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论文

2022-12-30

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课堂教学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状态, 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产生疲劳。”好的导语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的金钥匙。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 一定要注意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设计,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最佳的学习与思维状态, 使一堂语文课“未成曲调先有情”,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1 开门见山法

我所任教的学校提倡一种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它是之前采用的目标教学法的细化、拓展和延伸。又称“一课一得”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能完整、正确地掌握一项重点内容。要想真正做到“一得”, 就要求教师明确课文重点, 确定目标。一入课堂, 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即“目标展示”导入。我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我很重要》这篇课文时, 我先让学生清晰果断地齐读课题两遍, 然后告诉学生:本文作者毕淑敏要表达的观点是“我很重要”!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阐明作者观点的?学了本文, 你觉得自己重要吗?这就是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能把这些问题解决清楚, 就真正达到“一得”, 本课的教学任务也算完成了。开门见山的“目标展示导入法”醒目, 直截了当, 直切主题, 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方法。

2 资料朗读法

这是我课堂上经常采用的一种开课方法, 也是我最喜欢的方法之一。所谓资料朗读引入法:就是通过朗读精心搜集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序言资料以及自己总结的与课文内容息息相关的其他资料, 引入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调动和凝聚全班学生的注意力, 又能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了解, 还能渲染课堂气氛。

在参加一个片区的赛课时, 我上的是四年级的一篇美文《夹竹桃》, 我就采用了资料朗读法。课前我精心搜集了季羡林先生和夹竹桃的故事, 然后总结成一段资料:“有这样一种花, 她并不美丽, 但是她却默默地绽放……”用大屏幕把这段文字打出来, 一开课, 让学生投入地朗读这段资料, 在朗朗的读书声中, 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资料的介绍完全集中到课堂中来。在参加另一次青年教师赛课时, 我上的的是自主阅读课文《秋天的怀念》, 我也用了同样的引入法。课前我搜集了史铁生为《秋天的怀念》写的序言, 在学生深情朗读了这段序言以后, 在意犹未尽和浓浓的余味中直接就进入课题的学习了。

3 问题导入法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疑问是点燃学生思想的火种,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动力。为此, 我们在教学伊始, 要善于给学生制造疑问, 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使学生处于欲答而难以言表的愤懑状态, 促使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地驱使下主动地去探索和解决问题。我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恐龙在我们头上飞》一文时, 围绕课题, 我就提出了如下问题:恐龙不是早就灭绝了吗?怎么会在我们头上飞呢?这一定是作者的幻想吧?在我们头上飞的究竟是什么呢?又如在教学《神奇的九寨》时, 我又设置疑问:同学们去过九寨沟吗?那真是个神奇的地方, 本文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了九寨沟的神奇的呢?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刺激诱惑之下, 就会积极主动的到课文中去探索, 寻求答案。

4 故事引入法

小学生对故事都情有独钟, “故事是儿童的一大需要”。在教学中运用“故事导入法”来引入新课的学习, 使学生在听故事中产生愉悦的心理情绪, 让学生在欢快和激情中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我在教学《空城计》一文时, 先给学生讲述了几个与诸葛亮有关的小故事:《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三气周瑜》, 通过我声情并茂的讲述, 学生完全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 故事讲完以后, 我问学生:“听了这几个小故事, 你心中的诸葛亮是怎么样一个人啊?”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 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学生对诸葛亮有一个初步认识的情况下, 我话锋一转: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 大家有兴趣吗?学生们自然是欢呼雀跃, 急不可待了。在优美动听的故事吸引下, 学生带着浓浓的兴趣参与到学习中来, 学习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了。

5 情境导入法

古人云:“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教学之初, 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协调的情景, 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在教学《翻越大雪山》一文时, 由于文章涉及的年代距离已经很远, 很难引起学生兴趣。于是, 我在教学之初, 就通过屏幕展示了夹金山白雪皑皑、狂风怒号的情景, 然后在适时地播放《过雪山草地》的歌曲。在惟妙惟肖的画面、深情悠扬的旋律中, 学生情不自禁地融入到了情境中。在教学四年级下册《高山流水》一文时, 我先给学生播放了《高水流水》的乐曲, 在舒缓优雅的乐曲声中, 我用低沉忧伤地语调给学生讲述了这个故事:“有一个叫伯牙的人, 琴艺高超……后来, 子期死, 伯牙在子期的坟前抚了最后一首曲, 摔琴谢知音, 不复弹……”学生在这样的情境渲染下, 不知不觉就沉醉其中了。

6 多媒体展示法

美学家王朝闻说过:“只有诉诸感觉的东西, 才能引起强烈地感动。”多媒体图文并茂, 声像俱全, 以图像、动画、声音、文字、视频等综合手段传递信息。这与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相比具有巨大的优势。更容易激发学生强烈地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密西西比河风光》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 但是由于距离我们太遥远, 单凭静态的文本很难让个学生感受到它的美。于是, 我在课前广泛收集各种资料, 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 课前先向学生播放, 学生在优美的画面中真实地感受到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的静谧与粗犷的和谐。然后在读文本, 学生就能更深入一步地了解文中所描绘的境界。

7 名言导入法

名言警句是思想艺术的结晶, 每一句名言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在教学中搜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名言警句, 以此来导入课文内容的学习。这样更利于深化文章主题, 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教学《匆匆》这篇课文时, 开课前, 师生一起交流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通过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的朗读, 学生就更容易了解文章的主题了。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课堂引入的方法还有很多, 采用什么方法引入课堂教学, 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在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精心设计巧妙而新颖地课堂引入, 使整堂课“未成曲调先有情, ”为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课堂的导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要使学生在课前短短的几分钟内便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课文上, 并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 导入课文的技巧至关重要。导入得好, 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总结了开门见山法、资料朗读法、问题导入法、故事引入法、情境导入法、多媒体展示法、名言引入法等七种导入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导入,艺术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a)、FIB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探讨下一篇:追寻简单高效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