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中华经典范文

2022-05-24

第一篇:诵中华经典范文

中华经典诵

甲:中华的历史是一部血和泪的历史,也是民族智慧和文化的沉淀,

乙: 每一位诗人,他们都是人民的理想、正义的化身、中民族的灵魂。他们高尚的情操、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壮怀激烈的气节、风骨,融注着我们民族伟大的历史精神,听 ,伟大诗人——屈原。他正站在汨罗江边,以死明志:

丙:世间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甲:中华的历史是人民的奋斗史,多少中华儿女满怀壮志,为了保卫国土、保卫人民,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浴血奋战: 乙: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xiē)。抬望眼,仰天长啸(xiào),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jìng)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lǔ)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què)! 丙: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和平与解放,上下求索,

甲:1934年10月,敌强我弱,为了保存实力,摆脱国民党的围剿,红军进入了无人区,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

乙: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丙:中华的解放史,是血和泪的历史,你知道我们的先烈是多么的豪迈吗! 甲:《沁园春·雪》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乙:

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丙:

你知道我们的英雄是怎样英勇就义,凛然面对死亡的吗,夏明翰面对敌人的屠刀,高声鸣唱

甲: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汉,,还有后来人!

甲乙丙:

同学们,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精神时代永存,让我们铭记

合:

少年智 则国智,少年富 则国富,少年强 则国强,少年独立 则国独立,少年自由 则国自由,少年进步 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 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 则国雄于地球。

甲乙丙: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祖国的辉煌:让我们:

合:爱我中华,努力拼搏!

第二篇: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作者:冶萍

学校:民和县川口镇山城小学

班级:六年级 指导教师:尹雪婧

古诗词记载了中国五千年以来的悲与苦,蕴涵了五千年来中国人民的喜与乐,蕴含了中华五千年来宝贵的文化。

本书采用新颖的文字与精美的图画相结合的方式,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文字,还能够欣赏到栩栩如生的手绘图,以图解文,图文并茂,辅之以朗诵艺术家配乐朗诵,音,画,文三位一体,生动形象,带给读者丰富的人生感受和审美体验。

本书分为七个单元:投桃报李,高山流水,杨柳依依,东望故园,心怀天下,抚今追昔,冰清玉洁。每一首诗就像一杯茶,难受时品其味为苦,愉快时品其味为甜。假如你想喝上一杯好茶,就得尽情尽心,细细品尝。

古人云:“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书读得越多,便越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我们沐浴着父母的恩泽而来,所以人的一生就是感恩的一生,当然友情是人世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之情自古以来就成为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故乡是海外游子永远的牵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回望昔日那厚重的历史,不禁使人感怀,冰清玉洁之中流淌着一股浩然之气,蕴含着一种高尚的节操。

读着诗里的内容,我的心情随着诗人的忧而忧,随着诗人的乐而乐。

唐代诗人李白年轻时有伟大的政治抱负,但因不愿迎合权贵,始终不得志,于是浪迹天涯,纵酒赋诗,以寄托自己的满腔情怀。他的诗歌感情炽烈,想象丰富,比喻生动,手法夸张,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读诗是人类特有的艺术活动。读古代诗词,可以与同时代的人做精神上的沟通;可以传承古圣贤的精神文化;可以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的成果。

因为读诗,我们的心灵会逐渐宽阔,变得丰富多彩,以至于变成一个庞大的心灵宇宙。 点评:从文章可以看出你对这本书已经很了解,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体会,而且文章语言连贯严谨,要是再活跃一点会更好。加油!

第三篇: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

夕阳乡小学

开展“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实施方案

中心校、基层各小学: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全面推广和普及普通话,积极推进我乡语言文字达标评估工作,依据淳教发【2011】4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活动方案,现将此活动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学习,组织实施。

一、 指导思想

以“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为主题,把“中华诵、国学经 典诵读”系列活动作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感、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让广大学生从小接受中华经典美文熏陶,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培养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 活动主题

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

三、 诵读内容

为了组织好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根据国家语委及省市教育部门 关于诵读活动有关要求,诵读活动统一使用教育部、国家语委、中

1 央文明办编写的《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读本,望各校组织好学生,认真学习。

四、 活动安排

1、保证学生不少于20分钟的诵读时间。①早读:班干部诵读或看书吟诵。②语文课前3分钟。语文老师负责,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见缝插针,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吟唱或强化记忆。③课后班主任或家长负责,开展丰富活动,体验“诵读”乐趣,开展 “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等活动。

2、各校要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媒介,让中 华经典美文进校园、进课堂,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书香”文化氛围。

3、结合“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创建工作。

4、各校开展“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道德实践活动。

5、举办“读书节”、“读书周”系列读书活动。

6、充分利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及纪念日,组织开展与节日有关的经典诵读、征文、演讲等各种比赛。

7、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诵读比赛、知识竞赛、写经典、悟经典、演经典等活动和比赛,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终生受益。 诵读为主,讲

2 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动,交流情感。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五、 活动要求

1、开展“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歌颂伟大祖国悠久 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推动我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有效措施,也是每年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重点活动。各校要充分认识此项活动的意义,大力宣传,全体动员,精心组织,抓好落实。

2、各校要成立领导机构,明确人员,落实责任,为诵读活动 提供最基本的财力和物力保障,确保诵读活动顺利进行。

3、各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抓好过程,注重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动员家长积极参与,使活动不断深入开展。要加大活动实施力度,促进这项活动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提高师生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和综合素质,避免形式主义。要在全面开展活动的基础上,适时组织开展大型诵读活动,认真总结,树立典型。

4、各校务于3月15日将活动实施方案上报乡校办公室。

夕阳乡小学 2011年3月8日

第四篇: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望天门山

一、入题。

1、读题:望天门山,通过注释了解天门山。

2、简单介绍:李白生平。诵读李白诗篇。

二、初读古诗。

1、读通古诗,重点指导读准“至此回”、“帆”

2、读出节奏。指导读、范读。

三、了解诗意。

1、思考读: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

2、交流一二句:

⑴“天门”即天门山,天门山怎么了?“中断”指的是从中间分开。

⑵“楚江”即长江,长江怎么样?“开”指的是长江把天门山从中间冲开,形成了西梁山和东梁山。

⑶“碧水”既长江之水,长江之水怎么样?“东流”向东边流去。“至”是“到”,此是“这里”,这里指的就是到了天门山。长江之水到了天门山就无法再向东流去了,因为什么?“它被天门山挡住了去路”。所以只要“回”,“回过头来向北流去。

⑷有感情朗读一二句。

3、交流三四句。

⑴作者望天门山,你知道作者站在什么地方望吗?

⑵“孤帆”指一只小船,“日边来”,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

⑶他站在船上看到了什么呢?

⑷两岸青山,青山怎么样呢?“相对出”,是一对一对出现的意思。“青山是不动的,它怎么会出现呢?是什么在动?船在动,而作者站在船上不动,就好像觉得是青山在动,一会儿出现,不会儿又忽闪不见了。

⑸有感情朗读三四句。

四、体会诗情。

1、读了这首诗,你觉得天门山的景色怎样?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李白对天门山的什么感情?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学习目标

1、读懂诗句,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背诵诗句。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听音乐(放松,让学生投入) 2、 学生说说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

师:你们的感觉都没错。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事物都可以表现不同的感情。如音乐可以有喜怒哀乐,画画可以抒发感情,不同的物品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样子。就像我们学过的杨万里的《小池》,诗歌中荷花就因为蜻蜓的存在而飘逸出一股灵气。荷花以其高贵、典雅,出污泥而不染而受到多少文人墨客的喜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荷花写颂歌,或将荷花比作芙蓉,所以有出水芙蓉之说,曹植更把荷花比喻为水中的灵芝。杨万里也是其中一位爱荷之人。今天我们学习的一首古诗也是继《小池》后杨万里所写一首咏荷诗。

二、 学习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要求把古诗词读准。指名读。

2、(小组活动)每人在小组内说一句诗歌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更好。如果有不明白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要求:组长协调、组员认真听)。

3、(学生汇报)讲诗意、读诗歌,质疑。

师板书:莲叶

荷花

4、(放课文录音)教师指导全班读。

5、再次交流。

古诗在短短的几句就给我们描述了这么一幅美景,喜欢笔墨的人将诗歌描绘的意境都画下来。你们看看这幅画能否表现诗歌的全部内容?如果你是小画家,你会怎样画或者给这幅画的作者提出什么意见?

6、学生读诗(全班读,男女生对读)。 7、你们都读得很美,老师也忍不住要读读,你们听听老师读得怎样,给老师提个意见。引出“映日莲叶无穷碧,接天荷花别样红。”让学生发现并引导讨论,学生品读。

8、师:对,这其实是诗人杨万里在六月一天的早晨在西湖旁的净慈寺送友人林子方,但作者没有写离愁别绪,没有写出和林子方的友谊,而是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极度赞美,婉转表达对友人的眷恋。所以古诗题目就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假如你是杨万里,林子方就在眼前,你怎样将这首诗读给他听。

(找好朋友读,师生对读)。

9、这首诗很美,还带着一丝离愁,我们能把它背下来吗?(自己试背,指名背)。

三、 欣赏西湖景色

除了诗歌中所描写的莲叶、荷花、西湖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姿色,现在老师带领你们去领略一下西湖迷人的风光。(出示西湖图片、配乐)

四、 扩展 1、(出示荷花的图片、诗歌)西湖的景色太美了,我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其实描写荷花、西湖的诗歌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作品。(选择其中一首在小组内读、讲。)

2、(出示四幅荷花图片)荷花不同的姿态引起我们不同的联想,看看其他文人的咏荷诗,可以有不少启发。看到不同形态的荷花,能不能想到一两句诗。 作业:

课后选择一首自己喜爱的关于荷花的诗,读读背背。

板书: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莲叶

第五篇:诵中华经典 润美德童年

诵经典文化 育传统美德

牛泉镇出版希望小学于2006年8月由原小庄联小扩建而成。落成以来,学校确立了“诵中华经典,育传统美德”的办学理念,传承和创新传统“读经教育”方式,精心打造国学启蒙特色校园文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好评。2009年,学校经典诵读成果在全区教学工作会上得到交流和推广,“诵经明德”育人模式成为全市德育特色典型。

一个课题,让我们与经典文化结缘

2006年10月,学校申请了中央教科所“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科研课题,确立了“传统直觉式语文教学的继承和创新”子课题。实验课题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被确定为区十一五重点指导课题。在课题引领下,学校以“读诗书、明事理,知礼仪、感恩图报”为校训,确立了“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的德育办学方针,制定了国学启蒙实施规划。之后,学校先后开发完成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课题实验用本,并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系统规划各年级段的诵读内容,在学习现行教材的同时,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一种理念,促“读经教育”蓬勃发展

“诵中华经典,育传统美德”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全校实施经典教育的动力之源。几年来,学校扎实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读经教育得以蓬勃发展——

营造浓厚的国学文化氛围。为让经典走出书本,走进师生的生活,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每一扇橱窗充满国学文化气息,学校先后投资3万余元在“T”字形主干道两侧,精心制作了18块富有警示意义的名人警语牌;在教学楼两侧,新建完成了两座高标准宣传橱窗,在教学楼门厅两侧,开辟了“百米蒙学经典画廊”,在教学楼的走廊上、楼道处分别布置了大量的教育箴言、师生作品和经典古诗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集中展现了儒家的核心思想。另外,学校还投资两万余

元,建成了图文并茂、生动翔实的“经典诵读特色展室”,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的新景观。与此同时,各班积极参与创建国学特色班级活动,纷纷根据经典诵读内容,确立了富有个性特色的班名、班训,并营造出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置身于今天的牛泉镇出版希望小学,目之所及,心之所思,处处皆经典,句句是至理,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都会给人以启迪,整个校园出处蕴含着清新浓郁的书香气息,彰显出独特的人文魅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教育活动。经典只有走进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实践,才有可能入心入脑,达到陶冶人、教育人的目的。为此,学校以经典教育活动为载体,坚持抓好了“三化”——

经典诵读常规化。一是从每天下午的活动时间中抽出20分钟,在责任教师指导下,统一组织学生或读或唱或演,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读经活动。二是要求学生使用学校统一印制的“读经记载卡”、“经典伴我成长”读经心语簿、“《弟子规》生活力行表”记录自己的阅读轨迹和成长足迹。三是要求学生每两周编写一份“与经典同行”手抄报,记录自己的经典学习收获。

集中展示系列化。一是以班级为单位,每月举行一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经典诵读成果系列展示比赛,内容包括经典大家诵、《弟子规》经武操表演、竖笛伴诵、经典诵读手抄报展评等。二是每学期举行一次经典诵读展示周,集中展示各班读经成果。

评选表彰大众化。学校定期举行“读经小状元、读书小博士、礼仪小君子、传统美德故事大王”等评选活动,扩大评选奖励比例,在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同时,使学生学习经典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扎实开展传统美德和习惯礼仪教育。一是利用每周班会时间,抓好主题班会教育,组织学生听美德故事、学习惯礼仪,教育学生对照圣贤及时反思学习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并让学生如实填写学生美德档案,由家长签字后交班主任存档。二是利用国旗下讲话,组织学生集体承诺、宣誓,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并通过“每周一学,每周一练”

形式学习文明礼仪内容。三是设立“文明礼仪示范岗”,轮流培训文明宣传员,开展“礼仪中队”、“文明之星”评比活动,引导师生提高礼仪意识,自觉践行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弘扬传统文化,创建文明校园。“美德档案”建立以来,学生的反馈作业、生活反思翔实而自然,客观而准确,“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成为师生共同的座右铭。

一路走来,喜“读经教育”硕果累累

经典诵读实施三年来,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书香校园氛围日益浓厚,学校办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教师思想境界得到明显提升。在指导教师们的影响带动下,学校越来越多的教师捧起了《论语》、《弟子规》,耳濡目染圣贤智慧,良好的道德修养转化为献身教育的无声行动,10多名五十岁以上老教师,不顾体弱多病,执鞭教坛,勤耕不辍,成为全校教师的师德楷模。近十名青年教师扎根穷乡僻壤,为乡村教育奉献着青春与热情,甘守清贫,无怨无悔,迅速成长为学校的业务骨干。

学生学习品质得以切实改善。每天二十分钟的诵读训练,是一种难得的静定训练,学生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沉醉于有板有眼、声情并茂的个性诵读,身心得到了放松,气质也逐渐变得沉稳和安静。学生们普遍反映诵读活动振奋了精神,陶冶了性情,激发了兴趣,培养了习惯,找到了自信心。四年级一班同学在区诗文诵读大赛中获二等奖,吴玉花等同学在07年区视导总结会上作诵读展示,受到好评。“童蒙养正,圣功也。”我们尝试从孝悌开始教育学生学习怎样做人,致力于学生良好德行的扎根教育研究,改善了学生的道德品质。一位家长专门找到校长室,告诉我们:“这几天我患感冒头痛得厉害,女儿晚上回家后,端茶递药不离左右。她告诉我说:《弟子规》上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是我应该做的„„”

学校办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近两年,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绿色学校、学校文化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莱芜市学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规范化学校、德育特

色学校,莱城区教学先进单位、学校文化建设示范学校。

经典文化魅力无限,在经典育人的道路上,牛泉镇出版希望小学将再接再厉,求实创新,让经典文化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心田,让经典育人之花开的更美更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数学史免费范文下一篇:贴标签效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