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方法》双语课的课程建设与探索

2022-09-13

随着材料科学的迅速发展, 对新材料结构和性能的研究也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分析测试技术。《材料分析方法》是材料学科基础课程, 也是培养从事材料研究和分析检测领域专业人才的必修课程。它是关于材料结构和性能表征方法的一门课程。主要介绍了材料组织形貌、显微结构、微区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 晶体缺陷检测和表征方法, 讲述了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等相关仪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应用等, 是研究新材料、制定新工艺和改进材料性能的根本依据[1]。

随着国际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为了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社会对既懂业务又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2]。因此, 在教育部的积极推动下, 双语教学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双语教学主要是指针对某一门课程, 采用中文和英语进行教学, 完成该课程的教学内容, 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 培养学生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 能够跟踪科技发展动态, 了解世界科技前沿成果, 逐渐形成学科外语思维的习惯。《材料分析方法》作为材料学科专业基础课, 其双语教学也变得非常重要。结合自身的资源和发展优势, 我们进行了《材料分析方法》双语课的课程建设,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和总结, 这对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一、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教师是双语教学的直接实施者,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双语教学授课教师是一种特殊的“复合型”人才, 既要具备专业基础理论和教书育人理论方面的素养, 又要具备良好的外语水平。两者缺一不可, 否则都会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目前双语教学方面的复合型教师严重不足。为了提高授课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 国内许多高校加大了投入, 积极引进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专业课教师, 或聘请英语母语的外籍教师;另一方面将教师送到教育发达的国家进修, 观摩国外大学相关课程的本科教学, 借鉴其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再者对双语授课的教师进行专门强化培训, 全面提高双语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3]。作者所在的《材料分析方法》双语课程教学团队, 所有骨干主讲教师均获得材料学专业博士学位, 具备较高专业知识水平, 都曾有海外留学和至少1年海外访学经历, 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为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选择合适的双语课程教材

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载体, 选择合适的教材显得尤为关键。合适的双语教材既要符合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教学内容, 又要适合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目前双语教材常采用原版英文教材、译本教材、自编教材等方式[4]。原版英文教材, 语言地道, 保持了教材的原汁原味, 知识点全面信息量大, 但原版英文教材内容不一定完全符合双语课程先导、后续的衔接, 对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结构不利, 而且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 教学难度较大。译本教材虽然有助于学生理解内容, 但是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5]。本校材料分析方法双语课程采用原版英文教材为主, 中文教材为辅的方式, 主要是考虑到材料分析方法作为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 知识面广、内容概念复杂繁多、公式零散等, 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如果用英文原版教材无疑更增加了课程难度, 会造成学生积极性不高, 跟不上课程进度。因此笔者选择了由B.D.CULLITY编著的《ElementsofX-raydiffraction》, 是多次再版的经典原版英文教材。中文教材推荐了周玉、武高辉编著的《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材料X射线衍射与电子显微分析》。这两本经典教材教学内容相似性且符合本专业课程体系, 同时推荐了《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andX-rayMicroanalysis》、《TransmissionElectronMic roscopyandDiffractometryofMaterials》作为补充教材。在选定合适的教材后, 教学团队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 多媒体课件借助图片、动画和视频, 帮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各种仪器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指出:双语教学课程是指采用外文教材, 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的50%及以上的课程[6]。我校生源主要来自西部地区, 英语基础薄弱, 笔者在按照外语比例50%上过几次课后, 进行问卷调查, 学生对双语上课持有积极地态度, 但是普遍反映很多内容没有听懂, 因此笔者重新调整方法:1) 采用渐进式的双语教学模式, 从最初30%英语授课比例逐步增加到50%, 收到良好的效果;2) 讲授内容不同, 双语要求有所侧重。如重点内容必须要用英语, 教学难点可以加注中文或汉语解释, 专业术语及其英文全称简写必须掌握, 而有关公式推导, 实验步骤可采用中文;3) 增加其他环节来加强英语训练, 如在每堂课最后留出5分钟进行“Discussion”, 引导学生使用英语完成本节课知识点的讨论。另外, 让学生选择一些内容简单的知识点进行5-10分钟的“Presentation”。通过多种方式的加强训练, 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

四、搭建网络教学平台

依托超星泛雅平台, 搭建《材料分析方法》双语课程网络教学平台, 学生可随时随地登录学习。网络平台也成为辅助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1) 可作为课堂教学补充和有效的拓展。平台可提供教学大纲、PPT课件、教学日历、视频等教学资料, 学生可提前了解课程进度安排和内容;2) 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 弥补课堂中的不足。老师也可对学生的学习节奏进行控制, 能够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 避免学生课下学习自觉性不高的现象;3) 建立一个有效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与老师在线互动,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引导者, 引导学生得到疑问的解答, 获得学习动力;4) 建立题库, 进行布置作业和考试, 可通过设置作业格式, 或者改变考试试题顺序, 杜绝抄袭现象。系统可自动给出选择、填空和判断题成绩, 节省教师批改作业时间来和学生互动, 解决他们真正需要了解的问题。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 提供了一种既方便又灵活的新型的教学方式, 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并带动其他课程的改革与提高。

五、加强实践教学

《材料分析方法》作为一门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掌握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 所以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结合本单位所具备的材料分析仪器实际情况, 带学生去观摩XRD、扫描电镜等大型仪器操作, 了解仪器基本结构、样品的制备。对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实现观摩的设备, 通过播放相关视频, 使学生对设备如何进行工作有感性的认识。

学生均反映观看相关仪器设备的视频, 增加了他们对课程的理解力。由于实践教学学生亲自操作机会少, 我们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实践项目。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分析检测仪器, 在仪器使用过程中领会和巩固了课堂知识, 提高了动手能力, 也激发了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六、结语

《材料分析方法》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其双语教学过程对于授课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模式。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 发现不足逐步完善, 才能真正促进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摘要:本文介绍了《材料分析方法》课程本科双语教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情况, 结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自身的资源和发展优势, 对该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学团队建设、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总结和评述, 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为相关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材料分析方法,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网络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 杨瑞嵩.《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双语教学初探[J].山东化工, 2015, 44 (17) :155-157.

[2] 安亚娜, 段知雁, 孙晓春.高校双语课堂学习模式的创新研究[J].价值工程, 2017 (31) :255-256.

[3] 刘佳华, 黄广芳.高校本科生双语教学研究述评[J].戏剧之家, 2017 (21) :165-167.

[4] 刘淑生.《材料分析方法》双语教学之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 2013 (19) :148.

[5] 邹勇进, 向翠丽, 马传国.《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视界, 2016 (27) :42.

[6] 姚齐国.对国内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园, 2010 (8) :30-3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强化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思考下一篇:湛江市辖区GPS网控制测量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