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化学教学与思维能力培养

2022-09-1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已成为各学科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化学教学中, 指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 要善于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掌握探索化学世界的基本能力, 这是培养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但这需要在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前提下, 在不断的教与学的过程中逐步进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应当重视对学生有意识地加强思维训练, 以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积累为基础, 不断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 才能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在化学教学中, 经常会遇到这种场面, 这就是当教师提出某个问题时, 面对一个新的问题, 不同的学生会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有的学生在想这个问题和老师之前讲过的哪个问题相似, 试图迫不及待地去推测这个问题的答案;有的学生则是进入思考, 去研究这个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也有的学生在思考或解答这个问题时, 长时间不得其解, 忽然灵机一动, 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有的学生则是不愿思考, 在干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些情况的出现, 反映了学生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面对这种情况, 教师应把握时机, 指出各种思路和思维方法的利弊, 使学生在不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有所收获。

在现实生活中, 就有这样一种人, 这种人脑子特懒, 平时不动脑, 一生不愿思考。这种人很难有什么进步, 这种习惯危害极大。在中等职业教育中, 学生的文化基础一般比较薄弱, 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要循序渐进, 不可操之过急。我们认为,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应该从这样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要鼓励学生善于动脑、乐于动脑,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鼓励学生勤学苦练, 不断进步;三是通过不断学习, 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 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培养善于思考

培养思维能力要从学会阅读开始。俗话说, 开卷有益。人只有多读书, 勤奋好学, 才能学有所获, 能力就会得到不断地提高。

指导学生养成阅读、自学的好习惯。指出不会阅读, 就不能做到善于思考, 也就不能顺利地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指导学生阅读, 教师应当在阅读前, 对学生明确提出阅读的目的和要求:在阅读中, 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展情况, 帮助学生扫除阅读学习中的一些障碍;在阅读后, 要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给出改进的意见。在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遇到问题要多想、多问、会想、会问。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 应为学生创造适当的问题情境, 从不同侧面, 不同角度设问, 围绕教学内容, 抓住其中的关键知识点、疑难点提出问题, 对较难或较综合的问题, 要按学生认知能力, 从简到繁, 从易到难, 步步展开, 层层深入;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或不全面答案, 可进行适当的反问逐步加深问题的思考力度。但要注意, 对于某些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要多鼓励、少批评, 决不可讽刺、挖苦。通过较长时间阅读和思考的训练, 真正使学生学有所获, 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有的从学习不够积极转变成比较积极。在这种转变中, 学生也从中感受到学习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 要为学生创造适当的参与机会, 加强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例如, 在实验课教学中, 要创造一些条件, 可课本中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 适当增加分组实验的次数。在教学中, 还要重视实验习题的教学, 因为实验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设计方案到实施, 最后形成结论, 这几个阶段与科学家研究问题的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 并且学生对自己亲自设计方案并实施的实验操作更加清晰, 观察更加细致, 参与意识也会更加强烈。

兴趣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后提出自己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认识客观事物常从问题开始, 引导学生思考也需要精心的设计。教师精巧的设问, 可激发学生的认知的兴趣。让学生愿意思考、积极思考。教师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 考虑学生具备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通过分析比较, 设计出灵活多样的问题。所提问题, 要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 但又不重复以前的题目, 使学生觉得有可探究的地方。这样他们就会有兴趣, 并认真思考, 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

教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精心设问, 可以诱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学会想问题。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 配合集体讨论相互补充, 再经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对于提出的问题, 在学生思考后, 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 并及时剖析难点, 让学生从中不仅能学到知识, 还能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剖析问题时, 告诉学生应从何处入手, 应采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例如, 在采用比较法解决化学问题时, 要根据被比较内容的本质特征, 列出可比项目;分析化学反应的成因时, 要从与其有因果关系等因素去考虑, 在区别物质的不同特征时, 要从物质组成的要素特征入手等。在启发学生思考的过程中, 要有耐心, 要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 问题要有重点, 问题不宜过深过多。当学生遇到困难时, 教师应当适当地启发开导, 鼓励学生多思多问。一个问题解决了, 得出了结论, 大多数学生都弄明白了, 才能转入新的问题。这对教师来说有时也比较难以把握, 这是一个新的矛盾, 如何解决不断产生的矛盾, 特别是对于一些年轻教师来说, 这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锻炼机会。

下面举个例子, 一个学生参与、互动教学的片段。

已知某病人血液的氢离子浓度为4.82×10-8mol/L, 试计算其酸碱度的pH, 并判断其血液是否正常 (人体血液pH的正常值是 (.73 5乣7.45) 。

[师]关于pH的计算, 一般难度不大。下面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计算一下这个题目。

[生]解:由pH=-lg[H+], 得

答:人体血液pH的正常值是

.73 5乣7.45, 可知此人为酸中毒。

(注:教师巡视了解到全班大多数同学都能正确解答此题)

[师]为什么要用对数形式的pH来表示弱酸弱碱溶液的酸碱度呢?

当时的调查表明, 有的学生能够明白这个问题, 但也有部分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pH。

(这时, 有学生举手要求回答这个问题)

[生]如果直接用氢离子浓度指数来表示弱酸弱碱溶液的酸碱度, 一是其负幂指数计算非常繁琐, 二是其结果表示也不够直观明了。而采用对数形式的pH来表示, 则可将弱酸弱碱溶液的酸碱度简洁、直观地划定在0~14之间。

[师]对, 回答的很好。这里涉及到方法 (指数学方法) 教育问题。采用对数计算有很多优点, 它可以“化乘除为加减”, 从而简化计算;另外, 采用对数, 有时可以很方便地表示数据 (例如, pH的表示) 。这正是数学家采用对数的妙处所在。这也是为什么要采用氢离子浓度常用对数的负值pH来表示弱酸弱碱溶液酸碱度的道理。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 还会经常遇到需要用对数来处理的问题, 希望大家能掌握这种方法。

3 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培养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的目标有所不同, 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在职业教育中, 学生需要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广大教师在各学科的教学中都应当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并结合本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循序渐进地开展。

化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即依赖于一定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 又需要一定的空间想向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赋予学生对化学知识以认识上的深刻性, 从而使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 与实际的联系更为广泛。因此, 在职业学校的化学教中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是每个化学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就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 经过分析、比较、想象、综合等思维方法, 认识化学现象与生活、与医学的相互关系。运用一般的思维方法解决思考化学问题时, 需要一定的化学知识和经验作基础, 以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化学教学既要传授知识、提高技能, 也要不断提高思维能力。

思维常以丰富的想象作为活动基础, 特别是形象思维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应重视丰富学生的感知, 扩大知识面, 见多才能识广。在对知识不断进行综合、分析、联系、比较、归纳、概括的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逐步发展。可见, 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知识,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知识的方法, 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手段,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些都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和扩大思维的活动范围。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要求教师善于结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 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提问要有层次、难易适度、有趣味性, 可提示学生如何去想, 指出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提问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 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学生思考问题过程, 需要用文字或语言来表达的。因此在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中, 不能忽视对思维过程的了解, 教师要经常提问, 如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想?能不能考虑其他方法?要求学生用准确、关键、科学的语言, 条理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描述或表达, 要做到语言流畅, 思维清晰, 对过程的描述要完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是培养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化学知识是人类对大自然思维的产物, 是科学家智慧的结晶。但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是以现成结论的形式出现的, 描述和论证也比较简洁, 是定型化的知识, 因此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需要通过反复的思考。无论是理论知识、实验技能, 还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实现都离不开思维活动。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应是检验教学任务完成效果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 以上的几点做法是相辅相成的, 是同时进行的, 但有时也有所侧重。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既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 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条件, 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和途径, 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思维能力, 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 探讨了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化学教学中, 我们要从多方面考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善于思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思维能力,教学研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于门急诊一些病人就诊流程的探讨下一篇:传承与发展——认识中原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