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量刑建议法律思考论文提纲

2022-08-01

论文题目:人民法院采纳量刑建议的实证研究

摘要:量刑规范化改革历经十几年的不断试点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广泛适用之后,又为量刑规范化改革弥补了不足。不管是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研究,还是关于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之间的控审关系研究中,量刑建议是绕不开的重要部分。量刑建议的采纳与否是反映当下控审关系的重要指向标之一。从2018年开始人民法院对于人民检察院提交的量刑建议采纳率在保持居高的情况之下发生了波动。了解这些变化以后对于如何思考控审关系,运用人民法院对于量刑建议的采纳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补充量刑规范化改革的遗漏之处有重要作用。研究影响人民法院采纳的因素并非是要完全克服,从而追求高采纳率,恰恰相反,而是要在研究影响人民法院采纳因素的基础上,为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权力的行使上找到平衡点,促进控审关系良好的发展,以求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利用诉讼平衡理论讨论控审关系的协调性,为实践中人民法院采纳量刑建议的发展走向提供理论支撑。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法,在分层次、多阶梯的研判具体案例之后,从四个部分进行论文写作。第一部分是阐明当下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的量刑建议这一部分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行之后,发生的最新的变化。实证研究采取抽样方式进行,抽取样本进行分类发现人民法院部分采纳或者不采纳的理由,人民检察院上诉等情况。根据数据分析,人民法院对于拒绝采纳量刑建议主要出于“量刑明显不当”和“适用法律错误”,在人民法院拒绝采纳量刑建议以后,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概率不足50%。第二部分是对于典型案例的分析,通过人民法院是否采纳量刑建议将案件类型分类,选取刑事领域产生影响的重大案件,也包括一些非常典型的人民检察院提出的量刑建议未被采纳值得思考的案例。通过分析发现,人民法院拒绝采纳的理由有:检察官业务能力不足,导致量刑建议确实不当;幅度刑标准差异;法官需要全局考量;被告人推翻认罪认罚等等。人民法院拒绝采纳量刑建议之后直接导致人民检察院不满,提起抗诉,控审矛盾激化,因此需要进一步思考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在控审协商上的关系。第三部分是分析人民法院采纳量刑建议的影响因素,从表层与深层分别切入,探究影响人民法院采纳的因素背后的原因。表面上人民法院拒绝采纳的理由主要有量刑建议自身的问题与人民法院本身排斥采纳的因素。从量刑建议角度分析,按照量刑建议形成前、形成中、形成后层层递进。深层次是检察主导责任的兴起与以审判为中心的理念存在矛盾,从中可以看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之间的较量。第四部分是针对影响人民法院采纳量刑建议的因素提出调和的办法,从量刑建议本身提出完善对策,从量刑建议形成前、形成中、形成后分阶段讨论。针对人民法院排斥量刑提出坚持诉讼民主理念,维护司法边界等要求。在调和检察主导责任与以审判为中心的矛盾上,坚持以审判为中心,严格划分认罪认罚中的协商与量刑协商。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刑事诉讼领域不够完善的程序,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协调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的关系。

关键词:量刑建议;法院采纳;控审协商

学科专业:诉讼法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选题的背景

2.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1.实证研究法

2.文献研究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人民法院采纳量刑建议的现状

(一)人民法院采纳量刑建议的背景

1.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

2.量刑建议权双重性质

3.合意达成具备协商性质

(二)人民法院采纳量刑建议的基本情况

1.总体采纳情况

2.样本情况介绍

(三)人民法院采纳量刑建议的特征

1.整体采纳率降低

2.司法态度不明确

二、人民法院采纳量刑建议情况分析

(一)人民法院完全采纳量刑建议

1.人民法院完全采纳的情形

2.人民法院完全采纳的原因

3.人民法院完全采纳的效果

(二)人民法院部分采纳量刑建议

1.人民法院部分采纳的情形

2.人民法院部分采纳的原因

3.人民法院部分采纳的效果

(三)人民法院完全不采纳量刑建议

1.人民法院完全不采纳的情形

2.人民法院完全不采纳的原因

3.人民法院完全不采纳效果

三、人民法院采纳量刑建议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人民法院排斥采纳量刑建议

1.法官情绪性排斥

2.法官职业惯性排斥

(二)检察主导责任与审判中心主义存在矛盾

1.诉讼地位上的矛盾

2.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量刑协商制度混淆

(三)量刑建议自身存在的问题

1.量刑建议形成前

2.量刑建议形成过程中

3.量刑建议形成后

四、影响人民法院采纳量刑建议的不利因素良性调和

(一)人民法院应转变观念

1.坚持诉讼民主理念

2.切实维护司法边界

(二)检察主导责任与审判中心主义矛盾的协调

1.坚持以审判为中心

2.严格区分认罪认罚协商与量刑协商

(三)量刑建议自身需要完善

1.量刑建议形成前

2.量刑建议形成过程中

3.量刑建议形成后

结论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地被植物园林绿化论文提纲下一篇: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