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电子商务论文

2022-04-29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新型城镇化电子商务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衡阳市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意义、制约因素,并就其当前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新型城镇化电子商务论文 篇1:

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力, 而新型城镇化应以农民为中心。本人在阐述农业电子商务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的基础上,探索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分析了适合衡阳市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

农村电子商务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动力。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人数为9.40亿,农村网民为1.78亿。2014年农村电商规模1800亿,2016年农村电商规模预计达到4600亿。

衡阳是传统的农业城市,农业产量大,2016年1-6月,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2.77亿元,同比增长3.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每人7964元,同比增长9.1%。即使这样,衡阳不是农业强市。究其原因,衡阳没有成熟的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没有树立影响力大的农业品牌,其根本原因是缺乏观点和经营上的创新。

目前,随着国家大力支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更新,“互联网+”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农业电子商务兴起并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引擎,深刻影响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因此探索适合衡阳市农业电子商务的新模式非常必要。

一、农业电子商务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一)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信息技术能有效解决农民信息不对称问题,解决农民“买卖困难”问题,实现产品的城乡流通,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减少流通环节,帮助农民把农产品销售出去,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二)打造产业集群,推动产城融合

在信息化时代,电子商务物流实现了商品从生产地到目的地的流动,政府可以利用电子商务物流特点,依托农村地区独有的农业优势资源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进一步带动本地区商业、公共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不断提升产城融合,互相促进发展。如浙江省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特色小镇, 卓有成效全国典型,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浙江以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利用特色产业等优势资源,促进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三)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完善城市空间布局

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让大量农民返乡,实现本地就业或创业,从而让农村有机会参与到协同价值网络中,形成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分布式城镇化,实现就地城镇化,分担大城市的压力,合理分布城镇空间和规模结构。

(四)推进农村信息化 促进城乡一体化

农业信息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农业适应市场经济的重要途径。农村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推动了城乡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资源的共享,促进城乡之间资源的自由、双向流动,从而实现农村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探索

(一)“农民+合作社+直营店”模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在不断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网络购物,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也多样化。但是由于农产品生产、交易环节的特殊性,普遍存在农产品销售不出去、消费者花钱难买绿色农产品的情况。

“农民+合作社+直营店”模式指的是将农产品直供到社区,而社区是农产品供应基地与直销点的连接单位。

在这种模式里,合作社主要的功能是联系和管理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为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服务。农户通过该组织进行统一产供销、统一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统一加工与包装和统一运输等服务,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直营店负责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等。

(二)物流主导模式

物流主导模式是指以物流企业为主导建立的电子商务销售渠道。比如说阿里巴巴与新邮政合作,打造整个东南亚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新邮政作为东南亚电子商务物流方案的主要业者,能够准时、安全地为服务区域送货上门,这是一般物流公司做不到的。

湖南邮政也在2011年与京东商城启动电子商务战略合作,这些都是物流企业参与电子商务业务扩展。农业电子商务要发展,可以与物流企业密切合作,解决配送问题,达到共生互赢的效果。

(三)基于运营平台的模式

1.阿里巴巴、淘宝等网络平台

借用已具备成熟交易支付模式和物流体系的阿里巴巴、淘宝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来开展农业电子商务销售业务。这种模式是大多数网络销售商的选择,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平台已建立完备的信用评价体系,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支付工具,高流量,有利于新手打开市场。但是也有局限,由于平台内部销售同类型产品的商家较多,竞争较大,因此推广力度要大,从而导致经营成本不断提高。

2.微信平台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款能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的免费通讯程序;利用微信开展网络营销的商家或个人被称为微商。微信营销的目标客户主要是自己的朋友圈,微信朋友越多,影响力越大,比如说农产品销售可以使用“轻松筹”项目。

3.自建平台

商家自建平台是开展电子商务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优势是商家可以自己管理平台,缺点是早期的平台没有流量和知名度,它的社会影响力小,对技术和管理的要求较高,因此导致打开局面难度很大。但是对于已经形成特色产业的集聚地,它们可以自建平台,开展电子商务。比较典型的代表有“中国古典家具之都”的福建仙游县,该县制造的红木家具在海内外有一定知名度,规模较大,历史悠久,他们自建平台网络销售,效果较好,但是他们也不放弃第三方平台。

(四)O2O模式

O2O即线上线下,农产品具有生产的地域性与消费普遍性的矛盾等特点,使其对销售渠道要求更高。传统的销售渠道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结合“互联网+”热门话题,笔者认为O2O模式是一种适合农产品销售的模式。

在网络平台上,消费者只能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形式来了解产品信息。网络平台(线上)也可用于消费者下订单,但是消费者不能直接接触农产品,购物体验大打折扣。而这些正好是实体店的优势,实体店可以很好地展示和销售农产品,让消费者有很好的购物体验。然而实体店需要租赁场地,必须有一定库存, 且要招聘工作人员,因此成本非常高。权衡两者的利弊,结合两者的优势,可以良好地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

实体店(即线下)可以做产品体验和销售,完成消费行为,物流配送等,整合“网购线下体验、便民服务、快件自寄自取、金融服务等便利服务。网络平台提供广告展示、虚拟销售、预售等多种服务。两者的结合,可以减少展示成本、有效把握库存、提升购物体验感,创新多种O2O营销模式。比如说O2O模式可以分为3种类型:

第一,与社区小店合作, 并建立网络销售平台;这种模式需要注意支付、物流整合、信息整合、营销整合、库存整合等问题,包括最直接的邮包代收代发,这些都需要深度磨合。随着这些因素的进一步整合,社区小店可能成为电商平台的展示店、库存店或者配送环节中的一部分;

第二,与超市和大卖场合作,并建立网络销售平台;这种模式针对超市和大卖场采用“新鲜模式”,主打基于线下冷链的生鲜配送;

第三,线下采用“品牌专卖连锁”模式,建立农业产品品牌,品牌店主打上门试吃、自取产品等增值服务。

三、衡阳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创新

通过调查衡阳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笔者认为农业电子商务模式的选择很重要,它应该符合衡阳的农业发展水平。衡阳农户比较分散,电商平台难以搭建,如果我们要建设自己的农业平台,可以由政府出面,将生产同类型产品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库存,以便于网络销售。基于此,我认为基于“农民+合作社+直营店”的O2O模式比较适合衡阳地区农业的发展。

在这种模式里,政府起主导作用, 这是因为政府可以给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的需求企业提供农产品的供求,还可以委托相关机构或学校培训农户电子商务技能。

总之,合适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搭建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在这个过程,政府要做好引导工作,促进衡阳农业的健康发展。(第一作者单位为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第二作者单位为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 )

基金项目: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科技处项目《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探讨—以湖南衡阳为例》成果之一,编号: 14C0196 ;

作者:段辉军?汤飞飞

新型城镇化电子商务论文 篇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衡阳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摘  要:本文着重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衡阳市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意义、制约因素,并就其当前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衡阳;农业;电子商务;新型城镇化

基金项目: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科技处项目<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探讨-以湖南衡阳为例>,编号:14C0196。

一、农业电子商务的概念

农业电子商务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开展农业商务活动的过程,互联网可以将农业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连接起来,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销售成本,同时也加快了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实现了农产品的“新鲜配送”。

二、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背景

(1)政府重视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领域;2月4日, 央行宣布对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并对符合条件的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些都显示了政府在提高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2)‘蒜你狠’‘豆你玩’形象地说明了农产品价格疯涨程度,而同时,多地农产品频频陷入滞销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农产品信息不对称。从而造成市场信息供需矛盾问题突出。(3)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对农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农业正在由传统农业向信息农业转型。(4)行业组织的大力支持。阿里巴巴是我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同时也是农民首选的销售渠道,它在不断尝试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衡阳市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意义

(一)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推动城市现代化、集群化、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化、电子商务是一个重要抓手。电子商务可以让农民网民用市场经济做杠杆,把田里的果实卖出去。电子商务可以让农民就地城镇化,有活干,有钱挣。

(二)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衡阳市绿色农业的发展。所谓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原则,重视自然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生存的长远利益、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农业发展模式。

(三)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利于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近年来,电子商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网民越来越愿意花钱买绿色农产品,但是由于农产品生产、交易环节的特殊性,普遍存在花钱难买绿色农产品的状况。而地处偏远之地,或者由于种植面积过大导致数量盲目增加的农产品却经常面临销售难的问题。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

四、衡阳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我国农民网民人数较少,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较低。据第

35次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人数为1.78亿,占全国网民比为 27.5%,较 2013 年底增加 188 万人。城镇网民增长幅度较大,相比 2013 年底增长 2929 万人。在整体网民规模增幅逐年收窄、城市化率稳步的背景下,农村非网民的转化难度也随之加大,未来将需要进一步政策和市场激励,推动农村网民规模增长。尽管农村地区网民规模不断增加、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但是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异仍在不断扩大,2014年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农村地区 34个百分点。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农村互联网普及推进工作的成果,根本原因则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农业网站不多,利用程度低。以“衡阳农业公司、企业 ”为关键词,在百度上可搜到4,670条结果,而这些又大抵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衡阳农业公司网站。第二类则是与衡阳农业有关的网站。

(三)农民电子商务技能较差。当今农民打开市场必须具备的手段就是使用手机、电脑进行信息共享、网上交易,这也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潮流。作为农民,要想将农业做大做强,除要更新传统观念外,还必须掌握好现代营销手段。但大多数农民由于文化层次较低,对如何使用手机、电脑进行信息共享、网上交易不精通。

(四)农村物流网络的不健全。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进驻农村的物流企业越来越多,但是这些物流公司一般是将网点设置在县城、镇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进村,而农村人口分布广泛,多数村民发货收货都必须自己上门。在农村网点分布方面,邮政作为国营企业做的比较好,但是物流速度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改善。

五、加快发展衡阳农业电子商务的对策

(一)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农民开展农业电子商务,需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较高的网络普及率,因此,政府应给予有力的支持,加大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覆盖郊区县、乡镇、村的农村信息网络,实现村村通宽带,降低农民上网成本,并建立各级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引导和培训农民使用各类信息设施,掌握电子商务的各项技能。

(二)提高农民电子商务操作技能。第一,我们可以打造“学校+农业”模式,让高校教师下乡培训农民,解决农民在从事电子商务的过程中会遇到的瓶颈。第二,录制微课视频,让农民有针对性地学习信息技术。

(三)创建高质量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日渐普及的移动通讯设备,搭建良好的电子商务平台,发送农产品行情信息、交易信息给终端用户,为农民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也为了支持农户在网上的交易,提高农民的信息应用能力。

(四)建设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为了加快农村建设物流基础设施,政府可以出面,提供人力物力以及鼓励优惠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 并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开辟建设专门的物流地,建立物流园区,鼓励各物流企业加入,形成一定的产业化模式。

物流园区的建设,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物流建设基础设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物流园区可以建立在交通方便的农村,不会造成城市交通压力大,也不会影响城市交通;同时,物流园区会吸引大批专业物流企业,可以使得原本处于城市内部的物流公司转移到农村,这样一来,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而且可以降低物流企业土地成本,也有助于推进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和利用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潘园园.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及模式创新.农业经济管理.2012

[2]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作者:汤飞飞 段辉军

新型城镇化电子商务论文 篇3:

新型城镇化研究综述

摘 要:新型城镇化是近年来新一届政府提出的非常重要概念,本文对新型城镇化的相关成果及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从新型城镇化的路径、质量、水平衡量及制度保障四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以期进一步促进和加强新型城镇化研究。

关键词:路径 质量 水平衡量 制度保障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农业地域向城镇转化、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非农产业在城镇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07年5月,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我们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即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城镇互动、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各地区也积极实践,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本文将对现有的新型城镇化的相关成果及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从新型城镇化的路径、质量、水平衡量及制度保障四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以期进一步促进和加强新型城镇化研究。

一、新型城镇化路径

于晓晴(2011)总结了传统城镇化经验及分析未来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分析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现状及问题和特殊条件下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长江上游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基本架构,主要内容包括长江上游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独特目标、特殊路径及对策建议。周芳(2012)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新型城镇化理论和新疆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对推进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议。孔维巍(2012)客观的分析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化目前的情况,深入探讨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城镇化道路。韩雷(2013)通过以新公共管理为理论基础,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着重分析了山东小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从空间布局、规划管理、政策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视域中的山东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对策。魏玉翠(2012)首先对比国内外城镇化的不同模式和阐述东部沿海城市的城镇化模式,然后介紹鹤壁市在实现新型城镇化方面所具有的突出优势及所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限制因素,最后论述鹤壁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路与实现途径。周轶(2013)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对其城镇化进程现状及质量进行评价分析,从城镇化人口结构质量、空间结构质量、经济结构质量及社会结构质量四个方面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并指出应选择一条以人为本、产城互动、以城带乡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余达锦(2010)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通过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城镇化现状、城镇规模结构及空间结构、城镇体系等问题,指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付渊博(2012)以鹤壁市为例,对其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实践进行优劣势分析,系统总结了鹤壁市城镇化建设中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及做法,以期为其他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 。张红美(2013)通过对国外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研究,总结了其中的教训和启示,并结合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中原经济区(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有力条件及制约因素,从发展理念、投资结构、体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常艳祺(2013)从包容性发展理念角度,提出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排斥性现象及公平缺失问题,并从定性和定量角度构建了我国城镇化包容发展性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制度等方面展开重点研究和探讨,以实现包容性理念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梁前广(2012)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城镇化进程的理论、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河南基本省情,详细分析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在此基础上从七个方面提出加快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王仁江(2011)比较莱西市各镇城镇化水平,具体分析了目前莱西市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困境,借鉴先进地区经验,设计出莱西市新型城镇化未来发展的路径。侯文飞(2013)分析了新疆现阶段城镇化建设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新疆城镇化建设六种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疆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对策。庄栋(2012)通过分析借鉴外省市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结合陕西自身实情提出了陕西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及发展对策 。吴江(2010)通过剖析国内化城镇化路径选择的成功经验及失败启示,通过研究重庆城镇化路径演进的历程及趋势、分析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问题,确立了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影响因子。在确立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定位与战略框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重庆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的选择和条件、总体安排、具体路径、路径的实施步骤,路径的制度创新及具体的创新建议。

二、新型城镇化质量

闫能能(2012)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全面地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四个方面比较了我国中部六省城镇化的进程和质量 。杨梅(2013)从经济、社会、生态、民生等方面构建体现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省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运用协调发展度定量测度中部六省城镇化质量与数量的偏差及差异成因,基于中部六省的偏差及质量短板提出差异化的整合对策。王富喜等(2013)通过参照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了37项指标涵盖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6个方面构建了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山东省城镇化质量进行了测度评价,深入分析了山东省各地市城镇化质量水平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黄磊等(2014)以新型城镇化为理论基础,构建涵盖经济、民生、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城镇化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质量进行测评。依据测评结果提出差异对待、因地制宜的协调发展策略,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杨惠珍(2013)基于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内涵,从以人文本的角度,选取 21 项测度指标,构建了衡量我国新型城镇化形势下的我国省市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选取了30个省市作为样本,通过分析评价得出我国城镇化质量等级主要为良和中等。郭飞(2013)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城乡统筹质量四个方面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构建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明确江苏省城镇化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江苏省城镇化质量的总体提升策略及区域提升策略。

三、新型城镇化水平衡量

卫言(2012)分析了四川省行政城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等,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水平指标评价体系,测算四川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提出针对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安晓亮等(2013)在分析新疆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层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均方差值法及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定量化评价思路和框架,为新疆新型城镇化水平的评价提供了定量化研究的基础。张向东等(2013)通过结合河北省的实际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构建了共6个维度27个操作指标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河北省的总体情况及各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指出河北省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区域间不平衡、同一城市内部不同维度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并提出河北省发展新型城镇化应统筹发展、兼顾平衡。李文正(2013)以新型城镇化理论为指导,构建了测度陕南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进而对陕南城镇化水平县域差异作了分析。郭照庄等(2013)在理解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廊坊市城镇化现状,建立一套包含五类,36个具体指标的综合测度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并对廊坊各县(市)城镇化水平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从而定量了解廊坊各县(市)城镇化水平。方浪等(2013)通过构建一套结合城镇化率和城镇化质量的综合性指标来反映中国各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并采用熵值法计算各地区城镇化水平得分,以正确认识中国各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再采用聚类分析法归纳总结各地区的城镇化特点,以期促进各地区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

四、新型城镇化制度保障

张贵凯(2013)以陕西省为例,剖析其目前城镇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全省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评判,以人本思想指导下对农村人口转移转化的过程、成本-效益及主体意愿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空间布局形态、产业耦合等方面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方向和任务,提出了户籍制度保障、土地利用制度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保障及住房供给体系保障等推进“人本”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性体制机制保障。马忠化(2011)财政角度,分析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指出通过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及相应的财政措施来优化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丁丽(2013)侧重于FDI在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分析,采取了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安徽省城镇发展的综合指标,以此作为考察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的依据。于澄(2011)分析制度方面对湖北新型城镇化的阻碍,通过从多方面、多角度构建制度体系来支撑湖北新型城镇化。

五、结语

新型城镇化作为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其发展理念是对传统城镇化发展的突破与创新,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创新发展路径、确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城镇化制度保障体系等不仅是实践者努力的目标,也需学术界做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于晓晴.长江上游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1.

[2]周芳.新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财经大学,2012.

[3]孔维巍.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2.

[4]韩雷.新型城镇化视域中的山东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5]魏玉翠.鹤壁市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路径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2.

[6]周轶.基于城镇化质量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3.

[7]余达锦.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0.

[8]付渊博.鹤壁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2.

[9]张红美.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3.

[10]常艳祺.包容性发展理念下的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11]梁前广.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2.

[12]王仁江.莱西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13]侯文飞.新疆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3.

[14]庄栋.基于城乡统筹的陕西省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

[15]吴江.重庆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16]闫能能.中部六省城镇化进程比较研究——基于建设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思路[D].郑州:郑州大学,2012.

[17]杨梅.城镇化质量与数量关系实证研究——以中部六省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60-63.

[18]王富喜,毛爱华,李赫龙,贾明璐. 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13,33(11):1323-1329.

[19]黄磊,朱洪兴,杨叶. 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水平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1):80-84.

[20]杨惠珍. 我国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20期,65-67,78.

[21]郭飞.江苏省城镇质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22]卫言.四川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及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23]安晓亮,安瓦尔.买买提明.新疆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城市规划,2013年07期,23-27.

[24]张向东,李昌明,高晓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及评价[J].中国市场,2013年20期,76-79.

[25]李文正. 陕南新型城镇化水平县域差异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3(3):183-187.

[26]郭照庄,孙月芳,张翠莲. 廊坊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及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23(4):32-35.

[27]方浪,陈文. 中国各地区城镇化水平衡量与比较[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29(146):135-143.

[28]张贵凯.人本思想指导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以陕西省为例[D].西安:西北大学,2013.

[29]马忠华.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措施[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30]丁麗.试述FDI在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D].合肥:安徽大学,2013.

[31]于澄.湖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制度支撑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作者简介:阳知妹 (1984.1—),女,汉族,湖南郴州人,硕士,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处,助教,研究方向:电子商务,城镇化等。蔡道成(1980.3—),男,汉族,湖南郴州人,硕士,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城镇化等。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16年规划课题《海南黎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HNSK (YB)16-148)和三亚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三亚新型城镇化实践研究》(项目编号:SYKE2015-09)阶段性成果.

作者:阳知妹 蔡道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下一篇:新课程改革策略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