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新型毒品2C-B及其气质联用(GC/MS)检验

2022-11-04

2C-B是一种较罕见的新型合成毒品。目前国内吸毒人员滥用的情况不多见, 相关参考文献较少。本文对新型毒品2C-B的化学性质、药毒理作用、滥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简单论述;并结合案例对其气质联用检测 (GC/MS) 方法进行论述。

一、2C-B的基本情况

2C-B的中文化学名称为4-溴-2, 5-二甲氧基苯乙胺, 英文化学名称为4-bromo-2, 5-dimethoxyphenethylamine, 分子式为C10H14Br NO2, 分子量为259[1], CAS登陆号为66142-81-2。2C-B的英文别称:BDMPEA、“2C-B”、Venus、Bro-mo、Nexus、MFT等。

2C-B的化学结构属于苯丙胺类。虽然与苯丙胺接近, 2C-B却兼具兴奋和致幻的精神作用。有研究发现2C-B的致幻效果比4-溴-2, 5-二甲氧基苯丙胺 (DOB) 强10倍, 服用后达到显著药效的剂量比MDMA要少很多。其精神作用与服用剂量相关, 摄入4mg时, 开始出现欣快感, 产生消极和松弛的精神状态;随着剂量增加, 兴奋状态由弱至强, 伴随视、听、嗅、触觉的欣快, 性欲高涨, 直至出现幻觉或达妄想状态, 持续时间约4-8小时。[2]过量吸食2C-B会导致精神错乱、脱水等症状。

根据国药监安[2001]236号文件, 2C-B被列入一类精神药品进行管制。根据联合国禁毒署提供的文件和国外有关资料, 2C-B主要在南非毒品消费市场被滥用, 在德国、瑞典也颇受欢迎, 在美国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也有发现。在我国大陆地区, 2C-B这种新型毒品还比较罕见。2C-B在美国被称为“NEXUS”, “六角”是台湾、香港地区吸毒人员对它的俗称。在毒品消费市场上, 一般是以丸 (片) 剂、胶囊或粉剂的形式出现, 颜色有红色、粉红色、白色、黄色、绿色等, 形状有圆形, 心形等, 大部分有兔头、心形、蝴蝶、字母等图案。我国大陆地区发现的2C-B基本都是片剂状, 外观类似摇头丸。[4], 如图1所示:

二、气质联用 (GC/MS) 检验2C-B

(一) 实验部分

1.主要仪器与条件

仪器:Agilent7890A-5975C型GC/MS, 色谱柱:HB-5MS毛细管柱 (30m×0.25mm×0.25um) , 柱温:150℃保持1min, 20℃/min升至280℃, 保持10min。进样口温度:200℃, 进样方式:分流进样, 分流比:20:1, 进样量:1ul。离子源:EI源, 离子源温度:230℃, 四极杆温度:150℃。扫描方式:全扫描, 质量范围:40-500amu。[3,5]

2.试剂与材料

无水甲醇 (分析纯) 、案件相关检材 (白色片剂, 有“花花公子”兔头图案)

3.检材处理

取白色片剂适量, 研碎后用无水甲醇浸泡约30分钟, 离心取上清液, 稀释后供GC/MS分析。

(二) 结果与讨论

1.2C-B是属于苯丙胺类的药物, 缴获的2C-B片剂通常同摇头丸 (MDMA) 极其相似, 所以可以用胶体金法进行预实验, 防止漏检。

2.2C-B是属于苯丙胺类的药物, 用苯丙胺类药物的GC/MS检测方法可以检测。但是由于2C-B出现较晚, 国内使用少, 相关报道不多, 较早期的GC/MS的质谱库里没有这种物质的质谱图, 所以用GC/MS进行检验容易漏检分析。本案例在案件检材 (白色片剂) 中检验出2C-B, 使用安捷伦公司W8N08质谱库, 谱图见图2、图3。

(三) 结论

公安机关缴获的片剂等毒品检材用无水甲醇浸泡提取, 应用GC/MS进行检验分析, 就能检验出2C-B成分, 方法简单易行, 操作简便。利用仪器分析和胶体金法检测相结合, 可以减少错检漏检的可能。

案例:2012年4月24日, 东莞市石龙公安分局在市公安局相关业务部门的支持领导下破获一重大制贩毒案件, 缴获各种固体毒品数十千克、“开心水”上千支和各种制毒工具及原料一批。技术人员对缴获的一种白色片剂 (有“花花公子”兔头图案) 进行提取, 经检验分析, 从中检出2C-B成分。

摘要:2C-B是一种较罕见的新型合成毒品。本文简单介绍了2C-B的化学性质、药毒理作用和滥用情况。本文还介绍了通过对摇头丸检材进行无水甲醇提取, 净化后用GC/MS检验分析, 实验结果检出新型毒品成分2C-B成分的案例一例。

关键词:GC/MS,摇头丸,2C-B,毒品

参考文献

[1] 于忠山, 张春水, 王朝红等.BDMPEA毒品的GC/MS分析[J].刑事技术, 2004.1.

[2] 张大雷, 张吉林, 廖林川等.新型毒品2C-B的研究进展[J].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1, 26 (4) .

[3] 张春水, 克林, 郑晖等.BDMPEA毒品的气质联用测定[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004, 13 (4) .

[4] 李璐, 李宏森, 黄克建, 罗正坚, 刘晓锋等.谈新型毒品2C-B及其GC/MS检验篇[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总第77期) .

[5] 张新威.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 毒品和毒物检验卷[J].中国人名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精细化管理在党建工作中的实践与应用下一篇:谈“营改增”对建筑行业的影响与对策

热门文章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