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童心诗意人生

2022-07-11

第一篇:关爱童心诗意人生

揣一颗童心,诗意的行走

揣一颗童心,诗意地行走——本刊专访特级教师郭学萍

(2014-09-15 21:05:44) 转载▼

标签:

分类: 小语 教育

郭学萍:又名“长辫子老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全国课题实验研究先进工作者,曾荣获全国优秀案例评比一等奖、江苏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南京市课堂教学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在《新语文学习》《七彩语文》杂志用5年时间连载了《花花狗和贝贝熊》《书包里的跳跳鼠》两部童话,主编了《苏派语文·名师伴读》系列丛书8本,出版了个人专著《诗意语文 博客春秋》《漫读古诗》《接手新班》等;多次赴浙江、陕西、新疆、海南、北京等地讲学,被多所高校聘为国培班导师,“全国语文名师成长大讲堂”客座讲师。

揣一颗童心,诗意地行走

——本刊专访特级教师郭学萍

杨亚丽

一袭长发随意地倾泻,圆圆的娃娃脸上,总是绽放浅浅的、极富感染力的笑,透着儿童的天真与好奇,她像个永远都长不大的孩子„„小学老师是不是就应该这样? 声音柔和得恰到好处,给人一种天然的亲切感,语速不急不慢,富有激情和活力的叙说有着对文字近乎苛刻的要求,不经意间似有诗意汩汩流淌;她喜爱写作,是用文字编织梦想与浪漫的文艺女青年„„语文老师是不是就应该这样?

她,就是特级教师郭学萍,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人称“长辫子老师”。

童话创收:长不大的文艺青年

郭学萍的童年,是与外婆在乡下度过的。偶尔,才有机会到部队与父母短住。秀美的山村、淳朴的民风,养育了她开朗、乐观的性格;与父母的分离,塑造了她敏感而细腻的心灵。她对一株草、一朵花的美敏感,她对别人的眼神和语气敏感,她把这些纷纷写到日记里,慢慢地对文字也开始敏感起来。她的习作,常被老师当作范文读给大家听。

1987年,郭学萍考上了苏州铁路师范学校。她和同学创办了文学社,他们倾心于阅读,醉心于幻想,用文字编织疯长的文学梦。4年师范生活期间,她写了第一篇小说《冷月》以及大量的诗歌和散文,做了《上海铁道报》的特约通讯员,在《苏州日报》发表了第一篇童话《落日》。昔日细腻、敏感的小女生,如今已出落成优雅、浪漫的文艺青年。 1990年,郭学萍被分配南京铁路分局职工子弟第二小学。当娃娃脸的她,梳着两根长辫子,身着一套花格裙子走进五年级教室时,有人把她当成了新转来的学生。站上讲台,一句“亲爱的孩子们”,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每天放学时,孩子们依依不舍,纷纷把小脸贴在她办公室的玻璃窗上,冲她挥手告别。由于深得学生信任和喜爱,工作第二年,郭学萍就开始担任班主任了。

与孩子们相处,有太多的欢乐、太多的感动,郭学萍想,是不是应该拿起手中的笔为孩子们写点什么呢?写童话怎么样?是啊,自己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学作品不就是童话吗?再说了,孩子们哪个不喜欢听童话故事呢?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郭学萍在《新语文学习》《七彩语文》杂志连载了《花花狗和贝贝熊》《书包里的跳跳鼠》两部童话,其中《书包里的跳跳鼠》讲的就是长辫子老师的故事。其中一篇《星期八》中这样写道:

五月的麦田像金色的海洋,在纯净的阳光里翻滚。热烈的夏蝶汹涌而至,麦田里吹过幸福的风。

长辫子老师像孩子一样,在麦田里奔跑,风扬起她白色的裙角,整齐的刘海趴在额前。她的发梢上用粉色的手绢扎成一个好看的蝴蝶结。跳跳鼠就站在蝴蝶结上,扯着脖子唱起了歌:我叫跳跳鼠/从来就不爱读书/只要一提起做功课/闭上眼睛就打呼噜/只要一提起做游戏/那是一点也不含糊……

所有的孩子都跟着唱了起来。麦浪滚滚,欢乐的情绪奔腾到每一个角落。

是的,在童话里,长辫子老师总是和孩子们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当然,现实生活亦如此,几乎和童话一样美好。

很多人都惊讶于她近乎孩童的天真与幼稚,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也弄不懂孩子们为什么和她这么亲。有一次,一个老师忍不住问她:“什么事会让你整天快乐成这样?”她笑着说:“和孩子们在一起,心就会活泼如清泉。”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小语会会长袁浩对她赞赏有加:“郭学萍能把自己沉潜在生活和教学中并品尝到真正的快乐,这一份童心不正是我们许多人最不知珍惜,而又极易悄然失去的吗?这份童心是生命旅途中,绽放在道路旁的那株蔚蓝色的矢车菊、那朵纯洁的百合花、那颗滚动在茶叶上的圆润晶莹的露珠,凝聚着纯真、善良和美丽,既给身边的人带来喜悦,也让自己的课堂诗意盈盈。”

童诗教学:会“魔法”的老师

站在讲台上,她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自己长着一双隐形的翅膀,只有热爱诗歌的小朋友才能看得见。

她说自己手中的花布口袋是神奇的“魔袋”,里面装着满满的诗歌。当她从里面拿出树叶、苹果、小铲子时,学生好像真的被老师施了“魔法”,一个个变成小诗人。他们说树叶是“漂在河上的一只小船”“小树的一个绿色的梦想”“夏天的一枚邮票,到秋天会变成金黄”。你瞧,多么令人欣喜!

更神奇的还在后面呢!学生在欣赏了一篇篇美丽的童诗后,在聆听了雨打树叶的声音、青蛙的叫声和幼儿唱童谣的声音后,一句句富有童心、想象与真情的童诗脱口而出: 滴答,滴答/小雨点在找自己的家/他问树叶/树叶只是点头/却不说话//滴答,滴答/小雨点在找自己的家/他问小池塘/小池塘只是不停地圈圈画画/不说一句话

一阵微风/轻轻吹过/一池子的荷花/开始翩翩起舞/我听到沙沙沙的声音/在清凉的月光下/传出很远很远……

夏天的夜晚/我听到睡莲与月亮对话的声音/蟋蟀和青蛙不时地插话/只有金银花安静地趴在篱笆上/她才是最好的听众 这是2011年郭学萍在第四届中国童诗年会上执教的一节公开课——《听,夏的声音》。当时,台下坐着的著名儿童诗诗人圣野、金波、韦娅等,都成了她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他们或通过作品与学生相识,或走进课堂与学生对话,整节课行云流水,诗意盎然。

香港儿童诗诗人韦娅称这节课为“童话般的课堂”:“整个教学在快乐的互动中进行,究竟是这些孩子们太优秀,还是这位教授者拥有魔幻之神手?她将一堂有关‘夏天的声音’的诗意课堂,透过她那个漂亮手袋中的树叶、小铲子、红苹果等,如此生动有趣地化作了孩子们天真而快乐的创作思维中的桥梁。她为孩子们的创作,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这童话一般的课堂!”

其实,郭学萍早就开始童诗创作指导课的开发与研究了。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读了金子美铃的诗集《向着明亮那方》,那富有童真的想象、那美好纯真的情感,使她忍不住要和学生分享。慢慢地,她和学生熟知了越来越多的童诗作家:金波、圣野、王宜振、林武宪、斯蒂文森等,孩子们在美丽的诗句中修炼了一颗晶莹通透的诗心。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吗?为什么不能和学生一起创作童诗呢?郭学萍带领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唤醒孩子们内心深处的真情,他们共同陶醉在情趣盎然、诗意芬芳的童诗创作中„„2005年,她在南京市上了一节童诗创作指导的公开课,反响热烈,好评如潮,后来受邀到多个省、市作童诗创作教学的观摩课。正是因为有如此丰厚的积淀,才有了《听,夏的声音》一课在第四届全国童诗年会开幕式上的绚丽绽放。

对于儿童诗教学,郭学萍是这样理解的:儿童诗是最贴近儿童的文学样式,让儿童诗进入教学现场,有利于唤醒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孩子对美的感知,提升孩子的思辨能力。但是,正如我们的习作课不是为了培养作家一样,指导孩子写诗,也并不是要让所有孩子都成为诗人。儿童诗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拥有诗意的人生。热爱诗歌的孩子,一定是诗意、柔软、明媚、向上的。

诗意语文: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一位教师想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需要多少年时间呢?对于这个问题,郭学萍的答案是16年。

早年,郭学萍也曾辗转于各类公开课比赛,像所有积极、好胜的年轻人一样,她期待与高手对决,期待机会展示自己,期待看到每一次比赛中那重压淬炼下的崭新的自己。 2006年初,郭学萍参加了南京阅读教学竞赛,执教《爱如茉莉》一课。为了上好这节课,她嚼了一个寒假的《语文课程标准》,啃了一个寒假的《名师课堂实录》,学了一个寒假的《苏教版国标本五下教材培训资料》,读了一个寒假的《爱如茉莉》,教案修改了6次,整整写满了厚厚一本笔记。最终,这节课获得了一等奖。然而,郭学萍并不满足于这样的成绩:自己执教的公开课大多唯美而精致,精致是优点,也是缺点;诗意是特点,也是局限。如何能在诗意上有所突破呢?

2006年底,郭学萍参加江苏省第八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执教《灰椋鸟》一课。这次从准备到正式上课只用了10天时间,可谓“不犹豫,不徘徊”,因为“诗意语文”在她的头脑中越来越清晰——诗意不是精致唯美,不是刻意营造氛围,诗意语文也应该有卓有成效的双基训练,也应该有独立思考的火花闪现。

郭学萍的博客名为“诗意语文”,申报的多个课题也与“诗意语文”相关,当她正在诗意语文的路上坚定不移地行走时,却遭到一片质疑之声。 “大家语文博客”是南京市教研室主办的专题网站,郭学萍的“诗意语文”一度引发激烈的争论。什么是诗意语文?如何理解,如何定义,如何操作?它和“本色语文”是不是互相矛盾?甚至有老师认为,诗意语文不过是玩弄概念,是花架子,是作秀。

对此,郭学萍如此回应:“在我心中,语文就是一棵美丽的树,枝叶茂盛,鲜花盛开。每一片绿叶,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每一朵鲜花,都绽放出诗意的笑靥;根,深深地扎入生活的土壤;果,是智慧与灵性的喷发。语文课就应该让孩子从小受到诗意的感染,让孩子的心纯洁如白玉,丰满轻盈。我不知道怎样对诗意语文作出更理性的诠释,我只知道,我的孩子们都喜欢我的课,我能从他们的脸上读出语文带来的快乐和酣畅。”

什么是诗意语文呢?或许并不容易定义,但学生的成绩却是最好的注解:

2005年,她班里一位叫左传的孩子,以一篇《实习老师的到来》成了当年“全国小作家杯征文比赛”一等奖的得主,现在正式成为中国少年作家班学员。她班里的陆溪和王辰然两位同学在全国小学生语文能力测试中荣获一等奖。

她带的班级先后荣获“全国童话创作大赛团体三等奖”“长三角地区诗歌大赛一等奖”“南京市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特等奖”“南京市金陵书香班级”等荣誉称号。 2009年,师生共同创作的《童谣童画》《童心书缘》《奇奇学博客》等系列丛书由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正式出版。

“语文是一种雅致的文化,一块滋养心灵的沃土,一种洗尽铅华的超越现实的精神享受。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本身就是富有诗意的,教育也是富有诗意的,和孩子沟通和交往同样富有诗意。诗意的语文课堂是从儿童视角出发,是以儿童为立场,它是开放的、灵动的、智慧的,能够让学生释放情感、绽放生命,从而让学生享受语文,拥有诗意人生、智慧人生。”每过一个阶段,郭学萍便会对诗意语文有新的理解。

如今,对于郭学萍而言,诗意语文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教学风格,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精神追求。

读写行走:谱写诗意人生

有教育媒体采访郭学萍,问:什么是您最不喜欢的?郭学萍的回答令人出乎意料:穿平底鞋。

郭学萍尤爱高跟鞋,无论是站上讲台,还是出门旅行(登山除外),她都会脚踩一双高跟鞋,脖颈处搭一条亮丽的纱巾,即使炎热的夏季亦如此。她爱美,爱打扮,衣着永远时尚、得体。一个具有诗意情怀的人,一定有着较好的审美能力,无论是衣着、表情,还是言谈举止,无不透射出浓浓的文艺气息。

一个具有诗意情怀的人,常常有一双审美的“天眼”,总是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时时处处总有诗句喷涌而出。只是在山脚意外发现了一株菊花,郭学萍便写下了如此华丽的诗句:真的,这只是一种幸运/我在山脚边邂逅了一株野菊/她灿然地开在路旁/照亮深秋的晨光//秋阳,在每一片菊瓣深处/浅笑浅笑/请不要惊动她羞涩的想往/就让她微笑着度过平凡幸福的时光// 秋风,在每一片菊瓣深处/ 低吟低吟/请不要惊动她金黄的梦想/就让她以无言的姿态面对时光匆忙……

郭学萍爱读诗、写诗,对诗有着近乎虔诚的热爱。2011年版新课标颁布后,推荐小学生背诵75首古诗。郭学萍用自己的方式解读了这些古诗,并结集出版,名为《漫读古诗》。《江南》原本浅近直白,经她解读后变得韵味十足:有些诗,需要在琵琶声里,缓缓念出。这声音不能靠近,犹如月色花影,它是芬芳的,空灵的,娴静的,带着春意的欢喜泊在江南的绿韵中。有些诗,需要伴着舞蹈而行。弦声切切,舞姿翩跹,有多少婉转缠绵,在水袖轻舞间,春去夏来。江南的夏日,离不开一池池清荷。碧绿的荷叶,玉石翡翠般挤满荷塘。是怎样的一种繁茂与旺盛啊!你听,窸窸窣窣的声音响起,一群采莲的姑娘翩然而至。她们素衣罗裙,低眉含笑,婉转的姿态,如荷叶间散出的古典的沉香……

截至目前,郭学萍已累计发表文章100多万字,出版了三本个人专著《诗意语文 博客春秋》《漫读古诗》《接手新班》。今年,又着手打造一套《苏派语文·名师伴读》人文读本。

当然,这些著作的背后是她十年如一日的海量阅读、深度阅读。

郭学萍不仅爱读文学作品,还读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哲学著作。郭学萍说,原来以为哲学是寂寞地开放在人类智慧之树上的最高花朵,是为数不多的精神贵族对世界产生的“惊异”和“玄思”。他们所谈论的“世界本质”“宇宙规律”,对于忙碌如蚁的我辈而言,似乎玄而又玄,高不可攀。然而,深入阅读之后便被深深吸引。“哲学与教育,研究的领域不同,思考的方向却是一致的。它们都使人聪明,给人智慧,每位老师都应该读一读哲学。” 对郭学萍来说,读书拓宽了视野,给予她思想行走的力量,写作则丰盈了心灵,给予她诗意的言语人生。读写已经成为她的一种生活方式。

最近几年,郭学萍经常受邀到各地讲学,参加研讨活动。她已经不满足一个人的成长,而是寻找同样心怀教育理想的追梦人,携手同行。

今年4月,郭学萍参加第十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亲近母语教育研讨会,被评为2014“阅读改变中国·年度点灯人”;和特级教师高子阳、姜树华的名师工作室,联手举办了“打开儿童课外阅读的‘新视界’”研讨交流活动。5月,受邀给“海南省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提高班”的学员讲课。暑假开始了,郭学萍的活动又安排得满满的。可是,不管多么忙碌,郭学萍总是不知疲倦,乐在其中:“每一个心怀教育理想的人,在现实环境中都会有痛苦,有挣扎,有彷徨,能够与人同行,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会有一种温暖的触动,添一份坚守的力量。”

郭学萍的心灵深处,始终涌动着激情与梦想。她总是怀揣着理想上路,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就算遇到太多的困难、坎坷,她都能予以诗意的观照,使人生永远洋溢着温馨、空灵和深邃的诗意。

(此文发表于2014年第9期《今日教育》)

第二篇:84-诗意语文,诗意人生[范文模版]

诗意语文,诗意人生

---浅谈如何做一个诗意语文老师

丰县李寨初级中学 221745 张会敏

内容摘要:

诗意,是人的文化修养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是干旱的季节里,生长出来的苦涩之果。语文教学亟需诗意之水的浇灌,语文教师亟需诗意之水的滋养。诗意之水是什么呢?在本文主要是指一个语文教师诗意的精神内涵,诗意的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高超的教学艺术,以及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关注等。 关键词:诗意 语文教师 语文课

语文是诗意的语文,一个语文教师也应该是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李吉林说过:“诗人是令人敬慕的。其实,教师也在用心血写诗,而且写着人们关注的明天的诗——不过,那不是写在稿纸上,是写在学生的心田里。”那么,如何做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呢?

有诗意语文教师首先要具有诗意的精神灵魂,人格魅力,才能感染学生,提升学生的人为素养。诗的激情源于对生活的热爱,语文教师的激情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要成为名师,不能仅仅把教书当作谋生的手段,还要对其充满激情,只有充满了激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才能对学生施以温情与关爱,才能领悟出语文的诗情画意才会赏春花秋月,观惊涛骇浪,听高山流水,叹知音难觅,歌大江东去,抒壮志情怀„„教师只有情动于衷,才能传情于外,以情激情,感染学生。

一个语文老师要想具有诗意的精神灵魂,不仅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而且还要多读中国古典文化诗词曲赋。只有在古典文化的王国里畅游,我们才能领略到“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淡远情致;欣赏到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飘洒俊逸,品位到“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从容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洒脱……中国历经几千年岁月淘洗流传下来的经典诗文,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受到诗的陶冶,才能把语文课变成有诗意的语文课,才能把 “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幼稚的心田,让孩子成长的根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

其次,一个有诗意语文教师要注意课堂语言的锤炼,使其充满激情,具有诗的感染力。汉语,是一种充满诗意的语言。它能把每一片飞花,每一线星光,每一缕期盼都凝化成诗意的存在,要想让学生感受这种美好的诗意、享受学习的乐趣,还需要教师用诗意的语言去点燃。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最讲求对课堂语言的锤炼,经过语言锤炼的于漪老师的课堂就变成了学生在诗意的情境中享受诗意的乐园。她说:“教师的语言要锤炼、准确生动、流畅优美,像磁石吸铁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正是因为于漪老师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所以她的教学语言才生动隽永,给学生如沐春风般的艺术享受。呆板、枯燥、机械的讲述,只能使教学氛围无聊、压抑,而丰富翔实、富有艺术感和审美变化的描述,则会使课堂呈现欢快,热烈,生机盎然的景象。

作为一个中学语文老师,不仅要使语言准确生动、流畅优美,而且还要使语言具有形象性。“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一幅幅纯美的画面中,一篇篇纯正的文字中,流淌的都是一股股浓浓的诗意。可孩子们生活经验非常有限,这许多诗意的东西他们是不可能体会出来的。叶圣陶老先生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孩子是通过形象认识世界的。中学教材,基本上都具有鲜明的形象,然而语言本身却是抽象的,如何使教材中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具体的形象呢,让孩子融入文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呢?这就要看语文老师的语言的感染力,因此,一个诗意的语文老师必须把抽象的语言形象化,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基于此,我们可以先营造出诗的意境,让孩子们在诗意般的境界中,慢慢地感悟美,细细地品味真,从而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激。例如,在讲“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教师要先让孩子们一边欣赏深秋晚景图、听《故乡的云》,一边用简洁、纯净的语言向孩子们描述: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在这样诗意的情境中,孩子们一定会深深地陶醉了,不知不觉中,和教师一起走进文本,和作者一起认识美,感受美,从而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挖掘出内蕴的诗意。

其次,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必须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博学多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发学生对知识的追求。作为一位诗意的语文教师不说上知天文天知地理,至少要了解文学、史政、科学、哲学等。我曾听过这样的语文课,在课堂中,学生提出了很多疑问,“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采用的策略则是“学生问学生答”。学生实在回答不了的,就把问题留下,让他们课后自己解决。可能有人说,这恰恰是教师的高明之处,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我认为不完全是。课堂教学是对话的过程,教师该解答的要适当引导解答,该告诉的也要告诉。把一切问题都推卸给学生,还要教师干什么呢?从另一角度来看,也不得不怀疑,这位教师是否根本就回答不了呢?试问:这样的语文老师学生们能喜欢吗?这样的语文课学生能喜欢吗?要想让学生喜欢语文,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老师。如果一个教师,言谈拘谨,幽默风趣,妙语连珠,经常引用格言,古诗,典故,成语,那么在他的熏染下,我们不仅受益很多,也能感觉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再次,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还应该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不断的提高创新能力,多想几个好“点子”。艺术是技术与智慧的完美结合。教学的艺术包括处理教材的艺术、课堂设计的艺术、教学方法的艺术、处理问题的艺术,以及语言、板书、操作等的

艺术。所谓艺术就不是大众化的,突出的是个性与新鲜。譬如,同样课前导入,有的教师照本宣科,直扑主题,而有的教师,总是从孩子的兴趣认知与文本出发,从而让孩子们渐入佳境。艺术是不断变化与创新的,一个方法再好,但反复的运用,学生便会没有了新鲜的感觉,这时候艺术也不能再称为艺术了。例如,乍听到“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的开场白时,会感到很有文采,可是经常听到就会感到索然无味。所以一个充满生机与乐趣的课堂,教师要有好“点子”,这“点子 ”就是艺术。同样是组织教学活动,有的教师只是简单照搬,甚至是反复操作一个模式,而有的教师总能创设出富有个性的组织形式。又如阅读方式,如果总是一个模式:复习—导入—学字—读文—作业,那么学语文就像走程序一样了,学生还有什么兴趣可言,久而久之,他们还会喜欢语文课吗?所以,高超的教学艺术则是一位诗意的语文老师必备的素质。

此外,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生命的基本需要是对物质与精神的需求。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我们满足不了孩子的物质需求,那么就要做他们灵魂的工程师了。孩子的精神灵魂从哪里来,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靠教师人格的影响和人性的发挥。教师的崇高在于无私的奉献,在于爱心的流淌,在于对孩子的尊重。“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就是一个教师永远追求的最高的教育境界。语文是最富有感染力的学科,如果说一个语文教师,没有丰富的情感,没有优美的语言,没有应变的智慧,怎么能驾驭课堂,怎能让孩子喜欢语文。一个好的老师应该让学生感到是一种精神的享受,

包括你的外表,你的体态,你的眼神,你的笑脸,你的手势,你的语言„„都能给学生心灵的震撼。

没有诗意的人生是无趣的,没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是苍白的。语文课堂的诗意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更是一个语文老师精神内涵,文化内涵,教学艺术的具体体现。在语文课中,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李太白的潇洒俊逸,杜子美的沉郁顿措,岳飞的壮怀激烈,屈原的忧国忧民,无须“寻章摘句老雕虫",亦可“好读书不求甚解";要能把诗人生于某年,卒于某时的一个枯燥名词,变成优美流畅的词句。 总之,诗意语文才有诗意人生。

参考书目:

王军 吴连群《语文:留住教育的诗意》 袁卫星《诗意的呼唤和语文的回归》 王崧舟《诗意语文》

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出版

第三篇:诗意人生

叶 朗:创造诗意人生

日期: 2009年10月23日 12:21 来源:浙大新闻办 作者: 刘芸

阅读次数:4506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要谈的问题是人生境界的问题,在谈这个题目之前,我想说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大学教育,应该引导大学生有一种更高精神追求。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时候有一个重要提法,就是要使我们国家成为具有更高素质和精神追求的社会。把精神追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具有极其深刻、极为深远的意义的,因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不能只有物质的追求,而没有精神的追求。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追求,人们会觉得他很俗气,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精神追求,那么整个社会就必然会陷入庸俗化。一个国家的物质生产上去了, 物质生活富裕了,如果没有高远的精神追求,那么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最终也会受到限制,那么这个国家就不可能有远大的前途。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讲话的时候就有一句话,他说:“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我觉得这是一个警句,也是警钟。现在我们社会的某些方面,确实有一种倾向,就是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重大的压倒一切的地位,而精神的生活,精神的追求则会被忽视,被冷淡,被挤压。我们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负面的东西,跟这种倾向是有瓜葛的。十七大报告把具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提出来,我认为这对我们各方面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尤其对我们教育、文化工作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过去有一种说法,说大学就是传授知识,或者说就是研究高科技,或者说就是为市场经济服务,由此来考虑大学的发展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从十七大的精神来看,这种提法显然是片面的。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和学习技能,更重要的是造福学生,使他们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要引导学生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人生。进一步,大学还要在精神追求的层面上引领整个社会。

我是在北京大学工作的,我认为北京大学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作用主要就在于此。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可能出了不少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就这一点来说,北大不能跟他们相比。但就引领社会的精神追求来说,哈佛、斯坦福未必比得上北大。北大的传统不能中断,不能抛弃,北大不能办成哈佛第二,因为哈佛是为美国办的,北大是为中国办的。中国和美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我不是说哈佛好的东西我们不要学习,但我们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大学有自己的传统,中国的大学有自己的办学宗旨,不能处处照搬美国的大学。我想我们的教学应该体现十七大的精神,要把具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那么关于精神追求的问题,我谈几点看法。

第一,我们大学的教育,特别是大学的人文教育要高度重视人文内涵,要通过我们的人文教育,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我们的大学教育,我们的人文教育,应该多方面地提高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但最终归结起来,是提升人的人生境界。思想家强调,一个受教育者,一个学者,不仅要注重增加你的知识和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拓宽你自己的胸襟和涵养自己的气质,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个问题也是我今天讲述的中心问题,后面我会详细谈。

第二,学校应该加强中华文化的教育,特别对大学生来说,要加强中华文化的根基意识,使它们具有一种文化的自觉。

第三 要在学生中提倡阅读人文经典。要使大学生明白,一个人要提高个人修养,打下做人、做学问的根基,必须精读几本经典人文著作,人文经典著作是各个时代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数量是有限的。对于这些经典著作,要精读。精读用古人的话来说“熟读,玩味儿”,也就是反复的咀嚼,读懂,读通,读透。精读这些经典人文著作,就是为了吸收人类最高智慧,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更快地成熟起来。熟读经典著作,经常接触经典,可以把自己的品味提上去。一个人如果老是读

三、四流的作品、文化垃圾,自己的情趣、格调、追求、眼光等慢慢地降低。这也是一种熏陶,一种潜移默化。当代的俄罗斯电影大师塔托夫斯基说他小时候母亲建议他读《战争与和平》,并经常告诉他,书里的片段如何地写得好。他说这样,《战争与和平》就成了他艺术品位和艺术深度的标准。他说;“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办法阅读垃圾。”他更为强烈地厌恶垃圾,嫌恶垃圾。塔托夫斯基成为一代电影大师与他的素养是分不开的。反过来,一个人如果从小就是阅读文化垃圾,那么他就再也接受不了文化经典,因为他的文化品位早被文化垃圾硬化。一个人读的书构成一种精神文化环境,它会很深地影响一个人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格。现在有一种说法叫“读图时代”,“快餐文化时代”。这种说法可能是从国外传进来的,我个人认为这有很大的片面性,因为这种说法排斥经典阅读、排斥深度阅读。我不否认漫画、动画可以传播真善美,可以开辟青少年的心灵、心智。我也赞成发展动漫产业,但是漫画、动画终究不能传播深刻的思想,如果我们年轻一代成为读图的一代,完全沉浸在动漫世界之中,完全与人文经典隔绝,那么长此以往,我们的民族就会变成一个没有深刻思想的民族,变成一个肤浅的民族,那么灿烂的中华文明会中断,这是极其危险的。

第四,要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加强校园文化的秩序。一所大学要营造浓厚的大学氛围、学术氛围,要组织各种学生社团和文化社团,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和文化沙龙,举办学生音乐节、戏剧节,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展览。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更多地接触文化经典,使他们经常欣赏莎士比亚、汤显祖等的戏剧,欣赏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艺术经典是人文经典的一部分。经典引导青少年去追求,寻找人生的意义,去寻找更高、更深、更远的东西。流行艺术不能起这个作用。当然,我不反对流行艺术,流行艺术也有很好的,但我们要防止精神错乱、格调恶俗的艺术进校园演出。格调很低的东西,如果他们不违反法律,当然也可以在社会的某些场合比如酒吧、歌厅演出,但我们不能让他们进校园。为什么?理由很简单,校园是我们教育下一代的地方,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下一代引向精神健康的道路。有人说,艺术没有好坏之分,趣味没有高低之分,只要有个性就是好的。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我们的教育界、理论界应该对这种说法加以批评,加以批驳,以避免它们对我们实际工作的危害。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各政府文化部门要加强社会环境文化的建设,消除不利于青少年精神健康的因素。影视、美术、音乐、平面媒体还有互联网的文化内涵对青少年的精神影响非常大。我希望我们的电影、电视特别是广告文化、网络文化要注重向青少年一代展示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要传播健康的格调和情趣。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中没有不好的、负面的东西,但总体中国文化是健康的、美的东西。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生命力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民族,我不赞成有的人把中国历史上一些畸形的、丑陋的、血腥的东西比如扭曲的性格,病态的心理,家族内部的背叛、乱伦、残杀等等加以放大,夸张或者拼命地渲染,或者把中国人描绘成愚蠢的、发呆的模样,显示中国人都是没有头脑没有灵魂的傻瓜。这样一种作为怎么可能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和中华文化的根基意识?怎么可能激励年轻一代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总之,我们的大学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应该引导学生,使他们有一个更高的人生追求,使他们追求一个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使他们注意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和气象,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是我的开头。

下面我就讲人生境界的问题,我分成几个问题来讲。

一 什么是人生境界

我们经常说这个人的人生境界高,那个人的人生境界低,这里的境界就是指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境界,概念中有好几种不同的含义,最早是指疆域的意思。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境界这个概念一般有3种含义。第一,是指学问和实践的品位和阶段;第二是讲审美对象,也就是我们说的审美意象;第三是讲精神境界,心灵境界,也就是我们说的人生境界,我们在这里说的境界讲的就是这层含义。

人生境界的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的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问题。冯先生在很多著作中对人生境界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冯先生说,从表面上看,世界上的人是共有一个世界的。但是实际上每个人的世界并不相同,因为世界对每个人的意义并不相同。人和动物不同,人可以对世界有所了解。人的生活是一种有觉解的生活。这儿的解,了解,是一种活动;这儿的觉,自觉,是一种心理告白。宇宙间的事物本来是没有意义的,但有了觉解便有了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觉解造就了宇宙。宇宙间如果没有人,没有觉解,那么整个宇宙就处于无名之中。所以有一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句诗中的孔子是人的代表,意思是没有人的宇宙只是一个混沌的宇宙。对每个人来说,他对宇宙的觉解不同,所以宇宙对他的意义也不同。这种宇宙人生的意义就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境界。不同的人可以做相同的事,但根据他们不同程度的理解和自觉,这件事对他们的意义也就不同。冯先生举例说,两个人同时去游山,一个是地质学家,他在山里看到的是地质构造;另一个是历史学家,他在山里看到的是某些历史遗迹。因此同一座山,对两个人的意义是不同的。就存在来说,每个人看到的世界和世界中的事物是不同的。每个人有自己的世界,也就是说每个人有自己的境界。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的。

冯先生对于境界的论述对我们很有启发,但是他的论述也有一些不足,主要归结为两点:

第一,冯先生认为一个人的觉解决定了他的人生境界,这样也就把境界完全归结于理性层面。但是人生境界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整体,它不仅有理性层面,还有感性层面,情感层面和超理性层面。

第二 ,他过于强调境界是一个思想领域的东西,而不重视境界和生活世界的关联。他说两个人做相同的事可以有不同的境界,差别就在于觉解。他忽略了一点,境界对一个人的生活实践具有指引的作用。不同境界的人固然可以做同一件事,但更多情况下,不同境界的人会做不同的事,即使做同一件事,也有不同的做法。不同境界的人趣味不同,言行举止,爱好追求,生活方式也必然不同。一个小孩落水,甲袖手旁观,乙跳下去抢救。这是境界不同。面对同一项任务,甲呕心沥血,乙敷衍了事,这也是境界的问题。

北大的张世英教授在《哲学导论》的天人之际中用了很大篇幅讨论人生境界的问题。张先生用王阳明式的人生一点灵明来设定人生境界。人与动物不同,正是因为人有了这点灵明。正是这点灵明照亮了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境界就是灵明所照亮的有意义的世界。动物没有自己的世界。

王先生的说法和冯先生说法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有一些是冯先生没有说到的地方。我认为至少有这么三点:

一,冯先生所说的境界是觉解,是一个人对宇宙人生的觉悟和了解。张先生所说的境界不限于主观觉解。每个人的境界是有天地万物之间无穷的关联所形成的,这种关联包括自然的遗传因素、生长环境、历史的实在、文化背景和所受的教育。这种关联是形成每个人境界的客观因素,这种客观因素又融进了人的主观境界里。所以说境界乃是一个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一定的社会体制下甚至是个人的某些具体遭遇下所长期沉积铸造起来的生活心态和生活方式。境界是无穷的客观关系的内在化。这种内在化的东西指引了一个人的社会行为的选择,包括他所爱好的内容。

一个人的行为的选择是自由的,但同时也受它的生活心态和生活模式即境界的影响。张先生所说境界不限于主观觉解,同时他比较注重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实践的关联。

二,张先生认为,从时间的角度看,境界是交叉的,是一个过去、未来所构成的现在,现实的现在。或者说过去、现在、未来是一个整体。这就是说,每一个人所拥有的自己的世界,一个人的过去包括他个人的经历、思想、感情、环境等等都积淀在它的现在之中,构成他现在的境界,从而也可以说构成他整个的人。因此,未来已经在现在中先在。所以,每个人当前的境界是过去和未来的交叉点,集中点,放射着一个人的未来和过去。一个诗人,他过去的修养、学养,他对远大未来的憧憬,都决定着他现在诗意的境界。而一个过去只有低级趣味的人、对未来斤斤计较的人,当前的境界也必然是低下的。

三,一个人的境界对人有指引、引导的作用。境界是浓缩一个人过去、现在和未来而成功的心理导向。人生,就是人的生活,人的实践。人首先要面对生活于其中,实践于其中的生活世界。

境界指引着人的生活和实践,一个低级境界的人必然过着低级趣味的生活,一个有着诗意境界的人则过着诗意的生活。张先生对境界的论述是对冯先生的补充,将他们加以融合,得出一个对境界比较全面的看法。

境界,是一种人生态度,它包括冯先生的觉解,对宇宙的了解和对自己行为的自觉,也包括张先生所说的感情、欲望、志趣、爱好等。境界是浓缩过去现在将来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体。境界是一种导向,对人的生活、实践起着指引的作用。从表面上看,大家都有境界,实际上,每个人的境界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是不同的。所以,一个人的境界是他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一个人的境界表现为他的内在状态,即中国古人所说的胸襟、气象、怀抱等。好像是虚的,实际上别人能感觉到。冯先生说他在北大当学生时,第一次进校长办公室见蔡元培先生,一进去就有一种光辉日月的气象,满屋子都是他的气象,这句话说的就是一个人的气象是别人能感觉到的。

二 境界的四个品味

冯先生把人生境界分成四个品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不同的人,世界和人生对他的意义不同。

最低是自然境界,处在这个境界中的人按习惯做事,不清楚做事的意义,他也可以做一些大事业,但他做这些事业是不知其然而然。比这高一步的是功利境界,处在这种境界的人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他可以积极奋斗,他也可以做有利于他人的事,甚至可以牺牲他自己,他是为了他自己的利,就秦皇汉武,他们做了对社会有利的事,他们是盖世英雄,但是他们的目的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所以他们的境界是功利的境界。再高层次是道德境界,处在这个境界的人行利,所谓行利,是求社会的利,因为这种人有一种觉解,就是人是社会的一部分,只有在社会中,个人才能实现自己。功利境界的人是求个人的利,道德境界的人是求社会的利。功利境界的人的行为是以占有为目的,道德境界的人的行为是以贡献为目的,功利境界的人的行为目的是取,即便有时候是予,他的目的也是取,道德境界的人的行为目的是予,即便有时候是取,他的目的也是予。最高的境界是天地境界,处在这个境界中的人,他的一切目的都是侍天。因为他有一种觉醒是人不但是社会的一部分,而且是宇宙的一部分。就是人不但应该对社会有贡献,而且应该对宇宙也有贡献,这就是知天。知天所以能够侍天;知天,所以能够乐天。乐天就是他的所见、所行都对他有一种新的意义。所以说乐,有一种快乐,是一种最高的精神愉悦。同天,就是同于宇宙大自然,消除了我和非我的分解这种境界。

自然境界所需的觉解最少,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依次需要更多的觉解,天地境界需要最多的觉解。天地境界也是一种混沌,但这种混沌并不是一种不了解,这是一种觉解的发展,同时这也是一种“我”的发展。在自然境界中,人不知有“我”,在功利境界中,人有“我”,在道德境界中,人无“我”,在天地境界中,人也无“我”,但是这种无“我”是人生只有真正了解了“我”在社会和宇宙中的地位,充分发展了真“我”,所以在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中的人才是真正的有“我”。

冯友兰先生认为境界有高低,所以不同的境界在宇宙间有不同的地位,具有不同境界的人在宇宙界也有不同的地位。冯先生说,从表面上看,世界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每个人所享受的世界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境界高的人,他实际享受的世界比较大,境界低的人,他实际享受的世界比较小。因为一个人所享受的世界,毕竟是他所感受、所了解的世界。

比如说,北京颐和园有玉兰花,每年玉兰花开的时候,从表面上看,颐和园的玉兰花是任何人都能享受的。但实际上,很多人并不能享受,这并不是说这些人买不起颐和园的门票,而是说玉兰花对这些人没有意义。有些富豪得了癌症,在家里修养,带他们的太太到公园里散步,一阵清风吹来,他感到非常爽快。他就感慨,怎么我过去就没有这种享受呢?这是他醒悟到在他过去的生活中,清风明月不是他实际能享受的世界。这不是钱的问题,他不缺钱,再说,清风明月也不能用钱来买。问题是清风明月对他没有意义,这是他的境界决定的。

冯友兰先生的区分是一种大的区分,实际上可以做一种更细的区分,比如功利境界,处在这个境界中的人,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可以分出不同的等级和品味同样的。处在道德境界中的人,也可以做进一步的区分。同时,我们就人生境界的区分也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境界可以既有功利的成分,也有道德的成分,而不是纯粹的功利或者道德境界。冯友兰所说的最高的人生境界是天地的境界,是消除了我和非我的境界,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一种超越自我有限性的审美的境界。

三 人生境界体现于人生的各个层面

一个人的人生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人的日常生活的层面,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送往迎来等俗务。人生俗务的层面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是工作的层面、事业的层面。社会中的人为了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有一个职业,用一个比较消极的说法是赚钱养家糊口,用一个比较积极的说法就是一个人一生要做一番事业,要对社会有所贡献。这是人一个核心的层面。第三个是审美的层面,诗意的层面,前面两个层面是功利的层面,这个层面,是超功利的层面。人生当然应该有一番事业,但人生也应该有一番诗意,人生的概念和事业的概念不是相等的概念,人生,不等于事业。除了事业之外,人生更应该有审美的层面。

现在社会的特点是工作压力非常大,竞争十分激烈,所以每个人每天都很忙碌。所以审美这个层面往往被排挤掉了。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今天颐和园的玉兰花开了,你去看了吗?”回答“哪有时间,没有这个闲工夫。”人往往把审美活动看成是没有意义的,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审美活动尽管没有直接的功利性,但他是人生所必须的。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生是有缺憾的。我们不能说最重要的层面,但是它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层面。

人生的这三个层面应该有一个恰当的比例。一个人不能把俗务的层面太膨胀了,把事业也挤掉了,把审美也挤掉了。整天想着柴米油盐,这用我们俗话说,太俗气了。一个人也不能把工作事业的层面搞得太膨胀了,整天忙忙碌碌,生活毫无诗意,这样的人生,好像也不是完美的人生。当然,一个人又不能把审美的层面搞得太膨胀了。大家知道,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八旗子弟就是这样的情况。整天提着鸟笼子逛大街、听戏、斗蛐蛐,把祖上留下的财产全部败光。

人生的这三个层面可以互相渗透,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蕴。事业的层面,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升华成审美的层面。比如大科学家,他们在科学研究中感受到宇宙的崇高,从而做到一种审美的愉悦。这就是从事业的层面升华到审美的层面。反过来,审美的层面有助于拓宽一个人的胸襟,也可以促进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审美的层面,转化成了事业的层面。

我现在要着重讲的是,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在一个人的三个层面上都必然会得到体现。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包括一个人的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应他的深层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巴尔扎克写过一篇论文叫《风雅生活论》,里头引用了两句谚语,一句叫“一个人的灵魂,看他手杖的姿势便可知道。”还有一句是“请你讲话、走路、吃饭、穿衣,然后我就可以告诉你,你是什么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必然从他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表现出来。我看有的公司招聘员工,先进行考试,然后选出比如四个候选人,最后请这四个人吃饭,吃完一顿饭,他就决定要哪一个人。他就通过你吃饭就看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我们举冯先生的几段话来说明这一点。冯先生在他90多岁的时候依然在写他的《哲学史新编》,他对学生说,他现在眼睛不行了,想要翻找新的材料已经不可能了。但他还能写书,他口述,他学生记录。他看新的书不行了,但他能在已经掌握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理解。我在北大对学生说,你过去看过的书,你可以有新的理解,你可以有新的问题。他说“我想一条老黄牛,懒洋洋地躺在那,把已经吃到胃里的草料吐出来,重新细嚼慢咽,不仅感觉有味,而且其味无穷,其乐也无穷,古人所谓乐道,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冯先生所说的乐道,就是精神的追求,精神的愉悦,精神的享受,这就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冯先生说,人类的文明,好似一笼真火。几千年不灭的在燃烧,几千年不灭是因为古往今来对人类文明有所贡献的人的人都是呕出心肝用自己的心血作为燃料,才把这真火一代一代的传下去。那他为什么要呕出心肝,就是情不自禁,欲罢不能。这就像一条蚕,他既生而为蚕,就没有别的办法了,“春蚕到死丝方尽”。他也是欲罢不能,冯先生说的这四个字欲罢不能非常好,我经常跟北大的同学讲,这是我们做学问的一种精神。就是对社会献身的精神,对个体生命有限存在有限意义的一种超越,就是对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这就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一个人的审美层面也体现一个人的人生境界。

四 追求审美的人生

刚才讲了,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一个有着最高境界审美境界即冯先生说的天地境界的人,必然有一个审美的人生。朱光潜先生在《谈美》这本书中提倡人生的艺术化,人生的艺术化,就是追求审美的人生。

那么什么是审美的人生,在我看来,审美的人生就是诗意的人生、创造的人生、爱的人生。

诗意的人生

诗意的人生就是回到人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人的最基本的经验世界,是最本源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之中,人和万物并没有间隔,这个生活世界就是中国美学中国哲学所说的真。自然在这样的世界中,人生是充满诗意的,这是人的精神家园。但是在世俗社会中,我们又习惯于以主客的眼光看待世界,那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对我们来说都是认识的对象,或者利用的对象。人和人之间,任何万物之间具有间隔。人被陷在自我的有限的天地之中,用陶渊明的话来说,就是落入“尘网”之中。德国哲学家马丁·路德把人生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你的人生,一种是我他的人生。

我他的人生被称为被使用的世界,就是把世界上的事物作为我认识利用的对象,从而满足的要求和欲望。这样,我就把一切纳入时空的框架和因果的联系之中,一切存在者都是和我分离的对象,这就是一种间接性。

而我你的人生,超越了主客二分,所以又称为相遇的世界,相遇就是和人的灵魂深处直接的见面。比如我凝神关注的时候,我进入了无我不分的境界,物我同一的关系中。与我相遇的不是这棵树的属性、本质,不是这棵树的物理运动化学变化,而是这个不可分割的树的整体,这是无限的你。没有任何的概念、体系、欲望、目的阻隔着我和你之间,这是关系的一种直接性。

他说人一直生活在过去里,他说时间并没有现在,除了对象,它一无所有。而现在是永恒的,对象是静止的、不中断的、僵死的、凝固的,本质的存在是在现在,对象的存在是在过去。这有点哲学的味道。我你的人生是超越了主客二分的人生,是诗意的人生,是当下的人生,是把握现在的人生。而我他的人生是主客分离的人生,是生活在过去里面的人生,是丧失了现在的人生。这样的人,一切都是过去式的,这样的人只能生活在过眼云烟之中,他把握不了现在。

所以诗意的人生就是跳出自我,跳出主客二分的间隔,用审美的眼光和审美的心胸看待世界,造架万物一体的世界。体验它无限的意味和情趣,从而享受现在,回到人的精神家园。我们有时会觉得人活得没有意思。感到人活得没有意思,可能有很多原因,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功利的眼光遮蔽了这个有意义有情趣的世界。从而丧失了现在。而审美去掉了这个隔离,造架了本来的世界,于是世界的一切都变得有情味,息息相通,充满了不可言说的诗意。

海伦·凯勒她虽然是个盲人,但她可以感受世界的美。她享受现在,她的人生是诗意的人生。马斯洛说自我实现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更有情趣,更能感受世界的美,他能从生活中得到更多的东西,他带着兴奋、好奇甚至狂喜来体验人生。对于自我实现者,每一次日落都像第一次看见,每一朵花都令人喜悦不已。他见到第一千个婴儿,就像见到第一个一样,这是惊叹的产物。这个人十次摆渡过河,但当他第十一次过河的时候依然有着强烈的感受,一种对于美丽的反映,一种兴奋,就像他第一次过河一样。

诗意的人生,每天世界都是新的。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乐根,一个人乐根,享受人生,他就把握了现在。世界上事物的意义和价值就不一样了,他的人生就成了诗意的人生。海伦·凯勒的一个朋友在森林走了一个小时回来,她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什么都没有看到。她说,你走了一个小时怎么可能什么都没有看到呢?他看不见,世界上的东西对他没有意义。

创造的人生

审美的人生是创造的人生。创造的人生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高度发挥,甚至发挥到了极点,这样的人生就充满了意义和价值,中国古人说“生生不息”就是说生而又生,创造了再创造。生生不息就是创造的人生。一个人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生命力和创造力。创造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才是五彩缤纷的人生。创造的人生才是审美的人生。因为人在审美的过程中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创造的追求。反过来,缺乏创造的人生是缺乏意义和价值的人生,是灰色的人生,是暗淡的人生,是索然无味的人生。

我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创造的人生。一个是我们北大著名教授朱光潜的例子。朱光潜先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当作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斗,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不到三年,朱光潜就连续翻译整理出版了黑格尔《美学》的两大卷,文化大革命以前他出版了一卷,后两卷有一部分是之前翻译的,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红卫兵抄走了。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有一次我在路上碰到朱先生,问他那些翻译找回来没有,他说没有找到。后来幸好找到了,朱先生就把它翻译完了,整理出版。黑格尔的《美学》很难翻译,因为涉及西方哲学、文学、文化的面非常宽,不熟悉西方文化很难翻译。所以当时周恩来周总理就说“黑格尔《美学》这样的书只有朱先生翻译,才能胜任愉快。”朱先生翻译完了三大卷美学。这是何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我就想起我小时候看到的丰子恺的一幅画,这幅画很能反映朱先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幅画画了一棵大树被拦腰砍断,周围就长出很多枝丫,树下站了一个小女孩和他的弟弟,小女孩把树指给他弟弟看,画上写了四句诗“大叔被砍伐,生机并不息,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我觉得丰子恺的这幅画和这首诗非常恰当地表现了朱先生的这种生命力和创造力。

再一个例子是苏联一个昆虫学家柳比歇夫,是苏联作家格拉宁在真人真事的小说《奇特的一生》写到的。这个昆虫学家让人惊奇的是他有超出常人一倍甚至几倍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我罗列一下他干的事情,他一生发表了70来部学术著作和12500张打字稿,内容涉及昆虫学、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进化论、哲学、无神论等等学科。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跑了很多地方,实地研究果树的害虫、玉米的害虫,他用业余的时间研究地藻的分类,收集了35箱地藻的标本,共一万三千只,这是多么大的工作量。不仅如此,他的学术兴趣广泛地叫人吃惊,他编辑了古希腊罗马史,英国的政治史,研究宗教,研究康德的哲学。他在研究古希腊罗马史时,古希腊罗马史的专家来找他讨论。外交部的官员来找他请教英国政治史中的某些问题。

柳比歇夫它的学术研究领域这么广泛,这么广博,取得这么多成果,并不表明他的物质生活十分优越,他一样要经历战争时代的折磨,他一样要花很多时间去跑商店。那时候苏联的生活条件也不好,要排队去买煤油,去买很多东西。他也有应酬,照他自己的记录,1969年这一年他收到419封信,写了283封信,他的有些信简直写成了专题论文和学术论文。他的同行拥有豪华的别墅,高档的轿车,他从来不重视这些东西。他只要有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就满足了。他没有让物质的享受把自己淹没,他也没有忽视审美的层面。他讨论但丁的《神曲》,他在晚上经常去听音乐会。柳比歇夫超越了平常人无法超越的极限,使自己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发挥到了惊人的地步。他享受生活的乐趣也比平常人多得多。

我认为朱光潜和柳比歇夫这两个例子非常典型,为什么?因为他们的人生是创造的人生,是五彩缤纷的人生,他们一生所做的事情要比普通人多得多。威廉·詹姆斯曾说普通人只用了他们潜力的一小部分,和我们想成为的人相比,我们只苏醒了一半。我们永远都在这一半的地方,永远不想突破这一半。马斯洛也说过,我们都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己更为伟大,我们都有未利用的潜力。我们许多人的确回避了自身的天职、召唤、命令、使命。大多数人都不想尝试超越自己可能性的局限。很多人都是在一半上生活,而朱光潜和柳比歇夫都是在极限上生活。他们都是自我实现的人。自我实现就是充分开发自己的天资、潜能,使自己趋于完美。创造的人生是值得追求的人生,创造的人生是趋于完美的人生。现在人才的标准有一条,超强度的使用脑力,我也跟我的研究生讲,要超强度地使用脑力,不要懒。人生应该追求最完美的人生,极限的人生,创造的人生。

爱的人生

审美的人生是爱的人生。一个人的人生充满了诗意和创造一定会给他带来无限的喜悦,使他热爱人生,为人生如此美好而感恩,并因此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所以诗意的人生和创造的人生必然带来爱的人生。我们能从天地万物的圣意,在一种勃勃的关怀中得到快乐,同时产生一种对天地万物的爱。花开花落都体现出生命的灿烂光华。爱花,赏花是因为人们对生命的无限的珍惜。事物有缘相遇,一定会在人们的心中激起无限的喜悦,哪怕是花,哪怕是一棵无名的小草,也是一样。这就是说自然的美。

生命的灿烂的光华激起人无限的喜悦,激起人们对人生的爱。这种对人生的爱必然和感恩的心情结合在一起。这样,人必然能感受到天地无限存在对个人生存的支持,没有他,人不可能实现自我,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感受到这一点,人必然会产生一种感恩的心情。这种感恩的心表现在拥抱一切的胸怀,表现为每个人对万事万物的爱,它使人产生世界何等美好的感悟,导致一种为这个世界行善的冲动,一种回报的渴望,一种崇高的责任感。

艺术的美同样也激起人们的爱。俄国一位著名作家多斯托夫斯基说他不止一次的参观德累斯顿的博物馆,那儿有拉菲尔的《西斯廷圣母》,还有许多古代大师的作品。每次都看得热泪盈眶,究竟是什么使人热泪盈眶?是洋溢在画上的精神的完美。它激励我们追求自身思想纯洁和高尚。在欣赏美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感觉到诚惶诚恐,仿佛那雨,那风,那鲜花,那大地的呼吸全部都嵌入了我们感恩的心,并且永远占据了他。他走进东宫博物馆,一直感觉到幸福。他说他看那些雕塑像,懂得所有这些雕塑对人类高尚情操的召唤。这是人类无比纯洁的写照。他几个小时坐在米洛的维纳斯像的旁边,悄悄地在那哭泣。他的话也是说,审美活动使人感受到人生的美好。那种感恩的心情从而激励自己追求高尚纯洁的人生境界。

这样的人生当然也包括男女之间的爱情,有了男女的爱情,人生就变得如此美好,马斯洛说情爱和性爱作为一种人生体验使人惊喜,敬慕,敬爱,并且有一种类似伟大音乐所激起的感恩心情。这些思想家和艺术家都告诉我们审美的人生是爱的人生,是感恩的人生,是激励自己追求高尚情操和完美的精神境界的人生。

总之,追求完美的人生就是追求诗意的人生,追求创造的人生,追求爱的人生。人们在追求审美的人生的过程中同时就在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不断提升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最后达到最高的人生境界,也就是审美的境界。

现在回到我们的开头,我们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一个学者,一个受教育者,不仅要重视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学问,更重要的是不断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气象,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去追求一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更有情趣的人生。我想,如果我们年轻的一代,我们的大学生都有这样高的精神追求,那么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

(根据叶朗2009年10月15日在浙江大学东方论坛上的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录音整理:刘芸)

第四篇:书香相伴 诗意人生

“如果你是一棵小树,那么书就是灿烂的阳光,它照耀着你,让你快乐地成长;如果你是一条小鱼,那么书就是清清的溪流,它滋润着你,让你快乐地成长;如果你是一只小鸟,那么书就是碧蓝的天空,它支撑着你,让你快乐地成长!”凝望女儿流连好书间的身影,我不由感慨万千:书,带给了她如此多的教益;书带给我们这个家庭如此大的影响。

我的家庭非常平凡,只是普通的企业员工之家,“书香”有限,“雅气”尚欠,但自从女儿上学,我们就致力于“书香家庭”的构建,希望能用和女儿一起读书的方式,来提醒和鞭策自己多读书,和女儿一起成长。

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在家闲暇之余,基本不去看电视,而是给孩子一个独有的天地书房,那里有明亮柔和的光线,舒适的桌椅,专用的书柜,一个宽松适宜的环境,使孩子感受到读书也是一种享受。让她慢慢喜欢并沉浸在一个书的世界里。有时与孩子一起出去,我们都会带上几本书同时也会购回新的书籍,让枯燥的旅途变成在书海里遨游的畅意!

孩子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我便尽所能做便是引导和鼓励孩子阅读好书。先是一些经典名著、比如《蓝鲸的眼睛》、《我要做个好孩子》、《小猪叽里咕噜》、《追踪小绿人》、温暖一生的人生感悟----《心灵鸡汤》、《爱的教育》,科普类的《昆虫记》等。除此之外,我们还给她订阅了《我们爱科学》、《动漫兴趣数学》、《童话世界》等报刊杂志。

读书重在分享。每看完一本好书,我便鼓励她与我分享。渐渐的,孩子不但喜欢自己看,而且还愿意把她读到的知识讲给我们听。比如在读《精灵鼠小弟》时她不厌其烦读鼠小弟的外貌头戴一顶灰帽子,手握一根小文明棍的小老鼠走在大街上是什么样子,还有他一个更奇妙的住所那便是一个香烟盒做成的小床,鼠小弟洗脸的烦恼,鼠小弟如何爬上水龙头如何用他特制的那个木头槌子敲打水龙头来洗脸的,在讲的过程中,一高兴起来她会模仿几个鼠小弟的动作,或和我们一起读。经常会提出一些问题让我们回答,有时被她问的答不上来。我们就会一起查阅书籍或上网去搜集她所需要的资料,来回答她的问题。有时我们也会就着她的话题随时找机会让她讲讲书中精彩的内容,或讲讲她的感想,有时让她把书中精彩的片段让我也读一读谈一谈,讨论读后感比如在读《昆虫记》时我让她同语文课本“蟋蟀的住宅”联起来,同时借题发挥使孩子热情高涨,当她拿着新发的课本回来说“卡罗纳”一文很感人,便缠着我要《爱的教育》一书再感受爱,她不会时,孩子也会进一步去查阅资料,当书籍满足不了时,她也会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当她掌握的知识自认为比我们多时,她欢呼雀跃,读书的成绩是孩子坚持读书的动力,小的成就感就更加激发了她的阅读兴趣。

另外,我们家离书店比较近,没事时出去散步我的孩子会不由自主的上书店转转,由她自由选择一些适合她自己的读物,如《鲁宾逊漂流记》、《八十天环绕地球》等等,然后回来我们和她有计划的每晚睡前阅读一两章,我家孩子有一习惯便是每晚临睡前不看书她会睡不着觉。一上床她便会轻轻翻开书页醉心于阅读中,只要一有时间我会陪孩子一起阅读,一起看,虽然有的词她看不懂需查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猜测,但由于一直以来的坚持,让她自己也感到收获不菲。没事时,孩子总是催着我们带她去书店,只要一进去,他就像饥饿的人见到了美味的食物,被书深深吸引。看到她埋头书海的样子,一种幸福洋溢心底。

让我们感到遗憾的是孩子对于书籍的涉猎范围不是很广。我们的做法是在家里尽量创造条件,家里的每一处都能看到书籍的影子,卧室的床头上有《森林报》、《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百科全书》等,客厅的茶几下多放几本孩子不太喜欢的书、订几份报纸,卫生间里有《日有所诵》、《笠翁对韵》、《弟子规》等让孩子在有意无意之中随手多翻几下,方便孩子阅读,无论何处都是书的影子。比比皆是无处不在。让我的孩子能够快乐和书籍交上朋友,让我的孩子爱上阅读,让书香滋润着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

和孩子一起读书,和孩子一起成长,不仅可以让我们共同享受阅读的乐趣;同时在交流中交流了情感,加深了对孩子的了解。腹有诗书,其品自高;腹有诗书,其德自谦;腹有诗书,其身自正。读书的人,谈吐清新而不凡,举止稳重而端庄,思想活跃而深刻,自信但又不自负。这是我们一家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不平凡的收获。

第五篇:心有感恩 诗意人生

“文明风采”比赛征文

心有感恩 诗意人生

学校: 武乡县职业中学 班级: 0905班 姓名: 关晓玲 指导教师:蒋亚平

心有感恩,诗意人生

0905班 关晓玲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题记

一首感人肺腑的手语歌,与其说这首歌歌词和旋律凄婉动人,倒不如说这首歌的由来与内涵更催人泪下,激人奋进。

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就出去工作,直到很晚才会回来。没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开始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着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妈妈每天都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都算是美味!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很晚了,妈妈还没有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总也等不到那熟悉的身影,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他走啊走,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她跑上前去,使劲摇晃着妈妈的身体,可妈妈却没有回答她。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就把她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但是这时她发现,那双眼睛并没有闭上!小女孩才突然明白了。他感到十分的恐惧,拉住妈妈得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攥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出一点声音。

雨一直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了,现在就剩下她自己,那眼睛为什么不闭上?是因为不放心他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么做。于是她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他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落。就这样,小女孩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到那双眼睛闭上„„

感恩,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又明亮。

感恩,如清新明媚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博大而宽广。 感恩,如晶莹灵逸的白雪;欣赏白雪,我们的内心变得安静而又平和。

感恩是什么?感恩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结草衔环,以报恩德”„„这些经典即使历经千年,依然广为流传!因为它能告诉我们感恩是一种健康心态,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怀抱一颗感恩的心,过错有时也是一种施舍;怀抱一颗感恩的心,失败便是成功之母;怀抱感恩的心,生命必将开出绚烂的花。

感恩的心,你可曾拾获?

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就常怀感恩之心。据说有一次家里失窃,被偷去了很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在回信中写道:“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好,感谢上帝:因

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的我生命;第二,贼偷去的只是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东西;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窃绝对是不幸的事情,而罗斯福却找出了为此而感恩的三条理由。

常怀感恩的心,我们便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与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正因为它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悦。常怀感恩的心,我们便能够生活在一个感恩的世界,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感恩的心是一条悠远的小溪,滋润着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让爱和温情在你我之间流淌。“哗啦啦„„”小溪欢快向前,带我们走向远方。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便拥有了爱的源泉,便拥有了全世界,让我们奉献彼此感恩的心,心存感恩,诗意人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爱留守儿童班会下一篇:关爱环卫工人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