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训练问题论文

2022-05-07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声乐训练问题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声乐训练要以正确理论为指导,所以对理论的正确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充分理解了“放松”、“高位置”、“喉位”、“气息”以及“大结构”等声乐术语,声乐训练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关键词]放松高位置低喉位深气息大结构声乐要成为一种艺术,必须具备“美”的因素。

声乐训练问题论文 篇1:

浅谈少儿声乐训练中需注意的问题

【摘要】如今,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加入到声乐学习的行列,对歌唱充满着美好的向往,但是声乐学习的过程是枯燥的、艰难的。怎样能使孩子学习声乐既轻松愉快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是众多声乐教师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儿童声乐;兴趣;学习方法;情感培养;体会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段荷林 胡水欣

声乐训练问题论文 篇2:

声乐训练的几个关键问题

[摘要]声乐训练要以正确理论为指导,所以对理论的正确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充分理解了“放松”、“高位置”、“喉位”、“气息”以及“大结构”等声乐术语,声乐训练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关键词]放松 高位置 低喉位 深气息 大结构

声乐要成为一种艺术,必须具备“美”的因素。原本的声音所包含的“美”的成分是很少的,因而声乐艺术必须经过必要的科学训练。而声乐训练必须有正确理论来引导方向。经过数年严谨的声音训练和成功演唱经验,笔者总结出以下几条歌唱者应坚守的要点,以供广大同仁共享。

一、放松——声乐训练的首要条件

“放松”是指歌唱时使不该用力的肌肉彻底松弛下来,防止其因紧张而阻碍或参与发声,但并不是让正常的发声器官松懈下来。歌唱过程除呼吸器官及其肌肉群之外。其它任何肌肉和器官都应该保持放松状态。

在声乐练习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放松舌头、围绕声带部位的肌肉、嘴部肌肉等肌肉,因为它们是声乐初学者最容易紧张的肌肉,而它们的紧张会直接影响发音的效果,甚至损害声带。同时,一些身体肌肉的紧张也应杜绝。

“放松”是紧张与放松的矛盾统一体。在歌唱发声的肌肉运动中,尽量使两者有机配合,该紧的地方要紧张积极地用力,该放松的地方要大胆地松弛下来。原苏联声乐家阿斯培隆德说过:“歌唱训练的过程是一个淘汰多余动作的过程”,这里的多余的动作可以理解为影响发声的不必要的肌肉紧张。

二、高位置——鼻腔共鸣的重要性

人体共鸣器官有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和窦等,歌唱时。共鸣的运用与声区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我们把声音划分成高声区、中声区和低声区。头腔共鸣在三大声区中均存在,并非只存在于高声区。如果在中声区和低声区去掉头腔作用的话,共鸣是不均衡的,声音就会浑浊,缺乏明亮感,苍白无力。同时在低声区和中声区有“高位置”意识,能使三个声区音质统一起来。不会出现三大声区的断裂,从而避免了各个声区效果不同,为后面的高音解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歌唱过程中,始终保持声音的“高位置”,能够获得良好的声音效果。它不仅能使三大声区贯通起来,而且能够轻松地解决高音问题。具体地说“高位置”是指高位置共鸣,保持“高位置”就是要保持住声音的高位置共鸣点。无论是在高声区、中声区还是低声区,都要确保它的存在,使它的作用贯穿于整个歌唱过程。

三、低喉位——保持相对稳定的喉头

“喉”是人体最重要的发声器官,其内部装着声带。喉头的活动直接影响声带张力的松紧变化。每个音高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张力、厚度和长度。为了能准确的获取音高并保持美妙的音色,歌唱者必须要弄清喉头在歌唱时应保持的位置以及其活动规律。

歌唱时喉位有三种情况:高喉位。低喉位和深喉位。高喉位声音效果往往挤卡、干涩。深喉位发出的声音往往空洞、阴暗缺少明亮集中的音色。只有放下喉头,抬起舌背部,喉咙才能得到最大的空间。使喉头放下,稍低于原始喉位,实际上是为了打开喉咙,从而充分加强共鸣作用。在这种积极状态下工作的声带就可以实现灵活改变音高的目的。

我们在讲话时,喉头是有规律地上升和下降的。但是歌唱发声与语言发声又是不同的,歌唱时要运用共鸣的原则。喉头直接关系到喉咽腔共鸣情况,而这个腔体的共鸣又要取决于喉头位置及其稳定性。所以喉头应该保持相对稳定。

四、深气息——正确的呼吸状态

建立正确的呼吸状态首先必须寻找一个正确的呼吸支点。所谓的呼吸支点。就是支持呼吸的部位,即存气和推气的位置。根据所采用的呼吸支点的不同呼吸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第一种呼吸方法把支点定位于胸部。只用胸腔的扩张和收缩运作进行呼吸,这种呼吸法吸气太浅,气息容量小,气息保持不住:第二种呼吸方法则将支点定位于腹部,主要靠隔肌上下运作来控制气息,这种呼吸法很容易将上下腹部的对抗破坏掉,迫使气息总方向改为向下,声带无法得到强有力的气息压力:第三种呼吸法是目前声乐界大多数人认可的呼吸方法,它将呼吸支点定位于上腹部,歌唱时收缩小腹,挺起胸廓,上腹部突起,并将气息存储于此处,从而形成小腹与上腹的对抗,小腹保持向上的推力,上腹则保持一种向下的抵抗力,这种对抗形成了强有力的气息支持,始终使气息源源不断又恰如其分的输出,以应发声之需。

深气息既是发声的动力,又是歌唱的基础和前提。要得到深气息,就必须把气息放下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利用换气的间隙来休息。如果在换气时迅速放松上下腹肌地对抗,使下腹肌迅速还原,就可让气息自动吸入。而非“保持对抗式”的“端着气”。

五、保持“大结构”唱歌——正确处理用气与用力的关系

用力与用气应该是矛盾的统一。二者统一于“结构”,结构是指人的发声状态,结构建造的优劣直接影响用力与用气的统一情况。发声的最佳状态应是一种放松的“大结构”:共鸣腔体处于积极作用状态,口腔肌肉松弛,喉咙打开,气息通畅,力与气相协调。

美声唱法的原则之一是“声音靠在气上”,气息永远是灵魂性因素。每个音高都需要不同的气流量。小气流与低声区相匹配,由于低声区是全声带低频振动,气息压力最小,所需力度也最少:中声区声带振动频率加快,气息压力也逐渐提高,气流量较低声区增大:到了高声区时,声带振动频率到了最快程度,随着音高继续增高,全声带振动无法达到高音所需频率。所以迫使声带减少振动范围。成为局部振动、边缘振动,这样所需气息压力是最大的。气流量也是最大的。由于要制止部分声带不参与振动,因而要增加额外力度,力度也就最大。

可见,每个音高都是力与气协调运作的结果,低声区要求气少力小,高声区要求气大力大,其中气是占主要地位的。

结语

声乐训练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对于构成声乐理论的要素——概念和术语。要有一个客观正确的理解。当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歌唱实践是歌唱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声音是唱出来的,不练不唱永远出不来好的声音。只有多唱多练才能消化、吸收理论,造就一个有修养的歌喉,同时在学习旧理论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演唱实践及个性又能挖掘出新理论,更好地引领我们的学习方向。

作者:董永刚

声乐训练问题论文 篇3:

小学高年级声乐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演唱歌曲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也是小学生最容易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白小学生声乐的基础训练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声乐的训练不可能速成,只能循序渐进。在这个过程中,本人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认为在小学高年级的声乐训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注意基础训练,建立良好的中声区

中声区的良好训练,是小学高年级声乐训练的基础,因此,训练是十分重要的,有如建高楼打地基一样。没有牢固的地基,盲目地建高楼是要遭到楼塌人亡的惨痛教训的。小学高年级的声乐训练也是一样的,教师在给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声乐训练中,一定要注意中声区的训练,如果没有中声区作为基础就急于扩展音域,演唱一些高难度的歌曲,必然会导致声带病变,以致声音沙哑、喉咙疼痛。所以,基础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较好的基础,才具备进一步提高的可能。

我认为在小学高年级中声区多下点工夫,就是要把中声区的声音练好,达到音色优美并且饱满明亮,歌唱自如,灵活性强。在给小学高年级学生平时的练习中一定要做到:(1)喉咙放松,喉头稳定松弛,不论唱高低不同的音,喉头的感觉都在一个位置上,不可以“扯着喉咙”唱歌。(2)口腔内部要打开,只有口腔打开了,声音听起来才通透,教师如果跟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说:“你们的口腔要打开。”可能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打开口腔,那么可以用“打哈欠”的方法让学生把口腔打开。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演唱状态。(3)气息要求畅通,只有气息流畅了才能保证中声区的声音饱满明亮。

二、要重视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练声曲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特殊形式的声乐作品练习,与那些简单的声乐练习相比,它能让歌者在学习和歌唱时得到更多的乐趣。因此,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唱出一些必要的练习曲。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练声曲从旋律到呼吸的要求都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因此,教师在选择练声曲时,要有针对性,主要选择一些音域不太宽,旋律进行平缓的练声曲进行练习,母音的选择最好选用学生发得较好的母音。例如a和u都是小学高年级学生比较熟悉的。在选好母音后,在不同的调上移调练习,在练习时带上歌曲原来的情绪,要求富有歌唱性,这是一种较好的练声方式。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为我国人民所熟悉的美国歌曲,歌曲曲调流畅、情绪欢快。教师在教唱这一首歌前选择的练声曲要符合歌曲的风格。例如,可以选择母音u来模仿北风呼呼地吹,再选用短跳音来体现孩子们在雪中活泼欢快嬉戏的场景。这样设计的练声曲可以带领孩子预先进入歌曲,体会歌唱所要表达的意境。

三、进行声乐技巧训练的同时,要注重音乐表现的培养

不能先把声音搞好了再来谈音乐表现。要明确技术不是学习的目的,它是作为手段来表现乐曲的真实情感,表达其中的音乐形象。所以,对于发声技巧和音乐表现应同样地予以重视。应在声乐训练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注意音乐表现。由于有唱练声曲的基础,学生在演唱歌曲时对一些常用的声音力度的表现基本上是能做到的。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于歌曲所表达的基本情绪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教师在教唱每一首歌曲前要让学生认真分析,了解歌曲的内容,把握歌曲的情绪,往往一首好歌因为演唱者对歌曲的理解和演绎不准确而使这首歌不能很好地展现出来,所以演唱者的音乐表现是十分重要的。这里面包含了节奏、音准、速度、力度的变化等等。因此,教师在进行声乐技巧训练的同时,自始至终都要贯穿进音乐表现的培养,这样的声乐训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在进行歌唱训练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

心理状态与歌唱者本身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性格开朗的人,自己比较自信,学习歌唱时比较容易进入情绪,较喜欢表现自己,上台表现较轻松,基本能反映课堂的学习情况。而性格内向的人,遇事总爱瞻前顾后,表现得对自己缺少信心,上台就不如平时课堂上的发挥,这都是性格所致的。

但是这些弱点都是可以克服的,所以教师对性格内向的学生要给予帮助,对很有自信的那些学生,要告诫他们,学习时要踏实,必须克服浮躁的心理。对前一类的学生要以鼓励为主,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让他们慢慢树立信心,有了自信才能克服心理上的紧张。让他们懂得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创造成功歌唱的前提。教师的引导对学生自信心的建立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先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哪怕学生只在某一点上有进步也应加以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就会增强学习的信心。

总之,小学高年级的声乐训练是一个较长的训练过程,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研究我们的教学对象,让他们在学习中可以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并且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生动的教学语言来训练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声乐,这样,我们才能掌握教学的主动权,引导学生学好声乐,为以后初、高中的声乐学习打好基础。

(作者单位 福建省永春县化龙小学)

作者:张智耿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法治构造研究论文下一篇:邮政发展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