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公园复合型空间景观设计研究——以江门市新会中心公园改造规划为例

2022-09-12

1 研究背景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 到2020年, 中国内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 到2030年, 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70%。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近5年中国城镇化率提高1.2%, 约有8000万农业人口转移为城镇居民。城市化快速发展致使城市内部空间失调, 开发建设挤压绿色空间, 城市的宜居性下降, 质量变差。社区公园因其自身数量多、高可达性、地域针对性和服务于社区居民等特点, 使其在现代生活中尤为贴近居民生活。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 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 单一绿地建设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如何以最少的土地实现最佳利用, 其根本在于实现绿地的多功能性。本文以江门市新会中心公园改造规划为例探讨如何在社区公园景观设计中实现空间利用的最大化, 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 将绿地景观与休闲游憩、保健修养、区域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

2 相关概念解读

(1) 社区公园

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T 85-2002) , 社区公园定义为: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 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1]。面积一般约为3公顷, 服务半径不超过1km, 为社区居民配备的必要性公共绿地。社区公园的合理规划能够较好地缓解城市绿色开敞空间不足问题, 在保护城市生态、美化城市环境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2) 复合型功能设计

复合型功能设计是指原有单一的功能应该结合场地优势, 合理整合现有资源, 融入更多功能, 关注后续功能效益等, 最终实现空间设计组织合理、融合性好、内部功能完善的能力。

本文在城市社区公园设计中采用复合型景观设计方式, 地上以公园功能和商业功能为主, 结合地下空间开发, 使社区公园在使用功能、综合效益和后续发展方面达到最优, 实现功能互补, 以有利于城市化发展。

(3) 最高最佳利用原则

最高最佳利用原则是指法律上允许、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可行, 经过充分合理的论证, 使估价对象的价值最大的一种利用[2]。遵循城市规划要求, 依托城市绿地系统布局, 在充分考虑城市社区公园功能需求、规模、性质等要素基础下, 本文采用复合型景观方式进行社区公园设计, 统一建构地面和地下空间, 使城市社区公园综合价值实现最佳的用途、最佳的规模、最佳的集约度。

3 国内城市社区公园发展现状

我国城市社区公园的建设始于解放后, 在计划经济时期, 政府以“居者有其屋”为主要目标, 居住区公建配套滞后, 社区公园旋展缓慢。改革开放初期, 社区公园建设数量少, 分布不均、规模较小, 主要集中于新建的工人新村内, 布局上与城市公园类似, 形式单一, 缺乏特性。近年房地产业迅速崛起, 住宅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 因建设投资渠道、决策主体开始多元化, 设计手法的多样化、现代化使城市社区公园的分布及规模也趋于合理, 但仍然存在社区公园的空间功能比较单一, 土地集约利用不高, 各类建筑活动与绿化争地、缺乏避灾的广场绿地和老城缺乏绿化、人均指标少等问题[3]。

随着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按照传统的社区公园单一功能空间景观设计的模式, 已不能满足人们日常需要。挖掘土地潜力, 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节约土地资源, 实现人车立体分流、扩充基础设施容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这都能有效的缓解城市用地紧张与美化城市环境的矛盾。

4 公园复合型空间景观设计要点

(1) 符合相关法定规划要求, 因地制宜

城市社区公园布局设计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用地的原则, 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 保护公共开敞空间。首先要符合法律赋予该地块的基本属性和特征, 其中必须满足城市规划总体发展需要, 符合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标准要求。城市社区公园设计必须因地制宜, 综合考虑场地的位置、形状大小、周边环境、自然土壤等现状要素, 在环境承载范围内实现城市社区公园开发利用的功能最优最有效模式。

(2) 公园绿地空间复合开发

公园绿地空间复合开发可在绿地平面下开发建筑空间, 或者在建筑屋顶上开发绿地公园, 并将部分城市设施和功能 (地下车库、人防) 下移, 解决城市设施用地不足的矛盾。通过整合规划地面绿地景观和地下空间总体功能定位、开发规模、立体布局模式、开发强度等, 确定城市公园最有效的复合功能模式[4], 使地上地下各功能所占空间比重恰当, 最大化发挥城市社区公园的功能和效益。

(3) 开发成本可控、效益最大化

公园建设时序上地下、地面工程同期开展, 平衡各方利益, 注重开发成本控制, 使其在经济上具有可操作性。地下工程能铺开施工, 可以较少考虑对周围构筑物的环境影响及其保护措施, 从而保证工程建设进度, 减少工程造价。公园建设结合地下空间考虑, 合理设计地下停车库, 使公园的绿地维护与商业停车经营者相结合, 将绿地维护与地下空间经营者挂钩, 调动经营者积极性, 降低绿化维护费, 提高维护效率使公园景观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持续有效发挥作用。

5 新会中心公园复合型空间景观设计

5.1 项目概况

新会中心公园地块位于会城中心路东侧, 东临知政南路, 北贴仁寿路步行街, 南面紧临冈州大道, 现为中心停车场。公园现状涵盖广播电视局、少年宫、文化大楼等建筑物, 改造总面积达12772平方米 (约19.16亩) 。为改善旧城居住环境, 给市民提供更多的公共开放空间, 经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 该地块改造成集公园、商业、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体, 按照设计方案, 该项目改建为:商业建筑面积7200㎡、地下公共车库9860㎡、首层楼面公共绿地7200㎡以及少年宫1377㎡。该项目完成后, 增加了少年宫活动中心等城市设施, 也解决了公共停车位紧张的难题, 又满足周边群众对公共休闲公园和绿化绿地的需求。

5.2 项目设计要点

经实地勘察, 新会中心公园作为社区公园, 一方面位于旧城区, 居住人口多, 建筑密度大, 周边居民缺少公园绿地、防灾疏散地等公共空间;另一方面公园紧挨大新步行街商圈内, 平均一天人流量有16678人, 人流量大, 交通拥挤, 停车难, 车位紧张。本次项目设计重点需协调各功能区, 最高最佳发挥公园场地价值, 平衡各方效益。

(1) 功能复合开发模式

项目以社区公园功能为主, 地上分区种植花草、设置体育休闲设施, 形成带有生态特色的绿化广场, 供市民休憩游乐, 而地面商业、少年宫活动中心及地下车库等设计, 增加了城市功能设施。社区公园绿地与地下车库空间复合开发, 能较好解决城市中心区尖锐的争地矛盾, 竟改善了环境, 又发展了经济。

(2) 复合空间竖向设计

项目场地狭长, 地形平整, 规划地上部分依据现状用地权属和周边关系进行空间划分, 用地面积约为12772㎡。地面部分, 首层为商铺, 层高约为5米, 商铺上部设置带状城市开敞空间, 形成多个景观节点, 通过中庭、金字塔采光尖顶和绿地广场联系, 在商场中建立良好的昼夜时间感, 商场入口处为大面积的前广场, 与上层绿地广场建立良好的空间关系较好地解决了环境绿化、景观保护、商业等关系问题。地下部分, 用地面积约9860㎡, 车库层高设计3.8米, 可提供260个停车位, 并在西侧、东侧设置车库出入口通向中心路、冈州大道。另在公园内设置垂直交通人行出入口、无障碍通道, 方便附近居民活动。通过地下车库、地面商业、公园绿地的竖向设计, 产生了沿景观主轴线逐步抬高地势的特点。

(3) 开发管理和日常维护

项目开发管理应由政府牵头, 以城市整体规划为依据、因地制宜, 合理控制开发成本, 避免“复合”开发过程中出现纰漏[5], 实施过程中避免蚕食公园绿地与公共空间的行为。开发建设规模, 不得超过公园环境容量, 其布局、规模、体量、高度、造型、色彩等, 必须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加强绿化植被, 降低密度和容积率。日常维护可通过商业、地下车库等商业设施的出租费用, 实现高效使用管理, 为社区公园的维护和发展提供持续资金。

6 小结

社区公园结合地下空间的复合型空间景观设计打破了原有公园建设、运营模式, 使场地价值发挥出最高最佳功能, 创造了良好的绿地景观, 缓解了城市中心区的尖锐争地矛盾, 解决城市设施不足的问题, 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之间合理平衡, 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摘要:随着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 城市规模急剧扩张, 土地资源紧缺问题突出。由于土地供给总量制约, 城市公共空间经常面对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 “广场+绿地+健身器材”的社区公园建设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本文以江门市新会中心公园改造规划为例探讨如何在社区公园景观设计中实现空间利用的最大化, 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 将绿地景观与休闲游憩、保健修养、区域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

关键词:城市社区公园,复合功能,最高最佳利用原则

参考文献

[1] 郑志远等.城市街头公园复合功能设计研究-以合肥庐阳森景公园景观规划为例[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 11:120-122

[2] 聂燕军等.运用最高最佳使用原则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咨询服务[R].北京.北京华信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

[3] 朱黎霞.社区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 2007.

[4] 马忠政等.城市绿地与地下空间的复合开发[J].地下空间, 2000, 3:9-13.

[5] 焦胜等.城市公园的复合开发研究初探[J].南方建筑, 2003, 3:70-72

[6] 袁媛等.浅论社区公园景观设计发展方向[J].现代装饰理论, 2011, 2:107-10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议简笔画在中职幼师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下一篇:浅谈编辑在出版外版翻译图书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