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2023-03-03

第一篇: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心理分析在骨科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杨定群

【摘要】 目的:通过对骨科老年患者实施心理分析和科学的护理,使患者得以早日康复。方法:对132例老年患者进行心理分析,了解其特殊的心理特点及生理特点。为护理计划提供依据,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并指导正确的功能锻炼。结果:132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9.8%,治愈率92.4%。随访98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心理分析在骨科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前景看好,效果满意。 【关键词】

骨科 老年患者 心理分析 护理

据统计,老年患者在骨科病人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为使骨科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能更好地进行治疗,早日康复,通过对老年患者的心理分析,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制订具体护理计划,落实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我院骨科自2007年1月-2010年8月以来共收治老年患者132例,男81例,女51例。年龄:60~69岁54例,70~79岁42例,80~89岁30例,90岁以上6例。致伤原因:车祸56例,摔伤64例,其他12例。手术治疗80例,占60.6%。合并症:112例,其中高血压46例,冠心病26例,糖尿病38例,其他27例,合并症2种以上34例。住院期间,出现并发症13例,发生率9.8%。治愈122例,占92.4%;未愈出院18例,占6.8%;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猝死。文化程度:文盲127例,小学74例,初中以上64例。随访98例,功能恢复良好。 2. 心理分析

2.1 恐惧感 老人大都是因为车祸或不慎摔倒致伤,从生活自理到不能自理的改变,加上医院环境生疏,对临床各种操作,如骨牵引、打石膏、穿刺等,都易产生恐惧感。

2.2 焦虑、忧郁 老年患者都知道,骨折需要康复的时间长,自己年龄又大,担心手术预后不良,恢复不好。还担心儿孙工作学习忙,加重家庭经济负担等,常表现出焦虑、抑郁情绪,往往要求放弃治疗。

2.3 敏感的自尊 希望受到周围人员的关心、重视,有意无意透露自己的身份,或亲友、儿孙中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认为自己年长,社会、生活经验丰富,辛苦了一辈子,应该受到人们的尊敬,一旦自尊心受挫,往往迁怒于医护人员,百般挑剔。

2.4 主观感觉异常、猜疑心重 对别人的言语表情及周围环境敏感多疑[1]。老以为别人在议论他的病情,一再追问医生,他的病情严重不严重,能不能治愈,今后生活能不能自理,始终处于焦躁不安状态。

2.5 被动依赖、悲伤自怜 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愿意做,变得软弱无力,希望更多的亲友探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温暖。 3. 护理体会

老年骨折患者心理创伤较严重,又有着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们认为应把心理康复作为机能康复的枢纽,以心理康复促进和推动机能康复[1]。

3.1 心理护理 要求护理人员要针对每一个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分析,全面评估患者受伤的病因、造成的后果、伤后情绪变化、以及疼痛等不良刺激对患者的影响,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用真诚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同情和尊重患者,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细致入微的观察、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感受到被理解、被关注。根据患者病情、受教育程度、工作和家庭背景等情况综合考虑,施以相应的心理疏导。认真解释病情,治疗方式、方法及结果。说明各种治疗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及时消除其焦虑、紧张情绪,鼓励同病种患者相互交流治愈情况,增加患者信心,使患者以平衡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手术。尊莺患者的感情和志向,不伤害其自尊心,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减轻其痛苦,引导患者过愉快、充实的生活,并帮助制订康复计划,提高功能锻炼的自觉性,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

3.2生活护理 老年人全身器官均有衰老现象,受伤后,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陪护人员多数是外省护工,语言交流受限。所以,我们加强巡视及基础护理,早晚进行口腔护理,每天擦浴1次,保持床单干洁、平整。根据疾病种类及时送上可口易消化的饮食。指导陪护人员,使起居、饮食、大小便都能及时、满意,使其感到社会的温暖、愉快地接受治疗及护理。

3.3 合并症、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许多老年病人自诉平素体健,但是本身机能减退,许多合并症未被发现,加上创伤的刺激,使病人的抗病能力下降,很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护士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对症处理。对高血压患者要定时监测血压变化,稳定病人情绪,合理使用降压药,并防止体位性低血压造成意外伤害。对冠心病 患者,持续使用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电示波变化,备好急救药品及设备,对疼痛剧烈者,及时给予止痛处理,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动作轻柔,保持病室安静舒适,避免不良刺激。对糖尿病患者要定时监测血糖、尿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及时换药,合理使用抗生素,指导病人进食糖尿病饮食。另外,由于老年患者由于皮肤干燥,外周血供差,卧床时间长等原因,很容易出现褥疮。要求我们加强巡视,对长期卧床病人,班班检查皮肤情况,建立翻身卡,每2小时翻身改变体位一次。用50%红花酒精按摩骨突受压处,对因病情限制翻身者,应用棉花小枕交替垫于双侧臀部,减轻骶尾部压力及受压时间,有效避免了褥疮的发生。4例术后患者出现Ⅰ期褥疮,经过积极处理后痊愈。

3.4 功能康复护理 多数老年患者,骨折后由于疼痛原因及担心活动会使骨折移位,所以功能锻炼不积极。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正确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还可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并传授正确的锻炼方法,鼓励患者循序渐进地进行患肢的肌肉舒缩锻炼,远端健康关节的锻炼,骨折关节的锻炼。并指导家属、陪人为患者进行被动锻炼,促进早日康复。 4. 小结

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医学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心理学和护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探索病人的心理规律,根据病人不同的年龄、性别、籍贯、民族、文化、职业和经历的心理差异,采用最佳的心理护理措施,直接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使病人安心治疗,早日康复。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机能退化,对疾病知识掌握少,合并症、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护理难度大,不但需要护士具备有全面的老年护理知识和专科理论知识,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采取心理分析的方法耐心帮助患者掌握防病治病的健康知识,通过护理人员的言行或人际关系的影响,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病人康复过程更为流畅,这应该是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方向,也是以病人为本、提高生命质量和患者尊严的第一要义。

参考文献

[1] 梁自毅.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对策[J].海南医学,2005,16(12):93-9.

第二篇: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措施的经验总结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采取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并辅以综合性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68例我院接收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予以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34,予以痰热清注射液+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有效率显著要高(P<005)。结论: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提高疗效,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护理;临床治疗;肺部感染

【中图分类号】R816.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137-01

肺部感染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以老年患者较为多发,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临床治疗多采取抗生素治疗,但目前抗生素滥用现象较为严重,导致耐药性增加,细菌变异,患者病情易反复发作,治疗难度加大。近年来,我院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采取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并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作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68例我院接收的老年肺部感染患,入院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均符合相关肺部感染诊断标准,排除神志不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4)。观察组中,女15例,男19例,病程2-15年,平均(136±05)年,年龄60-85岁,平均(718± 63)岁;对照组中,女14例,男20例,病程3-16年,平均(138±06)年,年龄61-86岁,平均(716±53)岁。在年龄、性别等资料上,两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治疗,并加以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痰热清注射液(批号:国药准字Z20030054),在25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20ml痰热清注射液后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续治疗7d。

13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将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观察组:(1)加强病情观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如呼吸、血压、体温等。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痰液状况,当痰液为红色,说明可能存在肺癌、肺结核等情况;若痰液为翠绿色或黄绿色,考虑为绿脓杆菌感染;若痰液类似铁锈颜色,考虑为大叶性肺炎或肺梗死;若痰液为泡沫状粉红色,可能为急性左心衰竭,而痰液若存在恶臭,则可能为厌氧菌感染;(2)呼吸道护理。经常帮助患者翻身敲背,鼓励患者正确咯痰,并予以雾化吸入治疗。对于排痰困难者予以吸痰器吸痰。(3)用药护理。护理人员应详细掌握常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及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输注痰热清时,应注意所选抗菌药物是否与其存在配伍禁忌。指导患者按?t嘱坚持服药,在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报道医师,并协助处理。(4)心理护理。肺部感染常反复发作,使患者易出现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协助其调整心理状态,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4)生活及饮食指导。患者饮食宜清淡,同时切忌烟酒,饮食上多食用水果蔬菜,多饮水,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纤维素、高热量食物,以加强营养。加强患者口腔护理,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待病情稳定后,进行适当的运动。

14观察指标(1)疗效评价[1]:显效:患者辅助检查结果恢复正常,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有效:患者辅助检查结果明显好转,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未达以上标准。本文中将有效+显效归纳为临床有效。(2)自制满意度量表,评估等级:不满意,基本满意,十分满意。

15数据处理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以百分比(x±s)表示计数资料,当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对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要高(P<005),见下表

3讨论

肺部感染是由病原菌,包括细菌、支原体、真菌等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病程迁延的特点,患者常需长期反复住院,对患者身心健康存在不利影响。痰热清注射液为中药制剂,具有抗菌、抗炎、解毒、镇痛的作用,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缓解临床症状,同时能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除,改善通气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但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差,肺部感染发生后,病情变化难以预料,易发生其他并发症,因此需要加强临床护理,以保证用药的安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本研究采取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是针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身体状况开展有计划性、有目的的全面统筹护理模式,护理人员通过心理干预,能够减轻其心理不良情绪,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加强病情观察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并予以处理,同时进行用药指导,能够保证用药安全,提高疗效;通过饮食指导能够促使患者合理饮食,加强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有利于疾病康复;指导其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减少组织对氧的消耗,有利于机体的修复,待病情稳定后进行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对于减少或延缓疾病的发作有一定帮助。李海荣[2]对60例肺部感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性护理,结果显示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显著要高,且护理满意度也较高,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可见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提高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文献报道的结论一致[3]。

综上所述,在痰热清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提高疗效,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彦,董桂平,焦秀梅等.胃食管反流护理干预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7):985-988

[2]李海荣.排痰护理在卧床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36(4):397-401

[3]郭顺锡.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内科,2015,10(5):739-740,682

第三篇: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及病情观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空腹及餐后血糖控制较好。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消除糖尿病症状,控制高血糖,使血糖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体质,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关键词: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193-01

老年糖尿病病人代谢紊乱症状群不明显:代谢紊乱症状群指"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1]。选取临床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60例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60~72岁,血糖10.3 mmol/L~20.8 mmol/L,三多一少典型症状为首发表现就诊者。

1.2 治疗:饮食疗法为基础,终身如日;运动疗法宜适当,贵在坚持;药物疗法求效果,治必达标;教育疗法宜普及,助患成医;血糖监测常应用,适时调整。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多脏器功能受损及各种并发症,给病人及家属带来很大的经济及心理上的压力。病人由于控制饮食、长期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带来的烦恼,对合并症的忧虑,对低血糖症状及各种合并症防治措施所致副作用的恐惧等不良心理,使他们对病后的生活失去信心;病人又因内分泌紊乱易于烦躁、激怒、情绪激动等引起应激激素的分泌,引起血糖波动及其他异常[2]。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关心、鼓励病人及家属,讲出自己的感受,耐心听取其提出的问题,指导其达到最佳心理状态,以便认真执行医嘱,使病人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进行。

2.2 饮食护理: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方法,是控制血糖和减轻症状的重要途径,应贯穿于糖尿病病人健康的全过程。护理人员应对病人及家属进行正确的饮食指导,维持合理体重和营养状态,防止血糖过高,预防或推迟并发症的发生。饮食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总热量。提倡食用粗谷类和适量杂粮、绿叶蔬菜、豆类及含糖成分低的蔬菜水果等;限制饮酒及进食甜食,包括各种食糖及糖果、甜点心、冷饮、含糖饮料等;忌食油炸、油煎食物。每日摄取的蛋白质中,动物蛋白应占总量的1/3,以保证必需氨基酸的供给。炒菜宜用植物油,每日摄取食盐应限制在6克以下,少食动物内脏、蟹黄、鱼子、虾子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以免促进和加重心、肾血管并发症的产生。饮食中应增加纤维素的含量,纤维素可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同时可延缓食物的消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每日饮食中纤维素的含量不宜低于40克。以上的饮食治疗方案仅是原则性的,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观察患者并按实际效果做必要调整。

2.3 运动护理:强调老年糖尿病病人进行适度的运动,在帮助病人制订运动方案时,应根据老年病人的身体状况、病情程度及有无并发症等选择运动量和运动方式,不必强求一致。一般从短时间、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剧烈运动或不运动对老年糖尿病病人不利。通常选择餐后1~1.5小时进行运动,运动前或运动中可适量加餐(如3~4块苏打饼干或1个水果)。运动后测血糖,观察是否稳定。可随身携带糖果,以防低血糖发生。如呼吸费力、头晕、眼花、出大汗、面色苍白、胸前有压迫感等现象,应立即停止运动。随身携带糖尿病卡,便于意外时急救。运动时要注意足的保护,鞋袜要宽松柔软、合脚,每次运动前要仔细检查双足皮肤有无破损、溃疡,鞋内有无异物,避免不必要的痛苦。避免在恶劣天气中运动[3]。老年病人运动时,最好由护理人员监测,以防意外,便于急救。

2.4 病情观察和对症处理

2.4.1 定时监测尿糖及血糖,随时掌握病情。糖尿病病人的尿糖及血糖测定十分重要,测尿糖方法简便易行,可每天测量,分析病情。但老年糖尿病病人不能仅根据尿糖测试结果来调整治疗。测量早、中、晚饭前和睡前的尿液,留尿前30分钟小便一次,让膀胱排空,然后于三餐前及睡前留尿做尿糖定性实验,并正确记录。

2.4.2 观察代谢改变的症状、体征及处理方法。低血糖反应。如患者出现疲乏、饥饿、出汗、恶心、面色苍白、发抖、烦躁、视物模糊、反应迟钝、行为改变等表现应及时处理;神志不清醒者口服糖水、果汁或其他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治疗无效,可多次口服糖,必要时可考虑静脉注射50%葡萄糖20~100毫升。也可应用胰高血糖素1毫克肌注,适用于一时难以建立静脉通道的院外急救或患者自救。高血糖反应。多饮、多食、多尿、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或复视、头痛、腹痛、倦睡、虚弱、皮肤潮红、呼吸深快、脉搏细速、体温升高、丙酮味呼吸、低血压、进行性昏迷。处理方法:及时留取血尿标本,如病人处于清醒状态,可以喝不含糖饮料、水可降低高渗状态,并及时请示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2.5 胰岛素注射技术及注意事项:胰岛素治疗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低血糖反应。主要与胰岛素使用剂量过大有关,表现为头昏、心悸、多汗、饥饿甚至昏迷;对低血糖反应者,及时检测血糖,根据病情进食糖类食物或静脉推注50%葡萄糖20~30毫升;按时进餐及适量运动是预防低血糖反应的关键,患者应学会按规定的时间和量进餐并合理安排每日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若就餐时间推迟,可先食用饼干等。胰岛素过敏主要表现为注射局部瘙痒、荨麻疹,全身性皮疹少见,严重过敏反应(如血清病、过敏性休克)罕见;对过敏反应者,立即更换胰岛素制剂种类,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脱敏治疗,严重者需停止或中断胰岛素治疗。

参考文献

[1]叶山东,朱禧星,编著.临床糖尿病学.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13,14,22,36.

[2] 赵洪霞,张建梅.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3):89-90.

[3] 陶桂萍,老年病人的护理[J].黑龙江医药,2009:12(6)6.

第四篇:针对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精选)

摘 要:烧伤是由热力包括火焰、热金属(溶化的钢水或炽热的钢锭)及热液(沸水、热油、热粥、热汤)、蒸汽等所造成的皮肤及其他组织的损伤。严重烧伤患者往往伴随着大面积的皮肤破坏、屏障功能破损以及机体免疫力的下降,本文主要从基础护理、营养护理和心理护理三个方面讨论针对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关键词:烧伤;患者;护理;体会

严重烧伤患者由于超高代谢能量和蛋白质大量消耗,导致负氮平衡,体重下降,免疫力降低,这种反应从烧伤后休克期开始一直持续到大部分创面覆盖,甚至到完全愈合为止。在此期间,除了要对患者的烧伤皮肤进行基础的防感染和药物护理,还需让患者受损的机体得到必要的营养支持,并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缓解其消极情绪。

一、针对严重烧伤患者的基础护理

病人到达医院后,护士应迅速对创面做出全面评估,列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以及致伤因子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烧伤面积、深度、合并伤、心理创伤、有无并发症等,最重要的是面积和深度估计。将患者安置在隔离病房,危重患者安置在单间病房,调节室温恒定在28~32℃,特别是冬天,更要注意保持室温,以减少病人入院时因暴露创面而引起的血管收缩,影响下一步的输液、抗休克治疗。严格按消毒隔离要求执行,工作人员进入病室必须换鞋,更衣,戴口罩、帽。原则上不留陪护人,由护士负责病人的全部生活护理和治疗护理。地面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拖2次,空气每天消毒2次,墙壁和床、床头柜等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抹拭2次。康复期的护理是指在创面基本愈合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护理。此期间的护理大部分时间在院外,由家属或病人本人施行。因此,指导家属和病人掌握康复期的护理为此期的护理重点。

需要重点强调的是,烧伤休克是严重烧伤患者最早期出现的影响病情发展与救治的全身性复杂性病理生理过程与临床表现,在护理细节上尤需谨慎。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需要尽量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输液要注意有计划和匀速输入,如果加快输液尿量仍不增加,应警惕急性肾衰可能。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每30~60分钟测量并记录1次;受伤早期应注意观察病人面色、脉搏、呼吸、体温;休克早期切痂,主动干预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严重烧伤患者的抗感染能力,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手段。休克平稳后上翻身床翻身,使用前要全面检查床片固定螺丝是否到位,安全阀是否完好,支撑架是否固定好,然后将四肢放在功能位,以大字形姿势平卧或俯卧,保证各创面充分暴露,翻身时要注意保护好各管道,避免脱落或阻塞,初次俯卧位不能太长时间,以半小时为宜,以后可以慢慢延长俯卧时间,并要密切监测病人呼吸和血氧饱和度。

二、针对严重烧伤患者的营养护理

一般遭受烧伤后的患者, 其消耗的能量会比普通人要多, 再加上此时自身代谢更旺盛,分解更强,使得患者的烧伤面有大量的液体渗出,从而丢失许多蛋白质,所以患者必须增加营养。患者在进食时会受到刺激从而促进胰岛素的释放,对改善代谢内环境很有帮助,因此, 对于一些还能够进食的患者应尽早进食。而对于无法进食的患者,则要借助静脉高营养来补充能量,以避免出现负担平衡的现象。

严重烧伤患者的营养护理主要分为肠内营养护理、肠外营养护理和应用生长激素护理。肠内营养护理需要注意患者进食时机的选择、肠内营养的指导和肠内营养制剂的应用;肠外营养护理主要包含对患者糖类、脂肪乳剂、氨基酸、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水等基本营养素的补充;而对于应用生长激素的护理,需要着重注意药物的使用事项和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

三、针对严重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对严重烧伤患者不仅要进行积极躯体治疗,还要进行相关有效的心理治疗和干预,指导患者正确利用应对资源(生理资源、心理资源、社会资源)。通过掌握让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得到较好恢复的方法和技术,同样在严重烧伤患者的整个治疗康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针对严重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首要需要加强对患者认识行为的干预,根据认识影响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在情绪情感产生过程中,认识起关键作用。烧伤患者及家属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很容易感到不知所措,增加患者的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心理特征,深入浅出地讲解有关烧伤知识和治疗信息,提高患者的认知,让患者和家属解除疑虑,用自己的神态、言行调整患者心理状态,指导患者自我调节,激发患者对良好预后的期望,增加治疗信心,缓解和消除因缺乏认识导致的心理问题。其次,需要充分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尽量技法其兴趣爱好,因为疼痛和瘙痒是整个治疗过程的主诉,让患者注意力发生转移,疼痛和瘙痒感就会减轻,另外音乐疗法、放松性功能训练、职业疗法等都能对患者的心理、生理活动起到多重调节作用。在医院允许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应该让患者尽情表达各自的兴趣爱好,若出现思维过程异常,心理冲突反复时,让患者说出心理不适,通过情绪反应和身心效应降低应激,缓解各种不良心理应激。

除此之外,人际关系可以帮助维持情感的良好状态,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可获得他人精神上的支持,家庭作为患者的主要支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治疗康复过程中接受到社会家庭支持的患者,相对于没有支持的患者拥有更好的身体意识和个人价值感,能更积极地投入治疗,解除疾病和心理创伤的消极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支持,尽可能详细地讲解和指导不同创面的保护和康复治疗方法,让烧伤后已恢复健康的患者谈感受和心理适应过程。同时,出院后的患者,或多或少存在生理和情感问题,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应加强出院后回访,给他们提供定期倾诉的机会有效地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

四、结语

针对严重烧伤病人的护理工作繁重而艰巨,需要全体医护人员做好与病患及其家属的全面沟通,并具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方法,才能让病人早日远离病痛,并以积极健康的状态回归到社会工作中去。

第五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

【摘 要】 高血压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当今发病率较高的老年人高血压病的康复诊疗及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分析了临床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较合理的护理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 高血压 临床护理 心理护理 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206-01

1 心理护理、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创建良好环境,增强患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念,使患者早日恢复。发病诱因:过饱饮食、便秘、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大喜大悲、焦虑、忧郁、偏执、孤独、情绪消沉等,会使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使病情加重。患者要保持情绪平衡,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存在的各种思想顾虑进行心理疏导,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信任度,消除其烦恼、多疑等情绪,对高血压的治疗及并发症的出现、进展都有积极的作用。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精神因素与疾病形成的关系,教会患者掌握一定的心理应急方式,学会自我心理疏导调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血压控制不理想,甚至有并发症或其他疾病,患者常为此感到悲观失望、恐惧。护理员应以诚相待,需耐心深入地了解患者内心世界,理解患者的痛苦,并给予其关怀、鼓励等情感援助,以消除其较脆弱的情感状态,让其保持平和乐观的健康心理,要消除其信心的不足,能让其积极的配合治疗,提高自控能力以利于最终战胜疾病。

2 健康知识指导

加强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并发症的处理、服药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进行个性化健康知识教育,并且对患者家属进行示范、指导,针对其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防治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帮助他们建立起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体系,使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性,主动地建立起科学的生活习惯。鼓励和指导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学习并掌握自我保健、自我护理和自我管理的技巧,做到自我控制血压、定期检查心、脑、肾等脏器功能及眼底状况等。根据病情坚持长期合理用药,以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促进其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

3 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合理膳食是高血压病治疗的基础,对控制病情、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意义重大。饮食原则上应以清淡、易消化、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少食多餐饮食为宜,高维生素为主。食物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常吃粗粮、淡水鱼、豆制品、禽类、瘦肉、低脂乳,如:多食粗纤维多的芹菜、大白菜、西红柿、黑木耳、香菇、芹菜、山楂、苹果、大米等有保健作用的新鲜蔬菜、水果食品,适当增加海产品及含钙高的食物。忌暴饮暴食,适量饮水,戒烟、限酒,保持大便通畅。

4 运动作息护理

积极适当参加有氧运动,结合血压的变化及自觉症状,选合适的运动方式及运动强度,要量力而行。运动方式可以采用比如步行、慢跑、打太极拳、放松疗法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在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感觉,应采取适度的运动量,比如:肥胖者可适当加大运动的强度。避免剧烈的运动后,引起交感神经异常兴奋,致使血压剧增而发生心脑血管意外。锻炼过程中,除了自身加强安全意识外,最好同人结伴,防止碰伤、跌倒等事故。清晨交感神经处于兴奋时期,血压易于波动,因此患者起床时应缓慢,先清醒会儿,然后再逐步起床,以防止脑供血骤然下降致晕倒而摔伤。首先可以让患者干适度的家务活,鼓励其参社会活动,如根据其情趣培养个人爱好,如书法、种花、养鸟等;指导其制定个体化作息时间表,睡眠时间要足,以保持运动与休息平衡。

5 药物护理

用药原则是:控制剂量,缓慢降压、坚持长期用药,即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由于老年人多合并有心、脑、肾等器官动脉硬化性疾病,机体整体的循环调节机能差,加之机体的总体液量减少,治疗时易出现降压过度,要平衡机体内环境。为此,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剂量应从青壮年用量的1/3~1/2开始,通过观察其反应逐渐加量,2~3个月后收到满意效果即可。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呈双峰、双谷的动态变化,其用药时间最好在6:00、14:00、22:00;同时,考虑不同降压药物的作用机理。另外,应让患者及家属知晓所服药物的注意事项、不良作用,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另外,鼓励患者发挥自身潜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躯体痛苦和心理压力,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即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也不能擅自停药,应及时的与医生取得联系,让其给调整用药及剂量,以防止停药后血压骤然升高,致使病情反复。如果血压突然变化很大,很容易导致心、脑、肾等的靶器官损伤。应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

6 讨论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老年高血压标准:年龄60岁以上人群,在休息状态下收缩压≥140 mm 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老年高血压患者是常见的代谢失常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应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指导,尽量避免高血压诱发因素,配合临床治疗来更好地稳定血压,防治恶化,最终达到健康护理的目的。

高血压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康复护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要求护理工作人员不仅要有相关理论知识和相应的临床经验,还要充当起教育者的角色,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进行健康教育,以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日康复。另外,要在合理服药的同时,也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以遗传倾向;另外,指导患者做好日常保健,以达到最佳的疗效。医学的发展已证明了高血压病除了生物学的遗传因素外,与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联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日渐增多,我国将进入老年化社会。因此,护理工作要从患者的生理、社会与心理等多方面进行护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改进膳食结构,防止肥胖,提倡戒酒、戒烟、并从儿童时期开始预防高血压。控制高血压,应当进行观念更新和战略转变,树立以预防为主,加强心理护理的观念,把工作重心前移,从以医疗为重点转向以预防保健、加强心理护理为重点,普遍提高人群的健康知识和保健意识,最终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夏泉源;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蔡雄鑫;护理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路基路面工程竣工说明下一篇:浪漫主题婚礼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