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细骨料常规试验

2023-02-09

第一篇:混凝土细骨料常规试验

混凝土细骨料试验

一、砂的筛分析测定

(一)试验目的

测定砂的颗粒级配,计算砂的细度模数,评定砂的粗细程度。

(二)主要仪器

1.标准筛: 4.7

5、2.

36、1.

18、0.60、0.30、0.15mm、方孔筛及筛底、盖各一个;

2.天平:称量1kg,感量1g;

3.烘箱:能恒温105±5 ℃,;

4.摇振机、大小浅盘、毛刷、容器等。

(三)试验所需材料

砂子:500g。

(四)试验步骤

1.取回试样,用四分法缩取约5kg作为分析检验的试样(其余约25kg留作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测定用)。先将试样筛除大于9.5mm颗粒,并记录其含量百分率。如试样中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含量超过5%,应先用水洗机净,然后于自然湿润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四分法缩取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将两份试样分别于温度为105±5 0 C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2.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精确至1g。

3.将孔径为4.75mm、2.36 mm、1.18 mm、0.60 mm、0.30 mm、0.15 mm的标准筛,按孔径大小顺序叠置,孔径最大的放在最上—层,加底盘后,将试样倒入最上层4.75mm筛内,加盖后,置于捣筛机上摇筛约10min(可用手筛)。

4.按孔径从大至小,逐个用手于洁净的盘上进行筛分。各号筛均须筛至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重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当全部筛分完毕时,各号筛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200g,如超过此数,应将该筛余试样分为两份,分别继续筛分,并以其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5.称量各号筛的筛余试样重量(精确至1g)。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重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差值不得超过1%。

(五)试验结果

1.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重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

2.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上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上分计筛余百分率的总和(精确至0.1%)。

3.根据各筛余百分率,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绘制筛分曲线,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4.按下列公式计算细度模数Mx(精确至0.01%):

式中:A1……A6 依次为4.75mm、2.

36、1.

18、0.60、0.30、0.15mm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5.筛分析试验应用两份试样检验两次,并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检验结果。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应重新进行试验。

二、砂的表观密度测定

(一)试验目的

测定砂的表观密度,即砂颗粒本身单位体积(包括内部封闭孔隙)的质量,为计算砂的空隙率及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二)主要仪器

1.托盘天平:称量1kg,感量0.2g;

2.容量瓶:500ml;

3.烘箱、干燥器、烧杯(500ml)、浅盘、料勺、温度计、毛巾等。

(三)试验所需材料

砂:300g。

(四)试验步骤

1.用四分法缩取试样65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试样备用。

2.称取烘干试样m1=300g(G0),精确至1g,装入盛有饮用水至半满的容器中,摇动容量瓶。使试样充分搅动,排除气泡,塞紧瓶塞。

3.静置24h后,打开瓶塞,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重量G1,精确至1g。

4.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内外清洗干净,再注入与上述水温相差不超过2℃的饮用水至与瓶颈刻度线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重量G2,精确至1g。试验应在15~25 ℃范围内进行,试验过程中,温度相差不大于2 ℃。

(五)试验结果

试样的表观密度ρ′ 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01g/cm 3 ):

表观密度应用两份试样测定两次,并两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精确至0.01g/cm3。 如两次测定结果的差值大于0.02g/cm3 时,应重新取样测定。

三、砂的堆积密度测定

(一)试验目的

测定砂粒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砂粒间的空隙体积)的质量,为计算砂的空隙率及进行混凝土、砂浆的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二)主要仪器

1.台称:称量5kg,感量5g;

2.容量筒:金属制圆柱形筒,容积一升,内径108mm,净高109mm,筒壁厚2mm;

3.烘箱、铝制料勺、直尺、浅盘、毛刷等。

(三)试验所需材料

砂子3000g。

(四)试验步骤

1.用浅盘装试样约3L,置入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试样备用。烘干试样中如有结块,应先捏碎。

2.称容量瓶质量G1(kg),将筒置于不受振动的试验台上的浅盘中,用漏斗或铝制料勺将试样徐徐装入容量筒内,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容量筒口约为50mm,装至筒口上面呈锥形为止。

3.用钢尺将筒口上部多余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筒及试样的总质量G2(kg)。精确至1g。

(五)试验结果

试样的堆积密度ρ0 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g/cm 3 ):

式中:G1——容量筒质量(kg);

G2——容量筒和试样的总质量(kg);

V——容量筒的容积(L)。

以两次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第二篇:屋面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施工方案

年产5万吨聚四氢呋喃项目

10综合楼屋面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江苏登达建设集团大庆分公司

2015年8月18日

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1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2012 1.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12 1.3《平屋面建筑构造》 12J201 1.4相关的设计文献

二、质量要求

2.1屋面上部结构为40厚c20细石钢筋混凝土保护层,配Φ6@150双向钢筋网片绑扎。

2.2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

2.3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在天沟、檐沟、檐口、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层面管道的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4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应留置分格缝,一般设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保护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其纵横间距不宜小于6m,每个分格板块以20-36㎡为宜,分割缝内应嵌密封材料,缝内嵌聚氯乙烯胶泥或建筑防水沥青油膏等密封材料。

2.5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立墙及突出屋面结构等交接处,均应做柔性密封处理。 2.6密封防水部位的基层应牢固,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得有蜂窝、麻面、起皮和起砂现象,嵌填密封材料的基层应干净、干燥。

2.7混凝土面层在施工间歇后继续浇筑前,应按规定对已凝结的混凝土垂直边缘进行处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应捣实压平。

三、工艺流程

防水卷材翻边压条挂网抹面→处理清理基层→设置分格缝条→绑扎钢筋→设置灰饼→浇筑细石混凝土→二次压光→覆盖养护→取出分格缝条→清缝→嵌缝→铺贴板缝保护层→清扫→检查和修补→验收。

四、施工工艺

4.1处理、清理基层

基层上的混凝土或砂等浮渣杂物应清理干净。 4.2留置分格缝

4.2.1分格缝在隔离层干燥后、浇铺保护层前嵌好,其位置一般设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其纵横向间距不宜大于6m。

4.2.2分格缝条作成缝宽20mm,高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分隔条埋入部分应涂刷隔离剂。

4.2.3密封防水处理连接部位的基层,应涂刷与密封材料相配套的基层处理剂。基层处理剂应配比准确,搅拌均匀。

4.2.4密封材料嵌填完成后不得碰损及污染,固化前不得踩踏。 4.3绑扎钢筋网

4.3.1钢丝网在平面上按常规方法铺设。在立墙转角处亦宜设置钢丝网。钢丝网片在分格缝处应断开,网片应垫砂浆或塑料块,上部保护层厚度应为10-15mm。 4.3.2放置、绑扎钢筋网时,不得损坏保护层,并不得使钢被污染。 4.4浇筑细石混凝土

4.4.1屋面防水用细石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应大于0.55,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最小用量不应大于330kg;含砂率宜为35%-40%。

4.4.2 混凝土应分板块浇筑,浇筑前先刷素水泥浆一遍,再将混凝土倒在板面上铺平,使其厚度一致,用振动器振实后,用电动磨光机反复滚压5-6遍至密实,表面泛浆,用木抹抹平压实。待混凝土初凝前再进行二遍压浆抹光,最后一遍待水泥收干时进行。

4.4.3 每个分格板块的混凝土必须一次浇筑完成,不得留施工缝。

4.4.4在混凝土抹压最后一遍时,取出分格条,所留凹槽用1:2.5~3的水泥砂浆填灌,缝口留15-20mm深作嵌缝用。 4.5养护

混凝土浇筑12-24h后,及时用毛毡覆盖浇水养护,不少于14d。每天浇水2次,至少连续养护7d后方准上人。(养护期间房间应封闭,禁止进入)

五、成品保护

5.1为避免保护层受到损坏,细石混凝土养护初期不得上人,待强度达到1.2Mpa以上,才允许在其上行走。

5.2在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上进行其他作业,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

5.3已施工的保护层上不得凿眼打洞或通过屋面运送重物。

5.4细石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对已做好女儿墙翻边彩钢、立管及6.3m层已经安装完毕的冰机设备保护。

5.5雨水口安放的临时堵头要保护好。

六、注意事项

6.1细石混凝土浇筑,应注意次序,宜采取先远后近,先高后低的原则逐格进行施工。混凝土浇灌时,倾倒高度不应大于1m,且宜分散倒于屋面上,避免集中。 6.2铺混凝土应注意严格控制钢筋网位置,将钢筋网提至上半部,使钢筋网与保护层的距离约为保护层厚的三分之二。

6.3混凝土压光应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抹压时不得在表面洒水、加水泥浆或撒干水泥,以防起皮。

6.4密封材料嵌填必须密实、连续、饱满,粘贴牢固,无气泡、开裂、脱落等缺陷。

6.5嵌缝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防护口罩、帆布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 6.6屋面四周应设防护栏杆,以防高空坠落。 6.7雨天,刮五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施工。

第三篇:屋面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怎么做不裂缝,效果好?

更多微信课堂内容,欢迎关注智慧鲁班(ID:zhihuilub)微信公众号。啥子叫做屋面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为了让菜鸟也能搞明白,小智就介绍一下:现在的屋面上,大多数是要做防水的,常用的防水层材料是SBS,就是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为了SBS不受风吹日晒雨淋,延缓老化,延长使用寿命,上面要做个保护,叫做保护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长什么样?一般来讲,厚度40MM;为了防止它开裂,里面配直径4MM的冷拔钢筋,间距200,形成网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C20就行。有的讲,那为什么不贴地砖?为什么不铺石材?为什么不铺广场砖、人行道板砖?那样不是也可以保护防水层吗?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便宜呀!别扯了,言归正传。今天下午,一位朋友打来电话,讲了一件非常让人不解的事情。他是做工程的,正在做屋面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去年年底做了一部分,后来,天气变冷了,害怕刚刚做好的保护层冻坏了,就停工没做了。这不,天变暖和了,再开工呗,谁知道,一样的方法,去年年底做的没开裂,效果好的很,今年,同样的施工方法,居然开裂了。奇怪!人没变,原班人马;设备没变,平板振动器振捣,磨光机磨光;材料没变,细石混凝土配比照旧,工艺方法没变,机械磨光,然后人工多次抹压……什么起了变化?是环境。去年的年底,公历11月中旬,气温还没到零度,最大的特点:没有日光暴晒,连风都很小,接连雾霾的天气,风吹不走它。而现在,都快到夏天了,日光变强了,风变大了。有人已经明白了,细石混凝土养护早期,表面快速失水带来了裂缝,如果你还是不明白,建议你看看智慧鲁班往期精彩文章:(点击蓝字可阅读)一个是楼板,一个是屋面细石混凝土保护层,虽然不一样,道理是相通的。问题的症结找到了,难题如何破解?我们一起来对付一下风和太阳。让天气变成阴天,没有大太阳,不刮风,不下雨,天天如此?如果你会这样的绝招,绝对不可能是在工地搬砖的,估计全中国都请不到你,要请您的话,需要到联合国去请。不可能的事情,何必瞎想。还有一个绝招:那就是搭个棚子,遮风挡雨挡太阳。这个屋面一共2549平米,需要搭一个2549平米的棚子,用最简易的彩条布、钢管架,需要多少钱?多少人工,多长时间?太贵。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怎么办?说到这里,小智想啰嗦几句题外话,那就是看问题看你是站在神马高度。高度不同,解决的方法就不一样:此时此刻,不妨重新思考一下,如何避免像屋面细石混凝土保护层这样的又薄面积又大的构件不裂缝。此前小智讲过,对待裂缝有两种方案,一种是抗、一种是放。还打过一个比方:就像一个不听话的孩子,有的家长就打孩子、骂孩子、你犯错误,我就棍棒相加,让你怕,让你不敢,这叫抗;有的家长顺着孩子的兴趣爱好,因势利导,引导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这叫放。来源丨智慧鲁班往期精彩文章:(点击蓝字可阅读)既然我们对付不了风,那么就想想如何改变屋面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放的方法:多设分格缝,规范要求不大于6米设一道缝,我们要设的更小,比如讲,3米或者4米。不过分格缝已经设的够小了,3米,改进的空间不大。抗的方法:你不是要裂缝吗?我不让你开裂。这里有一个细节,是必须要注意的,那就是屋面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内的钢筋,一定要想办法让它位于中部靠上的位置。多加保护层垫块,防止浇筑的时候被踩下去。还有个方法:表面增加一层网格布,在收面的时候压进去。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网格布,就把问题解决了。每平米增加造价1元左右,总共增加不到3000元人民币不到。如果你经常在工地,还想把这项事业做下去的话,就需要把思维放开,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开阔的思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END-

第四篇:混凝土梁试验心得

试验心得

在试验的过程中,我们亲身的感受到了很多超出理论的东西,这些是在工程中实际需要用到的,是我们今后的学习和走向技术岗位的一次历练。平时只是坐在课堂中听老师的讲解,看书本上的知识,有时让我们充分地为了地了解知识,书本上会列出某种施工工艺的方法是工程中最常使用的,哪种施工工艺是最便于工程中运用的,很有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只有到现场问过技术人员才会了解。非常感谢老师为我们安排了试验的机会,内容很充实,全程都有老师和现场技术人员的讲解,遇到我们略显幼稚的问题,也会虚心解答,让我们在整个过程中收获到很多。

通过这学期的混凝土课程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中老师教会了我很多专业知识。在每一次作业的完成和校对中运用了所学知识,同时也纠正了学习当中的错误。在混凝土实验的过程中,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也收获了一份真挚的友情。

做完三组实验,感想最深的是之前没有做好足够的充分的准备工作,导致到了实验现场,没有办法预估梁的承载能力,因此浪费了不少时间在一次加多少应变这个问题上。一开始做的是适筋,应变一次加的太少,光弹性阶段就浪费了太多时间,后来仪器的线也断了,只能重新从头开始,在师傅的指导下,预估肯定还在弹性阶段。所以最后做出来的数据也不差,一回生,二回熟。后面的超筋和少筋相对做的还算顺利,就是在少筋梁实验的时候,从一开始梁就浇的不对,钢筋环放错了方向,后来我们锯掉了钢环(也就是倒过来做),才得出了正确的数据。总体来说,我们的实验做的相对成功,没有出现较大的问题。

建议及不足的地方:实验室通知时间总是太仓促(浇梁那天,本来说不浇的,结果那天回来又同学跟我说已经浇完了,导致现场我们组一个人都不在场,后来认自己的梁就费了好大的劲,希望以后实验室和我们之间在做什么事情之前能提早一点告诉我们),不管是前面绑梁还是浇梁,在实验过程中也没有专业的指导,在绑梁时走了很多弯路。我们认为需要有专人指导,最好是固定的,希望老师能够采纳。

首先要感谢这一个学期的卓越班混凝土课程,无论是课堂,实验,亦或是各种课题。不管从哪个角度上来说,我觉得对于混凝土这门课程有了一份独特而深刻的理解。亲身参与到实验之中,并亲手制作梁作为实验素材,我觉得使得我对于实验有了一份主人翁的意识,并且更加深刻的理解试验中的每个细节。另外我很感谢VB程序编辑这个课题,这个课题以方面让我们理清了混凝土结构中一些基础运算的思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

通过这一学期的混凝土实验,我们将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自己计算设计出的梁,并且观察在力的作用下梁的裂缝的发展以及破坏时的状态,让我们认识到实际计算出来的承载力和弯矩与实际的有很大的差别,充分证明了折减系数的作用,使得结构有了很大的承载富余。三次实验,组员之间合作的很好,每个人都对实验尽心尽力。在此次报告中,我负责部分编程和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处理中,正截面和偏心实验的图表很符合书本上的图线,再一次证明了实验的正确性。总之,我认为这门课程开展实验实践环节很有必要的,对我们学习混凝土很有意义。

这次混凝土分小组学习不仅认识了新同学,更方便地进行学习和交流,而且提升了作业完成质量,更加深了对混凝土这门课程的理解。在进行混凝土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大家认真的态度和渴求知识的眼神,这深深感染了我,并全身心投入这种浓厚学习氛围中。同样,VB编程中,大家也很努力。在优秀的研究生学长授课中,大家认真听讲,课后大家又积极地讨论。之前,我以为编程这东西确实挺难。不过在组内合理分工并学习探讨后,发现编程还是挺有意思的。在编程过程中,其实将知识更有条理地梳理了一遍,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总之,真的受益颇丰。

第五篇: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试验员培训考试复习

一、搅拌站机械要求:

1、搅拌机性能要求:主要是要求是强制式,生产能力能否满足施工要求。

2、称量系统:计量称每月至少自校一次,测定计量精度和误差,如有异常应立刻纠偏。易出故障的大多在外加剂和水泥称,危害也比其它称大。

3、砂石仓:砂石料要有可靠的防雨防晒措施,减少含水量对混凝土的影响。

4、电脑控制系统:准确地输入配合比,录入后试验员要复核配料员输入的配料单。

二、 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成因分析

1、混凝土试块强度偏低。可能有两方面引起:一是混凝土配制强度偏低;二是试验室试配时的材料与施工现场在用材料存在着较大差异和变化;三是水胶比过大;四是砂率有可能太大,浆体不饱满。五是试块有可能养护不到位。

2、砂石含水量变化时不能及时调整用水量。根据规定搅拌站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持砂石骨料具有稳定的含水率,每工作班至少测定一次含水率,遇到雨雪天气应增加测定次数,并及时调整含水量,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施工和易性的要求。

3 施工现场随意增加水灰比。在相同原材料和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主要取决于水灰比,即混凝土强度随水灰比增大而降低。有些技术人员和操作员对现场加水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认识不足,用水稀释拌合物来增大坍落度,便于搅拌、泵送、浇筑。

4、水泥、粉煤灰、矿渣输送到错误的储存罐中,应按最不利情况应用。如低标号水泥打到高标号罐中,可能罐中还有一半的高标号水泥,也只能以低标号水泥应用。经验证明,粉料在罐中的运动状态是不稳定的,无法控制下料顺序。

5、外加剂超量。应及时跟外加剂厂联系,外加剂厂根据产品性能,帮出具处理方案。

6、误将粉煤灰或矿渣当水泥应用。

7、混凝土到施工现场后稠度小,无法泵送。可加适量同型号的减水剂调整。

三、原材料控制方法

基本原则:原料性能稳定,产地要单一,尽量减少不可控因素。

1、水泥 (1)、按标准做强度、凝结时间,关注标准稠度用水量。结果跟以前实验结果对比,如有变化,及时调整配比。 (2)、用同一外加剂样品,检测每批到站水泥的适应性变化(可以净浆流动度对比实验),如变化大,换现用外加剂再做净浆试验或混凝土试验,以实际变化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2、砂子 (1)、按标准检测含泥量、细度模数。跟以前结果对比,根据变化情况调整配比。含泥量增大,增加用水量、水泥用量,或提高外加剂掺量。细度增加,增大砂率;反之减少砂率。 (2)、表观方法看砂子颗粒状态。较大颗粒有无纹理,用手摄试验颗粒强度情况。如出现很多颗粒强度低的情况,应仔细检验。这样的砂子慎用。

3、石子

按标准做筛分、压碎值、针片状检验。如级配变化,要改变砂率调整。如生产高标号混凝土,要严格控制各项指标。

4、外加剂

用同一取样水泥检测外加剂的变化。以以前留置外加剂小样和新取样,用同一取样水泥做净浆流动度对比实验。如有变化,做混凝土实验,如混凝土实验还有问题,与外加剂厂协调处理。

5、掺合料 (1)、按标准检测粉煤灰细度、矿渣比表面积,跟以前结果对比。如粉煤灰细度降低、矿渣比表面积减少。要调整配比,增加水泥用量或增加减水剂降低水胶比。 (2)、做混凝土对比实验,看出机坍落度和早期强度变化。

四、配合比设计三大法则

1、强度与灰水比法则

根据强度与灰水比公式,计算水灰比。对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将矿物细掺料当作胶结材的一部分,因此计算的是水胶比。强度富裕系数值取1.1,均方差σ取6 MPa。从实践来看,52.5水泥的强度与灰水比计算不如42.5水泥的强度与灰水比计算与实际相一致。 表1

52.5水泥混凝土配制强度和水胶比关系 配制强度(MPa) 59.9(C50) 64.9(C55) 69.9(C60) 74.9(C65 79.9(C70)

0.43 0.40 0.37 0.35 0.32 水胶比

表2

42.5水泥混凝土配制强度和水胶比关系 配制强度(MPa) 59.9(C50) 64.9(C55) 69.9(C60) 74.9(C65) 79.9(C70)

0.35 0.32 0.30 0.28 0.26 水胶比

2、石子固定体积率法则 (仅限于C50以上混凝土,低强度等级略有差异)

该法则的基本思路是石子的体积固定在通常情况1m3混凝土的绝对密实体积为0.4 m3,接近最佳含石率,由含石率与粗骨料的视比重的乘积即为单方石子用量。砂用量是通过混凝土拌合物的容重推算来的。高强混凝土的容重一般为2430~2450㎏/ m3。大或小性能变差。 砂用量=1m3的混凝土容重-(水泥+掺合料+石+水) 根据这一法则可确定配合比中的浆集比与砂率。

3、最小单位用水量法则

在水胶比一定及原材料一定的情况下,确定能满足混凝土工作性的最小用水量。

对高性能混凝土,由于骨料最大粒径(20mm)和坍落度(180~220㎜)的波动范围很小,而且坍落度还可通过调整高效减水剂来控制,因此普通混凝土的恒用水量法则对高性能混凝土就不太适用,而改用最小单位用水量法。最小用水量可结合减水剂通过提前试拌找出。 根据上述三大法则,可以初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水胶比,试配前先试测外加剂减水效果,再确定外加剂掺量和最小单位用水量,砂用量可根据混凝土容重和已知材料用量求出。如广州动车段C55现浇梁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磨细矿粉:砂:碎石:水:外加剂=415:80:702:1098:139:5.94 容重2440㎏,含气量2.0%,坍落度200㎜~220㎜,扩展度500~520㎜。

五、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流程

1、

尽可能使用含泥量少、粗细适宜、级配合理的砂子,不符合条件可以粗细掺配调整。

2、

保持水灰比不变法则。调整用水量和减水剂,在用水量尚有富裕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增减用水量,其次再考虑增加减水剂。从理论上计算能允许加多少水呢?下面与大家算一下这笔账:混凝土的坍落度允许误差在±2㎝,每增加1㎝坍落度应增加2.5㎏水,所以坍落度调整可以允许增减5㎏水;1%含水率误差可导致产生5~7㎏误差;两项加起来至少有10㎏的调整空间。

3、含气量不变法则。含气量与混凝土强度有关联,含气量又与混凝土的容重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所以不论是直接测含气量还是测容重,都能确定混凝土的含气量。每种等级的混凝土容重有所不同,请注意参考配合比选定单上的容重,一般小于C40的低标号混凝土容重不能低于2350㎏/m3,C50不能低于2430㎏/m3。

4、坍落度要留出坍损余量,运距短可以忽略,时间长或运距长要进行测算,具体是加水还是加减水剂根据试验情况而定。

六、混凝土出厂控制

前两车混凝土出厂前,必须测试混凝土坍落度。如混凝土坍落度不符合要求,在每方10㎏范围内调整拌合用水量,超过后上报混凝土试验主管共同处理。

七、运输过程控制

混凝土搅拌站应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并且严格控制混凝土从搅拌到浇筑的间隔时间,因此,要求调度应及时了解路途交通情况,保证搅拌车顺利到达现场,及时浇筑。因路上堵车原因,有时一车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最长要运卸4小时以上,现在个别施工单位不管混凝土质量如何,只要混凝土运送到就用在结构上,这样的混凝土已接近初凝,混凝土施工质量存在很大隐患。

八、施工现场控制

运到现场的混凝土卸料时如果混凝土坍落度偏小,可采用减水剂后掺法,添加适量的高效减水剂和少量水,在搅拌车内进行2分钟的高速搅拌,搅拌均匀后方可卸料。施工现场要有专人看护,不能让施工单位任意加水。加减水剂不能起作用时,混凝土已初凝,必须马上倒出,以防粘罐造成混凝土搅拌车报废。对于现场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应及时向搅拌站试验室反馈,如现场的施工进度、有无压车、施工习惯等信息反馈给试验室,以便试验室在出厂前进行调整,以使混凝土坍落度满足施工要求。

现场混凝土取样应随机进行,并在一车混凝土卸料过程的1/4~3/4之间取样,施工单位应按规范制作试件,妥善养护,否则,该试件强度不能作为判定混凝土是否合格的依据。

九、养护时间控制

控制好养护时间对控制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收缩十分重要。对不掺用减水剂的的普通混凝土而言,早期收缩很小,早期的洒水养护主要是使水泥充分水化,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发展,因此,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混凝土的起始养护时间是浇筑后12小时以内。但对大量掺用减水剂的高性能混凝土,浇筑后4~6小时水泥水化反应激裂出现明显的泌水和水分子急剧蒸发的现象,引起混凝土沉降在有钢筋的部位被托住,没有钢筋的部位混凝土下沉,发生顺钢筋的干裂缝,浇筑后混凝土表面未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混凝土早期强度较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因此,掌握好起始养护时间是控制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的关键,如果继续按照浇筑后等12小时再进行洒水养护,就失去了控制早期收缩裂缝的产最佳时间,从早期收缩裂缝控制来讲,将失去了任何的作用。但目前大部分的施工单位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施工养护经验,没能根据现在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在混凝土刚初凝(失表面水前)就采取合理养护措施,有效降低收缩,减少开裂。

十、混凝土拌合站质量控制措施

1、原材料的计量:粉料、水剂计量允许误差为1%,砂石料计量允许误差为2%。拌合站每年检定一次,配料称每月用标准砝码自检一次;每班开盘应对计量称进行零点校核。若发现有严重偏移时,应采用标准砝码对计量器具进行校对,尤其是水泥和外加剂称绝对不能有严重超差。

2、试验员监督配料员录入施工配合比,录入完毕要逐一核对,并对拌合站混凝土生产实行全过程质量监控,要对混凝土初始坍落度进行测定,测定值应满足施工要求,配料员按试验确定的参数确定批量混凝土的用水量和搅拌时间。

3、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水下灌注桩坍落度在大于220mm的砼拌合时间为40~70秒。对坍落度在140~160mm的承台混凝土拌合时间为90秒左右。对坍落度在140~180mm的砼(墩身、顶帽、涵身等部位)拌合时间为120秒。特别注意的是搅拌时间要根据坍落度的求以实测的搅拌时间为准,以上不含混凝土的坍损时间只是经验数值。

4、拌合完成后在混凝土出厂的前二车的坍落度要做,到施工现场后再做2次,以考察混凝土的经时损失,目的是为后续混凝土的生产提供技术参数。到达现场的混凝土要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若偏大时可静停一段时间(约一车间隔时间)合适后再浇筑。若坍落度偏小时可填加适量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

5、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装料前应将罐内水放净,确保混凝土质量。砼在运输过程中,选择路况较好运行时间短的线路行车,保持罐体均速转动,防止混凝土离析。 十

一、混凝土失误经典案例

1、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茶屋隧道出口,因外加剂超量,造成隧道衬砌部位混凝土四天不终凝。

2、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北江特大桥桥墩施工中,因外加剂填加超量,造成桥墩混凝土三天不终凝。

3、广州动车段在T梁施工中,因外加剂计量称腐蚀铁锈堵塞电磁阀,计量失灵外加剂不断泻漏,造成外加剂严重超量,梁体混凝土三天不终凝并泌水,该梁报废。

4、广珠铁路北江特大桥连续梁施工中,因外加剂称失灵,操作员用手动加外加剂,产生超量,混凝土四天不凝固,最终返工。

5、外加剂品种弄错:广州动车段工程连续梁施工中,因错用桥墩混凝土外加剂,造成混凝土含气量超标,梁体混凝土15天才达张拉强度,严重影响工期。

6、广珠铁路北江特大桥沉箱封底施工中,因碎石称失灵,碎石严重超量,混凝土泵送堵管,险些造成混凝土封底失败。

7、莆永高速A4标混凝土最近出现忽干忽稀情况,混凝土出机后观察象没搅透一样,检查原因是搅拌叶片磨损严重,更换后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开始稳定。

8、广珠铁路桥墩下部出现微小裂缝,在江北施工时将广州越秀水泥更换为英德海螺水泥后裂缝现象消失。

9、广州动车段桥墩开工时混凝土泌水严重,从上到下全是砂线、水纹,造成两个桥墩返工,损失很大,经分析原因是在粉煤灰用量达30%时,泌水出现反复,当粉煤灰用量只占20%时,泌水现象消失,经过总结,形成了一种混凝土泌水胶砂检测法,并申报了国家专利。

10、兰渝铁路嘉陵江大桥混凝土泵送困难,堵管严重,无法正常施工。经分析混凝土材料中的砂从洞庭湖运来,与河砂不同的是棱角多,易碎,级配不良,接近山砂,通过掺入10%的长江特细砂改善了洞庭湖中砂的级配,混凝土性能达到泵送要求。但是,还是在分叉口附近的阀门经常堵,经观察,原因在于阀门离分叉口太近,泵送另一方向的混凝土时反方向阀门上的挡板承受着混凝土的冲击,形成了10几公分的纯砂石,极为坚硬,因此,减小冲击是克服堵管问题的前提,两个分流阀门装在离分叉口10米以后,频繁堵管现象没有了,混凝土施工趋于正常。

十一、试验员的个人素质培养

1、要有集体荣誉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要让别人看得起我们的部门,首先自己要看得起自己,在领导面前贬低同行,让人对我们的这一部门同样被人瞧不起。先做人,后做事,在试验人员这个团体中要维护团结。

2、要善于沟通,不耻下问。工作时间短,经验少,这不要紧,向有经验或干过的同志求教,你苦思冥想上下折腾半天,说不定人家早搞出来了。古人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这都是真理呀。

3、要与中心试验室建立直线联系,有问题及时沟通,不要将技术问题先汇报到项目领导那里,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有些同志平时对工作了解的不透彻,一是不上现场,二是水平低。反应问题不专业,一句混凝土配合比有问题,责任推掉完事大吉,错误在犯,问题仍然不断。反映问题击中要害,证明你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很强,会让人佩服。胡咬乱说,敷衍塞责,一是反映能力不行,二是反映个人素质低下。当然作为中心试验室负责人员平时要加强巡视,与项目试验室多沟通,二是项目上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共同协商解决,防止问题积累放大。

4、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我们离开了学校,不可能专门座下来正式上课学习了,我所指的是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要进行充电,边学习边工作,带着问题学习,有目标,事半功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河南讲座教授聘任合同下一篇:混凝土实验室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