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人才培育对策浅析论文

2022-04-1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外语人才培育对策浅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大连是中国软件与服务外包的中心城市,坚持以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为原则,以国际化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方向,以人才培养、引进为核心,大力开拓以ITO、BPO为代表的服务外包业务。本文从分析大连IT教育现状入手,剖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建设全国IT教育基地的思路和对策。

外语人才培育对策浅析论文 篇1: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 中外合作办学对于推动高职教育事业的国际化、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劣、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合作办学教学质量。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通过对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供借鉴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

在旅游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无论是本土旅游的国际化还是国际旅游的本土化,人才国际化是最关键的因素。所谓国际化旅游业人才,需要具有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具备流利的外语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熟悉国际经济运行规则与法律法规、掌握品牌国际经营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毋庸置疑,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和输送合格的旅游应用型人才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旅游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应迎接国际旅游市场对人才高要求这一挑战,因此高职旅游人才培养国际化势在必行。为培养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并具有国际视野的旅游人才,全国各高职院校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尝试,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在2006年与澳大利亚威廉·安格理斯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合作开办酒店管理、旅游管理高等专科教育项目,2016年增設西餐工艺专业,并成立中澳国际酒店管理学院这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更加有利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育国际化专业和特色课程,促进旅游专业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区域旅游产业国际化发展。

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起着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作用,是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和良好的教学运行机制的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劣、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工作在中外合作项目运行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学及其管理体制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有效的教学管理系统是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因此突出教学管理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核心作用,使教学管理能够在全面考虑所引进的专业、课程、师资以及本校师资、实训、生源质量等特点的基础上,有效安排、整合、具体落实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和教材等,从而高质量地完成合作双方共同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达到合作双方共同认可的培养目标,保证学生培养质量。我们在合作办学的实际教学管理工作中发现了诸如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生源质量、教学条件、评估体系等方面的问题,对出现的这些问题需要加以深入思考与分析,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提高中外合作教学管理水平。

一、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外语基础较差

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中澳合作专业为例,中澳合作专业招收的学生来源复杂,有的是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有的是中职院校毕业生,有的是没有参加高考通过提前招生选拔而来,还有些是退伍后复学的学生。这些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英语水平较弱,而中澳合作专业30%以上的课程均由澳方教师全英文授课,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在相同的学习时间内中澳合作专业学生承受语言学习和专业学习双重压力。此外,中澳合作专业学费远远高出其他普通专业,能就读的学生大多家庭条件优良,加之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动力不足,也给教学管理人员等教学教务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二)优质中外师资不足,影响教学质量

在外方师资方面,由于签证、薪酬、教师个人等主客观原因,项目引进的外教人员并非全部来自外方高校的优秀教师,有些外方课程不顾教学规律,过多采用“飞行教学”或“集中授课”,中方教师和课程为其开路,使学校整体教学管理秩序紊乱,也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在中方师资方面,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中澳合作专业为例,澳方要求参与中澳合作专业授课的中方教师也必须具备澳方师资资格和双语教学能力,但是现实中由于中方教师赴国外培训交流机会人数有限,能用外语表达流利的优秀双语教师不多。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用中文教学代替双语教学或者双语教学比重缩水的情况,这不仅使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而且也会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隐患。此外还存在专任教师、行业兼职教师、外聘教师、刚毕业新教师等多种师资现状参与教学。这样组成的中外教师队伍难以胜任中外合作专业的教学要求,难以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

(三)教学质量监管体系缺乏,影响合作办学质量

目前,还未建立起国际认可的完整的教学质量监管指标体系和评定标准,监督管理部门也缺乏必要的评定依据和执行手段;在政策执行中,监督检查不力的问题也比较突出。表现在教学质量管理上,缺乏被社会认可、公正有力的外方监管措施,存在管理松散甚至不到位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质量。由于合作办学的行政监管体系过于封闭,未能有效地推进社会评价体系的建立,对外国教育提供者的教育质量缺少统一合理的评估认证标准和体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发展过程中,还不能利用社会评价体系提供的信息来调节教育服务的供求关系;在资格认证和质量保障方面,中外双方之间缺乏合作与共识,缺少一个双边或多边认可的评价标准。

此外,目前中澳项目因需要双方共同管理,教学活动的网络化还不统一,需要进一步构建起一系列涉及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信息、试题、教师、学生、教室等教学资源的教学信息数据库,实行教务网络化管理,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二、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实行英语分层次教学。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学生入学之初进行英语水平测验,根据成绩分成A和B两个层次,采取难度分层次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实效性和教师英语教学的针对性。

强化专业英语和出国英语教学和培训。在大学英语公共基础课的基础上,加强饭店专业英语、烹饪英语等与专业高度相关的英语课程教学,提高学生职业外语能力。选拔英语基础较好、有出国留学深造意向的学生集中培训雅思英语,提高学生出国深造比率。

加强课程体系衔接。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由于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因此需要在课程设置上把国外的培养标准同中国的教育特色结合起来。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设置中,要注意语言类课程与专业课程、中方课程与外方课程的衔接问题。一方面,要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引进国外优势课程,对原有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另一方面,也要本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在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上既要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基本功,也要重视实践性课程和学生职业技能,最终形成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计划体系。

(二)加强外籍教师管理,提高教师素质

对所有的新任外教进行到职培训,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法律法规,以做到知法、守法。介绍学校的课程体系、教学环节,鼓励新到任与任职时间较长外教间的沟通,通过到职培训,坚持教学评估,及时反馈信息,可以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有助于外籍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教学和研究工作成绩显著的外籍教师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倡导人文关怀,外籍教师远离故乡和亲人,由于文化、社会、工作、生活等环境的变化,面临着繁重的工作压力,这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及时、主动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尽早适应文化差异,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此外,要有计划地选派中方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到国外进修、访问,使教师学习新知识,学习新的教学观点和管理方法,开拓国际视野,增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师资国际化,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服务水平和师资队伍水平。

(三)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

(1)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制。中外双方共同聘请富有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学科负责人、教学管理人员等组成教学督导组,按照符合双方标准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定,帮助教师采取整改对策,从而达到稳定、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2)建立学生教学质量评议制。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对中方和外方教师的意见,并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以帮助他们克服薄弱环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3)要组成考核评估小组。定期对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工作认真、教学质量高、学生反映好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对评估结果不合格的中方教师可解除聘任,对外籍教师则协商拒绝其来我国任教,从而保证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

三、中外合作办学成果展望

(一)形成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依托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和管理模式,拓展与外方在专业合作、课程开发、师生互派、项目跟踪以及引入国际通用职业标准、国际执业证书对接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逐步形成能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标准和模式,促进旅游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

(二)打造具有国际执教能力的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

开展“浸入式学习”,派遣更多的優秀教师赴外方合作学校、国际顶尖旅游院校和企业,多层面了解国外高等旅游职业教育在教学方法、策略、文化和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及国际顶尖旅游企业的服务理念与工作方法;建立“互渗式”教学团队,组成中外教师教学拍档,共同进行教学研讨、开发课程教材等。

(三)培养具有“国际标准+国际实践”的高素质旅游人才

按照中外合作办学制定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标准,开展短期赴国外学习交流、学分互认,充分体验国际化教育环境和氛围;利用国内顶尖品牌实训基地,培养具有“国际标准+国际实践”的高素质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晓云.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实践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

[2]李振红.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应措施[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3]施余兵.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及其完善[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0(3).

[4]张崇.浅析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的优化策略[J].长江丛刊,2016(14).

[5]苏丽萍.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2015(10).

[6]张筠.高职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16,18(4).

作者:张慧彦

外语人才培育对策浅析论文 篇2:

辽宁省(大连)建设全国IT教育基地的思路和对策

摘 要:大连是中国软件与服务外包的中心城市,坚持以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为原则,以国际化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方向,以人才培养、引进为核心,大力开拓以ITO、BPO为代表的服务外包业务。本文从分析大连IT教育现状入手,剖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建设全国IT教育基地的思路和对策。

关 键 词:软件与服务外包;教育基地;卓越工程师;IT培训

一、引言

大连是中国软件与服务外包中心城市之一, 2011年,大连软件出口、服务外包出口持续快速增长,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4亿美元,执行金额10亿美元,拥有外包企业近1000家,就业11万多人。2012年大连高新园区2至3月份拟开工软件园项目4个,分别为航天科研试验保障中心及航天软件产业园项目、软通动力科技园项目、海辉国际软件园项目、龙头软件园项目,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上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中的软件园区预计5年内将实现就业20万人,产值达到1000亿元,累计吸引投资500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需要有充足的IT人才支撑才可以实现,那么如何培养和保证能有充足数量的IT合格人才,成为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大连IT教育的现状分析

大连现有专科以上的高等院校3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0多所,年培养IT相关专业人才近万人。除此之外,大连的IT教育培训业经过近 15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种办学主体的市场格局,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办的培训班、具有IT行业背景的培训中心、行业协会的培训中心、各种学会团体办的培训班、社会力量联合办学等100多家。随着培训市场的不断发展,口碑好、品牌价值高、教学质量过硬、就业形势良好的培训机构将会越来越强大。传统大学以及一些学历培训机构将逐步走高,品牌价值高的中等培训和品牌优良的企业技能培训继续保持平稳,部分不注重教学质量、不重视市场、不注重品牌的培训教育机构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逐步形成以重市场、重品牌、重质量、重就业为主的高等院校、行业培训、技能培训为主的三足鼎立局面。

三、大连IT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的矛盾突出

尽管我国高等院校每年都有大量的IT专业学生毕业,但大多数都很难快速满足企业用人需求,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在校园里很难获得实际的项目操作经验。因此,IT行业如今最普遍的问题就是,高校培养的IT人才相对过剩,而企业却找不到合适人才。在调查中发现,如果单从数量判断,我国每年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完全可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但应届生实际工作能力却普遍偏低。所以,人才的匮乏严重影响了软件产业的发展,而高校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的用人需求脱节,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软件人才的短缺。

(二)民间IT职业教育存在短视行为

为了解决短期内的燃眉之急,许多民间教育机构开始涉足IT教育,几年来他们确实培养了许多实用型的“人才”,解决了就业问题,但其培养的人才在未来可持续发展方面却值得忧虑。纵观中国IT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当前的IT职业教育尚处在一个由发展起步阶段向爆发性成长期转型的过渡阶段。整个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各类花样百出的招生广告、鱼龙混杂的IT培训机构充斥着市场。在行业自由竞争愈演愈烈,IT培训行业市场的“马太效应”将日益明显,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而有专家预测,这一趋势在未来的3年内将更加清晰[1]。

(三)企业IT教育浪费社会成本

软件企业为使新人能够胜任工作,在每名新员工身上花费的培训时间至少要6到12个月的时间,这无形之中就加大了公司的人力资源成本。又由于软件行业的特殊性,人员流动较大,如果培养出的软件人才不断流失,企业就会疲于不断地培养新人的过程中,如此高昂的培训成本往往是企业难以招架的。并且,由此引发的软件开发的延续性问题和交付时间难以保证,将直接造成企业信誉和产品质量下降。为了企业的发展,许多企业因无奈而自己培养IT人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虽然有的企业把成本转嫁给学生,实质上也间接地浪费了企业的成本,更是浪费了社会的成本。

(四)IT人才结构不合理

在软件行业,较为合理的软件人才结构的高、中、初之比应该在1:4:7,呈“金字塔形”分布,然而我国的软件人才的总体结构分布却存在着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分布,即软件“高端人才”(系统分析师、项目经理等)和“低端人才”(软件编码人才)严重短缺,这种人才结构配比上的失调,严重阻碍了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已进入转型期:逐步摆脱低水平外包业务,不断向高端、高附加值业务发展。从软件制造、测试向软件设计的业务转型,对IT人才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端人才,特别是熟悉国际外包业务流程的人才已成为产业发展最急缺的人才。

(五)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目前国外在这方面开展的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所谓“合作教育(Co-Op Education)”模式,这种模式在世界43个国家的大学中实施,其中不乏世界一流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乔治亚理工学院等。合作教育是一种非常严谨和严格的产学合作办教育的模式,学生在校期间轮流在学校学习和在产业实践,在产业实践期间顶岗工作、有报酬,学生毕业前已积累较丰富的产业工作经验,受到产业界的欢迎。这种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但是由于受经费、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当今的中国企业不愿接受学生实习,这就导致了传统的培养模式难以达到培养目标[2]。

(六)IT培训缺乏因材施教的灵活性

近几年来,有一定IT公司背景的教育企业具有体制灵活、反应迅速,适应力强等诸多特殊优势,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有着更加强烈的愿望和积极性,因而,他们的竞争力也得到更加显著提高。他们将逐渐增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并最终占领主要市场。具有大公司背景的办学机构的地位将进一步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但目前各家培训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技术标准缺乏差异性,培养方向不够多元化,课程设置缺乏足够的灵活性。这就造成了同样的培训内容,基础较好的学生感觉比较简单,无法有效地提升个人的IT技术水平,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又感觉吃力,不能切实改善自身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

四、大连建设全国IT教育基地的思路和对策

我国软件业要发展,关键在于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需要大量的产业后备军,比较合理的IT人才培训供应链应该是高校、专业IT培训机构和IT企业的互动链条。高校教育相对稳定,偏重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的人才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IT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则更加实用,更能紧跟市场需求;另外通过与企业合作进行的专业化高标准的职业技能培训,也是完善人才教育体系极为重要的一环。针对大连的IT教育现状,特提出如下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IT教育基地,规范IT人才培训标准,建立完备的培训机制。

由政府牵头建立IT教育基地,设置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培训内容,建设一个集人才培训、服务企业和高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使之成为大连的一个品牌,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对参与培训的行业企业及培训机构进行严格的选拔,建立相关的准入制度,通过规范IT人才培训的标准,建立完备的培训机制,使得进入基地的每一位学员都是以“专业培训+企业实践+保障就业”的模式完成培训。

(二)要建立教师培训基地,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1. 将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化,鼓励和要求教师参与实践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由于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绝大多数的高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师的实践机会少,工程实践能力弱,具有实践背景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也远不能达到要求。因此,需要建立提高教师工程能力的基地,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激励机制,让教师在基地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如果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了,那么在他们的教学活动中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得以传授工程实践的思想,会更好的将工程技术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这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 保证教师掌握最新的IT技术

IT技术发展速度迅猛,教师的知识需要及时更新和充实,了解和掌握行业尖端技术,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最新的技术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行业企业要有针对性的开展短期课程培训,让教师了解行业发展的最前沿技术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习行业的新规范新标准。企业和学校都要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保证教师知识及时更新的目标得以实现。教师深入企业不能蜻蜒点水,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要主动承担这些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其在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3. 聘用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吸引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高校任教,从而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各高校院系可设置“特聘教师”等岗位,吸引一批行业专家、技术骨干、高级工程师到学校“短期上岗”,聘请他们对专职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参与课程设计环节或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此外还应允许一些符合条件的兼职教师参与高校教师职称的评定,并给予适当的报酬或荣誉称号。总之,打开校门,欢迎企业中的行业专家走进课堂,不仅提高了高等工程教育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更促进了高校和企业在人才、技术和文化上的沟通与交流。

(三)结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探索IT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适合IT人才快速成长的育人新机制。

1. 校企合作探索IT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以国家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真正做到以合作创新路,以合作促提高、以合作谋发展。要在合作领域上有所拓宽,合作层次上有所提升,合作内涵上不断丰富,积极开展宽口径合作、多样化合作、深层次合作,真正做到以联合推动合作,以整合促进合作,以融合提升合作。校企合作还应该走更加深层次的道路,以共建学院、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课堂、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从招生到就业,企业全程参与,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完成人才培养,这样既能够保证招生生源,同时学生的就业也得到了保证,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2. 校企合作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由行业企业根据IT技术的发展变化,适时提出人才培养标准,制定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制定各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提出相关课程的考核标准。同时设定若干门专业选修课程,以适应不同的院校及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保证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这样使一部分现在由培训机构和企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完成的基本课程,由学校完成。企业的培训可以直接由项目实训开始,从而缩短人才培养时间,提高人才培养效率。改变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建立高校和行业企业间的制度化联系。

(四)分层次教学,培养各类IT人才

培训企业应着手进行整个培训体系的升级调整。根据参训学员的基础水平的不同,将技术课程的难度设为高、中、低三大类。同时,可结合不同院校的外语教学方向,在技术课程体系调整的同时,适当进行IT英语、IT日语、IT韩语等专业外语能力的强化培训。

1. 高端课程——理论深化

针对大工、海事等一本重点院校的学生,为其提供高端培训课程,以技术开发原理及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深化为重点,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与理论掌握,以满足学员进入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创新等工作的发展需求。

2. 中端课程——实践应用

针对二本的理科院校及综合类院校的软件学院,为其提供更侧重IT企业实际技术水平要求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项目实训等方式,切实提高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积累实际项目经验,培养团队精神与职业素养,从而能尽快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

3. 低端课程——辅助支持

针对其他大专或以下学历水平的学生,为其提供理论教学更为浅显、技术培训更为基础的技术课程,使学员在通过短期针对性培训后,能够胜任技术支持、测试等基础IT职位的岗位要求,满足IT行业对基础性人才的需求。

(五)对于行业企业及企业培训机构的政策支持

设立专项培训补贴,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与大中专院校、培训机构开展人才培训、课程引进以及师资培训和引进等合作,由市专项资金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培训补贴。重点鼓励中高级人才培训,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已经开展的“普惠制”培训还应该进行下去,要充分总结过去工作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继续做好相关工作。

(六)要将大连IT教育基地建成全国IT产业的人才摇篮

大连对于全国的IT产业而言,其地位越来越重要,辐射作用正在不断增强,大连IT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使得全国各高校成为大连IT业未来的“人才储备库”。大连的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要广泛和省外的其他大学联合,吸引他们到大连的IT企业参与实践,一方面可以解决目前高校缺乏实习实训基地的状况,还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基地,将更多的人才吸引过来,通过培训提升就业档次,成为实用型人才,做大IT人才市场。

(七)将大连的IT教育基地建成政府机构与众多国内外企业交流的平台和咨询服务中心

要突出自己的技术优势,依托我市高校和众多科学院所的技术力量,以大连软件园各IT企业为后盾,结合自身管理经验和教学水平,立足于IT产业的市场发展,瞄准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不但要为个人和企业提供高端软件培训,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应用等计算机技术和培训,还要为各个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服务,使基地成为政府机构和众多国内外企业交流的平台和咨询服务中心。

(八)建立良好的就业服务平台

随着就业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就业导向在培训市场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职业教育首先应为就业服务。学员选择职业培训的直接动机是为了顺利就业,就业导向已经在整个职业教育领域受到普遍重视。开发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实习就业基地是保证提供良好就业服务的前提,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要建立一个IT人才培养信息系统,全面掌握和管理相关IT人才的数量、质量、技能水平、职业技能方向等信息,为企业选拔人才和学员就业搭建一个就业服务平台。

(九)要根据不断变化的业务类型培养IT人才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努力,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高端业务比例明显提高。有数据显示,目前大连从事离岸外包业务的企业中高端业务的比例已经接近30%。近些年,高新园区还加快了云计算、物联网和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速度。技术更新换代快,使得人才培养呈现出加速度不足的情况。在嵌入式人才缺口大的同时,3G、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兴领域也招人迫切。所以,行业企业和培训机构要紧跟IT新技术的发展,培养与之相适应IT人才,特别是熟悉国际外包业务流程的高端人才。

五、结束语

吸引招纳一批既懂技术又有市场经验、教育培训经验和管理经验的高端人才,充分利用我市二十余所高校的师资资源,通过整合大连市场上的200余家培训机构,建立一套完备的培训机制和科学的管理规范,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做强、做大IT人才教育基地,打造大连特有的职业教育品牌,使大连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IT人才集散地。

参考文献

[1]任文鹤. 中国IT培训行业报告 各家培训机构现状分析 http://edu.ifeng.com/peixun/detail_2011_09/19/9294558_1.shtml

[2] 何小东,刘艳,刘国强.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无缝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70-172

[3] 吴勇毅,许金水. 何日破茧成蝶?——IT教育培养模式的困境与突破[J].软件工程师,2011(3):29-31

[4] 黄国兴.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J] .计算机教育,2010(23):14-20

[5] 王翔.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打造现代IT教育产业链条的思考与探索[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9):184

[5]徐敏,王莉敏.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浅析[J].前沿,2010(5): 282-283

作者:毕丛娣

外语人才培育对策浅析论文 篇3: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及对策

[摘要]文章认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指出高职院校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对策主要有转向大文化观,重视技术文化,重视关键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价值取向

[作者简介]罗静(1969- ),女,苗族,贵州思南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和茶树遗传育种。(贵州 铜仁 554300)

高职院校尽管有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职能,但最重要的使命和最中心的工作还是人才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从根本上来说,都取决于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对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进行思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持有的价值取向

我国的高职教育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培养了大批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还存在非常明显的缺陷,比如学生有技术少文化、刚毕业有一定的就业竞争力但后发优势不足等。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高职教育在过去的发展中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马克思非常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在他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的全面性既包括需求的全面性,也包括能力的全面性。①我国的教育方针也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告诉我们,教育所培养的人是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我国高职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做得不够,许多高职院校只把眼光盯住学生的技能提升,似乎只要有了一定的技能什么都可以不要,技能是学生发展的一切。而且只盯着眼前的就业,没有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以至于有的高职院校津津乐道于其比较高的就业率。殊不知,刚毕业就就业不一定意味着未来有好的发展。当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取向不可能是一元的,办学条件差的学校可能更倾向于功利,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可能倾向人的全面发展。”②但是,从总体上看,作为高职教育不管怎么选择,人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都是其必然的价值取向。

二、高职院校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对策

1.转向大文化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重视物质文化轻视精神文化、过分强调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性而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见物不见人,以及因功利主义教育影响而使人的精神与肉体的分离等问题,如果不加以引导,必然影响人才的培养。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非常尖锐地指出:“技术上的知识虽然重要,它却不能解决我们内心的压力和心理上的冲突;由于我们获得了技术上的知识,而缺乏对生活整体过程的了解,所以技术变成了一种毁灭的手段。”③所以,要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就必须更新价值观念,转向大文化观。所谓大文化观,即认为文化是具有普遍渗透能力和广义性质,能够对社会经济生活以及教育的各个方面都起着作用的一种现代文化。这种文化观虽然是把文化放到人类社会、科学技术以及经济、政治等大的范围和大的背景里去考察,去认识和研究,但是它不是以功利为目的的庸俗的泛文化论,它的本性是以“人”为核心。因此,大文化观不是“从‘文化成果’的角度,也不是从‘文化结构’的角度,更不是从功利实用的角度立论,而是着眼人和人性”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文化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含义就是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首先,转向大文化观,有利于高职院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因为创新人才一定不是精神与肉体分离的人。其次,大文化是全面的文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生态有着丰富的内涵,既有物质文化也有精神文化,不能只重视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更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培育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生态,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它是一所高职院校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

2.重视技术文化。我国高职院校没有不重视技术的,但是仅仅重视技术还不够,更重要的要使技术文化化。传统技术观只看到技术而不知道技术里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为地把技术与文化割裂开来。为此,技术哲学家西蒙栋呼吁抛弃传统的技术观,转向技术文化观,并认为“当前文化的特质是把技术归于非人性的范畴”⑤。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看法,“人们逐渐扬弃从技术的本身来考察技术,开始对技术本身进行深刻的文化反思”⑥。H.波赛尔进一步指出:“技术本身必须在一种文化框架内进行审视,否则我们可能会全然误解技术。”⑦根据波赛尔的观点,把技术放在文化的框架内思考,就得出了“技术文化”的概念,并且技术文化也有由具体的、有形的机械、工具等人造物所构成的器物层的文化,由知识、原理、技能、行为规范等构成的制度层的文化,由技术思想、技术方法和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心理定式和道德伦理规范等构成的观念层文化。器物层处于技术文化的表层,观念层深藏在技术文化的内部,制度层在器物层和观念层之间。虽然器物层的技术文化人们容易感受到,比如工具、机器、设备等。但是“制度、观念文化更为重要”⑧,因为“正是技术中所蕴涵的丰富多维的文化资源,构成了人之所是、人之所在”⑨。那么,什么是技术文化呢?所谓技术文化就是“以技术为本体或‘源’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联系”⑩,即因技术而产生的文化。技术一旦文化化,就具有教育价值,具体表现在:一是技术的智慧价值。二是技术的创造价值。三是技术的“善”的价值。因此,如果把高职教育异化为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那就是对高职教育的最大的误解,“如果技术只被人从工具主义或者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待,那它就没有任何文化上的价值”11。所以,只有全面地认识和把握技术文化及其教育意义,“并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去把握与开发这种价值,高职教育才不至于迷失方向,也才能显示出它的真正价值”12。总之,一定要转变思想观念,不能只就技术而技术,要充分发掘技术的丰厚的文化意蕴和教育的价值。只有这样,我们的高职教育在增进个人的幸福尤其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才能担当其应有的使命,这就是我们探讨技术文化的意义之所在13。

3.重视关键能力的培养。何谓关键能力?在国际上叫Key competencies,最早是由德国梅腾斯于1972年提出,指那些与专业知识和技能无关,但是学生毕业后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基本能力,是一种可迁移的、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能力。2003年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OSTA)提出了中国自己的《核心技能标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指出:关键能力包括信息处理、交流表达、与人合作、解决问题、数字运算、革新创新、自我提高、外语应用八种能力。当然对关键能力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讨论,比如褚善东将关键能力分为自我学习、竞争意识、职业素养、综合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方面;卢晓春、胡昌送等人将其划分为自我学习的能力、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追踪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六个方面。14尽管对关键能力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对关键能力的作用和意义,人们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比如蒋永忠等人认为:“要想使学生将来能够适应并胜任新的工作、新的任务和新的环境,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就必须让学生获得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与人的综合素质有关的能力——关键能力。”15刘新平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化生产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劳动者的职业关键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劳动者具有了职业关键能力,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工作需要。”16总之,关键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有利于学生毕业时的就业,又有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在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4.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创新。早在《礼记》中就有“苟日新,又日新”的记载。可以说,创新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今天,我国正在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作为高等教育中一种类型的高职院校,无疑也肩负着创新的使命。要完成创新的使命,其重要的落脚点就是培养创新人才,即通过培养创新人才来完成创新的使命。正如有的专家所说:“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一流大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自身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17也许有的人会认为高职院校办学层次偏低,能够培养创新型人才吗?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也只是高职专科层次的学校,他们就明确提出了“时时创新,事事创新,人人创新,处处创新”的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他们“注重的是教学方法方面的创新,从而培养出有创意的‘产品’,也就是我们的学生”。为此,南洋理工学院还获得了新加坡创新优异奖。其实,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中也不乏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比如淄博职业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系2007级的毕业生张艳春毕业后不到半年时间在山东青能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独立开发研制完成的技术革新项目“新型自动套筒研磨机”,使原来需要2~3人且4~5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变为自动安全操作,不需要人具体操作,并且把时间缩短到一小时左右就能完成,为此获得了该公司颁发的“技术创新奖”,成了公司的红人。可见,高职院校也是能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同时,从人才自身的成长与发展看,创新能力,也是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创新人才的素质是综合的,主要包括创新人格体系、创新知识体系和创新能力体系。创新人格体系包括兴趣、好奇心、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人生态度等;创新知识体系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创新能力体系包括创新感知能力、创新记忆能力、创新想象能力、创新实际能力。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对技术的要求也是发生变化的,要适应这种变化,没有创新的能力,就很可能被淘汰。

[注释]

①文军萍.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所包含的内容[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5e13a81f650e52ea55189851.html,2011-10-30.

②阂建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内涵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23.

③(印度)克里希那穆提.一生得学习[M].张南星,译.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0:17.

④于惠玲.大文化观浅探[J].天津师大学报,1997(3):22.

⑤(法)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M].裴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6.

⑥⑧⑨1112陈向阳,顾建军.技术文化视域中高职教育价值的再审视[J].中国高教研究,2010(10):75,76,76,76,76.

⑦(德)H.波塞尔,刘钢.人文因素与技术事实、人造物及其解释[J].哲学译丛,1999(3):74.

⑩李亚青.试论技术文化[J].中外科技信息,2008(6):9.

13侯长林.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DB/OL].http://dlib.edu.cnki.net/kns50/detail.aspx?dbname=CDFDTEMP&filename=1012280

371.nh,2011-10-30:109.

14卢晓春,阎子刚,胡昌送.我国关键能力研究现状与趋势[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78.

15蒋永忠,张颖,黄锐.高职学生关键能力构成要素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10(4):58.

16刘新平.浅析高职教育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J].内江科技,2007(2):131.

17高宝立,宗秋荣,杨雅文,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视野[N].中国教育报,2011-02-23.

作者:罗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时期下大学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城市房屋拆迁案件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