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社会论文提纲

2022-08-21

论文题目:课程思政背景下发展“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研究

摘要:为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育人模式,积极响应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提出了课程思政这一教育理念,即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作为一种隐蔽且更为深刻的方式,能有效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积极和正面的思想渗透和文化滋养。化学学科在整个自然学科中的“中心”位置决定了它对人才培养具有宏观性和全面性的特征。因此,如何在课堂上将化学学科知识的“深度”与“温度”润物细无声地输出给学生,这是每一位新时代化学教师共同的责任,对化学学科育人功能的进一步发挥将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旨在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化学后将其中所揭示的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内化于心。该核心素养蕴含着“严谨求实”、“唯物辩证”等方面的思想观念,除此之外还包括“以人为本”、“环境意识”、“和谐发展”的道德规范以及“责任担当”等方面的政治观念。因此,从育人的角度来看,课程思政理念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不谋而合,因而在化学课堂中实施课程思政理念有助于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本论文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基于课堂观察法实地走访化学课堂、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了解学生与教师对课程思政、“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认识、态度以及实施情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所调研的化学教师对课程思政、“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理解还不够全面、细致,学生对于自身该素养的发展还不够重视,但学生、教师对于二者的融合均呈感兴趣态度。基于此,依托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2019年),我们分析了该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了相关教学策略以及所需遵循的原则,并选取“氯气的发现与制备”、“从海水中提取镁”、“二氧化硫的性质与应用”三课时的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课程思政理念三方面相结合进行教学设计并完成了教育教学实践,对实践结果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前后测成绩对比,发现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化学教学对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通过访谈中得知从生产生活、科技前沿、社会热点等角度选取思政素材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反思个人价值,并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发展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可以帮助教师丰富素材库,提高教师的育德意识与教学能力。

关键词:课程思政;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教学实践;高中化学

学科专业:学科教学(化学)(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访谈法

1.3.4 实践研究法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课程思政研究现状

2.1.2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课程思政

2.2.2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

2.3 理论基础

2.3.1 建构主义理论

2.3.2 人本主义理论

2.3.3 STSE教育理论

第3章 高中化学课程思政、“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教学现状调查

3.1 调查方案设计

3.2 教学现状调查

3.2.1 基于课堂观察法的现状调查

3.2.2 基于问卷调查法的调查现状分析

3.2.3 基于访谈法的现状调查

3.3 调查结论

第4章 教学理论构建

4.1 高中化学实施课程思政理念教学原则

4.1.1 协调性原则

4.1.2 科学融入性原则

4.2 课程思政背景下发展“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教学策略

4.2.1 深挖厚掘教材资源

4.2.2 穿插彰显科学发展的化学史

4.2.3 创设有意义教学情境

4.2.4 注重问题解决

4.2.5 积极开展化学实验

4.2.6 充分利用开放性作业

4.2.7 关注教师榜样作用

4.3 课程思政背景下发展“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教学设计

4.3.1 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化学教学的主要环节

4.3.2 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化学教学的误区

第5章 教学实践研究

5.1 教学实践方案

5.1.1 实践目的

5.1.2 实践对象

5.1.3 实践时间

5.1.4 实践变量

5.1.5 实践内容

5.1.6 实践情况

5.2 教学实践案例

5.2.1 案例一:氯气的发现与制备

5.2.2 案例二:从海水提取镁

5.2.3 案例三:二氧化硫的性质与应用

5.3 教学实践结果

5.3.1 学生前测数据统计分析

5.3.2 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调查问卷分析

5.3.3 学生课后访谈结果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供电所安全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宪法内涵分析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