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节目主持人素质提高论文

2022-04-13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新闻节目主持人素质提高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作为媒介意志的代言人,在媒介和受众乃至社会之间都起着举足轻重的桥梁作用。随着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向纵深发展,打造具有扎实的新闻素养和与时俱进的现代观念的记者型主持人是全媒体时代里媒介与受众的双重需求。

新闻节目主持人素质提高论文 篇1:

对新闻节目主持人平民化的误读

如果你对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仅仅还停留在一身整洁的西服,端庄笔挺地坐在直播间里,面部略带微笑,字正腔圆地播报新闻的印象上,那你就该更新认识了。如今打开电视,不难发现新闻节目以越来越轻松活泼甚至幽默调侃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无论从演播室的场景布置,灯光色彩,还是从主持人的服饰打扮、言语表情,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据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数据,山东齐鲁电视台名叫“拉呱”的节目平均收视率是55%。这档都市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不是科班出身的“精英”主持人,而是一个已经说了十几年相声的戏曲演员,每天下午5点半便笑眯眯地出现在背景是一面屏风的小演播室里,穿着花里胡哨的T恤衫,在他那似乎被剃刀剃成三角形的眉毛一抖之后,便操着山东口音对你说:“现在我们开拉。”

无独有偶,早在2004年,浙江杭州生活频道平民新闻“我和你说”,已“由身着长衫、略带绍兴口音的著名滑稽演员翁某某担任新闻主播……”尽管该台新闻部主任表示“选择翁某某原本只是一个尝试”,是“新闻播报时尚化的探索”,但是,《中国广播影视报·产业周刊》一篇文章评价说它是继“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推出白岩松、水均益等“记者型”主持人之后的“划时代”的现象,即这“表明中国新闻主持人平民化时代的真正到来。”

然而,什么是“平民化”?仅仅以几个“草根”主持人带着调侃的腔调扯上几段家常就意味着新闻节目平民化吗?笔者认为,如今不少电视新闻节目对“平民化”这一概念产生了误读,把“平民化”和时下流行的新闻娱乐化错误地等同起来。

新闻娱乐化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等因素,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关于新闻娱乐化的成因及影响,学术界的探讨和研究已经很多了,在这里就不再作过多论述。笔者想提出的是,电视新闻的娱乐化,作为一种相对性的电视理念和电视操作方式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在某类新闻节目和新闻内容中,也有一定的探索空间,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应该在娱乐化的“洪流”中清醒地给新闻一条“底线”,即新闻节目的形式和内容都应该符合新闻的客观规律,从属于新闻的专业精神。作为电视新闻信息的直接传播者,新闻节目主持人要做的是“平民化”的主持人,而不是“娱乐化”的主持人。

1、新闻节目主持人应当是真正理解新闻专业的“平民”

广州大学新闻传播系副主任应天常说,“平民化”可以是播音或主持的一种样式或风格,但并不等于提倡非专业人员播报主持新闻。新闻主播、主持的文化身份,必须有助于体现新闻信息可信度。

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传播者的形象是提高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条件。在社会交际中,从传播者形象出发去给所接触的信息做一个判断,是一种对信息判断最简便的方式,因而也是最容易被人采用的方式。实际经验表明,一个人对信息本身越不理解,对信息的传播者就越重视。因此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观众对新闻信息和节目的评价。这种形象是主持人外在表现和内在素质统一形成的总体特征,它的形成过程分为两种:

一是既成的。即观众在接触新闻前就对主持人有所了解,他的形象已经预存于观众心目中。观众在收看节目时就会受心目中主持人形象的引导,对新闻节目的内容作出选择和判断。

一是生成的。即观众以前对主持人并不了解,而是随着节目的进行,才对主持人产生一定的印象。比如有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一出现,观众就会对他的外貌,气质产生好感,使他们更有兴趣收看该节目。

笔者认为,一个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前提条件就是他必须懂得什么是新闻,懂得用恰当的语句向观众叙述新闻。而起用对新闻专业知识一无所知的艺人(诸如相声演员)担任新闻主播,其既定文化身份与受众的角色期待出现错位,可能混淆新闻真实与文艺虚构的界限,这就损害了信息的可信度,带来相悖的传播效果。

2、新闻主持人的语言“平民化”的同时,又应遵循“符号共享”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而“符号共享”是大众传播的首要条件,是获得理想传播效果的前提。

新闻节目主持人使用的语言应该是大众化的,通俗易懂的,是广大人民都能听得懂的语言。规范的汉语母语(普通话)是我国大部分受众都熟悉的语言符号,《国家语言文字法》的媒介用语也规定新闻媒体的标准用语为普通话,这样才能确保新闻信息的准确传播和流通畅达。但是,近几年方言播音主持“行情看涨”。电视媒介以“分众化”为借口,模糊方言的语用层面和语用范畴,擅用方言播报新闻,使方言区域外的受众听不懂,产生了传播障碍,使传播效果打了折扣。

也有学者用江浙苏杭等经济发达地区必然形成“地区方言优越感”作为论据,肯定方言播报主持,这个理由显然是站不住脚的。经济发达就得“直面”方言播报主持,那中国各地经济繁荣昌盛之时,不就是方言播报主持泛滥之日吗?让我们看看崇尚“专业精神”的凤凰卫视,在香港这片经济发达的“方言岛”上,不也是坚持以普通话为传播用语吗?

因此,广播电视媒介用方言播报新闻,不仅有违新闻传播的基本准则,也是国家意识、法制意识、现代意识淡薄的表现。

3、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持方式“平民化”的同时,应当体现健康的文化品位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新闻节目的播报方式和语言风格已经有了可喜的进步,从以往新闻节目主持人生硬的说教形式转变到轻松灵活,受众参与互动的形式上来。同时,更加注重新闻信息的服务性功能,贴近一般民众的日常生活,反映普通群众的苦乐酸甜,体现出鲜明的“平民化”倾向。

但是,“平民化”并不等于低俗化,不是为了迎合受众,追求收视率,就港腔港调地“说”、甚或耍贫嘴式的“侃”,或嬉皮笑脸地“戏说”新闻,这不仅有违新闻的专业规则,甚至可能歪曲、损害新闻。

以齐鲁电视台的“拉呱”为例:里面有一则新闻说的是一个村偷牛贼猖獗,老乡们只好挽着牛缰绳睡觉。新闻结束后,主持人点评道:“逮住这几个,我给他们拴上环,让他们犁地去。”

可见,他已经不是在“播新闻”,也超越了“说新闻”,而是在“表演”新闻。而且新闻主播如此趣味低级耍贫嘴式的“调侃”,简直不堪入耳、令人生厌。

4、新闻主持人要牢记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和自身职责

大众传播的首要社会功能就是传播信息。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社会变幻无常,纷繁复杂,人类交流需求日益增长,媒体作为“把关人”的作用日趋复杂。真实、客观、全面公正地反映现实世界,传播有价值的新闻,是“把关人”的工作职责。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说:“报道丑闻毫无疑问将会极大地刺激大多数人的胃口。但是,同样毫无疑问,还将会伤害另外一些人。一条新闻值不值得大肆报道和炒作,这取决于报道这条新闻与公众利益的关系。”

根据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在电视声形并茂的移情效应作用之下,“在告诉人们应当考虑什么问题时是十分成功的”并可以确认、引申、替代和稳定受众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但若将这一功能运用来迎合受众的低品位、满足商业性需要,则对于电视新闻传播的社会意义而言,是相当有害的。媒体的低俗“设置”了受众的低俗,受众的低俗又牵制着媒体的素养,从而在低俗受众与低俗媒介之间形成了奇异的“马太效应”。

大众传播的“培养分析”理论也指出,大众媒介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会对受众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及其对现实世界的看法,产生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电视新闻传播形象直观,受众面广,这种影响力更是不可低估。正如麦克卢汉所言:传播媒介是巨大的社会比喻,它们不仅传递信息而且告诉我们存在着什么样的世界,而且确实在改变我们的性格。

所以,新闻节目主持人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要坚持新闻就是新闻,新闻的播报与主持就是“开诚布公地发布消息”(芭芭拉·沃尔特斯),满足观众的信息期待、提供货真价实的新闻,给社会营造一个氛围良好的舆论传播环境,是新闻媒介无可推卸的职责。

综上所述,在“娱乐致死”的现代社会,“资讯使人焦虑,何不娱乐使之”的召唤已经对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了。收视率、广告额等各种评判各类新闻节目的资质和效益的商业标准使得电视台变着花样地用娱乐化的“怪招”来包装新闻和节目主持人。

但是,仅仅通过制造对受众视觉、听觉的“冲击力”来提高收视率的节目注定是短命的。这是因为人们对某种新型的播报方式熟悉后,必然会有喜新厌旧的情况产生,这就要求新闻节目内容的创意要能跟上步伐,才能最终长久吸引观众的眼球。

我们相信,在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国家大事,经济文化信息等严肃性和重大性的报道应该越来越为受众所需求,以真实、迅速、客观、公正取胜的新闻依然是新闻传播的主流,落落大方语言稳健的播报方式也应该具有广泛适应性。 新闻娱乐化终究只能是新闻传播的一种边缘化现象。

参考书目:

(1)张哓阳:《中国新闻主持人平民化时代的真正到来》,《中国广播影视报·产业周刊》2004年8月9日第13版(总第114期)

(2)《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P209

(3)《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人大出版社P43

(4)俞虹:《直面方言播报主持》,《现代传播》,2005年第1期

(5)《新闻报道方式论》(安徽大学出版社)P276

(6)李曦光:《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博客中国(Blogchina.com)

(7)《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 1984),施拉姆 P272

(8)《大众传播通论》德弗勒·丹尼斯,华夏出版社(1988)

(9)《媒介素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P123

(10)《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人大出版社

(作者系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

作者:赵洪浪

新闻节目主持人素质提高论文 篇2: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要有记者意识

摘 要: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作为媒介意志的代言人,在媒介和受众乃至社会之间都起着举足轻重的桥梁作用。随着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向纵深发展,打造具有扎实的新闻素养和与时俱进的现代观念的记者型主持人是全媒体时代里媒介与受众的双重需求。

关键词:电视新闻;主持人;记者意识

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演进、受众需求的提升,以及媒体间竞争的日益加剧,以电视主持人为传播主体的传播形态已经成为电视节目,尤其是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形式。近几年来,中国广播电视的新闻节目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作为传播链上的重要一环,其变化特别引人关注。新闻节目主持人是媒介意志的代言人,他们在媒介和受众乃至社会之间都起着举足轻重的桥梁作用。正因为这样,具有扎实的新闻素养和与时俱进的现代观念的记者型主持人是全媒体时代里媒介与受众的双重需求。

一、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1952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部制片人唐?休伊特最早提出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概念。他所引用的英文“Anchor”一词的原意是接力比赛中的最后一棒。作为节目的支撑人物,新闻节目主持人有着向电视受众传播信息、传情达意的特殊角色定位。新闻节目主持人是节目的主导,他们代表的不是个人形象,往往代表着政府和国家的形象。

因此,他们区别于新闻通讯和稿件的播报员,他们不仅要完成稿件内容的组织串联,更要具备深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深厚的业务素养,能为政府传达“声音”,能为受众答疑解惑。在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中关于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一词的解释是:“电视台中以某一个人的身份在摄像机前固定主持、串连某一新闻节目的播讲者,是该新闻节目制作群体的中心人物或前台人物,在节目中处于主导地位……又被称为‘新闻主持人’、‘首席新闻广播员’。”[1]

从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新闻节目主持人作为新闻节目的主导和中心人物,对于节目的信息传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整个节目的前台传送者,是将节目信息有效传达到受众方的关键环节。所以,新闻节目主持人,不但要能够清晰准确地传播新闻内容,还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达到能够灵活掌握和驾驭节目的程度。特别是在全媒体时代,受众对于新闻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主持人不能再像过去一样照本宣科的播讲,而要深入到节目的内涵中,通过对新闻事件的了解,在正确的大方向前提下,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提出自己全新的观点。这就要求主持人要时刻将自己带到新闻现场当中去,身在演播室,却要有现场记者的新闻意识。新闻主持人不是一个表演者,其形象出现在荧屏前不是为了给个人作秀,他有别于新闻通讯员和文章的播报员,他的最重要意义是要将新闻信息有效传播到受众方。从近些年崛起新一代新闻节目主持人当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与否已不再单纯取决于其外形是否靓丽、音质是否动听,而在于他们是否能够带给人们又新闻价值的内容以及有独到见底的思想。要做到这一点,对主持人本身的新闻素质要求极高,我们需要的是新闻事件的参与者,而不是只在演播室里机械播报的旁观者。

二、新闻节目主持人必备的记者意识和信息传播

在我们过去理解中,新闻节目主持人将稿件内容机械再现的传播载体,通过节目编辑事先撰写好的稿件,加之自己粗略的理解备稿后播出,因而很难激发受众参与感,也限制了展示自身个性特色的空间。而如今,我们对于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要求早已不仅限于此,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要求新闻节目主持人能够兼有记者、编辑等多重身份。特别是电视新闻直播时代的到来,更要求新闻节目主持人在完成新闻播报的前提下,还要能够参与制定选题、进行现场采访,以及后期的编辑修改。这对主持人的综合业务素质要求是极高的。一个优秀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不仅要能再镜头前清新准确地将稿件内容传播给受众,还必须具备极强的新闻敏感度,对于新闻事件有自己准确的判断,有自己独到的见底和有深度的分析,对于热点问题要有即兴评述和控场驾驭的能力。因此,新闻节目主持人是否具有记者意识,是增强新闻报道深度、提高新闻信息传播有效性的必备条件。

“主持人的记者意识是指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习惯性地表现出一种以‘新闻敏感’为核心的信息采集,新闻价值判断与挖掘,新闻事实发生与效应预测,新闻报道角度创新等的心理活动与心理倾向”[2]。新闻敏感是每一位新闻人必须具备的素养,主持人只有带着记者的角色深入新闻现场探求事实真相,才能更加凸显出节目内容的真实和权威。所谓“口说无凭”,在新闻报道中,要达到新闻信息的最高效传播要求新闻节目主持人时刻具有记者意识,不能仅仅以说教的形式机械播讲,而要以“个人”的身份亲临事件现场,对新闻事件展开方方面面的调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挖掘新闻事件背后隐藏的内涵,在对新闻事件充分熟悉掌握和进行过深入思考的前提下再去播报,才更具说服力。

新闻节目主持人只有时刻具有记者意识,才能让新闻内容更加真实鲜活,才能让受众对于新闻信息具有认同感。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场”的意识,即使是在演播室内,也要有“现场感”,也要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特别是在直播节目当中,现场连线采访或与嘉宾互动等环节都是对主持人新闻业务素养的极大考验。在突发事件和现场点评时,是否能进行迅速、准确、直击要害的评论来源与主持人日常的自身知识储备和新闻专业能力的高低,而一个具有记者意识的主持人往往能在关键时刻给出画龙点睛的精彩点评,使得新闻节目有了专家性的深度。

三、打造记者型主持人

随着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向纵深的发展,记者型主持人已经成为未来电视新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几年的新闻节目当中,大批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脱颖而出,受到媒体和受众的热捧。他们具有记者犀利的新闻眼光,又具备主持人的专业素养,是时下最具战斗力的采编播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从目前的电视媒体需求及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新闻报道、评论类节目的记者型主持人已然成为主持人中的新宠。例如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主持过《时空连线》、《焦点访谈》等多档央视的知名栏目。他身上具有独特的学者风范,而同时他又是一名出色的专业型记者,这两种气质在他身上达到了完美结合,也与栏目恰当融合在一起,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而另一位央视名嘴水均益,则是典型的“专家”型主持人,他凭借多年丰富驻外记者的经验和对国际时政热点问题的独到透析,被观众熟悉和喜爱。

电视新闻主播要向记者型主持人转变,是大势所趋,坐在演播室内动口不动脑的时代早已过去,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节目主持人首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记者。记者型主持人兼有记者和主播的双重身份,因此在主持现场就不能仅限于从一种角色去考略问题,而应从全局和整体出发,既要完成新闻事件的采访,新闻稿件的撰写,又要规划采访主持的方法步骤及场景调度,同时还要保持高度敏感,及时调整被采访对象的心态和话语场,使采访导向明确、紧扣主题、真实可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记者型主持人是用自己的语言与受众直接交流,用个性的语言吸引受众的关注,将自己对新闻事件的观点、见解、思考、评论传达给受众”[3]。记者型主持人不同于传统的主持人,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他是节目创作的主体,他参与了节目生产的全部流程,有起、承、转、合,穿针引线的作用,是节目的主导者,参与节目全过程。记者型主持人对于新闻事件的把握需更贴近新闻主题、贴近人民群众,让角色更生活化。所有这些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主持人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有意识地自我积累,加强学习,刻苦钻研。新闻节目主持人首先需端正自身态度,一改往日高高在上在主播台前光鲜亮丽的展示自己的心态,而要把自己放在普通新闻工作者的角度去参与、介入、把握整个新闻报道。

作为主持人的角度是整个节目的重要人物,节目组所有人员的创作意图最后都要由主持人来呈现,而作为记者的角度又要能深入洞察新闻事件的隐藏内涵,抓住有效的新闻点,既能熟练地现场取材、采访写作,又能生动播讲才是一名合格的记者型主持人的必备素养。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的直播报道时,是最能体现新闻主持人是否具备很高专业素养的时刻。直播状态下的即兴评论能力是电视直播时代下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综合素养和水平的最高体现。在电视直播节目中,新闻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主导者,要有驾驭和掌控现场的能力。在直播状态下,主持人要在不断地于前方记者连线的过程中,及时充分地了解前方事件的发展态势,然后用自己浅显易懂的语言将信息传递给受众。在有现场嘉宾的情况下,主持人还要学会和现场专家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恰当的引导让专家表述出最多最有效的信息,使新闻事件中所涉及的相关背景和专业知识能够通过专家的解释传达给受众,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在随时可能会发生变化的环境中,如何把众多的元素平衡好、运用好、控制好,协调好,以使新闻传播的效果最优化,是主持人在直播中最主要的目的和任务。”

总之,打造更多更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是符合当今世界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潮流的。随着广播电视的改革与发脚,记者型主持人必将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曾在他的《我们能走多远》一文中说到:“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最首要的条件是,应当看他是不是一个独立的而大写的人,是不是一个拥有内涵,并在主持人这个位置上释放自如的人,主持人最后的成功体现在人格的高尚里”。作为记者型主持人的典型代表,白岩松的这段话带给我们太多的启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具备极高的新闻素养和强烈的新闻敏感度固然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但要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还必须有真情实感、重视人文关怀、关注人文意识、体恤民生疾苦,只有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大众服务意识的媒体人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才能在新闻的大前方喊出百姓的声音。

参考文献:

[1] 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2] 胡永彩.记者意识之于节目主持人传播[J].大理学院学报,2009(1).

[3] 琚敏,张洁.记者型主持人[J].声屏世界,2011(5).

作者:吴荻

新闻节目主持人素质提高论文 篇3:

浅议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功底

【摘 要】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功底,是节目收视口碑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节目的未来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对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需要具备的语言功底展开论述,并对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功底;语言艺术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和语言功底是节目收视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具备深厚语言功底的新闻节目主持人,能够准确掌握语言的节奏,通过语调、语言的连接性去有层次地表达新闻的内容,从而提高新闻节目的主持效果,获得大众的认可。深厚的语言功底需要主持人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提升自我,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一、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概述

语言是一门艺术,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通过语言可以引导人们的思想,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正确的语言引导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获得大众的支持。新闻节目主持人,主要的工作是向社会传播重要事件,使得大众可以了解国家大事,了解国际形态,从而丰富人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1]而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与语言功底,是新闻内容传播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是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质。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主要表现为主持人的形态动作、语言表述、情感渲染、以及个人素质等。每一位主持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节目中,主持人要结合自己的主持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扬长避短,从而使自己的主持风格能够获得观众的喜爱与认可。

二、新闻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的语言功底

(一)明确“怎么说”

学者朱光烈在提到电视传播中语言的重要性时曾说“电视的本质是人际口头语言传播通过电视技术的放大。”语言表达不仅是主持人表达节目内容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而且也是反应主持人个性和才学的重要方面,做到言语有心,言语用心,把话说好、说通、说巧、说妙。[2]

规范、准确、精炼、鲜明、生动,是对新闻主持人语言的基本要求,这是“说什么”层面的要求。然而,语言是思维的直接体现,与主持人的思想道德观念、文化修养、生活阅历、个性特征有很大关系。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时效性对新闻主持人的语言有特定要求,受众既要从中获得信息,同时又要领略到声韵传情之美,内容和形式协调之美。可见主持人不仅要做到明确“说什么”,还要知道“说好什么”、“怎么说好”。

(二)准确恰当地表达

目前,我们从播出的节目中不时发现语音不标准,气息跟不上,语意不清晰,态度不鲜明,分寸把握不恰当,甚至播错人名地名的情况,还有新闻表述晦涩难懂,比如,1.037亿元,读成“一点零三七亿元” (应读成“一亿零三百七十万元”), 0.01元,读成“零点零一元”(应读成“一分钱”),直接影响了节目的传播效果。究其原因,除了事先准备不充分外,语言功力不够扎实是一个主要原因。语言功力从语言外部来说,是指语音、词汇、语法的准确规范。[3]做为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该自觉维护语言的纯洁健康,在节目中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从语言内部来说,是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逻辑性、鲜明性和生动性。这就和新闻节目主持人良好的政治修养、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在山东台的一期《早间新闻》节目中,对外国军队侵袭利比亚进行了报道,之后又用一条导语引出有关国家同利比亚进行磋商的消息,在通常情况下,主持人习惯采用“下山式语式”,在播报导语时声音起点较高,把导语播得引人入胜,可是如果一组新闻的所有导语都用这种方式来处理,就很难体现出本来有关联的新闻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4]所以在处理这一组导语时,应顺着前面的新闻内容,采用较柔和的方式进入,用边分析边介绍的语气告诉观众有关情况,并自然地引出下一条内容——突出介绍美国方面的情况、美国方面对此事的反应的消息。正是这种准确恰当的表达,使这组新闻的宣传效果得到整合与加强。

(三)语言节奏与内容把控

同一篇新闻稿件、同一个节目,具有分析力、理解力、语言功力扎实的主持人就可以准确地把握停连、重音、语气、节奏,从而将稿件、节目的主旨无误的表达,让人们明白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信息的主体内容是什么。[5]而有些政治、文化修养较差、语言功底弱的主持人对稿件分析、理解不透彻,需要播出公告、评论稿件时,语音不准,气息不通,用声娇柔,体现不出应有的立场和态度;在播出社会新闻稿件时,话筒前状态懈怠,没有真情实感,只是见字出声,表达千篇一律,让观众觉得有距离感,直接影响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

三、如何提升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水平

(一)增强随机应变能力

电视新闻节目,需要主持人对重要人物进行专访,或者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去进行主持[6]。此时,需要主持人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通过语言来表达新闻内容的主旨,对观众进行正确的引导,激励观众积极参与讨论,从而提高节目的效果,提高收视率。具有较强随机应变能力的主持人,在节目中能够冷静地面对突发问题,并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有效地解决问题,确保新闻节目的有效播出,维护节目的影响力与口碑。

(二)丰富生活阅历

一般越是具有丰富生活阅历的主持人,其语言功底越深厚。主要是由于丰富的生活阅历会给主持人带来不同的认知感悟,对于事物的理解更加深入,并且具有独特的见解。[7]具有丰富生活阅历的主持人,对语言知识的积累比较全面,对于词语的运用比较准确干练,能够准确地掌握事件的核心内容,并且通过丰富的语言进行描述。而且具备丰富生活阅历的主持人,其现场随机应变的能力也较强。

(三)增强洞察力与思辨能力

新闻节目主持人还需要具有超強的洞察力与思辨能力,以便主持人在访谈过程中,发现事件的核心,展开有意义的探讨,从而提高节目的播出效果。主持人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对于嘉宾或者观众提出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解答,给予观众正确的指导,从而帮助观众有效地解决问题。[8]一般新闻节目会采取直播的方式,此种情况下,主持人没有时间对问题进行思考,对行为进行演练,任何错误的言语、动作都会传递给观众。因此,新闻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较强的洞察力与思辨能力,能够及时地处理突发状况,从而确保节目的播出质量。

四、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的应用

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的应用效果,对于节目的播出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主要是由于语言的运用需要符合对应的语境,符合事件的实际情况。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需要主持人运用不同的语言艺术进行表达,才能突显节目的特色,使得节目更加精彩。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主持人对个性化语言的应用。[9]在新闻主持过程中,主持人需要结合自身主持特点和个性化语言,去突出新闻核心,提高大众的关注度,提高节目的传播效率。(2)主持人对语言的控制能力。新闻节目主持人,需要在主持过程中积累经验,提升自身对于语言的控制能力,通过深厚的语言功底去赢得观众的好评,提高节目的收视率。(3)主持人灵活的语言与临场应变能力。深厚的语言功底,是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灵活使用语言的基础保障,同时能够增强主持人的临场应变能力。主持过程中,新闻内容、节目环节等会进行转变,主持人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新闻节目主持属于无稿主持,录制过程中发生临时状况的几率较大,需要主持人随机应变,有效地化解问题,确保新闻节目的录制效果。

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功底,对于新闻节目的质量、播出效果、收视率等都具有重要影响。主持人唯有不断提高语言功底,才能打造出更加优质的新闻节目。

注释:

[1]赵丹丹.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的语言风格[J].戏剧之家,2016(02):209.

[2]吳炜.青春职业如何长久——谈谈节目主持人素质的提升[J].视听,2016(07):151.

[3]郭大可.赵忠祥节目主持艺术探析与借鉴[J].新闻研究导刊,2016(16):134.

[4]刘锦钢.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魅力探析[J].现代视听,2016(07):57-60.

[5]吴函颖.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个性探究[J].当代电视,2016(11):107-108.

[6]王斌.浅谈演讲类节目对播音主持语言运用的影响[J].新闻研究导刊,2017(01):135.

[7]孙倩茹.论当前我国综艺节目主持人基本素养再培养[J].新闻研究导刊,2017(11):100.

[8]任芳芳.论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话语功力[J].西部广播电视,2017(05):51-52.

[9]付海恋.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浅析[J].科技传播,2015(06):14.

(作者单位: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责编:周蕾

作者:胡英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论文下一篇:政治参与与我国政治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