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第一章范文

2022-06-01

第一篇:经济法第一章范文

经济法第一章

1

第一章

复习提纲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是《经济法》课程的入门知识,提炼性地介绍了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律关系三要素、法律行为与代理关系、法律诉讼时效和违反经济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涉及的概念性内容较多,与以后各章节有密切联系。从注会历年考试情况看,其分值比重较低,一般在3-5分之间。

本章学习思路:

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具体表现,它是调整国家在管理和协调发展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因此,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只能是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而非所有的经济关系。学习时,结合练习,慢慢体会。

我国经济法的表现形式是成文法,故其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国际条约或协定、政策和习惯等。按照经济法调整的内容不同,经济法的体系包括经济组织法、经济管理制度法和活动法。

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是一定范围内的、具体经济内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因此,任何经济法律关系三要素的理解,应结合日常经济活动中案例的直观理解,分类记忆。

法律行为是指由法律规定和调整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有意识活动,仅指合法行为。即要求行为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与法律要求相一致。

受到时间、精力和其他条件的限制,某些行为人委托他人代为行使某种权利,从而产生代理关系,被代理人必须对代理人的权限作出限制,以便区分代理的合法性和代理责任。这种代理关系在公司法、企业法、合同法等相关内容中均有所涉及。

某类经济法律关系一旦产生纠纷,当事人一方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就会提起诉讼。提起诉讼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内进行,这就是诉讼时效问题,包括普通诉讼时效和特别诉讼时效两类。

违法者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违反经济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类。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包括协商、协调、仲裁和提起诉讼。

2 历年试题分析

本章在注会考试中,均侧重于对相关基础知识所涉及具体内容的理解上,很少考定义,符合成人考试的特点。

知识点汇总

1.1 经济法的概念

1.1.1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参见教材

相关阅读: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并与 “法律关系”相比较

学习建议: 重点了解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即:政府的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经济组织内部的经济关系。以上几个方面的经济关系既与国家的管理和协调密切相关,又包括了客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管理。

(1)经济调整的对象是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即以政府或国家为主要主体的,以纵向经济关系为主的经济关系。如:公司设立登记时产生的经济关系。

(2)其调整对象也包括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与自然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如:企业与农民订立农产品购销合同而形成的经济关系。

(3)经济法对部分财产关系无效。如个人家庭财产继承关系,婚姻破裂的夫妻双方的财产分割关系等。

1.1.2 经济法的形式与体系 参见教材

相关阅读:我国经济法表现的七种形式及特例;经济法的体系

学习建议: 重点了解。重点注意: “国际条约或协定”; “经济法的体系”

1.2 经济法律关系

3

1.2.1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参见教材

学习建议: 掌握“主体资格的取得方式”和“主体范围”

先了解经济法律关系的含义和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作为经济规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备享受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资格或能力,即必须具备一定主体资格,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

(1)主体资格是由法律规定一定条件或程序成立的方式予以确认。如个人独资企业依法申请注册登记成立而取得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资格。

(2)依法成立的主体只能在法律规定或认可的范围内参加经济法律关系,才受法律保护,否则其权利不受法律保护。如企业与境外某商人签订的走私合同,超越了法律规定的范围,其合同约定的权利不受法律保护。

(3)未取得主体资格的不参与经济法律关系。如根据中外合资企业法规定,中方自然人无参加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投资的主体资格。故不能作为合营企业的投资人。

(4)经济法的主体范围。参见教材

习题: 多选题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可以( )

答案:ABCD

A、依法授权取得 B、依法批准取得

C、依法申请取得 D、法律直接赋予一定身份取得

1.2.2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参见教材

学习建议: 一般了解

1.2.3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

学习建议: 必须记住重点解释

4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是确立权利和义务关系性质和具体内容的依据,也是判断权利行使和义务履行的客观标准。

重点注意:

(1)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类型:

①物,必须是可以为人们控制和支配,并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物,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②经济行为,特别注意经济行为的特殊性,参见教材,注意经济管理行为,完成一定工作行为与提供一定劳务行为三者之间的区别;

③智力成果,是人们创造性脑力劳动的结果。如获得专利权、商标权等。客体是从结果的角度来定性的。

(2)经济权利与经济法律关系客体之间的转化关系。权利本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当这一内容成为另一权利的对象时,就变成了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例如,股权转让过程中,成为特殊法律关系指向对象,此时股权就由经济权利变成了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习题:判断题

专利权是一种经济权利,但当该项专利被转让时,则变成了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

答案:正确

1.3 法律行为与代理

1.3.1 法律行为 参考教材 “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学习建议: 重点掌握

法律行为是由法律规定和调整的,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

(1)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合法行为,非法行为不是法律行为;

(2)法律行为的分类(参见教材,每类法律行为的内容)

(3)法律行为的实质有效要件和形式有效要件;

5

(4)附条件法律行为与附期限法律行为区别 (参见教材)

(5)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消民事行为的种类及法律后果,本部份内容可与《合同法》关于无效合同、可撤消合同的内容联系起来学习。

习题:多项选择题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有( )。答案:ACD

A、不满十周岁的丫丫自己决定将压岁钱500元捐赠给希望工程

B、李某因认识上的错误给儿子买回一双不能穿的鞋

C、甲企业的业务员黄某自己得到乙企业给予的回扣款1000元而代理甲向乙买了10吨劣质煤。

D、丙公司向丁公司转让一辆无牌照的私车。

1.3.2 代理 参考教材

学习建议: 重点掌握

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代理应注意以下问题:

(1)代理的法律特征。特别注意区别容易与代理行为相混淆的非代理行为。

(2)一般情况下,所有的民事主体都可以成为被代理人,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法律规定或行为性质决定只有本人亲自进行才有效的行为,或具有严格人身限制的行为不能代理。如办理收养子女手续,预约演出等。

(3)代理人必须具备完全独立民事行为能力。

(4)代理分为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等。

(5)违法的事项不得代理。如果代理人知道被委托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进行代理活动,或者被代理人和代理知道代理人的行为违法而不表示反对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参见《民法通则》第67条规定)。例如,甲委托乙代理签订生产假冒他人商标标识,而乙又知道

6 属于假冒行为但并未拒绝。

(6)代理人不得滥用代理权限。否则,视为无效代理;因滥用代理权限给被代理人及他人造成损害的,必须承担赔偿责任。例如:A委托B代理签订购货合同,B与供货方私自串通加价,则私自串通加价部分无效,由此给A造成损失的,B应负赔偿责任。

(7)无权代理的三种情况和法律后果处理。参见教材,应结合《合同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等内容学习,理解分析。例如:甲为某合伙企业聘请的总经理,合伙企业内部限定甲代表本企业签订每单合同的标的若超过100万元的,应先经过全体合伙人的一致同意。甲未经合伙企业全体合伙人同意与乙签订了价值140万元的购销合同,合同内容及程序合法,在此情况下,被代理人(合伙企业)应承担代理的法律后果,这是为什么?

习题:判断题

甲公司未授予王某代理权,王某以甲公司名义与乙企业实施民事行为,甲公司知道该事项而未作否认表示的,王某所为的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由甲公司承担 ( )答案:正确。

1.4 诉讼时效与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1.4.1 诉讼时效 参考教

学习建议: 重点了解

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保护的权利。

诉讼时效的效力包括:

(1) 诉讼时效是一种消灭时效。诉讼时效期满,则诉讼权即告消灭。

如李某欠张某的私人借款,已经逾期4年,自3年前开始张就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但一直未采取任何措施,现在张到法院起诉李某,因2年诉讼时效期满,张的权利消灭,法院对此案不受理。

(2)诉讼时效完成并不消灭实体权利。即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如自愿履行后不得以不知

7

道时效已满为由要求权利人返还。

(3)诉讼时效属于法律强制性规定。

(4)法律规定的三种诉讼时效期间及适用对象。(参考教材)

(5)诉讼时效起算、中断、中止、延长的规定。(参考教材 记忆理解)

习题: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下列选项中,适用于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的情形有( )。答案:ABD

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B、 拒付租金的

C、 拒不履行买卖合同的

D、 寄存财物被丢失的

1.4.2 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参考教材 “违反经济法法律责任的法律形式”; “仲裁”; “诉讼”

学习建议: 重点了解

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形式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前两项中的责任部分称为经济责任。注意三类责任各自包含的具体形式及其之间的区别。参见教材

(1)仲裁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申请仲裁的依据是各方当事人的事先约定或事后签订书面仲裁协议;

②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且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无隶属关系;

③仲裁协会是社团法人,是仲裁委员会的自律性组织;

④可以先调解后仲裁,调解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裁决书自作出之日生效。

⑤一方不履行裁决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

(2)诉讼应注意下列问题:

①起诉应具备条件;

②经济纠纷案件的两审终审制,两审为终审,从两审判决、裁定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③当事人对生效的判决、裁定仍不服的,可在两年内申请再审,但不影响判决、裁定的执行。

习题: 判断题

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如果当事人一方不履行裁决的,另一方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法院申请执行。( ) 答案:正确

第二篇:经济法 第一章(本站推荐)

第一章第一节

第一大题 :单选题

1、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法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 B.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 C.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

D.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法的本质与特征。选项A是法的本质,选项B、C是法的特征,选项D是法的概念。

2、下列各项客观事实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 A.某服装厂与供货商订立了一份合同 B.某沙漠三天没下雨 C.战争爆发 D.海底火山爆发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是指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能够产生法律后果,即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B不是法律事实,D的客观事实属于法律事件中的绝对事件,C属于法律事件中的相对事件,A属于法律行为。 本题知识点: 法律事实

3、甲、乙双方签订一份房屋装修合同,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是( )。 A.被装修的房屋

B.甲乙双方应当收付的款项 C.乙方承揽的装修劳务行为 D.甲乙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客体的含义。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甲、乙双方签订房屋装修合同而形成法律关 系的客体是装修劳务行为。即该法律关系客体并不是乙方装修的房屋,而是乙方承揽的装修劳务的行为。

4、下列法的形式中,属于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法的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各种法的等级和效力是不同的,应注意区别。

5、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作不同的分类。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可以将法分为( )。

A.国际法和国内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答案:D

6、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B.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C.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D.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答案】B 7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 A.纯净的饮用水

B.专利权

C.经济管理行为

D.活人的整个身体【答案】D 8根据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可以将法律行为划分为( )。 A.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 B.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C.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D.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 【答案】A 9下列各项中,在我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 A.宪法

B.民族自治地方条例 C.国际条约

D.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答案】A 【解析】宪法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0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 A.宪法

B.同级政府规章 C.法律

D.行政法规【答案】B 11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调整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中基本社会关系的是( )。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行政规章 【答案】B 12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B.国务院制定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C.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 D.财政部发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答案】B

13、下列对法所作的分类中,以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进行分类的是( )。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答案】C

二、多选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规范基本特征的有( )。 A.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B.国家制定或认可

C.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取得社会公众认可 答案:ABC

2、我国法的形式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国际条约等。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有( )。 A.国务院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

B.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C.省级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地方会计管理条例 D.财政部发布的《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 答案:AB

3、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 A.某研究院 B.某市财政局 C.某公司的子公司 D.公民王某 答案:ABCD

4、下列各项中,能够引起法律关系消灭的法律事件有( )。 A.合同双方认真履行了合同 B.企业乙侵犯了丙的专利权 C.发生了地震 D.突然爆发了战争 答案:CD

5、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的有( )。 A.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B.市场规制关系 C.刑事违法关系 D.民事诉讼关系 答案:AB

6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 【答案】ABCD

7、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A.公民

B.企业

C.物

D.非物质财富 【答案】AB

8、下列权利义务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内容的有( )。 A.所有权

B.纳税义务 C.经营管理权

D.服兵役义务 【答案】ABC 【解析】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题中经营管理权属于经济权利;纳税义务属于经济义务。所有权属于物权法律关系,调整财产关系,广义上也属于经济法律关系。

9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 A.土地使用权

B.发明 C.劳务

D.产品 【答案】ABCD 10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我国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 A.自然人

B.发明专利 C.劳务

D.物质资料 【答案】BCD

第一章第 二 节

一、

一、单选题

1、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委员会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仲裁委员会是行政机关

B.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C.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

D.仲裁委员会与行政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答案:A

2、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有关仲裁协议效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仲裁协议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B.合同无效,仲裁协议也无效 C.仲裁庭无权确认合同的效力

D.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只能请求法院作出决定 答案:A

3、下列不属于民事诉讼审判制度的是( )。 A.合议制度 B.公开审判制度 C.两审终审制度 D.一审终局制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民事诉讼的审判制度。民事诉讼的审判制度包括合议制度、回避制度、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 本题知识点: 民事诉讼的基本规定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不适用于特别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有( )。 A.借款利息未支付

B.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而未声明的 C.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D.寄存财物被丢失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诉讼时效的问题。诉讼时效期间分为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和特殊诉讼时效期间。A属于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而特殊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适用于特殊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包括:(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质量不合格产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本题BCD都适用于特别诉讼时效期间。 本题知识点: 诉讼时效的基本规定

5、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民事判决的,有权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该法定期限是指( )。 A.判决书作出之日起10日内 B.判决书作出之日起15日内 C.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 D.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上诉的法定期限。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民事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本题知识点: 民事诉讼的基本规定

6、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有权管辖的人民法院是( )。 A.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 B.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C.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D.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诉讼的特殊地域管辖。诉讼管辖可分为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地域管辖又可分为一般地域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不动产纠纷属特殊地域管辖的一种类型,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本题知识点: 民事诉讼的基本规定

7、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票据纠纷引起的诉讼,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是( )。 A.原告住所地 B.背书人所在地 C.票据收款人所在地 D.票据支付所在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为特殊地域管辖。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但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票据支付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本题知识点: 民事诉讼的基本规定

8甲、乙发生合同纠纷,继而对双方事先签订的仲裁协议效力发生争议。甲提请丙仲裁委员会确认仲裁协议有效,乙提请丁法院确认仲裁协议无效。关于确定该仲裁协议效力的下列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应由丙仲裁委员会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决定 B.应由丁法院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裁定

C.应根据甲、乙提请确认仲裁协议效力的时间先后来确定由仲裁委员会决定或丁法院裁定 D.该仲裁协议自然失效 【答案】B 9甲、乙在X地签订合同,将甲在Y地的一栋房产出租给乙。后因乙未按期支付租金,双方发生争议。甲到乙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后,又到Y地人民法院起诉。Y地人民法院于3月5日予以立案,乙住所地人民法院于3月8日予以立案。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该案件的管辖法院应当是( )。

A.甲住所地人民法院

B.乙住所地人民法院 C.X地人民法院

D.Y地人民法院 【答案】D 【解析】因合同纠纷引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10甲、乙因房屋买卖纠纷欲提起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该案件享有管辖权的法院是( )。

A.甲住所地法院

B.乙住所地法院 C.房屋所在地法院

D.甲、乙协议的法院 【答案】C 【解析】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11甲、乙因某不动产发生纠纷,甲欲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其选择诉讼管辖法院的下列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甲只能向甲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 B.甲只能向乙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

C.甲只能向该不动产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

D.甲可以选择向乙住所地或该不动产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 【答案】C

二、

二、多选题

1、下列各项中,不能适用我国《仲裁法》解决的是( )。 A.公司某职员与公司发生的劳动合同纠纷 B.甲、乙两企业间的货物买卖合同纠纷 C.甲、乙两人的遗产继承纠纷

D.对工商吊销营业执照不服而产生的纠纷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核《仲裁法》的适用范围。不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包括:(1)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2)行政争议;(3)劳动争议;(4)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2、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之间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属于下列( )情形之一的,该书面仲裁协议无效。

A.约定与人身有关的收养、继承纠纷

B.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C.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D.由强制性法律规范调整的法律关系的争议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核仲裁的适用范围和仲裁协议的效力。A、D属于约定的仲裁事项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 本题知识点: 仲裁的基本规定

3、仲裁员有下列情形时,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的有( )。 A.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 B.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C.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

D.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核仲裁员应当回避的情形。以上四个选项均属于仲裁员应当回避的情形。 本题知识点: 仲裁的基本规定

4、下列选项中,属于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有( )。 A.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 B.海关处理案件

C.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D.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行政案件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案件的诉讼管辖。以上四个选项均属于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本题知识点: 行政诉讼的基本规定

5、根据规定,下列情形中,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有( )。 A.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B.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C.货物买卖合同纠纷

D.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期间。货物买卖纠纷适用2年的诉讼时效。 本题知识点: 诉讼时效的基本规定

6、甲地A公司和乙地B公司在丙地签订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由B公司在丁地向A公司交货。后B公司未能按约履行合同,A公司便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规定,该案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是( )。 A.甲地人民法院 B.乙地人民法院 C.丙地人民法院 D.丁地人民法院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核特殊地域管辖的适用情形。根据规定,因合同纠纷引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此,本题应由乙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和丁地(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本题知识点: 民事诉讼的基本规定

7、下列关于我国审判制度有关内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实行合议制度

B.合议庭评议案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C.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一律公开进行 D.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度 答案:ABD

解析: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该公开进行。

8下列争议解决方式中,适用于解决平等民事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的有( )。 A.仲裁 B.民事诉讼 C.行政复议 D.行政诉讼 【答案】AB 9下列纠纷不适用仲裁方式解决的有( )。 A.企业之间的合同纠纷 B.企业之间的财产产权纠纷 C.收养纠纷

D.企业对税务局的罚款不服的纠纷 【答案】CD 10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委员会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仲裁委员会是行政机关

B.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C.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 D.仲裁委员会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答案】BCD 11下列各项中,符合我国《仲裁法》规定的有( )。 A.仲裁实行自愿原则 B.仲裁一律公开进行

C.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D.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答案】AC 12下列关于我国仲裁制度的表述中,符合《仲裁法》规定的有( )。 A.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 B.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法院起诉

C.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可以不开庭进行

D.仲裁的进行以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为条件 【答案】ACD 13甲企业得知竞争对手乙企业在M地的营销策略将会进行重大调整,于是到乙企业设在N地的分部窃取乙企业内部机密文件,随之采取相应对策,给乙企业在M地的营销造成重大损失,乙企业经过调查掌握了甲企业的侵权证据,拟向法院提起诉讼,其可以选择提起诉讼的法院有( )。

A.甲住所地法院

B.乙住所地法院

C.M地法院

D.N地法院 【答案】ACD 【解析】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本题中,侵权行为实施地是N地(N地的分部实施窃取行为),侵权结果发生地是M地(乙企业在M地的营销策略),被告是甲企业,所以答案是ACD 14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可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 )。 A.当事人提起诉讼 B.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 C.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D.发生不可抗力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 【答案】ABC 15当事人拒绝履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执行。下列各项中,属于法院可以采取的强制执行措施有( )。 A.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B.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 C.搜查被执行人的财产

D.要求有关单位办理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答案】ABCD。

第三节

1、对下列哪些情形,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 A.对行政机关限制人身自由的决定不服的

B.对行政机关做出的关于吊销营业执照的决定不服的 C.对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决定不服的

D.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复议的范围。根据规定,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其他处理的,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本题知识点: 行政复议的基本规定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复议参加人的是( )。 A.申请人 B.被申请人 C.第三人 D.复议机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复议参加人。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所以选D。 本题知识点: 行政复议的基本规定

3、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可能承担的民事责任形式有( )。 A.停止侵害 B.拘役 C.罚款 D.没收财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民事责任的形式。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当事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等,而拘役、没收财产是当事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形式,罚款是承担行政责任的形式。 本题知识点: 法律责任

4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是( )。 A.某公司不服税务局对其作出的罚款决定

B.某公司不服工商局对其作出的吊销营业执照决定 C.某公司不服公安局对其作出的查封财产决定

D.某行政机关公务员不服单位对其作出的记过处分决定 【答案】D 5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是( )。 A.郑某不服某税务局对其作出的罚款处罚决定

B.村民李某不服某镇政府作出的关于李某与高某之间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调解 C.甲企业不服某工商局作出的吊销其营业执照的决定

D.郑某不服某公安局对其作出的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答案】B 【解析】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的,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6、李某对甲市A区国家税务局的某一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受理李某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是( )。 A.A区人民政府

B.甲市国家税务局 C.A区国家税务局

D.甲市人民政府【答案】B 【解析】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7、某企业对甲省乙市国税部门给予其行政处罚的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下列各项中,应当受理该企业行政复议申请的机关是( )。 A.乙市国税部门

B.乙市人民政府

C.甲省国税部门

D.甲省人民政府 【答案】C 8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书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是( )。 A.该决定书作出之日 B.该决定书送达之日

C.该决定书作出之日起第15日

D.该决定书送达之日起第60日【答案】B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 A.罚金

B.吊销许可证 C.警告

D.没收违法所得 【答案】A多选题

1、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有( )。 A.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 B.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人事决定

C.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

D.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决定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复议的范围。不能提出行政复议的情形包括:(1)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决定;(2)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 本题知识点: 行政复议的基本规定

2、下列有关诉讼时效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1年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B.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C.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时效的进行 D.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 答案:ABD

3、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可能承担的民事责任形式有( )。 A.赔礼道歉 B.没收财产 C.赔偿损失 D.降级 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核民事责任的形式。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当事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而管制是当事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形式,罚款是承担行政责任的形式。

4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在受理行政复议时,对被申请人的下列具体行政行为,经行政复议机关审查应当予以撤销、变更或者确认其违法的有( )。 A.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B.适用依据错误 C.违反法定程序 D.超越或者滥用职权 【答案】 ABCD 5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应当提起行政诉讼的有( )。 A.某直辖市部分市民认为市政府新颁布的《道路交通管理办法》侵犯他们合法权益 B.某税务局工作人员吴某认为税务局对其作出记过处分违法 C.李某认为某公安局对其罚款的处罚决定违法 D.某商场认为某教育局应当偿还所欠的购货款 【答案】ABD 6家住甲地的张某因与家住乙地的李某和家住丙地的赵某打架,被丁地派出所拘留并罚款,张某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有( )。 A.甲地人民法院

B.乙地人民法院 C.丙地人民法院

D.丁地人民法院 【答案】AD 7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可能承担的民事责任形式有( )。 A.停止侵害

B.管制 C.排除妨碍

D.罚款 【答案】AC 【解析】B属于刑事责任; D属于行政责任。 8下列各项中,属于民事责任形式的有( )。 A.返还财产

B.支付违约金 C.责令停产停业

D.罚金 【答案】AB 【解析】C属于行政责任;D属于刑事责任。 9下列法律责任形式中,属于民事责任的有( )。 A.罚款

B.赔偿损失 C.赔礼道歉

D.没收财产 【答案】BC 【解析】A属于行政责任,D属于刑事责任。 三:判断题

1、法律事实可以划分为行为和事件,由社会现象引起的事实又称为绝对事件。 ( ) 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法律事实的规定。由自然现象引起的事实称为绝对事件,由社会现象引起的事实称为相对事件。 本题知识点: 法律事实

2、一个国家的现行法律规范分为若干个法律部门,由这些法律部门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互相协调的统一整体构成一国的法律体系。( ) 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法律体系的定义。 本题知识点: 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3、实体法是指为了保障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而制定的关于程序方面的法律。( ) 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法的分类。实体法是指从实际内容上规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 本题知识点: 法的形式和分类

4、甲、乙双方签订一份建造大型设备的合同,由甲提供主体配件和原材料,乙方提供建设服务,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就是乙方承建的设备。( ) 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客体的含义。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主体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甲、乙双方签订大型设备建造合同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并不是乙方承建的设备,而是乙方的承建行为。 本题知识点: 法律关系的要素

5、民事审判制度中的回避制度只适用于案件的审判人员和书记员,对于其他人员不适用。( ) 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回避制度不仅适用于案件的审判人员和书记员、还适用于翻译人员、鉴定人等。 本题知识点: 民事诉讼的基本规定

6、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仲裁委员会裁定。( ) 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裁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本题知识点: 仲裁的基本规定

7、平等民事主体的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可以同时选择仲裁和民事诉讼。( ) 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纠纷的解决方式。当事人发生争议只能在仲裁或者民事诉讼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解决方式。有效的仲裁协议可排除法院的管辖权,只有在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或者当事人放弃仲裁协议的情况下,法院才可以行使管辖权,这在法律上称为或裁或审原则。 本题知识点: 纠纷的解决途径

8、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 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协议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本题知识点: 仲裁的基本规定

9、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当事人必须先申请行政复议,否则法院不予受理。( ) 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案件的受理顺序。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10、审理行政案件,在一定情况下可以适用调解。( ) 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诉讼的基本规定。

11、当事人对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命等决定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 答案:√

解析: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12、甲公司与乙银行订立一份借款合同,甲公司到期未还本付息,但银行并没有发出通知要求甲公司支付。乙银行于还本付息期届满后1年零6个月时才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甲公司偿还本金、支付利息并承担违约责任,乙银行提起的诉讼将丧失胜诉权。( ) 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的有关规定。本题因欠银行贷款的诉讼时效属于普通时效,为2年,该银行没有超过了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起诉,因此不丧失胜诉权。 本题知识点: 诉讼时效的基本规定

Power by YOZOSOFT

第三篇:第一章国际经济法概述

第一章导论

一、单选题

下列有关国际经济法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私法的主体都包括自然人、法人、国家和国际组织

B.国际经济法的法律渊源包括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C.国际经济法调整主体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包括对于自然人身份、婚姻、继承等人身方面的法律关系

D.国际经济法调整主体之间的国际关系,包括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关系

二、多选题

1.国际经济法的法律渊源有:()

A.国际经济条约

B.国际商务惯例

C.国内立法

D.联大规范性决议

2.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

A.经济主权原则

B.平等协商原则

C.公平互利原则

D.全球合作共谋发展原则

第四篇: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参考答案]

1、任何一种经济法律关系都有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即主体、( )和( )。

2、我国民法将法人分为 法人和( )法人两大类。

3、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主体 和( )。

4、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包括( )和( )。

5、作为法律事实中的行为,包括市场经营行为、( )、( )和经济违法行为。

6、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有物、( )、货币与有价证券、( )和管理对象。

7、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和市场之间的经济关系。

8.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所确认的,在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组织、管理、( )和调控过程中,当事人之间所形成的具有( )内容的经济关系。

9、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中的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具体包括有综合经济管理机关、部门经济管理机关、( )、( )和经国家特别授权的经济组织。

10、经济法律事实按其与经济法主体自觉意志的联系可分为( )和( )两大类。 [参考答案]

1、内容 客体

2、企业 非企业

3、享有的权利 承担的义务

4、完成一定的工作 提供一定的劳务

5、经济管理行为 经济仲裁、司法行为

6、智力成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权利 行为

7、国家

8、监督 权利与义务

9、职能经济管理机关 经济监督机关

10、事件 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 [参考答案]

1、 下列关于法人的论述,第( )项是错误的。

A、法人必须依法设立 B、法人必须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C、法人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名称和场所

D、法人可以承担有限责任,也可以承担无限责任

2、 下列第( )项经济法主体具有法人资格。 A、个体工商户 B、公司

C、农村承包经营户 D、个人合伙

3、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

A、所有经济法律关系 B、各种经济关系

C、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 D、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

4、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总是由一定的( )所引发的。 A、当事人的要求 B、事件 C、行为 D、法律事实

5、自然灾害属于( )时,是法律事实的一种。 A、事件 B、行为

C、不可抗力 D、非故意行为

6、经济法律关系是( )对特定经济关系调整的结果。 A、道德伦理 B、风俗习惯 C、经济法 D、党的纪律

7、经济法律关系的实体内容是( )。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权利义务

8、( )是经济法主体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A、国家机关 B、企业法人 C、企业内部组织 D、公民个人

9、经济权利是由( )所确认的一种资格或许可。 A、法律法规 B、经济法律法规

C、民事法律法规 D、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10、国家规定的各类经济法主体的义务,对于有关经济法主体来说,都是( )履行的。 A、可以 B、不必

C、必须 D、由自己决定是否

11、经济法律关系客体中最大量的是( )。 A、行为 B、物

C、无形财产 D、智力成果

12、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物是( )。 A、特定物 B、主物

C、从物 D、限制流通物

[参考答案]

1、D

2、B

3、C

4、D

5、A

6、C

7、D

8、B

9、B

10、C

11、B

12、A

三、多项选择题 [参考答案]

1、由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包括:( )。

A、国家对市场领域内的微观单位进行组织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B、国家对市场领域内的微观单位进行监督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C、国家对市场领域内的微观单位的活动进行组织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D、国家对市场领域内的微观单位的活动进行监督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E、国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2、根据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和我国经济法的构成,对经济法律关系进行基本的分类,其类别有( )。

A、经济组织法律关系 B、经济活动法律关系 C、经济监督法律关系 D、经济监督关系 E、市场管理法律关系

3、经济法律关系中的经济组织法律关系包括下列( )关系。 A、合同法律关系 B、全民所有制企业法律关系

C、集体所有制企业法律关系 D、经济联合法律关系 E、私营企业法律关系

4、经济法律关系中的经济活动法律关系包括下列( )关系。 A、合同法律关系 B、个体经济法律关系 C、经济联合法律关系 D、公司企业法律关系 E、经济竞争法律关系

5、经济法律关系中的经济监督法律关系包括下列( )关系。

A、技术监督法律关系 B、质量监督法律关系 C、个体经济法律关系 D、会计监督法律关系 E、审计监督法律关系

6、下列( )可以成为中国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A、国家经济管理机关 B、个体工商户 C、企业法人 D、公民 E、个人合伙

7、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 )。 A、主体 B、主观方面 C、客体 D、客观方面 E、内容

8、法人应当具备( )条件。

A、是企业 B、依法成立 C、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D、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E、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9、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具有的( )的资格。 A、自己必须为一定行为 B、自己可以为一定行为

C、自己可以不为一定行为 D、自己必须不为一定行为 E、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10、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所共同指向的事物,包括( )。

A、经济行为 B、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C、有形财物 D、无形财富 E、客观事实

11、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物可以进行( )分类。 A、动产与不动产 B、种类物和特定物 C、货币和有价证券 D、主物与从物 E、流转物、限制流转物和禁止流转物

12、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无形财富包括( )。 A、专利 B、发现 C、商标 D、专有技术 E、生产经营指标

13、经济法律事实按其与经济法主体的自觉意志的联系与否,可以分为( )。 A、管理 B、事件 C、经营 D、行为 E、协调

14、经济法律事实中的行为包括( )等。

A、市场经营行为 B、经济管理行为 C、经济违法行为 D、经济司法行为 E、经济仲裁行为

15、市场经营行为必须( )条件。 A、主体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接受国家经济管理机关依法实施的组织、管理 C、意思表示真实 D、接受国家经济管理机关依法实施的监督 E、行为的内容、形式合法

[参考答案]

1、A、B、C、D、E

2、A、B、C、D、E

3、B、C、E

4、A、C、E

5、A、B、D、E

6、A、B、C、D、E

7、A、C、E

8、A、B、C、D、E

9、B、C、E

10、A、C、D

11、A、B、D、E

12、A、C、D

13、B、D

14、A、B、C、D、E

15、A、B、C、D、E

四、判断题 [参考答案]

1、经济法是调整所有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2、经济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大要素构成。( )

3、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

4、经济法律关系的各种主体都可以参加经济法所调整的所有经济法律关系。( )

5、法人可以承担有限责任,也可以承担无限责任。( )

6、非企业法人也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

7、所有公民都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则要视其年龄和智力状况而定。( )

8、公民就是自然人,自然人就是公民。( )

9、经济权利就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实现其意志和利益的可能性。( )

10、经济管理权只能由国家经济管理机关所享有。( )

11、履行经济义务有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 )

12、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即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所针对的社会关系。( )

13、作为所有权法律关系客体的物,只能是特定物,不能是种类物。( )

14、合同关系如果以特定物为标的,当特定物灭失时,该合同可以不实际履行。( )

15、货币是一种种类物。( )

16、管理对象不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

17、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包括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

18、法律事件就是指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客观情况。( )

19、作为法律事实中的行为,包括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

20、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可以是双方互有权利、义务,也可以是一方只享有权力,另一方只承担义务。( )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20、√

五、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

1、 法人

2、 经济权利

3、经济义务

4、我国的经济法

5、经济法律关系

6、经济法主体

7、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8、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9、物

10、市场经营行为

11、经济管理行为

12、法律事实

[参考答案]

1、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2、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实现其意志或者利益的可能性。

3、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未实现特定的权利主体的权利而进行相应的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的必要性。

4、我国的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对市场领域内微观单位及其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以及对整个市场活动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5、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所确认的,在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调控过程中,当事人之间所形成的具有权利与义务内容的经济关系。

6、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简称经济法主体,是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有经济权利、承担经济义务的组织和个人。

7、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8、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9、物是指具有一定实物形态的,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经济法主体能在事实上和法律上予以控制和支配的物质实体。

10、市场经营行为是指市场领域内微观单位进行各种经营活动的合法行为。

11、经济管理行为是指国家经济管理机关未设立、变更和终止特定的经济管理关系而实施的职权行为。

12、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终止的客观情况。

六、简答题 [参考答案]

1、简述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2、简述经济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3、 简述经济法主体的概念和特征

4、简述法人的概念和条件

5、简述经济权利的概念及其含义

6、简述经济义务的概念及其含义

7、简述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及其种类

8、简述法律事实的概念及其分类

9、简述经济法的特征

[参考答案]

1、我国的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对市场领域内微观单位及其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以及对整个市场活动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1)在国家对市场领域内的微观单位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2)在国家对市场领域内的微观单位的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3)在国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2、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所确认的,在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调控过程中,当事人之间所形成的具有权利与义务内容的经济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的特征包括:(1)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在国家与市场领域内微观单位之间。(2)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在国家对市场领域内的微观单位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过程中。(3)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在国家对市场领域内微观单位的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过程中。(4)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在国家对市场关系的宏观调控过程中。(5)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对一定经济关系调整的结果。

3、经济法主体,即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有经济权利、承担经济义务的组织或个人。

经济法主体具有以下特征:(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组织,包括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和市场领域内微观单位这两大类。(2)不同类别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其活动宗旨具有质的区别。

4、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的条件是:(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5、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实现其意志或者利益的可能性。

经济权利的含义包括:(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凭借这种资格,在经济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志,从事一定的经济活动,为或不为一定的经济行为,支配一定的财产或事务,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要求。(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凭借这种资格,依据经济法律、法规、合同、协议的规定,要求作为特定的经济义务主体的另一方面,为或不为一定经济行为,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要求。(3)当经济义务主体不依法或不依约履行时,经济权利主体可以凭借这种资格要求有关国家机关强制其履行或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保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

6、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未实现特定的权利主体的权利而进行相应的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的必要性。

经济义务的含义是:(1)经济义务主体必须依照经济法律、法规、合同、协议的规定,为或不为一定的经济行为,以实现经济权利主体的利益和要求。(2)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义务仅以法律规定或以经济合同规定的范围为限。(3)经济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应该自觉履行经济法律、法规、合同、协议所确定的各项要求;如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面、正确履行,则要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

7、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和目的。

经济法律客体的种类有:(1)物;(2)货币和有价证券;(3)智力成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权利;(4)管理对象;(5)行为。

8、凡是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事物,在经济法学中即称为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按其与经济法主体自觉意志的联系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1)事件是指客观上发生和存在的、与经济法主体主观意志和自觉行为无关的,但能够引发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2)行为是指由经济法主体在其主观意志支配下自觉实施的,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活动。

9、经济法的特征是:(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与市场之间的经济关系。(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两重身份--在单纯的市场关系中,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是平等的;在经济管理关系中,一方主体只享有权利而另一方只承担义务。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内容 客体

2、企业 非企业

3、享有的权利 承担的义务

4、完成一定的工作 提供一定的劳务

5、经济管理行为 经济仲裁、司法行为

6、智力成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权利 行为

7、国家

8、监督 权利与义务

9、职能经济管理机关 经济监督机关

10、事件 行为

二、 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D

5、A

6、C

7、D

8、B

9、B

10、C

11、B

12、A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D、E

3、B、C、E

4、A、C、E

5、A、B、D、E

6、A、B、C、D、E

7、A、C、E

8、A、B、C、D、E

9、B、C、E

10、A、C、D

11、A、B、D、E

12、A、C、D

13、B、D

14、A、B、C、D、E

15、A、B、C、D、E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五、名词解释

1、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2、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实现其意志或者利益的可能性。

3、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未实现特定的权利主体的权利而进行相应的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的必要性。

4、我国的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对市场领域内微观单位及其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以及对整个市场活动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5、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所确认的,在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调控过程中,当事人之间所形成的具有权利与义务内容的经济关系。

6、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简称经济法主体,是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有经济权利、承担经济义务的组织和个人。

7、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8、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9、物是指具有一定实物形态的,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经济法主体能在事实上和法律上予以控制和支配的物质实体。

10、市场经营行为是指市场领域内微观单位进行各种经营活动的合法行为。

11、经济管理行为是指国家经济管理机关未设立、变更和终止特定的经济管理关系而实施的职权行为。

12、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终止的客观情况。

六、简答题

1、我国的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对市场领域内微观单位及其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以及对整个市场活动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1)在国家对市场领域内的微观单位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2)在国家对市场领域内的微观单位的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3)在国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2、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所确认的,在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调控过程中,当事人之间所形成的具有权利与义务内容的经济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的特征包括:(1)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在国家与市场领域内微观单位之间。(2)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在国家对市场领域内的微观单位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过程中。(3)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在国家对市场领域内微观单位的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过程中。(4)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在国家对市场关系的宏观调控过程中。(5)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对一定经济关系调整的结果。

3、经济法主体,即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有经济权利、承担经济义务的组织或个人。

经济法主体具有以下特征:(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组织,包括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和市场领域内微观单位这两大类。(2)不同类别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其活动宗旨具有质的区别。

4、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的条件是:(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5、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实现其意志或者利益的可能性。

经济权利的含义包括:(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凭借这种资格,在经济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志,从事一定的经济活动,为或不为一定的经济行为,支配一定的财产或事务,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要求。(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凭借这种资格,依据经济法律、法规、合同、协议的规定,要求作为特定的经济义务主体的另一方面,为或不为一定经济行为,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要求。(3)当经济义务主体不依法或不依约履行时,经济权利主体可以凭借这种资格要求有关国家机关强制其履行或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保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

6、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未实现特定的权利主体的权利而进行相应的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的必要性。

经济义务的含义是:(1)经济义务主体必须依照经济法律、法规、合同、协议的规定,为或不为一定的经济行为,以实现经济权利主体的利益和要求。(2)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义务仅以法律规定或以经济合同规定的范围为限。(3)经济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应该自觉履行经济法律、法规、合同、协议所确定的各项要求;如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面、正确履行,则要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

7、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和目的。

经济法律客体的种类有:(1)物;(2)货币和有价证券;(3)智力成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权利;(4)管理对象;(5)行为。

8、凡是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事物,在经济法学中即称为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按其与经济法主体自觉意志的联系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1)事件是指客观上发生和存在的、与经济法主体主观意志和自觉行为无关的,但能够引发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2)行为是指由经济法主体在其主观意志支配下自觉实施的,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活动。

9、经济法的特征是:(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与市场之间的经济关系。(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两重身份--在单纯的市场关系中,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是平等的;在经济管理关系中,一方主体只享有权利而另一方只承担义务。

第五篇:经济法基础第一章练习

第一章 总 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是( )。

A、停止侵害B、返还财产C、支付违约金D、罚款

2、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责任的是()。

A、停止侵害B、罚款C、返还财产D、支付违约金

3、甲企业对乙地方税务局对其作出予以罚款的行政处罚行为不服,向丙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下列关于该案件审理过程的表述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丙法院组成合议庭负责对该案件进行审判B、丙法院对甲和乙进行了调解

C、乙地方税务局决定停止执行行政处罚决定

D、丙法院判决变更乙地方税务局的行政处罚决定

4、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书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是()。

A、该决定书作出之日B、该决定书送达之日

C、该决定书作出之日起第15日D、该决定书送达之日起第60日

5、据《行政复议法》规定,对省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行政复议机关是()。

A、国务院B、国务院相关部门C、省级人民政府D、最高人民法院

6、1992年2月8日夜,赵某回家路上被人用木棍从背后击伤。经过长时间的访查,赵某于2011年10月31日掌握确凿证据证明将其打伤的是钱某。赵某要求钱某赔偿的诉讼时效届满日应为()。

A、1993年2月8日B、2012年2月8日

C、2012年10月31日D、2013年10月31日

7、根据案件性质、案情繁简、影响范围,来确定上下级法院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该种管辖属于()。

A、级别管辖B、地域管辖C、专属管辖D、指定管辖

8、下列不属于民事诉讼审判制度的是()。

A、合议制度B、公开审判制度C、两审终审制度D、一审终局制度

9、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A、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

B、仲裁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C、仲裁应当开庭进行

D、仲裁庭可以由3名仲裁员或者1名仲裁员组成

10、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协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口头达成仲裁的意思表示无效B、仲裁协议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C、仲裁庭无权确认合同的效力

D、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

11、下列关于仲裁的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A、仲裁实行强制性原则B、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

C、仲裁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D、当事人的仲裁员是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12、把法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分类中,依据的标准是()。

A、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所作的分类

B、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所作的分类

C、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所作的分类D、根据法的内容所作的分类

13、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A、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山东省注册会计师条例》

B、国务院制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D、财政部发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14、下列各项中,属于事件性质的法律事实是()。

A、成立公司B、签发支票C、水灾D、骗税

15、甲、乙双方签订一份房屋装修合同,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是()。

A、被装修的房屋B、甲乙双方应当收付的款项

C、乙方承揽的装修劳务行为D、甲乙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

16、下列表述中,反映了法的本质的是()。

A、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B、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C、法凭借国家强制力而获得遵行的效力D、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刑事责任形式的有()。

A、有期徒刑B、剥夺政治权利C、驱逐出境D、没收非法财物

2、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B、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C、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认为事实清楚的,可以实行书面审理

D、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3、A省B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对甲公司作出罚款100万元的决定,甲公司不服,向A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行政复议,A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作出了罚款80万元的行政复议决定,甲公司仍不服,拟提起行政诉讼。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甲公司可以选择的人民法院有()。

A、甲公司所在地人民法院B、B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所在地人民法院

C、B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人民法院D、A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所在地人民法院

4、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中,法院不受理的有()。

A、某市部分市民认为市政府新颁布的《城市街道管理办法》侵犯他们合法权益

B、某公安局工作人员田某认为单位对其作出警告处分违法

C、甲公司认为税务局对其罚款的处罚决定违法 D、李某认为民政局没有依法发给其抚恤金

5、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该情形包括()。

A、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B、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C、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D、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

6、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有()。

A、公民对行政机关作出查封、扣押、冻结其财产的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B、企业对行政机关作出吊销其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C、社会团体对行政机关作出其有关资质证书中止的决定不服的

D、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本单位给予其行政处分的决定不服的

7、甲公司与乙公司因合同纠纷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判决甲公司败诉,甲公司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则下列关于二审法院判决的法律效力说法正确的有()。

A、二审法院判决后即产生法律效力B、甲、乙公司间的合同纠纷消灭

C、甲公司不履行义务时,乙公司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D、非经法定审判监督程序,该判决不得撤销

8、下列纠纷中,适用于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有()。

A、甲乙发生的国内买卖合同纠纷B、张某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毁损的

C、李某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D、商场出售质量不合格的电视机未声明的

9、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票据纠纷引起的诉讼,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有()。

A、原告住所地B、被告所在地C、票据收款人所在地D、票据支付地

10、某企业对其生产用设备向某保险公司投保,后因人为原因,该设备价值受到较大的损失,该企业即向保险公司索赔,由于双方对保险合同条款的理解有分歧,遂引发诉讼。则拥有管辖权的有()。

A、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B、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C、投保设备购买地人民法院D、该设备所在地人民法院

11、下列属于民事诉讼审判制度的有()。

A、两审终审制B、公开审判制度C、回避制度D、合议制度

12、下列各项中,适用于《民事诉讼法》的案件有()。

A、劳动合同纠纷案件

B、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选民资格案件和宣告公民失踪、死亡等非讼案件

C、按照督促程序解决的债务案件

D、按照公示催告程序解决的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

13、依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调解书和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B、仲裁一般不公开进行

C、仲裁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D、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14、下列关于仲裁委员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仲裁委员会由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和委员7-11人组成

B、仲裁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法律、经济贸易专家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

C、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2/3

D、仲裁委员会从公道正派且符合一定专业条件的人员中聘任仲裁员

15、下列纠纷不适用仲裁方式解决的有()。

A、运输合同纠纷B、继承纠纷C、技术合同纠纷

D、企业对工商局的罚款决定不服的纠纷

16、下列各项中,属于仲裁特征的有()。

A、仲裁以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为基础

B、仲裁由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的中立第三者(仲裁机构)进行裁判

C、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D、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

17、在我国,解决经济纠纷的主要方式有()。

A、仲裁B、行政诉讼C、行政复议D、民事诉讼

18、宪法相关法是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和国家政权运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主要包括的法律有()。

A、有关国家机构的产生、组织、职权和基本工作制度的法律

B、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法律

C、有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的法律

D、有关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法律

19、我国法的形式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国际条约等。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有()。

A、国务院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B、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C、省级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地方会计管理条例

D、财政部发布的《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

20、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法律行为分为()。

A、积极行为B、消极行为C、要式的行为D、非要式行为

21、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有()。

A、有价证券B、库存商品C、提供劳务行为D、智力成果

22、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B、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C、法由阶级社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D、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三、判断题

1、附加刑可以附加于主刑之后作为主刑的补充,同主刑一起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2、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诉讼的,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3、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4、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5、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可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

6、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法院不予保护。也就是说,对在20年内始终不知道自己权利受侵害的当事人,法律也不再予以诉讼保护。()

7、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开始的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暂时停止计算。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8、民事案件的一般地域管辖通常实行原告就被告原则,即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9、与案件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10、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仲裁委员会应当由当事人协议选定。()

11、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由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

12、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可以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13、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方式都是针对纵向关系经济纠纷的解决方式,都由行政管理相对人一方提出申请。()

14、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首先是法律调整的方法,即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

15、实体法是指为了保障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而制定的关于程序方面的法律。()

16、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属于行政法规。()

17、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都必须以一定的法律事实为依据。()

18、甲、乙双方签订一份建造大型设备的合同,由甲提供主体配件和原材料,乙方提供建设服务,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就是乙方承建的设备。()

19、法是通过国家制定和发布的,但并不是国家发布的任何文件都是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积极主动学习范文下一篇:警花任务系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