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媒介传播教育模式变革论文

2022-04-1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众媒介传播教育模式变革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新媒体时代,传播技术的变革推动新媒体展现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生命力,并延伸应用到各领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同样如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之一,成为经济新常态发展的新引擎。

大众媒介传播教育模式变革论文 篇1:

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教学研究

【摘    要】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格局,使得新闻传播出现了新的传播特征,主要体现在传播内容、方式、形态和对象上,这种改变对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媒介融合的现状,分析了媒介融合时代我国新闻传播的特征和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传播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传统的传播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传播方式的转变引发了新闻业的变革,这种变革会对已有的新闻教育教学造成冲击,影响新闻教育的发展。[1]

一、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的新变化

(一)传播内容多义化

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大众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新闻传播方式是一对多的传播,在这种传播方式下,大多数人获得的信息都是一样的,但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这种现状。比如,受众从报纸上得到的信息是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同一则信息在网络上传播的还有视频形式,而通过报纸得到的信息与通过视频得到的信息也会存在差异,这就造成了从不同渠道了解信息的群体会对同一信息产生不同的理解,这是传播的内容为什么会有着多种意义的原因。

(二)传播形态多维化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信息的传播也更加多样化。相同的信息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传播之前都会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各种传播媒介也会进行融合,这样受众就可以通过变换声音、图像和文字来全方位地对这个信息进行感知。[2]

(三)传播互动性增强

媒介融合促成了新型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的创新点在于受众和媒介之间产生了互动。原有的传播方式下,受众和传播媒介之间缺乏互动性,受众只能接受以固定形式传播的新闻信息,受众对信息的传播缺乏主动性和选择性。而媒介融合时代,受众和传播媒体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受众具有了主动性,地位也有了明显的上升。

(四)传播对象和传播媒介之间的关系出现多层化

在媒介融合时代,受众群体与传播媒介之间的关系逐渐呈现出了多层性。随着数字电视、智能手机、平板阅读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崛起,多层次化的传播媒介为受众提供了多层次化的传播方式,这也说明了受众群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受众群体和传播媒介之间的关系也不再停留在之前的局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正在逐渐改变,上升到了群体层面和人格层面上。其中群体层面是指群体在媒介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归属感,然后再通过多样化的媒介传播方式,形成群体感染力,达成共识、对外保持互动。人格层面则是指在媒介的内向传播过程中,人们能够对信息进行自动处理,通过大脑活跃情况结合自身社会性和实践性,将媒介传播的信息上升为人格层面的信息。

二、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一)新的信息传播思维

在媒介融合時代,新闻工作者传统的传播思想和理念已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转变传播思维,不断更新自己原有的信息传播观念,形成新型的融媒体的信息传播思想。例如,要关注并明确地分析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二)跨媒体工作的能力

媒介融合是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使同一信息最终实现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传播渠道传播。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要求新闻传播人员具备多种媒体的信息编辑能力,以保证信息在各个渠道都能得到传播,从而增强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教学的创新途径

(一)更新教学理念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要充分了解媒介融合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与传统的教育内容相结合,进行课程改革。首先,媒介融合的理念要渗透其中,通过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说教形式,使其更多元化的发展。[3]例如,传统的电视采访和报纸编辑掌握的传播技巧都较为单一,但是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编辑需要掌握全媒体传播技巧,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教学理念,为学生传授现代化的新闻传播思想。在融媒体时代,公众号的运营、内容撰写、以及图片处理和编排以及广告宣传和推广不再是一位编辑负责其中一项,而是需要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融媒体人才共同协作,所以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过去单一的模式化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对多媒体传播工具的使用能力和对多媒体应用技能的掌握。

(二)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虽说新闻传播的渠道逐渐变多,但是相应的渠道对于媒体人的实践能力要求逐渐增强,即新型人才不仅要具备以往传统媒体人才所具备的能力,还需要具备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实践能力。[4]所以,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完善并且拓展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新闻传播实践能力,从而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例如,一些大学开设的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工作坊课程,取得了显著效果。再如,浙江传媒学院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人才,专门建立了电视编辑与导播国家级实验与教学相结合的示范平台,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增强了对融合媒体平台的资金支持,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全媒体中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加强对融媒体实践教学生态系统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路径的探讨。总之,在融媒体时代,各个学校都在为新闻传播教育教学的实践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人才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在对新闻传播专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也迫使新闻工作者和学习者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成为复合型、综合型人才。因此,这就要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高校要不断加强课程改革,培养社会和新闻传播业界需要的高素质人才。[5]首先,加强人才能力的重塑。当前,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媒业内容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今日头条、天天快报等,他们越来越需要个性化移动资讯人才,如VR/AR新闻直播等。所以高校的课程应该结合社会和媒体的发展需要,培养新闻从业者的综合能力。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过去只要掌握叙事能力或者产品运营能力中的一项即可,但是,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打破了这种格局,学校应该培养学生全媒体叙事、写作、运营管理以及数据分析等能力,使学生成为既懂内容创作又会连接用户,并且还能够设置议程的复合型人才。

例如,2019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结合社会发展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重新对专业进行了课程设置,增加了营销传播、内容分析与数据处理等课程,旨在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复旦大学也专门针对新闻传播者的综合能力提升设置了“2+2复合型知识结构教学模式”。

结语

媒介融合时代下,新闻教育改革的意义不单单只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新闻传播业要持续发展的需求。所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能裹足不前,盲目地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要结合当前的大环境,实施新媒体时代下的教育方式,要弄清时代的发展动向,实现新闻教育教学的改革,培养与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注释:

[1]虞鑫.媒介融合·实践教学·人才培养——首届“媒体总编与新闻学院院长高层论坛”综述[J].全球传媒学刊,2016(01):1-8.

[2]赵文欣.国内高校融合媒体人才培养特色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7.

[3]赵福妹.媒介融合时代我国本科新闻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4]白霜.媒介进化论视角下新闻人才技术素养培养研究[D].河北大学,2016.

[5]周婷婷.媒体转型与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综述[J].新闻前哨,2013(01):41-43.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研究方向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责编:周蕾

作者:钟辰

大众媒介传播教育模式变革论文 篇2: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新媒体时代,传播技术的变革推动新媒体展现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生命力,并延伸应用到各领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同样如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之一,成为经济新常态发展的新引擎。新媒体技术的变革与应用,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契合度较为紧密,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辟了新路径,为其创新范式发挥着纽带作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新的契机,但挑战也相伴而至。在新媒体环境下,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创新,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新媒体支持模式,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及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创新引导方式,借助新媒體平台探寻的教育路径,已成为亟须探讨的重要问题。

基于国家鼓励双创教育的时代背景,学者周苏、褚赟主编的《创新创业:思维、方法与能力》(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对创新创业教育展开了全面论述。该书以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为研究对象,从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能力等层面进行阐述,深入分析了大数据思维、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思维等,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传统创新思维技法、创新方法、TRIZ技术等创新方法和创新驱动创业、创业能力技术等内容,是不可多得的双创教育普适读本。此书内容丰富,通俗流畅,深入浅出,结构合理,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深受读者好评。

一、新媒体契合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式要求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是主客体间互通互动的过程,而新媒体则为此互通互动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为创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式提供了新思维和新模式,高度契合了其创新要求。恰如《创新创业:思维、方法与能力》一书所述,创新创业是基于知识的创新、思维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和管理的创新,而新媒体为创新创业思维的拓展、管理及传播方式的创新等提供了新渠道。可以说,新媒体契合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式的要求,为创新创业教育开辟了极为便捷有效的传播平台。

然而,当前多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仍然是“人-人”式传播,传统教育模式或许对创业个案比较有效,但其教育传播的受众范围非常有限。从高校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看,其师资队伍几乎没有创业经历,无法有效地指导和培训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这一点,学者周苏、褚赟在其论著中已有详细论述,明确指出,师资队伍力量的薄弱、教材资源不足、课程设置缺乏本土特色等问题是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诉求。网络时代,新媒体传播凸显出较强的个性化趋势,新媒体传播媒介具有明显的个人易建性、易用性等特征,而传统的传播模式是难以适应此传播环境的。

众所周知,新媒体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培养了大批的互联网消费者。智能手机的普及,淘宝、大众点评、美团等电商应用发展迅速。智能手机成为媒介传播的重要载体,手机媒体已成为内容繁杂的信息源。各种App、彩信、短信息等都已实现了互联互通,手机媒体交互功能的持续增强,实现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融合。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创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式,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然而,许多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授传播模式,不但受教学资源、学时等限制,也制约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效果不佳。应用新媒体技术创新高校双创教育范式,能够集中精力开发高校双创教育平台,如“慕课”教育平台,通过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现代加密法、PASS等技术与平台,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教学科研等活动,为高校、教师提供现代信息技术服务,通过互联协同有效整合先进的创新创业事迹、创新创业政策、创新创业理论等,为学生烹制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盛宴。

《创新创业:思维、方法与能力》一书通过三章内容阐述了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征、思维特征、行为特征,以及大数据技术的特征及应用,详细阐述了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给高校双创教育带来的思维、思想和行为的变革,明确指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以“互联网+”思维适应新媒体时代,以创新双创教育思维,指导双创教育工作。当前,“慕课”教育平台已经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平台,利用此平台,学生能够随时随地通过手机、iPad、PC等设备互联互通,实时在线地获取各类教育资源,享受更加丰富的教育服务。利用互联网平台学习,并将问题、思考与观点等与教师在线沟通,教师也能从中及时进行教学反馈,进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二、创新思维拓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式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秩序,同时也为高校双创教育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新机遇和新平台,其在创新高校双创教育范式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高校双创教育工作者应创新思维,从思维、方法等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范式的改革。学者周苏、褚赟认为,高校双创教育的有效推进,必须创新思维与方法,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思维与方法的创新则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融入“互联网+”的发展环境,运用新媒体这一新媒介推动双创教育工作,若仅单纯依靠外部机制保障,是无法有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应注意这一点,青年学生也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认识到网络平台的负面影响。因为,新媒体平台上充斥着巨量的碎片化信息,内容良莠不齐,若青年学生的媒介素养低,甄别信息真伪能力不强,极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甚至影响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当前,部分高校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积极性,这与其创业技能匮乏、缺乏吃苦精神有关,也与网络平台上散布的“负能量”有直接关系。享乐主义、“躺平”现象、娱乐主义等,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若要改变此现状,高校要转变教育思维,帮助学生消除创新创业畏惧感,合理利用新媒体等平台引导学生思想,纠正其错误认知,使其认识到创新创业是人人可为、人人可想的事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向学生传播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以图片、文字和短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呈现相关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创新创业并非想象中那么困难,以此引导学生转变思维,强化其对创新创业的向往。周苏、褚赟指出,创新创业是思维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体,其对知识、技术、思维、方法及能力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思维,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有勇气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关系到学生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效果。这就需要学生转变思维,以创新思维去指导创新创业行动,同时,需要学生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

学者周苏、褚赟认为,思维具有一定的定势,从其定势内容上可以将其分为从众型、书本型、经验型和反思型等。以《致富经》栏目为例,栏目中讲述的创业故事都经历过失败和挫折,但都在坚持、不懈努力、吃苦耐劳中获得了成功。该栏目中的创业故事是一本生动鲜活的“创业案例集”,这些故事能够充分展现出各种思维定势,教师也可以对其进行个案分析,从思维层面去教育和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活动中,鼓励其利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智慧,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去创造价值。

三、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媒介传播体系

如学者周苏、褚赟所言,创新创业教育并非是单纯依靠高校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需凝聚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需构建完善的双创教育支持平台体系,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政策土壤。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应强化新媒体应用,以此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宣传,且从资金、政策层面给予扶持。有关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大学生对创业扶持政策的了解率不足10%,享受创新成果转化、文创等创新创业政策支持时受到生源地的限制,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高校在制定创新创业支持政策时,应打破生源地限制,借助新媒体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通过企业运行模拟、企业策划模拟、商业运营模拟等方式开展创客培训及教育,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推动新媒体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

新媒介传播体系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拓展了服务与培育平台。高校教师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应强化新媒体使用及认知水平,既要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介的作用,又要充分利用移动客户端、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传播媒介,及时普及、宣传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综合服务平台,利用新媒体传播媒介的信息容量大、互动沟通自由、传播便捷迅速、传播内容生动形象等优势,将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以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新媒体技术整合创新创业知识、新媒体资源及信息,及时发布和宣传创业就业资料、政策、招聘信息、学习方法等,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提高其创业意识,锻炼其创业能力,从思维、方法和能力上进行引导和教育。

总之,《创新创业:思维、方法与能力》一书详细地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从互联网、大数据、思维定势和创新驱动等方面详细地论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应从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思维入手,借助新传播媒介宣传创新创业教育,拓展其服务平台,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该书通俗易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习和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极佳读物。

[本文为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以学科竞赛为抓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与运行机制研究(XJG2021059);江苏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我校依托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員继续教育基地提升专业负责人能力的探索与实践(GJKTYBJX202005)]

(温大勇/硕士,江苏科技大学讲师)

大众媒介传播教育模式变革论文 篇3:

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策略

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 710128

摘 要 大学生是新媒体的积极使用者,但由于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存在着很多不安全因素,新兴媒体的存在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新媒体时代传播格局的改变与社会发展的变革,在理清媒介素养的内涵和发展历程后,结合相关文献综述及研究成果,从教育环境和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方面进行了一定分析,试图从中找出关联因素并根据现状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1 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研究调研与分析

百度指数数据选样调查中,随机抽取一个月数据:自2017年3月6日至4月4日,关键词“媒介素养”的搜索趋势图显示:本月份查询次数波动较大,最高日搜索量达320,最低日搜索量仅100左右,相差数据较大,图表数据起伏大,整体呈波浪形态分布。近30天内,搜索均量为216,整体同比上升15%,移动网比上升23%,整体搜索趋势及各客户端搜索趋势基本表明,“媒介素养”受关注程度趋于上升形式。人群画像中搜索年龄主要集中于20~29岁,30~39岁,年轻人搜索占比较重,且女性占主要比重。数据显示,年轻人使用新媒体的比例更高,该人群对“媒介素养”关注程度更高。搜索内容随着时间推进与“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群体”联系越发紧密,搜索量持续升高,对关键词“媒介素养”的扩充和丰富产生了重要影响,这进一步说明本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

新媒介的发展在给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严峻的挑战也随之而生,一些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具体如下:对新媒介理性掌控能力的缺乏当代的中大学生,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具有较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他们的新媒介素养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一种自发的状态下形成的。由于这个年龄段大学生的世界观还处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在一种感性的层面上来应对新媒介信息,对新媒介的认知还不够深入,只是以一种兴趣爱好的标准来对大量的信息进行过滤,带有很强的感性色彩和随意性,缺乏一种理性的支撑。面对新媒介,他们没有充分的心理和知识准备,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一种随性而行的感性中形成,呈现一种自发性、无序性[1]。因此,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在现实生活中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偏差。

2 教育环境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分析

(1)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问题所在。对于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首先就是对媒介的批判能力弱。媒介批判能力是衡量媒介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既包括受众对于传播内容的鉴别能力,也包括受众对于传媒对人、社会的影响这些深层次问题有足够的认识[2]。大多数学生基本信任或完全信息媒体,甚至于依赖媒体,许多学生的价值和行为选择必须要从媒介中寻找依据,不能够有效地对不同价值的信息进行选择,缺乏辨别信息真假的能力。第二是对媒介的使用不够充分。多数同学使用媒介只为娱乐或消遣,而用媒介来获取自己所需信息的情況则较少,且应用不是很充分。对于媒介所提供的大量信息,学生也只是被动接受,缺乏主动的分析和思考。第三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比较薄弱,对于网络上资源的使用、授权问题,知识产权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等方面知识较欠缺,或是出现恶意披露他人真实情况、网络暴力、语言不文明等情况。

(2)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大方向。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最重要的还是教育,最难的也是教育。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的培育不可能在朝夕之间就能完成,是需要从小培养的。但是按我国当前教育情况来看,从小学,甚至幼儿园起,课程设置就很紧凑,在应试教育下,单独设置一门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难以实现。对于授课方式来讲,最有效的教育应是融入到已设置的课程和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是教授相关理论,给出公式类的呆板方式。对于大学生,课程量相对减少,而且学校都会开放通识课程,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还会有与媒介素养相关的专业课,这些课程都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提升、培养自己的媒介素养,加上大学生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较强,教育的效果也会更明显。

对于媒介素养的教育问题,首先,要明确教育的对象,应该主要集中在学生群体。对于相关从业人员来说,媒介素养是其从业的基本技能,不应成为大众媒介教育的重点。其次,要加强教师和师范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难以实现的一个原因便是师资力量的缺乏。将媒介素养融入其他学科是现在教育的一个主要方式,这就要求各任课教师都要有良好的媒介素养素质。再次,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建设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式有很多,但学校教育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最普及的方式,对此学者们应该研究并思考是否可以利用现有优势与资源,如媒介传播、教材采用、授课内容设置等,将媒介素养教育的效果最大化。最后,探索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通过对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方式和存在问题的研究,整合出一套普遍适用于中国的一种教育模式,为我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可操作性范式。

3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分析

(1)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对比分析。传统媒体一般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新媒体一般是指基于互联网的媒介,如微信、微博等都可以称之为新媒体。学界对于新媒体的界定有多种方式,本文界定新媒体为基于互联网而使用的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主要表现出的特点有:新媒体的传播范围更广;时效性更强;受众群体更多;互动性更强等。这些特点也成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竞争中的主要优势所在[3]。

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介的这些优势使得新媒体拥有了越来越多的使用者,而传统媒体的使用者则呈现一路下滑的趋势。以新闻专业主义著称的纸质媒体在形式多样且使用方便的新媒体的冲击之下,也陷入了举步维艰的状态。新媒体的强互动性使得新媒体显著增加了用户的黏性。新媒体的大众化,则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媒体上的信息发布者。人们可以在新媒体上低成本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传统媒体所无法办到的。新媒体的时效性更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2)新媒体复杂环境的概述。新媒体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在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后,表达自身观点变得可行。但是,把关人的缺失造成了信息的良莠不齐。大量虚假信息、垃圾信息充斥在新媒体中。误导性内容的增多,使得身处其中的人们相较传统媒体时代更加难以辨别真实环境与信息环境。新媒体环境的复杂程度大大超过了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者从传统媒体时代的专业化组织扩大到普通社会大众。传播者构成的复杂程度提高。且传播内容的复杂程度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亦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新媒体环境的复杂与新媒体自身的特性有关,厘清混乱的新媒体环境十分必要。

(3)大学生通过网络发泄或表达自我的诱因。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相较于其他群体,自我克制力较强。但是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重要群体,这一问题不能够被忽视。大学生网络环境中的消极行为主要是恶作剧、发泄行为、冒险行为等不具有破坏性的行为,同时大学生对产生消极行为主要原因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对消极行为的评价主要是释放在现实中的压力。大学生通过网络发泄,无论在频度和程度上都显著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匿名成为大学生通过网络发泄与表达自己的主要诱因。信息发布成本低,承担的风险低、转化现实中遇到的矛盾等都成为大学生通过网络发泄或表达自我的重要原因。

(4)环境对大学生产生网络行为的影响。大学生对网络环境满意度较高,认为网络环境较宽松;而对网络资源大部分能满足需要;大学生在网上基本上能表达出自己真实的言行,情绪基本上是愉悦的;在网上对自我感知评价较正面和积极,而对网上他人感知评价是负面和消极的;大学生使用网络只是对生活规律有比较大的影响。大学生对于互联网有较高的认同度。

环境因素与网络行为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生活条件好,所处环境质量高与网络不良行为呈现负相关。生活条件差,所处环境质量低与网络不良行为呈现正相关。得出:环境因素对于大学生网络行为是有显著影响的。因此,对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亟待进行,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与新媒体上的信息也迫在眉睫。

4 提高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对策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当下,信息碎片化、集中化、爆炸化现象日趋严重,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难度不断加大,越来越昭示着大学生具备新媒体素养的重要性。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应该系统地建立起来,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

第一,高校教育层面应该积极开展媒介素养理论研究,将媒介素养理论归类整理后深入探索,组织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概念认知、运用能力的培训活动,先将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提高,其中包括使高校教师媒介素养认知力、批判力等素质水平的提高,保证高校教师明确教育目标,自主独立运用媒介能力并清楚如何将媒介素养融入教学。

第二,高校应积极开展媒介素养宣传和普及活动,每月或每学期固定进行譬如媒介素养知识竞赛、辨别信息可信度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将媒介素养基本内容渗入中去,展示高校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度。

第三,高校应积极发挥象牙塔半社会化的环境优势,大力支持并鼓励大学生进行有关媒介素养的社团组织,首先给予此类社团足够的支持度和自由度,并有意识地组织教师给予引导、支持和帮助;其次,高校在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同时可以组织该校社团组织走出校外,走向社会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传播与推动。

第四,高校应加强培育大学生媒介道德和法律知识方面的系统素养。在已经提升媒介基本认知程度的基础上通过举办讲座或开展公开课、辅修课等课程安排有关教学方案,引导大学生系统而清晰地如何正确通过新媒介筛选、辨别、整合有效信息。进而在此基础上纵向深入培养道德和法律相结合的媒介意识,在课堂中通过实例分析、课堂讨论、笔记感悟等多种方式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的道德伦理观念,从而培养大学生较高水平的媒介素养道德方面。

第五,媒介素养的教育对象是大学生,而媒介素养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社会素养,所以培养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不应具有空间或者专业的局限性。中国大学生系统而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最应该来自于大学本身,因此在高校中普及适应各专业现实情况的媒介素养通识教育课程是最基本的措施,固定且多频率的学术讲座等是相辅相成的另一个方面。

第六,大学生应着重提高媒介素养中的辨别力,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而又呈现碎片化的年代,对信息的辨识度是大學生应具备的重要媒介素养能力。现下媒介素养教育应该被重新定义,它不仅是一种筛选辨别信息的意识,其核心部分是大学生处在信息漩涡中是自己独立自主运用的选择和决策[4]。新媒介呈闪电式的发展趋势且体系庞杂冗乱,不能排除大学生在形成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因无法判断和批判新媒介传播的信息,例如色情、暴力等信息导致价值观受到影响,通常这类信息渗透在各个看似正常的意识形态背后,在大学具有极强抓也针对性因而也有局限性的专业教育中,媒介素养教育极其有必要。

第七,高校应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各专业学习中。譬如社会科学类专业中的课程可以触类旁通增加有关自己专业课程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双面进行,相辅相成,另外加大加细课程传授内容,做到系统化理论化;理工科专业就有必要专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提高媒介素养教程和师资力量分配的比例,使大学生将理科思维与人文素养相结合培养更加完善的人格。

第八,辅导员是高校中与大学生联系最为密切的教师团体,高校应充分组织辅导员定期或不定期与大学生进行交流,详细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媒介素养水平,在谈话中引导其正确的媒介素养意识方向。

第九,媒介素养作为一种社会素养的教育受众应具有专业性,因此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中应该有重点得培养专业学生,培养重点可以通过学科专业优势来考虑,譬如新闻传播类,公共关系类等有一定系统媒介素养基础的学科,当然可以通过将其他专业有意向培养专业性的学生集合起来组成社团一起接受专业培训。

参考文献

[1]王莲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41(3):108-116.

[2]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J].新闻记者,2004(5):11-13.

[3]孙正.分析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及优势[J].新闻研究导刊,2016(11):220.

[4]黄旺,胡满英,张小雨.当代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J].南方论刊,2015(9):59-61.

作者:郑艳 郭俊良 贾艺涵 刘宇航 李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现代教育论文下一篇: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