合谋造假,以谋取暴利。A股市场的过度投机正是会计信息治理机制弱化的显著表征。使用者对市场上的会计信息因为缺乏辨别真假的能力而“一视同仁”,使得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企业有利可图、对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的企业反而不利,这将会促使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的企业转而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3.会计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可能普遍存在。正因为这样,才产生了会计信息披露的需要。一般而言,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有三种途径,即信号传递;信息甄别;信誉机制[3]。但是,由于会计信息生态系统长期以来处于失衡状态,会计信息生态系统的信号传递等机制失效,致使会计信息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日愈严重。其典型表现就是在A股市上较为普遍的内幕交易问题和A股市场上司空见惯的黑嘴现象。

4.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问题。有的公司选择“好”的信息披露,延迟或不披露“坏”的消息;有的公司在信息披露过程中,打擦边球,避重就轻;有的则在披露消息之前,股价早已经提前反映,因为有“内部人”事先得到了相关消息。信息披露不规范,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的严重程度,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信息披露不规范不仅仅普遍存在于上市公司,也存在于包括证券公司在内的中介机构。

三、 会计信息生态失衡的影响

会计信息生态失衡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它完全能够使会计信息治理机制的作用丧失,具体而言,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低信息效用,影响有效信息的利用。会计信息生态失衡加大了人们选择使用信息的难度,降低了信息的利用率。信息问题中的信息过载、信息垃圾、信息虚假、信息冗余等,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筛选出准确、全面、有效的信息,增加了人们选择使用信息的难度。增加了信息成本。

2.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无序竞争。根据自组织理论,如果一个系统对外开放,与其环境进行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流,那么它的嫡变化就会有所不同:当系统从环境输入足够的包含负嫡的物质能量信息时,系统的总嫡就可能减少,系统就可能从无序中产生有序结构;当系统与环境的交流持续维持在这一水平之上时,系统的相应有序结构就能保持;当系统与环境的交流进一步扩大,达到一个新的阐值时,系统就能从旧的有序结构向更高级的有序结构转变。而由于会计信息生态的失衡,阻碍了会计信息的有序流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交流,以及与会计环境的能量交换,在这种情形下,会计信息的信号传递、引导资源合理流动、促进管理层全面有效履行受托责任等作用就会大大减弱,甚至导致市场效率低下和促使无序竞争。具体地,主要将可能导致以下三个方面的后果:第一,证券价格形成机制失灵;第二,价格信号产生过程不完善和证券价格所反映信息的不完整、不一致;第三,证券市场在反映市场信息方面表现出无效性,造成证券市场的效率下降.证券市场的资本配置功能无法实现。

3.会计信息生态失衡影响会计信息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会计信息生态失衡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影响到会计信息资源的公平共享。不对称或不完全的信息使得信息的优势方(拥有来 自官僚集团内部信息的寻租方)会利用自身优势和外部制度缺失捷足先登攫取大量租金,改变社会资源的分配,从而对信息的劣势方造成直接威胁,并破坏社会公平竞争的基础[4]。应予公开的会计信息具有公共产品性质,所有信息人都有平等机会公平地获取和共享这些公开的会计信息。然而,会计信息生态系统的失衡,使人们在信息获取的机会和信息资源的分配方面显著不公。

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开发可以使社会成员较方便的取得所需的信息资源,降低信息人的使用成本(包括信息资源开发成本和信息资源交易成本),从而降低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社会总成本,使信息资源配置最优成为可能。应予公开的会计信息资源的普遍共享能够帮助那些信息弱势群体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使得各个信息主体各尽所能、全面发展,这也进一步推进了全社会的更新更优的信息资源的开发,使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两个环节相互推进、良性循环,从而在信息资源使用方面保证了信息生态能够朝着更加平衡、稳定的方向发展。

会计信息生态失衡不但使信息资源分配不公,导致市场效率低下,而且也可能进一步使信息生态系统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加剧各种不合理的现象。因此,纠正会计信息生态失衡是证券资本市场的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绝不可掉以轻心。

四、会计信息生态失衡的根源

从信息生态学观点看,会计信息生态失衡是由于违背了会计信息运行的客观规律,导致会计信息循环不畅而偏离会计信息规范运行的轨道。尽管导致会计信息生态失衡的缘由可能有很多,但就其本质而言,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致使会计信息运行偏离了平衡的轨道。

1.信息人之间的利益博弈是会计信息生态失衡主要原因。会计信息生态系统失衡,其实质是对信息弱势方不公平的体现,其主要原因在于信息资源配置不合理,信息资源分配的利益机制不健全。在市场经济以及在一切经济中,人的主要行为之一就是竞争,竞争的结果就是利益分配。竞争中必然产生优胜劣汰,优胜劣汰的结果就是利益不均衡分配,分配利益多者就是强势利益集团,分配利益少者就是弱势利益集团[5]。因此,要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特别是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实现会计信息资源的公平和公正分配是根本途径。

会计信息人之间的利益博弈是会计生产者及其合谋者为信息优势方或强势方,而以中小投资者为代表的普通投资者为弱势方的非均衡博弈。在这种非均衡博弈中,强势群体的博弈策略对弱势群体利益的实现存在“强势”的制约,而后者则很难对前者产生有效的影响,因此这种博弈的单向最优取向较为明显。比如信息优势方利用信息不对称或信息垄断,进行内幕交易,甚至造假,来获取不正当利益。其相关交易人利用内幕(如与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基金机构等和政府部门的密切联系)提前获得比一般投资者更快或其难以获得的信息,再将信息公开,从证券价格的异常波动中牟取非正常超额利润。这种扭曲信息正常传递渠道的行为在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同时,还会使得投资者花费大量的精力打探内幕消息,形成信息资源的滥用、弱化甚至扭曲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可见会计信息人之间的非均衡博弈不仅是造成利益失衡从而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原因,也是会计信息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

2.监管力度不足是会计信息生态失衡的又一重要原因。一般来说,监管力度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发现概率低;第二是惩罚力度不够,违规成本低。在目前中国大陆的情况主要是处罚力度不够,违规成本低,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极为普遍。这可能与重关系、重人情及重形式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关系。加之监管力度不足,于是证券市场便成了滋生造假的肥沃土壤,乃至形成了一种见怪不怪的“造假文化”。例如,2011年以来,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频频爆出造假丑闻,甚至遭到审计师向美国相关监管机构举报①。我们由此可见中国企业“造假文化”的强大驱动力。

3.中国资本市场先天发育不足也是原因之一。我国证券市场形成于计划经济金融体制向市场经济金融体制过渡的双轨制背景下,是在财政、银行和国企经济状况日益困难的时候诞生的。因此,中国A股市场从一开始就偏重其融资功能,忽视对长期投资者的合理回报。以至于人们把股市看作是企业圈钱的工具,甚至把股市看作是赌场。又因为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和对虚假会计信息监管不力,导致会计信息生态长期失衡。在这种投氛围极其浓厚的情形下,大量涌入股市的投资者只重视短期投机而看轻长期投资,而无论信息真假,信息强势方都可利用其信息优势,谋取暴利。 长期以来所存在的会计信息生态失衡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中国大陆资本市场机制的正常调节作用,极大地降低了会计信息引导资源合理流动的能力。目前,中国大陆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情况下,会计信息生态失衡已经成为不得不下决心治理和修复的时候了,否则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包括“十二五”明确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五、对会计信息生态系统失衡的修复

1.须在思想意识上充分重视会计信息生态失衡的严重危害。会计信息不仅仅只是微观企业和普通投资者的事情,它涉及到宏观会计环境层面。因为从信息生态学观点来看,整个社会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与宏观环境时刻进行信息与能量交换的生态系统,如果这种生态循环遭遇破坏,将会产生无法预计的严重后果。信息生态学已经为我们清晰揭示了这样一个图景,即证券资本市场无序竞争和低效竞争,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等等。

如果人们至今仍然沉浸在中国证券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的梦幻里,而对濒临的危机浑然不觉,中国证券资本市场的美梦在某一天终将可能破灭。因此,现在是我们应该清醒地面对所有这些问题的时候了。特别是对会计信息生态失衡的问题要给予足够重视,一个信息流通不畅的市场,不可能是一个健康的市场。

2.从体制土壤上清除虚假的会计信息赖以存在的生存环境。与国际先进证券资本市场相比,中国市场仅处于初步成长阶段,与成熟市场的距离还很遥远。高定价、高市盈率与上市公司的业绩、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不符,圈钱迹象十分明显。这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晚、很多软硬件环境都不成熟有关。特别地,中国证券市场出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需要,为了解决国有企业资金链问题,证券市场从建设初期就具有重融资轻投资的明显倾向,造成了我国证券资本市场先天发育不良,以至于成为了行政干预的政策市。虚假会计信息泛滥成为普遍现象而久未得到彻底治理,与中国资本市场体制存在先天缺限有着直接关系。由于会计信息生态失衡,信号传递机制受到破坏,许多投资者如惊弓之鸟,就如处于暗箱操作状态,不停地四处搜寻各种内幕消息,一有风吹草动,立即溜之大吉。因此,转变中国证券资本市场重融资轻投资功能倾向,给投资者以合理回报,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

3.强化市场监管力度,加大违规成本。信息生产者包括一些与之合谋的信息中介结构,利用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优势,在信息资源分配的博弈中谋取不正当利益。是信息失衡的根源。会计信息作为公共产品,却不能为强势利益集团所垄断,因为对公共产品资源的垄断,不仅不利于公平,而且更加不利于效率。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由政府或其他外部机构机构通过法律实施明确的履约保证;二是由市场机制来履约[6]。证券市场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本配置的场所,由于证券产品的交易和流通是由证券市场的信息流来决定,而证券市场在反映和处理信息过程个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局限性,所以,如果任凭市场机制自由发挥作用而不加任何限制、必将导致证券市场机制的失灵。在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政府介入是必须的。其中关键的举措就是加大违规成本,在为在“造假文化“盛行的情况下,发现违规行为是一个大概率事件,而只有雷厉风行、严格查处才能扭转信息生态失衡的状况。因此,从规范的意义上看,信息不对称是理解政府干预条件的关键因素,它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次优世界(尽管不是一个最优世界)[7]。在信息不对称较严重和会计信息信号传递失灵的情况下,政府监管成为了缓解信息不对称、维护会计信息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4.发展和完善信息市场博弈机制。就是要建立公平和有效率的会计信息利益博弈机制,以改变博弈力量对比悬殊的现状。具体而言,这样的利益博弈机制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第一,要使博弈各方具有公平占有各种应予公开的会计信息资源,以使参与博弈的不同利益群体享有相对平等的地位和权利;第二,要能够使博弈利益群体各方充分表达各自利益,使社会上的多元利益诉求都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第三,各利益群体应能够良性互动、充分协商,使博弈各方的策略能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避免“单向最优”的博弈结局;第四,应能够合理地整合利益博弈主体各方的利益,使相互对立的利益能够得到有效调节并实现大体均衡;第五,应能够使博弈各方(特别是弱势群体)能够通过会计信息利益博弈机制放大自己的博弈能力。因此,建立这些利益博弈机制,就是为了使不同利益群体获得大体相当的博弈能力,这是解决当前会计信息利益博弈中严重失衡的关键。因为只有信息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相互匹配、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相互补充,具体包括信息人之间的合作、信息生态因子的调节、信息人与信息生态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才能维持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演化。

5.以推出“国际板”为契机,推动中国证券资本市场转型。由于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也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也日愈迫近。会计信息作为证券市场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市场参与者的高度重视,在证券市场国际化过程中,境内外机构投资者等不同主体之间必然会因为会计信息资源分配问题而产生矛盾,与国内投资者不同的是,国外投资者非常重视信息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国外投资者的博弈动因是很强烈的。有效资本市场理论说明,证券市场在资源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上的效能上,与其对信息反馈的有效程度直接相关,而国外成熟的投资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条件。因此,如何利用“国际板”,推动我国证券资本市场转型,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优先课题,绝对不能让“国际板”成为另一个过分投机和圈钱的市场。为此,在“国际板”制度设计和执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真正实现与国际先进市场接轨,从制度上消除其以三高圈钱的土壤,如果不能防止“国际板”成为另一个“圈钱板”,那么推出“国际板”就必须慎之又慎,等待时机成熟时再行推出。

注释:

① 据2011年5月28日《经济观察报》报道,一家美国龙昌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审计的包括纳伟仕、岳鹏成电机、中国晒乐照明等4家中国客户,向美国证监会举报了它们涉嫌财务造假,并指出尚有若干家公司亦有造假嫌疑。其中晒乐照明收到了美国证交所(NYSEAMex)的退市通知。

参考文献:

[1] 张艳.我国证券市场泡沫形成机制研究——基于进化博弈的复制动态模型分析[J].管理世界,2005(10):34-40.

[2] 张艳.我国证券市场政策因素影响的博弈分析[J].统计研究,2005(12):58-61.

[3] 张维迎.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45-47.

[4] 安鹏,李晶彦.寻租行为探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4):38-41.

[5] 何晓星,浦亦稚.平等与效率关系的实质是强弱利益集团的博弈[J].经济体制改革,2007(3):16-21.

[6] 陈郁编.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50-163.

[7] 李风圣.契约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45-47.

(责任编辑:关立新)

作者:唐滔智

证券市场会计信息论文 篇2:

关于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

一、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合理执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不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办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特别是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以及运用会计政策可选择性的增强,实践中出现了所谓“所有者会计”和“经营者会计”等情况。企业经营者不会过多地关心企业长远发展而采取与所有者相反的会计政策,因为在多数情况下他们会更看重短期经营效益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这种短期利益驱动体现在会计上则为张扬或夸大受托经营成果,掩盖决策失误和经营损失,侵占或者损害所有者利益。现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有:混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虚增资产;利用关联交易作手脚;利用资产重组、债务重组虚增巨额利润;提前确认收入,不足额提取费用等。

(二)会计信息披露体系自身的缺陷

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在我国已初步形成,在内容上主要通过会计报表、报表注释、补充报表以及其他会计信息等方式予以揭示。在形式上主要通过文件的种类及格式的规定。但是,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的规定,均令出多门,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并没有象国外那样,由系统的专业性文件加以规范,因此,现存的信息披露体系相对市场规范的要求来说还相去甚远。

(三)会计信息被露不及时

相关的信息必须及时披露,因此,上市公司应及时发布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但是证据表明,会计信息披露的时滞是很大的,在证券管理机构要求公布的日期范围内,企业有拖延披露的倾向。其原因有:(1)业务好的公司倾向较早公布,业绩差的推迟公布;(2)业绩增长较快的,即使每股税后的利润较低,也可能较早披露,相反,有的企业每股净利较高,降低率较大,也倾向于推迟披露;(3)由于审计力量不足,造成披露的时滞。

(四)会计信息被露不充分而影响决策有用性

会计信息披露详尽程度对财务报告的有用性有很大影响,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在披露上存在避重就轻的倾向,对不该披露的则不遗余力,而对该披露的则语句含糊,非常简略,以至于不能提供多少与决策有关的信息。信息披露不充分主要表现在:偿债能力披露不充分;分部信息披露不充分;缺乏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预测性会计信息的披露有待规范。

二、规范我国证券市场中会计信息公开被露的对策

(一)完善相关的证券法律制度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的完善,首先取决于证券法律体系的完善,这既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证券市场发展的根本保证。从整体上看我国证券市场法制建设仍严重滞后,法律制度不完备;已颁布执行的有关证券管理的法律、法规多为行政性、单项性的法规;某些法规缺乏可操作性。所以应当尽快制定证券交易法及有关信息披露的具体准则,规范预测信息、分部信息和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

(二)完善公司制度,规范内部治理结构

上市公司应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公司章程约束机制。公司董事和董事会要重视履行“委托人”的职责,负责管好自己的执行机构。监事会切实监督公司的财务收支,对经理进行监督和约束。在实行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公司,要尽快按《公司法》的要求进行职务分设,防止出现董事长、总经理和监事构成公司的“内部人控制”。

最后要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由于股份公司各种经济问题都会在会计上得到不同程度地反映和体现,因此,内部控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防范会计舞弊、预防假账发生。内部控制制度包括组织机构控制制度、记录控制制度、业务处理程序控制制度、会计人员素质控制制度、会计凭证、账簿及报表控制制度等。

(三)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不应留有过多的灵活性和真空地带,因为这将成为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告的切入点。因此,可以适当调整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根据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可以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高为首要目标,可以说,当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更为重要。

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对于规范会计信息的公开披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目前国家颁布了统一的会计制度,这对于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将有极大的好处,但同时我们还应该加紧会计准则的建设,争取尽快出台所有的具体准则,构建会计准则体系。因为,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披露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证券市场中,会计信息产生于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会计实务,在公司的日常会计实务中,如何通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这一套程序去处理会计信息,都必须按照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去执行。同时会计准则提出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四)强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独立性

首先,应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剥夺上市公司自行聘任注册会计师的权利,改由证监会或证券交易所委托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所需经费开支可以通过设立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基金的方式加以解决。消除政府官员干预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发表审计意见的现象,使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实质上能够保持独立。

其次,在注册会计师中应加强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使全体注册会计师铸造鲜明的道德之魂,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对已经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员,应该完善对其的考核制度,对注册会计师的业绩定期考核,对业绩不理想的注册会计师要加以限制,以年检等形式对从事证券业务的会计事务所在职业质量方面进行抽查和监管。还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其形式可以采取课堂教学、学术会议、专题研讨会、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多种教育方式。

(作者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作者:徐艳

证券市场会计信息论文 篇3:

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

摘要: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的会计信息披露,对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至关重要。探究证券市场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期寻求解决的方案和对策。

关键词: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

文献标识码:A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制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有义务有责任公开、公正、客观地披露本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为投资者和相关者提供投资和决策依据。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当前的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和其可信度已经大打折扣,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并非鲜见,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探究证券市场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于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甚为重要。

一、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上市公司依法应该披露的信息包括:公司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中期报告、年终报告和其他临时公告等。但对于大多数投资者和信息需求者来说,其最关注、最期待的还是上市公司所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而每一会计期间汇总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则更是公众关注的重点和焦点。

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是证券市场最重要的信息之一,是投资者和相关信息需求者最直接、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是反映一个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和资金运行情况的晴雨表。通过这个晴雨表,投资者和相关信息需求者可以作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和决策,规避风险,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上市公司应该而且必须严格地遵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披露客观真实、不含水分、没有猫腻、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会计信息,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

(一)会计信息披露不客观

会计准则要求,“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一要求称为会计的客观性原则,也称为真实性原则,它是对会计信息的一个最起码、最基本的质量要求。

但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自身利益。在会计信息披露时,无视这一要求,采取人为操纵、蓄意歪曲或者直接造假等手段,操纵账面,虚增或虚减利润,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会计信息披露不明晰

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使用者理解和使用。这是会计准则明晰性原则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但从实际情况看,许多上市公司未能做到这一点。不少公司“乐于报喜,不愿报忧”,将有利的会计信息,进行高调渲染和披露,而对于不利的信息,则进行低调处理,含糊其辞,采取不充分披露甚至隐瞒披露的方式,人为地使会计信息披露不明晰,误导公众。

(三)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会计准则要求,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这是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披露在时间上的要求。

我国《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中期报告应于每个会计年度前六个月结束后的两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年报于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的四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对于信息需求者来说,间隔时间过长,在一定程度上就失去了时效性和可读性而变得毫无意义了。

虽然我国上市公司定期会计报告的及时公布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对于一些重大事件的披露仍然存在着不及时的现象,上市公司普遍喜好将有利的信息及时披露,而将其不利之信息延迟和滞后披露。

以上交所某年度公司预亏信息公布为例,有42家公司按照上交所年报工作通知要求,在2月底之前刊登了预亏公告,但却有6家亏损公司没有及时预亏,占全部预亏企业的14.2%。

(四)会计信息披露随意性大

会计准则要求,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这是会计准则一致性原则的核心和要求所在。

但实际情况是,上市公司违背此原则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上市公司依据市场少数人事先得到的由非正常途径泄露出来的内部信息,获取非正常回报,使其他为数众多的投资者蒙受损失,如,湖南出现的8家上市公司的中期业绩提前披露一事,被少数掌握内幕消息的投资者恰到好处地抢先买入和卖出,谋取了暴利。

更有甚者,有的公司居然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擅自公布涉及国家经济决策方面的重要消息,从而助长了股市的投机性。

(五)重要会计事项披露不规范

会计准则重要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按照有关规定,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应当以人市报告、定期报告等形式对外进行如实的公布和披露,对于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事项,应当以临时报告的形式,及时地在证监会指定的全国性报刊上公布和披露。

但目前不少上市公司对此规定置若罔闻,对发生的投资损失、法律诉讼、财产诉讼等不利信息不及时进行披露,有意违规放在定期报告中一并刊登,人为地制造信息披露的不及时,严重地影响了证券市场的透明度,为内幕交易和“庄家”操纵上市公司股票提供了可乘之机,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二、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导致会计信息披露诸多问题存在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制度法规存在不足

其一,制度滞后。我国会计制度的制定相对于证券市场的需求,存在着滞后的情况,如个别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虚增收入和利润,并以此作为“利好”自我炒作,当证监会进行查处时,却没有相关的准则制度作为处理依据,在多次出现此类问题之后,关联交易准则才出台。其他几项准则的颁布也大多有着同样类似的滞后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会计信息的政策性失真。

其二,制度漏洞。例如有关制度规定,只有“ST”和“PT”公司的中期报告才须被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而其他上市公司的中期报告则无须这样做,这无形中为中期报告的造假敞开了方便之门。

其三,制度制定过于原则,粗而不细,概念化、抽象化、格式化、不甚具体,不易操作,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操作的无标准性,必然会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利益”的驱动

上市公司为了某些不正当利益,在信息披露方面不惜违规违纪违法:如某些原本不具备股票发行和上市条件的公司,通过虚假包装而挂牌上市。有的公司

为了募集更多资金,在新股发行和配股融资过程中,通过制订较高的股票价格和配股价格,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内部治理结构有待完善

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公司外部治理结构两大部分。内部治理结构也称内部监控机制,它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等组成的用来约束和管理经营者行为的控制制度。

上市公司股东代表大会难以真正地发挥监控作用,是当前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的关键。股东大会本是上市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代表着广大股东的根本利益。然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往往受到大股东的过度操纵,甚至受个别董事大股东操纵,形同虚设。

作为公司最高决策者的董事会的董事长,则往往是由政府机关派的党政干部,大多不懂业务,并不能真正的履行职责,有时甚至是不拿公司薪水的虚职;还有许多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由同一人担任,随着股权的过度集中,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作为监督机构的监事会,其成员也往往由公司内部人员组成,甚至与被监督者是上下级关系,对董事和经理的监督作用微乎其微,所以也往往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发挥作用。会计系统是在一定的公司治理结构下运行的,它必然要受到所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正是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中缺少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从而为上市公司管理者操纵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四)会计师事务所作用弱化

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不强。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中介机构,其产生和发展的市场基础薄弱,存在先天不足。因为注册会计师的经济利益直接来源于自己的客户——上市公司,所以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或迫于人情和生存的压力,或难以抵御优厚报酬的诱惑,则往往使其不顾自己的职业道德,作出掩盖事实真相的虚假陈述,就这样,蒙骗监管机构和投资者。

(五)监管部门监管不力

从证券市场运行的情况看,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并不十分到位,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主要表现在:

一是所制订的相关制度、规章不够健全和完善,使得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有空子可钻。

二是监管权限界定不清。目前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进行监管的部门不仅有证监会,还有两个证券交易所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三是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在近几年的证券市场上,既没有严厉惩处造假者,也没有褒奖遵纪守法者,奖惩不分明,致使犯罪成本低下,威慑力不高,缺乏典型的示范作用,出现的违规违纪案件屡禁不止。

四是监管部门监管力量不足,监管手段落后,难以及时捕捉到上市公司真实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变动情况,使监管缺乏主动性。

三、会计信息规范化披露之思考

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过程中诸多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亟待完善和解决。

(一)加强证券市场法制建设,完善会计信息披露法律法规

证券市场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虽然迄今我国已经出台了不少证券方面的法律法规,但从整体上看,证券市场法律法规建设仍然存在着不甚完备的地方:

其一,过于条文化、抽象化,粗而不细,操作性差等。

其二,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证券法》、《公司法》,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责任人要承担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以及刑事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是,虚假会计信息如何界定、责任人之间怎样划分责任等,几乎没有涉及,从而给具体的司法实践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其三,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化的发展,我国的《会计法》缺乏适应网络财务会计发展的相应法律条文,这也给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发展带来障碍。

因此,必须加强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不断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二)建立健全符合证券市场发展要求的会计制度

我国的会计制度体系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会计准则,二是会计制度。前者是原则性的,后者是规则导向性的,在会计准则的指导下,会计制度对其已经成熟的会计事项和会计业务进行具体的技术性规定,保证了会计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因此,会计制度的制定要力求具体、详尽、便于操作。要减少或者避免会计制度中的原则性规定,增加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有标准可遵循和界定的会计制度,从而规范会计人员的操作行为,从制度上堵塞虚假会计信息出现的可能性,强化会计的反映职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证券市场的良好秩序。

(三)优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关键,就是要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的责权利,使之相互独立、相互制约,从而实现对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有效监督,减少或杜绝管理当局随意操纵会计数据事件的发生。

1.完善董事会制度。

第一,要尽可能地让中小股东和重大债权人代表进入董事会,并同时扩大董事会的职责权限,以此达到加强董事会对经理层监督的目的。

第二,董事长与总经理应两职分离,从而加强董事会对经理的有效监督,避免会计信息的人为操纵。

第三,建立公司审计委员会,对公司的经济运行过程和财务活动过程进行监督和审查。

2.扩充监事会权力,强化监事会职责。

公司监事会作为公司内部专门行使监督职权的监督机构,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应赋予监事会更积极的财务监督权,如以公司的名义委托律师的权利、以公司的名义委托会计师等财务专家的权力等。

第二,赋予监事会代位诉讼权,代表公司对违法董事、经理提起停止侵害或损失的赔偿诉讼。

第三,赋予监事会人事监督权,从而对董事、经理进行人事制约,增加监事会的监督力度。

3.建立经理激励机制。

改变目前经理报酬以固定工资和奖金为主的模式,适当采用经理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方式,将经理的报酬与企业的业绩尤其是长期业绩联系起来,使经理拥有剩余索取权,从而减少经理操纵财务报告的动机。

4.尊重广大散户股东的权益,提高其参加股东大会的比例和积极性。

在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股东远离会场参与股东大会已经成为可能,应当鼓励股东参与股东大会的投票,参与公司重大事件的决策。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建立征集投票的办法,使股东大会真正成为代表广大股东利益、监督经营者行为的最高权力机构。

(四)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执业人员的执业质量

首先要强化注册会计师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使其真正树立正确的审计工作指导思想,依法执业,照章行事。

其次,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使其知识和技能得以不断地更新和提高。

再次,从制度上转变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观念,树立以质量求效益,以质量求生存的观念,杜绝其以不正当的方式拉关系、托人情、降低收费、降低要求招揽客户的做法。

最后,要严格执行注册会计师惩戒制度,对违规的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严格按惩戒制度办事,进行惩戒和处罚。

(五)健全监管体制,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参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应逐步地将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权利收归证监会,使证监会成为惟一的权威监管机构;证监会可以会同财政部、中注协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年检等形式,对从事证券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资格和执业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管,建立诚信档案,并有权对其违规违纪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会计师个人,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增加其违规犯罪成本。

(责任编辑:张艳峰)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邢雅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原生动物环境保护论文下一篇: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