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知识结构

2022-07-27

第一篇:如何建立知识结构

如何进行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的构建?课件

合理迁移

有机整合

构建简明高效的课堂知识结构

----高效课堂之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的构建

目前,在文综的政治、历史、地理三学科里,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普遍认为历史是最容易学但又最难考的科目,其成绩总是相对偏低,往往落了文综的后腿,甚至成了制约文综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一是确确实实中学历史学科知识密度大,专业化倾向强,知识内容烦琐,记忆负担繁重;二是大多数学生初中历史知识不扎实,且学习方法陈旧、僵化,只听不记,或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低下,记忆效果较差,导致教材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三是高中历史新教材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高中历史新课标采用模块专题式的教学结构,这一体系,摒弃了长期实行的通史学科体系,从而解决了高中历史课程的“螺旋式”和“循环式”的教学弊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历史课程的重复问题;与旧教材相比,新课本的综合性、理论性较强,着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但是这种安排也带来了许多弊端①时期跨度大,跳跃性大,难度高,知识内容多,同一历史事件内容往往分散在三本必修课里面,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被人为割裂,所以知识系统不够完整,同期历史现象的联系不够紧密,打破了学科的自身整体性,,破坏了历史的内在逻辑关系②破坏了历史概念的整体性,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每个模块中都有涉及③专题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弱化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前后单元的联系性不强,形不成知识的铺垫关系。④各模块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以及中外时序上的双重编排不利于中外史的横向比较。凡此种种,都使得学生学习的难度相对加大。四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缺乏对单元知识的整合总结,而且缺乏对有些影响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必要的系统化的补充讲解,使学生觉得历史知识较乱,较杂,难于掌握。

那么,怎样去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并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历史课学习成绩的目的呢?今天就学生学习过程中如何进行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的构建的有关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不足之处,还诚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一、 何谓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的构建

知识迁移,简单的说,就是知识点之间的灵活转换和应用。它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就是对所学知识进行由属到类、由类到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联系。

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层次。按其效果可以分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干扰作用)两种类型,我们所说的迁移一般都是指正迁移。

知识整合的含义:就是把分散、零碎的知识进行整理,通过一定的线索使历史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知识结构的构建就是对所学的知识从点、线、面、体诸方面进行迁移、整合,从而形成由单一的横、纵线组成,或由横纵线交错组成的知识间的联系。

二、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构建的重要性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在有意义的学习中,新的学习总是建立在原先的学习基础上,人们总是利用原先的学习来促进后继学习,而后继学习又可巩固和加深原先的学习。

美国认知心理学的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定的知识结构,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结构,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

美国教育学家、结构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杰罗姆·布鲁纳说过:不论我们教授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教学与其说是使学生理解掌握学科的基本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其学习结构。

叶小兵教授指出:“学生只有在其认知系统中构建起具体的知识及概念结构,才能进而生成相应的观念和认识。

多年来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历史学科更是如此。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 我们绝不能把基本史实当作孤立分散的知识点,而要抓住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有助于学生形成由基础知识、基本线索、阶段特征构成的有层次的历史知识体系。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决不能仅仅把基本史实当作孤立分散的知识点教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成了机械记忆的机器,失去对历史学课的学习兴趣;而是要抓住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历史知识结构,使学生从宏观与微观的综合角度去把握历史现象的本质,从而既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单元知识的学习时间范围跨度大,知识内容容量多,在讲完一个单元后,对所学单元的内容进行知识架构的重建,让学生通过纵横线索理清单元知识的脉络进而突破这些线上的重要的“点”,不仅是很好的做法,而且也应该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先前的学习好比是“一粒粒的珍珠”,形成单元系统化的历史知识体系好比是“串珍珠的绳子”,有了绳子,珍珠虽然眼花缭乱,但却秩序井然;没有了绳子,珍珠即刻散乱满地,无法收拾。把分散的知识进行串联、归纳、整理,把学生先前的“无序”知识“有序”地自动组织起来,帮助学生不断消除知识信息中的未知部分,努力扩大知识信息中的已知部分,科学地解决单元知识的整体化、网络化和系统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提高,学习能力会不断提高,学习成绩也自然会不断提升。

三、 知识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构建的方式方法

(一)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构建具有清晰、概括、包容性的认知结构。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根本前提和基础。 1.避免机械性学习,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而学习,而是为了应用而学习,不是为了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而学习,而是为了实现对知识点间的贯通性理解而学习,这些均需要我们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为“内化”式的学习,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度,为知识的迁移、应用奠定基础和准备。

2.构建具有清晰、概括、包容性的认知结构。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都主张认知结构是实现新旧知识间相互作用的有机场所,通过广域性认知结构(知识网络)的构建,在新旧知识间和所学知识与新问题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使新知(新问题、新情境)同化、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在这个结构中确立其合适的位置。这样,这个新问题、新情境变成了“旧”问题、“旧”知识,减少了学生对该问题的陌生感,在不自觉中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二)转换问题情境,将问题进行类化。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问题情境是问题的呈现方式。一个问题的呈现方式与构建的认知结构越接近,就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1.对问题进行“变式”,变“未知”为 “已知”。如把“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转变为“五四运动的意义是什么”等。 2.依据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将问题进行“类化”。即将问题纳入相应的同类知识结构中,并从这个结构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如可以利用“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去仿答“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等。

三)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培养求异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思维“定势”也称“心向”,是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性两种表现,我们应该利用“定势”的积极性作用,克服“定势”的消极性影响,培养求异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

(二)知识整合的方法与形式 一)知识整合的方法

1、纵向整合:将分布在不同单元、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知识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整合,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如:对于儒家思想,可以按照古代、近代到现代的顺序进行梳理整合。

2、横向整合:一种是将某一时期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有关知识进行整合,揭示其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把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主张与必修二第二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二课第二子目的“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于发展”进行联系、整合。另一种是将同一时期不同国家、派别等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如对20世纪的现代主义流派从文学、美术、音乐等几个表现领域进行整合。

3、通过平时的练习或者测验,使学生学会对历史知识的整合。如:通过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特点和意义的考察,使学生知道“近代化”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二)知识整合的主要形式

1、模块内的专题整合

包括以问题为核心的系统化整合(第

一、

三、四专题)——中国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以对比为目的的局部整合: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不同特点(第

一、六专题);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的高峰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第

一、七专题)、世界背景与中国历史的整合: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与新中国外交(第

五、九专题);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与社会主义运动的成长壮大(第

八、九专题)、 中国近现代史阶段性特征的整合:中国人民抗争之路(第

二、三专题);艰巨的民主法治之路(第

三、四专题)、 以横向比较为目的的整合:近代中外民主政制的比较(第

四、七专题);不同意识形态的碰撞与较量(第

四、

八、九专题)、 依据知识逻辑结构的合理性重构教科书专题板块体系 。

2、模块间知识内容的整合

如,可把必修Ⅱ的“工业革命”与必修Ⅰ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鸦片战争等相关知识联系;或与必修Ⅲ中“蒸汽与电的革命”的内容相整合,使学生形成“工业革命”的整体认识。可将必修Ⅰ的“马克思主义”与必修Ⅲ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整合,使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认识。

3、初高中历史的衔接与整合

初中历史是通史式的基础教学,高中历史是中外合编的专题式教学模式,与初中相比,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更多地强调宏观性、思想性和开放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知识落差。高中学习专题应在初中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它们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首先,教师要了解熟悉初高中历史教材。其次要了解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某一历史知识的教学要求,了解以前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所学历史知识要求掌握的程度,以便于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把握好分寸,正确地分析和处理好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要求之间的关系,以免课堂教学中出现所谓的“冷场”现象。第三,教学之前要了解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于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对新知识教学进行适时与适当地补充,为学生下一步对新知识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了避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脱节现象。

4、运用史学范式,揭示知识点间的隐性联系

5、对不同版本教材的有机整合

6、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包括历史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历史与政治学科的整合、历史与数、理、化、生、地各科的整合。

7、历史与现实的整合

历史曾是活生生的“现实”,现实也会转瞬即成“历史”。开发时事中的课程资源用于教学,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有如下几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意识到自己就是“历史”的参与者、创造者,形成历史使命感;二是利于教师引导学生树立发展的历史观;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用历史观点或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比如讲述新中国空间技术的发展,可以走出课本,将2003年11月“神舟五号”和2005年10月“神舟六号”上天的内容讲进去,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引导学生时时关注时事,并产生期盼心理:“中国人何时能再创辉煌”?从而引导他们关心国家的科技发展,甚至鼓励他们投身中国航天业的发展。

8、与乡土历史的整合

9、与网络资源的整合

首先,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其次,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总之,网络信息资源结合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

(三)知识结构构建的方法

知识结构的构建可以有多种形式和方法。从形式方面有文字式、表格式和图解式等;从方法方面有纵向式、横向式及纵横交错式等。这里就不叙其详了。

四、 知识的迁移、整合及知识结构的构建例举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间轴

2、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经济的区域、全球化趋势

第二篇: 建立环保倒逼机制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将“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确定为今年政府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终极目的是通过对要素结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和优化,激发市场经济主体活力,促进要素资源合理配置,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发挥环境保护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降成本上的作用,如何通过环保倒逼、引导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环保面临的重点课题。下面简单谈几点思考:

一、找准环保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

环保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要集中力量,重点解决行业准入标准不高、落后产能过剩、环保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找准着力点,加快改革进程。

把好源头,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严格环保准入条件,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建设项目设置“防火墙”,对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批,确保在扩大内需中环保标准不放松,准入门槛不降低。按照源头控制和全过程监管相结合的要求,坚持环评先行,强化环评的前置性和约束性作用,强化“三同时”管理,尤其要加强重点行业、重点敏感项目的监督,扩大工程环境监理范围,加大实施力度,强化社会化监督,实现全过程监管。从源头 上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市场准入,鼓励绿色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做好减法,全面淘汰落后产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去产能”,环保部门通过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严格执行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等措施,坚决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项目,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重点控制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电、化工等“两高一资”项目,促进污染企业加快退出,刺激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提升竞争力。落实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加大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改造力度,推广清洁低碳技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目前,……城区内的……等老污染企业是下一步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点。

做好加法,拓展企业绿色发展产业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在于优化结构,要做减法淘汰落后产能,又要做加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新型产业,使新增长点汇聚成强大的增长动力。积极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培育发展技术先进、经济高效的大气污染防控、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噪声振动控制等环保设备制造产业。延伸企业绿色生产链,大力推进天然气、太阳能光伏发电、农 村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交通、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运用,推动绿色房产,发展绿色建筑,鼓励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吸引企业参与区域性环境综合治理。

二、充分发挥环保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倒逼作用

在严格源头控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把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治污减排作为重中之重,通过践行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等一系列治理举措,切实发挥环境保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引导、倒逼和服务作用。

严格执法抓整改。始终保持严管、严查、严处的高压态势,坚持严格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维护环保法律威严,维护环境公平正义。将环境违法企业列入黑名单,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实行顶格处罚,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法律的威慑力和强制性逼迫企业整改环境问题。持续开展夜查、突查、巡查等环保执法检查行动,定期开展专项整治,对排污企业从项目手续、治理措施、生产装置、在线监测、无组织排放、生产安全、固废管理、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等方面,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对问题严重的依法实施停产治理或限产限期治理。

环保倒逼调结构。发挥环保手段倒逼转型升级作用,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性措施。强化规划引领,在编制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时,突出资源节约和 环境友好,优先考虑重大环保和生态建设项目。在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重点项目上下功夫,通过项目实施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和产业结构调整。如通过加快污水处理厂的提质改造,促进中水回用产业发展,以及绿色消费、绿色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淘汰燃煤锅炉、黄标车,促进燃煤企业设备升级改造,建设绿色分布式能源项目,推行能源集中供应和区域生态治污。

优化服务促转型。将严格执法与优化服务相结合,强化环保导向作用,大力推进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文化创意、北斗导航等新兴产业,促进全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发展后劲,增强综合竞争力。积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促进产品创新升级,对传统产业实行生态化技术改造,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减轻环境污染。提质工业园区,调整产业布局,形成以东部……、……为主的开发经济走廊,西部以高新技术产业,南部以新能源产业和环保产业为主的三大产业集聚区,构筑高度聚集的现代工业体系。

三、全力推进环保产业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

近年来,……高度重视环保产业发展,全市规模以上环保产业总收入逐年较快增长,环保产业呈现健康快速发展的新态势,未来五年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培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

完善环保产业规划。着眼培育节能环保支柱产业的目标,围绕环境保护的供方市场和需方市场,制定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的规划,鼓励扶持水土气治理、重金属治理等环保领域技术创新和研发。大力创新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研发、设计、制造、治理综合环境服务,突出发展环保服务业。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和环境污染治理相互融合,同步发展。定期发布“两型”采购目录,省内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对列入目录的产品予以优先采购。建立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绿色标识制度,提高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材料及产品使用比例。

健全产业服务平台。鼓励扶持各级环保产业协会发展,为环保产业提供技术交流、推广、验证和咨询服务、人员培训、信息收集、数据调查、信息共享的服务平台,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和走向市场服务。推进环境服务市场释放,要对污染第三方治理、政府购买环境服务、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PPP制度的实施等制定可操作的措施,促进潜在环保市场向现实环保市场的转化,释放环保技术服务空间,推进环保产业和污染治理的快速发展。制定全市环保产业、环保产品、环保服务目录,明确扶持、扶助等相关政策,解决环境产业融资困难等实际问题。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支持环保产业集聚区相关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优先保障用地并给予适当的资金扶 持。鼓励环保企业通过收购、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实行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大、创新能力强、装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高、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实施动态滚动支持。全面落实国家关于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落实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电价政策。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运行企业生产用电给予用电政策优惠。推动政府购买环境服务、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建立PPP环保产业基金,加快推进PPP制度的实施。

加强环保技术创新。支持园区、产业基地、孵化器等,采取免租、低租等方式,搭建研发设计、试验试制、检验检测和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平台,对环保领域初创企业进行孵化。对取得发明专利的研发成果,给予适当奖励。支持先进适用环保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完善环保产业调查统计制度,健全环保产业统计管理信息系统,为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http:// 2008年11月05日

财政部网站

财政部部长 谢旭人

财政支出的总量和结构安排,体现党的方针政策,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和内容,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近些年来财政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重要进展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财政支出范围基本覆盖了政府、企业和家庭等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改革开放初期,国家财政加大了对农业、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投入,集中资金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四大以来,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增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财政要求,财政保障范围也相应进行了调整,逐步退出对一般性、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入,着重保障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重点加大“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

党的十六大以来,财政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继续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基层和群众倾斜,着力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2003年—2007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投入累计达到1.6万亿元,年均增长17.8%,地方各级财政也相应加大了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2003年—2007年,全国财政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支出累计分别达到2.43万亿元、1.95万亿元、6311亿元和3111亿元,分别年均增长18.6%、14.9%、24.4%和16.5%,比上一个五年增长1.26倍、1.41倍、1.27倍和1.3倍。2007年,全国财政用于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环境保护支出合计达到1.82万亿元,占当年全国财政总支出的36.6%。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基本建立等,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国家财政进一步加强了对民生等重点支出的保障。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达到5955.5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7.9%,主要用于增加对农民的补贴,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国财政安排教育支出9081.95亿元,增长27.5%,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684.33亿元,增长22.7%,重点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等;安排医疗卫生支出2499.06亿元,增长25.6%,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财政支出的公共性、公益性特征日益明显。

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财政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基础比较薄弱,社会保障总体上覆盖范围较窄、标准较低,且农村人口所占比例高,地区间、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需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建设需继续加快。行政成本较高,一般性开支控制不够严格,影响财政对民生的保障力度。财政资金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刚刚起步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断壮大财政实力,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立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财政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把握好几个关系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财政是党和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财政部门支持社会建设既责无旁贷,又大有可为,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重要关系:

一是促进经济发展与推进社会建设的关系。经济发展是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要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此基础上不断壮大财政实力,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财力保证。同时,财政要更加注重推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抓紧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为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财政要协调促进经济发展和推进社会建设,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是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我们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多、底子薄,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而且发展很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财政承受能力也有限。财政既要统筹兼顾,全面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又要突出重点,从我国具体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财政承受能力,适当集中财力,着力支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优先保障基本公共服务需要,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保障水平。

三是财政支持和社会参与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既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也要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直接关系社会公众利益和福祉,直接关系社会公平正义。要切实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不断增强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财政保障能力,减轻群众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支出负担。同时必须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多样性、多层次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不可能完全由政府(财政)直接提供。同时,公益性事业发展形式不是单一的,运行机制也各异,政府不应当也不可能包办一切。对能够通过市场满足的社会需求,要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尽可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四是增加投入和制度建设的关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改善民生,既要增加财政投入,更要加强制度建设。不增加投入,社会事业就不能加快发展。而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增加的投入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要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针对体制机制中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问题,着力支持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民生保障的长效机制,确保取得长远效果,更好地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总之,财政支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着力推进民生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财政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措施

增加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紧紧围绕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增加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一方面,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并与货币、产业等政策协调配合,促进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努力增加财政收入,不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另一方面,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加大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并根据社会事业发展规律和公共服务的不同特点,积极探索有效的财政保障方式,抓紧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优先发展教育投入机制。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农村中小学学生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实现全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通过助学金、奖学金等形式给予资助。逐步探索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特困学生资助制度。进一步完善成本分担机制,逐步建立新型高等教育拨款制度,探索建立高校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促进就业支持机制。增加财政投入,扩大社会保障基金规模,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建立应对体制转轨和人口老龄化的财政支持机制。全面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城市居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合理确定社会保障待遇和缴费水平,完善社会保险费征管机制。认真落实减免税费、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职业培训补贴等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

医疗卫生事业保障机制。完善政府医疗卫生投入机制,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全面实行并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通过中央财政补助、地方财政补助、集体扶持和农民个人缴费等多渠道筹集资金,主要对农民住院及大病医疗费用给予补偿。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逐步将城镇非从业居民纳入覆盖范围。支持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并加强与相关制度衔接。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财政用于医疗卫生服务的补助从主要补助供方向主要补助需方转变,对供方的补助要由“养人办事”向“办事养人”转变,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有序竞争和服务质量改善。灵活运用各种财税政策手段,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医疗卫生事业,推动形成多元化的医疗卫生服务市场。

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筹集机制。积极支持住房制度改革,并根据住房保障规划和计划,严格按照规定渠道筹措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要确保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土地出让净收益切实按照规定用于廉租住房保障。

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合理控制行政成本。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制订完善一般性开支标准,推进服务型、节约型政府建设。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对公益性事业单位的保障力度,支持具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逐步走向市场。严格控制行政成本增长幅度,尤其是公务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因公出国等经费的增长,以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和信息化建设项目,推进机关节能减排工作。超编人员不得纳入工资统发范围,擅自增设的机构不得纳入预算保障范围。中央和省级单位要全面推广应用公务卡。牢记“两个务必”,严肃财经纪律,坚决反对大手大脚花钱和铺张浪费行为。通过压缩一般性支出,腾出财力增加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支出。

财政管理的过程实质上是发挥财政资金作用的过程。财政管理水平直接影响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效果。在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的同时,要努力推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通过推行支出绩效评估、加强监督管理等措施,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作用。 思考:

1. 近年来,民生财政受到理论界和政策界的广泛关注,公共支出向改善民生倾斜。如何理解民生财政?民生需求有没有层次性?

2. 在财政支出中,如何处理好重点工程与民生工程之间的关系?

第四篇:4、关于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意见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精神,现就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提出如下意见:

一、基本原则

坚持解放思想,着力创新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坚持强化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管;坚持从实际出发,试点先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党管干部的原则,加强和改善党对事业单位的领导。

二、总体要求

要把建立和完善以决策层及其领导下的管理层为主要构架的事业单位法入治理结构,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和实现管办分离的重要途径。要明确事业单位决策层的决策地位,把行政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具体管理职责交给决策层,进一步激发事业单位活力。要吸收事业单位外部人员参加决策层,扩大参与事业单位决策和监督的人员范围,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行为,确保公

益目标的实现。要明确决策层和管理层的职责权限和运行规则,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运行效率。

三、主要内容

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要探索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不宜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事业单位,要继续完善现行管理模式。

(一)建立健全决策监督机构。决策监督机构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理事会,也可探索董事会、管委会等多种形式。理事会作为事业单位的决策和监督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国家有关政策和本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接受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理事会负责本单位的发展规划、财务预决算、重大业务、章程拟订和修订等决策事项,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人事管理方面的职责,并监督本单位的运行。理事会一般由政府有关部门、举办单位、事业单位、服务对象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代表组成。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业单位,本单位以外人员担任的理事要占多数。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模、职责任务和服务对象等方面特点,兼顾代表性和效率,合理确定理事会的构成和规模。结合理事所代表的不同方面,采取相应的理事产生方式,代表政府部门或相关组织的理事一般由政府部门或相关组织委派,代表服务对象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理事原则上推选产生,事业单位行政负责人及其他有关职位的

负责人可以确定为当然理事。要明确理事的权利义务,建立理事责任追究机制。也可探索单独设立监事会,负责监督事业单位财务和理事、管理层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

(二)明确管理层权责。管理层作为理事会的执行机构,由事业单位行政负责人及其他主要管理人员组成。管理层对理事会负责,按照理事会决议独立自主履行日常业务管理、财务资产管理和一般工作人员管理等职责,定期向理事会报告工作。事业单位行政负责人由理事会任命或提名,并按照人事管理权限报有关部门备案或批准。事业单位其他主要管理人员的任命和提名,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

(三)制定事业单位章程。事业单位章程是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载体和理事会、管理层的运行规则,也是有关部门对事业单位进行监管的重要依据。事业单位章程应当明确理事会和管理层的关系,包括理事会的职责、构成、会议制度,理事的产生方式和任期,管理层的职责和产生方式等。事业单位章程草案由理事会通过,并经举办单位同意后,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备案。

要研究制定事业单位法人治理准则,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完善事业单位报告制度,加强对事业单位履行章程情况的监管。建立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制

度,强化社会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全面加强事业单位党的建设。

四、组织实施

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要试点先行,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开。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等先行试点的省(市)要加大试点范围和力度。其他省(区、市)可先选择部分事业单位作为试点。试点单位主要从涉及利益相关者较多、规模较大的事业单位中选择,并注意涵盖不同的行业领域。要注意做好与现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衔接和平稳过渡。

机构编制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拟定试点方案。要做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及时跟踪指导,注意总结经验,确保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顺利进行。

第五篇:如何建立建立高效、诚信的阳光政府

经济发展需要思想解放先行,建立高效、诚信的阳光政府也要思想先行。通过强化学习,做到思想解放再解放,观念更新再更新;要以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节约型、廉政型、和谐型(简称“六型”)机关为抓手,着力加强机关队伍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突出重点,强化服务,转变作风,创优争先,全面提升机关管理水平、服务效能和文明程度,营造“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融洽和谐”的政务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建学习型机关

1、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采取多种学习方法和形式,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增强执政为民意识。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

2、建立学习制度。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机关工作人员的学习行为,制定各项保障和奖励措施,建立创建学习型机关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投入机制和人才培养使用机制,以规范健全的机制促进创建活动的健康开展。

3、注重学习效果。坚持把学习效果作为衡量机关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重要标准,定期开展述学、评学、考学活动,并作为年终考核评议的重要内容。

二、创建服务型机关

1、增强服务意识。机关工作人员要转变思想观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牢固树立“百姓是天、客商为重、企业至上”的服务理念,把服务中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杜绝吃拿 卡要,树立机关干部诚实守法的良好形象。

2、规范服务行为。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责任追究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做到热情接待、诚信服务,讲文明、讲礼貌、讲信用。模范践行职业道德,制定各项措施和标准,规范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

3、优化服务质量。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努力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经济工作服务。要选准本单位为全县经济工作服务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抓住不放,抓出成效。机关工作人员要努力为企业、基层和群众服务,多办好事实事。

4、提高服务效能。加大行政改革力度,推行政务流程再造,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受理时限,提高办事效率。打造阳光政府,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推行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规范网上公文运转程序,提高运转效率。

三、创建创新型机关

1、明确创新目标。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要根据自身特点,明确或阶段性创新目标。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行政管理特点新思路,建立高效便捷的行政审批、切实有效的行政激励、规范透明的党务政务公开等各项制度;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不断思考创新公共服务的手段方法,在公益事业、社区服务、民生帮扶等各方面有新进展。

2、加大创新力度。建立健全组织,明确专人负责创新计划的制定、创新项目的论证和创新工作的组织实施。对重大创新项目,要组建项目研究攻关小组,使创新思路转变为创新成果。要树立创新实干、追赶卓越的理念,把创新作为推进事业发展和各项工作的不竭动力。调动机关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开展经常性的创新工作意见、建议征集活动和创新竞赛活动。大力支持并积极宣传机关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好典型,把创新成果作为评先评优、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3、推广创新成果。要高度重视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制定创新成果转化的经费投入机制、效果评价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

四、创建节约性机关

1、增强节约意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节约宣传,提高机关干部职工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的自觉性。

2、明确节约目标。通过广泛使用资源节约技术,使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加强节能采购规范化建设,建筑节能改造等工作。

3、落实节约措施。精简会议、文件,严格控制公务活动规模,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有关规定,不搞超规格接待,杜绝公款大吃大喝。严格执行有关节能规定。加强经费预算管理,严格执行公务车编制配备标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审批报销程序,大力提倡勤俭节约,严禁个类物资失管失控。推行电子政务,实行无纸化办公,降低行政成本。

五、创建廉政型机关

1、增强廉洁自律意识。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机关干部学习党纪条规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开展警示教育,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大力弘杨清正廉洁的作风,表彰宣传勤勉廉政的典型,促使机关干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化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督促机关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发扬求真务实、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2、加强廉政制度建设。规范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坚持和完善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抓好述廉、评廉、考廉工作。制定物品采购、财政管理等规章制度。

3、强化廉政监督检查。发挥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的带头和示范作用,支持纪检检察部门和社会各界开展党内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对重点单位、重点环节、重点对象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查处,绝不姑息迁就。

4、推行党务政务公开。认真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制度规定,积极推行机关党务、政务公开,结合实际制定公开内容、公开方式、公开时限和设立监督电话。

六、创建和谐型机关

1、明确和谐目标。要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和谐机关建设,努力实现同志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友爱,干群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上下级之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单位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达到自我身心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个人与集体的和谐、群众与干部的和谐、机关内外的和谐、机关建设与全县发展的和谐,最终以机关的和谐引领全县的和谐。

2、营造和谐氛围。深入开展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主题教育活动,用先进的文化教育人,用先进的理念引导人,用先进的思想感召人,在诚信友爱的人际环境中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集体荣誉感,确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体现健康向上、积极有为的精神,展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情怀。

3、搭建和谐平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格平等,正视权益诉求,真正建立起权益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良性工作机制,努力营造和谐有序、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机关文化。加强“和谐机关”、“和谐科室”建设,搭建共享共建平台,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充分调动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加快争先崛起、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写好活动作文下一篇:如何了解保险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