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继续教育论文

2022-04-1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继续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战略的推进及青海省坚持不懈的发展,青海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

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继续教育论文 篇1:

立足区域和行业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

摘 要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中,“高水平”目标的内涵是特色化的高水平、动态化的高水平、全员化的高水平、国际化的高水平。高职院校肩负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需要坚持立德树人,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挥特色优势,服务区域行业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强化师资力量,建设卓越双师型教师队伍;突出服务能力,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参与国际教育服务分工,提升国际化水平。

关键词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区域;行业;办学特色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建设),是继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之后又一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是高职教育事业在新时期发展的新目标与新任务。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将形成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且适度超前国家重点发展产业需求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并将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扩大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内涵解读

2006-2010年间,全国先后有200多所办学成绩突出的高职院校被遴选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进行重点建设,大幅度提升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规范了课程设置,强化了人才培养特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新使命和新任务。国务院2019年1月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加快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使“中国方案”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到“双高”建设,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拓展和深化。《方案》进一步强调了“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对高水平高职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定义高水平,高水平的标准是什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特色化的高水平

特色代表了优势与核心竞争力。集中力量把优势专业建设成为高水平专业,能够在行业内领先,能够成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是高水平高职学校的职责所在。明确自身强项,定义优势领域,向重点方向突进,才是正确的做法。在这个过程中,要求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从宏观角度出发,制定长期发展的规划,以专业建设为首要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致力于服务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办出鲜明的特色[1]。

(二)动态化的高水平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意味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水平会受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高水平”的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伴随着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而不断提高。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今天的“高水平”标准很快就会被明天出现的一个水平更高的、内涵更丰富的标准所超越。因此,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建设,需要确立一个动态优化的高水平目标,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根据形势需要及时调整目标,朝着更优的方向进取。更为重要的是,高职院校需要主动开展技术创新,领跑产业发展,顺应发展潮流,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体现高水平的内涵。

(三)全员化的高水平

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建设离不开人的力量,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学校领导者和教师,还需要高水平的行政管理人员、辅导员、学生、所有后勤人员以及优秀校友。一所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成为一个上下一体、怀着共同愿景的团队,齐心协力为了学校的发展而努力。高水平的领导者需要拥有良好的战略思维,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需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突出的实践能力,德才兼备;高水平的学生需要有勤奋好学和脚踏实地的精神;全体教职员工需要团结一心、尽职尽责,能够高水平地开展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工作。

(四)国际化的高水平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建设一批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与专业。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与专业同时意味着有较高的国际化水平,能够被国际认可。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建设目标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能够伴随我国“走出去”企业走向发展中国家,为这些国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同时,能够与发达国家进行平等对话,通过打造国际同类型教育的一流专业、培养国际一流的技术技能人才,在国际上形成广泛的影响力。

二、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重大意义

(一)“双高”建设是新时代高职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培育了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高职教育的吸引力仍然不足。通过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高职院校将进一步聚焦内涵发展,着力提升技术研发和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在人才培养、技术技能传承、促进就业创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当自身足够优秀,能够以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职教育的需求时,才能够真正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成为有吸引力的教育,从而走上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服務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双高”建设是新时代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

在我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背景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人口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对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双高”建设正是新时代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高职院校通过承担百万扩招任务和“1+X”证书试点工作, 通过产教融合大平台建设,将进一步扩大服务人才培养方面的职能,进一步提升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的职能,成为支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双高”建设是新时代高职教育服务行业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

当前,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面临转型升级的重大任务,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正走向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形成新增长点和新动能。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制造业来看,我国正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高职院校普遍拥有较强的行业背景,拥有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群,必须以服务区域内行业转型升级为主要目标,开展建设与改革工作。

(四)“双高”建设是进一步深化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真正成为有质量的教育,这是新时代所提出的迫切要求。经过30多年的迅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业已成为高等教育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总体上已经完成了“规模扩张、专业布局、校区(园区)建设”三大历史任务,但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还未彰显。“双高”建设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坚守职业教育办学定位,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树立新的发展目标,打造一批具有行业优势、学科特色、办学声誉卓著、社会广泛认可的品牌专业,真正找寻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双高”建设是我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关键一步

服务企业“走出去”,是“一带一路”倡议对高职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普遍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办学经验,如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英国的新学徒制等。在学习借鉴的同时,我国高职教育已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学模式。未来,高职院校不仅要进一步吸收职教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积极“引进来”,更要积极输出我们的办学经验和模式,实现“走出去”。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高职院校应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在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同时,帮助沿线发展中国家办好职业教育。

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无锡路径

(一)坚持立德树人,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双高”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首先,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其次,注重德育为先,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再次,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需要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的技术技能优秀人才。此外,学校要坚持通过党建和宣传思想工作,把全校师生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学校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全校师生的力量凝聚到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的任务上来,形成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无锡职院以“领航、铸魂、强基”三大工程为抓手,构建“三全育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引导广大师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保证学校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通过实施“领航工程”,强化政治统领和责任担当。通过实施“铸魂工程”,强化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突出抓好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实施“强基工程”,强化组织建设和群团工作,压紧压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深化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切实加强统一战线和群团工作。

(二)发挥特色优势,服务区域行业发展需求

专业作为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直接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首先要把握区域行业发展需求,一方面要立足本校办学水平较高、师资力量较强、就业前景较好的优势专业;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科交叉带来的高职专业就业岗位群变化情况,建设优势专业群,以优势专业群带动整个学校的专业水平更上一层楼。为适应行业企业转型发展和技术进步要求,必须进一步建立与行业企业同步的、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机制,把优势专业建设成一批能够引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顶天立地”的高水平专业。所谓“顶天”即能够将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及时引入教学,学科建设做到紧跟国家先进水准,对标世界领先水平。所谓“立地”即成为支撑地方行业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做到充分体现地方经济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同时,需要高度关注教学模式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无锡职院近年来致力于建设与区域行业发展相匹配的“智能制造特色校”,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对接江苏制造强省战略,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学校持续建设与行业产业相匹配的专业群,强化资源整合,服务智能制造系统和产业链的智能设备、智能工厂、智能使能、工业互联网、智能服务等关键技术领域,培养智能制造领域紧缺复合型人才,形成核心引领、群间协同、群内融合的专业群协同机制,实现专业集群、资源集成、管理集约,全力打造基于技术创新与技能积累、支撑机械行业智能制造转型发展,全国领先、示范同行的专业群“无锡职院”建设模式。

(三)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协同创新服务平台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核心要素,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扩大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所在,亦是推进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年来高职院校积极探索企业参与教学的形式,以提高学生就业率为目标,发展了不少特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如企业参与学校管理,校企合作招生、合作培养师生、合作开展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等。然而总体来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规模和程度还远远不够。在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中,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是贯穿所有建设项目的主线,是决定建设成效的关键。高职院校应通过与企业建立多样、灵活的合作模式,共建校企命运共同体。通过与行业领军企业和区域品牌企业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面向区域产业行业发展的关键领域进行应用性研究和技术开发,促进技术技能积累与转化。

无锡职院围绕江苏省和无锡市重点发展的物联网、高端装备、新材料、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产业集群,密切跟踪国内外智能制造先进技术,整合学校已有实训基地和科研平台,与世界500强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升级建设具备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智能制造产教融合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全面实现原智能制造工程中心“智能+”升级,在个性化定制设计、智能设备运维、端到端仓储物流、生产运营组织管理体系等方面实现突破。

(四)强化师资力量,建设卓越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承载着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密切相关性决定了其对双师型教师的迫切需求,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建设离不开卓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拥有良好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对于建设高水平高职学校来说至关重要,具有多年企业经验的教师对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课程建设等方面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除了从企业引进特殊高技能人才,还必须着力培养现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帮助其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教学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在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有较大影响力的教学创新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同时,要着重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学科、专业带头人,充分发挥其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学校提升整体实力,更好地服务区域行业发展[2]。

无锡职院聚焦引领能力,系统实施人才名师大匠引育计划,积极培育教学名師和教学创新团队,着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创新能力,每年选派百名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职业教育培训活动,提升职业教育理论素养,拓展教师的国际视野。学校还聚焦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实施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计划,支持教师参加新技术培训和研发工作,掌握企业生产一线前沿技术。同时,实施“百师百企”工程,每年至少选派100名专任教师进入100个企业参加岗位实践,通过校企合作,共同进行产品研发、技术攻关、跟岗实践等。针对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在原有的“青蓝工程”基础上实施“青·蓝·蓝”工程,推行校企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使他们尽快了解行业企业技术技能发展现状,提升工程实践经验和实践教学能力。针对国际化办学需求,学校聚焦双语能力,实施师资队伍国际化计划,通过选派留学、短期进修访学、与国外科研院所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等多种途径大力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五)突出服务能力,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

社会服务能力是衡量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高职教育所秉持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要求高水平高职学校致力于增强学校服务行业企业和区域社会发展的能力。我国发展高端制造业,需要与之配套建成一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水平高职学校要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提升学生就业与创业创新能力,并积极主动开展职工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打造终身学习示范基地,建成服务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在技术服务方面,作为高水平建设院校,应始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围绕产业需求,开展应用型研究开发,成为区域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智力支持者[3]。此外,高水平高职学校在重视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应起到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带动区域内职业院校共同进步,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社会影响力。

无锡职院以服务区域产业走向高端为目标,通过完善校企双主体协同,德技融合、专创融合、多通道发展的“双主体两融合多通道”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1+X试点,着力培养思想品德好、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适应装备制造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依托“全国装备制造业继续教育示范基地”,打造全国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面向全国装备制造业组织开展职工培训和转岗人员培训,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无锡市机械工业协会、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协会等行业协会合作开展逆向制造、智能制造标准、数据融合与管控、区块链等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学校针对无锡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压力大的特点,建设高水平的技术交易平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技术成果的推广转化,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

(六)参与国际教育服务分工,提升国际化水平

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一方面是通过建设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示范专业,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地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开展中国本土化实践,引进和转化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质量;另一方面,通过留学生教育、海外合作办学项目,坚持“企业走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探索行企联合“走出去”模式创新,与“走出去”企业共建海外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企业急需的国际化人才。

近年来,无锡职院围绕智能制造五大专业集群建设,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转化国际发达国家的绿色制造、新技术、精益生产、科学与规范的能力考评等相关优质教育资源,转化、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及课程标准,建设全英文授课课程和双语授课课程。在留学生教育方面,学校先后招收来自印尼、老挝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并建设了东盟职教师资培训中心。目前,学校正在着力建设“留学锡职”精品工程、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无锡职院—爱尔兰学院”,与“走出去”共建的“泰国罗勇丝路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合作海外办学创新实践中输出教学标准和优质教育资源,助推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参 考 文 献

[1]姜大源,董刚,胡正明,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笔谈)[J].中国高教研究,2018(6):98-102.

[2]庄西真.构建新型职教教师培养培训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8-11-20(9).

[3]周建松.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理念与思路研究[J].职教论坛,2018(1):6-10.

Construction of High-leve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Region and Industry

——A Case Study with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u Aisheng

Key words  high-level vocational colleg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egion; industry; school-running characteristics

Author  Zhu Aisheng, researcher of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xi 214121)

作者:朱爱胜

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继续教育论文 篇2:

青海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战略的推进及青海省坚持不懈的发展,青海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十二五以来,青海提出“两新”“三区”的战略目标,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新型产业的兴起,对劳动力市场提出了新的需求,高素质的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将成为今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主体。本研究通过借鉴前人的理论成果,分别从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培养目标与培养层次及校企合作等角度探讨青海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政府、企业、学院三方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通过政府的引导,企业的推动,高职院校的努力,使青海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青海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概述与现状

青海地处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是连通我国西北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为青海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必然也对青海的劳动力市场提出了巨大挑战。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1.高职教育发展概况

截至2014年,青海共有普通高校11所,其中3所为普通高等院校,8所为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院校,如:青海畜牧兽医职业学院,专业数量16个;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数量20个;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数量13个;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数量9个;青海警官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数量4个;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数量11个;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数量5个;青海柴达木职业学院,专业数量8个;上述院校总共开设86个专业。

2.高等职业教育SWOT分析

通过SWOT战略分析方法,结合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探讨青海高等职业教育所存在的优势和缺陷以及面临的机遇和风险。

(1)优势(Strength)

目前,青海省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共8所,特别是在2014年省政府批复新建三所综合性的高职院校,弥补了以往由行业办学带来的专业发展单一的缺陷。

(2)劣势(Weakness)

虽然,青海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长期发展的滞后,使得青海高职教育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困难重重。

(3)机遇(Opportunity)

当前,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构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成为教育工作的重心所在。尤其在西部大开发及新丝绸之路的带动下,更加开放互动的大环境将为青海的高等职业教育拓展出很大的空间。

(4)威胁(Threat)

虽然青海近年来经济取得快速发展,未来发展前景也很广阔。但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会导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二)青海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

1.青海经济形势概述

近年来,青海社会经济发展始终保持着稳定而快速的增长态势,无论是地区生产总值,还是人均生产总值,或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都不同程度的有所提升。2009年生产总值为1081.27亿元,工业总产值为1260.92亿元,工业增加值为468.60亿元;而2013年生产总值为2101.05亿元,工业总产值为2452.81亿元,工业增加值为964.23亿元,同比可以看出,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呈增长趋势。

2.青海经济发展趋势

根据《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可以找出青海省的发展趋势,首先是要打造现代农牧业体系,围绕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业等四大行业进行构建。其次构建绿色循环经济体系,促进经济产业结构的全面优化,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化等水平稳步提高。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青海省“十三五”时期深入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等因素,青海省教育基础设施仍然不达标,教育发展重要指标、教育现代化指标等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间、区域间教育发展不平衡。要改变这一格局,首先改变教育发展方式,加快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建立普惠性学前教育体系,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坚持以提升质量为核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完善继续教育体系,构建开放多元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其次以增强民族团结为核心,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积极争取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工程项目,科学有序推进双语教学,积极开展民族教育科研工作,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再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教育,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健全教师培训体系,完善教师管理制度,进一步改善教师待遇。

二、青海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

青海省高等职业教育只有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才能真正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

高等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结合最紧密的一种教育,它的规模和速度直接关系到其为社会经济服务的能力和自身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1.院校数量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受到区域经济发展规模、区域人口发展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学院数量应该符合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两者协调发展。

2.学生数量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2009年青海省本专科在校生数量共为43782人,到2013年增加至50675人,年均增长率在3.79%左右,青海本专科在校生数量是呈现逐年缓慢递增的趋势,更是符合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

3.教师数量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根据教育部2014年发布的《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价方案(试行)》中提出的优秀等级的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中的“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要占到专任教师总数的70%,合格等级为50%,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层次与区域经济的协调性评价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否科学,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

1.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和人才结构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又直接的影响到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

2.人才培养层次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根据青海省2010年及2013年所公布的《青海省人才需求目录》反映的人才需求总体情况和各地区、各部门以及相关企业人才需求的具体情况,可发现近年青海省人才需求状况呈现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对人才的学历层次要求进一步提高;二是对技术类岗位的需求量仍是最大。

(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外延,它直接决定学生在校的学习范围和今后的工作领域。

1.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协调性

从专业建设来看,在已开设的79个专业中,开设率较高的专业集中在土建类、农林牧渔类、电子信息类、医药卫生类、旅游类,其余大类专业开设较为分散。高职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必须紧贴地方经济形势的变化,突出地方产业的优势和特点。

2.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的协调性

此处仅以青海某高职院校汽车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在充分了解青海汽车行业对人才素质需求的基础上,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状况进行探讨。

一是汽车行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通过对西宁市的城东区、城北区等地的大中小三个层次的7家汽车专卖店的员工和主管人员进行调查访谈,企业对该专业人才需求普遍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是知识结构方面,用人单位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基本符合企业岗位的需要,但对本专业领域的先进知识和技术了解甚少。其次是能力培养,用人单位认为,高职院校毕业生虽在生产第一线工作,但现场技术操作能力略显不够。

二是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现状。在了解汽车行业需求的基础上,充分了解青海某高职院校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内容及教学进程安排状况,探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需求的协调性。首先,专业课比例过大,对基础课不够重视。其次,必修课较多,选修课资源有限。例如:青海某高职院校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第一学年,英语、数学、语文、政治、机械原理与零件、金属材料、汽车维护教程、汽车机械制图等18门基础课程,2门公共选修课;第二学年,汽车电工电子学、计算机应用知识、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检修、汽车实用英语、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汽车维修质量检测与评定等18门专业课程,2门公共选修课;最后一学年主要是实习,而且全国基本高等院校课程设置都是如此。

三、青海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目前青海高等职业教育在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不足不仅使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地方经济的需要,同时也阻碍了青海高职教育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一)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引导高职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是一种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教育。正是这种外部性和区域性特点决定了地方政府理所应当的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最主要承担者。

1.根据经济发展需求,扩大高职教育发展规模。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首先,改革地方高等职业教育的考试招生制度。结合地方各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采取“技能+知识”的考核手段。其次,提供经费保障。地方政府继续发挥投资者的角色,明确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2.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构建多层次职业教育。根据近年来对外公布的《青海省人才需求目录》,可清晰地反映出地方经济发展对高层次高技能型人才的极大需求。地方政府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构建多层次的职业教育结构。

(二)企业积极参与,推动高职教育发展

企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需求方,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定位和发展。只有企业深度参与到高等职业教育中,才能使高职教育在真正意义上与经济发展充分结合,从而有效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1.转变人才观念,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筛选理论认为如果雇主对雇员的学历要求超过岗位的需要,教育水平的提高不一定能促进经济增长,应该扭转人们对“高技能劳动者”的偏见。

2.高职院校深化改革,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人才资源,特别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的第一线培养实用技术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必须立足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准确定位发展目标。

立足地方经济发展,明确办学定位。青海高职院校应了解本地区其他同类高校的发展状况。明确培养什么层次的人才、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合理利用的人力资源。

加强校企合作,扩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也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基础平台,它的规模和水平影响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也是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的最佳途径。

作者:赵倩

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继续教育论文 篇3:

加快蒙东地区发展的根本在于建立区域创新体系

当前,内蒙古东部地区面临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性机遇。抢抓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的跨跃式发展,推动生产要素向蒙东地区聚集,是加快蒙东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跨跃式发展的核心在于加快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高效配置。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

区域创新体系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各种与创新相关联的主体要素(实施创新的机构和组织)和非主体要素(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所构成的系统。该体系通常是由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与运行机制这三个部分构成,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创造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推动产业升级。

区域创新体系包括的基本构成要素有:一是主体要素。即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各类中介组织和地方政府。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投入、产出以及收益的主体,是创新体系的核心。二是功能要素。即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与运行机制,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机制和能力。首先是各主体的内部运行机制健全。其次是主体之间的联系合理,运行高效,企业、科研机构与学校、政府以及中介机构之间的信息高效流动、资源分配合理、发挥各自优势。三是环境要素。即创新环境,包括体制、基础设施、社会文化心理和保障条件等。创新环境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保障因素。处理好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的结合关系,对于发挥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提高区域创新体系的效率至关重要。

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最终目标在于实现产业创新。产业创新就是突破已结构化的产业约束,运用技术创新和企业创新来改变现有的产业结构或创造全新产业的过程。产业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的系统集成过程。市场需求为产业创新提供了前提条件,但产业创新能否实现,还需要技术要素、资本要素、人力要素和其他外部环境要素的匹配。

二、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是加快蒙东地区发展的迫切要求

进入“十五”以来,蒙东地区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较好的一个时期。但是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没有跟上全区整体发展步伐,经济发展潜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是区域创新体系不完善,区域创新能力弱。

从创新主体方面看,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经营机制不健全,经营困难,创新能力不强。2004年蒙东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全区总数的60%左右,森工、煤炭等大型国有老企业的改造升级尚未完全展开,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导致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不健全。二是与外部特别是东三省缺乏经济协作,产业和技术对接不够。三是中介机构服务能力不强,对政府存在较强的依赖性,中介服务功能发挥不足。四是政府对技术创新活动投入不足。

从创新环境方面看,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基础和投入低。2003年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为5000人,仅占全区总量的15%;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全区平均水平低60%。二是从外部吸引创新要素的能力差,不仅难以吸引各种资源流入,而且本地的要素外流现象严重。三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影响了创新要素的集聚。2004年公路网密度为6.32公里/百平方公里,仅相当于东三省平均水平的30%,区域内部以及联接俄蒙和东三省的主要通道体系尚不完善。四是城镇化水平不高。2004年城镇人口比重为39.5%,比全区平均水平低6.2个百分点,比东三省低14.5个百分点。中心城市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城镇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空间载体的功能发挥不足,极大地制约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从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和运行机制方面看,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低,与国内外大企业特别是东三省大型企业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二是产学研之间缺乏协作,成果转化水平低。三是在创新主体、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制度建设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和战略协同机制。部门、地方之间彼此分割、相互脱节,创新效率不高。

综上所述,蒙东地区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较为薄弱。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对于推动蒙东地区快速发展,建设成为内蒙古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是推动蒙东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蒙东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发挥后发优势,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引进国内外先进产业和先进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和改进,逐步形成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技术扩散,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

其次,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是促进蒙东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保障。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顺利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取决于其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蒙东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可以满足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技术支撑的要求,促进支柱产业、农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可以持续地产生激励创新的能力,形成连锁反应机制,推动创新从企业创新扩散到产业创新,从单个产业创新扩散到产业集群创新,从而推动整个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可以促使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产业集群的栖息地,黏附外部流动的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塑造区域品牌,形成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可以把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作为蒙东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增强经济对国内、国际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

第三,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是蒙东地区与东三省进行对接的桥梁。蒙东地区北与俄罗斯和蒙古国毗邻,东南与东三省和河北省接壤。与东三省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是东北经济区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东三省作为传统的优势地区,改革开放前形成了若干具有竞争实力的产业,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将为这一区域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蒙东地区作为拥有丰富战略性资源的地区,在东北经济区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蒙东地区与东三省政府间、企业间、科研机构的相互联系沟通,建立更为紧密的产业、技术、市场和要素联系,进一步融入东北经济区的产业分工体系之中,可以为蒙东地区加快发展插上有力的翅膀。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环境创新,可以在重要的产业领域抢占制高点,打造绝对优势。

三、建立蒙东地区创新体系的基本设想

建立蒙东地区区域创新体系总的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主线,以科技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创新为核心,大范围配置资源,加快建设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发展大产业、大基地、大集群,形成对接东北、联通俄蒙的区域创新体系,为实现蒙东地区跨跃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基本构架为:

———“激活一个主体”。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社会财富的源泉。通过完善企业组织形式、加强企业间的联合等创新体系建设,培育优势特色龙头企业。使企业成为科技成果的最大吸纳者、新技术的主要创造者、创新人才和经费的主要投入者、知识产权的主要拥有者、产业发展的主要引领者。一方面,要加快现有企业的改造,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产品创新;另一方面,要大范围、宽领域引进国内外特别是东三省企业,促进产业创新。

———“突出两条主线”。突出技术创新体系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将技术和环境建设作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两条主线。技术创新围绕能源重化工、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有色金属冶炼等特色产业,引进、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特别是引进东三省先进技术成果,重点在煤炭深加工、农畜产品深加工、洁净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等领域实现突破。

环境建设重点推进以国企改革和体制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成区域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畅通完整的联通蒙东区域内外的运输通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有效机制。

———“构筑三个平台”。坚持市场导向,集成创新资源,重点加强具有地区特色的对外开放平台、服务平台、产业发展平台建设。一是要充分发挥满洲里、二连、珠恩嘎达布其、阿尔山等口岸优势,以口岸相邻地区为重点,加大对俄、蒙的开放力度,开展全方位经济技术合作。加强口岸贸易区和口岸加工区创新体系建设,为开发利用俄、蒙资源发展进出口加工产业建立对外开放平台。二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提高行政效率,构筑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服务平台。加快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社会环境。进一步加快发展会计、律师、审计、税务代理等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加快行业协会的改革和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三是围绕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供配套政策条件。

———“实现五流畅通”。构建蒙东内部以及与东三省开放式、网络化的资源合作共享体系,实现信息、人才、知识、技术、资金五位一体的畅通流动。打破蒙东地区内部行政区划界限,统筹合理配置区域内能源、水等重要资源,打造经济发展的共同体,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积极参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主动接受东三省辐射。加大对俄、蒙资源的利用力度,扩大与俄、蒙的经济技术合作,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做强七大产业”。蒙东地区煤炭、有色金属、水资源、农畜产品、旅游等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以蒙东地区资源和区位优势为基础,大力培育和发展以煤炭、电力和洁净能源为主的能源产业集群,以铝、铜、铅、锌冶炼等为重点的冶金产业集群,以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集群,以乳、肉和粮油为主的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集群,以中蒙药和生物制药为主的医药产业集群。围绕辽文化、森林、草原、冰雪和地质奇观等旅游资源,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产业。以培育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和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四、对策措施

(一)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供创新动力

人才是知识的载体,是最重要的创新源。要围绕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进一步完善人才环境、人文环境和创新创业环境。通过培养和引进等多种方式,使国内外人力资源能够向蒙东地区集聚。有重点地建立一批科技园区、研究机构和骨干企业,成为吸引高素质科技人才的聚集地。完善人才选用机制,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健全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流动机制,大力加强人才市场、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建设,不断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扶持力度,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继续教育。加强实用新型人才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进城农牧民提供免费培训。

(二)进一步建立区域发展协调机制,优化区域创新功能

加快建立区域内部合作机制,形成定期沟通与交流的制度,建立专业及专门化合作渠道,逐步消除“行政区经济”观念的阻碍。通过建立蒙东地区盟(市)长联席会议制度,每年举行一次会议,研究决定区域合作重大事宜,协调推进区域合作。设立日常工作办公室,负责区域合作日常工作,加强涉及区域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的协调。

本着“市场驱动、专家研究、政府促成”的区域合作思想,做好与东三省在政策、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方面的协作。通过政府间缔结正式合作协议,成立专门的常设组织,对有关合作问题进行经常性的集体谈判。创办由企业家、学者、政府官员共同参与的定期的蒙东地区与东三省区域合作发展论坛。进一步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建与东三省综合信息交流共享平台。

(三)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职能,营造创新环境

政府作为区域创新主体要素之一,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形成“政策洼地”起到关键作用,应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提供优良的服务为重点,优化投资环境。首先,加快推进依法行政,营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强市场经济秩序整治,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其次,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行政环境。加快由“全能政府”“无限政府”向“责任政府”“有限政府”转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着力建设“创新、亲民、务实、廉洁”的责任政府和“阳光政府”,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开和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透明度,建立服务型政府。

(四)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提供创新支持

在建立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成果与投入水平是一种正相关关系,投入越多,创新成果越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应逐步加大对产业和技术创新所需资金要素的投入力度。首先,吸引有实力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入驻蒙东地区,拓宽信贷资金来源。完善直接融资体系,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其次,坚持大范围配置资本,全方位引进区外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区内生产要素,积极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范围资产重组,优化资本结构。第三,创新融资方式,对于政府筹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可以采取股权转让、拍卖、租赁等方式进行筹措资金;对政府鼓励投资的重大项目,要探索项目直接融资、以收费权抵押、项目资产折价抵押等筹资方式。第四,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同跨国公司合作,鼓励外资收购、兼并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

(作者单位: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作者:张永军 朱晓俊 闫瑞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商业文化伦理教育市场营销论文下一篇: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