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班级管理论文

2022-05-02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案例分析班级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社交软件的使用在初中生当中是一种普遍现象,社交放在网络上不可避免地带上网络的一些特性,如传播快、范围广等。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对同辈、同学、朋友的议论是极奇敏感的。“敏感期”的学生在网上社交可能出现一些不好的影响,有的我行我素,有的社交焦虑,有的线上线下不一致等。

案例分析班级管理论文 篇1:

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案例分析与反思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元素逐渐融入到教学之中。本文立足于小学课堂实践活动,分别从“优化管理方式手段”增强学生的兴趣感“建立良好沟通渠道”这三个方面入手,针对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网络;小学管理;探究

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不仅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僵局,使得学生大大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习成绩,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小学班级管理方式的发展进程,使得教学方式更加现代化和先进化,这也是对班级管理的改革。同时,身为小学班主任应该及时转变管理方式,以往的传统方式管理方式单一,效率低下,如此应该在管理班级方面上多采用学生认同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共同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

一、优化管理方式手段

在当前有很多教师在管理班级的时候都是采用最传统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班级的方式单一,不仅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影响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进而影响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策略,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受到影响,还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评论,在以往管理方式之中,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少之又少,教师只能通过学生在考试中成绩来判断学生的优秀与否,对学生掌握的知识的程度一概不知,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小学班主任紧追时代的潮流,及时优化管理方式和手段。带领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学习和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的形成,使得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透过网络化的管理方式,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性,使得学生拥有强烈的团体意识,鼓励学生做到人人落实人人参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为促进学生健康茁壮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同时,网络的使用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方便和便捷,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管理小学班级的效率,使得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加优良,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奠定基础。

二、建立良好沟通渠道

现阶段的教学实例表明学生提问教师的现象少之又少,一些学生是因为教师的严厉指责,还有的学生是因为自身的性格问题,不喜欢与人进行沟通交流,使得学生的问题堆积,导致学生的知识失去联系性,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还导致教师和学生不能更好的沟通交流,使得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渠道不健全,进而降低管理班级的效率,面對这一情况,网络化的班级管理方式就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和教师解决这些问题,其中利用网络上的各个软件比如QQ、微信这些交流沟通的软件都可以消除学生因为自身原因在提问问题时候的紧张感,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空间便利,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得网络环境的教学观念广为流传。除此之外,网络管理班级的方式还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沟通,这样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表现通过教师在网络上的反映学生家长就可以清楚的知识,那么学生在家庭之中完成作业的情况和学生的性格也能被教师所了解,进而帮助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性格制定更适用于学生的教师方式,来实现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共同发展,为学生健康茁壮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增强学生的兴趣感

在我观察看来,一些学生因为长期处于相同的教学模式之下,难免会对于相同的管理模式感到厌烦,甚至一些学生会出现厌学的心理,使得学生学习热情和动力不高涨,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然而网络管理班级的方式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班级的管理方式,不再是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学习知识,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信息技术的进步来学习文化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同时,我们小学班主任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同时,网络管理班级的方式可以改变学生以往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选择留言、发弹幕的方式来积极表达自己的建议和想法,一方面有利于活跃班级氛围,还能使得班级关系更加融洽,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新颖的留言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班级中开展各项活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创意和灵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除此之外,网络管理班级的方式可以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便利,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难题的时候可以自己寻找解题思路,来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而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网络管理班级的方式有好处也自然有坏处,事情总是有双面性的,我们只有充分利用网络管理班级的方式给我们带来的便捷,才能带领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小学班主任还要在实施教学任务的过程之中不断优化管理班级的方式和手段,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好的和学生沟通和交流,才能为学生制定出更适合学生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冯炎坤.基于班干部培养的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策略[J].师道:教研,2016(8):106-106.

[2]  杨惠龙,陈相山.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案例分析与实践反思[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12):20-23.

作者:赵代娥

案例分析班级管理论文 篇2:

中学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摘要】社交软件的使用在初中生当中是一种普遍现象,社交放在网络上不可避免地带上网络的一些特性,如传播快、范围广等。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对同辈、同学、朋友的议论是极奇敏感的。“敏感期”的学生在网上社交可能出现一些不好的影响,有的我行我素,有的社交焦虑,有的线上线下不一致等。因此,教师应探索有效沟通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或社交软件,从而顺利度过青春敏感期,健康、阳光地成长。

【关键词】青春期;敏感期;校园社交;网上社交;网络

一、案例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生理、心理迅速发生变化,并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道德与法制纪律教育尤其重要。下面,笔者以身边发生的一件小事为例,谈谈对涉及网上社交的初中生的教育。并希望能有助于我们对该阶段学生的有效沟通教育,引导初中学生合理使用网络或社交软件,加强初中生的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网上社交观念,提高学生的自控力,丰富学习生活,合理控制网上社交使用时间等。

某天放学时,学生小李在球场感觉被小何瞥了一眼,小李回到家总觉得有点不舒服,越想越不服气,然后就发了个朋友圈,“H**,别以为自己了不起,我也看不顺你。(加上了一个头上有锤子的表情)”第二天,来向笔者报告的学生就有几个。其中,三班的小胡说:“老师,隔壁四班的小李可能要对付我,可能是之前没借作业给他抄,怎么办?”笔者问他是怎么知晓这事的,小胡向笔者提及小李发朋友圈的事。当笔者正想离开办公室,去找小李了解情况时,三班的小霍和大何一前一后走到笔者跟前,神神秘秘的,要说些事情,但他们看到彼此,欲言又止。于是,笔者分别与他们单独谈了一下,奇怪的是,他们都说到了同一条朋友圈。小胡怕小李会找他麻烦可能因为他前天在课室碰到小李的书桌,掉了几本书,但他只是说了声对不起,因为有点事比较急就离开了,没帮他捡起来,觉得小李昨天的朋友圈可能是在说自己。而大何呢,他就说前天看到小李抄作业,就开玩笑说举报,也发现了小李在朋友圈上的那段话,所以今天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当时,笔者心里愣了一下,为何三位学生都提到小李的朋友圈呢?下课时,笔者找小李了解情况。笔者才知道小李的朋友圈所指还有其他人,又让笔者感到惊讶的是,根据小李的描述,就是前一天,六班的小何在球场旁边经过,小李本想跟他打招呼的,但是看他瞥了自己一眼,头都不回就走了,当时觉得莫名其妙,又气又怪。所以,回家后就发了一条朋友圈泄愤。最后,小李补充说:“我也没什么恶意,还没去找何XX做过什么事。现在也想通了,人家不尊重我,我也没必要交这个朋友了。”

接下来,笔者找来小何了解情况,可小何有点莫名其妙,细想当时没见过小李,并且自己近视,不可能在小李所说的那个距离内认出人来。小李把视力不好的小何无意识眯眼的动作看成了对自己的不礼貌。到这时,误会终于解开了,根本没有谁看不顺谁。他们都释怀地笑了,但是他们在家使用手机方面,笔者还是教育了他们一番,然后也当面打电话给家长,让家长在家配合,想想办法监管孩子在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与内容。

二、面对这样“误会”的思考

1.疏与堵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需要,手机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用品。而手机作为现代通讯最方便、最快捷的工具,随之涌现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现代中学生拥有或使用手机已经成为学生的一种标配。有人认为,带手机更有助他们的学习,日常生活也更加方便。像随时随地通过上网阅读名著、查阅学习资料;还有当心情不好时,可以上网聊天,向最好的朋友倾诉心事等。笔者认为,凡事两面看,有利亦有弊,而且大部分中学生使用手机是弊大于利。在学生手中的手机最好只是一种通讯工具,而说成是学习工具或依赖的倾诉对象则远没有理想中的效果好。当然,手机并不是对每个人都不允许的,对于那些自制力很强的人,带手机并没有多大的坏处,因为他们知道手机的危害,除了有必要的时候与家人联系,大部分时间都是待机状态。

在现今社会中,完全封堵学生对手机的使用,不太可能。强制禁止使用也有不少弄巧成拙的例子,家庭矛盾升级严重。那么,如何才能让他们的手机发挥更好的效益呢?笔者认为重在疏导,学生手机上软件与功能应受家长监督,家长对孩子的手机使用要有管理权,家长引导孩子使用的方向,孩子使用手机的前提应是事先与家长约法三章。

2.时间与内容

初中生沉迷于手机,沉迷于网络对学习危害已经足够大了,例子可以说数不胜数了。而且手机有辐射,长时间玩手机对学生的眼睛、身体都有严重影响。近来,笔者发现不少学生交际能力下降,情绪压抑,部分行为偏激的学生有不少是手机成瘾,沉迷网络的。他们有时候长期沉醉于虚拟世界,而“三观”经常受素未谋面的网络朋友所影响导致言行怪异,甚至逃避现实世界,可见手机对一些初中生的危害有多大。这正是由于初中生身心发育要进入青春期了,对一些事情会好奇、敏感,会有逃避和冲动,而缺乏正确处理一些事情心智与经验,对一些事情法往往表达失当。因此,即使学生能掌握手机,使用的时间与内容也应该受限制。就像什么时间可用,用于什么内容,时间多久应有家长参与制定和监督。使用时间上具体也可考虑区分是否周末、是否节假日、连续使用时长、晚上时间上限等。

鉴于现在初中学生的社会阅历和经验,对于手机或网络内容的甄别还是不够成熟的,内容上可适当用于学习、娱乐、交际等,游戏要符合年龄,手机上不允许自由使用金钱,禁止登陆不良网站,不私自接受网友邀约见面,不信谣、不传谣、不参与网络暴力等。现今网络上的信息传播之快、传播之广、影响之大,我们无法估计。

3.沟通与监管

就像小李这件事,如果一不小心被某些有心人利用,暗中造謠抹黑,后果不堪设想。通过分析,小李回家后马上删掉相关内容,以免引起更多不必要的误会,同时,也对自己对在手机使用方面,处理事情方法方面作了深刻反思,凡事三思而后行。家长也应该少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与孩子多言语交流,监管孩子手机使用的时间与内容。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并不是生与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如果家庭的沟通变成这样,我们祖国的花朵将难以灿烂了。笔者认为,家长陪伴孩子时应该先放下手机,以身作则,面对面的语言交流更有利于建立家庭感情,减少孩子对手机情感需求。再者,想办法找到一些“玩手机”的有益替代物,如,有效陪伴、亲子阅读、运动锻炼等。

当然,手机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开拓了我们的见识。笔者认为,现代学生还是有必要接触手机的,但家长要事先静下心来,与孩子分析使用手机的利弊,制定使用协议,让孩子使用手机有规可循。为了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家庭商量协议时建议要涵盖使用时间、连续时长、使用内容、网站筛选、游戏指引、社交言论、交友要求、防诈措施、孩子的义务、家长的权利、奖励措施、违反代价等。协议应符合自身家庭情况,且要切合初中生心理特点,更要有积极阳光的导向。

三、结束语

现阶段,只有一部分自制力强或受家庭约束紧的初中生,能把电子产品或网络用在学习方面,大多学生还是用在游戏、网上社交等其它娱乐活动上。而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除了通过社交软件正常交友通信外,也有不少初中生在网上社交过程中有所迷失。有的学生不带审核,陌生人加了一大堆;有的寻求刺激,下载转发大家认为新鲜少见的图或视频;有的进入虚拟世界,在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中活成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状态;有的多疑,担心潜在危险,带着自悲反思;有的多虑,重视朋友,担心失去朋友等。原来现实中简单清晰的关系一旦遇上网络,在虚无而又广阔、快速广泛传播的属性带动下都容易变得错综复杂。因此,在初中学生使用手机方面家长要做好约束与监管,学校做好辅导与指引,引导初中学生正确使用,以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小平,妥玉霞.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状态分析与调节[J].宁夏教育,2007(3).

[2]丁倩,张永欣,周宗奎.错失恐惧与社交网站成瘾: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科学,2020(5).

[3]王水珍,马红宇.社交网站情感表露的积极性偏差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

[4]卢瑞雪.青春期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11.

[5]白云霞.班级管理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3.

[6]梁靜.初中生社交网络中积极自我呈现与社交焦虑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9.

作者: 江俊华

案例分析班级管理论文 篇3: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摘要:德育工作是教育的重要课题,特别是针对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以新时期德育工作中出现的两个突出问题为载体,以班级管理案例分析的形式,论述德育的重要性并初步总结经验和方法,注重传统德育方式与新的时代特点的结合,努力为现代教育服务。

关键词:德育;班级管理案例;留守学生;早恋;家校合作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5.077

德育工作,是教育界的重要课题,其重要性对于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更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战场,教书育人,贯彻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栋梁之才责任重大。教师,是教育的主要执行者,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做学生的引领者,协助者。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肩负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面对新的时代学生新的特点,如何在教书的同时做好育人工作,值得探讨。

1下面就新时期教育出现的突出的特点,选取两个角度,配合案例进行进一步分析

1.1留守孩子问题突显

班级管理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留守的学生越来越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开放的市场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竞争和压力。面对人口基数过大,就业严峻的情况,家庭的结构型4+2+1的情况较为普遍,一部分人因为工作,创业,就业等等原因,主动或被动选择在外地工作,把孩子留在家里,或留给老人,这样的情况有增无减。

农村人口中,大部分青壮年在农闲时选择外出务工,把孩子留在家里或有老人看管或交付亲属,这样的情况也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基于以上原因,使得在校学生中留守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以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留守学生存在很多隐患。来自社会的不安全因素,屡见报端,受不良风气影响而走上歧途的情况令人堪忧,而在学校层面更多的是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很明显。有一个这样的案例:

一个寄宿学校的高中部,一位班主任在住校学生返校的周日的晚上,接到一个学生家长的电话,询问孩子在学校吗,并要求老师一定要确定。班主任老师敏感的觉得此事不简单,详细询问得知,原来,该学生的母亲在广州打工,刚刚收到学生的短信,说孩子要离家出走。班主任意识到这个问题严重性,马上告之家长学生现在在学校,让家长先放心。然后班主任找到该同学的好朋友侧面了解该生最近有没有反常的举动,有没有什么心事。老师在了解一些相关情况后,与该同学进行了一次平等的亲切的聊天活动,在老师的体贴温柔的关切中,学生放松了心情,敞开了自己的心胸。学生说,自己跟老师撒谎了,自己的手机不是丢了,这个短信是学生自己发的,孩了哭着说:“因为她恨妈妈,因为她一年年不回家,只知道赚钱,看着别人的妈妈又接又送的,回到家能吃上妈妈做的热乎乎的饭,她真的很羡慕,她想让她回来,可妈妈总说忙完这段,忙完这段,她觉得妈妈的心里没有她,她是个不受重视的孩子,妈妈不愿意要她,她不知道学习为了啥,也不知道什么事能让自己快乐,她真的有离家出走去一个妈妈也找不到的地方。”

该案例的结果是孩子逐渐的走出了心里的阴影。同时因为老师多次与该生母亲沟通,这位母亲增加了回家看孩子的时间,并有回乡工作的想法。该生逐渐的回归到班集体中,脸上有了这个年龄孩子该有的笑容。

该老师懂得做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恰当的方法让学生表达了真实的想法,倾诉了心中的苦闷,取得了学生的信任,并循序渐进的做了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稳定下来,在理解孩子心理感受的基础上,教学生换位思考,了解父母的不容易,学会理解和谅解。

留守孩子,来自心灵的空虚,需要父母的关爱,这是钱买不来的,是任何人都给不了。如何缓解这一现象,呼吁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和监管,更需要家庭的温暖。这样孩子才能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阳光的心态。社会对于这样的情况要多方援助。学校和老师要多关注并注重疏导,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成长。

1.2早恋问题常态化

恋爱问题,一直是初高中学校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由于心理及生理发展的特点这些内在原因,还有外在的因素。社会以多种传播方式让学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关于情感方面的各种信息,特别智能手机的多样化功能,海纳百川的信息量以及沟通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过早的接触到一些不该这个年纪碰触的问题。

早恋问题的解决是很难的。因为此问题而生出的事端也是班级纪律问题一个重要诱因,因此而引发的后果也是让人不寒而栗的。打架,自杀,跳楼,造成家长与学校与老师的纠葛,现实是残酷而沉重的。举一常态的事例进行探讨。

某高中某班有一个女同学与外班的一个男同学处朋友,两个班主任多次做思想工作,成效不大,学校要求通知家长。结果是家长的粗暴的教育方式,使母女的关系很紧张,不能很好的沟通。家长的这种处理方式,对事情的解决没有任何的积极作用,并且对学校和老师的教育设置了障碍。

这一案例的结果是班主任把工作重心暂时放在孩子与家长的沟通上,暂缓处理早恋问题,在学生情绪稳定后,引导学生在学习上多用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两个孩子自动分手,因为觉得对方身上有太多缺点。

2通过两个突出的案例分析得出要做好德育工作的一些有效的措施

2.1发挥教师学校德育工作主体的作用

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懵懵懂懂的孩子,要把这些懵懂的孩子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塑造成社会有用之才栋梁之才。离不开教师的精雕细琢,耐心打磨,教师需要工匠精神,德育需要工匠精神,需要教师像工匠一样细心的揣摩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及表现,精雕细刻,打造成一件精品。

2.2要注意采用新方法

在社会日益趋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不可避免地卷入高速运转的社会机制。现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校可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进行道德体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指引,做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

教师德育工作还要注意三个环节:预防、疏导、引领。

最大的魅力不是成功,而是责任;最好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启迪。00后的特点,普遍存在个性较强,抗挫折能力差,自私、敏感等。学校德育工作要早预防,通过学校的各种活动潜移默化的宣传渗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利用班团会多做相关教育。老师要多观察,多关心,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排解青春期遇到情感问题。美国管理学家w。古特雷说:每一处出口都是另一外的入口,意思为上一个目标是下一个目标的基础,下一个目标是上一个目标的延续。要引领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轨迹,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提升自己的信心。

2.3需要家長与学校的配合

家校社会三者的配合才能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根据家庭教育是互动教育的特点,形成家校合作,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适应新的时代需要。

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面对新情况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努力追求,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对于应对市场经济形势下的新的时代要求,不断的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打造和谐社会的新德育。

作者:侯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微信平台平面设计论文下一篇:茶叶产业农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