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专计算机分层目标教学的课堂模式浅析

2022-09-11

1 课题提出的背景

“分层次教学”源于1995年东北师大与白山21中合作开展的“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验, 1997年9月, 在国家教委召开的“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 介绍并推广了“分层次教学”的经验, 一时间“分层次教学”的教育思想理论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在计算机课的学习中, 学生还存在一些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之处, 主要表现在: (1) 学生兴趣相差较多。 (2) 学习态度相差较多。 (3) 学生基础相差较多。这些状况给中专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 以学生为本, 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持续发展, 为学生终生学习创造条件, 既要为学生打好共同的基础, 也要注意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既要根据学生在计算机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 又要在教学中承认这种差异, 区别对待、因势利导、努力转化差生, 促进全面发展。这就是我们开展的“计算机分层次教学”的目标。

2 课题实验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需要

“分层次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 “分层次教学”思想, 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原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分层次教学”是尊重学生的个性, 促进包括后进生在内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课堂教学的基本原理──“层次性原理”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过程, 交流可分为不同层次, 师生交流必须在同层次下才能顺利进行, 即交流双方必须有“共同语言”。在每个班级中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 为了让所有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 教师必须提供不同层次的交流内容。“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分层次教学”正是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 承认学生差异, 改变统一的教学模式, 因材施教, 为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3 计算机分层教学的内涵

计算机分层次教学是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 承认学生差异, 改变大一统的教学模式, 因材施教, 为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打基础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分层次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激励的作用, 尊重个性, 发挥特长。分层次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和能力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不同的层次教学标准应有不同, “层次”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动态的, 学生可以根据考试和整个学习情况做出新的选择。虽然每个层次的教学标准不同, 但各个层次的教学过程都要固守一个原则, 即是要把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主体意识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层次教学是分层不分班。所谓“分层”是学科教学分层, “不分班”是学生隶属的自然班不变, 分层次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 从尊重学生的在计算机学科领域的学习差异、保护自尊心、建立自信心出发, 实施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好的开发、个性得到最充分的发展的教学策略。

4 计算机分层的具体操作

(1) 调查摸底, 动态分层。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识基础、学习态度、情感、智能等方面, 根据学生的表现以及平时对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考查, 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评价, 以动态、发展的观点客观地认定每个学生的层次。 (2) 分层确立教学目标。分层次教学确定教学目标的指导思想, 是使层次不同的学生分别掌握适合他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同时更注重开发不同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思维能力。因此, 在一堂课中, 它可以有不同的教学目标, 比如针对优、中、差三类学生制定各自相应的教学目标:高等学习目标、中等学习目标、基本学习目标。 (3) 选择不同教学的方法。计算机是对职业中专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操作性很强的一门课。总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练应用这种工具。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以模仿性学习为主, 让学生从模仿中慢慢找出规律。对于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 给其提出教学任务后, 应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自主学习法”, 教师并不告诉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 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4) 设计分层次练习。一般情况下, 课堂练习每节课都有, 有师生共同完成的, 有学生独立完成的, 在练习的设计上要尽量分出不同层次, 从练习上设计必做题、选做题, 使学生练习具有弹性, 让A B C各类学生都能“吃的饱”、“吃得好”、“吃得了”。 (5) 分层考核计分考核时出A、B、C三份试卷, A卷为较高要求, B基本要求, C卷为较低要求, 鼓励学生量力而行。而且, ABC试卷分值相同, 这似乎不公平, 其实不然, 同等分数的A卷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而B卷学生也绝不会去宣耀, 只会增强自信心:只要努力, 人人能行。这里, 关键是要营造一种自信自强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够得着的目标, 他才能去努力, 否则, 望尘莫及也就不去及了。由学生个人选择试卷, 分层考核, 自主择题, 虽然只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的一个方面, 但却是很有意义的一个方面。

最后,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并不完全就依据这最后的一张试卷, 而要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和操作活动的有效记录和评价综合起来, 将过程评价、动态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习进行评价和考核, 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平时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之下, 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5 实施课题的效果

经过接近一个学期的教学尝试, 这种教学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 同时, 又有效的避免了有的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困难, 而有的学生却觉得所学内容过于简单这样一种知识水平不平衡的矛盾。而且还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特长。在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后, 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有效的利用了信息技术课的特长和优势, 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 将有效的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 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 有效的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 为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背景和计算机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介绍了计算机分层次教学的具体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分层次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 是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 承认学生差异, 改变统一的教学模式, 因材施教, 为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动态分层,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 杨孝平, 等.本科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深入思考与实践[J].大学数学, 2007, 7.

[2] 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4, 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分析俄罗斯电视剧对俄语学习的辅助作用下一篇:践行初中数学“卓越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