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论文

2022-04-14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会计政策选擇近年来一直是会计以及资本市场研究中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会计政策的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和使用者据以做出经济决策的正确程度,进而关系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在对会计政策选择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进行会计政策选择,规范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提出了若干建议。

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论文 篇1: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盈余管理问题也开始在我国出现。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是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段。根据盈余管理与会计政策之间的相关性,在对会计政策选择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进行会计政策选择,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会计政策;选择;盈余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济业务的多样化及复杂化,财务信息质量会更多地与会计政策的选择联系密切。会计事项的初始确认与后续计量更多地依赖于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应用。可以说,会计政策的选择贯穿于整个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始终,其政策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与否和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一直是目前比较关注的问题。

一、会计政策的应用

(一)固定资产政策变更

企业的资产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固定资产上,但固定资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优秀的固定资产政策对于企业的盈余管理有重要意义,而折旧方法主要通过折旧率达到影响企业盈余的目的,是目前较容易操作且效果较好的一种固定资产政策。但该项政策存在诸多弊端,例如,固定资产预期的不确定性较高,可能影响企业财政预算的分配以及企业资金流,对于上市企业可通过此项方案影响企业的利润总额。

(二)坏账的计提方法的变更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方法是灵活的,可以在改变坏帐准备方法、折旧率和折旧年限基础上改变使用花销,如折旧范围,从而达到企业运营者的要求。但对于此事我们仍应一分为二的看,此项政策对于运营良好的优秀企业,可以有效改善企业发展利润方面存在的不可控。但对不良资产较多的企业,该种方式可能导致企业运营对于企业判断,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带来隐患。

(三)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需要从根本上调整,不仅需要从当前季度着手,也要根据往年财务状况,注意对前几年财务报表的调整,从而确保企业利润报表的完整性和可信性,通常不会改变存货估价方法。使用库存价值统计变动收益管理的方法不仅可以合理控制公司当前的利润,也可以更合理地进行资产重构,控制库存成本。

(四)合理利用联营与合营的界限的盲区

联营与合营始终没有统一的界限,且在联营或合营不能掌控的市场范围中没有价值计量的统一标准,无法达到双方的共识,所以合理应用联营和合营界限的价值盲区有重要意义。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合理应用联营与合营价值盲区,对自身进行合理的结构性调整,对于企业本身的盈余管理有重要意义。公司可以利用调整投资公司的股份进行合理的估计,并调整最终的利润和公司的总资产和结构。上市企业较容易执行,从外面也很难被探测到,投资者可以通过此种方式进行合理的资产重构,提升自身竞争力,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企业应用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优势

(一)更合理的融资

融资作为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优秀的盈余管理可以使企业进行更大、更高质量的融资。而社会对于企业投资通常会考虑企业的营运能力、发展潜力等多方面因素,但由于彼此所掌握消息的不对称,企业更有效的融资会采用某些方式使他们的营业利润表现得更为稳定,显示他们有潜力,有持久力,从而达到促进投资和资本引入的目的。债权人往往比较注重企业的利润额、规避风险能力和还贷能力,企业为了得到这笔钱一定会证明他们在任何时候都有稳定的利润和还贷能力,以保证债权人基金的安全运营。因此,合理的盈余管理对企业的融资有重要意义。

(二)更合理的缴纳税务

合理的避税可以更有效地应用企业本身的固有资金流,企业的资金流如同血液,对公司的经营业绩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企业合理的缴纳税务对企业的运营有重要意义。而合理的会计政策选择在这里扮演这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选择失误将为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经营负担。通过上市企业的会计政策的变化,可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前景。合理税务缴纳金将极大程度保证企业的资金流,有利于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运营状况。

(三)合理应对政策调控

出于政治成本动因进行盈余管理,一般在垄断性行业或国企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政府政策调控对于国企来说具有重大的影响,政府在国企中扮演的不仅仅是税收者的角色,还是股东和治理者,因此国企在运营上也更多地要考虑国家的宏观政策,响应政府的号召,完成政府布置的战略任务。

三、合理应用盈余管理的对策

(一)规范上市企业的职权划分

由于我国多数上市公司正处于转型阶段,董事会以及监事会的责任归属尚未达到真正的平衡,我国企业需要保证企业并不掌握在一人手中,而是处于在多人监督中寻求发展的平衡,充分发挥监事会的职能,使盈余管理真正有效、有用、有益,充分保证企业各位股东及员工的利益。而监事会在其中责无旁贷,需要充分发挥监督财政,出谋划策的作用。董事会作为最重要的决策部门,更应杜绝职务功能的交叉、重叠,避免权利的集中,保证董事会的权利公平性、决策的公开性、决断的公正性,使其充分发挥盈余管理的优势。

(二)健全财务信息的及时共享机制

及时、有效的财务信息对盈余管理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有效规避操作中的不规范、不正当的行为。使企业不仅能对董事会本身负责,更能增强债权人对企业的信心,使债权人融入企业中,对企业有更直观准确的判断。在共享信息与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同时,也不能损坏企业本身的利益,在共享的同时寻求一种平衡,达到企业和债权人双方利益的最大化。这不仅符合融资本身双赢的原则,更能使企业拥有更好的口碑,这种透明公开的信息模式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性的基础,减少企业本身隐藏的坏账,打破原有月度、季度报表的传统信息共享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时代的优势。而会计政策在其中发挥着节制的作用,使利润报表稳定,合理控制企业发展的走向。

(三)建立科学的运营体系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在吸取监事会、董事会合理化建议的同时,也应建立科学的运营体系,在运营过程中避免以偏概全。如W Chan Kim 和勒妮。莫博妮在2005年2月出版的《蓝海战略》中指出:“在企业运营中,应为企业制定简洁、有效且富有创造力的目标,重新界定自身企业的营销范围,避免发展过程中由于企业发展目标的不明确而陷入激烈且利润较低的价格战争,应提前对企业进行前景规划,分析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选择最为合理且对自己最有利的营销范围进行规划。”会计政策也是如此,充分、准确的科学体系可使企业财务状况、资产结构表现得更为直观,避免由于不全面的财务报表对企业决策者的影响,而且易在债权人面前形成不负责的企业形象,而完善、有效的科学指标控制体系有利于管理者结合企业的发展做出合理的判断,从而选择更优秀的决策,也有助于企业的盈余管理。

(四)加强审计监督力度

审计是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必要的外部约束,是非常重要的。尊重会计师在审计方面的独立职能,使会计事务所有独立承担法律风险的能力,也使审计部门不再受内部环境的制约,达到监督、监管的目的。一旦出现问题,严惩不贷,不能因为一再姑息,而使审计部门有其名、无其实,形成会计与审计对立的风气,而是营造规范的企业运营环境,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

(五)发挥市场自身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约束力

美国第二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就如何根治政治腐败问题曾表达:政治腐败不可能仅靠不断制定法律来解决,只能通过建立一种制度,使广大民众都了解政府的运转和政治的内涵,让人民监督的办法来解决。在政府调节的同时,使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也能发挥作用,减轻政府调控压力,而市场本身也会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市场经济氛围。加强政府、股民对于市场经济的责任感,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政府,使社会对于企业一起监督,营造良性的企业竞争环境,净化市场竞争氛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参考文献:

[1] 金乐茹,熊运莲.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价值以及企业股东与债权人间财富转移的影响研究[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12,(4).

[2] 张文华.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理论分析[J].交通财会,2013,(3).

[3] 冯澎览.会计政策选择:基于盈余信息治理的思考[J].北方经济,2012,(8).

[4] 孟庆若.试论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动因及治理[J].现代商业,2011,(5).

[5] 高慧.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企业盈余管理浅析[J].新疆财经,2010,(1).

[6] 李新海.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J].商业经济,2012,(17).

[责任编辑 陈凤雪]

作者:刘宇会 孙静瑶 于善波

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论文 篇2:

浅析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

摘 要:会计政策选擇近年来一直是会计以及资本市场研究中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会计政策的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和使用者据以做出经济决策的正确程度,进而关系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在对会计政策选择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进行会计政策选择,规范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企业管理;会计政策选择;负面影响;盈余管理

一、企业会计盈余管理产生的客观性

1.信息不对称使盈余管理成为可能

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是由股东的投资而存在的,但所有者往往并不直接经营公司,而是委托公司管理当局负责直接经营公司,这就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一方面,股东及其他信息使用者要想了解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就需要公司管理当局提供有关公司的财务信息。在现实中,总是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的提供者通常比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更多的有关公司生产经营的信息,即使是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前者比后者通常也有更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管理者与投资者之间只是一种合约关系,双方目标不一致,即存在着合约冲突,管理者有违背投资者的要求以获取利益的需求。也正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使得盈余管理成为可能。

2.权责发生制原则使得盈余管理成为必然

在权责发生制会计下,公司的净利润由经营现金流量和应计利润额两部分组成。经营现金流量建立在收付实现制原则的基础之上,可控性小。而应计项目则不同,它既可以通过会计程序,如坏账准备计提政策选择来实现,也可以采用契约的方式,如提前或延后票据出票时间改变交货方式等改变交易时间和方式来进行盈余管理。在权责发生制原则的约束下,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坏账准备的计提以及一些预提和待摊费用等这些会计政策上有很多选择余地,带有很大主观性的项目都直接对应计利润,进而对会计盈余产生影响。

3.会计准则不完全和滞后性使会计政策选择

会计政策的选择是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股份制企业的出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从“受托责任观”的角度要求会计信息能尽可能“可靠”地反映企业的客观经济活动及其经营成果。这样就出现了基于权责发生制、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的系统会计方法,这一会计方法能较为公正、准确地计算每一个会计期间的盈利,从而能用于评估不同时期的企业经营业绩,较为可靠地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对资源营运的受托责任,而这是投资者共同关心的;权责发生制的记录不是在伴随交易的现金的实际收入或付出之时,而是在具有现金后果或财务影响的交易发生之时,因而产生了收入和费用的跨期摊配问题,会计报表中有了各种应计项目,尤其通过应收款项、应付款项等账户的记录能更好地预测预期的现金流入的变化。

二、降低会计政策选择产生信息负面影响

1.服从宏观经济政策原则

由于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会直接引起一定时期各会计要素的变动,因此企业选择会计政策要充分反映国家总体经济形势和现实,考虑会计政策选择的宏观经济后果。比如,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发出存货计价应选择后进先出法而不是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在技术进步显著时期,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不能一成不变地选择直线法,而应选择对此时来说更为恰当的加速折旧法。

2.合法性和公允性原则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应当是在准则、制度规定的可选择范围内进行。超越这个范围就是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在允许的可选择范围内,企业进行具体的选择就有一定的独立性。此时的独立选择需要公允性的指导,要求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尽可能可靠和相关。

3.一贯性原则

企业选用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以免损害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但是保持一贯性不能以牺牲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为代价。如果原来的会计政策选择已经不再适用宏观的经济环境或企业的经营环境,企业应该及时地对会计政策选择做出变更,并充分披露该变更。

4.适用性和整体优化原则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要以企业的整体优化为目标,从本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发展状况出发,在了解本行业和相关产业的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并随着环境变化,给予必要、合理的调整和完善,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会计政策选择体系。

三、加强企业会计盈余信息管理有效途径

1.转变收益观念,建立全面收益观

传统的收益计算立足于受托责任观和收入费用观,以利润为核心,放大了盈余的作用,刺激企业进行盈余管理。而全面收益观立足于决策有用观和资产负债观,追求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和负债是否符合其定义和确认条件,正视真实资产、负债条件下净资产的增加,强化资产负债表观念,淡化利润观念,体现全面收益观,从而可以起到削弱盈余管理根基的作用。

2.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企业会计准则

应当参照国际惯例,进一步修订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以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范围。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问题会不断涌现,如一些重要的表外信息、无形资产以及一些重要的非经济信息的披露等,需要会计准则及时进行补充修订和不断完善。

3.明晰产权并设计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

产权制度对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具有先天的规范和界定功能,因为产权的明晰为会计信息系统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两个重要条件:第一,股东追求资本收益的最大化;第二,各利益相关方与管理当局之间存在经济上的和约关系。因此,只有产权界定清楚,会计准则的运行和会计信息的生成才会有效率,才能既允许和鼓励企业根据会计交易费用的高低进行会计政策选择,又可发挥会计准则的激励约束和资源配置的作用。

4.完善现有的上市、配股、停牌的制度

上市、配股、停牌的制度的不完善成为盈余管理的诱因,应建立一个包括货币量指标和实物量指标、财务数据和生产经营数据的多参数控制体系,以综合衡量和测定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公平、公正、公开地确认其配股资格。同样摘牌的条件是“连续三年亏损”,这样有些公司便可能通过盈余管理先多转费用,为第三年“转亏”做准备,以避免摘牌。因此,也应建立一套指标体系,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指标单一而使管理当局容易进行调整的缺陷。

5.建立法律诉讼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处罚成本大于收益可以减少踩红线的动机。要建立企业、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机制,企业过度的盈余管理,注册会计师因徇私舞弊或重大过失而不能发现上市公司过度的盈余管理甚至舞弊,致使投资者和债权人蒙受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厉国威、徐冰.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财会研究.2008年(14)

[2]段绪梅.企业盈余管理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2008年(2)

[3]何群英.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0)

[4]熊黎、田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企业导报.2010年(1)

[5]谷长辉.债务重组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5)

作者:彭欣 李美慧

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论文 篇3:

中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的内涵及其关系,进而对中小企业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其影响进行了探讨,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可能有筹资动机、避税动机和报酬动机。为避免滥用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应完善相关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加强会计信息披露,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结构,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盈余管理

随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完善,盈余管理问题也开始在我国出现。然而我国对中小企业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因此本文把中小企业作为论文的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对中小企业日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本文阐述了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的概念,通过对中小企业的会计政策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分类,分析其盈余管理的动机和影响。有利于指导中小企业合理地选择会计政策,减少滥用会计政策的情形。

一、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

会计政策选择是指企业在身处行业的环境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的过程。例如在核算存货发出成本时,是选择先进先出法,还是加权平均法或者其他计价方法。盈余管理是指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控制企业的利润,这种方式可以合理運用,当使用过度则会对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一般分为调长利润、调小利润和利润平稳等几种。

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会计政策选择是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结果会影响到企业的营业发展规模以及未来的现金流量。会计政策选择是手段,盈余管理是目的。盈余管理主要是通过这种选择的结果来实现的。盈余管理的产生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必然性存在着联系。但二者的目的是存在差异的,自身的动机和采用的手段也不统一。再加上个人机会主义以及利益主体的利己性,使得企业管理层很有可能为了自身的收益而进行盈余管理。

二、中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1)融资动机:中小企业在投资项目期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仅仅通过自有资金还是不能满足其需求的,融资便是中小企业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当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时,银行会对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考核,而每一方面都应达到银行的标准才能给予贷款。因此,企业为了能顺利贷款,往往会比任何时候表明自己的还贷能力和稳定的利润,以保证投资人的资金运营安全,通过这种选择能很好的调整各个会计期间的情况,从而使企业的各个指标都达到标准。

(2)避税动机:税费是企业不可避免的现金流出,减少税费就可以增加企业的净利润,也可以提高企业的会计盈余。中小企业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合理的避税,中小企业避税动机的主要原因就是利用这种选择来调节当期会计利润可以降低应缴纳的税费,减少企业现金支出。

(3)报酬动机:企业的工资是由基本工资和奖金构成的,因为仅仅靠基本工资是无法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的,因此,奖金和福利就起到很大的作用了。而这一般是通过企业的经营业绩来评定的,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就是管理者创造出来的净利润,在利益的诱惑之下,企业管理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就产生了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就是在平常的会计业务中,通过这种选择来进行盈余管理,达到操控盈余的目的。

三、中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1)恰当的盈余管理方法能帮助中小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实现共享和有效的流动。盈余管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企业的管理层对其下属各个机构的内部信息有充分的认识,对其存在的问题也有正确的认识。企业的内部信息是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若想要将项目的信息以报告的形式传递给员工和利益相关者是十分困难的,此时盈余管理就能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对内和对外的传递。

(2)当会计政策选择失当时可能会造成会计失真,使企业的可信度受到质疑。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对于中小企业内部以及外部的相关机构的信息使用者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给自身的发展铺路,容易使年末会计报表上的数据不准确,财务报表反映的经营业绩和实际收益有很大的出入,使披露的会计信息缺少客观真实性,给投资者和银行留下不好的印象,对以后的项目投资和贷款不利。

(3)影响投资者、债权人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当中小企业发生滥用盈余管理的情况时,投资者和债权人仅仅根据会计报表上反映的数据,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因为无法了解该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这种情形会影响到投资者做出有误的决策,从而使得投资者对企业将来是否能实现收益目标产生质疑,久而久之其利益也会受到损害。

四、结语

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有利有弊。为了防止企业过度进行盈余管理造成会计失真,治理盈余管理就必须严格要求企业遵守信息公开原则,同时企业应减少暗箱操作,促使其从适当反映企业实际情况处进行合理的会计政策选择,从而有效的控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其次,通过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可以有效的规范这种选择,让过度使用盈余管理的源头得以控制。最后,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和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下,中小企业应严格要求会计人员遵纪守法,坚定自己的职业操守,提升自身的职业判断,提高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适当的进行会计政策选择,合理的利用盈余管理。

参考文献:

[1]孟庆若.试论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动因及治理[J].现代商业,2011(5):225.

[2]王虹.盈余管理动机、会计政策选择与约束——基于资产减值准则变迁的实证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NO.175(4):103112.

[3]王怀栋,秦江萍.论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J].商业研究,2004(21):1416.

[4]罗芳兰.论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J].经济视角(下旬刊),2010(2):7274.

作者简介:刘晓清(1995),女,汉族,湖南湘潭人,在读研究生,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研究方向:环境会计。

作者:刘晓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计算机防范技术网络安全论文下一篇:自动化监控系统安全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