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习兴趣的方法

2022-10-25

第一篇:提高学习兴趣的方法

提高儿童学习兴趣的方法

让老师感到头痛的不是那些在入学前缺少知识和技能的孩子,而是那些对学习根本没有兴趣,不爱动脑思考的孩子。如何让自己的孩子知识广,兴趣旺,能力强?在幼小衔接的阶段,家长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思考

孩子的思考是与生俱来的。让孩子独立地思考,养成思索、探究的习惯,是孩子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源泉。“问泉哪得清如许,只为源头活水来”。思维是知识之源,学习之源。有时面对孩子的问题适当地卖一下关子,让孩子自己去想,会比大人搜肚刮肠满足其好奇来得更有效。

二、阅读

阅读能帮助幼儿学习。家长能够帮助孩子阅读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每天在家里持续念故事给孩子听。

增加幼儿的阅读机会,使孩子能随意地挑选并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无疑是增进学习兴趣、促进知识吸收的良好途径。鼓励孩子复述看过的故事或儿歌,这是对幼儿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有力促进。

千万不要在孩子间横向比较,给自己的孩子乱帖标签。看到别的孩子能背20首唐诗而自己的孩子只会5首就说孩子笨,这样的标签会大大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从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阅读、背诵不是任务。

三、听

听的习惯与能力是衡量孩子学习能力的标准之一。许多作文优异的小学生,他们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听的习惯,这对于幼儿园大班孩子的教育是有启发性的。

倾听是一种很自然的接受方式。孩子对听故事、听儿歌总有着极大的兴趣。经常听听录音、听听广播;听得多,势必积累得多,在表达时就有了丰富的素材与较强的组织能力。大人在与孩子说话时,不要罗嗦反复地说。一句话说的多了,则成了可听可不听的话。同样的话说了第二遍,第一遍就显的不那么重要了;如果有第三遍第四遍,那么先前说过的就成了大可不必去听不必去记的废话了。这样的罗嗦重复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相当不利,孩子很难直接辨别出哪些是要听的,哪些是可以不听的,结果很可能导致孩子没兴趣听,对什么都不认真听,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这样就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大人要对孩子听的习惯负责。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过多重复自己的话。

四、表达

交际依靠表达。进入小学,进入一个新的交际圈,表达自然就显得重要起来。通常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容易获得别人的肯定;获得了别人的肯定,自然就获得了充分的自信。在学校闷声不想的孩子,很难让老师、同学在短时间内了解他、喜欢他;表达能力差的孩子,别人很可能会觉得他笨,认为他懂的少。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导致孩子不自信,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害怕到学校去。

在入学前,给孩子机会表达,帮助他组织语言,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大人们责无旁贷。

第二篇: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理想方法

英语学习兴趣低下,是英语学习的主要情感因素之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英语学习兴趣低下与各项英语学习(听、说、读、写、译及综合语言知识)均呈现显著的负值相关。因此,需要我们从教学实际出发,探索出解决英语学习兴趣低下的方法。经过多年的尝试、实践,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开展自由对话是降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低下的理解方法之一。

一、 引起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低下的因素

所谓英语学习兴趣低下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常产生的诸如紧张、担忧、害怕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是测量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状态是否健康的一个较敏感的指标。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向前发展,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已逐步由教授语言知识转向训练交际能力。这就要求师生之间在课堂中有大量的英语信息传递和交流,学生听说活动大大加强,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英语问答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课文的复述等,成了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问答对话,目前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形式往往是让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回答,暴露范围大,老师则是高度警惕,紧张地听着学生所用的每一个词、句,一旦发现学生在语音、语调、语法上有什么差错,或有什么不地道的地方,就马上给予纠正,给予否定评价,这种见错就纠和充满评价的情境,甚至打断学生的讲话来纠正,学生不知所措。因此学生考虑与担心的是自己的句子有没有语法错误,过多地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性,把英语学习和实际运用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某些不确定,没有把握的情形视为威胁,还有不少学生总觉得自己的英语基础差,自己的语音、语调不标准,讲不好英语,怕开口,缺乏自信心,这些都是引起英语学习兴趣低下的因素。

二、开展自由对话,消除引起学习兴趣低下的因素

1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就必须消除和缩小上述因素的影响,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与气氛,缩小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暴露范围,强化或消除评价情景,以减少学生的自我威胁;

2、在某些场合下尽量减少否定评价,甚至不进行否定评价;

3、把注意力从词、句的正确性转移到语言内容、交际功能、语言实践上来;

4、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心,改变学生在英语口语交际中的主动性与参与性,我们认为在课堂上开展自由对话是一个消除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理想办法之一。学生们也反映课堂上开展自由对话后,上英语课已不像以前那样害怕和紧张,而且开始喜欢上英语课,想进行英语会话了。这说明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有了一定的提高。

所谓自由对话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同桌的两位学生组成一组,自由交谈,不受外界干涉,也可以是相信的两桌桌子,四个学生之间进行自由交流,组与组之间互不干涉,教师也不干涉任何一组。谈话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周围能看到的东西,如学习用品,衣着穿戴,也可以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事,如天气、饮食、学习情况、老师、同学、朋友、家庭情况。各自的兴趣爱好,也可以是近期内发生的事,如学校的运动会、文艺晚会、郊游活动等。由于进行自由对话时,每个组都各自为政。因此,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暴露面缩小到了最低限度,这样因评价情景带来的自我威胁就大大减小了;由于教师不加干涉,不去纠正学生在会话交际中出现的错误,因而也就排队了老师的否定评价,此时唯一有可能的给他否定评价的就是与其对话的那个同学。由于否定评价的威胁解除了,学生也就不再会的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与否,不会把英语学习和实际运用中难以避免的某些不确定,没把握的视为威胁。于是,在不知不觉中调整了他们的认知结构,把注意力从语言知识的正确性和精确性上转移到了语言内容和交际能力上来了。英语自由会话还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安全、自由、宽松的外语课堂气氛。人人享有开口说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使学生在英语交际实践中感到,用英语进行会话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别人能讲、自己也能讲,从而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能力,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得到了加强。

三、如何开展自由对话的四种方法

1、开展自由对话的方法多种多样,从形式上分,有问答式与主讲提问式两种。 ①问答式,是同桌的两个同学之间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口语交际。对话开始由一方以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然后又以回答的形式把话题扩展深入下去,而且提问的学生也不固定,可以随着对话深入的需要,随时进行交换,这是开展自由对话的主要形式。

②主讲提问式,这种形式是由同桌的两个同学中的一个来讲述某一件事或谈论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另一个同学进行插话或就主讲的同学所讲内容进行提问,这种形式也可以由同桌的两个同学扩大到前后两桌的四个学生进行。其中一个主讲,其他同学插话提问,英语程度好的同学主讲,其他同学插话提问。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口语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程度差的同学则进行力所能及的插话提问,这样他们既不会有任何非开口不可的压力,又不会失去进行英语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

自由对话从内容上分,也可以分成两种,即有主题交谈和随机交谈。 ①主题交谈,这是由教师定好交谈的题目。如Talking about family. 学生就围绕这个题目进行交谈。

自由对话原初级阶段最好采用这种形式,谈论的题目可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当学生有了一定的会话能力后,谈话的题目可以扩大到所学的课文、紧密配合教学。

②随机交谈,进行随机交谈时,教师不确定交谈题目和范围,交谈的双方没有任何束缚,海阔天空,想谈什么就谈什么。这样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对于英语程度差的学生来说,可以从天气、日期、一直谈到学校、班级、老师、同学和家庭等,每一个题材讲一句话够他们讲的了。对于程度好的学生来说更是大有用武之地。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教师在自由对话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

3 ①做好开展自由对话的前期准备工作,教师有计划地、有目的地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英语习惯表达形式的句式,如:如何表示同意和不同意、请求、感谢、歉意、希望、意图、决定、可能性;如何问价格、日期、有关学习英语方面的问题和别人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如何请求某人帮忙等,分期分批地教给学生,然后才能要根据已教过的表达法和句式给学生定好交谈的题目。另一个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就是要教会学生提问,熟练地用What, Who, Which, When, Where,How等疑问词提问,为了使交谈生动,灵活多样,确切地表达思想和情感,也应教会学生使用反意问句,选择问句,否定句和感叹句等,在上述两项准备工作已充分做好后,教师最好在开展这项活动前一个星期,在每天上课时抽出时间与口语交际能力较好的学生进行自由对话示范活动。

②发挥好教师在自由对话进行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首先教师应灵活地控制进行的时间,每次进行的时间长了会发生无话可谈的现象,或引起学生厌倦感,过短了学生想说的话不能讲完,他们会感到扫兴、失望、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压抑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这就要求教师悄悄地细心地观察学生的对话活动,察言观色,体察和辨认各类学生的情绪变化,当发现大部分学生已进入高潮后就可以停止进行。其次,教师要做的另一件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在学生不知不觉中有意识地注意一组学生的对话过程,以做便及时了解情况,对于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的一般错误,可不加理会,对于那些可能带有普遍性非讲不可的错误,当时也不要打断学生的对话交际活动来纠正,而是应当自由对话结束后再指正。

③在自由对话结束后作好简单的讲评,这种讲评应当带有鼓励性。表扬那些认真胆大敢于开口的学生,特别是要表扬鼓励那些原来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为下一次自由对话活动排除心理障碍。

另外,英语教学(尤其在起始阶段)应该在唱中学,在情景中说,在说中熟,在游戏中运用掌握。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多用英语组织教学,开辟英语语言环境,再配以大量的感性材料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多给学生提供英语对话、表演、朗读的机会和时间,使学生在语境中学好英语,始终保持浓厚兴趣。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侧重开展了以下活动:

1、坚持每节一笑或一哭。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或结束前,请一名同学用英语讲一个让大家笑的笑话,或一个让大家哭的心酸故事。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有一天上课之前,同学们都已经坐好,不知道今天自己会“开心一刻”还是“辛酸一把”。这时两名男同学(确切的说是两个很调皮的英语后进生)大大方方地走到讲台桌前,给大家演义了一遍朱时茂、陈佩斯的小品 “Eating Wonton at the Same Table”。

2、结合教材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给学生布置“每人每天五句漂亮英语”的任务。刚开始由教师根据当天所学内容提炼“五个具有一定鼓动性的地道的英语句子”,要求学生熟读,一直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并且创造机会让他们都炫耀炫耀他们的漂亮英语,地道的英语句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以后,开始逐渐地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地道的英语句子。这一任务的经常性,使学生慢慢地形成了作读书笔记的习惯。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句子财富”。有时,他们甚至会因为报刊杂志上的某个精彩句子而兴奋不已;有时,他们甚至会一天找十几句漂亮英语,弄得我经常求他们允许我“盗版”。

3、每人每天准备一句谚语或名人名言,结组交流。各小组每天评一个最佳谚语或名人名言,在课前写在黑板上或定期“出版”精华手抄报,供大家欣赏。

4、每周阅读欣赏一篇好文章,从中汲取精华为我所用,并把它融会贯通,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我们学到第一册UNIT 13,LESSON 50,Abraham Lincoln时,给学生介绍了著名的Gettsburg Speech;在我们学到第二册UNIT 19,LESSON 74-75,Martin Luther King,Jr. 时,给学生介绍了著名的I Have a Dream等等。学生在研读这类文章时,不仅提炼出其中的精华消化吸收,而且渐渐地体会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感觉。

5、每周一歌。我充分利用录音机、计算机等电化教育学段,教会学生了许多英文歌曲,如:Yesterday Once More;Say you Say me;Old Black Joe;The Red River Valley;Whatever will be will be;My Heart Will Go On and On等。TITANIC中的一曲My heart will go and on一经班内同学唱出,校内的五名音乐特长生先后找到我,表示要实现英语学科上零的突破。

5

6、每月读一本英文故事书。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选读至少一本英语故事书。很多世界名著的简写本都成了学生的心爱之书,如:A Tale of Two Cities; One Million-pound Note;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 Robin Hood; Stories by William Shakespeare; Treasure Island; Tom Sawyer; Jane Eyre; Oliver Twist等。

在这些做法的操作过程中,注意吃透教材的同时,还必须吃透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接受能力,知识基础等方面的因素,确定每一阶段方法方式;结合每天五句漂亮英语、名人名言、名人名篇的内容适时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结合各项活动给学生提供产生“成就感”机会;经常提问,让学生自学、讨论,引导学生不满足于死记硬背,而注重理解,独立思考,多提供机会,使学生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到掌握知识、解决问题上来,使学生感受到知识增长的喜悦,促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一步加深,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都形成了稳定的、强烈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英语知识、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内驱力。学习英语再也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娱乐,一种休息。

每天课前,都会从教室里传出动听的英文歌声;每天一上课,都会有一名同学落落大方地走上讲台,给大家讲一个令人捧腹的笑话或一个令人难忘悲伤故事;每天一上课,黑板上都会写有班内五个学英语小组选出来的最佳谚语或名人名言供大家欣赏;每个月末,都利用一节课举办一个小型英语歌曲演唱会,名人名篇朗诵会,读书体会交流会;每一学期,组织

一、两次英语综合能力大奖赛。每一次活动,无论大小,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各显神通,人人有用武之地,个个有机会体验成功!

综上所述,我认为学习的积极性是需要老师去激发的,因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认真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找到学生的兴趣出发点,从而让英语学习成为一种有乐趣和找乐趣的开创性学习。

第三篇: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和专注力的训练方法

家长:我的儿子现在4周快5周岁了,发现他平时自己独立看故事书,尤其是做类似左右脑开发这一类的益智题时比较专心,还会要求不断的继续往下做,有时能连续将近1个小时的时间。可是一到集体中学习时学习积极性就不高了,经常感觉他精神不济,注意力易分散。挺担心这是不是注意力出现障碍呢?请您多指点,谢谢!

专家:您好,从您描述的情况来看,孩子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能够集中精力进行,若兴趣不高,就较难坚持,这也是孩子们的通病,而不是注意力障碍。既然是兴趣问题,那家长就应该对症地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具体操作是用“肃静时刻”来进行。即:

1.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由固定的人和孩子一起“玩”;

2.每次“玩”的内容不能少于4项,可选择孩子喜欢的活动或游戏,但一定是要坐着进行的。如画画,拼图,搭积木,“逻辑狗”,做智力训练,讲故事等,要和孩子互动,带领着他玩。

3.要逐项连续进行,当感觉到孩子有些疲劳,就换一项内容(如由“左脑游戏”转到“右脑游戏”),因为换了参与游戏的脑区域,即可以缓解疲劳又调起新的兴趣。中途不能休息,可以喝水,上厕所等。

4.在玩的过程中,家长要采用启发的形式引导孩子,不能灌输,尽量让孩子自己动脑筋和动手。

5.每次的训练都要在孩子很高兴时结束,并一定要表扬:“你今天第一次就连续坐了半个小时,真的很能干哦!妈妈好开心。明天我们还玩,好吗?”这样就可以调起孩子的兴趣,并种下“期待”游戏的心理。

开始时,内容里多为孩子感兴趣的项目,以便培养他的坐性。当感觉他喜欢这种方式后,逐渐加大比较枯燥但是孩子应该接触的内容(如识字阅读)。这样,“玩”的时间就会不断延长,内容也逐渐增多(注意:一定不要仅只选择知识性的内容,这样仍然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进而产生厌学情绪。除非家长有很高的教育能力,能够把枯燥的知识“游戏化”。)。而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也会不断增长,“心”也净了下来,“专注力”也不断得到提高。

孩子从三岁半起,可以加入专注力的训练,即头顶物(大些的孩子可顶装有米的杯子,小的即可用扑克牌等顶在头上),用较短的时间(从三分钟起)练习。四岁的孩子可以开始“眼动训练”,即看一个定点和扫视训练。坚持采用这种训练,都可以使幼儿的心净下来。幼儿同样可以训练听知觉力和视知觉力,以便提高他的注意品质。

在识字时,会用听出两句话中一个相同字的方法,训练孩子的听知觉力。如:“今天下大雨”和“地上有雨水”两句话中,能听出是“雨”,就可以说明孩子的听觉注意是比较专注的。孩子大一些,就可以给他读30或50个数字组成的数列,让他数出有多少个“ 3”,多少个“8”等。有了听数字的训练基础,再采用读一段短故事,听有几个“小”或什么字。这些方法都可以训练提高孩子的听知觉力。

还可以让孩子去数一列数列中有多少个什么数字,数一个小故事中有多少个他认识的汉字,或者把数字牌0——10随意摆放在桌子上,让孩子用最快的速度从“0”顺着找到“10”或从“10”倒着找到“0”。这都是训练提高孩子视知觉力的操作方法。

以上介绍的方法都是符合孩子“游戏学习”的心理。“壹嘉伊”从三岁的孩子起就一次进行四小时训练(中间只休息20分钟),再加上家长在家里每天1——2个小时的训练,两个月下来,就很能“坐”了,而且非常主动地找家长要求“玩”。也即说明孩子已经开始形成“能动能静”的良好习惯。

孩子成绩不好是单纯注意力和智力的问题吗?

家长:我的孩子一年级升二年级,特别好动,行为举止比同龄人幼稚很多,成绩也很不好,注意力在训练,可惜好像没有长进,我很着急,有没有家长训练,也就是网校。我有很多问题,有注意力的,有全脑的,急切期盼中。

专家:您好,因为您的问题颇具代表性,故我作为一个专题解答。

您的孩子好动,成绩不好,心理幼稚,您就买了许多训练科目的书籍,希望能够改变孩子。但不知您想过没有,孩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单纯进行注意力训练、进行智力能力开发是否就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呢?换句话说,您孩子生病了,病的“标”在好动,成绩不好,“本”在哪里?如果仅只是依靠“提升注意力”来纠正“好动”,依靠“提升智力能力”来提高成绩,因为没有抓住“本”,只是“治标不治本”,是没有疗效的,所以您感觉没有长进,即是这个道理。

目前很多家长的问题也都在这里,因为没有找到“本”,所以紧张的训练,都收不到很明显的效果。

我个人认为,教育的根本在于“心理和习惯”,成功的教育能够培养出“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习惯”,而失败的教育就是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和不良的习惯”。

您孩子的“本”是“心理幼稚”,因为幼稚,他就具有“幼稚的习惯”。

什么是幼稚的习惯?“幼稚”,顾名思义就是“年纪小”或“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因为幼稚,所以:1,不会思考,不爱思考,所以不懂事,不知道应该努力学习;2,应该会做的事不会做,所以依赖,一切事情都需要别人的督促和帮助;3,因为事情都有家长帮助,还没有体会到主动完成工作的快乐,所以懒惰,不主动。

属于“幼稚”年龄的孩子,不懂事,依赖,都是正常的。但到了上学年龄的孩子还是“心理幼稚”,就会带来很多令家长、老师头疼的问题。我身边的孩子,如果到了上学年龄还是“幼稚”,我一般都建议晚些去读书,尽快督促他们心理成熟。

那么,如何使孩子尽快“成熟”,还要找到使孩子“幼稚”的原因。

原因一,家长的心里总是认为“孩子还小”,而对孩子不断帮助,呵护有加。如:六七岁还喂饭,还给他们洗脸、洗澡,孩子的一切都由家长包办,从来不训练孩子帮助大人做事,即使是让孩子做事,也是把做事的

一、

二、

三、四步骤都先讲解清楚。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基本不用动脑筋想事情,也不用动手做事情,久而久之,自然就变成“心理幼稚”的人,而元凶就是家长本人。

原因二,绝大多数的家长还认为,会自己做这些事情都不是重要的,觉得孩子长大自然就学得会,慢一点而已。重要的是学会认字、算数这些知识性的东西,到学校就会学得轻松。而且还“一厢情愿”地以为孩子到了上学时,自然就会自觉地很快做功课,不用家长多操心,成绩也不会坏,因为小时候就已经给他开发过了。

事实是什么?事实是,这样培养长大的孩子也绝大多数是“学习不主动,上课不认真听讲,回家做作业要陪,做作业慢,成绩不好”。而家长面对这样的现实,又是“家长给补课或请家教补课;陪着督促着做作业,甚至帮着做;考前恶补功课”,其结果又进一步促进了孩子的“被动,依赖,懒惰”,从而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如果得不到纠正,后果更不堪设想。 找到了原因,就要“对症下药”了。

方法一,让孩子先学会“自己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帮助”,对孩子的进步予以肯定甚至鼓励。

方法二,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安排一定的家务事,并成为制度(如包洗碗等)。节假日,让孩子担任安排一天生活的主角。

方法三,让孩子参与家庭中大事情的决策,如旅游,买家具等(只要参与,不一定按他的意见做)。建议家庭中形成“家庭会议”制,届时都要孩子参加。

方法四,让孩子尝到自己懒惰、不主动的后果,不要去救他。如做作业慢,完不成,就叫他自己面对老师的批评。

这些做法,可以逐渐养成孩子爱动手,主动思考,不依赖以及有责任心的良好心理和习惯。 当这样的心理逐渐形成后,他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自然会得到改善。单纯去进行注意力和开发智力的训练,只能得到暂时的收效,时间稍长自然又会回复原状。

在当前学习压力如此大的形势下,一个“心理幼稚”的孩子是承受不了学校的压力的。所以,希望家长能够认清这个道理,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独立思考,自己做事”的人。

尤其对于那些孩子还小的家长,因为“三岁看大”,所以一定要知道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做事的好处。

好处一,动手做事(吃饭,穿衣,洗脸等)都是要用手做的,而手是第二大脑,做多了,不但促进大脑发育——聪明;也积累了做事的经验——不幼稚,思维能力强;自己会做事的孩子经常听到表扬——自信,主动性强;在做事中,体会家长的艰辛——责任心强。

好处二,人在成长中都是有“关键期”的,错过了动手操作的关键期,在孩子长大上学后,做作业也绝对是“笨手笨脚”,绝对“快不了”。这些都是一统相关的,是割裂不开的。在关键期中进行训练,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家长自己要增强信心,不要急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纠正孩子的心理和习惯也一定需要时间和耐心。只要持之以恒,总会收到效果。祝成功!

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不同年龄孩子因为脑神经发育的成熟度的不同,心理成熟的不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不同的。总之,孩子的注意力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集中。如果孩子不专心听讲只是上课的一小部分时间,这都属于成长中的正常问题,不必大惊小怪。按时间算,有问题的情况是:7-10岁注意力集中于一件事不足20分钟,10-12岁不足25分钟,12岁以上不足30分钟。当然,不能光以玩电子游戏、上网的时间的长短来衡量注意力集中的程度。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好动,就给孩子冠以“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多动症”的帽子。其实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所以要认真、耐心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究竟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根据我们的观察,一般的家长开始着急于自己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年龄多在小学二年级。原因是在一年级时,孩子对学校充满新鲜感和兴趣,而且一年级的老师着重于训练孩子的注意力,课堂讲课特别注意方法,以便使孩子由幼儿园到学校有一个平稳过渡。到了二年级,孩子对学校的感觉已经不陌生,学校制度也都明白,加上课堂的游戏不多了,所以孩子就开始涣散。同时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

7、8岁的孩子这个时期更重视与朋友的交往,所以更加贪玩,自我约束力在这个时期就显得较弱。而到了9岁一般会逐渐进入比较好的状态。 形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1)课堂内容较为枯燥,而孩子又属于比较外向和淘气的个性。于是上课做小动作、说小话、玩,注意力不能集中在听课上。

2)孩子受到的表扬不多,于是千方百计想表现自己,以便引起大家对他的注意。于是故意出怪声,出怪样子。注意力不能集中在听课上。

3)孩子因为上课的内容听不懂,累积起来后,听课就觉得吃力。于是就不去认真听课,逐渐形成注意力涣散的习惯。

4)孩子原来是个注意力好的学生,因为迷上某种游戏或娱乐活动,如玩电子游戏,上网,看电视。于是无心学习,上课无精打采,头脑中总是浮现那些玩的影象,注意力不能集中在听课上。

5)孩子课外训练的项目过多,孩子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但是还没有达到主观的厌学心态,所以表现为在课堂上,头脑是一片空白,不能集中精力听课。

6)孩子在学前或课外学习了较多的知识性的内容,或者学习能力较强,课堂的内容对于他们已经觉得掌握了。于是上课没有兴趣,不能集中精神听讲。

7)孩子确实在“听知觉”或“视知觉”上存在一些问题,还不能适应课堂的听课教学。于是出现听不见、丢三落

四、走神等现象。

找到自己孩子形成“注意力涣散”的原因,要对症下药,尽早纠正。如果继续发展,势必会影响学习效果,甚至在将来的工作中都会因习惯不好带来不良的影响。

第四篇:提高中职学生会计学习兴趣的方法探析

齐巧玉

【摘要】兴趣是推动人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新能力的内在力量。会计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在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课难教,师难当,学生难学”的现象。如何使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感兴趣,让学生真正学会会计操作,是一个值得不断探讨的课题。本文就如何在会计专业课教学中培养、激发、增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会计 学习兴趣 探析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好”与“乐”准确地概括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中职学校大部分学生对会计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认为学习会计没有用;二是缺乏学习会计的自信心,惧怕繁琐。针对这两种情况,作为中职学校会计授课教师,不能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接受能力,探求多种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精心组织好每堂课,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长,真正体现“乐学”之精髓。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会计能力呢?这是本人在近三年的会计教学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一、把握第一堂课,培养学习兴趣。

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知识时有个特点——注重实用性。他们认为有用的,以后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就肯学习,哪怕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钻研,去寻根问底。因此教师在讲授课程前,有必要把握好第一堂课,使所讲的知识充分体现会计的重要性及实用性。先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介绍,让学生对会计职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认识到会计职业是充满无限机遇、造就无数成功人士、经济待遇好,社会地位高的职业。利用学生对新学科的新奇感,将会计在现代经济管理与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逐一向学生说明,使学生觉得它重要、觉得它有用,从而将学生的好奇感变为求知欲,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会计产生于实践,来源于生活。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把深奥的理论还原于生活,使所讲的知识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会计问题的存在,从而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一)教学案例生活化。 在会计课程的讲授中要注意随时将现实生活引入到课堂中,通过采用形象的事例,新颖的比喻,把枯燥无味的理论、烦琐抽象的概念讲得生动活泼、有血有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领悟道理,掌握知识。例如在讲解“待摊费用”这一概念之前,先假设这样一个事例:一个家庭订阅报纸,每个月需支付10元。为了节省麻烦,该家庭在第一个月初就一次性支付了全年的订阅费用120元,这120元就视同为待摊的费用。即每个月摊付10元,在未来的12个月内分摊完毕。这样通过大家熟知的案例,把会计概念生活化,学生听起来通俗易懂,饶有兴趣。

(二)教学语言朴实化。

众所周知,会计语言抽象难懂。基于职校学生的基础差、学习自觉性不强,接受理论知识比较困难等因素,教师在讲授会计过程中应该从使他们听得懂来入手培养他们的兴趣感,采用朴实生动的语言使教学通俗易懂,易学易会。例如在讲解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哪个是资产类账户、哪个是负债类账户时,阐述为应收账款是人欠我,应付账款是我欠人;把给人家打借条叫“应付票据”,收到别人的借条叫“应收票据”;把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形容为“做蛋糕”,把企业的利润分配过程形容为“切蛋糕”等等。通过朴实生动的语言使许多问题形象、具体、简明化。既准确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理论实践结合化, 增加学习兴趣。

会计的实践教学是会计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强化理论知识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感性认识,增加学习的兴趣。

在会计知识的讲授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分量,增加学生主动操作的机会,能够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例如在讲解会计凭证的填制过程中,将现实生活中会计人员使用的真实凭证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亲自动手填制凭证。这样避免了纸上谈兵的抽象,扩大了学生的接触面,增强了学生分析凭证、填制凭证的能力,让学生充分看到自己将理论变为实践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提高学习兴趣。

会计专业课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因时制宜,根据教学任务、教材内容、学生接受程度,灵活采用和变换教法,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会计教学方法,除运用传统的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归纳法等外,还需要我们去创新。我在近三年的教学中,较好地运用了互动教学法,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互动教学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方法主要适用于分小组教学,我把班里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派一个小组长。每次开展会计模拟实训或知识点分析时,我先提出做账的要求或知识点中存在的疑问,留给学生分小组互动讨论与交流,然后集中汇总各小组的意见,大家共同探讨这一问题,从而也形成了一种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在这一环节中,师生真正达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所说:“当师生的积极性水乳交融的时候,就为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创造了条件,而实现了教育最优化”。

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授课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他们的学习态度、关注焦点、以及心理状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把兴趣教学应用于整个教学过程,才能增强授课吸引力,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席海英,职校生《基础会计》学习兴趣的培养探析,《吉林教育:高教》,2009年10期。

【2】修雪丹、李恩媛,论如何提高会计专业学生专业学习兴趣,《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第17期。

【3】王芳,如何提高中职会计课堂的教学质量,《商情》,2009年第22期。 【4】张大田,浅谈《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年第6期。

【5】李晓燕,浅谈会计教学中兴趣的提高,《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第6期。

第五篇:《如何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方法的研究》

课 题 实 施 方 案

一、课题的提出

1、从数学观的角度来看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主要课程,其重要性已被绝大多数学生所认识,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对数学学习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还很不正确和到位,他仅仅认识到数学基础对于记数、算帐有用,不了解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一定的关系;看到了数学工具性浅显的一面,而数学工具性更深层次的一面,以及数学的人文性,学生的认识十分肤浅。一个人的数学观支配着他从事数学活动的方式,极大地影响着他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动机和动力,决定着他用数学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了解学生的数学观,并积极地引导他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从而指导学生效地进行学习,获得学习数学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真正学到应该学到的东西,是数学教师应该做好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一项工作。

2、从新课标来看

新课标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素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课题从中年级学困生入手,以一切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好良好基础,符合课标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从本校学生数学学习的实情来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很多孩子成了“留守学生”,家庭教育、辅导成为空白,加上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动手、动脑的机会,出现了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进度,从而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上课无精打采,厌倦作业,害怕考试,更缺乏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精神和能力。

4、从本校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来看

从小学六年级学生参加毕业汇考的考试成绩中看出,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数学素质有所下降。出现了较多的低分(低于40分),一些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了信心。学习数学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它需要不断的积累、沉淀。出现低分不是“一日之寒”,是对数学学习逐渐放弃的过程。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其原因,在教学中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防止和努力控制学困生的产生,有力地做好转化学困生的工作。

二、课题界定

学困,指学习上有障碍,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的人或集体。 数学学习学困生,泛指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计算较慢正确率低,记忆力较弱,成绩较差的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学困生中较为严重的是连续得低分的学生(40分以下)

转化指转变,改变。

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即是在数学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学生,在一定形式的辅导下,学习上有了好的改变。

三、课题研究目标

1、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对学困生进行教育转化。

2、搞清学困生的类型及特点。

3、根据学困生成因,寻求转化方法策略。

4、争取转化成功,使其在学习、能力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内容

1、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研究;

学困生转化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特别需要老师有信心、恒心和爱心。积极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2、因材施教的应用;

为了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益,考虑到学困生客观上存在较大的个性差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这里包括从近期学习目标、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并及时反馈信息,了解他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查清主要症结,对症下药,避免再次分化。对于学习主动、积极进步的表现应有不失时机的加以鼓励,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学困生转化。

3、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的培养的研究;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宝贵的心理因素,在这种情绪下,大脑异常活跃、神经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必然会提高学习效率,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更应该加强学法指导。当他在学习中遭受挫折和失败时,需要老师耐心的心理疏导和方法点拔,“开小灶”进行知识上的查漏补缺;当他在学习上或行为中出现“闪光点”时,哪怕是课堂上专心听讲,我们都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可以让他体会到信赖、满意、亲切的情感,从而树立他的学习信心,以满腔热情投身到学习中来,增强向优生转化的勇气。

4、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的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动手动脑相结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紧张压抑的被动接受为轻松愉快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

5、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对学困生的影响的研究;

家庭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对学生的前期思想起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气氛和健康的社会文化可以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学生从小远离不良风气的侵袭。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成员查阅各种文献资料进行相关理论学习研究,努力提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观察法:有目的地观察数学学困生在课堂听讲、练习、交流作业、检测时的表现,寻找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

3、行动研究法:本课题倡导教师自觉、主动的参与研究,并通过实践与研究改进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方法,提高数学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六、课题研究拟订措施 1.加强教师的“学困生转化”理论学习。

首先在学校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加强理论学习,在课题组内树立让每一位孩子在数学学习中都有提高的意识,创造一种积极学习,善于积累经验的氛围,并将教学方法,引导方法、辅导方式做到资源共享,使每一位教师能做到转化有方,为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打下扎实的基础。

2.抛砖引玉,从细节做起,创设良好向上的研究氛围。 老师们把自己在平常实践中总结出的转化学困生的点滴经验记录并在组内交流。紧密结合学校的各项教学研究活动和学生活动,搞好课题研究;做到课题组织有序、运作规范、追求实效。

善于请教是一种好习惯。善于请教的前提是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同时要辅之一定的勇气。教师平时有意识地指导数学学困生随时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向老师请教,向同学请教。向别人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没有解决的。这点很重要,不能惰于思考,一味依赖别人。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教师主动参与,积极引导学生多动脑,让遇事好问“为什么”成为思维习惯。课后教师尽量抽点时间,和学生们围坐在一起,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学生和老师互相考问。

3、开好家长会,加强家校沟通。

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水平和能力,同时加强家校沟通,建立家校联系卡,使家校沟通形成长效机制,共同促进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4年3月1日——2014年3月20日) 工作目标: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开题论证,修订课题方案。 (2)搜集关于学困生转化的资料,了解班级数学学困生的现状。 (3)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形成数学学困生转化的预设目标。

(4)开展调查研究,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2、实施阶段(2014年3月21——2015年4月30)

课题研究组成员将构建的教育目标,设计的教育内容,按选择的途径和方法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做好观察、记录、分析、收集反馈信息。

3、总结阶段(2015年5月1日——2015年7月1日) (1)搜集课题研究中积累的资料,从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筛选出能促进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指导策略,推广深化、拓展和完善本课题研究。

(2)结题汇报活动。

塔城市三小三年级数学教研组

2014年3月2日

《如何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方法的研究》

课 题 实 施 方 案

塔城市三小三年级数学教研组 2014年3月2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停车位个人租赁合同下一篇:土地承包权转让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