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学校建设总结

2022-08-02

总结是记录某个时期的学习或工作情况,通过系统性分析的方式,编写出详细的书面报告,通过这份报告的内容,可让我们更加了解工作情况。那如何写出科学合理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特色学校建设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特色学校建设总结

创建特色学校总结

传承绿色文化 构建环保校园

——长城小学创建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我校高度重视创建“传承绿色文化、构建环保校园”的特色学校工作,立足学校,渗透课堂,服务于社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校的具体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转变观念,加深认识

创新是特色学校建设的主旋律,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我校不把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孤立起来,就事论事,把它视为几个领导、几位教师的事,而是将其视为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学习,使全体教师认识到了建设特色学校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了全体领导和教师的聪明才智,真正做到互动、协作、群策群力,共建特色。

二、加强特色学校各项制度建设

学校管理制度是否严实,将会影响到特色学校建设是否能有序地展开。我校把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班级建设放在特色建设的重要地位,把班级特色建设作为班级量化考核和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列入教师考核的范围;各室管理第一责任人制度等都是严格管理到细处,事事有章可循。我校根据实际,讨论并制定了《长城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制度》,学校管理制度的严和实主要目的在于用机制发展人,用情感凝聚人,这些制度和机制,保证了使特色学校建设在互动的管理环境中得到发展。

三、加强了组织管理

1.我校组织建立了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校长亲自抓,切实担负起了学校特色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教导处和总务处紧密配合,将环保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全体班主任都切实担负起形成环境教育合力的责任,以促进环境教育的整体效应。

2.强化领导核心,建立以班主任和社会、思品等学科的教师为骨干的教管机制。

3.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按计划逐步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4.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学校环保教育特色工作。

四、重视师资培训,提升环保理念。

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是靠广大教师开展的,因此,教师环境素质的提高,是环境教育蓬勃发展最重要的基础。

1、由教导处制订对教师进行环境教育培训计划,查找培训材料,设计环境教育的新内容新举措,切实加强了对教师的环境教育知识培训。

2、学校订阅或购买一定数量的各方面的报刊杂志和书籍,让师生多渠道获取教育知识信息。学校图书室专门设立“环保教育书架”,除每周四下午统一组织师生借阅相关书籍外,图书室还不定期地向师生开放,不断开阔了师生的环保视野。

3、每学期由教导处安排环境知识系列讲座,举办环境知识竞赛,环境教育论文比赛。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了师生创建热情,自觉参加各类环保活动,从而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

4、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中心,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使环保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五、重视环保宣传工作,创设环境教育氛围。

1、在校园内张贴环境教育宣传标语、警示语等校园文化硬件设施。

2、学校开设“环保宣传栏”,及时向学生传递环保信息。在各班设立宣传墙报,充分利用板报、广播、图书室、电教多媒体设备,宣传环保知识,环保动态,并抓住各个环保宣传节,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组织主题宣传活动,努力营造环保氛围。

3、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环境知识竞赛、“我与绿色环保学校”征文比赛等,大力开展环保宣传工作。

六、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

1、绿化校园。整体规划校园建设,学校计划在校内加植各类树木1000株,并对学校的花草树木布局进行调整,使植物群落布局合理,校园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

2、美化校园。加强校园环境整治,美化校园环境。

3、净化校园。继续做好了学校环境卫生建设工作,做到校园净化,教室整洁,宿舍卫生,厕所清洁,饭堂卫生符合标准。

4、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

七、多层面、全方位,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我校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大力开展校园节水,校园环境整治活动,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师生的环保能力。

1、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寓教育于活动中。挖掘各科教材中环保教育因素,结合环保的热点和敏感话题创造性地开展环保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培养了学生自觉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2、加强班队活动。将环保特色活动与主题班队活动有机结合,在时间上、制度上保证环保教育的顺利进行。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校积极培养少先队员队员主动地参与社会和作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引导队员观察周围及家乡的自然环境的变化,调查并了解污染所造成的后果。十月份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了回收废旧地膜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学到了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技能,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建立兴趣小组,进行环保科研活动。我校建立了“小小环保行动队”。让队员们知行合一,开动创造思维的机器,参与环境保护,美化校园、社会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小小环保行动队”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环保系列活动,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变化。

八、存在的问题

1、课内渗透还没有得到更好的普及,我们需要在所有学科中有目标的渗透环境教育,把环保问题有机的结合到各科教学中,让渗透环境教育成为教师们共同的自觉行为。

2、强化了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经验不足,没有很好的进行反思与整改。活动实施过程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缺乏专业理论的指导,活动结果不够深入,有待在以后的工作不断改进和加强。

长城小学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

传承绿色文化 构建环保校园

——长城小学创建特色学校总结材料

二0 0八年十二月

第二篇:创建特色学校总结

XX小学2009创建特色学校总结

一、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和谐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课程改革,有效全面育人,夯实素质教育,在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我校办学优质化、现代化、特色化,让学校、教师、学生得以同步和谐发展,最终成为特色学校。

二、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占地面积1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现设教学班3个,学生43人。共有8名教师,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学校教学设施设备较多,有电脑室,多媒体室等专用教室。本着“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创建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厚典雅的校园文化,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争创一流教学成绩和社会效益”的办学理念和“培养基础扎实,全面发展,身心健康,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办学宗旨,以创新发展德育,创业发展教师,创造发展条件,创特发展学校为行动,着眼“三个面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规开齐开全了国家课程和校本特色课程,学校管理严谨和谐,教育教学质量较好。

三、基本思路

高举特色理论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区乡教育教学计划,依法治校,依规治教,坚持教育“三个面向”,奉行“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学思想,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

人为本,质量为命,安全为天”的办学宗旨,科研为先、课改为重的工作思路,稳步实施创业发展教师,创新发展德育,创造发展条件,坚持向教学管理要质量,向校本教科研要质量,向课改课堂教学要质量的“三要”兴校之路,将课改融于校本化建设之中,继续强化育人行动过程和艺术教育,以培养全体教师和小学生生活与生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促进学校校教育进一步社会化、现代化、信息化、人文化;使我校进一步实现具有现代而务实的教育教学理念,科学而人文的学校管理,优秀而敬业的教师队伍,文雅而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优越而完善的教学设施设备;使我们的学校、教师、学生得以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成功。本着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求真务实抓教学,创新发展提质量,在发展与特色中,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使办学过程成为深化课改的过程,成为校本化特色建设的过程,成为推进现代化办学的过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使农村教育城市化,让我校的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优质教育,让每一个教师都得到专业化大发展;进一步形成我校的办学特色,建成一流的小学。

四、 计划实施情况总结

(一)特色师资队伍建设

1、努力提高了校长素养

构建渊博的文化知识,做创办特色学校的基本前提;构建独特的思维品质,做创办特色学校的原始动力;构建完善自己的个性特征,做创办特色学校的内在依托;构建成熟的办学思想,做创办特色学校

的根本追求;构建出众的管理才能,做创办特色学校的有力保障。

2、教师素养进一步提升

(1)追求“五个好”——学校的好主人,爱校亲生;领导的好帮手,爱岗敬业;同事的好伙伴,团结协作;学生的好老师,教书育人;家长的好朋友,联手施教。(2)成为“三个型”教师——学习型、研究型、专业型。(3)交好“三本帐”——教师爱岗敬业的良心帐、学生家长创业未来帐、学校社会的发展帐。

(二)特色管理初见成效

彰显人文性管理特色。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创设一种和谐管理的氛围,激活教师的创造力。在依法治校,严谨治学前提下,在学校管理中注入规则下的人性化、人情味、亲情的情感软动力。让教师专业化发展在具有这样一种和谐、轻松、愉悦、上进、有序、诚信、发展的学习生活工作氛围之中,精神昂扬,思维飞跃,*焕发,创新工作,优质教育。在这里没有消极和无为、没有愚昧和落后,正气弘扬,爱心弥漫,学风浓教风正,充满了民主、平等、关爱、信任。学校荣誉、教师名誉、学生名声熔铸一体,显现高度的为人师教无悔的精诚团结和爱岗创业的通力协作。

(三)特色理念逐步渗透

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理论指导实践、超前发展、营造内涵之路,继续推进和完善特色理念。

(四)特色教研体系形成

1、继续实施教研组长负责制,形成教研体系特色。

2、继续抓好单元测试工作和测试试卷反馈,学生家长把关管 制,形成家校联手施教特色。

3、继续抓好常规教研活动,凸现教学环节过程管理特色。

4、抓好教学反思工作,有效服务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教研特色。

(五)形成艺术教育特色

继续巩固和创新艺术、美术教学和课外训练活动,形成艺术教育特色。

(六)特色环境育人

创建“和、美、绿、活、优”的特色环境。

1、和——人际关系与合作上充满和谐。

2、美——校园室内外整洁美观,人文化。

3、绿——校园绿色化,一年四季草绿树碧,干净、整洁。

4、活——师生在课间课堂课外有活动,有朝气,有精神,有风度。

5、优——办学资源和设施设备达优。

(七)特色保障有改善

1、学校集思广益,形成方案和计划,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思想充电,提高和统一认识,形成合力。

2、学校指导和监控特色计划的行动,强化研讨,及时改善,促进发展。

第三篇: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小 学

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素质,提高全校的英语教学质量,开展好英语兴趣小组活动,作为特色学校建设的工作重点,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认真上好各年级英语课教学,英语课教学成绩不断提高,在特色活动中,科学安排英语兴趣小组活动。

2、进一步巩固开展了英语兴趣小组所取得的成果,在活动与竞赛中推向纵深发展,同时向其他学科渗透,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3、加强了特色建设课题的研究力度,提高学校英语课的整体研究能力与水平,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4、灵活组织开展好英语兴趣小组和其他小组活动,在活动中促进特色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5、积极参加上级开展的各类活动,争取高层面创出佳绩。

6、初步构建起科研先导的管理机制。在特色创建过程中,我们加强了科学研究,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将实践与理论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巩固与推广,呈现良性循环发展的好势头。

7、培养学生的同时培养有作为、有贡献、有特色、有声誉的教师队伍。

8、建立完善实施方案与计划,逐步调整教学支撑教材,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适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的教学过程。构建适合各阶段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

9、营造英语氛围,创设语言环境 。利用各种途径丰富学生校园英语生活,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全员参与,积极学习、练习和运用英语。开通了英语广播,里面收录最实用的日常用语,校

园文化用语等,为营造校园建设的语言氛围,让学生从自然生活中接触英语。鼓励学生亲自动手,用英语布置校园环境,如布置英语故事、英语诗歌、英语单词的宣传图等,让英语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延伸。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1、通过特色建设,使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实用的日常用语,校园文化用语,开发学生的潜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显露自己的个性、特长,并有相当学生在更高层次的比赛中展示自我,推荐自我。

2、继续培养学有所长的教师,发挥其骨干示范的作用。

3、争取形成一整套特色创建的宝贵资源、特色资源,在学校其他科目中乃至同类学校中能推广、借鉴、参考,相关实践经验与相关成果在有关刊物上发表。

4、继续加大舆论宣传及校园、班级文化建设,以英语为核心的学校特色建设初具雏形,以英语文化精神主导校园文化的办学个性逐步鲜明。

第四篇: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XX区促进工程正式拉开序幕,XX区教育开始新的篇章,2013年8月29日,我来到水工学校担任校长,水工学校特色校建设工作开始启动。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北师大专家指导下,我校扎扎实实开展特色创建工作,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需要我们传承、创新。

一、传承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何谓特色,顾名思义,是指不同与一般,不是平平常常,而是要有创新,具有个性,而且这种个性能够形成传统,代代相传。”在去年8月27日聆听完刘校长专题讲座后,我们对特色校建设深刻的认识到: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所学校文化的生长过程,能够引领全校教师群体的价值认同,能够使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有方向,不是简单的学校组织的各类主题活动、特色活动,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延伸、一种提炼,是学校发展的着力点,是为学校品牌生成及发展提供的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有了这样的理解,水工学校特色校建设首先秉承了传统。 (一)传承工作作风

水工学校创建于1964年,五十余年办学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是,当我们回首凝视时,依然要感动和值得欣慰的是这所学校几代教育工作者心载肩抗的民族责任感,并以此而生成的无私奉献的品行和“用心做教育,用爱教学生”的坚韧执着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点点滴滴的奉献精神,兢兢业业的求实求是精神。无论是我们的老师,还是学生,每一代人都把这里当成了萌发理想,生成希望的乐园,无论是办学条件的落后还是先进,我们完全可以置信的是,每一个水工人都在一点一滴,像晶莹的水一样,呈现自己的纯洁和剔透,彰显自己的明亮和光润。正是坚守这样的精神,水工学校一点一滴茁壮成长,不断发展壮大。在制定特色校方案时,我们本着学校的这种精神,借“水文化”的涵韵,提出“若水文化,浸润教育”特色建设的设想,旨在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平和、包容、博大、开放、自然的成长环境,给所有孩子打下身体健康,阳光向上,乐于学习的基础,并以此为依托,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及三风一训。

办学理念:浸“真善美”,润“心德行”,为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水工校训:上善若水博学远志 水工校风:平和包容博大开放 水工教风: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水工学风:滴水穿石积水成渊

办学思路:借“水文化”的涵韵,汲取“水品性”之精髓,润根养性,追求优质发展。 (二)传承特色项目

2012年9月,在《XX区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的引领下,我校因校制宜,将葫芦丝课程引进课堂,确立为我校的艺术教育特色办学思路,形成了自己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以此为题的校本教材《葫芦丝》获得山西省校本教材评比一等奖,培养的学生也多次在省市区乃至全国的比赛中获奖。这是我校的百人葫芦丝在演奏。几年来葫芦丝课程已经深入学生之心,也得到了家长的喜爱和认可。上学期,在原来

五、六年级开设葫芦丝课的基础上,在四年级也开设了葫芦丝课程,现在学校

四、

五、六年级每班每周一节葫芦丝课程。为了配合这项工作,我校聘请李伟老师每周来学校工作半天,并且为学校每位音乐教师购买葫芦丝乐器,在每节音乐课上开展教学。特别让我们高兴的是,上学期我校新分配的音乐教师学的是竹笛专业,下学期,我们计划在

三、四年级开设竹笛课程。 (三)传承校刊、校报、校歌

学校的校报《校园风》已经创办两年半,每月一期,已出版28期;教研刊物《水工教研》以及学生作文集《新芽》,也都发行了两年。 另外,我校编写的《弟子规释读》和《经典诗文诵读》两本校本课程也获得山西省校本课程二等奖。上学期,我们利用周三午读时间开展“讲经典见行动”活动,学校老师轮流讲,学生结合每周所讲内容背诵、实践,效果特别好。

校歌《雏鹰之歌》由前任王小平校长填词,我校音乐教师谱曲完成的,校歌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激人奋进,反映了水工学校五十年的优良传统。

二、创新

在准确把握学校传统基础上,我们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了整体的思考与实践,结合学校实际,开始创新,整体推进。

(一)创新行动的方向标——群策群力全员参与特色校方案制定 水工学校特色校方案形成记事表 时间会议名称讨论主题大家建议

8月30日行政会议学习《XX区均衡发展促进工程实施方案》1.专人负责。

2.重视这项工作。

3.学校各项工作围绕这项工作开展。

9月3日行政会议学校如何开展特色学校建设工程1.发挥全体教师智慧,群策群力。

2.行政领导要先理解,领会。3.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9月6日全校教工大会学校如何开展特色学校建设工程全体教职工参与“水工梦·我的梦”活动,全体参与到学校发展建设中。

9月份多方座谈走访,确定特色校建设目标。在现有基础上,如何定位学校特色校建设方向。学校中层:自信教育 退休老教师:传统文化要传承 教研组长:养成教育

专家:立足本土文化,开展“浸润教育” 9月30日行政例会确定方向本土文化浸润生命 10月8日校长执笔,特色校方案初步形成。

10月24日长治路小学,校长汇报特色校建设方案,刘永胜校长进行点评,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也提出整改意见。

10月—11月全体中层结合学校特色校建设方案,思考自己工作思路,完成各口建设方案。

11月19日—25月校长在北师大学习,通过专家讲座,进校学习,不断完善方案。在与专家面对面活动中,得到彭兴江专家指导,将办学理念进行简化,使之更贴合小学生的实际。

12月—1月校长参加北师大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收获很大,对学校特色校反感重新进行思考,定位,将“本土文化浸润生命”更改为“若水文化浸润生命”使之更加切合“浸润教育”的主题。

12月16日—23日在全校教师中进行宣传,全体教师献言献计,完成方案意见征集,共收到建议23条,采纳10条。

1月6日—10日结合每位中层的方案以及全体教师的建议,再次对方案进行完善,将特色校建设实施措施完善为七个方面,水工学校特色校建设方案基本定稿,再次上交。

2014年1月18日教代会再次通报学校特色校建设方案。全体教师通过 2014年2月24日石校长再次完善特色校建设方案,将校训更改为“上善若水博学远志”。

2014年3月3日结合若水文化,跟换班牌,每个班根据学校特色形成自己的班训。 2014年3月13日彭兴江校长来到水工学校实地指导学校创建工作。 2014年4月3日水如币开始启用,水如银行正式成立。

2014年4月14日根据特色校方案对学校二层楼道文化进行重新布置。 2014年5月4日——5月16日校长赴北京挂职两周。

2014年5月10日学校围墙进行粉刷,并绘上向日葵图案,希望阳光可以进入每个水工人的心中。

(二)创新行动的切入点:七项举措全面推进

“若水文化,浸润教育”就是办适合师生发展的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努力营造一种环境,让教育不在冰冷,不在僵硬,而是温润,贴心,触动灵魂的,让教育过程不再说教、填鸭,而是耳濡目染,是春风化雨,是点滴渗透,是润物无声。能不能将理念落实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在完善特色校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对实施途径进行多次论证和完善,最终把以下七方面作为切入点。

第一方面:管理之“浸润”——坚持人人参与,彰显自主管理特色 1.人性化化管理,促进管理者以师为本。

我们认为,学校只有岗位不同,没有级别之分。每一位管理者要给予每一位教师人格上的尊重,成长上的关注。在常规管理中处处体现以师为本的举措,比如斥责少一些,期待多一些;每一个教学岗位安排,都尽可能地考虑每一位教师适合的学科、学段,使他(她)不至于因安排失误而影响工作的效果……从每位教师的优势入手,来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这些细微、精到的管理,还可以感染、影响每一位教师,并进而转化为他们自己优效的思维方式。 2.发挥主人翁作用,促进师生自主管理。

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我们用三项推进措施:一是开学初,将重大工作进行立项,由教师自主报名,形成项目团队,由项目组全权负责活动的策划与实施;二是将管理重心下移,赋予部门负责人一定权利,使他们更好地以主人翁意识管理好自己的部门,完成好工作;三是尝试运用“sharingtime”(分享时刻)的管理理念,部门负责人每个月将下月工作中的感觉棘手问题,以案例形式在全校会议上与全体教师交流,征求全体教师的建议,寻求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3.激发自律意识,促进学生自主管理。

我的学校我做主。学校成立校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将学校的事务细分为各个岗位,如学校有文明自律协作岗、升旗仪式主持团队、卫生监督岗等,很好的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真正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我的班级我做主。班级自主管理,遵循“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原则,坚持开展“每天一分钟”活动,班级岗位细化到早读、站队、午休、宣传、礼仪等各个小岗位,引导学生自觉参与班级事务,如门长、灯长、路队长、晨读负责人等。同时成立班级班级作业评价委员会,有学生自主布置作业、自主选择优秀作业进行展出。多种岗位渗透自主意识,树立学生班级责任感。

第二方面:环境之“浸润”——巧借“水文化”,营造浸润校园 1.设计理念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内驱力,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它包含着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民族文化等主要内容。

学校环境布置要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系统设计,要有注重内涵的物质文化,使校园处处能成为拓展学生素质的共享空间。

要紧紧抓住“浸润教育”的核心要素“水”渲染校园文化,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 2.具体思路

(1)三风一训宣传:在学校大门的橱窗制作三风一训版面;在学校校讯通主页、班级牌、学校各类出版物、各类工作方案中体现相应文字内容。 (2)校园人文布置:大厅、历史文化墙下安放山西文化名人或著名景观立体雕塑,后操场开辟校园种植园,将种植园分块承包给各班,作为各班的实践小菜园。

(3)校园环境布置:学校教学楼以蓝色、白色为主色调,以波浪为主图案,用向日葵作为装饰,象征水工学校在蓝天、大海、阳光滋润下茁壮成长,有蓝天的志存高远,有大海的博大胸怀,有向日葵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

在楼梯间、窗户外口、围墙等适合的位置,安装装饰花架,以季节性绿植和向日葵营造绿色校园氛围。

教学楼内部以蓝、绿、黄为主色调,在学校三层教学楼门厅和办公区设置三类文化主题,设置“绿色——水文化长廊”“蓝色——科技文化长廊”“黄色——艺术文化长廊”。以图片、实物、资料等形式让师生对水、科技、艺术文化有直观的、深入的了解,培育师生若水精神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各楼层楼道以年级为单位,各年级结合学校办学理念自主制定有关“水文化”的宣传主题,并要求定期更换、补充,使楼道成为各年级宣传展示的阵地。

每个教室也要制定本班的主题,根据主题设计班徽、班名以及自己班级探索水文化的思路,按照各班的风格在本班进行宣传展示,营造浸润教育的氛围。

(4)开设实践基地。两个探究基地:一是“水文化”探究基地,二是“汾河文化”探究基地,以实物、模型、图片为主,借助音视频手段,突出实践主题,介绍活动内容,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实践探究。八大实践场馆:餐饮类3个,工艺美术类2个,公共服务类3个。一个实践农场,每班一块小农场进行展劳动实践。

第三方面:养成教育之“浸润”——养成好习惯,为学生一生奠基 在“养成好习惯,奠基好人生”的行动理念的指导下,立足实际,勇于创新,培养良好习惯,为学生成功的幸福人生奠基。 1.抓习惯养成,促健康成长。

在抓日常规范、习惯养成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养成好习惯,奠基好人生”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带动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为使活动顺利有效开展,实施四步走的活动策略:第一步,在“礼仪”、“生活”、“健身”、“学习”四方面习惯养成上下功夫,关注细节。在家长、教师、学生中征集“浸真浸善浸美”100条,制做成图文并茂的《好习惯培养手册》口袋书,方便学生经常翻阅,使学生明确好习惯养成目标,天天默记,每日自省检查自己的行为;第二步,;少先队自律自查小队天天监督,每周三次由少先队广播公布习惯养成检查结果;第三步,利用“水如币”进行激励,全校每月公布“水如银行”储蓄情况,并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对表现优秀的同学颁发星级奖状或奖品,使学生明白必须日积月累,长期坚持,把好习惯落实到每一天才能得到星级奖状,一定要存储更多好习惯,才能争当“水如好少年”;第四步,将活动延伸到家庭及社区,学校在社区设立“小公民信息站”,以此借社区资源大公民的力量帮助我们一起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2.抓主题教育活动,使德育潜移默化。

德育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渗透于各个学科和学校的各项工作中。

一是把社团活动作为实施德育教育的突破口。为突出特色教育,我校在国家课程基础上,开设综合、探究、实践三类课程,各类学生社团23个。通过各类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二是把传统美德教育作为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载体。我校充分挖掘我国的传统美德,以“关爱、扶助”为重点,全面加强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三是把“上善若水,博学远志”教育作为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抓手,引导学生立大志、立长志,择善友而交,择善言而听,择善书而读,择善行而为。 3.倡导“大教育观”,提升德育新境界。

重视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念,尤其注意发挥家长、社区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的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创设家长开放日制度,双管齐下,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学校每年举办四个重要节日,在“生命因读书而精彩——读书节”,开展“我和父母共同读一本书”;在“学会关爱与尊重——感恩节”,开展“我给父母做顿饭”等活动;在“营造生活七彩旋律——文体节”,开展“我与家长参与一项运动、一个节目”等活动;在“梦想与神舟一起飞翔——科技节”里,学生人人认领一个问题,班班邀请一位家长做科技顾问,开展探究活动。 4.组织开展各年级德育序列活动,关注学生的社会成长与生命价值。 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教育主题。一年级:紫色·互助;二年级:金色·遵纪;三年级:红色·爱国;四年级:橙色·感恩;五年级:蓝色·守法;六年级:绿色·善学。每月一主题,每月一年级,使每个主题教育活动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育人的教育目的。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策划、组织、管理与评价,确保活动的顺利实施。

第四方面:教学之“浸润”——自主、合作、探究,打造灵动课堂 “浸润”一词能较准确地把握小学生学习的特点,通过采取创设情境的方式,运用渗透手段,或暗示、或启发、或点评,将知识、情感、行为技能等诸方面的培养渗透在课堂活动中,以情动情、以情激情、以情染情,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1.“一三六”浸润课堂教学模式 一条主线:师生共同成长

教学是一个师生情理互动、心心相印,教学相长的过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积极参与,共同发展,走向共同成长,因此,老师要努力改变以往以单纯传授知识为手段的做法,对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给予更大的关注,创造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更富人性化,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三个基本点:自主合作探究

第一,自主,指学生要主动地学习,对问题进行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独特的思维模式。 自主性学习,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①基本品质是主动性。自主学习是我要学,是学生基于内在的需求而产生的对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它来自学生主体,是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手段,一种愉快的体验。

②核心品质是独立性。是指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从教与学的关系上说,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不断转化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逐渐转化的过程,是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决不是教师完全放任自流。 ③自主性学习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学习。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养成习惯,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

第二,“合作”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改善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的方式,可以是生与生,生与师,生与家长,生与一切人的合作,通过多项互动的交流,使每个学生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既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也养成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消息中的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具有互助性、互补性、自主性、互动性、评价的自主性五个基本特征。

第三,探究,是对眼前的问题、事物敢于质疑,不满足于表面,要积极的探索,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探究性学习有三个基本特征:

①问题性: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首先在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又以解决问题为最后归宿。 ②过程性:探究学习关注学习过程,过程中一方面展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暴露的疑问,困难和矛盾。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个性的过程。

③开放性:探究学习的过程是开放的,探究学习的问题是开放性的,同时问题的最终答案也不一定是固定的,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六个步骤:课前交流——自学质疑——合作释疑——点拨提升——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①课前交流:利用2--3分钟,鼓励学生上讲台展示,可以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知识;可以展示前一天自主学习的收获;也可以展示自己的小才艺(内容必须于本节课学习内容相关)。

②自学质疑:学生自主独立思考,提出自主学习的见解和疑问。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学,这是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观察学生怎样学习语文及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疑难之处,以便对学生作具体的指导,又能从学生的质疑中得到启发,从而验证教学设计的焉误并及时加以调整。自学质疑这一环节不仅为教读课文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养成了学生集中注意力,自己动脑、动手、动笔读书的良好习惯,使他们爱步形成自学能力。。

③合作释疑:教师根据学生的疑惑,引导学生开展小组互助交流,4人小组,责任到人,分工合作,展开研讨。小组长要有责任心,合作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生与文本互动等多边交流。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时,要充分利用个体对问题认识的差异,实施优劣互补,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

④点拨提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助交流后实在解答不了的,以及课文重点难点内容,教师进行点拨引导,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入理解。

⑤巩固练习:针对本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训练。如语文教学:低段读说结合,根据每一课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特点,找准读说结合点,练习说话;高段学习表达方法,巩固内化。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捕捉、交流重要信息,或交流自读体会,或就课文的内容、写法展开讨论。 ⑥拓展延伸:把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引申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拓展延伸时要照顾学生个性差异,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难度各异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各取所需,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2.浸润式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做到五让六要六带进

浸润式课堂要求全体教师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每位教师必须树立“四种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科学意识),提高“五种能力”,(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创建班级精神的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心理健康辅导的能力、驾驭教材的能力)。其次,学校把“立德、立身、立行”作为师德建设的亮点,通过教师以身作则,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

五让:目标让学生明确、问题让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规律让学生探究、学法让学生归纳。

六要:学情分析要透、学生关注要到、学习层次要分、学习兴趣要浓、思维引导要深、学习收获要大。 六带进:

第一,把爱心带进课堂。老师是学生心中的太阳,爱就是帮助学生的最大力量。把爱洒满学生心田,教育才有永恒的生命。老师的关爱可以让学生树立信心,成为前进的动力。老师不要吝啬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亲近的动作,因为它常常可以让学生心中漾起幸福,同时感受到一种被关爱、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觉,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隔阂,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兴趣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把微笑带进课堂。老师的情绪对整个课堂气氛影响很大。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老师都应该把不快与烦恼留在教室门外,以微笑的面容、温和的目光、落落大方的仪表给学生带来一种和谐、安全的感受。

第三,把美感带进课堂。作为老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潜在的美,让学生在审美的愉悦中去感悟、理解和变通知识。

第五篇: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十二小学

十二小学学校特色化建设工作总结

近几年,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部署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以“经典诵读”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教育工作在上学年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成绩,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圆满完成了预期目标。

一、特色定位

中华经典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富有韵律,易于诵记。让学生从小诵读经典,不仅能使孩子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文化底蕴和道德素养,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孩子们健康、和谐、可持续地发展。我校确立了“诵读中化经典,构建书香校园,打造特色品牌”的特色办学思想。特色定位后,学校立即制订了以“经典诵读”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在学校统一部署下,我们充分利用早操、课间操集会,班会等时间,以及黑板报、广播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热爱、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充分激发了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强烈兴趣和愿望。

二、 具体做法及成绩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为了加强对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的领导,保证此项活动长期、扎实、有效地开展,我校特成立了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王新建

副组长:李英武 高清华

组 员:李军丽 贾小盼 王文汉 杨丹丹 马 奇 魏爱玲 孙 娟 各班主任

领导成员分工:王新建校长负责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李英武、高清华主任具体负责特色活动方案的制定及活动的开展指导和督查,王文汉老师主要负责对此项工作的检查落实和评价。

2、师资队伍:各班语文教师为学生经典诵读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本班学生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开展、教学指导、检查落实、评价激励,各班主任要协助语文教师做好此项工作的开展。

(二)目标规划,明确任务

我们把经典诵读作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学校制定了《各年级课前三分钟阅读计划》。我校对特色活动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做出了规划,并制定了具体任务做出了详细的安排。

一年级:《三字经》。

二年级:《三字经》。

三年级:《弟子规》。

四年级:《千字文》。

五年级:《笠翁对韵》。

六年级:《唐诗三百首》。

以上内容及任务的辅导以各班语文教师为主,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协助负责落实开展诵读活动,教材学生人手一册。

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深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承认个体差异,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积极参与鼓励,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三)科学安排,营造氛围。

突出以“经典诗文诵读”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布置,凸显传统文化气息,注重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建设。

1、各班的教室环境布置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可以开辟诗园,内容或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或是古诗书法展、读后感,或手抄报等。

2、每天利用校园广播系统,早操后进行“清晨经典诵读5分钟”,让

学生在倾听中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早饭后、午饭后、课外活动时,校园广播滚动式播放《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增广贤文》等经典内容,师生们会陶醉在名家悦耳动听的经典诵读之中。

3、早上课前5分钟和下午上课前5分钟的预备时间,全校师生同诵经典,感受经典诗文的独特神韵。

(四)多措并举,保证实效。

1、指导诵读方法:

(1) 表演诵读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增进对古诗文的理解,与古诗文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促使其背得快,记得牢。

(2) 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多读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 理解吟诵法。老师们亲口传诵,教给他们诵读经典的节奏、快慢、轻重及音调高低,一遍遍地认真讲解,让学生们理解经典所蕴含的情感,耐心地指导同学们去体味感受经典所蕴含的意境。

(4) 写作促进法。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经典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后,我们便进一步指导他们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在写作上广泛引用。这样,既丰富了自己的语言,提高了写作能力,反过来又促进了经典诵读。

2、分别于期中和期末两次对各班学生经典诗文背诵情况进行集中检查落实。各班除个别学生少数篇目没背熟外,95%以上的学生都能按时完成规定的学期背诵任务。

3、举办诵读比赛,激发热情。各班利用每周的班队活动时间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在班内进行诵读比赛,其内容设计丰富,有的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有的是诗句接龙,有的是你问我答,有的是对歌竞赛,有的是齐诵表演„„

三、存在问题

存在主要问题是个别班级的极少数同学不能完成学期规定的背诵任务,还有个别学生背过的内容有的部分不熟。这些学生在以后的时间,只要加强练习,一定会完成任务的。最关键的是要激发起并让他们保持诵读的兴趣。

诵读经典在我校已蔚然成风,学生人人能诵读,班班有亮点,学校有特色,它已成为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诵读经典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着自身的情操。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礼貌待人„„在校园里 ,学生的语言文明了,时时可以听到老师好、请、谢谢;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随处可以看到大同学帮助小同学的,自觉捡起地上的纸片;拾金不昧的现象处处呈现;学生自信、活泼、快乐,处处洋溢着文明之风、和谐之风。

总之,诵读经典诗文现已成为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份乐趣,是学校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我们将继续努力,把经典诵读活动推向深入,力争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特色品牌学校。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谈美优秀读书笔记下一篇:谈判是什么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