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儒教伦理特征论文

2022-04-23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韩剧儒教伦理特征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韩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理念来自中国传统儒学,是其现代德育七次改革的必然产物。主要内容是以家庭为载体,进行基本文明礼仪和道德规范教育;以情感为媒介,渗透亲情、友情、爱情、爱国情等情感教育;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人生观教育。

韩剧儒教伦理特征论文 篇1:

民族文化视野下中韩爱情剧的异同比较

摘 要:近年来,韩剧在中国掀起了一次次的收视狂潮,引发了许多中国观众追捧韩星的热潮,尤其以《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三部爱情剧影响最大,继而出现了一系列了解韩国文化、学习韩国语言的行为。该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中韩两国具有相似的文化根基。然而,中韩两国的民族文化也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在爱情观念、叙事方式、民族语言和饮食文化等方面。韩国爱情剧带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力求在守望本国文化的同时,将本国文化推向世界。中国爱情剧强调主流的意识形态,揭露生活本质,虽然也受大众欢迎,但仍没有打破常规,突破创新。中国爱情剧在今后的创作中要彰显中国气派,将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文化传统告诉国人和世界,既要讲述民族的文化传统,又要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演绎和表达。中韩两国的爱情剧尽管有很多差异,但在全球化的形势下,必定会在互相交流中创造出好作品。

关键词:中韩爱情剧 文化差异 民族语言 爱情观念

自2005年《大长今》热之后,韩国又推出《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三部爱情剧,再一次在中国掀起“韩流”热潮。中国爱情剧《何以笙箫默》《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守婚如玉》在国内也获得很高的收视热潮,但相比之下韩国的爱情剧对中国观众的影响更为持久深刻。因此,对待“韩流”我们要从根源探究“韩流”发生的原因,冷静地看待“韩流”热。

中韩爱情剧的制作都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语境。不同民族的人,由于受到不同社会生活、不同文化传统和不同地域的制约,其文化意识和心理结构必然有其自身的特征,中韩爱情剧的不同影响力说到底是两国民族文化之间的异同在起作用。相比于韩国爱情电视剧的持久影响力,中国爱情剧的剧情应走出自我重复的迷途,用故事、人物、造型、风格和叙述上的民族特色来突出民族个性,以独特的文化个性确立自己在世界电视剧中的影响力,去唤起观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一、民族文化的相似性

中华民族文化丰富且厚重,深受儒、道、佛思想的影响,秉承“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的传统,更追求仁、义、礼、智、孝的高尚美德。韩国在历史上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也尊崇儒教中“仁爱与礼义”和佛教中“九转轮回”的思想观念,其中有一个观点很具有代表性:“整个韩国就是一个可以根据形势随机缩放的大家庭,每个韩国国民都是家庭中的成员,每个成员都自觉地按照儒家的伦理秩序,安然履行着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譹?訛

韩国妇女要求“三从四德”,这一点与中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对于人的爱情的表现中,中韩两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无不在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出浓郁的民族生活内蕴,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从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体表现为:男女之间表达爱情的方式都是含蓄、内敛的,都受到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都和整个大家庭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因此,中韩爱情剧在价值观、世界观、道德伦理观、真善美的审美追求等意识形态方面有一致之处。

中国爱情题材剧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关注是非、善恶观念在当代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受到的挑战,试图寻求个人、家庭、社会的平衡点,追求爱情的真与美。如《何以笙箫默》既传达了主人公何以琛对于爱情的忠诚与执着,又表现了在追求爱情中受到的现实性阻碍,从而叩击观众内心的反思,迎合了观众的审美趣味。《守婚如玉》讲述了苏然死守自己有裂痕的婚姻,最终挽救自己婚姻的故事。该剧直接引入当下热门话题“小三”,引发了观众对于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价值观念和是非观念的思考。《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讲述了一段夹杂在情感与职场、情感与利益之间的男女爱情故事,折射出现实生活中的男女在面对个人、家庭、社会等种种现实生活的无奈。由此看出,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根基与底色,已深深地扎根于整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内涵之中。

韩国爱情剧也十分注重表现作品的时代感和男女之间至死不渝、海枯石烂的爱情,表现男女在恋爱中受到的社会障碍,以及主人公们追求爱情真善美的愿望。如《继承者们》在营造浪漫爱情氛围的同时,批判了等级和门第观念,热烈地讴歌男女冲破各种障碍收获的爱情。《来自星星的你》利用神话元素,讲述了不同星球的男女在现代生活中追求真爱的故事,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太阳的后裔》更是一部浪漫的英雄式的爱情故事剧,不仅宣扬了韩国的人道主义和人文情怀,而且将爱情故事的浪漫演绎到极致。

中韩两国在爱情剧中都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正如瓦西列夫所言:“人是不愿意离群所居的。它具有感情上进行自我恢复和经常显示爱情的奇妙能力。”因此中韩两国观众可对双方的文艺作品达成共识,引起共鸣。古诗“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对两国爱情剧主题的最好阐释。

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在影视作品中,每一个国家都有一种中心精神在对外放射。“这个‘中心精神’就是法国学者洛里哀所说的民族的‘先天的倾向’,普列汉诺夫所说的‘民族的精神本性’,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文化—心理模式为主体的民族性。”?譺?訛中韓爱情剧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特色,然而由于受到不同社会生活、不同文化传统和不同地域的制约,其文化意识和心理结构也必然会显示出差异。

(一)爱情观念不同

中国爱情剧以现实主义为主,同时兼顾浪漫的因素。中国古语有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然在当代社会中,中国青年男女恋爱观已有改变,但大多数青年男女仍然深受传统婚恋观的影响。因此,中国爱情剧比较注重表现男女在当代社会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家庭亲情观念和婚姻观念的矛盾与冲突,教化意味十分浓重。

中国爱情剧往往营造的是“家”之下的恋爱故事,其中穿插着家庭之间的矛盾、婆媳之间的矛盾、第三代的插曲以及第三者的破坏等情节要素,表现的是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基调相对比较低沉。《何以笙箫默》讲述了何以琛和赵默笙历经波折的爱情,二人虽然面对许多误会和阻挠,但始终相信爱情,深爱彼此,最终赢得婚姻的大圆满。但是《何以笙箫默》在设置悬念方面,有刻意营造之嫌,显然不如《继承者们》在交代男女身份和男女恋情时那样自然。《守婚如玉》中赵明齐和苏然即使婚姻出现了裂缝也要捍卫爱情的忠贞,坚持最初的盟誓,与第三者斗争角逐,维护婚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日夫妻百日恩”的传统婚姻观。在中国爱情剧中,这样的故事屡见不鲜,都掺杂着浓厚的家国思想与深厚的传统道德观念。

韩国受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潮和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较大,爱情剧以浪漫主义为主,通过细节雕琢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去体现面向现实、面向未来的远大情怀。韩国爱情剧在表现婚恋故事时,对男女主人公自身的关注更多一些,注重表现爱情中的个人,充分发挥恋爱的自由精神。而且在表现爱情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充满浪漫与神奇色彩,充分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和欲望。《来自星星的你》中都教授与千颂伊穿越时空、克服危险追寻真爱,令人心生无限遐想。剧中出现的是喜闻乐见的场景,经常洋溢着轻松活泼的气氛。因此,在韩国爱情剧中,更注重凸显主体的个人,以个人为本位,并且以唯美浪漫的爱情喜剧为主。

(二)语言文化不同

电视具有一种声画兼备的特性,电视剧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在于剧中人物语言的表达。中韩两国语言不同,其语词、语义、语境和表达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差异。中国汉语是一种表意文字,具有含蓄、多义的特点。韩语是一种表音文字,助词、词尾非常发达且语速较快。因此,在韩语表达中语气是非常重要的,而汉语更偏重于话语的语境义,在中韩爱情剧中民族语言的使用有着显著差别。

1.表达方式不同

中国爱情剧中的对白往往使用象征隐喻和诗化的语言,对个体生命的情感变化和生存境遇进行深刻地阐述。而韩国爱情剧的对白具有形式活泼、口语化强的特点,语言往往短小精悍,内容新鲜有趣,更加贴近大众生活,也更易被大众接纳和效仿。例如,《何以笙箫默》中何以琛在等待赵默笙七年之后,再次见到赵默笙说的话:“经过那么多年,我还是输给了你,一败涂地。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我不愿意将就。”这种富有诗意和哲理的对白将民族传统思维对个体生命历程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诗意化表达,形象地反映了中国汉语和儒家文化的民族特征。《太阳的后裔》中的对白和独白因其特有的外来色彩和新鲜俏皮的表意方式十分吸引观众的眼球。例如,柳时镇和姜暮烟的一段对话:

“我的样子可不像是会说谎。”

“杀人犯大多长得像老好人呢!”

类似的对白诙谐而又温情地传达了浓浓的爱意。

2.语言表达层次不同

中国爱情剧的语言表达居于哲理层面,追求一种“言外之意”,传达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意蕴内涵,常常具有多义性和朦胧性,使得广大观众意见纷纭、各说不一。剧中的台词、对白营造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境界,具有无限的艺术魅力,需要观众全身心地感悟和体验,具有鲜明的民族语言色彩。比如《守婚如玉》中有一句台词:“世界上哪对夫妻能一辈子好的像结婚第一天?”类似这样的台词就产生了较重的哲理性。韩国爱情剧的语言更侧重技术层面和艺术层面,追求逻辑语言和剧情的同步演变,巧妙地将韩国俚语、俗语融入对白,着力释放韩国语言的时代和民族魅力。《来自星星的你》中的“丙子年围堰”(指对方傲慢无礼的意思)、“骂人精”等都充满韩语的俚语色彩,使人物的形象变得鲜活、逼真。

(三)叙事方式的不同

长期以来,爱情在中韩电视剧中都是绝对的主体和本真。因此,“要了解一件艺术品,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譻?訛,而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终究既潜藏于又外化于民族的精神风貌之中。

中韩爱情剧叙事模式的不同,正显示了两国民族性的差异。中国爱情剧中的男女主人公多会陷入“三角恋”的关系模式中,以分手或离婚为转折点,再以重获幸福婚姻的圆满大结局收尾。如《守婚如玉》中赵明齐和苏然因“华莎”介入导致婚姻破裂,后因苏然的努力成功挽救他们的婚姻,以完满的大结局落幕。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虽以爱情为主线,但仍以反映社会现实和传达人生态度为主,尤其是中国人对人生最高幸福的理解首先定位为家庭的完整与美满。韩国爱情剧则打破了传统的车祸、绝症的叙事方式,采取男女主人公因个人性格或内在情感因素而导致恋情曲折的新型叙事方式,男女恋情随着个人的感情发生变化。《太阳的后裔》中柳时镇和姜暮烟的恋情发展建立在男女平等、心心相印的基础之上,没有家庭和第三者的侵扰纷争。故事唯美浪漫,但缺乏必要的深度和人文气息。

韩国爱情剧注重利用细节的真实表现富有梦幻意境的爱情,以细腻的情感真实带动观众的情绪体验,而中国爱情剧摆脱不掉浓厚的伦理观。由于两国文化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中國爱情剧讲究叙事面的宽度,注重多元文化整合展开叙事,故事热闹非凡,情节错综复杂,容易出现半部好戏的局面。韩国爱情剧叙事更注重故事的纵深发展,以细节刻画为线索铺垫,整部剧脉络流畅,气韵恒定,用小场景凸显大格局、大情怀。

(四)饮食文化不同

不同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因此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特点。韩国爱情剧特别重视对朝鲜民族性的体现,突出地体现在饮食文化上。韩国爱情剧中非常善于穿插饮食方面的特写镜头,借以宣传本国的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派系分明,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然而在爱情剧中鲜有表现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镜头。《来自星星的你》中的炸鸡、啤酒、刺、泡菜、拌饭等反映了韩国作为一个环海岛国的饮食文化特色,尤其是泡菜文化,更体现了韩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保护和传承。韩国爱情剧对民族的饮食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剧集常常借助于饮食推动人物与情节的契合,而且编剧和导演会千方百计地用饮食显露爱情剧鲜明的民族特色。韩剧通过饮食文化凸显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体现了对本民族文化的精神和审美认同。

中国爱情剧往往更重视场景的拍摄,在剧中经常提到的是火锅文化,表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大团圆的传统文化。当然,火锅文化既体现了中国人以“和”为主的传统理念,又表现了中国人热情、和睦的性格。然而,中国爱情剧在用饮食表现民族文化、传达文化理念这方面做的是远远不够的。

三、总结

纵观韩国爱情剧的发展潮流,韩国爱情电视剧已经成为大众追捧的热点,而中国爱情剧虽有经典,但题材、类型容易产生审美疲劳。韩国爱情剧带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力求在守望本国文化的同时,将本国文化推向世界。中国爱情剧强调主流的意识形态,揭露生活本质,虽然也受大众欢迎,但仍没有打破常规,突破创新。中国爱情剧在今后的创作中要彰显中国气派,将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文化传统告诉国人和世界,既要讲述民族的文化传统,又要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演绎和表达。中韩两国的爱情剧尽管有很多差异,但在全球化的形势下,必定会在互相交流中创造出好作品。

① 陈一鸣:《半岛性格 儒家文明——韩国学者谈韩国国民性格》,《南方周末》2005年4月14日第22版。

② 彭吉象:《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8页。

③ 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版,第14页。

作 者:王志清,太原师范学院影视艺术系在读硕士研究生。

编 辑:赵 斌 E-mail:948746558@qq.com

作者:王志清

韩剧儒教伦理特征论文 篇2:

韩剧中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探究

摘 要:韩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理念来自中国传统儒学,是其现代德育七次改革的必然产物。主要内容是以家庭为载体,进行基本文明礼仪和道德规范教育;以情感为媒介,渗透亲情、友情、爱情、爱国情等情感教育;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人生观教育。

关键词:韩剧;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从1993年我国引进和播放第一部韩剧《嫉妒》至今,“韩剧”进军中国市场已经二十多年。韩剧在中国的热播,使有些人发出了“难道我国的青少年将在韩剧的伴随下成长”的感叹。既然我国青少年已处于韩剧的包围中,就应积极利用这一资源,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即是对韩剧中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探讨,以期对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启示。

一、韩剧中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历史渊源和产生必然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总的来说,是和脱离生活的尤其是理想化、知识化、工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而言的,它强调应充分认识到生活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不可忽视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根基这一本体性的规定”[1]。易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即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思想政治教育应植根生活,服务生活,引领生活。韩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生活化色彩。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生活的目的,韩国除积极进行系统的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各科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外,尤其重视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韩剧就是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韩剧无形中沿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及内容自然融入剧中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对青少年的价值引导。韩剧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呈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历史渊源和产生的必然性。

(一)韩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践

生活化是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征。其根源在于儒学的生活本性:根植生活,超越生活。儒家思想虽以“处事格言” “普通常识”的形式出现,但却具有“终极关怀的”的宗教品格。韩国儒学极力发扬儒学的宗教性,并以儒教的形式出现,使其成为韩国人信仰的核心内容。朝鲜早在新罗、高丽时代就开始盛行儒教伦理,在新罗时代更是派遣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韩国学者认为“给韩国影响最大的中国文化是儒教文化(儒学、政治制度——包括科举制度、教育制度和生活伦理)和通过中国传来的佛教。韩国从未摆脱中国文化的影响”[2]。不同的是,韩国人把经典儒学“孝悌”之道加以创新发展,确立“家国一体”的伦理教育體系和国家治理思想。韩国“重视人际关系上的义理、人情,重视以家族为中心的集团的共生,强调家族、民族的同质性、同甘共苦等等,并且将家的原则扩大到国家,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放大,对家的孝必然要求对国的忠,由此建立的国家组织,是按有系统的位序伦理维持的上下人际关系”[3]。因此,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人际关系只能在生活中生成。儒学对韩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韩国人生活的指导上,儒家思想已经深深融入韩国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成为韩民族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甚至被认为是“儒教的样板国家”。

(二)生活化:韩国道德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在当代,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延续了传统生活化道德教育,形成了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在课程改革的始终。韩国从1945年至今,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其中的道德教育课程改革基本上都是围绕生活而展开。第一次课程改革,韩国文教部专门编撰《道义生活指导要领》,以道义引领生活。第二次明确“以生活为中心”,在1963年颁布的中小学课程方案中,关于道德教育内容中系统地反映了反共道德生活的教育目的。第三次将道德教育的内容分为“礼节生活” “个人生活” “国家生活”和“反共生活”等。第四次课更是在小学1-2年级废止了以前的《道德》课,代之以《生活》。第五次课程改革基本上延续了第四次课程改革的理念,为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将社会生活细化为邻里生活和市民生活,增设地域内容,并强调课程改革的生活民主化理念,以培养21世纪具有主体精神、创造精神和有道德的韩国人为己任。第六次更是提出要建立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即为“韩国的统一”和“统一后的韩国”而努力的生活方式,并采取具体措施:1-2年级设《生活》课,3-6年级设《道德》课。目前所进行的第七次课程改革详细规定了每一年级的德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礼仪规范和实现理想生活的道德标准。课程内容围绕着个人生活领域而展开。

二、韩剧中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表现

(一)以家庭为重要载体,进行基本文明礼仪和道德规范教育

深受儒学浸润的韩国,十分重视基本文明礼仪教育,尤其是家庭中的尊长礼仪、孝悌礼仪。韩剧中的人物,总给人举止文明、态度端庄、行为严谨、进退有度、言语谦恭、面容谦和的印象,他们举手投足间自然流露的谦和之美,无不令观者舒心惬意。即使在面对无情的背叛、残酷的伤害时,他们也会用微笑面对,给自己加油,充分体了儒学“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韩国人的谦和之美,是学校系统的礼仪知识教育与家庭的礼仪实践教育相结合的产物。韩国《道德》课第一条目标就是“使之理解日常生活所必要的礼节和道德规范的意义与重要性”[4],透过韩剧,我们看到的正是家庭对这一目标的实现价值。

韩剧中经常有长辈对小辈关于尊老爱幼等家庭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及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仪教育。如《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中智焕做完手术回家时,妈妈对儿子说:“让奶奶看看你,你不知道奶奶有多担心,给奶奶道个歉。”爸爸也说:“给奶奶说,好多了,一点都不疼了”。这是教育孩子要体贴长辈的关心,使其学会为长辈着想。当一个人言行举止不得体时,首先遭到批评的就是父母,尤其是母亲。这部剧中就有秀京第一次与未来婆婆见面,因为迟到和穿超短裙,被婆婆认为是妈妈的教育不周:“她妈妈没事吧!这种场合让女儿穿成这样!”

当然,家庭伦理规范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性是建立在父母以身作则所形成的权威和孩子对父母的尊敬上。父母在家中的权威地位虽不可动摇,但并不意味着孩子要绝对服从家长的命令;父母做得不对时,孩子有权对父母提出批评。同样是在这部剧中,东焕妈因为儿媳妇说她“不像长辈”,儿子生气地跟她嚷嚷,就躺在床上绝食,以表达自己权威受到挑战的不满。父亲相信儿子不会那样,并批评老婆夸大其词。但当老婆说儿媳妇在反抗,要带孙子离开,爸爸就说,那不是反抗,是傲慢无礼。于是马上气呼呼地要儿子把媳妇带出来,并用拳头教育儿子,怪他不能很好地管教自己的老婆:对妈妈说出那么傲慢无礼的话。父母无论做什么,总归是父母,都需要尊重。公公对媳妇的反抗可以理解,对傲慢无礼却不能容忍,这充分说明韩国人非常重视文明礼仪,尤其是对长辈的礼仪。

值得注意的是,韩剧中进行家庭礼仪规范教育主要是通过日常具体生活情境中的规范教育及尊长礼仪来实现的,其目的在于在家中形成长幼秩序,在外形成和谐的社会人际秩序。《看了又看》这部剧一开始,就是金珠和银珠因为背心问题而引发的矛盾,爸爸批评姐姐金珠不让妹妹穿自己的背心,说“那是你妹妹”、妈妈批评妹妹银珠“姐姐弟弟都让你打了”,父母正是在这日常简单生活中教育子女树立“悌”的观念,即姐姐要对妹妹友好,妹妹也要对姐姐尊重。当然,通过韩剧我们可以看出韩国的礼仪教育虽琐碎具体,但核心还是生活。主要内容有个人生活礼仪、家庭生活礼仪、学校生活礼仪、社会生活礼仪和国家生活礼仪等。这些礼仪为人们在不同生活场景中,如何为人处世提供了依据,而人们也在践履这些礼仪规范中彰显了自己的家庭教养和道德修养。

(二)以情感为媒介,渗透亲情、友情、爱情、爱国情等情感教育

韩剧中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战场是家庭。家庭的重要功能就是情感功能,是人的心灵港湾。韩国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在家庭礼仪教育的基础上,渗透“孝道、和谐和为他人着想”的理念,但所有这些规范和礼仪都以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和谐为基础。《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中父亲正是为了融洽子女间的情感才让孩子们跟自己住在一起,并且规定男人们每周六早上要爬山,各家轮流做东,负责所有人的饮食。儒学的基本精神是推己及人,反躬自身。在浓浓的亲情之中,自然生长出对朋友、他人、国家、社会的情感。这正是李泽厚“道由情生”理念在韩剧中的实践。李泽厚认为:情感是人的本体。人正是在生活过程中将自己的自然之情升华为社会之情,人与生俱来的七种自然情感——喜怒哀乐爱恶欲,经由历史洗礼和文化积淀,演化为“亲情、友情、爱情、人际关系情、乡土家园情、集体奋进情、科学艺术情”[5]。《时尚王》中李佳映走投无路时,姜英杰收留她,让她在制衣厂里住下。很小父母去世,缺失家庭温暖的佳映,在英杰的制衣厂里,感到了家的温暖。因珍惜这难得的家的感受,佳映才一直守护在英杰身边,即使因为英杰她失去了在服装学院求学的机会也心甘情愿。正是在“家情”的基础上,佳映生发了对英杰的感恩之情,进而又萌生了爱情。《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中的大儿子在家是个孝子,在工作中是个和蔼的老板,为朋友不惜跟自己的老婆撒谎,多次将自己的大衣给路边的流浪汉。当然,韩剧中的爱国思想也处处可见。《时尚王》剧中姜英杰第一次见到在美国大时装公司工作的安娜说,年纪轻轻就能在美国的大公司工作,真是为韩国人争脸,言语中透出无限的骄傲之情。姜英杰买了一部新车,员工们说,车子好好地干嘛又买新车,我们国家一滴油都不产啊!这简单的话语,包含着爱国情怀和节约意识。当然,剧中姜英杰对工厂员工像姐姐般地照顾也体现出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情。所以,韩剧将人的各种情感,经由生活建构起它们之间的自然联系,让人在观剧中接受教育。

(三)以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形式进行艺术人生观教育

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人生观教育。人生观教育包括科学人生观教育和艺术人生观教育。科学人生观教育可以使我们明了人生的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来确定我们生活的原则。但仅仅确立“科学的人生观”是不够的。因为用科学的方法(客观的方法)来看待生活,就是把人生当成一个客观事物来观察。但人生并不是一个客觀事物,我们自己就是“人生”、就是“生活”,这就需要我们采用主观自觉的方法来领悟生活的内蕴。这也即是冯友兰先生所认为的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是一个有觉解的存在。觉即自觉,它是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就是人生内在的一种体验。因此,这就要求德育中除了进行科学人生观的理论灌输外,还需要重视艺术人生观的培养和熏陶,以增加学生的内心体验。因为“生活就是我们对外经验和对内经验总全的名称”[6]。

那么,何谓艺术人生观?“艺术人生观就是把人生、生活当作一种艺术看待,使它优美、丰富、有条理、有意义。”[6]具有艺术人生观的人,无论在何种情境和条件下,都能通过艺术的方式将生活中的事物融入他的生活意义中来,由此将自己的生活打扮得绚丽多彩,充满趣味。韩剧非常重视用艺术的眼光看生活,它“所表现的体裁来自于通俗的日常生活琐事,没有光怪离奇的情节和惊心动魄的画面,它是对日常生活的艺术化表达。”[7]在对日常生活的艺术化表达中,探究生活的美,并引导人们用艺术的眼光看生活。韩剧中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集中体现在:情节美、画面美、人物美、情感美(亲情、爱情、友情等)。韩剧的剧情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温馨的。无论平凡的故事还是传奇的人生都会给人一种亲近感,仿佛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以不紧不慢、娓娓道来的表达方式来呈现,即使是上百集的剧情,观众也能看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如历史剧《大长今》、家庭剧《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爱情剧《看了又看》等。长而不厌,靠的就是剧情美。画面美是韩剧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其主要表现就是演员的美和场景的美。俊男靓女是韩剧中最养眼的地方。他们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清新俊朗的外表抓住观众的眼球。女主角清纯、温柔、善良、解人意,积极进取不张扬。如《爱有天意》剧中的清新女孙艺珍;《大长今》剧中“氧气美女”李英爱;《爱在哈佛》剧中的“第一天然美女”金泰希等。男主角沉稳、成熟、专注、痴情、细心而不拖沓。如《夏日香气》剧中浪漫温柔的敏宇;《律师事务所》剧中阳光正气的郑英雄;《新娘18岁》剧中可靠体贴的大叔;场景的美更是渗透在每一部剧情中,如《浪漫满屋》剧中海边的房子、《冬季恋歌》剧中秋天的小路、《蓝色生死恋》剧中上学路边的油菜地。人物美更让人动容。剧中男主人公俊朗的外表、配着深沉而充满爱的眼神、得体的言谈举止,与女主角温柔甜美的微笑、谦和优雅的表情成为一幅幅恬淡的水墨画,引人无限遐想。当然,情感美更是剧情的主线。对亲情的渴望、尊重、珍惜、享受之情;对爱情的执着、真心、痴心之情;对友情的呵护、忠诚等真正构成了“七情正、天人乐”的美学享受。可以说,韩剧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以情感直击人心中最温暖的地方,让人感动、思考和回味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胡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上海: 复旦大学:2007. [2][韩]全海宗.中韩关系史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1.

[3]崔志鹰.儒教文化与韩国现代社会[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8):97-102.

[4]白宏亮.韩国的礼仪教育对我国大学生礼仪素质教育的启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12):124-125.

[5]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07.

[6]宗白华.宗白华全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7]李伟.论近年来韩剧的日常生活审美化[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28-31.

作者:王晓丽

韩剧儒教伦理特征论文 篇3:

从受众心理角度透视韩剧热播现象

【摘 要】2014年新春伊始,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掀起了全民追“星”热,整个微博、微信朋友圈都充斥着对该剧的剧情、服饰、美食、流行语等的热议。本文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个案,从受众心理学角度分析韩剧热播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韩剧 受众心理 《来自星星的你》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自2013年12月18日开播,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掀起了新一轮的韩剧热。 “星星”掀起收视狂潮引起众多业界人士关注,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纷纷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本文从受众心理学角度分析该剧热播的原因。

一、受众心理——使用与满足

美国社会学家卡茨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活动是一种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或心理需求的活动。①“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1、情感期待的满足心理

按照心理学家马斯诺的观点,人在满足基本的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后,就会渴望情感的交流。观看韩剧实际上是一种在观看下的放松,缓解生活中的压力,带来一种精神上的释放。韩剧之所以长久不衰,正是抓住了情感这一根本,满足人们对情感的共鸣。通常情况下,“爱情”是韩剧的主线,“离合”创造了故事的起承转合,以一种“日常生活”特点的童话式的叙事方式,在内容上满足了观众的观赏要求。韩剧以“抒情”见长,爱情、亲情、友情是其主要的表现题材,也是最能打动观众使其产生心理共鸣的核心内容。被日常生活和工作所累的人们,在电视剧演绎的虚拟人生中寻找到一丝情感上的慰藉。②在韩剧中,不少被我们忽略的情节不经意地在剧中呈现。儒家的仁人、孝悌之义、夫妇之伦、长幼之序等都凸显在韩剧的日常生活中。

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同样继承了以爱情为主线的故事框架,但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穿越、瞬移、不死超能力等一些新元素。剧情不再是“受伤”、“生病”等一些苦情剧,而是增加了许多搞笑的萌点。全智贤扮演的女主角装疯、卖傻,在女神和女神经之间转换自如,她的逗趣表演使受众心理得到娱乐消遣,给人带来愉悦感和解脱感。

而《来自星星的你》除了搞笑、逗趣的剧情外,也有刻骨铭心的爱情,韩剧很善于通过细节刻画这种情感。这部电视剧与以往桥段单一而重复的韩剧不同,它的每一集的前一部分都在讲述400年前的往事,交代都敏俊跟古代千颂伊之间的生死离别。中间部分是用“倒计时”的手法讲述了正在发生的事情,其中还穿插闪回镜头。结尾部分是采用彩蛋的形式对于故事进行补充。在此剧中,都教授的离别是一个倒计时,而这一悬念的设计时刻牵引着受众的心。

2、审美动机的期待心理

韩剧除了内容上与中国观众审美心理接近外,在外在表现形式上努力追求美学风格,实现观众的“心绪转换”。韩剧画面清新优美,色彩鲜艳但不杂乱,外景的选取大多干净空旷,景色宜人。观看韩剧不仅满足了观众自身的情感需求,也是一种视觉享受。③电影式的大制作,韩剧制作团队内部分工明确,无论灯具样式还是室内装潢摆设,都呈现出“精细”效果。负责《来自星星的你》制播的SBS 公司公开剧中“Time Slice”的拍摄制作手法。所谓“Time Slice”即同一时间多机位拍摄,使得画面多角度呈现事件达到延长播出时长的效果。前期拍摄完成后,运用CG 特效通过人物消除、背景独立取景等方法重新结构,拍摄到的画面被分隔成多区域,最终与背景结合,形成播出时的震撼效应。这种技法并非《来自星星的你》首次使用,《骇客帝国》系列及《福尔摩斯》等影片早有探索。④同时,《来自星星的你》受到时尚男女追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剧中的时尚元素。片中的千颂伊穿着Chanel、Celine等大牌时装轮流上场,据统计,最多的时候千颂伊在一集中更换了7套服装,让观众过足了眼瘾。而剧中所说的“炸鸡、啤酒”、服饰、化妆品、电子产品甚至家具都引起了追捧和热卖。

二、受众的编码与解码

在传播学中,编码是指把信息转换成可供传播的符号或代码,解码是从传播符号中提取信息。编码和解码是在人的大脑中所从事的一种主观活动,编码作用于传播者的大脑,解码作用于受传者的大脑。而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就是传受要有共通的语义空间。

中韩两国文化接近,韩剧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传统色彩。韩剧骨子里传统、朴实、谅解与宽容,体现了许多东方人的伦理观念;韩剧主人公的自尊自重、自强自立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浓厚温馨的家庭场景在韩剧中更是无处不在。儒家伦理已成为当今韩国维持个人与集体、与社会,乃至与国家关系的粘合剂,成为韩国民族精神的动力之一。可以说,儒教从开始到现在一直作为一个轴心在韩国的思想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⑤之所以宣扬儒家伦理道德,是因为韩剧契合中国受众审美心理的文化背景。而人们在感知事物时往往趋向于把相似的东西视为一类,归在一起。这种心理趋向对人的认知活动作用很大。

首先,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尽管场景很现代,元素很时尚,但骨子里确很传统。这一点符合中国人的心理趋向。在剧中男女主角的爱情贯穿整个剧情,在对两个人的感情演绎上,全剧没有低级趣味的画面,这也契合了中国受众对坚贞爱情的传统认识与理解,受众看到是一种纯真、美好、互相担当、向善而生的感情。

其次,剧中也充满着浓厚的中国风。第一集中,都敏俊与张律师聊天时,他们手边溢出香气的花茶、指下熟悉的象棋盘和棋子以及墙上养眼的字画,在片中多次出现汉文书籍如《列女传》、《聊斋志异》、《明心宝鉴》以及簪子、瓷器等,受众在看到这些场景及物品时,丝毫不会感到陌生,更有助于受众的解码。

再次,电视剧不同于雕塑、绘画,属于单向传导的艺术类别,受众解读的过程中也是不断地在与电视剧进行着交互式的沟通,更关键的是这种持续反应会维持相当长的时间和发生不可小视的效果,如微博上发表的评论,网络打分,网络推介,鼓动周围人观看对电视剧予以传播扩散,使该剧为更多的受众所知晓。

三、受众的从众心理

所谓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公众流行心理定势作为一种群体心理,对公众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作为一种大众心理现象,流行或时尚是指社会上许多人都去追求某种生活方式,使这种生活方式在较短的时期内到处可见,从而导致人们彼此之间发生连锁性的感染,即所谓的“一窝蜂”。⑥

对于《来自星星的你》的热播,受众的从众心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朋友圈、微博、贴吧、论坛中对于《来自星星的你》的热议,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对该剧不了解的受众也加入到收看的行列。例如,网友@香草咖啡果冻:“为了追上大家的脚步,最近我在恶补《来自星星的你》和《继承者们》,看看究竟哪那么吸引你们。”

四、媒介环境对受众心理的影响

媒介环境,是指大众传播媒介所营造和建构的虚拟环境。大众媒介常常通过自身特有的议程设置的方式创造媒介环境。《来自星星的你》的热播得益于网络媒介环境下社交媒体的无孔不入,加之热播期间网络媒体给受众设置的媒介环境,使得这部电视剧形成了病毒式的传播。

与此同时,“意见领袖”对这部剧的收视率也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与几年前《大长今》的流行不同,这次韩剧再次掀起高潮的一个原因是,在他们的粉丝中,很多是 “意见领袖”。据统计,在《来自星星的你》热播期间,先后有六十多位明星公开承认追“星星”。例如,高圆圆在微博晒雪景并引用剧中的台词:“初雪,炸鸡和啤酒在哪里?”瞬间引来数万网友附和。一直调侃刘恺威是“老来得子”的杨幂,发微博关注大结局:“网上谣传教授400多岁老来得子了,不知道真的假的,如果是真的,刘叔叔我以后就再也不黑你了。”赵薇为该剧点赞:“电视剧能拍到这种品位水准,必须赞一个!”推出了多部热播剧的于正也提出相对专业的赞许:“‘星星’真心好,值得研究。剧情很棒,简单而纠结,内外景结合得非常好,没有乱乱的场面。”

这样的名人微博,从传播的过程来看,是属于二级传播中的意见领袖。更多的时候,名人微博是原始意见领袖发布信息的“放大镜”,⑦意见领袖本身是掌握了话语权的群体,在社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这些在微博上公开自荐该剧的明星们,拥有强大的粉丝团,在微博中,受关注度也是很高,所以,他们发布信息的影响力也大。在这些意见领袖的推波助澜下,整个媒介环境都营造出一种追“星星”热。□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②王倩,《韩剧的传播特征与受众心理分析》[D].湖北大学,2007:41

③李芊,《韩剧在我国跨文化传播的思考》[J].《语文学刊》,2009(4):101-103

④孙文文,《新“韩剧”传播现象解析》[J].《电影评价》,2014(4)

⑤楼宇烈,《儒学在现代韩国》[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1):132

⑥郑文军,《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泰囧〉》,http://tiebabaiducorn/p/21012

0609,20I3-1-l4

⑦马晓杰,《自媒体时代意见领袖研究——以微博为例》[D].黑龙江大学,2012:26

(作者:重庆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责编:姚少宝

作者:陈立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舞蹈创作现状分析论文下一篇:微机防误闭锁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