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决定学校教育创新成败论文

2022-04-10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课堂决定学校教育创新成败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中学教育发展过程中,既有需要坚守的传统,也有需要创新的内容。学校需要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寻找适当的节点,审慎地、循序渐进地推进教育改革。在此,以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为例,谈一谈对中学教育发展中应坚守的“不变”与应发生的“变化”的思考。

课堂决定学校教育创新成败论文 篇1:

在课改中前行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我校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素质教育的理念为基础,以教育创新为目标,努力做到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新的教育理念相融合。在新课程的管理上,我们提出了以课程标准为主要指导思想,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以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管理要求,切实从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入手,探讨新课程的基本方法。在课改实践中,教师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努力转变角色和教学方式,由教材的实施者转变为学校课程的开发者、课程资源的构建者,从而有力推动了学校新课程改革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一、加强学习培训,优化教学理念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创新是课改的灵魂,实践是课改的关键。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首先必须掌握新课程的新理念。随着课改的实施,我校的培训工作也在同步开展,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加大培训力度,注重多种培训形式和渠道,做到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全员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使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成效。

1.省市级培训。根据省市级课改培训的安排与要求,利用寒暑假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省市级各学科的统一培训,做到有布置、有要求、有效果,让每位教师带着问题而去,满载收获而归。

2.县级培训。面对全省的新课程改革,县教育主管部门也制定和安排了许多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研讨和进修活动。我们要求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地投身其中,与各学科专家沟通,向兄弟学校学习借鉴,努力在最短时间内转变观念,形成课改实施思路和方法。

3.校本培训。除了按要求开设课程,安排课时外,我们将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校本培训上。我们采取的培训形式不是单方面的学习,而是双向的研讨和交流,让教师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能力的提升与改进。

在校本培训中,我校注重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学科教学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上,学校采取多种途径:(1)每学期对青年教师进行多次集中培训活动,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2)通过听课、结对、梯队培养等途径,面对面地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使教师能够很快改正。(3)优先安排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学术研究活动,要求青年教师主动听课、主动上汇报课和公开课。(4)吸收青年教师参加课题研究,鼓励他们积极撰写教育论文和教学反思、教学随笔。(5)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类评优活动。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和指导活动,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学的中坚和骨干,其中一些青年教师在校内外的评优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发挥集体力量,立足教学研讨

进行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我校课改根据新教材的特点,主要紧抓两项工作:一是认真钻研教材,为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过程做好铺垫;二是切实落实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路。把大力开展教学研究、使教师之间加强合作,发挥各自长处,共同探究、互相交流作为课改的主要内容。大家集体研究教材,设计教学步骤,及时展开讨论。学校要求教师要自我评价,反思成败得失;科任教师互评,各抒己见,发表看法,提出建设性意见。

1.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切实做到资源共享。集体备课是我校坚持和落实的非常好的教研环节。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取长补短,以老带新,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高水平和统一性,而新课程的实施,更需要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以往集体备课要求“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的基础上,我们又要求增加“备学法、备情境”,以符合新课改的形势和要求。教师在备课中也努力做到站在学生的学习角度设计教学环节,从而改变了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得到了体现和提高。

2.扎实开展课题研讨,不断丰富课改内涵。培养教师的反思行为,学会用教育理论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是提高教师整体综合素质的关键。我们以问题为主线,以课题研究为平台,让每一名教师都主动解剖自己的教学行为。大力开展听课、评课,切实开展课堂教学的深入研讨,以研究的态度,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各备课组都提出和制定了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改进环节。

三、把握课改中心,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程改革也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质量是生命,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永恒的主题,无论是传统的教学还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我校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等发生了显著变化,课堂教学面貌明显改观,但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与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的高效课堂要求尚有差距。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提高教学效率,从而矫正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教法轻学法、重训练轻反馈、重进度轻效果等偏差和不足,真正实施“高效课堂”,根据市县教育部门及本校关于构建高效课堂的文件及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决定在全校开展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活动,力争用1~2年的时间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48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我校“48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的“4”主要是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四个环节,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交流→巩固提升。“8”指教师活动的八个步骤,即(课前)精编学案,引导自学→批阅学案,优化设计→培训组长,展评分工→(课堂)导入课题,展示目标→视导讨论,布置展评→展评设疑,精讲点拨→检测反刍,评价激励→(课后)再批学案,反思总结。“6”指学生活动的六个步骤,即(课前)预习课本,完成学案→(课堂)独立思考,找出疑难→合作交流,讨论解疑→展示点评,质疑升华→达标测试,反刍评价→(课后)总结反思,完成作业。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校坚持“全面分析、准确定位、重点突破、阶段推进、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使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逐渐符合“48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要求各学科教师总结出三种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的高效课堂模式,丰富和完善“48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使之真正成为本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关注课堂,决胜课堂,以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师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达到以下目标:教师乐教,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和课堂教学改革,互相听课、评课,加深交流,资源共享,敬业奉献精神和团队意识明显提高;学生乐学,积极参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在参与和体验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学生愿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会学———学习的能力提高,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相长,师生双赢,使教学质量有较大的提升。

四、山高路远,尚需努力

几年来,我们虽然初步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但课程实施效果离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新课改认识不够,观念转变不彻底,有畏难情绪。教师的心理准备与知识更新仍存缺憾,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甚至是被动地进行;少数教师仍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问题,难以改变多年形成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少教师对这场改革的创新性认识不足,仍在等待别人拿出成功的模式供自己模仿。有的教师怀疑用现在的教法能否适应今后的升学考试。

2.对课改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把握不准,未能用继承和发展的思想方法参与课改。教学模式还不能完全打破旧框框、旧方法的束缚。教学设计一般化,新意不足,教学中仍受教材约束,仍停留在教教材的层面上。

3.一个教学班的学生60~75人,人数比较多,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因此,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控制和驾驭好一堂课难度较大。

4.教育资源不足,束缚了学校的手脚,限制了师生的发展空间。我校操场建设问题至今未能彻底解决,部分学科(如音乐、美术)师资不足,影响了某些课程的开设。教师的眼界不够开阔,实施课改的手段比较单一,思路有些狭窄。

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实施和推进,需要所有人的智慧和努力,更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经历过程,感受过程,收获过程,得到提高,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本身的意义。让我们在课改道路上勇敢探索,奋力前行。

作者:余世明

课堂决定学校教育创新成败论文 篇2:

中学教育发展的“不变”与“变”

中学教育发展过程中,既有需要坚守的传统,也有需要创新的内容。学校需要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寻找适当的节点,审慎地、循序渐进地推进教育改革。在此,以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为例,谈一谈对中学教育发展中应坚守的“不变”与应发生的“变化”的思考。

一、中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应坚守的“不变”

1.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要坚守不变

曹建召博士曾在《语文课堂教学呼唤理性的回归》一文中,指出了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所存在的“四大误区”——重在作秀、追求越轨、谋求另类、重在表演。其实,几乎所有学科的课堂上,在教学改革的探索过程中都出现过类似情况。这种教学现象的出现,归根到底,还是源于育人目标的迷失。

基础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应当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在现今时代,基础教育就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所谓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这个角度出发,不妨思考:历史课堂需要培养的是学生去伪存真、史料实证的能力,还是随意编排历史肥皂剧的能力?语文课堂需要培养的是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还是又唱又跳、才艺展示的能力?什么才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答案不言自明。

关于这一点,学校也曾走过弯路。比如,评课者曾掐着秒表给教师们计时,将授课超过20分钟的课堂“一刀切”为“失败课堂”。仿佛教师多讲1秒,学生就什么都学不好了;教师少讲1秒,学生就什么都掌握了。而现在,学校认识到:无论是教师讲还是学生学,都只是课堂教学的形式与手段,都是为教学目的,最终为育人目标服务的。只要育人目标不改变,坚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那么以此为基的课堂教学形式与手段,都是可以鼓励的。比如,有的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学生自主学习渐入佳境,就鼓励他将讲台让给学生;有的教师讲课生动有趣,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就鼓励教师讲。只要坚守课堂教学育人目标不变,教学形式百花齐放又有何不可?

2.课堂教学的常规动作要坚守不变

“备、讲、批、复、考,老师的法宝。”这曾经是20世纪中学教育界流行的口号。时至今日,虽然新课改成果层出不穷,各种教学范式“乱花渐欲迷人眼”,但若离开了“备、讲、批、复、考”这些教学常规动作,再精彩的课堂恐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这就如同一个人练功夫,没有扎马步打基础,练就的恐怕只能是花拳绣腿。因此,我们在课改过程中,逐渐提炼出了“守正出新”的原则。即先守住教学常规的“正”,在此基础之上,再去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意”。具体而言,学校要求教师们做好“备、讲、批、复、考”方面的工作。

(1)备。无论课堂教学怎样创新,都应建立在教师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因此,学校始终坚持“一课一研”的备课原则。各备课组在个人备课后,都要进行集体研课,实现“学习目标、重难点、练习、教学进度”四统一,在此基础上,再去展现教师教学的“个性”。只有踏实地将备课常規做好了,课堂教学的改革才不会偏离方向。

(2)讲。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校总结出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形成了“三环九步”模式。即:环节一,教学导入(组织教学、展示学习目标、快速复习);环节二,学习新知(学生展示、教师精讲、师生交流);环节三,巩固训练(课堂小结、当堂练习、作业布置)。学校要求教师们:无论如何创新,这些必要的环节与步骤是不能缺失的,它们是框架,框架不散,课才能上得精彩、高效。

(3)批。批改作业是教学反馈的重要路径。再精彩的教学,也要落实在学生的输出上。只有通过批改作业,教师才能发现学生的困惑,从而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学校对作业批改提出了细致的要求:教师布置作业一定要精选习题,必须自己先做过,不得留教师未做过的习题;教师作业批改要做到“日清”,批阅都要有批语、日期等。通过规范作业批改,师生之间建立起了有效的学习反馈机制,这为推动学校的课改也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4)复。复习课往往是课改过程中最容易被人忽视,也是最薄弱的节点。许多教师都能将新授课上得花团锦簇,但对于复习课却很少下功夫去研究,导致复习课成了“盲点”。基于此,学校先后总结、制定了《试卷讲评流程规范》《复习课流程规范》等,并开展了试卷讲评研究课、毕业年级复习研究课等实践研究活动,以坚守住“复习”的常规,使课改向着务实高效的方向发展。

(5)考。学校尝试在课改与考试之间建立一种新型联系,将考试也纳入课改的研究内容。比如,尝试通过开展预习性考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尝试考试命题的校本化,关注数据的科学分析,支撑课改向科学化、理性化方向发展。

二、中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应发生的“变化”

1.课堂教学的理念要与时俱进

《人民日报》曾刊文指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于基层教育工作者来说,仅仅依靠自身经验积累来推动课改,无疑是低效的。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理念,将理论层面的学习与实践层面的探索结合起来,才能少走弯路,实现科学高效的课改。以一道地理问题为例,可以略见端倪。

2014年,6位老人从成都出发,沿川藏公路历时19天到达拉萨,完成了他们“骑行川藏线”的梦想。

(1)川藏线道路艰险,沿途自然环境复杂多变。请推测老人们在骑行途中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

(2)老人们原打算在7—8月骑行,在查阅气象资料后,他们决定避开7—8月出行。简述老人们这样可以避开哪些不利于出行的因素。

(3)为应对沿途各种自然挑战,老人们在出发前制定了一个物品清单。请对清单进行补充,并说明携带这些物品的理由。

这是一道符合新课改理念的试题。命题者通过川藏线之旅,对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进行了考查。那么,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呢?最直观的就是“情境教学”理念的渗入。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从情境中引申出问题,对学生综合应用学科思维,解决复杂生活情境的能力(也就是核心素养)进行考查。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显然应该与时俱进,接受新理念,将情境教学纳入课改的研究、实践范畴之中,而不是继续按照主观臆断、想当然地去推行课改。

基于此,十中人在课改过程中,从不排斥对于新教学理念的吸收。从课改之初走进山东杜郎口学校、上海建平中学进行高效课堂理念的学习,到今天聚焦新高考改革,关注核心素养等新理念的推广,十中人始终将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作为推动课改的不竭动力。在此过程中,一大批教育专家、名师也先后走进学校,给学校带来了全新的思考。这正是学校在课改过程中能够始终站在前沿的原因,也是学校在课改过程中所应不断提倡的“变化”。

2.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要科学改变

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会决定教育工作者对课改意义、价值和成败的认知,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事实上,学校的许多课堂教学评价是非理性的、泛泛而谈的、低效的。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评课:“这节课挺好的。学生回答挺积极的。老师板书挺好的。课件挺漂亮的。”试问,如果课堂教学评价始终没有科学的数据统计作为依托,始终没有具体的观察点作为切入口,总是徘徊在这样“跟着感觉走”的较低水平线上,课堂教学改革又怎么能上升到新的高度?

鉴于此,十中人达成了共识:必须从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入手进行改变,才能更好地推进课改,真正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为此,学校鼓励教师不断外出学习,尝试接受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目前,学校采用的是课堂观察LICC范式。所谓LICC范式,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团队所构建出的一种教师同伴合作研究课堂的听评课模式,包括学生学习(Learning)、教师教学(Insturction)、课程性质(Curriculum)和课堂文化(Culture)4个维度。简言之,该范式注重“教师课堂观察合作体”的作用,提倡“课堂教学的解构”,并由此形成了课堂观察的“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它强调课堂观察不应面面俱到,而应结合课前会议,选择某些观察点,由“合作体”分工协作完成课中观察,并在课后会议进行数据反馈。

LICC范式的优势在于改变了教师凭直觉泛泛而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而更加突出了教学评价的合作化与数据化。比如,一个教师选择了“教师提问是否高效”的观察点,那么他在听课过程中,就只需要关注“教师提问”的视角: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无效性提问(如“是不是”)有多少次?知识性提问(如“是什么”)有多少次?探究性提问(如“为什么”)有多少次?通过数据统计,对于教师课堂提问高效与否自然清晰明了,而且也会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更明确清晰的改进方向。在这种评价方式指导下的课改,才能真正实现科学的内涵式发展。

为了使教师能够接受LICC范式,学校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先是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前往LICC范式发源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进行考察学习,回来后在各个教研组内大力宣讲;然后又购入了多套崔允漷教授主编的《课堂观察》丛书,并自编了相关的校本培训材料,分发给各教研组进行集体学习;接下来又组织了“课堂观察课例研究课”进行专题研课。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教师们不仅从心理上接受了LICC范式,还逐渐能夠驾驭这种评课模式,这为学校更深层次地推行课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总之,中学教育的发展应该是“继往开来”式的,而不应该是“大破大立”式的。历史的厚重积淀与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相互结合,才能成就一所学校的辉煌。因此,学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沉心静气、苦练内功,审慎地推动教育创新,循序渐进地推进教育改革。正如一句谚语所说:“走得慢些,方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编者略)

(责任编辑 张慧籽)

作者:刘俊海 关成刚

课堂决定学校教育创新成败论文 篇3:

践行致远教育文化,培养会生活的蓬勃少年

2000多年前,孔子杏坛讲学,以“有教无类”的思想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限;66年前,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时称“对外贸易部小学”)创立,延展杏坛文脉,开始承担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校名几经更迭,创新精神与国际化视野却一脉相承。建校之初便栽种于校园的五棵银杏树,陪伴着首师大实验小学一同成长,银杏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与深厚的文化气息恰似首师大实验小学的教育追求——不计较一时得失,乘风破浪,奔向远方。结合学校历史传统,坚守教育发展规律,校长马福兴带领全校师生锐意创新,潜心钻研,于2014年提出了“致远教育”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7年来,在这一顶层设计的引领下,学校内涵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逐年扩大,首师大实验小学成为教育改革的风向标。

文化办学——致远教育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2013年,马福兴调任首师大实验小学校长,随即带领学校展开针对办学理念体系的梳理与提升工作。经过两年的探索,学校对办学思想做出了新的定位与诠释,形成了致远教育文化。至此,学校进入了文化办学的新时代。致远教育文化极大地激发了学校的办学活力,首师大实验小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

践行致远文化,营造致远生态

“致远”是首师大实验小学的教育理想,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致”的意思是“使到达”,“致远”即“使到达远方”“到远方去”。所以,致远教育文化的内涵就是志存高远,也就是追求崇高、崇尚真理、彰显大爱。当然,其最重要的精神内涵,体现在“知行并进,弘正致远”八个字上。这八个字也可以理解为求知、笃行、弘正、致远。

致远教育不仅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还关心教师和学校的长远发展。总而言之,首师大实验小学要打造一种致远生态,助力人人致远,让致远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

从学生层面看,它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不断追求卓越的品质。基于此,学校提出了“不关注学生一时的成败,关注学生是否走得更远”的教育追求,力求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展现出独具特色的个人魅力。

从教师层面看,它要求每一位教师都为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并不断追求自身的专业发展和幸福人生。为此,学校为教师的成长制定了一系列成长规划和进阶之路,助力每个教师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从学校层面看,它指向学校立足于发掘师生潜能和成就师生梦想,实现高品质发展,努力成为教育创新的风向标。

落实文化办学,打造致远教育实践体系

在致远教育文化的引领下,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形成了包括物理环境、课程、课堂、评价等多个方面的独特的致远教育文化实践体系。

马福兴认为,落实文化办学,要从校园环境建设入手。环境建设不能为了建设而建设,环境建设中应当有人、有生命力。为此,他提出了打造“银杏家园”的环境建设宗旨。目前,学校已经完成了一石(校训石)、一墙(致远墙)、一坛(杏坛)、一轩(养正轩)、一苑(贤竹苑)等景观的建设。

课程是文化办学的实践载体。致远教育文化指导下的课程建设核心不是书本知识,而是生活的知识、能力和智慧。首师大实验小学认为,人的生活主要包括“健康生活、高雅生活、创意生活、开放生活、和谐生活”五大方面,基于此,学校打造了五大领域生活课程,并结合学生生命的发展层次将课程分为基础类、拓展类和探究类三个层次。

课堂建设是文化办学实践的关键。在致远教育文化体系下,学校开设成长课堂,为学生打造成长的优质平台和空间。

评价决定着文化办学的导向。在致远教育文化体系下,评价绝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分数,而是要发现生命的真实状态,并基于这种真实状态,制定各种教育政策。

生活课程——培养会生活的蓬勃少年

生活课程是为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走向明天的教育目标而研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即面向未来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生活课程通过三级课程,即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探究类课程,在五大生活(即健康生活、高雅生活、创意生活、开放生活、和谐生活)中进行落实。生活课程要培养出有梦想、能自主、会生活的蓬勃少年。

生活课程的三个层级

基础类课程是指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而制定的课程,它是学校课程建设的根基。基础类课程的目标是完成国家规定的基本任务,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学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校需要对基础类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使其更加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首师大实验小学基礎类课程建设目标是夯实基础以致远,构建成长课程,落实国家课程标准。

拓展类课程是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开阔学生的视野以实现致远教育的追求,为学生“会生活”提供充分的保障。此类课程是结合地方特色与学校自身的优势自主研发的,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该类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内容。必修内容是对基础类课程的进一步补充与提升,利用课堂教学及相关的实践活动进行落实。选修内容则更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更加彰显学校的特色。在每周二和周三的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加入不同的社团。

探究类课程是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或课题,自主探究并获得体验的一种课程,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进行落实。学生们根据一个主题开展相关的实践探究、合作分享。主题分为规定主题和自定主题。规定主题由学校统一要求,每个领域按照既定主题开展相关活动,具有普及性。自定主题具有特定性,旨在突显不同学生的特长。课程实施方式以学生的课外探究为主,鼓励他们结合主题,大胆实践。在这个过程中,课堂教学起到辅助作用,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适度引领,提供研究的思路与分享展示的平台。

生活课程妙在育人

生活课程的育人目标是培育会生活的蓬勃少年,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从知识教育走向能力教育。学校在生活课程的目标设定上强调要有未来指向,在课程内容设计中充分发掘指向未来的情境性因素,引导学生将知识学习转化为个体的能力生成,且将这种能力延续到未来的生活中,将来成为有社会责任担当、个体生活幸福的人。

生活课程的五大领域围绕育人目标全面实施,每个领域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课程群,在具体的实施中各有侧重,又相互渗透、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全面落实育人目标,确保“会生活”的目标能够落地生根。

成长课堂——面向未来的课堂创新

所谓“成长课堂”,就是将“师生共同成长”作为价值取向,以毕生发展观、成长教育观、系统生态观及人本理念为理论支撑,以营造具有生命活力、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过程为载体,以调动师生成长的内在驱动力、实现师生自主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成长课堂是突显自我教育的课堂、是以人为中心的课堂、是重构师生关系的课堂,更是创新实践范式的课堂。

成长课堂以“基于学情的预学、基于小组合作的共学、基于主题学习的延学”为主线,有效利用学生学习规律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将课前、课中、课后有机整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环。

预学——寻找儿童成长的真实起点。首师大实验小学不断探索并践行成长课堂,目的是促进儿童的成长。“成长”的英文为“begin to grow”,可以看出,成长是基于某个起点,使儿童获得更长远的发展,从而相对于起点有所进步,而预学可以找到儿童成长的真实起点。

具体来说,预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对未学的内容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感知,以激发学习兴趣、预知学习困惑、提出相关问题的学习活动。预学可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已知和困惑,有的放矢地走进共学。在长期的预学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脱离教师的干预,更加自主地选择预学方式及内容,真正发展学会学习、适应社会发展、更好地面对生活的能力。

共学——构建社会性学习生态场。所谓“共学”,就是师生共同学习,它是基于“预学”的深度学习环节。共学的价值很大,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共学的内容可具体表現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组织学生展示和交流预学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提炼知识与结论背后的学习思路与解决策略;第二,在预学的基础上,发现学生面对新的学习内容时真实的学习起点,基于这样的学习起点设计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并组织学生完成;第三,尤为重要的是,通过预学必然呈现许多“真问题”,即个体或小组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或生成的新问题,包括无法解决的问题、疑惑的问题、错误的问题、争论不休的问题、跨学科的问题等,这些“真问题”构成了“共学”的重要内容。

延学——联结课堂所学与儿童生活。共学环节完成后,成长课堂上的学习并未就此结束,而是还有一个环节,那就是延学。延学即把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去,让学习与生活相融合,以学习促进生活,以生活反哺学习,开启学习的新篇章。成长课堂的“延学”不同于以往简单、重复操练式的作业,它是基于学生共学中产生的问题,以延续、延伸、延展为目的的课后学习环节。通过生活课程,将作业与学业生活有机对接,也就是说,延学环节的设置意在引领学生关注课堂所学与真实生活的关系。

基于核心素养,为评价赋能

马福兴认为,评价学生不能仅看成绩,作为校长,要敢于打破传统,引领家长们树立正确的评价观,推动教育方式的转变。在他的带领下,首师大实验小学以致远教育文化为引领,积极践行核心素养,针对传统评价中的不足之处建构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希望借此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以学生生命成长和发展为主线贯穿评价体系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学生评价模式都是以学科和成绩为核心。首师大实验小学的学生评价标准突破传统模式,建构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放在评估活动的中央,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更关注学生思想道德、身心健康、个性发展、社会实践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全面培养和评价学生的综合发展。

建构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经过长期思考和探索,首师大实验小学决定积极发挥核心素养的战略指导作用,为致远教育评价体系赋能。该评价体系的全称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其名称可以看出,立足核心素养是评价的第一层内涵。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学校提出了属于自己的核心素养内涵。

首师大实验小学评价体系的第二个重要内涵是综合评价。与综合评价相对的是单一评价。综合评价强调评价的整体性和全局性。从评价体系的形式上看,学校按照健康生活、高雅生活、创意生活、开放生活、和谐生活分了五大层面,每个层面对应不同的核心素养。从评价体系的内容上看,首师大实验小学的评价注重学生的多元成长和发展,主张给每个孩子搭建合适的生命平台。

生命的成长和发展不是单一片面的,而是立体综合的,首师大实验小学将继续走在文化办学的道路上,引领学生实现个体的幸福,成为会生活的蓬勃少年。

作者:颜源 彭瑞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环境资源保护法制完善探讨论文下一篇:服务性学习内科护理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