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以武隆区长坝中学校为例

2022-12-19

一、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

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受到多方面的因素限制, 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地区差异大, 课程开发观念较为滞后;学生兴趣爱好单调, 对特色课程需求不明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总体上, 农村基础教育仍处于“应试教育阶段”, 要想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 必须立足实际发展农村特色教育, 开发校本课程。

长坝中学校作为农村中学的典型代表之一, 地理位置较偏远, 但学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 和极强的文化氛围, 尤其是在近几年来学校领导提出“智慧教育”理念, 学校在全面发展上有了质的飞跃, 无论是在课堂改革还是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学生养成教育上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其中“智慧课堂”“智慧德育”更是引领学校发展的主流思想, 在此基础上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在同类学校当中异军突起取得长足进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 我校着眼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深化教学改革, 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近几年来我校借助重庆市高中促进计划, 以及重庆市领雁工程项目为契机, 在全校开展推广校本课程实施。三年的时间里,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设经达到了22门, 其中涉及到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科技创新、趣味知识、艺术类、体育竞技类等多个领域。

二、长坝中学校校本课程实施的具体做法

(一) 成立课程研究与开发小组, 明确责任

在校本课程开发初期, 我校成立了由学校校长副校长组成的校本课程领导小组, 负责协调、统筹、保障、组织和评价工作。由学校教务主任、教科主任及个学科教研组长组成的课程研发及审定小组, 负责教材的编写, 教学目标的确定等具体工作, 做到分工明确。同时组织动员有经验的教师积极为教材的开发设计协同配合, 保障顺利实施。

(二) 确定课程开发目标, 深入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立足于, 主体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进行研究, 开发过程中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思路反复学习、调查研究, 召开专题研究会议, 同时结合我校的实际及我校所处的地域特征, 首对我校的校本课题开发进行了定位, 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决定从自然界、社会、人文、科技、艺术、体育竞技等课程资源开展了以开发与研究。

(三) 加强常规管理, 形成制度化教学

学校各领导小组通力协作, 制定并不断完善校本课程制度, 在该制度的指导下各课程开发团队有序开展课程研究, 同时各课程内部也制定了针对校本课程自身的课程开发方案及具体实施策略, 保障每一门校本课程都能顺利开展实施。

(四) 确定教学内容, 开发校本教材

课程开发小组通过调查问卷, 不断推理实践等方式明确了校本教材的地位, 确定了校本教材的课程方向, 并确定具体课程及其课程目标、指导思想, 为校本教材的编写提出理论依据, 在教材的编写、教学、评价、整合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在此基础上我校编写了校本教材《灾害地理》。

(五) 广泛收集资料做好校本培训

长坝中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当中注重过程资料的收集以及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培训, 经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每年的5月和9月分别以教研组及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围绕相关课程开发过程的培训, 重点强调研究课程开发当中的问题及下一阶段的开发研究内容, 为本学期的课程实施做好总的指导部署。

三、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

作为农村中学,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师资队伍比较紧缺, 校本课程对于农村学校而言还比较陌生, 在开发研究过程当中由于部分教师认识不到位, 经验不足等原因, 使得校本课程开发设计还停留在比较浅层的面上, 这与发达地区和城市而言差距甚远。

(二) 缺乏专业培训和指导

校本课程的特色便是具有地方性和学校自身发展相结合的特点,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当中由于了解较少, 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 缺乏有效的培训和指导, 使得部分课程的开发落实较为滞后, 且实践性不强。

四、针对实际问题, 更新解决思路

(一) 学校提高重视力度, 鼓励广大教师参与

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不仅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 更要关心和关注每一门校本课程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学校领导要让参与课程开发的每一位教师感受到自编课程是每一位教师本职工作, 同时强调每位教师都是课程的建设者, 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让他们体会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荣誉感。

(二) 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建设思路

针对我校师资配备不强, 教师经验不足等缺点, 有针对性的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对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作具体指导, 同时选派部分学习能力强的课程开发教师去区内外校本课程开发较好的学校进行观摩学习, 并回校进行校本培训, 全面提升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能力。

(三) 课程开发要切合实际, 体现特色

校本课程的开发一定要从学生发展出发, 从学校实际出发, 有针对性的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 避免走上应试教育之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也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 因此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也是广大农村中小学急待解决的问题。

总之, 于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有80%在农村, 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的水平从根本上反映了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 事实证明, 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无论是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培养人的需要, 或是从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来看, 校本课程开发已迫在眉睫, 它不仅关系到农村教育改革的成败, 影响到培养目标的实现, 还可能影响到整个国家教育的发展。而当前我国教育的诸多问题也大都集中在农村, 我们希望政府、专家、学者能给予农村教育更多关注, 立足农村, 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的发展道路, 不断促进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 实现农村教育特色发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文秘专业校企合作过程中形成的实训教学模式及其探索实践下一篇:多元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合作的动力驱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