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环境因素

2022-09-13

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强调指出, 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离不开国民素质的增强, 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广大群众身体的健康保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体能素质, 始终是体育工作的立足点和归宿。中国是一个拥有8亿多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 农村体育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

1 构建农村学校体育环境的要素

体育社会环境是指与体育这一主体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切社会条件和社会现象, 是政治条件、经济条件、人文条件的统一体。

1.1 农村体育发展的政治环境

1955年7月, 毛泽东同志发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提出实行农业合作化的号召。当年10月, 中国共产党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 国家加快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农业合作化运动带动了包括农村体育在内的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同年召开的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青年业余文化工作的决议》, 这份文件的第三部分第四条规定:“在农村应倡导组织民兵和青年喜爱的体育活动。”这是目前能收集到的, 中央一级组织机构提倡开展农村体育最早的文件。1956年6月10日, 国家体委和青年团中央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农村体育工作座谈会,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的有关农村体育的会议[2]。

当前, 改革开放的深入使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对农村体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农村的深入实施, 国家体育总局把2004年作为“农村体育年”, 提出了“全面奔小康, 身体要健康”的口号, 在全国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2005年12月,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并在2006年2月发出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2006年全面启动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提出了“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任务, 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康工程的意见》。这些都为当前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1.2 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经济环境

在当前我国如火如荼的经济体制改革大潮下, 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面前, 社会各阶层都发生了许多变化, 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 农村也不例外。

首先,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实现了腾飞, 百业兴旺, 国民经济总产值快速增长, 但是在广大农村, 特别是偏远山村, 仍然有相当部分的农业人口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奔忙, 农村依然处于普遍贫困状况。就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而言, 从改革开放开始的1978~2005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达到7.1%”, 但农民无法赢得与其劳动量相称的经济回报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医疗、教育”等沉重的支出中, 农民的个人经济状况并不乐观[3]。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资料显示:我国农村人口现金纯收入为1640元/年, 月平均收入仅136.67元, 中西部地区则收入就更低了[4]。如果在一个缺衣少食、富余的精力和时间都非常有限的情况下, 讨论代表更高生活层次的体育需要就是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虽然为解决农村体育资金少的问题, 1997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及地方体育局通过体育彩票公益金, 分别投入10亿元在农村社区配建“全民健身工程”、实施“雪炭工程”、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但这些相对于全国农村居民的体育需求来说, 仍然显得杯水车薪[5]。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是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一个根本难点。

其次, 城乡之间、村落之间的经济状况存在明显差异, 贫富悬殊较大。城市与周边农村、东南沿海地区农村与中西部偏远地区农村, 从经济条件、生活方式、文化层次等各个方面来说都有着根本区别。经济收入的差距刺激着农民的生活目标, 影响着生活态度。绝大部分农民为摆脱生活水平落后状况, 将精力和时间全部用于积极劳动, 获取经济收入上, 甚至不惜以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农忙时奔波于田间地头, 农闲时也会寻找机会进城务工。在这种生活状态下, 属于上层建筑的体育行为从思想上不容易被广大农民接受也就不难理解了。

经济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同样会受到经济基础的强烈制约。经济是发展现代体育的物质基础, 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水平会对体育产生巨大的影响。研究某个领域的体育发展, 必须要对其领域的经济环境进行深入的探究, 作出正确的判断。或超前、或落后, 脱离现实经济基础而制订的体育发展论调都是空中楼阁, 是无法落实到实处, 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 形式主义、“政绩工程”将会对中国农村的体育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甚至是破坏作用。

1.3 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是指以文化传统为负载, 以人内心世界充盈为目标, 即以社会主体的人文精神、人文意识、人文品质、道德水准和文化心理素质赖以生成和提升的社会文化背景。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同样离不开人文环境的支撑, 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更离不开体育人文环境的支持。社会文化环境对体育有着孕育、指导、渗透和促进作用。

我国农村处在以小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环境中, 习惯了平和、宁静、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 传统的儒、道家思想在农民脑海中依然占据着重要位置, 保守、内敛是我国农民体育行为和习惯的基调。一方面, 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虽然因为受到了现代社会的冲击而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是总的来说, 其文化根基并没动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维系着他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习惯于用血缘、家族的传统习俗来构建自己的社会生活方式, 难以认同采用体育活动的方式来构建社会生活的人际关系, [6]“血缘”与“业缘”观念上的冲突, 制约着农民在思想上对现代体育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 部分体育工作者对农村人文环境特点理解不足, 强行将现代体育观念和竞赛项目在农村推行, 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众所周知, 无论从形式、内容和发展规模来说, 西方奥林匹克体育已经已经成为目前中国体育的主流。西方体育文化源于古希腊, 经过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 在工业生产、市场竞争的社会条件下, 以城市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 是以竞技运动项目的竞赛为特征的一种体育文化。竞争观念被鼓励和提倡, 是其思想的核心, 这与我国农村体育的人文环境显然不符, 甚至是相背离的。如果, 将当前城市中流行的西方竞技体育项目想当然地照搬到充满东方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我国农村, 在一个完全不适合的环境下生长, 其结果只能是胎死腹中;如果强制推行, 最后产生的必然是一个不伦不类的怪胎。

2 结语

近年来, 随着党中央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 农村体育工作也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农村学校体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体育仍处于低水平、不平衡、不科学的状态, 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居民体育文化需求, 广大农民的身体素质也不尽如人意。系统论中著名的“木桶理论”指出, 一个用若干木板箍成的木桶的容积不取决于最长的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显然, 农村体育就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那块“短板”。农村体育的落后与贫弱影响了全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是不争的事实[7]。没有8亿农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就没有中华民族整体身体素质的提高。农村体育如何健康快速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作为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对农村体育的深入研究具有现实而又重要的意义。

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 农村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显得格外重要, 农村学校体育是农村体育事业里重要的一部分。当前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在传统的体育发展观下, 仍然存在着大量问题。文章运用体育环境学科知识, 阐述了影响农村学校学生体育活动方式的环境因素。

关键词:农村,体育环境,学校体育

参考文献

[1] 熊茂湘.体育环境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5.

[2] 夏成前, 田雨普.新中国农村体育发展历程[J].体育科学, 2007 (10) :33.

[3] 左新荣.我国农村群众体育开展乏力的社会因素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7 (3) :9.

[4] 徐颂峰, 等.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6 (1) :6.

[5] 刘庆青.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动力要素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6) :44.

[6] 徐忠, 周卫平.重庆农民参与全民健身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7 (6) :46.

[7] 黄爱峰.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体育发展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6 (6) :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真空预压法在北方某场地工程软基处理中应用探讨下一篇:中国梦想的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