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经济管理专业论文

2022-05-15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建筑经济管理专业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引言:随着高职教育的大众化,经济发展的纵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挖掘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探索出适合地区经济特点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发现存在的不足,为将来教学模式的更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一篇:建筑经济管理专业论文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色对比分析

摘 要:文章对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异同点进行分析,从就业面向、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能力、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要求等方面,提出如何形成各自不同的专业特色。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色

許多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有土建类专业,最常见的有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许多高职院校往往出于专业群建设壮大、资源共享、平台共用的需要,同时开设两个专业。但若问起两个专业的区别,大家往往只能大概说一个侧重技术,一个侧重管理。但做过现场的人都知道,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是不可能完全分隔清楚的。如果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势必影响到专业核心能力的分析,再多的教改举措都只是无用功。同时开设有两个专业的院校,必须认真分析两个专业的不同,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抓准专业人才的不同特点,合理配置教学资源,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

1 专业现状对比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中同属于建筑大类,前者属于其中的工程管理类,代号560501,后者属于其中的土建施工类,代号560301。2011年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了土建类专业的教学基本要求,该文件对于两个专业的主要区别建议见表1。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土建教指委认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专业的初始岗位是建造员,工程技术专业的初始岗位是施工员,但我们国家很多省市并没有建造员这一实际岗位,大部分都只有施工员这一职业岗位,或是建造师这一注册执业资格。从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来看,两个专业的学生在初始就业岗位上也没有很大区别。

2 专业特色分析

要办出不同专业各自的特色,关键在于抓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正确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结合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方能办出专业特色。两个专业的不同特色分析如下:

①就业面向不同。工程项目参与各方包括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材料供应方、工程咨询服务方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岗位一般为面向施工单位的一线施工员,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则面向包括建设方、施工方等各方在内,从事如建设单位项目报建、招标工作;施工单位内业、投标及合同管理工作;工程咨询服务公司招投标代理、工程项目管理、造价咨询等工作。

②培养目标不同。如表1所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侧重培养施工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面向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培养参与工程建设各方所需的项目投资策划、招投标及合同管理、造价管理、施工管理等人员。

③专业核心能力不同。一个专业的核心能力应该由基础能力、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组成,以循序渐进、逐层递增的方式形成。建筑工程技术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对比见表2。

从上述分析可得,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侧重经济类、管理类能力的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侧重施工技术类、施工组织类能力的培养。

④专业课程体系不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有许多相同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则有所区别,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基础工程施工、砌体结构工程施工等各类施工课程,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房地产开发等经济管理类课程。

⑤实践教学体系不同。不同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的形成手段——实践教学体系是不同的,两个专业的主要实训项目对比见表3。

两个专业开设有许多相同实训项目,但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实训项目的侧重点、深度及广度要求是不同的。以建筑工程测量实训为例,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同学只要求掌握测量仪器基本使用方法、完成工程测量简单任务即可,而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同学来说,他们除了掌握测量仪器基本使用方法外,还必须模拟完成施工现场的实际测量放线任务,满足工程建设过程测量需求。实践体系的不同,正是不同人才培养需求、不同人才能力要求的体现。

3 不同专业和谐发展

在同一所高职院校里同时开设多个相近专业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主要是出于扩大专业队伍、提升专业群影响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考虑。但如果没有对不同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能力进行深思熟虑后的准确定位,就会出现专业概念模糊、专业特色混淆、专业建设重复的现象,要不然就是出现专业建设各自为政、教学总量过剩、专业资源浪费的现象。

要使得同一所院校里的相近专业各自健康发展,必须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结合院校所在地的人才需求特征,结合本校的资源特点和优势,充分论证不同专业的人才定位,准确把握不同专业的人才核心能力,构建各具特色的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统筹规划,合理建设专业群,才能实现教学资源利用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效益最佳化。

参考文献:

[1] 蒋孙春.高职高专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定位及专业建设基本要求[J].高教论坛,2013,(4):114-117.

作者:陈翠琼

第二篇: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引言:随着高职教育的大众化,经济发展的纵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挖掘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探索出适合地区经济特点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发现存在的不足,为将来教学模式的更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高职院校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

高职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层次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发展壮大,而高职院校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否成为高等教育中—支具有特色的教育模式,关键在于:其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否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实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现阶段,高职院校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纯理论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在教学模式上主要是课堂授课为主,注重理论上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就是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比较差。具体到教学中往往就是老师在课堂上理论讲述多,学生实习实践少。理论与实践存在着严重的脱节。

(二)工学结合模式。高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和建筑企业在共同育人方面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优势互补的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建筑企业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三)松散型合作模式。很多高职院校由于自身的不完善,以及外界冗杂的市场环境的影响,再有就是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以及建筑行业的特殊性,使其与企业不能够建立一种稳定的合作模式。在这种松散的模式下,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未来的就业前景将无从保障。

二、高职院校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载体,面对市场对建筑经济管理技术人才的需求,如何培养一大批能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懂经济、会管理,兼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是高职院校急需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建筑行业尤其是建筑经济管理方面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不仅使得传统的高职院校人才定位发生巨大转变,同时给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严峻挑战。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有赖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进与创新,因而,人才培养模式是制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而现在高职院校的专业培养模式大部分都具备如下特性:

(一)多关注谋生,少关注人生

教育与个人生计的关系始终是人们接受高职教育所关注的重点。因此,把高职教育看作是一种谋生教育,教会学生将来能在社会上谋得一席之地,取得谋生的手段,这是高职教育的社会功能之体现。同时我们也不否认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欠发达,谋生才是第一性的。但高职教育如果仅仅满足于对学生的谋生关怀,只注重培养他们适应某一岗位的一技之长,而置精神关怀、心理关怀于不顾,那么当他们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变幻莫测的人生时,就或者会四顾茫然、退避三舍,或者会一蹶不振、自艾自怨,“一技之长”也就难有用武之地。因此,高职教育在注重谋生关怀的同时更要多一些人生关怀。

(二)短期效益性

众多高职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对于各自的定位都具有短期性。高职教育机构短期的目标是把校内的学生学有一定特长之后推向社会,使自己有较高的就业率,从而为接下来的招生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受教育者的目标就更简单,他们大多是想着自己在校内学有一技之长之后,能够在社会上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即可。他们并未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只是考虑到自己短期的利益,自己的未来却是一个未知数。

三、高职院校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高职院校的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是一个传统学科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中,有很多成功经验,但缺乏规范化的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育途径。学校自行筹划设计课程与实践,缺乏实践验证,在课程设置、教材选取、师资配备、培养方向等方面难免会有偏颇。目前高职院校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建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就目前来看高等职业教育还处于名不符实阶段,现行的一些内容不能滿足实际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是培养建筑经济管理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力量,但实际情况是,实践性教学投入不够,没有真正突出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特色。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简单

主要是课堂授课,注重理论上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就是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比较差。具体到教学中往往就是老师在课堂上理论讲述多,学生实习实践少。理论与实践存在着严重的脱节。其主要问题是一方面是强于书本而弱于实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是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缺乏有机结合的系统特性。

(三)经费投入不足

经费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有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建筑经济管理专业门槛低,不必过多投入教学设施,在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实际困难,这就会影响实践性教学环节,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建筑市场吻合性较差。

高职院校开设的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建筑企业管理与发展的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系统掌握现代建筑管理理念、专业知识与相关技能,能够把握建筑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方向,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从事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必须改进高职院校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建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加有效的人才输出能力,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以适应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对建筑行业的需求。在这一形势的感召下制定出能够反映特色、发挥优势的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建筑经济管理职业教育体系,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冯伟国,等.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 易兵.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商界,2008.

[3] 高仁杰.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甘肃教育,2005.

[4] 文正东,卢建平.我国职业教育陷入困境原因及出路分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

[5] 胡静.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07.

[6] 高海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若干问题探析.2006.

(作者单位: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来源: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科技处专项项目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2535054,课题名称: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郑志慧 满莉

第三篇:浅谈高校建筑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摘 要】建筑学科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尤其紧密的学科,同时也是工程与技术融为一体的学科。作为建筑学科体系中的建筑管理学也有别于经济学科中的管理专业,总体来说建筑管理学所要求的管理者的交叉知识的应用能力更强。而我国现阶段的建筑管理专业还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本文即是立足于建筑管理专业的现状,阐述其问题并提出若干的改革建议,希望能为建筑管理专业的进步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 建筑管理专业 教学改革

近年来,建筑业在我国飞速发展,不论是其本身所针对的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材等,还是由此带动的房地产、物业管理等行业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黄金期,从而作为发展过程中的硬件设施的建筑行业自然是一马当先。建筑管理专业作为建筑行业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也在现阶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高校建筑管理专业教学的现状

建筑管理专业在建筑学科中可以算是一门比较新的专业,它是伴随着建筑学科中其他专业的发展细分出来的。一开始建筑学科领域中没有专门的管理人才,当人们意识到建筑领域内也需要专门的管理人才后,建筑管理专业才应运而生。但在建筑管理专业产生以后,该管理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无到有一直到今天取得了很丰硕的成果。但在发展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对建筑管理专业的内涵需要重新认识

众所周知,建筑学是一门学科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建筑管理专业也同样具有强烈的交叉性学科特征,并且无论政府、企业还是项目层次所开展的建筑领域的管理工作均体现出这些特征。但高校建筑管理专业在教学过程当中却忽视了建筑管理专业这一特殊的特点。就经济学中的工商管理专业而言,教学内容是有关东西方的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以及一些管理技巧。但对于建筑学的管理专业而言,建筑管理是和工程施工密不可分的。同时,要学好建筑管理,进行跨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是必须要做的。所以,建筑管理学的内涵是非常广泛的,就群体和范围而言,大到国家政策、政府机关事务的协调,中到城市规划、企业运营与营销事务的开展,小到施工方、设计师等人员的调度关系,这些都是建筑管理专业内所要求的。

(二)建筑管理专业的地位有待提高

建筑管理专业的内涵认识不清造成的建筑管理职业在实际中的专业性不强,从而也使得建筑管理专业的地位不高。在现实中,担任建筑管理职务的人往往并不是建筑管理专业的人员,而是一些在建筑行业中资格比较老的一些人员。这也是有其原因的,首先第一点就是我们上面所提到的高校中建筑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不够。由于建筑管理职业是一门非常综合的职业,所以公司不会把这样一份重要的职务交给一个建筑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来做,因为在当下的高校建筑管理专业的培养是不能满足职业要求的,这也造成了教育培养的人才闲置和教育资源的浪费。所以在高校的各学科中我们应提高建筑管理专业的地位。

二、高校建筑管理专业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如前面所说,建筑管理工作需要很多交叉性的学问,同时在社会中之所以建筑管理的职位有很多业内的相关专业资深人士代替,原因就是高校建筑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没达到社会的要求。我们知道,建筑管理行业需要培养的是具有工程、建筑、施工、生产等相关专业技能,并且具备相关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能够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进取心,具备较高的社会责任感,注重发展和谐的团队协作精神保持诚实守信、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等等。我们应以社会对建筑行业的期望来对我们的建筑管理专业做这样的重新定位。

三、高校建筑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删除边缘课程, 大力开发专业综合课程

由于建筑管理专业的发展与其他管理专业的发展类似,比如经济领域的工商管理专业。也因此,在建筑管理专业的发展之路蒙上了很深的类似专业的教学影子。无论是在教学体系还是知识体系上。但建筑学科上的管理专业是有其特殊的地方的,尤其是建筑管理专业直接与施工相联系,所以它里面对理工科知识的要求是相当高的,而比如经济学中的管理专业则只需注重人文学科知识就可以了。所以,在高校建筑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可以删除一些边缘课程, 而大力开发一些专业的综合课程,将大量需要传授的理工科知识可以以一种综合课程的形式更好地讲解给学生。

(二)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从建筑业的行业特色角度来分析,建筑业实际上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技术素养、专业能力的高低将决定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如果人的素质不能得到全面的提升与提高,建筑相关的一些新技术、理念、观念以及方式方法就不能得到全面的推广与很好的应用。同时,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细化,建筑管理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三)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关注

建筑学科与工程的紧密相关性也要求高校建筑管理专业的教学多关注学生的实践技能。在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课程中多加入一些计算机模拟的元素,同时在学生学完一部分知识以后可以使学生去到实际的工程施工场所锻炼,这样有助于将所学知识更好地与现实工作结合。

综上所述,对高校建筑管理专业的改革应当充分尊重该专业自身的特点,同时结合社会及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来做出准确的教学和学科定位,从而开展有意义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卜婷婷.关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思路探讨[J].教学改革,2011.

[2]李世蓉.我国建筑管理人才培养值得思考的问题[J].学术园地,2010.

[3]李玉芬.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理论探讨,2010.

作者:袁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会计专业学年论文下一篇:大学音乐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