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2022-12-03

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面临怎么教和教什么的问题, 如何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站到改革的前列就成为了各级各类学校和老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以生活教育理论来指导我们去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必然会让我们伫立于教育改革的最前沿。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半个世纪前, 美国的杜威与中国的陶行知都提出过“教育即生活”的主张, 由此而开启了教育界对“生活教育”思考。一代代的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都在苦苦的思索——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样的生活?教会孩子们怎样去生活?不可否认的是, “生活教育”应该是一个关乎全社会所有人群的大课题。

陶先生在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的时候, 正是旧中国教育理论陈旧、方法落后的时候。陶行知在实验改革的基础上, 创建了“生活教育”的学说, 并不断丰富完善, 形成理论体系。“生活教育”理沦由三大板块构成:“生活即教育”是核心;“社会即学校”是改革的途径, 它打破传统教育的封闭模式, 促进我国社会开始接受开放教育;“教学做合一”是方法论, 它突破“填鸭式、满堂灌”的陈旧教法和“读死书、死读书”僵化学法, 推动我国教育逐渐步人开放教学。

二、在历史课堂中贯穿“生活教育”理论

(一) 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随着社会日益的开放与进步, 现在的学生人格特征也日益成熟。他们已经成为具有完全独立人格的个体。在日常的教学中, 教师必须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信任理解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获得知识, 体验情感, 从而提高能力, 获得人格的发展。这是实践与推行“生活教育”的前提条件。

(二)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1.研究性学习。“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是研究的开始。当今社会, 对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教育工作者来说, 要迎接未来社会的考验, 就必须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价值, 在于消除了以往教师分科教学、学生分科学习所造成的诸多弊端。它正是使学生通过各类探究方法, 关注社会生活, 以学科的多元化、综合化特质将教学成果进行整合, 有效地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 去解决实践问题的有效手段。这种研究必然是建立在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学习的基础之上的, 只能是学生能够感兴趣和能够完成的。

2.生活体验学习。在生活中学习, 在体验中提高。比如, 在学习初中二年级的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节时, 单纯地依靠我的讲解, 学生会感到无比枯燥与烦闷。因此, 我把这节课应该讲解的内容分成衣、食、住、行四个部分, 将教学任务让学生的家长或学生的祖辈来讲解。这样的现身说法比我在讲台上讲解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而且, 这些都是亲身经历的, 就凭那生活的磨练就更有说服力了。

3.在活动中学习。传统的授课方式, 现在越来越不受学生欢迎。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 特别喜欢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而活动就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之一。活动是多种多样的, 包括讨论交流、历史小制作、编历史剧、做小报、朗诵会、读书训练、辩论会、故事会、活动课等。而组织课堂形式也不再是一味的教师在上面讲, 学生在下面听, 我们在课堂上多采用“小先生制”让学生自己来讲。开展多样的活动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活动中锻炼, 在活动中成长, 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

4.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新课程标准之所以要推行, 就在于以前我们的教学与社会现实脱节。因此, 我们一定要随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有没有社会现实意义, 我们所教的方法能不能付诸实践。我国古代早就有“授人以鱼, 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 则终身受用无穷”的至理名言, 这就告诉我们, 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更要教给学生独立探求, 索取知识的方法。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把这种方法应用到具体的社会现象的分析上, 以体现“学以致用”, 绝对不能纸上谈兵。

5.在疑问中学习。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借古知今、以古鉴今的本质目的以及人类社会古今相联的客观规律, 使貌似距现实太遥远的历史, 实质上与现代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这些联系点设疑, 往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也提高和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在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处设疑, 必须考虑“时效性”问题、教育性问题、针对性问题。凡当今热点问题, 学生们普遍比较感兴趣, 教师要特别重视这些与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教材内容。当然, 其问题既要针对现实的需要, 更要针对学生年龄阶段和认知水平,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与学生知识水平、认识能力、思维发展等相适应的疑问。

(三) 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手段

在现代教育手段日新月异的情况下, 能够尽量地用多媒体的手段展现历史教学的魅力。这也是一种让学生认可和感兴趣的方式。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教学容量大、形象、直观和能够最逼真地反映历史场景, 还原历史而为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所喜爱。同时, 在平铺直叙中, 加入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代表的现代因素, 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面临怎么教和教什么的问题, 如何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站到改革的前列就成为了各级各类学校和老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以生活教育理论来指导我们去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必然会让我们伫立于教育改革的最前沿。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新课程标准,研究性学习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古代茶诗词数词英译实践方法探析下一篇:通讯设备的可测试性与可靠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