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专业论文范文

2022-05-12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音乐专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与他国文化交流不断加深,艺术教育也更深入的融入到了各个教学阶段。除去音乐专业的学生以外,音乐课程对于非音乐专业学生身心的有利影响是同样重要的,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思想境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许多院校都相继开设了音乐欣赏课程,为此文章将着重分析非音乐专业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优化策略,为教学优化提供有利意见。

第一篇:音乐专业论文范文

师范院校音乐表演专业与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高师教育在国内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教育专业中设置钢琴课可以作为关键的主课程,在课程体系以及教育内容上进行拓展,这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而这也是会进一步促进钢琴课程的科学水平以及整体质量。文章分析的是在高师院校的音乐表演以及音乐教育两类专业,在钢琴教学方面的一些区别,促进钢琴师资力量的高质量培养,正确看待师资力量的不断强化。

关键词:师范院校 音乐表演专业 音乐教育专业 钢琴教学模式

如今关于教育专业以及表演专业开设的钢琴课,很多人认为教育专业在开展钢琴教学的时候,不需要学生在钢琴素质方面取得非常专业的成就,只需要学习基础就可以。笔者认为这些结论还是不够全面的,两类专业之间还是有着一定的区别。教育专业开展的钢琴教学不需要完全照搬音乐表演类的专业,但是也要注重全面性以及科学性的,需充分将钢琴教学的艺术性以及师资培养的师范性结合起来,以促进教育类钢琴教学开展的深层次改革以及研究,为国内钢琴人才的持续培养提供新的动力。

一、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钢琴教学在教育专业的开设,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钢琴教育人才。而如今的时代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不仅仅要在各自的领域有足够的专业性,还要保持宽阔的思路以及渊博的知识,文化修养更加完善,心理素质更加强大,社会适应力足够满足实际需求。师范院校本身在国内的教育体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不断强化国内各阶段师资力量的完善,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面也是要注意结合时代需求进行调整以及拓展。而在音乐教育方面,需要不断强化钢琴教学的科学水平以及整体质量,让学生可以实现全方位的发展,钢琴教学也要注意艺术水平以及科学水平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关于音乐教育方面开展的钢琴教学,很多人认为学生不需要太扎实的基本功,基本方法以及技巧的训练上不需要太大的力气,只需要即兴伴奏就可以。但是音乐师资的培养是否可以这样降低标准,还是有待商榷的,目前来看有着一定的道路,但是无法经受时间的考验。钢琴教学本身是有着自身的特征及规律的,不能真正随心所欲进行改变。

(二)存在的问题

教育类专业开展的钢琴教改,这需要明确一些关键的问题。在思想上需要了解改革的目标让教学更加满足实际的需求,在改革中无论是理论上的探讨还是专业上的措施,都是认为教育专业以往沿用的钢琴教学,是对表演类专业完全的照搬,这样其实没有反映出其师范的性质。改革就是要改变这样的模式,因此现阶段教育類专业开展的钢琴教学,出现了一种观念,就是与表演类专业区分开就是师范的特色,但其实在这其中缺乏真正客观以及具体的分析。一方面是没有将合格音乐师资确定到现阶段钢琴教学的培养目标中,没有意识到如今社会在钢琴师资人才方面的需求是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的。另一方面就是在课程的设置上,过于注重师范的特点,认为师范类的钢琴教学就是要在专业水准上进行降低,但是忽视了钢琴教学本身也是有着一定规律以及特点的。最后就是对师范教育类专业中开展钢琴教学,过于排斥表演类专业的教学模式。

二、师范院校音乐表演专业与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模式的比较

(一)培养目标

以往培养目标就是,在音乐院校设置的钢琴教学,主要培养的就是以钢琴演奏为职业目标的人才,因此音乐表演类的专业开展的钢琴教学,往往强调的是专业性的表演人才。师范教育专业中开展的钢琴教学,则是为了培养出在钢琴演奏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可以适应教学需求的钢琴学习。

但是教育也是要适应时代的不断发展,人才市场上出现的人才需求则是多元化的,音乐教育也是要保持与时代的同步,需要对培养模式做出重新的审视以及改革,找到以往模式中的不足,然后用科学的观点以及来指导教育的观念,让培养目标更加明确。

首先就是国内的音乐教育也是在快速发展中,钢琴教学方面启蒙教育不断变早,技术上也在不断提升,这就让现阶段表演专业以及教育专业的生源在钢琴教学方面,专业水平上正在不断缩小着差距,而很多教育类专业的学生,甚至在专业性上可以参与一些国内外的钢琴演奏赛事。一些表演类专业的学生也会逐渐加入到师资队伍中,可以为教育职业做好准备。

因此教育类专业开展的钢琴教学也是要加强深度,在人才培养上需要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找到合适的培养定位,满足当下社会在高精专方面的要求,这些都需要教育类教育开展钢琴教学在培养目标上进行深层次的发展,需要避免技术层面上的教育与高等教育不适应。如在招生方面,对学生的要求需要以向社会输出优秀教育人才的标准,改变以往的低要求,有选择性将一些在钢琴方面有一定基础以及天赋的学生招进来,为教育质量的不断强化打下基础。如今来看教育专业开展的钢琴教学,以往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音乐师资,这种目标已经无法适应如今时代对多元化人才的全面需求,也无法保证学生在面对如今复杂的社会形式的时候,各方面能力上是否能够满足实际的需求。因此在原本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还是要进行改善,找到更多的出路,适应时代的需求,及时对目标进行调整,促进课程的综合化。

(二)课程设置

教育专业和表演专业在钢琴教学课程设置上,有着两个方面,分别是钢琴课以及相关理论课。

表演专业开展的钢琴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出以后专门从事钢琴演奏以及钢琴教学方面的人才,对授课的内容进行安排,在教学上这是严格依据因材施教以及循序渐进的规律,专业方面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加强艺术修养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不强,让学生逐渐具备更强的艺术表演力以及钢琴创作能力。为了实现这种目标,在专业中设置了一些相关理论课,这些理论课如《键盘艺术史》《钢琴文献》等,都是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展开培养。

教育专业则是不同,主要是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技能教学方面,主要注重对钢琴教学的全方位知识获取,让学生可以具备更强的知识能力,综合教学更加多一些,主要是让学生在知识面上更加开阔,同时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和渗透。另外就是让在课程设置上,不仅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弹奏能力,要对基础理论以及教学法有所掌握,对钢琴艺术史也是要有所了解,这样从理论以及实践两个方面让学生对课程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为了让这种目标达成,教育专业开展的钢琴教学也是开设了一些理论课,如《钢琴教学法》《钢琴即兴伴奏》等。其实很多的理论课两类专业是相同的,只是各自都有不同的侧重,教育专业更加强调的是学生从单一的技能转变为综合能力,在思维能力上不断强化,让学生不仅仅在钢琴方面不断提升艺术修养,也是可以具備一定的创造知识能力。

(三)教学内容上的比较

两类专业在教学内容上,也是要分成钢琴课教学和相关理论教学两个部分。

在理论教学方面,两类专业之间是各有特点的,可以进行相互之间的借鉴。

《钢琴教学法》是两类专业都已经开设的一门理论课,如今社会呈现出的人才需求是多元化的,其实两类专业的学生,未来都有可能会承担教学工作,因此这门课程上差异并不大,基本上将会讲授演奏方面的一些规律以及法则,还有技术技术训练的一些步骤以及要领,各类作品的一些技术应用以及处理原则,还有在钢琴教学中的一些常见的问题以及纠正方法。但是在教法方面,需要加上中国钢琴教学法以及演奏法方面的一些内容,因为中国还需要发展自己的钢琴艺术。

《钢琴艺术史》在两类专业的称呼是不同的,在教育专业就是《钢琴艺术史》,但是在表演专业则是被称为《键盘艺术史》以及《钢琴文献》,名称上是有所区别的,但是内容上其实相差不大,都是对钢琴的参数以及发展进行介绍,各时期的一些人物以及流派等。这些音乐方面的知识都是比较完善的,不同的就是在音乐表演的学习中,这门课的内容注重的是理论知识上的唱首,音响资料还是比较有限。而中外现代的一些作品往往是学生难以进行了解以及把握的,若是固守以往的一些审美习惯,往往是难以深入现代钢琴艺术领域。

在钢琴课开展方面,两类专业也是有着不同的特点。

师范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往往是将钢琴教学分成几个阶段,然后开展不同程度的钢琴教学。现阶段看,前阶段的钢琴教学主要是以集体课为主,中间的阶段则是大型课为主,通常是每周四人一节课。后期则是进入到钢琴教学的高级阶段,这个时候是有选课资格的学生,在钢琴方面进行学习,就是让在钢琴方面有着一定基础的学生,对更加高级一些的演奏技巧进行学习,对不同流派以及时期的作品风格有所把握。不同的院校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是基本上在教育类专业中,钢琴教学是分成必修以及选修两个方面的,前者是全面开设的课程吗,后者则是需要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才能进行学习。

在表演专业,钢琴教学在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曲库,在曲库中则是由练习曲、复调乐曲等,在教学内容上并没有严格规定出基本技术方面的考察。因为学生在钢琴演奏方面已经是基本上达到了一些中等音乐学校的毕业水平,经过了非常严格系统的演奏训练,这种情况下学生有着不错的基本功,因此在低年级主要是重点对学生基本功进行巩固,让学生可以在钢琴的技术训练以及艺术修养方面进一步提升,高年级则是在注重技术训练的同时,重点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艺术表现力。

(四)授课模式

授课模式同样也是需要分成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在相关理论教学方面,教育专业以及表扬专业在钢琴教学中,基本上就是用集体课的法师进行教学,即便是一些课程,如《钢琴教学法》多数不会选择集体课,也是大课讲授或者是小组辅导。

在钢琴课授课方面,二者还是有着一定的区别。表演专业开展的钢琴教学是采用个别授课的方式,个别授课就是在技能方面的训练,教师会参照教学大纲上的一些曲目以及进度要求,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教学计划,用一对一的方式来进行严格的基本功训练。

在教育专业开展的钢琴教学中,则是由两种不同的授课方式。一种就是个别课,与上文中是相同的,另一种则是小组课,就是依据专业基础以及程度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是教师结合学生在演奏方面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以及指导。这样可以避免在钢琴教学中出现教学浪费的问题,同时也是给学生提供了相互借鉴以及相互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在一种竞争的氛围下快速提升,强化钢琴教学的学习氛围,并促进学生积极性以及动力的不断提升。

(五)评价方式

在评价方式方面也是要分成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在相关理论的考核中,二者基本上都是会用随堂检测以及结业考核的方式,结合考核中包括结业论文以及结业演奏的方式。很多课程注重的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化,所以在实践方面注重考核,学生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准备曲目。另外就是在考试的前天晚上布置曲目,考查学生是否具备适应能力。

在钢琴课考核方面,二者有着一定的不同点。表演专业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音乐表现力等,可以对乐曲和声、曲式等进行细腻分析,对作者意图要有所了解;而教育专业的学生则是要对不同时期以及流派的作品有独立分析以及处理的能力,理论知识以及音乐表现力,对一般作品可以进行感情处理。

三、结语

总之,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与音乐表演专业的钢琴教学是有着明显区别的,二者之间的区别需要理性看待,音乐教育开展的钢琴教学需要进行科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琴.高职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探究——以江汉艺术职业学院为例[J].民族音乐,2018,(03):80-82.

[2]阎冰.把握专业方向 期待殊途同归——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三思[J].音乐创作,2018,(06):185-187.

[3]杨洋.中波高等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以帕德莱夫斯基音乐学院与天津音乐学院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2018,39(03):94-100.

作者:李雪莲

第二篇: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与他国文化交流不断加深,艺术教育也更深入的融入到了各个教学阶段。除去音乐专业的学生以外,音乐课程对于非音乐专业学生身心的有利影响是同样重要的,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思想境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许多院校都相继开设了音乐欣赏课程,为此文章将着重分析非音乐专业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优化策略,为教学优化提供有利意见。

关键词:非音乐专业:音乐教学;欣赏教学

音乐产生的初衷,是被人所欣赏,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及愉悦,在教学方面,亦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重视素质教育与文化交流的时代,更受到了国内许多院校的关注,无论学生是否以音乐为专业方向,音乐欣赏课程都能够为其带来身心的满足,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因此文章当中将针对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欣赏课教学进行深入思考分析,作为后续的改革意见。

一、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意义分析

我国的音乐教育有着久远的历史,也孕育出了无数优秀的音乐人才,作为丰富大众精神与内心的重要科目,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或是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特别是音乐欣赏课程,对于音乐专业学生来说,音乐欣赏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深化艺术理解,而且相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来说,非音乐专业学生更注重通过音乐达成丰富内心、提升思想境界的目标,因此音乐欣赏课程更为有利,能够让学生充实精神,提升素养,而且较比音乐专业学生来说,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欣赏课程因此也有许多院校相继开设了音乐欣赏课程,但由于我国音乐欣赏课程并没有明确的课程体系规划,因此面临着以下几点问题。其一是曲目选择过于随意,并不能够这真正体现出欣赏价值,不符合当前时代的审美需求。其二是国内外文化融合的尺度把控存在问题,导致中外作品的比率不合理。其三是对于学生个人的音乐见解缺乏尊重,导致欣赏课的讨论与表达环节比重过小。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欣赏音乐作品,并且在欣赏过程中升华思想。但促进课程优化最重要的一项要素,是校方与教师的重视。因此只有更加深入的思考,并且提出合理的优化策略,才能够真正提升音乐欣赏课程的整体质量,体现出音乐欣赏课程的价值与美感,这是最有利于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途径,也是让学生最感兴趣的音乐教育途径,值得广泛应用[1]。

二、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欣赏课的优化策略

(一)合理选择欣赏曲目,提升作品质量

音乐欣赏课程的曲目决定着课程整体的质量,这是毋庸质疑的事实,所以如果要提升课程的整体质量,首先就必须要谨慎的选择欣赏曲目,音乐领域曲目无数,但并不是所有曲目都具备欣赏价值,但欣赏是较为主观的行为,因此教师在选择曲目时,应当在顺应大众审美的前提下,选择艺术价值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美感的优秀曲目。古典曲目、现代曲目、纯音乐、民歌、美声、格局、国内曲目、欧美曲目,涵盖应尽量广泛。在提升曲目质量的同时也要拓展范围,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欣赏视角不集中在一处,看到更广阔的音乐世界。中国古典纯音乐曲目有《平湖秋月》《渔舟唱晚》《彩云追月》《梅花三弄》等,优秀民歌曲目有《茉莉花》《情深谊长》《小河淌水》等,流行曲目有《北京北京》《你曾是少年》《泡沫》等,欧美经典流行曲目有《Shape of You》《We Don't Talk Anymore》《Chained to the Rhythm》等等,这些都是有着鉴赏价值的优秀曲目,即是说曲目应当多元化,同时应当严谨选择,让学生更多的听到优秀音乐作品[2]。

(二)合理把控中外作品尺度,避免过度洋化与文化闭塞

踏出一步去了解多元文化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因多元文化影响过深而导致思想洋化,忽略了音乐欣赏的本质是作品本身,而不是其产生的国家及一时的广泛传播,那么音乐欣赏课程便也失去了意义。这样的问题,即便是在非音乐专业的音乐欣赏课堂上也是不应存在的。因此教师应当首先明确音乐欣赏的目标,以及对于不同国家、不同作品的比重把控基准。虽然应当注重文化融合,但对于我国音乐文化的强调依然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欣赏课程当中,应当进一步提升国内优秀音乐作品的比重。并不代表拒绝来自其他国家的文化,但同时也应当坚守我国音乐的重要地位。最有利的方式,是将我国优秀音乐作品与其他国家的优秀音乐作品分为不同课时进行鉴赏。而且由于我国音乐体系相对复杂,国土广阔、文化多样性,导致我国不同地区的曲风也并不一致,各有不同的风情,因此针对我国的音乐作品应当再进一步进行细分。除去基础分类以外,对于西藏地区、新疆地区、陕北地区等不同区域的地方特色曲目也应当较为细致的进行区分,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音乐特色,才能够更客观、不偏颇的看待我国与他国音乐文化。

(三)尊重学生个人思想见解,广泛收集讯息

音乐欣赏课程是为学生而存在的课程,这是无需赘述的事实,但许多教师受到应试体系影响因此都对于这样的事实普遍缺乏重视。教师如果只是依照自身的思想去规划教学,这样的音乐欣赏课程必然是无法受到学生欢迎的。为体现对于学生个人理念的尊重,教师应当更广泛的收集学生喜好信息,根據这些信息去选择曲目,此外在欣赏结束后,应当给予学生更多时间去讨论、去表达,对于学生的见解,不应当以对或错去判断,而是要在体现尊重的同时展开探讨,这样才是音乐欣赏的本质[3]。

三、结语

对于非音乐专业学生来说,音乐欣赏课程是一门能够使其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内心得到充实的重要课程,特别是在素质教育时代,音乐欣赏课程的存在更意味着学生的素养提升及精神诉求得到了教学领域的重视,但在对于课程优化缺乏重视的情况下,音乐欣赏课程的作用依然是无法提现出来的,因此校方与教师都只有更加重视课程优化改革,才能真正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课程有更大收获。

【参考文献】

[1]李娜.如何引导高等职业教育中非音乐专业学生欣赏音乐[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05):43.

[2]胡远慧.多元文化视野下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方法探微——以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程为例[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3):95-96.

[3]李文娟.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的审美教育——让学生从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体验音乐情感[J].大众文艺(理论),2009(22):180.

作者:邓萍

第三篇:高师音乐专业引入地方民间音乐的思考

【摘 要】民间音乐是我国音乐宝库中的瑰宝。高师音乐专业应利用自己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充分利用高校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肩负起传承和发展当地民间音乐的重任。本文以川北民间音乐为例,简述了川北民间音乐的特点,及民间音乐走入高师音乐专业课堂的必要性,探讨了高师音乐专业传承民间音乐的方法。

【关键词】民间音乐;高师音乐专业;民间音乐传承

我国地方民间音乐源于地方、扎根于地方,是一个地方、人民独特精神气质和审美情操的体现。是当地人民表达情感最直接、最生动地方式。地方民间音乐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地方。著名音乐学家洛秦先生指出:“音乐中包含文化,文化中包含音乐。”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随着外来文化音乐的不断冲击,地方民间音乐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日益被人们淡化,遗忘,许多传统地方音乐甚至已经失传。这种现象令人痛心和惋惜。我们高师音乐专业作为培养音乐师资的教学基地,应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资源优势,开发、继承、传播当地的地方民间音乐。挑起发扬、保护、传播地方民间音乐的重任。笔者以川北民间音乐为例,探讨地方民间音乐如何走进高师音乐课堂。

一、地方民间音乐走入高师课堂的必要性

1、地方民间音乐走入高师课堂是顺应多元文化发展的需要

20世纪美国教育家提出了“多元文化”的概念,全世界掀起了多元文化的思想潮流。多元文化是文化平等的体现。唤醒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文化的苏醒,也唤起了音乐多元化的苏醒。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方民间音乐文化丰富多彩,挖掘、发扬地方音乐文化正是顺应了多元文化发展的要求。只有将我国的传统地、民族的、地方的音乐文化发扬光大,才能使我们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永远立于世界民族音乐之林。

2、高师音乐专业是传承地方民间音乐的主要阵地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是传承地方民间音乐的主要阵地。高师有着很好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资源,专业化的师资、良好的硬件设施,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地方民间音乐的教学。高校对民间音乐的传播比起民间口传心授的传播方式其影响力、传播面、传播速度都更胜一筹。同时高等师范音乐专业的师生都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相对于其他人而言更能诠释民间音乐的精髓,领悟民间音乐的要领,更能对地方民间音乐不足之处进行专业化改良,甚至能使地方民间音乐走出地方、走向世界。这更加利于地方民间音乐的传播和传承。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还是培养未来音乐教师的摇篮,今天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就是未来基础音乐教育、中高等音乐教育的师资。他们对地方民间音乐的学习和掌握程度,决定了地方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程度。

3、高师音乐专业需要民间音乐突出办学特色

近年来随着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力度的加大,强化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学习成为地方高师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地域音乐文化为办学特色的高师音乐教育已成为地方高师音乐教育的共识。已有很多高师结合自己的地方特色做出了许多实际的探索。如:贵州大学艺术系开设了侗族大歌演唱班,呼伦贝尔学院音乐系开设了长调演唱班等等。这些学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四川西华师范大学身处川东北,应利用自己的地域优势,将川北丰富的民间音乐引入高师音乐专业课堂,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办学模式。培养出立足师范,面向社会,一专多能的音乐师范人才。

二、川北民间音乐的特征

1、川北民间音乐的地域特征及种类

川北即指四川省北部地区,通常指南充市、广元市、遂宁市、巴中市、绵阳市部分地区所辖的区域。南接成都平原,北有秦岭天然屏障。崇山峻岭,谷深峡长,地形险要,历史悠久;拥有古栈道、秦汉古城昭化、剑门雄关、千佛崖等众多名胜古迹,文化底蕴厚重,历来就是联通中原的咽喉要地。川北民间音乐主要留存有山歌、小调、号子、灯调、牛歌、情歌及锣鼓草歌等多种形式的民歌;还包括盘歌、佛歌、神歌、堂匠歌等风俗民谣。其中川北灯戏,川北薅草锣鼓是很有代表性的川北民间音乐。

2、川北民间音乐音乐特征

川北民间音乐节奏简洁、曲调优美,有装饰性倚音和滑音。川北民间音乐的歌曲多为单声部多段歌词的长篇叙事曲。歌曲的调式多为民族五声调式,其中以徵调式、羽调式和宫调式为主,节拍多为2/4拍或2/4与3/4混合拍,有些山歌、盘歌等在演唱时多为散板节拍。川北民歌的音域不宽,一般在八度以内,很少超过十度。

3、川北民间音乐的语言特征

川北民间音乐形式多样,语言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独具风格。其语言简练、质朴、生动、音韵和谐,多用民间口语,表现出独特的地方语言特色。

三、高师音乐专业民间音乐的传承方法

1、引进当地民间音乐资源,突出高师办学特色,充分发挥高师的传承作用

高师音乐专业可利用自己高校所在的地理位置,将本地区的民间音乐引入高师音乐教学课堂。使学生对当地民间音乐能做到有所了解、初步学会、基本掌握三个层次。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一系列具有地方民间音乐特色的课程,如地方民族民间音乐史论、本地传统戏曲表演、本地民族器乐演奏、本地民歌演唱等,将地方高师所在区域的民族民间音乐渗入音乐专业学科课程之中,让学生能较全面地了解一个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并使学生能唱、拉、弹、奏一定数量的乡土歌曲。二是组织教师深入当地民间,收集整理民间音乐素材,并选编和创编成教材,将本地域的民间音乐穿插在各科教材之中。

2、联合当地文化馆等地方文艺单位,形成互动机制,发挥高校的联合作用

长期以来,民间音乐的发展和传承基本都依靠地方文化馆来扶持。但由于受到人员、资金等的限制,许多民间音乐仍处在较封闭的状态,许多民间艺人仍身处深山、不为人知,这使得许多民间音乐逐渐的消失、失传。高校虽然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在人力、物力上有一定优势,但由于受到传统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观念的影响,也没有很好的对地方民间音乐进行学习和传承。所以,在保护民间音乐的呼声下,高校和地方文化部门应相互协助、整合资源。共同联手保护和传承民间音乐。

3、成立专门的地方民间音乐研究机构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地方民间音乐种类繁多,收集整理地方民间音乐是各地方音乐研究机构义不容辞的任务。高校应利用自己人力、物力、财力上的优势成立地方民间音乐研究机构,为当地的地方民间音乐研究发挥自己的巨大作用。高校成立专门的民间音乐研究机构有利于将当地民间音乐的研究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有利于教师队伍研究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突出高师民间音乐的办学特色。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可以利用自己高校的优势,成立川北民间音乐的研究机构,将川北民间音乐传承、发展工作一直开展下去,并把它建设成为一项办学特色。

民间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瑰宝,急需得以保护和传承。各地高师音乐专业是传承和保护民间音乐的主要阵地。高师音乐专业应利用自己的地方资源,制定出自己的民间音乐课程体系,编订教材、培养师资,联合社会力量,从而让地方民间音乐真正得以良好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辛恩利.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1(1).

[2]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8.

作者:王岱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劳动安全论文范文下一篇:体育哲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