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资监管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三资监管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近年来,一些股份合作社在资产、资金和资源即“三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疏于监管、效率低下以及效益不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集体经济制度的稳定。因此,探索适应社区股份合作社自身特点的监管模式,有效开展审计监督、加强“三资”监管,已是当务之急。

第一篇:三资监管论文范文

加强农村“三资”监管强化村级财务管理

农村“三资”监管,即资金、资产、资源监管一直以来都是农村群众们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天长市对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尤为重视,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推进农村资产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增加农民的財产收入,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理顺财务管理体制,规范管理模式

天长市在2012年,各个乡镇就建立了“三资”管理信息化平台,主要是农经部门在负责。如果要全面落实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就应该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融入到县级财务管控体系中来,在确保村级财务自主权、资金使用权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以乡镇为中心构建村级财务核算部门,使村级各类资金的收、缴等一系列工作高效进行;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灵活地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一步推进促“农村会计电算化”,使村级财务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化,步入正轨。

二、统一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职责权限

俗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因此,要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就要构建统一的村级预决算制度、会计代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财务工作者的岗位制度、财务监管审计制度;对审批者的审批权限、专项资金利用权限等各项手续进行规范;对各村备用金额度进行核算,有效贯彻财务报账制度。现今,天长市全面贯彻并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以人们的利益为切入点,以加快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为落脚点,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从制度入手,推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规范、合理化。

三、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高素质水平的财务管控人员,因此,要加强村级财务管控队伍建设,为农村配备更多的财务管控人员,稳定报账队伍,对各财务人员进行合理配置,让每个人都能够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对村级财务人员的培训,包含对村干部、管理人员等的培训。培训内容要丰富,涉及财务知识、法规法律知识、素质培训等,以此提升村级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天长市多次举办村干部培训班,并邀请了市农委农经站副站长到村进行了关于农村财务管理的专题培训,培训内容包含农村财务管理法规制度理论知识、“三资”管理、村级财务核算方式等,切实提高了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

四、落实监控管理措施,加大监管力度

要构建全面的内外监控体系,其一,要强化促进财务内部监控。一方面加强村集体财务内部的监督监控,可以成立财务内部审查组、民主理财小组等方式,落实村级财务内部监管;其二,要将农业经管部门的监督职能全面发挥出来,严格按照有关法规要求,做好村级财务的审查工作,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有效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与此同时,县财政等各个部门也需要将财务审计监管纳融入到自身工作规划中来,对一些关系人们利益、比较敏感的事项列入专项审计,切莫不能非法进行立项、挪用等。对违规违纪人员或单位,必须要进行严肃处理,根据严重程度,给予处罚。天长市加强财务监督,对全镇各村的财务情况进行督查,全面了解了各村在项目建设、“三资”监督、财务核算等层面的情况,对不满足要求的票据全部剔除,对违规违法事项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对违纪人员给予纪律处分。

五、全面理清村级“三资”,扩大集体经济收入

(一)规范财务公开,严格实施了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坚持“群众想知道什么就公开什么的原则”,每季、每月将村级财务进行公开,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同时,针对一些比较重大的财务活动,必须要全部上交给村民代表,组织会议讨论并公示,全面构建阳光村务。

(二)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为了使农村的产权交易行为更加规范化,促进产权交易公开、规范运行,2017年5月22日天长市农权产权交易平台已经建立,天长市基于已有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对各类运转机制、服务策略等进行完成,构建了完善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将农村产权交易活动尤其是土地及一些比较重要的资产全部融入到交易平台。

(三)集中实施清产核资工作。目前天长市对村级集体资产进行了清产核资工作,是今年农业部统一要求进行的工作,而且农业部开发了清产核资管理平台,所有清产核资数据一律进入平台,并且每年清查一次。对各权属关系进行界定,并对存量进行了核实、登记,弄清了村级“三资”底子,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分类造册登记,构建完善的台账。同时,对服务代理程序进行完善,对资产变动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将各村的租赁等各项经济活动内容都融入到账内管理,并借助现代网路信息技术,构建了动态监控网络平台,及时对各类资产资源承包费等各项费用进行催收,保证集体收入可以顺利到账,有充足的流动资金进行各项生产活动。

(四)规范“三资”档案管理。将产生的各类“三资”管理资料、文件、合同等等进行整理、归类、归档,使档案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化。

六、结语

农村“三资”监管,从本质上看,是一项民主、监管途径,关键在于制度的全面落实,目标是效益的提升。要做好农村“三资”监管,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就应该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三资”管理制度,用制度规范和约束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理顺财务管理体制,规范管理模式;统一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职责权限;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落实监控管理措施,加大监管力度;全面理清村级“三资”,扩大集体经济,构建产权明晰、管理高效。民主的管理运行机制,以此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作者单位为安徽省天长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作者:郑玲

第二篇:加强股份合作社“三资”监管与审计的思考

近年来,一些股份合作社在资产、资金和资源即“三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疏于监管、效率低下以及效益不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集体经济制度的稳定。因此,探索适应社区股份合作社自身特点的监管模式,有效开展审计监督、加强“三资”监管,已是当务之急。

一、股份合作社“三资”监管模式及现状分析

(一)股份合作社“三资”监管的理论研究

1.关于股份合作社的理论研究。

农村股份合作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发展的必要性和制度边界、制度环境与制约因素、绩效评价与现实问题、国外经验借鉴以及合作社立法等方面。有学者认为合作社对社员的影响效益大于非社员,对小规模农户的经济效果大于大规模农户;农村股份合作社的成功依赖于一定条件,不能全盘照搬。

2.关于股份合作社的管理现状。

研究认为,“三资”管理的主要问题有:认识不到位、管理机制不完善、财务管理混乱以及承包合同不规范等。“三资”委托代理的主要问题在于部分村干部认识偏差、代理机构人员缺失、工作机制不完善以及村组“三资”代理不到位等。

3.关于股份合作社的审计监督。

政府层面一直在探索“三资”监管的有效模式。近年来,宁波余姚市成立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中心,形成以农审中心为主导、监审合一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宁海县则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由县审计局负责,农审中心作为第三方开展农村审计工作。象山县构建“农业部门、审计部门和乡镇内审联合作业”的农村审计新模式,既充分借力,又发挥不同监督部门的合力,实现全过程监督。

(二)股份合作社“三资”监管模式分析

1.内部监管。

内部监管源于遵守会计法律法规的需要,即股份合作社内部自我监管,同时也为经营者掌握财务信息、加强内部控制提供保障,是集体经济发展早期经常运用的“三资”管理模式,例如“村账村管”。但由于监管不力、收效甚微,单一的内部监管模式基本上不复存在。

2.外部监管。

外部监管是引入外部力量对股份合作社实施监管,有“成立会计核算中心”、“村账乡管”以及“成立农村集体审计中心”等形式,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缺乏实质动力,外部监管容易受到经营者威胁利诱,导致监管效率不高、效果欠佳。

3.综合监管。

迫于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和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外在动因,促使综合监管逐步形成,即多方力量对“三资”运作协同监管。如,广东省高要市探索“一平台、两中心、三监督”的农村集体“三资”立体监管模式,将1.2万余份资产资源承包合同录入“三资”监管平台,建立市、镇两级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发挥纪委、农办和群众监督的共同作用,并和市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对接,形成一体化综合监管平台。

(三)股份合作社“三资”监管现状分析

1.出台相关文件和政策,规范和支持股份合作社运营和发展。

2009年,农业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的意见》;2010年,中纪委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之后地方政府均出台“三资”管理相关办法。如,2014年,浙江省发布《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施意见》,截至2014年6月底,全省9523个村社(约占32%)完成改革,累计量化集体经营性资产581.4亿元,界定股东1 365.3万人,其中温州、嘉兴和杭州江干区、宁波江东区等28个县市区已完成改革。2010年,上海市农委出台《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若干意见》;2012年,《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发展若干意见(试行)》出台。江苏省制定《关于积极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意见》;2011年又出台《关于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登记的指导意见》。相关制度出台规范和促进了股份合作社运营和发展。

2.注重“三资”管理平台建设,充分保障社员权利。

解决“三资”管理过程中的问题,重点是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让“三资”在阳光下运行。如,浙江省农业厅依托互联网,实行县乡两级联网或县乡村三级联网的实时动态监管。2013年6月,浙江已有83个县市区建立了农村财务监管网络,其中39个两级联网、44个三级联网,绍兴、湖州等地还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联网。宁波市江东区在全省率先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5大制度体系,近年来又强化股份合作社“三务”公开信息平台建设,股民在家中便可随时了解集体资产运营情况。上海市出台《关于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建设工作的意见》,设计开发“三资”监管平台,保障社员权利。

3.多方监管,发挥协同作用。

多方监管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当前最常见的农业行政部门主导监管模式;二是乡镇政府单设专门监管机构模式,如“农村经济审计监察中心”;三是国家审计机关主导监管模式。实践表明,采取多方监管效果总体较好,如,2011年江苏省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总收入同比增长12%,其中“十一五”期间年均达10%增幅。2009~2011年上海市乡镇集体总资产年均增长9.1%,净资产年均增长14.3%。

二、股份合作社“三资”审计实践探讨

(一)股份合作社“三资”审计的重点

1.以国家审计为主导,实施集体经济制度审计。

一方面,可积极借鉴部分发达国家农村合作社、农业合作经济社等组织的审计模式。另一方面,可就发展股份合作社的价值、重点、方式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审计,为我国集体经济制度的发展完善献计献策。

2.以内部审计为主导,开展系列审计活动。

当前,股份合作社可以比照公司法,建立科学完备的法人治理结构体系,充分保障公司各项权利以及股东权益不受侵害。具体方式可以是:“三资”运营的绩效审计、“三资”管理风险和控制审计、“三资”管理的合规性审计以及“三资”管理的安全性审计等。

3.以社会审计为主导,进行财务报表审计。

“三资”管理中,由社会中介机构开展财务报表审计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财务数据的可靠性。为确保社会审计效果,国家应当加强立法,进一步明确会计师事务所等审计中介机构的法律责任,严惩出具虚假审计意见行为。同时,要保障外部审计机构的审计环境,坚决制止和处罚蓄意刁难、阻碍以及拒不配合审计等行为。

(二)股份合作社“三资”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审计的法律依据模糊,审计责任不太清晰。

按《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规定,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工作一般由乡镇经管站承担,业务上受上级农业部门的领导。由于姓“集”不姓“公”,国家审计难以有效介入“三资”,但国家审计要对兼任股份合作社大股东和经营者的乡镇、街道负责人定期开展经责审计,又涉及到“三资”监管。事实上,股份合作社“三资”管理的审计监管存在多种形式,各种形式在法律依据、责任划分、审计目标、审计内容以及审计权限等多方面还较为模糊,审计责任不够明晰。

2.审计独立性不高,审计权威性、专业性相对较弱。

在目前农审站主导的审计模式下,乡镇经管站既充当管理者又担任审计监督者,违背了审计独立性原则。尽管实施了审计监管,但往往不被社员或股东所信赖。例如,一份调查表明,有36.9%(165人)的受访者认为“三资”审计不透明,另有42.5%(190人)的人认为审计执行结果不公开。也有人曾指出,在台州“三资”管理农审站模式下,乡镇经管站组织审计又日常管理难免有“自账自审”嫌疑。

三、股份合作社“三资”审计探讨:基于提升监管公信力的视角

(一)股份合作社治理模式的顶层设计分析

需要依法对股份合作社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明确公司职责,保障股东权利。同时,公司制改革要和联系基层政权建设,要解决好党政和企业责任不分的突出问题。确保股份合作社经济的经营者身份合乎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形成以权谋私、权大于法的状况。公司制改革完成后,便可建立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内部审计人员,探索高效的内部审计机制。

(二)股份合作社“三资”管理的信息披露分析

股份合作社“三资”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一方对财务信息不知情,另一方存在弄虚作假的可能,管理存在较高的复杂性,社员或股东由于缺乏专业知识,难以全面监督。因此需要由权威机构进行鉴证,需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定期对股份合作社实施社会审计。“三资”管理可以实行日常经常性的财务信息公开,并由外部专门中介机构定期审计,以尽可能地提高披露信息的可靠性。

(三)股份合作社“三资”管理的审计模式分析

全方位提升股份合作社“三资”管理的审计监管水平,有必要构建综合审计监管体系。国家审计负责制度审计,评价相关制度建设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充分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并提出建议。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不再负责内审监督,而是对相关政策制度的检查落实。股份合作社内部审计负责对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等方面审计,为公司发展提供确认和咨询服务。三方审计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方能确保审计监管的充分有效。

(作者单位:宁波市江东区审计局)·

作者:王安国 傅平南 徐荣华

第三篇: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 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要:我国农村经济占有重要比重,维持好农村经济体量以及发展水平,对农村集体“三资”做好监管工作,是稳定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但是目前农村集体的资产、资金、资源的使用以及管理方面还存在问题,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无法有效推进,文章对目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集体“三资”监管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希望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

关键词:农村经济;集体“三资”;监管

农村经济发展中集体资产、资金以及资源的管理问题涉及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农村的集体资产、资源等进行良好的运用,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有效发展,稳定我国的经济发展基础,提高整体的经济活力。在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监管时,我国政府部门等应当做好维护措施的運用,促进农村经济实现良好发展,创新管理方式,协调解决好在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现在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对部分资产处置方法欠妥,导致农村集体资产、资金以及资源存在流失或者浪费等问题,对于这些工作方式出现失误的方面,应当加强综合控制,解决问题,方便后续工作。

一、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概述

农村集体“三资”主要包括农村的集体资金、资产还有资源,是农村集体拥有的物质基础,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资”监管工作能够提高整体的管理效益,维持并保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能够为农村居民的生活提供必要的保证,因此在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以及资源进行使用时,应当做好监管工作,全方位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质量。

通过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有效管理,能够持续不断的对农村经济改革提供动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经过调整变化以及一系列改革后,部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已经能够有效带动农村旅游业等方面的崛起,帮助农村人员探索旅游业等特色发展方向,因此农村集体“三资”的有效监管能够帮助农村人员在文化、经济、卫生等方面的管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二、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现状

(一)监管过程中的制度体系问题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需要对种类较多的资金以及物资等进行集中化系统管理,但是在综合管理中,由于农村物资涉及种类较多,在对农村的林业、畜牧等进行管理时缺乏专门的管理策略,且管理时流程较为琐碎导致容易出错,而且会计科目等方面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容易出现管理混乱的问题,由于管理体系并不完善,在管理中的流程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规划,对管理过程带来一定的困扰,甚至出现工作重复的问题,影响监管中的人力以及物力资源使用规划。

(二)监管中的信息透明度问题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涉及范围广泛,为了满足不同利益群体,要对管理过程进行公示,保证全员参与度以及知情权,调动不同方面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但是目前资金支出活动经常没有经过一致商讨就已经决定,而且资金的使用流程以及使用效果也没有公开,资金滥用情况明显,资金的发放中也经常会出现资金乱发的行为,有一部分地区的农村集体资金使用过程无法得到有效约束,打击监管中部分参与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容易出现贪污等行为。

(三)财务管理等问题

当前农村普遍存在“三资”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台账登证管理不完善,财务处理不及时,部分资产产权不明晰,甚至还存在村委会未按程序违规处置集体资源或资产等,容易造成集体资产的流失。农村村务公开往往只强调财务公开,不注重“三资”管理的公开。村级财务制度还不够健全,“三资”管理并没有专门的制度约束。

(四)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的网络平台问题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的统一网络服务平台的规范建设问题也是集体“三资”监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之一,由于网络管理平台缺乏统一标准,监管中的信息传达不畅,而且沿用之前人工记录的方式,导致监管中的农村集体“三资”信息真实性无法有效保证,甚至会出现随意更改账目信息的问题。

(五)专业管理人员缺乏

负责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等,由于基层专业人员配置不足,人数少且专业技能不全,在对工作量繁重的资产等信息处理时,无法有效甄别信息并对资产管理信息提供有效咨询,导致乡镇农经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弱化,无法有效发挥规划职能。

三、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有效方法

(一)完善管理规章制度

良好的管理制度是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重要基础,能够对工作人员的监管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并对监管中的人力资源等做好及时分配,明确监管中的不同责任以及权利,帮助工作人员顺利展开后续的管理。

在农村集体的“三资”监管中,需要对工作内容进行了解,因此前期工作中政府部门可以派遣专门的工作人员深入基层,进行了解,通过与当地村民、村干部等展开交流,了解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需求以及最主要目的,在对监管规划进行确认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制定符合当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有效方式,做好工作流程管理以及确认工作。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对不同地区的农村工作流程进行微调,以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促进当地集体“三资”监管的有效推进。

(二)保证信息的公开程度

保证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的信息公开程度,实时透明的对信息进行管理,能够及时发现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因此为了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以及效率,应当及时公开有关信息,确保信息的透明程度。

在农村建设中的集体“三资”监管中,可以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对整体监管工作及时了解,并对管理过程中的主要以及次要信息进行分级处理,做好监督比重的分配控制,加强管理过程的控制力度。在对工作情况进行规范以及监督时,监督部门也要与财务工作人员做好沟通,帮助财务工作人员及时了解监管动态,做好财务方面的动态调整工作,并且根据监管信息为之后的预算工作提供基础,帮助农村集体“三资”实现更好的管理。

(三)优化财务管理工作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首先应当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资产处置必须严格按财务规章制度执行。村务、财务按时规范公开。村級财务代理人员应当做好账务处理工作,对村集体的各类资金、资产、资源等进行全面清查核实,对权属不清的依法明晰产权,并按照权属逐一登记造册,做到台账资料录入和账务处理及时准确。对于集体资产的租赁或承包,必须依据合同做好有效管理,确保资产不流失。在集体经济收益呈现正增长之后,村委会还应当将既得经济利益向村民进行公示,帮助村民了解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防止出现由于利益争执出现的非必要损失。

对于经过一段时间财务管理具有累积资金的村集体,在对农村资金等进行管理时,可以通过多元化的理财方式,如通过投资合作等对农村集体经济资源进行合理使用,或者在综合考虑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成立村集体基金会等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创新发展。此外对于部分拥有旅游资源优势的农村,通过自身拥有的资源发展旅游业等新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将农村资源使用与创收相结合,将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增加农村的集体收入。

(四)引入网络化监管机制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在网络建设方面存在一定滞后性,影响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的网络服务平台以及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对于监管中的信息没有办法进行及时处理以及审核,有可能出现信息紊乱以及管理人员之间信息不通畅的问题,尤其是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农村与乡镇之间的信息沟通问题,给基层农村的集体“三资”监管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先进的网络化管理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建立专门的监管平台,将区域内部不同农村的“三资”管理情况进行公示,保证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平台及时了解目前农村地区的管理情况。而农村地区对于集体“三资”监管中的需求以及问题也可以及时上传至平台,帮助工作人员及时了解监管中的问题以及需求,比如通过专门的监管平台,基层工作人员可以将农村小型建设工作的需求以及招投标工作等在平台上进行公示,促进项目的有序推进。此外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的信息具有冗杂性特点,通过区域内部统一的监管平台,可以对冗杂的信息进行复核等工作,防止信息失误,并且通过平台的统一处理,能够及时发现农村集体“三资”违规使用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违规挪用。

(五)提升专业管理人员素质,加强人才培训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推进,对繁杂的管理内容以及管理方式进行了解,对整体的管理战略目标情况及时掌握,提高整体的管理质量以及效率。对于专业人员的管理培训方面,通过展开定期培训工作人员的方式,帮助农村基层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最新的政策内容。在对外方面,通过引入外部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人员的总体高学历人才比例,优化队伍建设。对于现有的工作人员,有关部门也要进行不定期的考核工作,提高基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维持并发展好现有的工作水平。

四、结语

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工作,能够保证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整体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因此有关工作人员应重视,及时了解管理中的问题,做好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防止由于监管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李静.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9(10):6-7.

[2]唐建明.浅论农村经济发展及“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商论,2019(16):122-123.

[3]黄颖.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10):292-293.

[4]刘月茹.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3):19-20.

[5]本刊评论员.加强集体“三资”监管应找准着力点[J].农村财务会计,2018(06):1.

[6]王莎.加大农村三资监管提升村级集体经济[J].中国集体经济,2018(29):2-3.

(作者单位:芦溪县宣风镇人民政府)

作者:何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科制度论文范文下一篇:护理服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