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社会论文范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实践社会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社会主义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对社会主义的所有问题,包括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的模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都必须从实践中加以认识和把握。

第一篇:实践社会论文范文

大学生社会培养之社会实践研究

[摘要] 社会培养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培养中社会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把握好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完成自己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关键词]能力 社会培养 实践

大学生能力培养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市场导向的多样复杂,这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受着时代以及全社会的巨大考验。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应该是全方位的,而培养能力的途径应从多角度着手,这其中社会培养是重要的途径之一。所谓的社会培养是帮助学生完成社会化,使其树立基本的社会意识,掌握基本的社会技能的过程。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在社会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大学生能力培养的三个层次

自我培养。能力培养的归宿和目标都将回归到个人,因为个人是能力的载体,能力一般都以潜能的形式在个人的客观活动中发挥着作用。所以,能力受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只有个人意识到自身能力的存在,认识到能力对自身发展的必要,才会创造条件,发挥自身能力,锻炼自己需要的能力。而一个人最难认识和正确评价的往往就是自我,因此我们应重视自我培养这一层次,强化学生在能力培养中的主观作用,加强个人的能力意识,强调能力的个性化发展。

学校培养。学校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应该是能力培养的基地,特别是大学肩负着学生向社会过渡的承接任务。大学阶段是学生能力的定性期,一个人的一生成功与失败大多与他的大学时代关联,在社会的适应和能力的发挥很大一部分取决大学期间的能力培养。所以,大学是能力的熔炉,大学时代是培养能力的关键时期,大学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发现自身能力,挖掘自身潜力,弥补自己缺乏的能力,争取完成能力的综合与提升。

社会培养。能力的最终发挥在社会,而能力的真正检测也在社会。社会将使人的能力发挥到极点,也会让很多人重新完成对能力的探求。但社会对能力的检测是残酷的,往往因为能力的缺乏而大受其害。当今社会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人才的需求更是全方位的。所以,大学生教育应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学生尝试着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熟悉社会,要为学生的社会培养提供便利条件,让学生在社会中锻炼自己的能力,避免真正进入社会后遇到不必要的挫折,尽快跃过毕业后的社会适应阶段或加快对社会的适应。

纵观上述三种培养,自我培养是难点,学校培养是核心,而社会培养则是重点。我们对学生进行能力上的培养,就是让学生掌握一门基本技能,以便在社会上能够生存和发展。但当今的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的必要了解与融合,如何尽快减少大学生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正确认识的问题。几年来,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完成对大学生的社会培养,可以说成果较为突出。但要适应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需求,我们还必须做出不懈的努力。今天,笔者对大学生社会培养中最为关键的社会实践环节发表自己粗浅的认识,请各位读者指正。

二、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取决于心理、社会、教育等多方面因素。而我们的大学生目前尚不具备完全适应社会的能力。

从心理方面讲。大学生一般年龄在20岁左右,心理正处于迅速发展,生理处于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一方面具备了从事复杂的、高度抽象的思维活动的生理、心理基础;另一方面他们对生活缺乏实际经验,喜欢用感情分析问题,缺乏理性的思考,遇到挫折容易一蹶不振,情绪陷入长时间的忧郁、消极和自卑。青年大学生心理的两重性,很容易导致他们的心理障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从社会方面讲。大学生在学校的人际关系比较单纯,且无根本利益冲突。社会则不然,不仅存在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且往往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直接面对利益冲突,所以矛盾和竞争比学校复杂的多,也激烈的多。诚然,社会的主流虽好,但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大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学校这个比较平静的环境中,从祥和的校园走进突如其来的复杂社会,往往很难适应。

从教育方面讲。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教育体制还属于封闭式管理,从小学到中学基本上是一片明媚,充满阳光的世界。即使在大学校园他们也没有经历过太大困难的洗礼、挫折的磨练,总想象成功的道路上充满了鲜花与掌声。因此,要完成大学生“学子型”到“社会型”的转变,大学阶段的社会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社会的复杂性我们难以改变,人的心理适应能力又与年龄及所受教育相关,要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就必须从教育入手,从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的社会培养中入手,教会学生用双眼去观察社会、用双手去实践社会、用心灵去感受社会。

三、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应着重解决几个问题

1、抓好三个环节

启动。周密的组织,精心的安排是整个社会实践达到预期目标的基础环节。因此,必须在实践活动开始之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会实践的规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愿望、需要和情绪,明确活动目的、方式和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要积极争取得到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考核。好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必须要有硬的措施来约束和保障。社会实践活动必须要有科学的考核机制,树立全员考核的理念,通过考核来调动参与学生、指导教师及各基层组织单位的积极性。要做好考核,必须把考核与激励机制结合起来,使考核与激励形成完整的体系,完善考核激励措施的规范化、制度化。

总结。总结是对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分析、研究,它可以使零散而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全面系统的理性认识。通过总结,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活动情况,吸取其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以后的实践活动提供第一手资料。

2、完善三个保障

技术保障。有调查表明,大学生在影响社会实践效果的诸要素中把“缺乏指导”列在首位。许多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感到十分茫然,虽然有很多好的想法、形式,却不懂得去实施。在实践中,大学生看到了社会积极因素的同时也看到了消极因素,使学生感到困惑迷惘。因此,我们要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实质性指导,抓住学生实践各个环节的教育和管理,通过各种形式、途径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知识的培训。聘请专业教师为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安全保障。任何活动的开展都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同于其它活动,它需要学生相对独立的走向社会,这其中就会有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我们要加强社会实践安全保障工作的有效措施,对实践要去的地方的治安状况、风俗习惯、实践对象等相关信息要充分掌握,要综合考虑交通工具、人员构成、活动路线等综合因素,制定详细的社会实践应急预案。

资金保障。缺少费用是长期以来制约高等院校社会实践开展和发展的重要原因。社会实践具有其独特的方式和要求,常常要走出校门,这样一来,要有许多费用开支,高校应加强对社会实践必要性的认识,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此外,我们也可以争取社会化运作方式,与企业、公司合作开展互利性质的实践活动,争取得到社会的支持以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

3、注重三个结合

与地方需求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得以发展和深化的重要原因是学生与地方双重受益。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需要,遇到现实问题,为满足社会需要,解决现实问题必须丰富知识、培养自我、提高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具有信息灵敏、知识丰富的特点。他们的实践活动不仅使当地群众在思想、认识上得以启发,更重要的是在物质、技术、知识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益处。因此。社会实践要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必须坚持学生和地方双向受益的原则,发挥双方优势,搞好双向服务,为社会实践长期化、制度化打下坚实基础。

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大学生是较高层次的知识密集型群体,而且具有检验、实践专业知识的需求。与第一课堂相比,社会实践更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因此,社会实践要发挥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优势,找准一些结合专业知识的项目,把教学活动,能力培养拓展到社会,促进理论与实践,课本与社会的紧密结合。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自己专业所从事的一些事物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认识到自身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提高对学习专业知识迫切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与喜欢形式相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是主体,实践活动能否顺利进行,能否取得实际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社会实践区别课堂教学,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愿选择,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自觉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应从广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其自身的发展切入,找准学生的兴奋点,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合理设置活动,扩大学生的参与范围,让更多的大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转变到参与者的角度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培营.如何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双向受益[J].思想教育环境,2006,2:45-47.

[2]段喜春,常金奎.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建立和完善四大机制[J].高校研究,2005,5:89-90.

作者:张洪峰

第二篇:实践、实践观与科学社会主义

摘要:社会主义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对社会主义的所有问题,包括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的模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都必须从实践中加以认识和把握。同时,社会主义也只有在实践才能得以创新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革命重心不断转移的论断、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都是从实践中发展社会主义的光辉范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提出的意义就在于。实现了从先验思维模式向实践思维模式的转换,为创立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方法论原则。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才有可能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才能够提出一系列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实践;实践观;科学社会主义

人类关于社会主义的探索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如果上溯至1949年,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已走过了60多年;如果上溯至1917年,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已经历了近100年;如果上溯至1516年,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想的提出,已经历了近500年。社会主义在前行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留下了一些沉痛的教训。如果从实践观的角度来看,有三点经验似乎特别值得总结和珍视。

一、从实践中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

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认识社会主义?这在社会主义史上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许有人会借题对社会主义加以诘难:既然连什么是社会主义都搞不清楚,那就说明社会主义不具有必然性,根本就不值得存在。错了。这样提出问题本身是把历史和认识混为一谈了。社会主义是一个历史事实。而关于什么社会主义的追问只是对历史的认识和把握,二者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正如哲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已经存在一千多年了,但哲学家们一刻也未停止过对什么是哲学的追问一样。

社会主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诚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既然社会主义是一种“现实的运动”,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那么,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就不是一劳永逸的,而要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也就是说,要从实践中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马克思恩格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出发,在深入批判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在和资本主义历史事实的比较中。以西欧发达资本主义为参照系,对未来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进行了某些预测性描述。

但列宁是在生产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俄国把社会主义理想变成了现实,他所处的实践环境与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有很大差别。列宁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没有照葫芦画瓢,而是在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基本观点的前提下,从俄国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所以,他把大力发展力、发展先进文化和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视为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这是符合当时俄国的国情的。

然而,后来列宁的思想并没有得到贯彻执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几乎停止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似乎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无须探索的问题,又从实践回到书本,把一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一些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复辟”现象加以批判。结果,致使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重大挫折,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不得不暂时处于劣势地位。

直到20世纪末,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才重新提出并回答了这一问题。邓小平根据中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经济不发达,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较大比重的现实国情,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新的思考和概括,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样的概括恰是符合正在实践中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的。

可见,从实践出发,从具体的历史环境出发,就能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就能科学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反之,从书本出发,从某些条条框框出发,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就会陷入误区,就会偏离社会主义的正确轨道。

不仅如此,对社会主义的所有问题,都应当从实践出发,从实践中加以认识和把握。

当今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对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的认识是科学社会主义学界的一个难点。我们认为,要对此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论证,仍然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坚持从当代社会实践的发展中去寻求答案。社会主义是以生产力的发展和普遍交往关系的建立为前提条件的。资本主义生产实践创造的现代生产力客观上为社会主义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物质资源和物质保障,同时,现代生产实践所具有的负面作用,如生产实践自身的异化及其破坏作用正在加速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过程。在现代交往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全球化,从整体上推动着历史的进步,扩展并凸显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使跨国公司内部的有组织性和全球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资本和市场的矛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愈加尖锐和深刻,并为全球社会主义酝酿着广泛的阶级基础。因此,社会主义之所以可能,也是由当代社会实践的历史性发展所决定的。随着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普遍交往关系已经和将要继续发生深刻而广泛的变革,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从这个角度看,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社会主义目标的实现不是越来越远了,而是越来越近了。

对社会主义模式的认识也是如此。在认识社会主义模式时,必须充分肯定主体自由选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每个国家完全可以根据本国的国情自觉地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对别国发展模式只能借鉴,不能照抄照搬。应注意从需要出发和从实际出发的统一,需要本身也是一种实际,从实际出发理应包括从整个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合理需要出发。应把目的和手段统一起来。社会主义的目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究竟采取哪种模式。必须以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目的的实现为标准,不能混淆目的和手段的区别。同时,也应从历史实践的变化中中肯地评价各种社会主义模式,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性中看到人们的积极探索精神。看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在走向复兴的势头,还原评判社会主义模式优劣的真实标准——社会实践,而不是理论标准。

作为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人的发展与实践同样密不可分。正是在实践的推动下,人的生存和发展已经和将要经历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阶段。劳动实践不仅使人成其为人,而且是促进人之发展的动力和衡量人之发展的尺度。实践是增进人的需要产生和发展的助推器,也是满足和实现人的需要的基本方式和主要途径。实践还是人的能力全面发展和提升的最深厚基础,人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得以生成和发展。实践的性质和状态决定着社会关系的性质和状态,社会关系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的多样性决定人的个性的多样性,实践的发展制导人的个性的发展,只有在实践充分发展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调整和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关系,从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在实践中发展社会主义

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而且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理论来自于实践,同时也在实践中得以创新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中叶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生形态,这种形态的社会主义理论对于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来说无疑是最先进的,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主义实践在不同国度的展开,社会主义理论必然要发展出一些符合新的时代要求和新的社会主义实践需要的次生形态和再生形态。即便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一些具体的提法、观点和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要在实践中加以修正、补充、完善和发展。比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革命重心的认识即是如此。大约在1848年前后,他们认为革命重心在英国,“危机”最可能在英国发生;大约在1854至1871年间,他们又认为法国成了欧洲革命的先锋;普法战争以后,他们又认为德国工人处于无产阶级斗争的前列;1882年,两位导师在《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中又认为俄国已是欧洲革命运动的先进部队了,并特别关注俄国,寄希望于俄国,希望俄国革命可以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这些看似前后矛盾的说法,其实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始终尊重实践,注重在实践中发展社会主义。英国是资产阶级世界的缔造者,1854年曼彻斯特工人议会成立前,英国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法国1848年和1871年的两次革命使得该国的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以至超过了英国;当法国工人运动受到暴力镇压后;整个德国又卷入了革命;19世纪末当西方革命陷入低潮时,俄国革命又开始活跃起来。正是由于革命形势的变化和社会实践发展的实际状况,才使得马克思恩格斯得出了革命重心不断转移的论断。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直接过渡”思想的指导下,领导俄国人民开始全面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特别是为赢得战争的胜利和保卫苏维埃政权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当战争结束后继续推行这一政策时便陷入了全面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列宁从实践中认识到,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的尝试不能成功,原因在于俄国经济不同于欧美国家那种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如同汪洋大海般的小商品生产占优势。因此,如何发挥小商品生产者的积极性,正确引导他们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在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便是实行新经济政策。于是,1921年春列宁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果断地作出了转变政策的抉择,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和途径恢复工业生产和振兴国民经济,在广泛领域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市场机制和商业原则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纠正了战时共产主义的一些做法,使苏维埃经济很快恢复和活跃起来。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和实施是社会主义史上坚持实践标准、在实践中发展社会主义的一个范例。为后来世界各国根据本国国情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

毛泽东也堪称在实践中发展社会主义的典范。以毛泽东的名字命名的毛泽东思想在一定意义上是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反对教条主义的产物。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中国共产党党内出现了一股教条主义思潮,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看共产国际决议是怎么说的,看苏联是怎么做的”,以为“本本”上说的都是对的,以为照“本本”去做,照苏联经验去做就不会错。针对这种“本本主义”,毛泽东尖锐地指出: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但丝毫不存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念头在里面,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建国初期,他始终牢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受教条主义危害的惨痛教训。那时什么都学苏联,学成教条,结果是大失败,把白区搞掉100%,根据地和红军搞掉90%,使革命胜利推迟了好几年。因此,他反复强调,理论一定要同具体实践相结合。由于毛泽东尊重实践,坚持实践的观点,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出发,所以我们党不但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且社会主义建设在初期也进行得比较顺利。

在传统社会主义观念中,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二者不能混淆。这种貌似正确无误的理论却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无论是在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中国,社会主义越来越失去其应有的活力。邓小平正是在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探索中外经济发展规律的过程中,特别是针对中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历史和现实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张。他把基本经济制度和具体运行体制区别开来,认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属于经济体制,而不是基本经济制度,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述突破了多年以来传统社会主义的主导观念,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特别是为不发达国家社会主义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激发了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中国、越南、古巴等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事实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真理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创新,是在实践中发展社会主义的又一光辉范例。

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在发展中又遇到了一些新问题,面临着一些新课题,如有的地区自然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了资源的永续利用;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了社会的协调发展;强调社会生产总值的增加,忽略了人的需要的满足和人的发展,偏离了发展的总体目标等。针对这些问题,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并没有固守既有理论,而是坚持从实践出发,认真加以调查研究,并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及时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在实践中发展社会主义、推进理论创新的最新硕果。

三、用实践的观点研究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关于历史主体改造和探索历史客体活动的基本观点。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而且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提出实践性原则,赋予实践范畴以科学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类思想史变革的实质之所在。与空想社会主义者崇尚某种永恒的理性原则不同,马克思恩格斯“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提出的意义就在于,实现了从先验思维方式向实践思维方式的转换,为创立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正是在这一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指导下,马克思恩格斯才有可能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

1 根据科学实践观,提出改变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任务。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人的本质的实现,试图通过宣传普遍的爱,用爱来唤醒人们的类意识,通过道德上的自我完善来实现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蕴含着理论主题的转换,即从解释世界转变为改造世界。这个“改造世界”不仅是指现实地改造外部世界,而且更重要的是指批判性地反思人的存在方式。既要反思既有存在方式的合法性,又要反思理想存在方式的可能性。这种世界观规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即不是从思想到思想的思想运动,而是在正确理论指导下改变现存世界的感性活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简言之,就是要推翻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

2 根据生产实践规律,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深刻地论述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不可避免性。空想社会主义和一切假社会主义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缺陷,那就是离开实践的观点来研究社会历史问题,往往把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因归结为某种理性原则,把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看作理性发展的不同表现,认为社会主义者的任务就在于发现理性,按照某种理性原则来建立良好的社会制度。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对象化的物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而物质生产实践本身是有规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是生产实践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任何一种生产关系在其产生之初都是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但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同现存的生产关系发生冲突。通过社会革命,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将取代原有的生产关系。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代替封建主义生产关系是历史的一大进步。然而当生产力继续向前发展时,却遇到了与现存生产关系的尖锐矛盾。这表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也容纳不下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必然要被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代替。所以,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都是不可避免的。

3 根据实践的基本形式,阐述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马克思以前的思想家就已经看到了阶级对立的历史事实,并试图从财产关系的冲突上分析阶级对立的原因,但他们并不知道财产关系是受一定生产方式制约的,因而把阶级对立看作一种永恒不变的现象。科学社会主义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指出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实践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阶级并非从来就有的,阶级的产生和存在是同生产力的相对发展、同社会分工和私有制联系在一起的。阶级的划分起源于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实践中的不同地位。由于人们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因而就有了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阶级斗争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实践的内部矛盾,统治阶级总要采取一切措施来维护既存的生产关系。而被统治阶级为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必然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在这种情况下,阶级斗争总是不可避免的。随着生产的充分发展,造成阶级对立的那些社会条件的消失,阶级差别也终将走向消亡。

4 运用实践的观点,阐述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空想社会主义者从理性主义出发,认为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障碍是理性的迷误和先前没有出现解除这种迷误的天才人物。至于广大人民群众,在空想社会主义者心目中,只是受苦最深的群体,而非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们不能用实践的观点来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科学社会主义认为,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他们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而只有人民群众才能承担起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同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还指出,人的活动并非对外界环境的消极适应。而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改造。同样,资本主义的灭亡不等于自行消亡,社会主义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都必须通过实际的政治斗争,通过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才能实现。

科学社会主义之每一基本原理的提出和发展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实践观的指导,就不会有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众所周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基石。恩格斯认为,正是由于这两大发现才使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从而由空想变为科学。而我们进一步研究就会发现,这两大发现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都是以科学实践观为其方法论前提的。

首先,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社会存在不同于自然存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现实的社会是实践的对象和产物,各种社会关系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全部社会存在实际上就是人类的实践过程及其结果。所以,只有运用实践的观点,从实践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才能确立唯物史观的前提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从事着创造历史活动的具体而现实的人;只有从广大人民群众持久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探究思想动机背后隐藏着的物质动因:只有从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中才能发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进而揭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规律;只有从实践观的视角才能科学地理解各种社会关系,理解人的社会属性,从而把握人的本质;只有运用实践的观点才能合理地说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科学地解释各种基本范畴,从而阐述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其次,实践的观点也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起点。马克思通过对劳动的主体、过程和因素的透彻分析,发现劳动者在劳动中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剩余价值并非来自流通领域,而是雇佣工人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绝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延长劳动时间,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而生产出来的,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出来的。没有雇佣劳动,就没有剩余价值。所以,只有从生产实践出发,分析作为实践主体的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才能发现剩余价值的源泉。

既然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两大基石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都是以科学实践观为其理论前提的,那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制定理当离不开科学实践观的指导。正因为如此,如前所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实践观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所以,实践的观点和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一样,也应当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的理论基础。

(责任编辑 刘龙伏)

作者:郭大俊 吴思珺

第三篇:统筹实践教学体系 从社会实践走向工程实践

摘要:创新创业的大众普及化,对工程类本科教育提出更高要求,高校需通过强化实践教育来满足社会需要。社会实践与工程实践一脉相承,以社会实践为平台,可以更早地开展创新实践教学,激发学生能动性、提升创新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理解社会。同时,围绕专业组织实施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工程实践存在着较多的联系和交集,二者之间具有相互对接、共同促进的可能性。未来,由社会实践走向工程实践,高校可将暑期社会实践与工程实践教学结合,统筹校内校外资源、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同时利用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参照社会实践模式对工程实践进行项目化管理。

关键词:工程实践;项目化管理;社会实践;改革

从上世纪60年代起,我国高校内工程类学生除了需接受相应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外,还需到企业接受认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等工程实践教学环节,以确保工程类学生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的培养。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新常态,热潮也已由少数精英化向大众普及化转变,社会对工程类本科教育的要求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对应这些变化,高校需通过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和不断完善社会工程实践环境,强化工程实践教育来解决。

一、社会实践与工程实践一脉相承

在工程实践教育中开展创新实践教学并不是追求立竿见影的创造发明,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消除对创新的神秘感、帮助养成创新的习惯,以收获真正的创新实践能力。大学生活的宽松气氛,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多能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增强其独立学习、独立思维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便其进入社会后可以独立地应对更为复杂的情况,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部分大学生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误以为大学宽松的管理可以用于娱乐等活动,以至荒废学业。为此,需尽早开展创新实践教学,为新生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开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亲身经历创新的过程,从而获得创新体验、增强创新热情、养成创新习惯。社会实践教学包括:普通劳动实践、社会工作实践和社会调研实践,其所具有的开放性、实践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功能,是进行创新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也应成为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社会实践是强化工程实践教育的有效路径

社会实践教学是促使学生能动性实践的试验场。社会实践教学,不需要学生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可以提供给每一位新生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这种实践能力的锻炼,可以进一步激发新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与学习的动力,从而达到拓展丰富知识、增长提升能力和启迪创新思维的目的。社会实践教学是激发学生创新素质与能力的课堂。学生社会实践中所遇见的诸多问题,大部分是不能单靠专业知识解决的,而是需要运用大量心理学、管理学等人文知识进行交叉综合运用。这迫使学生学习利用书刊资料、网络资源以及跨年级的信息交流等多种渠道,借助多学科知识,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能更好地运用创新思维去开展工作。社会实践教学是增进学生理解社会的桥梁。学生通過加入各类学生组织、参与班级管理、组建工作团队等活动,实际上模拟了将来在社会各类单位中真实发生场地和境况,从而让学生深刻体验如何在社会组织内部进行交流沟通,配合团队共同完成任务。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深入社会,还能了解关于本专业、行业的实际情况,从而激发深入思考,将专业认知实习向前推进,更早地介入工程实践教学中。

三、社会实践走向工程实践的路径选择

1.暑期社会实践与工程实践教学结合,培养学生的大工程观。学生工程意识和素质培养不单是几门实践课程的任务,而是所有实践环节都应当为之作出贡献。通常情况下,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习与设计三大类。实验是工科专业学生对工程微观的理解,通常开设较早。而实习与设计环节,是学生了解岗位、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工程知识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主要依托,但一般都放在高年级乃至临毕业开设。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中科学设计社会实践环节,将专业认知更早地引入社会实践教育,把原来枯燥、微观的理论知识,更早地与学生感性认知连接起来,对培养学生的大工程观,提高学生今后的工程训练起着支撑作用。

2.统筹校内校外资源,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社会实践与工程实践都是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际,学习和巩固书本知识的有效途径。由于现代企业大型化和连续性生产的特性,加上严格的企业管理与保密规定等,学生在校外实践基地能够动手体验的机会越来越少,走马观花的参观难以直接体悟工程实践全过程。在校内开展的社会实践(如劳动实践、参加社会工作等),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有条件时,也可以在高校中建立起与工程运行、生产、维护、开发等和工程实践密切相关的校内社会实践基地,模拟真实的工程环境。同时,学生外出进行社会实践,经常会建立起社会实践基地,及时有效地管理好这些新增校外基地,加强相互联系,对提升高校工程实践基地的建设水平也至关重要。

3.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第二课堂教学所具有的开放性、灵活性、实践性特点,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功能,但第一课堂的教学也是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现在已有不少学校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一定的素质拓展学分,以引导学生自觉参加社会实践,但社会实践的目的性、方向性并不是很明确,个别情况是由学生找个单位盖章完成的“实践”。为把这一工作落到实处,高校应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以培养学生大工程观和工程创新思维为出发点,切实加强社会实践管理,并做好社会实践的组织工作。除了引导学校积极参与实践外,还应增设第一课堂教学环节,素质拓展课、选修课、报告会等,提升学生参与专业性社会实践的知识和能力。

4.参照社会实践模式,对工程实践进行项目化管理。当今社会,企业的项目管理已经形成十分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体系构成了项目管理普遍适用的理论框架,指导着各类单位的项目管理实践。而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经过暑期社会实践的立项调研后,对项目管理模式的基本流程也有了一定了解。而传统的工程实践管理还存在指导思想落后,管理模式单一,学校、企业、学生三方沟通不畅通,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等弊病,同时越来越多的问题在职能管理部门的日常运作范围内无法得以解决,例如面对跨专业、跨地域性的工程实践活动,统一的职能管理部门往往力不从心。新的工程实践活动需建立以项目为中心的新的组织架构来解决。

参考文献:

[1]皮益霞.创新实践教学的特点及实施途径[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李炎清.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活动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3]彭洋,王昆,朱琦.教学实习与暑期社会实践对接的可行性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108-112.

作者:姜海霞 季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管理博士论文范文下一篇:科技生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