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防排烟施工记录

2022-11-02

第一篇:消防防排烟施工记录

消防喷淋、报警、防排烟施工方案

消防喷淋工程施工

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

水泵、报警阀件、水泵接合器及高位水箱安装

支架制作安装

干立管安装

水流指示器、喷洒头安装

管道强度试验及冲洗

分层干支管及其阀件安装

系统通水调试

系统严密性试验

安装准备

支架制作安装

干立管安装

水泵、报警阀件、水泵接合器及高位水箱安装

分层干支管及其阀件安装

管道强度试验及冲洗

水流指示器、喷洒头安装

系统严密性试验

系统通水调试

安装准备

1、认真熟悉经会审认定的图纸,根据施工方案、技术安全交底的具体措施选用材料,测量尺寸,绘制草图,预制加工。

2、核对有关专业图纸,查看各种管道的坐标、标高是否有交叉或排列位置不当,及时与设计人员研究解决,办理洽商手续。

3、检查预埋件和预留洞是否准确。

4、检查管材、管件、阀门、设备及组件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5、要安排合理的施工顺序,避免工种交叉作业干扰,影响施工。

支架安装:

利用已有支架。

立管安装:

1、喷洒管道一般要求使用镀锌管件或沟槽连接管件。需要镀锌加工的管道应选用碳素钢管或无缝钢管,在镀锌加工前不允许刷油和污染管道。

2、喷洒干管用沟槽式连接或法兰连接每根配管长度不宜超过6

m,直管段可把几根连接在一起,使用倒链安装,但不宜过长。也可调直后,编号依次顺序吊装,吊装时,应先吊起管道一端,待稳定后再吊起另一端。

3、管道连接紧固法兰时,检查法兰端面是否干净,采用3~5mm

的橡胶垫片。法兰螺栓的规格应符合规定。紧固螺栓应先紧最不利点,然后依次对称紧固。法兰接口应安装在易拆装的位置。

4、螺纹连接符合下列要求:

4.1

管子宜采用机械切割,切割面不得有飞边、毛刺;

4.2

当管道变径时,宜采用异径接头;在管道弯头处不得采用补芯;当需要采用补芯时,三通上可用1个,四通上不应超过2个;公称直径大于50mm的管道不宜采用活接头;

4.3

螺纹连接的密封填料应均匀附着在管道的螺纹部分;拧紧螺纹时,不得将填料挤入管道内;连接后,应将连接处外部清理干净。

5、沟槽式管接头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5.1

选用的沟槽式管接头应符合CJ/T156-2001《沟槽式管接头》标准要求,其材质应为球墨铸铁并符合GB/T1348《球墨铸铁件》标准要求;

5.2

沟槽式管件连接时,其管材连接沟槽和开孔应用专用滚槽机和开孔机加工;连接前应检查沟槽和孔洞尺寸和加工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沟槽、孔洞处不得有毛刺、破损裂纹和脏物;

5.3

橡胶密封圈应无破损和变形,涂润滑剂后卡装在钢管两端;

5.4

沟槽式管件的凸边应卡进沟槽后再紧固螺栓,两边应同时紧固,紧固时发现橡胶圈起皱应更换新橡胶圈;

5.5

机械三通连接时,应检查机械三通与孔洞的间隙各部位应均匀,然后再紧固到位;

5.6

配水干管〈立管〉与配水管〈水平管〉连接,应采用沟槽式管接头异径三通;

5.7

埋地、水泵房内的管道连接应采用挠性接头,埋地的沟槽式管接头螺栓、螺帽应作防腐处理。

报警阀组的安装:

报警阀组的安装应先安装水源控制阀、报警阀,然后再进行报警阀辅助管道的连接。水源控制阀、报警阀与配水干管的连接应使水流方向一致。报警阀组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报警阀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明显位置,距地高度宜为1.2m

,两侧距墙的距离不应小于0.5m,下面距墙的距离不应小于1.2m。报警阀处地面应有排水措施。

消防水泵安装:

利用已有水泵。

消防水箱安装

利用已有水箱。

消防喷洒分层干支管安装:

1、管道的分支预留口在吊装前应先预制好,丝接的用三通定位预留口,焊接可在干管上开口焊上熟铁管箍,调直后吊装。所有预留口均加好临时堵头。

2、需要加工镀锌的管道在其它管道未安装前试压、拆除、镀锌后进行二次安装。

3、走廊吊顶内的管道安装时,应先进行各专业管道的综合排列,画出走道吊顶内管道布置剖面图,经各方确定后进行安装。

4、向上喷的喷洒头有条件的可与分支干管顺序安装好。其它管道安装完后不易操作的位置也应先安装好向上喷的喷洒头。

5、喷洒头支管应在吊顶龙骨装完,根据吊顶材料厚度定出喷洒头的预留口标高,按吊顶装修图确定喷洒头的坐标,使支管预留口做到位置准确。支管管径一律为25mm,

末端用25mm×15mm

的异径管箍甩口,管箍甩口与吊顶装修层平,拉线安装。支管末端的弯头处100mm

以内宜加卡件固定,防止喷头与吊顶接触不牢,上下错动。支管装完,管箍甩口用丝堵拧紧。

水压试验及管道冲洗

1、试压前埋地管道的位置及管道基础、支墩等应符合要求;

2、试压用的压力表不得少于2只;精度不得低于1.5级,量程应为试验压力值得1.5~2倍;对不能参与试验得设备、仪表、阀门

及附件应加以隔离或拆除待试验后再恢复;加设得临时盲板应突出于法兰得边。

3、水压强度试验:在环境温度5℃以上进行(<5℃时采取防冻措施)。

当工作压力≤1.0MPa时,试验压力=1.5倍工作压力,并且不低于1.4MPa;当工作压力>1.0MPa时,试验压力=工作压力+0.4MPa。强度试验点(即压力表)应设在系统管网得最低点。

3.1

注水时应将管网内得空气排净,并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30min,目测管网应无泄露和变形,并且压力降≯0.05MPa,进行详细检查,并作记录。

3.2

当出现泄露时,应停止试压,并应放空管网中的试验介质,消除缺陷后,重新再试。

3.3

系统试压完成后,应及时拆除所有临时盲板及试验用的管道,并应与记录核对后填写正式记录表。

4、管道冲洗:消防管道在试压完毕后可连续做冲洗工作。

管网冲洗的水流流速、流量不应小于系统设计的水流流速、流量;管网冲洗宜分区、分段进行;水平管网冲洗时其排水管位置应低于配水支管。

管网冲洗前应先将系统中的流量减压孔板、过滤装置拆除,冲洗水质合格后重新装好,冲洗出的水要有排放去向,不得损坏其它成品。

冲洗水的排水管道(其截面面积≮被冲洗管道截面面积的60﹪)应与排水系统可靠连接,其排放应畅通安全。

管网的地上与地下部分连接前,应在配水干管底部加堵头后,对地下管道进行冲洗。

管网冲洗应连续进行,当出水口处水的颜色、透明度与入口处水的颜色、透明度基本一致时为合格。管网冲洗结束后,应将管网内的水排除干净。

水流指示器安装:

一般设在每层的水平分支干管或某区域的分支干管上。应水平立装,水流指示器前后应保持有5倍安装管径长度的直管段,安装时注意水流方向与指示器的箭头一致。信号阀应安装在水流指示器前的管道上,与水流指示器的距离不宜小于300mm。

喷洒头安装:

1、喷洒头的规格、类型、动作温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2、喷洒头安装的保护面积、喷头间距及距墙、柱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

3、喷洒头的两翼方向应成排统一安装。护口盘要贴紧吊顶,走廊单排的喷头两翼应横向安装。

4、安装喷洒头应使用特制专用扳手(灯叉型),

填料宜采用聚四氟乙烯带,防止损坏和污染吊顶。

5、水幕喷洒头安装应注意朝向被保护对象,在同一配水支管上应安装相同口径的水幕喷头。

6、系统严密性试验:

在强度试验和冲洗合格后进行,试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稳压24h,应无泄露。

7、消防系统通水调试:

应达到消防部门测试规定条件。

7.1

水源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7.1.1

按设计院要求核实消防水箱的容积、设置高度及消防储水不作它用的技术措施;

7.1.2

按设计要求核实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和供水能力,并通过移动式消防水泵做供水试验进行验证。

7.2

消防泵运行试验:分别以消火栓按钮启停泵;在消防泵控制柜启停泵;在消防控制室启停泵;工作泵、备用泵转换运行。启动消防泵应在60S内投入正常运行,远距离启停消防泵应灵敏且运行正常;主电源停止,备用电源应在60S自动投入运行;主泵故障停止运行,备用泵能自动切换运行,主备泵运行均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有信号显示。

7.3

稳压泵运行试验:模拟设计启动条件启动稳压泵,稳压泵应能立即启动,当系统达到设计压力后,稳压泵应能自动停止运行,泵的运行和停止均应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有信号显示。

7.4

报警阀阀组调试:

7.4.1

湿式报警阀调试时,在试水装置处放水,当湿式报警阀进口水压大于0.14MPa、放水流量大于1L/s时,报警阀应及时启动;带

延迟器的水力警铃应在15s~90s内发出报警铃声,不带延迟器的水力警铃应在15s内发出报警铃声;压力开关应及时动作,并反馈信号;

7.4.2

干式报警阀调试时,开启系统试验阀,报警阀的启动时间、启动点压力、水流到试验装置出口所需时间,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7.4.3

干湿式报警阀调试时,当差动型报警阀上室和管网的空气压力降至供水压力的1/8以下时,试水装置应能连续出水,水力警铃应发出报警信号。

7.4.4

雨淋阀调试利用检测、试验管路进行。用设计的自动或手动方式启动雨淋阀,启动装置动作后,雨淋阀应在15s之内启动,试验管路应输出设计要求的水流;公称直径大于200mm的雨淋阀调试时应在60s之内启动。雨淋阀调试时当报警水压为0.05MPa水力警铃应发出报警铃声。

7.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联动试验湿式系统:启动一只喷头或在末端试水装置处放水,用试水测试仪测试,其流量应在0.94~1.5L/s以内,水流指示器动作后应输出报警信号,同时水力警铃应连续报警,压力开关应在消防控制设备显示报警信号并启动消防泵。报警阀启动时间、启点压力、水流到试验装置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联动试验时,消防泵应启动正常,主、备泵切换正常,消防控制室有信号显示。

火灾报警系统施工

1、工艺流程

管路及线缆敷设

探测器安装

手动报警按钮安装

区域报警器安装

机房设备安装

设备接地

系统调试

2、布线要求

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2.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布线,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对导线的种类、电压等级进行检查。

2.3

在管内或线槽内穿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穿线前,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

2.4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

2.5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2.6

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在便于接线处设接线盒:

2.6.1

管子长度每超过45m,无弯曲时;

2.6.2

管子长度每超过30m,有1个弯曲时;

2.6.3

管子长度每超过20m,有2个弯曲时;

2.6.4

管子长度每超过12m,有3个弯曲时;

2.7

管子入盒时,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套锁母。

2.8

在吊顶内敷设各类管路和线槽时,宜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持物固定。

2.9

线槽的直线段应每隔1.0~1.5m设置吊点或支点,在下列部位也应设置吊点或支点:

2.9.1

线槽接头处;

2.9.2

距接线盒0.2m处;

2.9.3

线槽走向改变或转角处。

2.10

吊装线槽的吊杆直径,不应小于6mm。

2.11

管线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处,应采取补偿措施,导线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

2.1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导线敷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25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Ω。

3、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要求

3.1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3.1.1

探测器至墙边、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如图4-1所示;

图4-1

探测器距墙、梁安装位置图

3.1.2

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3.1.3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3.1.4

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图4-2

探测器在宽度小于3m的走道布置图

3.1.5

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

3.1.6

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牢靠,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3.1.7

探测器的“+”线应为红色,“-”线应为蓝色,其余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

3.1.8

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cm的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的标志。

3.1.9

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宜封堵,安装完毕后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3.1.10

探测器的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3.2

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和安装高度应依据所探测气体的性质而定。当探测的可燃气体比空气重时,探测器安装在下部,当探测的可燃气体比空气轻时,探测器安装在上部。

3.3

红外光束探测器的安装要求。

3.3.1

发射器和接收机应安装在同一条直线上,见图4-3。

图4-3

红外光束探测器安装示意图

3.3.2

光线通路上不应有遮挡物。

3.3.3

相邻两组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4m,探测器距侧墙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7m且,不应小于0.5m。

3.3.4

探测器光束距顶棚一般为0.3~0.8m,且不得大于1m。

3.3.5

探测器发出的光束应与顶棚水平,远离强磁场,避免阳光直射,底座应牢固地安装在墙上。

3.4

缆式探测器的安装要求。

3.4.1

缆式探测器用于监测室内火灾时,可敷设在室内的顶棚下,其线路距顶棚的垂直距离应小于0.5m。

3.4.2

热敏电缆安装在电缆托架或支架上时,应紧贴电力电缆或控制电缆的保护外护套,呈正弦波方式敷设。

3.4.3

热敏电缆敷设在传送带上时,可借助M形吊线直接敷设于被保护传送带的上方及侧面。

3.4.4

热敏电缆安装于动力配电装置上时,应与被保护物有良好的接触。

3.4.5

热敏电缆敷设时应用固定卡具固定牢固,严禁硬性折弯、扭曲,防止护套破损。必须弯曲时,弯曲半径应大于200mm。

4、手动报警按钮安装

4.1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墙上距地面高度1.5m。

4.2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牢固,不得倾斜;其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0c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的标志。

5、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要求

5.1

火灾报警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1.5m;落地安装时,其底宜高出地面0.1~0.2m。

5.2

控制器不得倾斜安装。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5.3

引入控制器的缆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5.3.1

配线整齐,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靠;

5.3.2

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字迹清晰不易褪色;

5.3.3

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

5.3.4

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

5.3.5

所有导线均应绑扎成束,导线在进入线管处应封堵。

5.4

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

5.5

导线引入线穿线后,在进线管处应封堵。

5.6

控制器的接地应牢靠,并应有明显的标志。

6、消防控制设备的安装要求

6.1

消防控制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功能检查,不合格的不得安装。

6.2

消防控制设备的外接导线,当采用金属软管作套管时,其长度不宜大于2m,且应采用管卡固定,其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0.5m。金属软管与消防控制设备的接线盒(箱),应采用锁母固定,并应根据配管规定接地。

6.3

消防控制设备外接导线的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6.4

消防控制设备盘(柜)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端子应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7、系统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

7.1

工作接地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不得利用镀锌扁钢或金属软管。

7.2

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体的工作接地线,在通过墙壁时,引传入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管。

7.3

工作接地线与保护线必须分开,保护接地导体不得利用金属软管。

7.4

接地装置施工完毕后,应及时作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内容应包括下列内容:

7.4.1

测量接地电阻,并作好记录;

7.4.2

查验应提交的技术文件;

7.4.3

审查施工质量。

消防应急灯安装施工

1、材料要求:

1.1各型灯具:灯具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灯内配线严禁外露,灯具配件齐全,无机械损伤、变形、油漆剥落,灯罩破裂,灯箱歪翘等现象。所有灯具应有产品合格证。

1.2灯具导线:照明灯具使用的导线其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500V,其最小线芯截面应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

2、操作工艺

2.1工艺流程:检查灯具

---组装灯具---安装灯具---

通电试运行

2.2

灯具检查:根据灯具的安装场所,检查灯具是否符合要求

2.3

灯内配线检查:灯内配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

2.4特征灯具检查:

(a)各种标志灯的指示方向正确无误;

(b)应急灯必须灵敏可靠;

(c)事故照明灯具应有特殊标志;。

2.5灯具组装:

a首先将灯具的托板放平,如果托板为多块拼装而成,就要将所有的边框对齐,并用螺丝固定,将其连成一体,然后按照说明书及示意图把各个灯口装好。

b确定出线和走线的位置,将端子板(瓷接头)用机螺丝固定在托板上。

c根据已固定好的端子板(瓷接头)至各灯口的距离掐线,把掐好的导线削出线芯,盘好圈后,进行涮锡。然后压入各个灯口,理顺各灯头的相线和零线,用线卡子分别固定,并且按供电要求分别压入端子板。

2.6

灯具安装:应急灯具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急照明灯的电源除正常电源外,另有一路电源供电;或者是独立于正常电源的柴油发电机组供电;或由蓄电池柜供电或选用自带电源型应急灯具;

B、应急照明在正常电源断电后,电源转换时间为:疏散照明≤15S;备用照明≤15S;安全照明≤0.5S。

C、疏散照明由安全出口标志灯和疏散标志灯组成。安全出口标志灯距地高度不低于2m,且安装在疏散出口和楼梯口里侧的上方。

D、疏散标志灯安装在安全出口的顶部,楼梯间、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应安装在1m以下的墙面上,不易安装的部位可安装在上部。疏散通道上的标志灯间距不大于20m。

E、疏散标志灯的设置应不影响正常通行,且不在其周围设置容易混同疏散标志的其他标志牌等。

F、应急照明灯具运行中温度大于60℃的灯具,当靠近可燃物时,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措施。当采用白炽灯,卤钨灯等光源时,不直接安装在可燃装修材料或可燃物件上。

G、应急照明线路在每个防火分区有独立的应急照明回路,穿越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有防火隔堵措施。

H、疏散照明线路采用耐火电线,穿管明敷或在非燃烧体内穿刚性导管暗敷,暗敷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电线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750V的铜芯绝缘电线。

2.7

通电试运行:

灯具、配电箱(盘)安装完毕,且各条支路的绝缘电阻摇测合格后,方允许通电试运行。通电后应仔细检查和巡视,检查灯具的控制是否灵活、准确;开关与灯具控制顺序相对应,如果发现问题必须先断电,然后查找原因进行修复。

3、质量标准

3.1保证项目:

3.1.1灯具的规格、型号及使用场所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3.1.2重量3kg以上的灯具,必须预埋吊钩或螺栓,预埋件必须牢固可靠。

3.1.3

低于2.4m以下的灯具的金属外壳部分应做好接地或接零保护。

3.2

基本项目:

3.2.1灯具安装

灯具安装牢固端正,位置正确,灯具安装在木台的中心。器具清洁干净,吊杆垂直,吊链的双链平行,灯具安装固定可靠,排列整齐。

3.2.2

导线与灯具的连接:

导线进入灯具处的绝缘保护良好,留有适当余量。连接牢固紧密,不伤线芯。压板连接时压紧无松动,螺栓连接时,在同一端子上导线不超过两根,吊链灯的引下线整齐美观。

3.3允许偏差项目:

器具成排安装的中心线允许偏差5mm。

4、成品保护

4.1灯具进入现场后应码放整齐、稳固。并要注意防潮,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以免碰坏表面的镀锌层、油漆及玻璃罩。

4.2安装灯具时不要碰坏建筑物的门窗及墙面。

4.3灯具安装完毕后不得再次喷浆,以防止器具污染。

防排烟系统安装

施工程序

消防排烟系统图纸确认→打吊卡→管道制作→管道安装→风口安装→风机安装→系统试验→系统调试→消防检测、验收

1、消防排烟系统图纸确认

1.1在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应预埋管或加防护套管,其钢板厚度不小于1.6mm,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不燃且用对人体无危害的柔性材料封堵。

1.2风管内严禁其他管线穿越。

1.3各类风管部件及操作机构的安装,应能保证其正常的使用功能,并便于操作。

1.4斜插板风阀的安装,阀板必须为向上拉启;水平安装时,阀板还应为顺气流方向插入。

1.5止回阀安装的方向应正确。

1.6防火阀、排烟阀的安装方向,位置应正确,防火分区隔墙两侧的防火阀,距墙表面不应大于200mm.

1.7风管安装前,清除内、外杂物,并做好清洁和保护工作;

1.8风管安装的位置、标高、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风管接口的配置不得缩小其有效截面。

1.9连接法兰的螺栓应均匀拧紧,其螺母宜在同一侧。

1.10风管接口的连接应严密、牢固。

1.11柔性短管的安装,应松紧适度,无明显扭曲。

1.12可伸缩性金属软风管的长度不宜超过2m,并不应有死弯或塌凹。

1.13风管与砖、混凝土风道的连接接口,应顺着气流方向插入,并应采取密封措施。风管穿出屋面处应设有防雨装置。

2、风管支吊架安装

2.1风管水平安装,直径或长边尺寸小于400mm,间距不应大于4m;大于400mm不应大于3m。

2.2风管垂直安装,间距不应大于4m,单根直管至少应有2个固定点。

2.3托架、吊杆的螺孔应采用机械加工,不得用气割和电焊开孔。风管排列时,严禁将法兰和调节机构装设在墙或楼板内,并且每一

系统的螺杆朝一个方向安装。

2.4风管安装时,不应将支、吊杆固定在法兰上,并且支吊架设置要避开风口和各种风阀的位置。

2.5风管安装时不能出现扭曲和饶角现象,允许偏差如下:明装风管水平安装,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3/1000,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明装风管垂直安装,垂直度的偏差为2/1000,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暗装风管位置应正确,无明显偏差。

2.6风管支、吊架宜按国标图集与规范选用强度和钢度相适应的形式和规格。对于直径或边长大于2500mm的超宽、超重等特殊风管的支、吊架应按设计规定。

3、部件安装

3.1部件安装,首先要与图纸核实清楚是什么名称、型号、规格并与施工员校对后,方可安装。

3.2防火阀、调节阀、止回阀等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部位。

3.3防火阀安装方向位置应正确,易熔件应迎气流方向,安装后应做动作实验,其阀板的起闭应灵活,动作应可靠,并且应单独设支吊架。

3.4消声器消声弯头要设置单独的支架,不使风道承受重量。

4、

风口的安装

a、风管与风口的连接应严密、牢固,边框与建筑装饰面贴实,外表

面应平整不变形,调节应灵活。

b、风口水平安装,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3/1000,风口垂直安装,垂

直度的偏差不应大于2/1000。

c、铝合金条形风口的安装,其表面应平整,线条清晰,无扭曲变

形、转角、拼缝处应衔接自然,且无明显缝隙。

5、防排烟风机的安装

a)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出口方向应正确。

b)叶轮旋转应平稳,停转后不应每次停留在同一位置上。

c)固定通风机的地脚螺栓应拧紧,并有防松动措施。

6、系统调试

6.1消防排烟工程安装完毕,必须进行系统的测定和调整(调试)。系统调试包括二项,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系统无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

6.2排烟风机叶轮旋转方向正确、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与声响,其电机运行功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在额定转速下连续运转2h后,滑动轴承外壳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摄氏度;滚动轴承不得超过70摄氏度。

6.3防排烟系统联合试运行风量、风压必需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第二篇:防排烟系统施工方案

山东三九药业有限公司 防排烟系统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三九药业防排烟工程。所有风管均采用加厚钢制作。包括风管制作、安装及联动控制系统的安装。

二、工程注意事项:

1、本工程为车间内施工。由于车间已经使用,施工过程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需大力做好施工协调工作,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2、施工工作面较大,施工时需合理安排,严格按图纸设计施工。

3、根据工程工期安排,工程冬季施工,制定冬季施工的相关措施

三、

1、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合格。

2、为确保本工程总体质量目标的实现,明确具体质量目标:

1)分项工程质量合格率为100%。

2) 管道坡度、标高等技术数据满足设计要求。

四、施工计划

首先,做好技术交底

工程正式开工前必须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各管道施工技术人员、施工队长及班组长作总体交底,再由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班组长向具体施工人员根据工程进度作分部分项技术交底和专项技术交底,工程关键过程、特殊过程应有该专业责任人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工程变更,施工技术人员应及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采取书面交底、现场演示、样板施工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使全体人员都了解设计意图、规范和标准要求、采取的施工步骤、工艺方法、安全措施及所需的材料设备和工期要求。 其次,项目部应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系统培训,来增加施工工

人员的质量意识,提高施工质量的技术,业务和管理水平,为工程的质量创造必要的保证条件。

1、项目部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应接受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教育,以及有关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术、操作技能的培训。

2、施工管理人员应学习本公司工作程序文件的管理知识。

3、施工管理及操作人员应及时学习新规范、新工艺及新的施工手册。

4、对特殊作业人员应进行上岗前培训,并进行考核,合格后领取资格证书才能允许上岗。

5、新进入施工现场的职工应进行有关本工程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6、应对各施工人员进行本工程中的质量目标教育,进行全面技术交底。

三)做好相关规范标准收集工作

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除按施工图纸、工料规范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标准和验收规范以及当地主管部门的各项规定。 四)现场临时设施施工准备

1、施工用房及堆放场地的准备安排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以方便于施工为原则,且工期较短,钢管材料分批、分散堆放,堆放于离施工点最近的路边。

2、现场临时用电

1)从安装点附近的电源点接线; 五)施工生产准备

1、施工场地:首先在施工现场做好场地清理,清除现场障碍物,做好防护工作,清出管道搬运通道及管道焊接场地。

2、施工作业面:进行现场勘察,查出影响施工的问题,及时解决,理出施工作业面。

3、配备足够的安装、调试机具、并对所有进入现场的施工机具进

行检查和试运转,并作好记录,保证机械完好率在95%以上。

4、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和工程要料计划,对于可以预制的要提前加工,采购材料。

五、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一)项目部管理体系

我公司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及特点,采用现场项目经理负责制的组织管理机构形式,合理配备管理岗位,择优配臵管理人员,我公司将在签订合同后,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管理部,做到事无巨细,均有人管,以保证工程的安全优质施工。

我公司视本工程为我公司重要的项目之一,在工程管理的每一个方面都将工程给予全力支持,由公司委派拥有丰富现场管理经理的管理人员及国家安装一级项目经理常驻现场,负责对整个项目的日常管理及与业主、政府部门、设计、监理单位的日常系统与协作,负责对本管道安装工程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进度及造价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能够做到以下几方面工作:

1、及时、准确执行业主和监理的指令。

2、使项目部成为项目的中枢,并能够使项目部的各项施工指令,准确地传达至每个施工人员。

二)项目部及项目部管理人员职责 1.项目经理部职责

1)履行机电承包管理职能,负责与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其它分包商的联系、衔接、沟通、函件往来以及有关事宜的处理。 2)负责机电安装工程组织管理和内外协调。 3)负责本工程与其他各相关单位的配合与协作,提出技术课题并编制相应的专题施工方案,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和协调处理各方面的关系问题。

4)积极参加并协助业主、监理组织的协调会议和专业会议,并督促本项目部施工人员按会议精神实施。

5)负责合同管理和经营工作,全面履行施工合同。

6)负责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及管理,确保工程顺利地按期全面完成。

7)负责工程完成量报表的汇总、核对、审核和申报工作。 8)负责工程收款和资金统筹组织及安排。 9 )负责工程技术、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10)负责劳力、材料、设备管理工作。

11)负责工程竣工验收和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归档工作。 2.项目经理职责

1)受公司任命,在公司法人授权内代表公司经理履行合同执行责任; 2)负责工程项目组织机构的建立及完善,负责员工考核签到; 3)根据合同要求及现场需要进行项目管理策划; 4)主持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及修改调整; 5) 审批项目质量计划及根据需要调整修改;

6)代表机电分包方参加业主、监理、设计召开的协调会议; 7)负责工地的日常项目管理工作;

8)代表机电分包方签署发往业主、监理、设计等的文件; 9)代表机电分包方签署工程款申请单;

10) 在合同期间进行每月合同检讨,确保合同执行是按预定计划在受控状态;

11)签署每月向业主、监理、公司的综合月报汇报; 3.项目质保工程师职责

1)负责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及调整;

2)负责重大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及调整;

3)负责最新施工规范技术标准的收集及公布执行检查; 4)负责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分包竣工资料的检查; 5)参与阶段验收或测试,提出整改要求;

6)负责质量缺陷的检查鉴定及处理方案确定; 7)负责计量器具的定期检验及核定; 8)负责每月技术总结编制。

4.项目生产责任人职责

1)协助项目经理对项目主要施工人员进行选配; 2)监督管理施工人员,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调配; 3)规划施工现场和临时设施的布局,按总图进行管理; 4)建立施工材料和工程设备供应情况的监督程序; 5)协调本专业和其它承包商的工作关系; 6)监督各施工队伍,按设计要求施工;

7)安排竣工验收工作,完成向业主的移交。 5.工程技术责任人职责

1)在项目经理和项目质保工程师领导下负责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2)组织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学习、贯彻上级颁发的各项政策、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和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3)组织编制一般工序的施工方法、技术措施和必要的《操作技术规程》和《专题施工方案》,负责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和施工进度计划和组织实施; 4)参加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等活动,负责主持对一般工程项目和重要施工部位技术交底,并向施工班组长进行二级技术交底;

5)负责编制整个工程各阶段、各层次的施工进度计划,检查并采取措施控制现场进度;

6)建立健全项目质量检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7)掌握工程质量、安全动态,组织质量安全检查; 8)组织质量、安全事故初步调查,参与处理工作; 9)对特殊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进行考核和管理; 10)参与材料、设备检验,组织工序验收和评定。 11)组织好项目部的工程创优和评奖活动。

12)协助项目经理进行质量、安全和管理工作,针对工程特点制定措施,处理施工中的技术、质量、安全问题,严格按标准、规范指导施工;

13)负责重要工序、隐蔽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的检验或验收;

通风管道制做 选料:风管和部件的板材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各系统的板材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制作前,首先检查所用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明材质证明,若无上述文件,不得使用。钢板应为优质板,不得有锈斑;外观上无氧化物和针孔、麻点、起皮等缺陷。其他辅材不能因具有缺陷导致产品强度的降低或影响使用效能。 接到加工单后,负责加工制作的责任师必须预先计算分析所需材料的数量,材料部门严格把关,确保节约材料。 制作:严格遵守设计图纸及国标相应的规定。板材在下科前必须进行校平。弯头、异径管等零部件必须采用联合角咬口。做好材料的节约工作,做到大料不小用,整料不零用,利用边角料加工小的零部件。 剪切前进行下料复核,以免有误。复核后,接线形状采用机械剪板机,电动手剪及手动手剪进行剪切。剪切过程中要仔细、认真、不得跑线。剪切后,在咬口前进行剪口倒角,倒角必须用专用倒角工具,以免出现误差。咬口后的板料进行折方,首先需核对折方线,确认无误后进行折方,折方的关 键是位臵正确、角度准确,尤其对变径弯头及变径。风管成型前,应检查下料、咬口折方等工序是否无误,核对下料的几何尺寸是否正确。风管合口必须用木制榔头及木制打板,以免损坏镀锌层。风管合口必须打实、打严以免漏风,且四边平齐。风管与角钢法兰连接,管壁厚度<1.5mm,采用翻边柳接;铆接部位应在法兰外侧,管壁厚度>1.5mm,采用沿风管周边将法兰满焊。矩形风管边长大于等于630mm保温风管大于等于800mm,风管长度在1.2m以上的均应加固。风铆接时,不得出现翻边尺寸要均宽,最小≮6mm,咬口重叠处,翻边时应突出部分铲平。翻边使用的工具必须为木制榔头及木制打板。完成风管翻边后,对风管外形进行检查,对风管翻边四角、三通角处咬口、拼料等有明显缝隙处涂密封胶。处理好的风管要擦试干净,按加工单标注,标在风管内侧注清相关文字、代号。成型后的风管经自检合格后,请质量检查员检查,合格后加盖印章,杜绝不合格品出厂。

二、 通风管道安装 1. 风管安装工艺流程:

风管运至施工现场,向甲方、监理报检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 (1)风管支吊架安装必须准确,膨胀螺栓规格与吊杆相同。 (2)吊架间距:

风管水平安装:不大于3m;风管垂直安装:间距不大于4米,单根直管至少应有2个固定点。

(3)支吊架不宜设臵在风口、阀门、检查门及自控机构处;离风口或插接管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m。

(4)当水平悬吊的主风管、干风管长度超过20米时,设臵防止摆动固定点,每个系统不少于1个。

(5)防火阀直径或长边尺寸大于等于630mm时,设独立支吊架。 2. 风管连接:

法兰接口处为确保严密,法兰间应有垫料,送回风、新风、排风系统为3mm厚8501阻燃密封胶带,排烟风管为 3mm厚石棉板。加 8501密封胶带在上螺栓之前完成,在螺栓内侧,不得挤进风管;加石棉板在风管上螺栓之后完成。且不得超出法兰外边,然后再紧螺栓。

3. 风口安装 安装通则:风口安装从接口和外观两方面要求。风口与风管连接严密、牢固保证风口与风管离缝处不漏风;风口在室内墙面或吊顶做到横平竖直,表面平整,风口与装饰面贴实,达到无明显痕迹,铝合金条形风口的安装,其表面应平整,线条清晰;无扭曲变形;转角、拼缝处应衔接自然,且无明显缝隙。单个风口的水平度偏差控制在3/1000,垂直度偏差控制在2/1000,同室安装应达到整体协调美观。外墙百叶式防水进排风风口安装为工程的必要环节,安装时需要注意风口的安装方向以及与风管连接处的密闭处理,避免雨水渗入。防、排烟风口安装为工程安装之重点,安装时需要注意保证风口的安装方向,安装操作高度,以及与风管连接处的防火处理,以保证防火系统的功能。

第三篇:高规答疑-防排烟部分

防排烟部分:­

(问题一)一类公共建筑,其裙楼为公共用房(如商场、餐厅、娱乐场所等),其上部为居住用房。当公共用房与居住用房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分开设置或相互隔绝独立,且居住用房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都满足自然排烟条件时,居住用房上述部位的防火设施应如何考虑?­ 解析: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问题二)防烟楼梯间因在建筑首层用防火墙、防火门将地上与地下分隔开,其防烟设施如何考虑?­ 解析:(1)地下、地上如果建筑有条件分别提供送风井道,尽量分别设置防烟设施。如无条件必须合用时,地下部分送风口应加大尺寸,必须保证地下室防火门的门洞风速。­

(问题三)剪刀梯可合用一个加压送风系统。当剪刀梯有前室时,可否仍合用一个加压送风系统?­

解析:可以合用一个加压送风系统。根据“高规”8.3.2条,表8.3.2-1中规定风量选用。­ (问题四)某房间应设排烟设施。它具有可开启外窗,但进深超过30m。此时可否在进深30m处设挡烟垂壁,靠外窗一侧部分采用自然排烟,而内侧部分采用机械排烟?­ 解析:不能。应按房间总面积设置机械排烟。可开启外窗进行补风。­

(问题五)有可开启的外窗、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是否一定应设机械排烟?­

解析:应设机械排烟。有可开启的外窗,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应按8.4.1.1条执行,开启外窗可作为补风。­

(问题六)地下室自行车库排烟设计如何考虑?­ 解析:按地下汽车库每小时6次换气确定排烟量。尽量设计成半开敞式(上部有开启外窗),进行通风换气和自然排烟。­

(问题七)排烟型风机可否直接安装在排烟区域内?­

解析:排烟风机,不能直接设在需排烟的区域内。应设排烟机房,并应达到防火保护等级。­

(问题八)地下车库﹙面积<2000m2)是否需排烟?­ 解析:需排烟,可视情况设机械排烟或自燃排烟。­

(问题九)某汽车库设置有机械排烟系统。当汽车库进出口设置有防火卷帘时,是否需设置独立的送风系统?­

解析:需设置独立的送风系统。­

(问题十)某水平排烟风道与垂直风道连接。按规定,水平排烟风道排烟风机前已设置有防火阀(2800C),那么,风机后垂直风道连接前,是否还需设置防火阀?­ 解析:应在水平管与共用垂直风道交接处,设防火阀。­

(问题十一)高层建筑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加压送风。火灾时送风口开一层(本层),还是开三层(本层加上、下层),是否可以设置常开风口?­ 解析:一般大于20层时是开三层(本层加上下层),小于20层开二层,本层及上层;如果层数少,可以设置常开风口。但是要在计算风量时保证门洞风速和正压值。­ (问题十二)封闭楼梯间的门开在消防电梯前室中(住宅中多有此情况),该前室应按什么性质判定而设自然排烟面积?­

解析:按8.2.2.1条,按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00㎡,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0㎡。­ (问题十三)高层建筑中居住建筑地下部分的储藏室(或杂物间)或长度超过20m的走廊,在不满足自然排烟要求时,是否按《高规》第8.1.3.1条规定设机械排烟?­ 解析:按《高规》8.4.1.1条执行。­ (问题十四)建筑物每层的排风水平风管与通风竖井连接处,是否都要设防火阀或防止回措施?­

解析:应在连接处设70℃防火阀。­

(问题十五)如果受位置限制,排烟水平风管与垂直风管交接处不能设排烟防火阀,须离开一定距离装设,则排烟防火阀至垂直风管间管道耐火极限须提高至2小时。此时应如何处理?­

解析:铁皮风管厚度按火灾时情况考虑,可在风管外包30厚不燃隔热材料如铝箔玻璃棉,外层再做20厚石棉水泥保护层,也可采用防火要求的其他做法。­

(问题十六)塔式住宅剪刀楼梯间加压送风系统,如何设计才符合规范要求?­

解析: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条文的规定和技术措施要求,塔式高层建筑剪刀楼梯间的加压送风问题,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塔式高层建筑两座楼梯宜独立设置,当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楼梯,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在这种情况下剪刀楼梯间可合用一个风道,其风量应按二个楼梯间风量计算,送风口应分别设置(执行《高规》第8.3.4条)。另一方面,塔式高层住宅的剪刀楼梯间可以设置一个前室,但是两座楼梯间应分别设置独立的加压送风系统,送风口应分别设置。­ (问题十七)与高层建筑相连的低于24米的裙房,其通风空调管道可用难燃材料吗?例如:纤维织物?­

解析:应采用不燃材料。第10.3.16条. 第8.5.6条­

(问题十八)住宅总层数为33层,但顶层为复式住宅;或建筑物层数32层,但加压送风系统同时负担地下负一层送风。此时仍应按《高规》第8.3.3条执行?­ 解析:顶层为复式,楼梯间不开门,可不分段设置。(应征询消防部门意见确定)。同时负担地下一层的应分段设置。­ (问题十九)剪刀防烟楼梯间,两端各有一个前室,分别为前室和合用前室。若按“查表法”计算防烟楼梯间的送风量时,是应按《高规》表8.3.2-1还是按表8.3.2-2选取。­ 解析:楼梯间前室送风,按表8.3.2-2选取;楼梯间前室不送风,按表8.3.2-1选取。­

(问题二十)一个三层建筑物,总高不超过12米,其设置自动扶梯的部位在

二、三层,且均设置有防火卷帘与二,三层分隔开,而扶梯开口部分划入一层防火分区。该自动扶梯的最上层顶棚上,是否仍须设置排烟。­

解析:应设置排烟,风量应按中庭考虑。­

(问题二十一)高于12米的中庭在设置排烟装置后,排烟口的水平投影位置距中庭区域内各点的距离,是否仍应控制不大于30米?­ 解析:不需要。­

(问题二十二)火灾时补风系统的风管,在穿越防火分区时,是否要安装防火阀?若安装,防火阀动作温度应为70℃还是280℃?­

解析:风管穿越防火分区时应安装防火阀。送风管路防火阀动作温度为70℃。­

(问题二十三)加压送风铁皮风管穿越房间进入防烟楼梯间或(合用)前室,该如何处理穿越房间段的风管?我市的常见做法是在风管上加70℃防火阀,这其实是套用了对通风空调系统的要求。问题是:若该房间着火,防火阀就会关闭,加压送风系统就无法工作,使防烟楼梯间或(合用)前室丧失其功能。怎么处理?­

解析:加压送风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不同,它要求在火灾时能够正常运行;而通风空调系统火灾时就得停止,故不能套用同一要求。我们可以把穿过有火灾危险房间的加压送风管段做防火绝热处理,以保证这段风管在280℃的环境条件下,能够连续工作不小于30mim:首先风管要采用厚度大与等于1.6mm的镀锌钢板制作,然后对其进行隔热处理,可用35mm厚的玻璃纤维做隔热层,钢丝网捆扎后,再抹15mm厚防火保温水泥做保护壳。让其耐火极限不低于1.0h。注意,风管上不应装70℃防火阀。­

(问题二十四)某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廊自然排烟。若该防烟楼梯间为暗楼梯,请问是否需要设置加压送风系统?­

解析: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第8·2·3条规定:“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设施”。此时可不设置加压送风系统。­

(问题二十五)当商场排烟风机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时,各防烟分区排烟支管和排烟风口的风量,是按防烟分区面积乘以60 m3/h .m2计算,还是按排烟风机风量计算?­

解析: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第8·4·2条的条文解释,各防烟分区排烟支管和排烟风口的风量,应按防烟分区面积乘以60m3/h·m2计算。风管风速不应大于规范规定值。风口风速不宜大于规定值。­

(问题二十六)水泵房进、排风井独立使用,且通至室外后开有百叶。风管接此风井处,是否需要设置防火阀?­

解析: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第8·5·3·3条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10·3·12-5条,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道应设防火阀的位置有:“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因此,只有一层水平风管道与通风竖井交接时,其与竖井交接处的水平管段可不设70℃防火阀。­

(问题二十七)现在变配电房分隔成多个小房间,但属于同一个防火分区,排烟风机风量是否可按照各房间面积之和乘以60m3/h·m2计算?风管穿越这些小房间处,是否需要设置防火阀?­ 解析:(1)如果各房间的面积之和小于500m2,可按照各房间面积之和乘以60m3/h·m2计算排烟风量,如果各房间的面积之和大于500m2,应划分防烟分区,并按最大防烟分区的面积乘以120m3/h·m2计算排烟量。(2)穿过变配电房的排烟风管应装设280℃防火阀,这是为了在排烟温度达到280℃,排烟系统停止工作时,防止烟火通过风管蔓延到其它房间。送风管上设70℃防火阀。值得注意高层民用建筑的配电室设置气体灭火时,不设排烟系统。­

(问题二十八)当前室、合用前室加压送风口采用常开型时,有无其他相应规定?此时的加压送风量如何确定?­

解析:防烟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量,可参照规范条文说明中的压差法和风速法计算,再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第8·3·2条的表8·3·2或《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9·3·2条的表9·3·2对比,取三者中的最大值。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第4·1·11条第6款规定:前室、合用前室加压送风口为常开型时,加压送风量应计入火灾时不开门的楼层门缝的漏风量,可取总风量的10%~20%。当只有地下一层或者二层需加压送风时,应校核门洞风速是否在0.7~1.2m/s之间。­

(问题二十九)依《高规》第8·5·3·4条:“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应设置防火阀。问题是:当变形缝处无建筑隔墙时,是否还执行此规定?­

解析:此条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10·3·12条第4款中的文字比较清楚:“穿过 防火分隔处 的变形缝的两侧”的通风、空调风管上应设置防火阀。如果变形缝处于有防火隔墙、防火卷帘或其他防火隔断措施,用以阻断火灾蔓延的位置,应设置防火阀,否则可不设。还应注意:穿过变形缝的通风、空调风管,应采取预防由于建筑物变形而损坏管道的措施。­

(问题三十)当建筑专业用板代梁设计时,防烟分区可否按排烟风道划分?­ 解析:不可以。因为划分防烟分区、设置挡烟垂壁是为了在火灾时将烟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采用“隔墙、顶棚下凸出不小于500mm的结构梁以及顶棚或吊顶下凸出不小于500mm的不燃烧体进行分隔”。排烟风道并不可以有效阻挡烟气扩散。­ (问题三十一)《高规》GB50045-95(2005年版)第8·5·2条,竖井可带多少层?规范规定“有喷淋可不限”,但一般<100m高层住宅一般不设喷淋,竖风道还需要分设吗?­ 解析:《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第8·5·2条:“通风、空气调节系统,横向应按防火分区设置,竖向不宜超过五层,但当排风管道设有防止回流设施且各层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进风和排风管道可不受此限制”。所以如果设有规范中的两种设施,通风、空调系统可带的层数是没有要求的,但是如果系统所带的层数过多,会占用较多的井道面积,并且垂直方向不容易平衡。而对于一般<100m高层住宅,没有其它空调通风系统,又因为坚井断面较小,当排风道设有防回流设施时,其进风和排风道竖井的设置可不受“竖向不宜超过五层”的限制。­ (问题三十二)屋顶设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加压送风时,风机加压段是否要设防火阀(700C)?­ 解析:《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第8·3·9条规定:机械加压送风机的设置位置“应根据供电条件、风量分配均衡、新风口不受火、烟威胁等因素确定”,如果风机位置已按照规范所要求设置,管道内的空气是新鲜安全的,不可能会达到70℃,因此加压送风系统不必设置防火阀。­ (问题三十三)高层建筑一层的前室,需不需要设置加压送风口?高层建筑前室的加压送风系统火灾时需不需要打开一层前室的加压送风口?­

解析:若一层为扩大前室或前室直接对外,则不需设置加压送风口;若前室需通过走道或其它房间才能到达室外出口,则需要设置加压送风口。­

(问题三十四)超过6m的大空间可不划分防烟分区,机械排烟系统可以共用,那么,当每层均超过6m净高,但每层空间没有建筑分隔时,其机械排烟该如何设置?­ 解析:《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第8·4·2·1条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9·4·5条规定:净空高度大于6m且不划分防烟分区的房间的最小排烟量按60m3/h·m2计算。­ (问题三十五)地下室防烟楼梯间仅有一层的加压送风量的确定取计算值与规范列表值的最大值还是按实际计算值?­

解析:按两者的最大值计算,必须校核门洞风速。­ (问题三十六)通风、空调系统可否跨防火分区设置?­ 解析:《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第8·5·2条规定:“通风、空气调节系统,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设置”此条为强条,所以,高层建筑中,通风、空调系统横向是不应跨防火分区设置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10·3·12条规定:“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管道布置,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竖向不宜超过5层。当管道设置防止回流设施或防火阀时,其管道布置可不受此限制”,因此,多层建筑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可以跨防火分区设置,但此时应在风管穿过防火分区处应设置防火阀。­

(问题三十七)地下室排烟系统,设置相应的补风系统,补风机房设置风机,一种方式通过接风管补风送入补风区域,另一种方式在在机房墙上加防火风口,不用接风管。推荐采用哪种方式?­

解析:都可以,推荐第一种。­ (问题三十八)“高规”8.4.1.4中:除利用窗井等开窗进行自然排烟的房间外,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平方米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平方米,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地下室的辅助用房大于50平方米,是否需要排烟?­

解析:如果经常有人停留或房间内有可燃物,则需排烟,否则,就不需要。­ (问题三十九)大于2000㎡的地下汽车库是否可以采用自然排烟?­ 《汽车库、停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第8·2·1条规定:­ 面积超过2000㎡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但是现今部分业主要求做所谓“生态车库”,即在汽车库顶板或侧墙上开一定数量的采光通风井及窗(可开启面积>地面面积的5%,最远点距外窗不超过30m),用于自然排烟。可否?­

解析:达到以上两个条件时可以用自然排烟。­ (问题四十)高层建筑独立的地下室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或消防电梯前室的加压送风量如何确定?是否按《高规》表8.3.2-1~4直接选取?­

解析:考虑到一般高层建筑地下室层数较少,加压送风风量过大时易造成疏散门不易开启。此时送风量不宜从上述表中直接选取,而应经过计算确定,计算方法详见规范条文说明,并同时考虑火灾时开启门的数量。­ (问题四十一)吊装在吊顶内的排烟和加压送风机,在不设机房的条件下只做防火保护是否可行?­

解析:排烟和加压送风风机必须安装在不受烟火威胁的安全地点,保证风机在280℃时连续工作30分钟以上,风机安装在可能发生火灾的房间内时应设机房保护,风管穿过可能发生火灾的房间时应设耐火极限大于2小时的防火保护。­

(问题四十二)同层两个防火分区,可否合用一个排烟系统?­

解析:高层建筑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设置排烟系统,同层两个防火分区不能合用,多层建筑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

(问题四十三)高大空间(如体育馆、影剧院、仓库、厂房等)的排烟量按60m3/h.㎡计算还是按中庭方法,即用体积计算?­

解析:高大空间房间虽然层高较高,但还是单层空间,与多层空间相连的中庭不同,不应采用中庭排烟的计算方法,应按房间面积×60m3/h.㎡计算。­

(问题四十四)某地上办公楼,有一条超过60米的内走道,其中间部位有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房(会议室),无可开启外窗或只是固定窗,此时会议室是否作为一个单独的防烟分区?走道的排烟面积,包括与走道连通的房间面积吗?这样风机的排烟量是按120 m3/h.㎡还是按60 m3/h.㎡来算?­ 解析:此时走道的排烟量应按走道与房间面积相加×60m3/h·㎡计算,且排烟口分开设置,负担的排烟量各为面积×60m3/h·㎡。­

(问题四十五)如果地下室里有店铺与走道,每个房间面积不超过50平方米,但总面积超过200平方米,且内走道长度超过20米,这种情况如何设计排烟系统?是否仅在走道设计排烟即可?­

解析:面积不超过50平方米的小房间可不设风口,长度超过20米的内走道要设排烟,计算排烟量应为走道与无开窗面积房间之和。­

(问题四十六)空调送风机房和排烟机房可以合用吗?­ 解析:可以合用。­

(问题四十七)独立燃油燃气锅炉房与多层民用建筑间的防火间距如何确定?­ 解析:由建筑专业确定。­

(问题四十八)排烟风管穿防火分区处,是否必须设置防火阀?­ 解析:必须设防火阀,在风管穿过其它防火分区段应设防火保护。­ (问题四十九)防火分区内多个密闭房间设置了排烟,其补风系统是否在每个房间都要设置送风口?­

解析:大于50㎡的房间要设送风口,小于等于50㎡的房间可不设送风口。在疏散走道及公共空间应设送风口帮助排烟,使烟气流动方向与人员疏散方向相反。­ (问题五十)超过24米,但不超过32米建筑的内走道是否需设排烟?­ 解析:应当设排烟设施。­

(问题五十一)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封闭楼梯间要设加压送风吗?­

解析: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封闭楼梯间首先应由建筑专业增加前室,改为防烟楼梯间,再由本专业设置加压送风,二者缺一不可。楼梯间是防烟楼梯间还是封闭楼梯间应由建筑专业定性,加压送风方式仅针对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可以不设。­

(问题五十二)商场有可开启外窗,并满足自然排烟条件,还要设机械排烟吗?­

解析:可不设,但图中应明确交待保证足够面积的外窗不被货物、广告等物的遮挡,并应满足可开启外窗到最远点距离不超过30m,否则要设机械排烟。­ (问题五十三)排烟口与补风口要保持多远距离才算合格?­

解析: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米,垂直距离不宜小于3米,并应保证排烟口在上部,进风口在下部。­

(问题五十四)无隔墙的大空间建筑,防烟分区划分越小,排烟风机风量越小,同一房间,防烟分区大小不同,排烟风机也会不同,选择多大比较合适?­ 解析:防烟分区不能划分过小,一般不宜小于300㎡。­

(问题五十五)依据《高规》8.2.1条,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不应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问题:针对8.3.1条文说明中“只对防烟楼梯间进行加压送风,其前室不送风”­ 是否依然适用?­ 解析:依然适用。­ (问题五十六)竖向排烟风道是否执行《高规》8.5.2条,“垂直风管应设在管井内”之规定?­

解析:《高规》8.5.2条文说明:此条规定,是增强防火能力而采取的保护措施。GB50016-2006/10.3.1条文说明2中规定管道井壁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因此,如果采用排烟风管钢板加厚,或风管刷防火涂料等其他故隔热、保温措施时,应满足上述要求。消防排烟风管不受此限制。­

(问题五十七)地下室不同防火分区,其排烟系统按不同防火分区设置,但排风系统是否可以共用?­

解析:如果排风系统穿越防火分区,按规范设置了防火阀,排风系统可以共用。­ (问题五十八)“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第4.1.5A条规定:高层建筑内的歌舞厅、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夜总会、录像厅、桑拿浴室(除洗浴部分外)、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场所,当必须设置在其它楼层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其中第4.1.5A.5条规定:应设置防烟、排烟设施,并应符合本规范有关规定。­

问题(1)执行中是否应为“设置防烟、排烟设施”的区域包括所有房间(不计房间面积的大小)。­ 解析:(1)正确,不计房间面积的大小,该区域内所有房间设置防烟、排烟设施。­

问题(2)执行中“应符合本规范有关规定”的条款,是否理解为8.1.3.1条,8.1.3.2条,8.4.1条的内容。­

解析(2):应按以上条款执行。­ 问题(3)4.1.5A.5条执行中,

1、2条内容执行过程中有矛盾时,按哪条执行?­ 解析(3):仍按4.1.5A.5条执行。 ­

(问题五十九)有这种情况:在一栋二层建筑中设计有一间面积970㎡,可容纳600人的大会议厅(相当于一个小礼堂),位置处于顶层中央部位,周边有裙房,大会议厅属人员集中且封闭的大空 间,没有直接对外的门窗,不具备自然通风的条件,根据其使用功能确定,要保证与会人员的新风供给量及防火要求,应设置机械通风及防排烟装置,但找不到与其相应的规范条文,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理?是否属设计漏项?(原设计只有采暖没有通风)。­ 解析:经常有人停留的无窗房间必须设相应的通风系统及防排烟设施。按GB50016-2006/9.1.3.3和GB50019-2003/3.1.9.1及5.1.10执行。­ (问题六十)风管穿防火墙的做法,规范说法不一。­ (1)“高规”防火分区处装防火阀。­ (2)“建规”防火墙处装防火阀。­ (3)“人防”穿过设有防火门的房间隔墙或楼板处装防火阀,在一个防火分区内,还有房间的门也为防火门,这样的情况如何处理。­

解析:三个规定原则上相同,表述有差异,但加防火阀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证火灾不会通过风管向其他房间蔓延。­

(问题六十一)汽车库排风排烟合用系统,当火灾发生时,下部排风口即刻关闭,还是待70℃防火阀自动关闭?­

解析:应采取火灾时由消防控制中心输出点讯号(DC24V)立即关闭的防烟防火阀。否则不能保证足够的排烟量。­

(问题六十二)小区及企业内部设置的小型娱乐游艺场所是否设置排烟设施?­ 解析:只要是歌舞娱乐场所均应按有关规范(《高规》GB50045-95(2005版)和《建规》GB50016-2006要求)设置防排烟设施。­

(问题六十三)地下室各类机房(包括变配电室)不论面积大小,是否均需设置机械防排烟设施?­

解析:根据GB50045-95(2005年版)8.1.1,8.1.2条文说明,变配电室、消防泵房等机电用房不属于“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可不设排烟设施,或以消防部门批示为准。对于采取气体灭火的房间,不设排烟,按各规范要求的事故排风换气次数设机械通风。­ (问题六十四)《高规》(GB50045-95,2005)第8.4.4条:“排烟口平时关闭,并应设置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对于设置在较高位置(如超过12米的中庭)的排烟口,其手动控制的缆绳就超过6米,而排烟口所带手动控制的缆绳只有6米,执行上有困难。如何解决?­ 解析:对于安装高度超过6米的排烟口,应以自动控制为主,手动主要用于维修、调试时使用。­

(问题六十五)超过40m的疏散走廊,两边有外门是否仍需设排烟系统?­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9.1.3条第七小条,应设排烟系统,因为失火时,外门只能做为疏散人员用,不能做为排烟用。­

(问题六十六)地上防火分区为密闭场所(如商场中部的防火分区)是否要设计补风系统?­

解析:应设计补风系统,该系统的补风量不应小于排烟量的50%。­

(问题六十七)公共建筑厨房排油烟管道在与垂直排风管连接处,应设置动作温度为150℃的防火阀,学生或员工公寓的厨房是否也按此规定执行?­ 解析:应按此规定执行。­

(问题六十八)住宅的卫生间、厨房、浴室使用的通风器自带塑料止回阀,在与垂直竖井相接时,可以不设防火阀吗?­ 解析:不可以,塑料止回阀火灾时容易熔化,不能起到防火作用。­

(问题六十九)地下车库排烟量计算时,层高取值可否与排风量计量取值相同为3m?­ 解析:排烟量应该实际层高取值。­

(问题七十)地下汽车库因层高有限,是否可设诱导风机辅助排烟?­

解析:不可以使用诱导风机,因为诱导风机,不能到达排烟风机的耐火性能。­

(问题七十一)地下车库防烟分区划分小到1000㎡左右,排烟风机担负二个或二个以上防烟分区其风量按一个最大防烟分区排烟量取值,是否可以?­ 解析:不可以,应按换气次数计算。­

(问题七十二)排烟风机入口应为防火阀,还是排烟阀? ­ 解析:应为280℃排烟防火阀,与排烟风机联动。­

(问题七十三)变配电房的防火阀应为电动防火阀,还是自熔防火阀?­ 解析:气体灭火时应为70℃电动防烟防火阀。­

(问题七十四)一个竖井接多个楼层排烟时,每层单独设风机,井道面积应按单层,还是多层计算?­

解析:应按单层计算。­

(问题七十五)地下厨房除设置事故排风系统,全面排风系统,送风系统与排油烟系统外,是否还应设置消防排烟系统?­

解析:应该设置,厨房属于可燃物较多的地方。­ ( 问题七十六)内走道的排烟面积如何计算?­ 解析:内走道排烟面积应为走道的地面积与连通走道的无窗面积或设固定窗的房间面积之和。­

(问题七十七)水泵房和配电房的排风系统通过竖井直接排出,要不要安装

70℃防火阀?­

解析:不用安装。­ (问题七十八)距离不宽的内走道两侧如都为防火墙,风管是否应加防火阀?两防火阀间距如何控制?­

解析:风管穿过不同防火分区,即应加防火阀。防火阀应尽量靠近防火墙边安装。­

(问题七十九)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与地上层共用防烟楼梯间时,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量和加压送风口的截面积,应如何确定?­ 解析:保持防火门的门洞风速。­

(问题八十)中庭附近每层区域利用中庭统一排烟时,是按体积×6次/h,还是按面积×60m3/h计算排烟量?­

解析:中庭排烟量的计算规范已有明确规定,应按规范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在中庭附近的区域,与中庭划至同一防火分区,各层之间有楼板分隔,为形成中庭,应按房间排烟进行排烟量计算,即按面积×60m3/h,计算排烟量。­

(问题八十一)内走道排烟时,是否同时设置不少排烟量的50%的补风量?­

解析:根据《高规》8.4.11条,地下室的内走廊设置排烟时,应同时设置补风系统,地上的内走廊排烟时,无自然补风渠道应设机械补风。

第四篇:烟气危害及防排烟措施

[防火研究] 甘肃省定西市公安消防支队防火处

魏晓童 (查阅次数:164)

首页>>调研专栏>>防火研究>>正文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内各种室内用品及家具利用合成材料的数量和品种越来越多,不仅热量释放速率变化快,其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也变的更为复杂,火灾烟气已成为对人的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因素。据统计,因火灾而死亡的人中80%是由于吸入毒性气体而致死的。

烟气是物质燃烧和热解的产物,是含有悬浮固体和液体微粒的气体。火灾过程所产生的烟气叫做火灾烟气,是火灾时所生成的气体和悬浮在其中的烟粒子的总称。火灾烟气由热解和燃烧所生成的气体、悬浮微粒及剩余空气三部分组,它们具有毒害性、减光性、恐怖性。

首先,烟气中含氧量往往低于人们生理正常所需要的数值。当含氧量在6-14%之间时,虽然不会短时致人死亡,但也会因四肢无力,智力混乱,辨不清方向,甚至晕倒,而不能逃离火场最终被火烧死;当含氧量低于6%时,在短时内人们将因缺氧而窒息死亡。烟气中含有各种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氢化氰、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氨气等。这些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对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例如氢化氰(HCH)是一种迅速致死、窒息性的毒物;二氧化氮(NO2)对肺刺激性强能引起即刻死亡以及窒后性伤害;氨气(NH3)有刺激性,有难以忍受的气味,对眼、鼻有强烈刺激作用没;氯化氢(HCL)是呼吸道刺激剂,吸附于颗粒上的HCL的潜在威胁性较之等量的HCL气体要大。烟气中的悬浮微粒也是有害的。危害最大的是颗粒直径小于10微米的飘尘,它们肉眼看不见,能长期飘浮在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5微米的飘尘,由于气体扩散作用,能进入人体肺部粘附并聚集在肺泡壁上,引起呼吸道疾病和增大心脏病死亡率,对人造成直接危害。此外,火灾烟气具有较高的温度,这对人们也是一个很大的危害。人们对高温烟气的忍耐性是有限的,在65℃时,可短时忍耐;在120℃时,15分钟内就将产生不可恢复的损伤;烟气温度进一步提高,损伤时间更短,140℃时约为5分钟,170℃时约为1分钟;而在几百度的高温烟气中是一分钟也无法忍受的。

其次、火灾烟气中的烟粒子对可见光是不透明的,即对可见光有完全的遮蔽作用,当烟气弥蔓时,可见光因受到烟粒子的遮蔽而大大减弱,能见度大大降低,加上烟气中的有些气体对人的肉眼有极大的刺激性,使人睁不开眼睛,在疏散过程中行进速度大大降低,从而不能迅速逃离火场,增加了中毒或烧死的可能性,同时也防碍正常的扑救活动。

第三、发生火灾时,特别是发生爆炸时,火焰和烟气冲出门窗孔洞,浓烟滚滚,烈火熊熊,使人们产生了恐怖感,常常给疏散过程造成混乱局面。使有的人失去活动能力,有的甚至失去理智,惊惶失措。所以,恐怖性的危害也是很大的。

防烟排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对建筑材料和家具的阻燃处理,减少烟气的产生。烟气是可燃(B2级)材料燃烧的产物。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应为

一、二级,其承重构件应采用不燃材料,非承重构件也应采用不燃材料,仅条件非常困难时可采用少量可燃材料。在室内装修时,须尽量采用不燃(A级)或难燃(B1级)材料,特别是顶棚应采用不燃装修材料,顶棚材料燃烧性能应高于墙面,墙面应高于地面;一般规定楼梯间的装修材料应采用A级;门厅和走道的顶棚应采用A级材料,其墙面和地面的装修材料应采用不低于B1级材料。对可燃材料(如木质材料、纺织物)应作阻燃处理;使用的电气线路应选用低卤类绝缘层线缆;对有机物(如塑料)材料应进行抑烟剂技术处理,以减少烟气生成量和毒性。

二、控制烟气水平、垂直方向蔓延速度,延长烟气危害来临时间。根据消防技术规范要求,在建筑物的水平方向应设置防烟分区,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采用梁、防烟垂壁(高度不小于500毫米)、隔墙等围护设施将烟气临时控制在一定区域内,阻挡烟气在水平方向迅速蔓延;在每层对管道井、电缆井 、玻璃幕墙与外墙之间的空隙应采用防火堵料进行封堵,使烟气不能自下而上自然流动;对电梯井、楼梯间,应采用设置前室、封闭楼梯间,入口设置向疏散方向开启的防火门,阻隔空气流动路径,以减小烟囱效应,防止烟气迅速进入。

三、设置通风、排烟设施,及时消除烟气。在房间、内走道、楼梯间的外墙上设置可开启窗户,窗户面积不应小于房间面积的5%、走道的2%,靠外墙的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平方米,如果能保持室内空气流动,烟气就能够自然排除。如房间、内走道没有自然通风排烟条件,则应增设机械排烟设施,排烟量应按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60立方(当排烟分机负担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立方)计算;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下或墙上侧,不应紧靠出口,以及时排除烟气,自然或强制排烟系统经常被用于控制烟气使之保持在一定的高度,因而使在烟气下面逃生成为可能。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一类公共建筑和高度超过100密的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及前室应设机械送风防烟设施,增大楼梯间(40-60Pa)及前室(20-30Pa)内气烟压,与走道形成一个气压差,以阻止烟气从内走道渗入,使人们能够从无烟的楼梯间到达室外地面。

四、发展化学消烟技术。理论上火灾烟气中有毒成分为一些酸性物质或可溶于水的物质,烟气的本质是一种气溶胶,因此向烟气喷洒能中和酸性物质的化学药剂和水,可消除烟气中的大量有毒物质,或使气溶胶凝聚消除烟气的减光性,从而是人们能从烟气中安全逃生。为此,我们应加强对此项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试论住宅火灾的发展趋势及预防措施

[防火研究] 贵州省消防总队贵阳市消防支队

丁超 (查阅次数:192)

首页>>调研专栏>>防火研究>>正文

------------------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住宅楼群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与特点,讨论了住宅火灾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经验,提出减少此类火灾的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用火用电用气现象逐渐增多,居民住宅火灾发生的起数、伤亡、损失一直高居不下,并呈上升趋势。以贵阳市为例,按起火场所排列,从2000年至2003年,每年发生的住宅火灾均占当年的第一位(见附表1)。由于存在未报警、基层警力不足等原因,对这类火灾除有人员伤亡、损失较大或涉及多家住户外,一般很难一一进行火灾调查处理。因此,实际住宅火灾数量应当远远高于此。住宅火灾的发生,对于一个家庭的打击是灾难性的,极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同时,从国外情况看,发达国家家庭火灾的比重也较大。因此家庭火灾应得到更多的重视,研究并做好住宅火灾的预防工作十分必要。本文试通过探讨住宅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发展趋势,对预防住宅火灾提出解决办法。

一、住宅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一)随着商住楼的增多,使用功能越来越复杂,住宅的火灾危险性日益加大;住宅楼高度的不断增加和消防器材的不足,使火灾向高层发展,难以得到扑救城市发展的需要使城市寸土寸金,住宅建筑越来越向高层发展,甚至出现了超高层住宅楼。同时,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大量建设底层为商业场所或停车库的商住楼,这一形式的住宅楼房在一些城市已成为主要方式。复杂的使用功能,大量的火灾负荷,造成消防问题更加突出,火险隐患严重。此外,一些居民擅自将住宅另作它用。例如,有的液化气经营户在住宅内存放大量液化气瓶;拥有机动车的居民在家中存放汽油。这些违法行为十分隐蔽,很难被消防监督部门发现,致使火灾隐患难以得到查处,危害极大。

我国消防站的举高、大型水罐车等特种车辆严重缺乏,高层住宅楼房一旦发生火灾,只能立足于自救。但是,很多地区的物业管理跟不上,商住楼的水枪、水带、室内消火栓口被盗现象十分严重,不利于住宅火灾的扑救。

(二)燃气燃料结构改变,给住宅火灾带来了更大的火灾危险性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把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沼气等易燃气体作为生活能源,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近几年的火灾事实也证明,各类燃气泄漏或使用不当引起的火灾事故正在急剧增多,一旦发生,损失极其严重,易造成爆炸和人员伤亡。导致这类火灾的原因主要有输气软管老化、阀门泄漏、忘记关闭炉具开关、私自充装液化气瓶、在卫生间倾倒残液等,而且我国居住建筑中厨房的用电设备均为非防爆型。

(三)随着家用电器种类的增多和使用范围的扩大,住宅楼房用电荷载加大,火灾发生率将明显上升

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从简单照明用电转向改善居住环境用电。居民家庭的用电设备不断增多,特别是空调、电淋浴器、取暖器等大功率用电设备逐步进入家庭,用电负荷明显增加。然而,旧有建筑楼房一般设计的用电功率较小,线路陈旧老化。新建住宅楼也易存在用电设计负荷过低,电气线路截面过小;分支回路数量过小,使每回路所带负荷增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留下了安全隐患。假设一栋住宅楼中各住户的大功率用电设备同时开启,就会使电气线路超负荷,引起火灾。另外,一些家用电器质量不过关或使用不当,也存在火灾危险。近年来,多次发生此类事故。如2003年7月6日,贵阳市南明区河南庄67号因电气线路发生故障引起火灾,烧死1人,受灾5户。贵阳市近年的住宅火灾中,电气造成的火灾总是位于第1位。

(四)家庭装修使用可燃、易燃、有毒材料,埋下了先天性火灾隐患;装设防盗门(窗),加重了火灾后果

住房制度改革后,人们更加注重房屋的装修,但是很多人在家庭装修中只强调设计美观,却忽视了消防安全问题,致使一些家庭在装修时把火灾隐患也装了进去。主要隐患有:大量选用可燃易燃、有毒材料,采用木地板、宝丽板、墙毯等进行吊顶和墙面装修,既降低了居室的耐火性,又缩短了火灾由发生到轰燃的时间,有毒烟气极浓,不利于人员逃生;电路布置和连接不规范,不用阻燃管保护,甚至直接敷设在可燃物上,容易造成装修内部起火并难以发现。

由于人们防盗意识的加强,住宅小区实现封闭化管理并设置路障,阳台、窗口上增设了结实的封闭式防盗门(窗),居室大门也设了上百斤重的钢质防盗门,一旦起火,浓烟不易散去,人员极难逃生。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裕,家庭住宅朝单元化住宅发展,老龄人口逐渐增多以及生活饮食结构的改变等多种因素,均导致火灾频繁发生。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出,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条件的限制,人口多,住宅火灾的发生概率和造成的危害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强,呈现出火灾隐患大、有毒气体多、扑救困难、疏散不利等特点。

二、住宅火灾的预防措施

我国进入新世纪后,住宅火灾发生率高,火灾预防任务加重,这是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因此,我们应像重视工业企业防火那样重视城乡住宅防火,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一)修改现行消防技术规划,强化居住建筑的消防设施

按照我国现行的消防技术规范,住宅建筑的消防设施要求相当低。这些做法与当前严峻的住宅火灾形势极不相适应。因此,修改现行消防技术法规、规范,适应社会发展和住宅火灾发展趋势是当务之急。

1、扩大室内消火栓的设置范围

室内消火栓是扑救建筑内部火灾最有效的消防设施之一,投资也不大,因此,建议在规范中扩大住宅建筑中室内消火栓的设置范围,便于居民扑救初期火灾。

2、配备灭火器

灭火器是扑灭初期火灾的有效消防器材,因此每个家庭应当配备1个小型灭火器。这种做法在欧美发达国家取得的效果相当明显,在山东等地也有较好效果。

(二)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把消防科技带进家庭,预防火灾,扑灭初期火灾

1、研制住宅型报警器或喷头,有效保护家庭安全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日等国就对住宅型喷头进行了研究,对于喷头的保护面积、出水量、所需数量、安装位置等都取得了很好效果。使用煤气的家庭,还得安装煤气漏气报警器。据统计,在美国城市居民中,大约有75%的家庭中,自备有火灾自动报警器、自动灭火器和煤气漏气报警器,有效地预防了火灾的发生。德国从1999年起,由家庭财产保险部门出资,对每幢居民住宅都强制性安装烟火报警器。日本则是在新建的居民住宅中施工时就将煤气报警器装上,其成本摊在煤气施工费中,不需居住者购买。我国可吸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研究生产出适合我国居民住宅使用的喷头,多方筹集资金,在全社会推广运用。

2、住宅式火灾报警探头,能快速探知火情

随着电子技术和电脑技术的发展,可以考虑给家用计算机装上“探头”,当探测到异常烟尘或有毒气体时,自动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是火灾或者其它突发事故时,直接把信号传输到报警中心报警。当家中无人时,报警中心能立即调度消防人员进行施救。

3、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对家庭电气火灾隐患进行在线检测

鉴于家庭装修时大都把电气线路埋在墙体内,利用传统的电工仪器和人的五官功能难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可以把红外、超声传感和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及时发现处于隐蔽状态的隐患。1996年北京已成立了第一家从事此项安全检测的社会中介服务企业,利用已开发出的仪器,检测电力用户的电器安全。科研机构应当将此研究继续深入下去,把住宅电气的安全作为服务对象。

(三)加强住宅楼的消防设施管理,使之完整好用

高层住宅建筑的消防安全,主要依靠完善防火设计和自身消防设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因此,完善和加强建筑物的各种消防设施、器材的建设与管理,使建筑消防设施完整好用,是广大建设单位和全社会都应加以重视的问题。

(四)大力开展居民防火宣传,提高公众消防意识

1、加快社区消防安全建设,推进社区消防工作顺利开展。 采用多种途径把消防宣传工作深入到社区,建立社区消防安全委员会,落实管理、培训、巡查等各项制度。

2、从少年儿童抓起,带动家庭的防、灭火能力

加大当前开展的消防进校园活动力度,尽快把对学生的消防能力培养纳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3、创设集娱乐趣味、消防知识、逃生技能为一体的活动 消防部门与妇联、团委、居委会等部门相配合,以家庭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消防竞赛;在条件较好的城市、地区,开展以住宅小区为单位的消防知识技能对抗赛;当条件成熟时,可以把此种对抗赛在城市、地区之间开展。

(五)住宅装修时,多方面注意安全问题,降低火灾负载,不留火灾隐患

1、电气安装要科学,讲究技术性

室内布线要多路化,使各种家电分载运行,增大线路的安全系数,布线时,要严格按电气安装的有关规程进行;重点部位,如厨房、卫生间最好分开布线,做好防水防爆措施;保留电气线路铺设图,发生故障便于查找维修。

2、装修装饰材料过多时,要考虑到材料的防火性能

按照消防安全需要,尽可能选择具有阻燃、防火性能的材料,当前市场上已出现很多这种新型的复合装饰材料。同时,要注意一些基本原则,如照明灯饰不能采用可燃、易燃材料制成;电气设备附近有非不燃材料时,应采用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

3、防盗不忘防火,保证疏散通道畅通

居民在防盗网上预留一个只能朝外开启的活动口,以便发生火灾时室内人员的疏散。

贵阳市2000—2003年住宅火灾情况

间 火灾总数 住宅火灾 所占比例 所占位数

第五篇:地下车库防排烟系统设计方法总结

通风量计算

一般地下停车库汽车为单层停放,采用机械通风系统时,机械排风量可按换气次数计算:“

1)当层高小于3m时,按实际高度计算换气体积;当层高大于或等于3m,按3m高度计算换气体积。

2)商业建筑停车库汽车出入频率较大时,换气次数按6次/h;汽车出入频一般时,换气次数按5次/h;住宅建筑停车库汽车出入频率较小时,换气次数按4次/h。” 系统的布置

1、车库通风机一般风量较大,风压较小,故都采用离心风机。由于风机运行时间长,全年不停,从节能考虑应选择运行效率高的风机,在工程中常采用双速混流风机代替离心风机。

2、车库通风要求有全面均匀的机械排风装置,并尽量利用车库出入口车道及外窗自然进风;为保证此进风方式气流组织的合理性,在设计排风、排烟系统时,应将排风口、排烟口布置在远离车库出入口处,以防止气流短路。

车库自然补风量可按车道出入口断面风速0.5~1.0m/s进风速度计算。车库内无直接通向室外的车道出入口的防火分区,应设置机械进风系统。总进风量按不小于总排风量的50%(宜按80-85%)计算。车库排风量应大于进风量,以便场内有一定的负压,防止场内空气流入与之相邻的房间。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0-052-2006)第5.3.39条规定:

“地下停车库的通风系统的排风系统,宜与机械排烟系统相结合,自车库外部至排风的气流流场应设计合理。排风系统风管宜在车库上部布置,排风风管按干管方式布置,不宜设计大量排风支管;采用双速风机时,应视风机低速运行的噪声值,决定是否配置消声装置。” 系统的设计

民用建筑及住宅小区人防地下室汽车库通风系统

包括:战时人防通风系统,汽车库平时送风、排风系统,消防排烟、排烟补风系统。

战时人防通风系统及消防排烟、排烟补风系统是专用系统,只有在战时或火灾发生的非常时期才投入运行,平时仅需实行定期检修、保养。为节约投资,节省建筑空间,便于维护、管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通常情况下,宜采用部分系统兼用的设计方案。

由于各系统所要求的风量、风压不等,改变系统的风量、风压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① 单风机双速驱动;② 增减风机运行台数;③ 转换不同型号风机运行。

地下车库(兼人防地下室)平时机械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合用设计

根据《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第8.2.2条规定,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汽车库,其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最大可达到2000m2。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计算确定。因此,为了系统控制方便,一般送风机、排风机均不宜(也无需)负担2个以上防烟分区的通风。

汽车库平时排风系统主要用于排除汽车废气,改善车库环境。由表1可以看出,地下车库最小排风量与最小排烟量取得了统一,机械排风系统可与排烟系统合用,工程实践中使用较多的布置方式为:

排风、排烟干管合用,支管功能共用(排风口与排烟口兼用)的系统。这种系统只在车库上部设排风口(兼作排烟口),排风口采用普通百叶风口。采用一台双速高温排烟风机,排风机入口设置常开型280℃排烟防火阀。双速高温排烟风机在平时停车少时可手动低速运行;火灾时再自动切换至高速排烟状态。

这种系统优点是排风均匀,排烟到位、及时,并且系统控制简单,造价低廉。

另外,人防地下室战时无消防排烟系统,战时排风系统一般采取自动排气阀超压排风方式,因此无需与车库机械排风(烟)系统合用。

战时人防通风系统、汽车库平时送风系统与消防排烟补风系统的兼用设计

战时人防通风系统按防护单元设置,汽车库平时送风系统与消防排烟补风系统按防火分区设置,当防护单元与防火分区一致时,这些系统可共用一条风道。 人防清洁通风与滤毒通风风量较小,要保证人防通风要求,风机必须可以采取手动兼电动驱动方式,因此用增减风机运行台数方式转换更易满足使用要求。 车库平时送风量比排烟补风量和人防通风量较大,因此,若按平时送风风量和规定的管道和风口风速来确定系统管径和风口尺寸,就能保证人防通风和消防排烟补风的要求。同时,平时送风机外形尺寸较大,风机台数多时占的建筑空间亦较大,当通风机房面积较小时,用单风机双速驱动更合适:平时高速运行,排烟补风时低速运行。

诱导通风

诱导通风系统的特点

1) 节省空间,减少工程投资

一般诱导风机箱体仅250mm高,可在梁间布置,直接吊挂于楼板下,有效降低设计层高约400mm以上,减少地下工程开挖和浇筑混凝土等施工费用,降低投资。

由于诱导系统的排烟风管不再兼作排风管,故排烟管内风速可加大至15~20m/s,每个排烟口的覆盖半径可达30米,最终使排烟管的尺寸和布管密度较常规做法大幅减少,可相应的把排烟管布置在室内四周沿墙或其它不占用通行的位置。

2) 施工简单,安装灵活

诱导风机体积小,重量轻,无需接管;安装形式灵活多样,纵吊、横吊、壁挂均可;单相220V电源,配线简单。

3) 管理方便,节省运行费用

由于无通风管路,送、排风风机所需风压降低,电机功率随之下降,有效解决运行费用高的问题,避免采用传统通风系统形式,业主或物业分时段运行、甚至不运行带来的车库内部空气质量差的矛盾。同时,诱导通风系统运行噪音低,维修量小。

当车库具备良好的自然进风条件时,如有直接通向室外的车道、疏散出口或设有百叶外窗,可以不设机械送风系统。使节能不仅仅表现在数量的节约,更加节省高品位能源。

诱导通风系统布置的原则

1) 合理设置主干线

为设置出稳定的活塞式空间,要因地制宜,根据工程实际形状及进、排风口的部位,先设置主干线,再设置辅助喷嘴对空气进行搅拌,避免污染物在近地面处积聚、产生死角。综合考虑车位的分布和车尾(污染物排放处)的方向来布置喷嘴,尽可能使清洁空气主流场位于主车道上,而将辅流场布置在停车位上,与主流场风机形成一定夹角,及时稀释汽车入库过程中尾气排放的有害物。

2) 防止气流短路

由于地下车库中送、回风竖井的布置受地面建筑等许多因素制约,有时送、排风口相距很近,这时就需要利用喷嘴来虚拟分隔,设置好流程,防止短路。

3) 选择相应的喷射角度

在布置喷嘴时应考虑因层高不同而调整喷嘴的安装倾角(与水平面夹角),如层高h≤4m则取15°;4

4) 诱导风机的间距设置

“以允许的射流最小边界速度来确定作用宽度,以允许的最小核心速度(即末端控制风速不小于0.5m/s)来确定射流接力长度”来确定布置间距,这两个控制参数即可确定单个射流的作用面积。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应用场所有不同的布置参数,要避免以往纯粹按单个诱导风机的作用面积来布置的现象,应结合具体情况分析确定。

5) 与机械排烟系统的合用

可以在双速排烟风机入口集中设置电动百叶排风口,平时常开,火灾时关闭。电动百叶排风口后采用电动调节阀与排烟风管连接。平时,双速排烟风机作为诱导通风系统的主排风机,低速运行,由诱导通风系统自动控制启闭状态。火灾时,双速排烟风机转入高速运行,电动百叶排风口关闭,排风口后面的电动调节阀打开,接通排烟管路,进行排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而习时之不亦说乎下一篇:宪法监察法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