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古诗范文

2022-05-24

第一篇:唐代的古诗范文

关于唐代元稹的古诗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拓跋什翼犍第八子彭城王拓跋力真的后代,隋朝兵部尚书、益州总管长史、平昌郡公元岩六世孙。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关于唐代元稹的古诗,欢迎阅读。

行宫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元稹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

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

暗风吹雨入寒窗。

遣悲怀 (唐)元稹

昔日戏言身后事,

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

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

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

贫贱夫妻百事哀。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离思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第二篇:唐代诗人杜牧的

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这里的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蕴藉,实在令人佩服。

第三篇:唐代诗歌中的爱情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151160076刘乐超 摘要:爱情自古以来就是诗歌的重要歌颂对象,诗歌也一直都是爱情最好的表达方式之一。唐代爱情诗较其他时代的爱情诗尤显得丰富多彩,不论是描写士大夫还是平民的爱情诗,都显得十分动人。

关键词:唐代,爱情诗,士大夫,平民

从《诗经》开始,经过汉乐府和六朝爱情诗歌的发展,到了唐代,爱情诗到达了鼎盛时期,初唐时期诗人提出注重诗歌“风骨”的主张,开启了诗歌的新风气。盛唐时期,士大夫文人热情高涨,唐诗创作空前繁荣,爱情在诗人们的笔下有了更多的表现方式。张九龄、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都留有优秀的爱情诗作。中晚唐时期,爱情诗出现了真正的高峰,争妍斗艳,艺术风格、表现手法和题材都有了更大的丰富,创新手法不断涌现。李端、张籍、薛涛、刘禹锡、白居易、元稹等,成为中唐时期爱情诗人的杰出代表。到了晚唐时期,杜牧、李商隐、鱼玄机、温庭筠、韦庄等诗人的爱情诗比较突出,但已经不如中唐那般百花齐放。

根据爱情诗歌所写对象,唐代爱情诗中最为优美的应当是士大夫之间的爱情和平民之间的爱情。

写士大夫一类的爱情诗对后世产生最为深远的影响。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就是此类代表。“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去年的今天,这扇门里,一个姑娘的脸跟一棵树上的桃花,互相辉映,光辉相照。到了第二年,不见姑娘,人面不见了,桃花依然怒放。这首诗背后的故事也是十分感人的。这一年,崔护赶考,进士落榜,比较失落。清明这一天,他去踏青,不知不觉来到长安南郊的一个村庄。这里花木葱茏,桃花怒放,忽觉口渴,想喝点水。来到一户人家,大门紧闭,他就敲门,一个姑娘出来答应:谁啊?崔护说,是我,路过此地有点口渴,想讨一碗水解渴。姑娘打开门,然后进去端了一杯水出来,又拿出一把椅子,请崔护坐下来喝水。姑娘把水杯递给他以后,就站到桃树边看着崔护。崔护看姑娘长得很美,想跟她交谈几句,姑娘却不回答。喝完水,崔护道了谢就走了。第二年清明节,崔护又去了,一看这家人门上挂了一把锁,家里没人。看看园子里桃花依旧怒放,还是那样鲜艳,于是就在大门上题了这首诗。过了几天,他放心不下,想去看看。正好门里出来一个白发老头。老头问,你是谁?我是崔护。老头一把将他揪住,你还我女儿!原来崔护在大门上题了这首诗以后,姑娘回来看见了,难过得饭也不吃,水也不喝,觉也不睡,昨天下午就断气了。崔护知道后,大惊失色,把人家一个好好的姑娘耽误死了。他就进门去哭,痛哭流涕。忽然,这个姑娘又睁开了眼睛,人又活了。老头就把女儿许配给了崔护,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后人把这个故事改写成剧本,在舞台上演出。明朝人改的剧本名叫《桃花人面》,清朝人改后的剧本名叫《人面桃花》。足可见此诗影响之深远。

平民爱情诗歌在爱情诗是重要的一部分,大多写的是平凡却真切动人的爱情。

崔颢写过一首五言绝句《长干行》,“君家何处在,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您家住在哪里?古代女子称呼自己是妾,小女子我住在横塘,横塘是南京西南郊的一个小镇,也在秦淮河边上。我把船停下来,靠在岸边,问您一句,说不定咱们还是同乡呢!

显然,这是一个年轻姑娘,在寻问一个年轻男子。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九江是指长江下游这一段,这里有很多支流,古人说多就是九,有很多江水。我们都是长干里一带的人,但从小不认识。 姑娘和小伙子,一问一答,非常朴素。短小通俗的诗篇中写出那种朦朦胧胧的爱情,对爱情的追求和冲动,还带有几分羞涩,这就是平民之间爱情的真实表达。

“望夫处,江悠悠。 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 行人归来石应语。”这是一首依据古老的民间传说写成的抒情小诗。相传,古代有个女子,因为丈夫离家远行,经久未归,就天天上山远望,盼望丈夫归来。但是许多年过去了,丈夫终未回来,这女子便在山巅化为石头。石头的形象宛如一位女子翘首远望,人们就把此石称作望夫石,此山称作望夫山了。

不论是士大夫的传奇爱情,还是普通平民之间平凡的爱情,从诗歌中流露出的都是最美好,最珍贵的意境。唐代优美的爱情诗能滋润人们的心灵,也永不会过时,一如人们对美好和爱情永恒的追求。

第四篇:唐代的茶文化调研

摘 要:中国何时开始饮茶,唯大体上可谓开始于汉,而盛行于唐,唐都于洛阳。茶文化在唐朝的最终形成和发展是它在历史上重要地位和意义的奠基石,茶文化的兴盛成功的将我国茶文明传递给后人和传扬到世界。它被许多诗人词家艺术化,不仅成为人们所喜好的一种饮品,还是许多艺术家们的精神载体。本文通过阐述茶的形成与发展、禅宗对茶文化的影响、唐诗对茶文化的描述这一主线详细介绍唐朝时期的茶文化。

关键词:唐朝 洛阳 茶马古道 丝绸之路 茶

一、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茶与中国一样,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这是一段不解缘,我国各阶层人民对茶的研究甚是透彻深刻。

据文献记载,茶的形成在于远古时期,那时便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在汉代,茶便成为了饮品。两晋时期,茶风便得到发展,在民间已开始风行。而论茶最兴盛的时期便是唐朝,因为此时期诗人数量、质量是历史上最为多的朝代,诗人多艺术,常常通过茶寄托自己无限的感情,将茶的物化形态遂变为艺术化的神态,茶文化开始成为精神的载体,超越现实功能,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加之茶叶的生产与贸易在唐朝越来越鼎盛,饮茶习惯也空前普遍,茶道、茶礼逐渐产生,茶不仅成为寻常百姓普通的饮品、而且也是极多诗人精神上的“饮品”。

二、唐朝时禅宗对茶文化的影响

(一)推动茶叶生产

禅宗寺庙大多建设在深山古林中,有优越的地理条件生产茶叶,为僧侣们能生产出大量的茶奠定了基础。西汉时便有记载,在蒙山,禅师植茶。“自古高山出好茶”,再者,“天下名山僧侣多“,故好茶大多出于寺庙僧侣之手。如南岳,寺庙众多,茶叶由僧侣们悉心焙制而成。武夷茶、南海普陀茶、南岳云雾茶、径山禅寺茶等均出自寺庙,是我国茶叶发展史上茗茶精品的象征。由此,茶叶的快速发展,成为经济作物。茶风盛行的唐朝,茶叶贸易发展最为显著,也是能得到较为丰硕利润的农业作物之一。在禅宗寺庙古院茶的发展带动下,民间茶园的数量和质量也得到了快速的壮大。

(二)拉动了茶叶生产水平的发展

唐朝一诗人政治不顺,在西山寺看到寺院僧人们创造出了茶叶新的制法,便成就了《西山兰若试茶歌》。据记载,陆羽创造了蒸青饼茶,在社会上流行持久,多数人几乎都喝这种茶。两种资料足够证明了当时的禅宗寺庙有足够的智慧创造出了炒青绿茶这种制法。李白曾在游玩南京时,在接受宗侄中孚禅师的赠茶后,大喜,作“曝成仙成人掌,似拍洪崖肩,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李白的诗将这种茶的制法道于尘世,日晒而成,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我们看出当时僧侣们在制茶技术上的突破,勇于创新,不安于现状,对茶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首次提出“茶道”

皎然,唐代诗僧,用心钻研佛家经书,在文化造诣上也颇为深厚,他对茶文化的见解甚是深刻,有自己的独特见地。在他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在他这三饮中,循序渐进,让人如进这通幽静寂这地,得道成神之界。他的这整首诗,茶道贯串始终,在茶中明了道,在感茶之余也在悟道,把茶从物质形态转化为精神境界,首次提出茶道的概念。笔者认为这是禅宗对茶道的影响,皎然心里所想的是佛经,喝的是清茶,亦边喝茶边悟道,才有了茶和道的结合,故“茶道”萌生出世。

三、唐诗对茶文化的描述

茶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后来人对茶的领悟及挖掘,茶渐渐成为了诗体里精神文明,艺术文化的载体。茶能助兴、助情、助诗,茶味隽永深刻。品茶品茶的滋味,品茶的境界,更品诗人的精神底蕴。从古至今,中国承载了茶业的创造和延续,更是促进了世界茶业的发展和文明。唐朝,诗体鼎盛的时期,关于茶文化的描述越来越多,许多诗境里均出现茶的描述。白居易的《琴茶》中“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成彦雄《煎茶》中“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刘兼有一首《从弟舍人惠茶》,吕岩有《大云寺茶诗》等诗人均用不同词汇不同意境表达自己对茶的喜爱之情。

郑谷在《峡中尝茶》写道“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该诗是他客居小江园饮茶时所写,从摘茶制茶到品茶一步步的写,不直接写小江园的美(小江园在峡州,是当地最有名的茶园),而是通过比较的手法间接地表达。作者通过该诗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小江园的喜爱,而且表达了品茶时的愉悦心情。

钱起的《与赵莒茶宴》中写道“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诗里用白描的手法,写作者与赵莒在一同参加茶宴,饮的是紫笋茶,并且志趣相同,风格品味也一致,都认为茶的味道比仙酒还好。饮下之后,达到忘我的境界,超脱凡尘,毫无杂念,清静安详。两人品茶,尽兴尽意,直到夕阳归回时才离去。 中国是诗的国度,茶的故乡。唐朝茶文化的快速发展是历史上延续相传并不断改革创新所筑成的里程碑。茶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奠定了今天茶在世界的地位,在中国的意义。茶文化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国在唐朝时种植生产、经济贸易的繁荣和昌盛。唐朝是社会饮茶最为鼎盛的时期,无论是奢华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宫廷皇室还是文人墨客,茶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必备饮品,只是茶的品种不同罢了。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茶具,不同的情景不同的宾客,茶的制法、饮法均不相同。唐朝时期的饮茶生活随处可见,僧侣、文人只要强调和谐、宁静、与世无争的思想,都饮茶用以内省自修。

茶文化在唐诗的发展史上是一朵奇葩,金银靓丽,美不胜收。茶道的诞生和发展是茶文化中精髓的一部分,但至今却从未在各种有权威、受广大读者普遍认知的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中查找得到。如果人们非得要给茶道一个概念,就把茶道给禁锢了。道本身就是个玄的意向体,而不是用白话文可以解释得了的,茶道亦然。一个定式的概念会产生一个定式的思维,反倒使茶道失去了参悟的意义和本质。本文在茶文化的诞生发展及禅宗对茶文化的影响、唐诗对茶文化的描述详细的阐明了茶文化在唐朝时期的地位和意义。本文对茶文化的叙述,表明笔者对茶文化的喜爱和赞赏,希望茶文化能一直延续并在现社会也能得到极好地发展。

四、丝绸之路也是茶叶之路

公元前216年,由陕西商人乌氏倮发现并经秦始皇推动最终由公元前139年陕西人张骞开拓的丝绸之路,是十五世纪以前连接欧亚地区唯一的贸易通道,它谱写了十五世纪以前人类历史上做壮丽的贸易画卷。所谓丝绸之路,就是中国以丝绸为主的商品交换丝路沿线乃至于欧洲各国黄金的贸易之路。在丝绸之路上交易的商品,除了中国的丝绸制品外,还有大量的其他中国商品,尤其是中国出产的茶叶。因为西域高原上的少数民族,他们主要需求的并不是中国的丝绸,他们需要中国的丝绸,主要是为了以此交换罗马人手里的黄金,对他们来说更需要的则是中国的茶叶。因为中国西部广大少数民族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他们多居住在高寒地区,为抵御寒冷,增加热量而吃牛羊肉、喝奶酪和性热的青稞成为主要生存方式。由此而产生消化不良和便结的生理问题,需要饮茶化解油腻,帮助消化。同时,草原民族需要摄取生命的绿色素,而草原不出产蔬菜,也需要通过饮茶来摄取生命的绿色素,以维持身体元素的平衡。这便使得饮茶成为西域地区少数民族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形成“嗜茶”的生活习性,甚至达到“不得茶,则困以病”的程度。而中国内陆,山清水秀,农耕经济,出产各类茶叶,植茶、饮茶从唐代以来成为中原民族最具文明特质的生活方式。而在冷兵器时代,战马是基本的作战工具和军需物质,但内陆不产良马,战马多产自西域草原地区,明代就有“腾骁可用者不逾陕西”的说法。在这种情况下,以茶易马,用内陆的茶叶换取西域少数民族的战马,进行茶和马之间的交换,使少数民族得茶而生活安定,又使中原得马而壮大军威,形成互惠互利的交换关系。

这样,从唐代起就开始了丝绸之路上茶叶与马匹之间的交易,到明代初年,这种贸易更达到了国家垄断经营的程度。明代洪武年四年上谕,令:“陕西汉中、金州、石泉、汉阴、平利、西乡诸县,茶园四十五顷,茶八十六 万余株。四川巴茶三百五十户,茶二百三十八万余株。宜定令每株官取其一。无主茶园,令军土摄取,十取其八,以易番马。”从此,在国家直接经营下,为向西域运送茶叶,逐渐开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陕甘茶马古道。这条贸易古道,从陕西紫阳始发,经石泉、西乡到汉中,在汉中“批验所”检验后,经褒斜道通往凤县、两当到秦州( 今天水市),再经秦州通清水到庄浪,由庄浪趋兰州、宁夏,与丝绸之路并轨,直通西域各国。明代初年,每年“转茶一百万斤,赴西番易马”,到清代增加为 1500 吨。

到明代中叶,由于陕南绿茶味淡,又产量有限,加之不是紧压茶,不便于包装、运转和长期保存,不能适应西域少数民族的普遍需求。明代中叶,陕西商人发现湖南安化地区所产的红茶味重,产量颇大,又为粗枝茶,便于紧压,遂冲破明政府“陕茶不得输境贩卖”的政策规定,贩运湖南安化的“湖茶”原料到陕西泾阳,压制成“茶砖”,即“泾阳青砖”,也叫“黑砖茶”,驮运西域,这就是明中叶后“湖茶”,也叫“副茶”“茯( 令) 茶” 的兴起。这一贸易品种的调整,使陕甘茶马古道的下限向湖南延伸。陕西商人们将安化、湘潭各地的茶叶原料装船入洞庭湖进入长江水道,再经“九省通衢”的汉口导入汉江,由汉江趋两河口换小船入丹江至龙驹寨起旱,用骡马驮运翻秦岭至泾阳,加工成砖茶后,沿西安至兰州的丝绸之路输入西北各地以至于西域各国,从而使陕甘茶马古道与安化茶马古道相衔接,演化为陕、甘、湘茶马古道,贯穿了几乎大半个中国。这条古道在陕西泾阳又与古丝绸之路并轨,直通西域丝路沿线各国和欧洲,从而也使丝绸之路真正成为连接欧亚地区的贸易大陆桥,从明代中叶起,每年将4100万斤茶叶输往西域,满足西域各国的需求,使丝绸之路也成为真正的茶叶之路。

五、唐朝的茶文化

大唐是中华民族的鼎盛时期。随着唐帝国强大的国际影响和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国的茶香、茶艺,远播海外。大唐皇帝在六迎佛骨时,曾将一套价值无与伦比的宫廷茶具,奉献给法门佛祖。1987年4月3日,这批稀世珍宝重见天日,立即引起世界轰动。这说明唐代已是我国种茶、饮茶以及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茶叶逐渐从皇宫内院走入了寻常百姓的家庭,因此无论是宫廷茶艺、宗教茶艺、文士茶艺和民间茶艺,不论在茶艺内涵的理解上还是在操作程序上都已趋于成熟,形成了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饮茶之道。

大唐君臣清平茶说的是唐明皇李隆基邀请大学士李白品尝全国各地进贡的新茶贡品之事。李白诗性大发,挥毫写下了千古名篇《清平调三首》。大唐君臣清平茶程序繁多,分为备器、鉴赏茶饼、炙茶、碾茶、筛茶、候汤、投盐、舀汤、置茶兑汤、分茶、敬茶、闻茶、观色、品茶、谢茶等十六个步骤,是盛唐时期的宫廷茶艺。

长安汇萃了大唐的茶界名流文人雅士,他们办茶会、写茶诗、着茶文、品茶论道、以茶会友。文士茶道分为备器、凈手、焚香、礼拜、赏茶鉴茶、鉴水、烹茶、闻茶、观色、谢茶等。受邀参加茶会的文士用弹琴、吹笛、舞剑烘托茶会气氛和答谢主人。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大唐宫廷茶具,证明唐代佛门禅茶已经非常兴旺。钱易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唐宣宗曾问一位130多岁老僧,吃了什么药能这么长寿?老僧说没吃什么药,唯一的嗜好是饮茶。法门禅茶是佛教中的一种茶道,是禅师茶艺、佛门品茗的高雅艺术。茶道程序繁多,分为礼佛、凈手、焚香、备器、放盐、置料、投茶、煮茶、分茶、敬茶、闻茶、吃茶、谢茶等。

所谓“吃茶”是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熬成粥吃,在唐代已经非常流行。陆羽在《茶经》中就记载了这种吃法。

大唐时期“茶道”的出现表明,饮茶已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境界,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六、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

茶源于中国,中国历史最久,因此,也最懂得情趣。尽管,在中国历史上,富贵之家,过的是“茶来伸手,饭来开口”的生活;贫困之户,过的虽是“粗茶淡饭”,但都离不开一个“茶”字。总之,“有清茶一杯,便可随遇而安”。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世界上的茶树原产地并不是只有中国一个,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也发现原生的自然茶树。但是,世界公认,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有着卓越的贡献,这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并且逐步地传播到中国的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

1、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把品茶作为一种艺术修养,讲求心平气和,和就是平和、柔和。在品茶中品情、品理、品德、品人生,享受修身养性,清静心灵的妙处,“志绝尘境,栖神物外”。品茶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

2、茶文化是应付人生挑战的益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市场竞争下,紧张的工作、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类依附在人们身上的压力不轻。参与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应付人生的挑战。

3、有利于社区文明建设。经济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后,社会风气不能污浊,道德不能沦丧和丑恶。改革开放后茶文化的传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变社会不正当消费活动、创建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4、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显。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品尝名茶、茶具、茶点,观看茶俗茶艺,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茶道的目的不是为了饮茶止渴,也不是为了鉴别茶质的优劣。而是通过复杂的程序和仪式,达到追求幽静,陶冶情操,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5、促进开放,推进国际文化交流。国际茶文化的频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国界,广交天下,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茶本身也好,围绕在它身边的事物也好,都是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更加和谐的生活艺术,将其推广,必有助于人类的和平与幸福。

中国茶文化是经过数千年发展演变而成的独特的文化模式和规范,是多民族、多社会结构、多层次的文化整合系统。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包容着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人生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到中国的哲学、社会学、文艺学、宗教学等多门类的学科。在经历了千回百转的历史岁月后,中国茶文化带着全部的文化密码,横陈在我们面前。漫长的历史积淀使中国茶文化是那样的深沉和凝重,在它的广袤和无限丰富性面前,我们难以估量出那沉甸甸的分量。

第五篇:唐代诗歌中的砧杵意象

唐代诗歌中的砧杵意象(2010-10-12 14:52:27)转载▼标签: 文化 分类: 诗联鉴品廊

诗歌是有唐一代的文学标志。唐代诗歌臻于完美,它不仅题材广泛、格律完备、词采华美,而且骨气端翔、意境深远、内蕴丰厚,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在诗歌的构成元素中,意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意象,古义即“表意之象”,《周易·系辞》中说“圣人立象以尽意”,可见意象即是诗人借以抒发感情、表达思想的表象。在唐诗辉煌的成就中,数量丰富而又意蕴深厚的意象起到的的作用不可忽视。笔者在阅读唐诗的过程中,注意到唐代诗人们频繁使用的一组意象,即砧杵意象,李白、杜甫、王昌龄、张若虚、白居易、韦应物等诸多诗人都在诗篇中反复使用。一般来说,诗人们最钟情于能充分体现其审美理想的意象,而这些带有象征性的意象由于被诗人们反复使用,渐渐具有了相对稳定的意蕴。笔者打算通过对砧杵意象的浅要分析,从特定角度了解唐诗辉煌成就的原因。

一、砧杵意象的渊源

所谓砧杵,实为古代捣衣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两样工具。“砧即捣衣所用的石板,杵即捣衣所用的木棒。捣衣是制衣前的一道工序,设此道工序的目的是使衣料平服、变软,便于缝制。”有意思的是,砧与杵的合作不仅使衣料变软,让人们穿起来更舒服,而且给中国诗歌尤其是唐代诗歌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美丽。砧杵合作的场景因其独特的审美意蕴被善于创造的诗人们巧妙描绘到诗歌作品中。最早提到砧杵的诗歌应是传为班婕妤所作的《捣素赋》中“投香杵,扣文砧”的描绘,其后有晋朝曹毗《夜听捣衣》“纤手叠轻素,朗杵闻砧声”,南朝宋时谢惠连《捣衣》诗中“檐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南朝萧衍《捣衣》“参差夕杵引,哀怨秋砧扬”,北朝温子昇《捣衣》“香杵闻砧知远近,传声递响何凄凉。”等等。可以说,唐代以前砧、杵意象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审美内涵。砧杵是思妇题材诗歌的常用意象,其内蕴的感情基调是哀怨凄凉,表达的是人生悲剧性的体验。正是唐前历代诗人的反复使用和积累后,砧杵意象艺术价值的初步形成了,这使其在唐代特定时代环境下迸发出耀眼的光彩有了可能性。

二、砧杵意象频繁见于唐诗的原因

唐诗中用到砧杵意象的很多,比如杜甫《捣衣》“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白居易《闻夜砧》“谁家思妇秋捣帛?月苦风凄砧杵悲。八月九日正长夜,千声万声无了时。应到天明头尽白,一声添得一茎丝。”韩翃《酬程近秋即事见赠》“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孟郊《闻砧》“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悲。”等等。砧杵意象在唐朝诗歌里蔚为大观,笔者认为这组意象为唐朝诗人青睐的原因可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分析:客观方面,唐代实行府兵制,这种兵役制度兴起于魏晋,完善于唐,其主要特点就是“寓农于兵”,每次战争都要求战士自备衣服武器,加上唐代中后期战乱频仍,所以在唐代丈夫卫戍于外,妻子制衣于家的现象非常普遍,这样的的客观情况给诗人们使用此意象提供了现实的土壤。此外魏晋即开始的砧杵意象的使用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砧杵意象几乎了表达特定情绪的必选意象之一。主观上,唐人情感丰富,作诗重情感表达,程千帆《全宋诗.序》说“唐诗近风,主情。”唐代诗人乐于并且善于表达悲情,因为自“魏晋六朝以来,诗歌的传统倾向以悲观思想为基调:重绝望,轻希望;重不幸,轻幸福;重悲哀,轻欢乐,诗中思想以表现悲观为雅事。”内蕴着凄凉的砧杵意象,到了情感丰富且倾向悲剧人生观感的唐代诗人手里,自然会颇受重用。

三、砧、杵的伴随意象

诗人们在使用砧、杵意象的时候,往往选择秋天和月亮作为伴随意象。比如杜甫《捣衣》“亦知戍不返,秋至试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白居易《闻夜砧》“谁家思妇捣秋帛,月苦风凄砧杵悲。”刘长卿《月下听砧》“清砧何处发,声声捣秋月。”杜荀鹤《秋夜闻砧》“荒凉客舍眠秋色,砧杵家家弄月明”,裴说《闻砧》“只知抱杵捣秋砧,不觉高楼已无月。”等等。为什么诗人们总把砧、杵、秋天、月亮放在一起呢,原因同样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客观上,秋季是准备寒衣的季节,妇人们多在秋天制成衣服寄往边地,妇人们捣衣必须在晴朗且闲暇的夜晚,于是乎秋天和月亮成了不可或缺的背景元素之一。主观上,古人有着极为浓重的悲秋意识,所谓睹落叶而悲伤,感秋风而凄怆,秋天草木凋零,让人联想到自己伴随岁月流逝的体貌渐衰,悲秋意识影响着一代代文人。较为著名的感叹如宋玉“悲哉秋之为气兮”,唐代刘禹锡有诗说“自古逢秋悲寂寞,我言秋日胜春朝。”虽力求翻案却正反映了秋天带给人们的普遍性的感觉。古人往往由自然之秋想到人的生命之秋,所以秋天与砧杵一样具有悲伤的气质,所以它们的合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再说月亮意象,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等诗句中都使用了月亮意象,这一意象的独特意义可见端倪。月亮往往被看作是是离别相思之人的感情维系,身处异乡却能仰望同一月亮,这种行为就是古人习以为常的睹月思人。所以月亮意象在内涵上与主要表达思妇闺愁的砧杵意象不谋而合。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唐人在前人艺术创作的基础上完成了意象的整合,把秋天、月亮、砧杵之声融成一个统一的艺术世界。试想清秋之夜,月光冰凉如水,妇人们操作砧杵,其声朗朗,回荡于夜空。妇人们不仅因辛苦劳动而身疲,更因无限相思而心伤,这确实是一个使人神伤的场景。唐人往往用这样一个意境表达对思妇的同情,进而抒发对人生悲剧性的体认。

四、砧杵意象丰富的审美内涵

砧杵意象最初只为表达思妇情怀所用,内涵较为单一,但由于反复使用逐渐成了悲伤的象征,于是乎超越了闺怨而有更多意蕴。“诗人抓住了眼前的事物作为象征,他通过把生命转移到其上,使情感得到最好的表达,这种表达不是概念化的表达,而是诗意的神秘的表达。”砧杵意象便是如此,在唐人笔下,砧杵意象变成了有生命的象征,是诗人们借以一抒心中悲苦时常用的经典意象,可以帮助诗人们实现心中特定情绪的表达。比如,杜甫《九日五首之三》“旧与苏司业,兼随郑广文。采花香泛泛,坐客醉纷纷。野树歌还倚,秋砧醒却闻。欢娱两冥漠,西北有孤云。韦应物《登楼寄王卿》“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都是用砧杵意象抒发对朋友亲人的怀念。白居易《江楼闻砧》“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以砧杵之声写思念故乡之悲苦。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则是在表达人生广深悲感的体验。孟郊《闻砧》“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悲,”抒发客游他乡之悲苦。而且砧杵即便是仍为思妇代言,也不过是诗人借之浇心中之块垒,如刘驾《相和歌辞·长门怨》“御泉长绕凤凰楼,只是恩波别处流。闲揲舞衣归未得,夜来砧杵六宫秋”不过是弃妇自喻,感叹不得志之遭遇。砧杵声朗朗,发自灵魂,表现了诗人们秋天时的愁心,砧声里的落寞。可以说,这组意象厚重深刻,承载着人类诸多的精神苦难。思妇闺怨、游子思乡、寂寞怀友、渴求和平等等,其内涵难于一言道破。所谓“一声肠一绝”,听到砧杵之声后的悲苦是共通的。总而言之,唐人笔下的砧杵意象蕴含多重意义,是一对泛化的表达人生悲剧性体验的意象。正是无数类似砧杵的经典的诗歌意象,才支撑起了唐代诗歌帝国的大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赏析雨中曲范文下一篇:数字的成语范文

热门文章

唐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