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资电商发展现状与机遇

2022-09-14

规模化农业与农资电商

创新2.0时代下, 传统行业“互联网+”

2014年5月, 习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概念, 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有三:一是经济增速变化, 二是经济结构升级, 三是发展动力转化。也就是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 经济结构从中低端转向中商端, 经济发展动力从过去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依靠深化改革驱动和人力资本提升、技术进步带来的创新驱动。自2002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电子商务开始真正在中国兴起, 尤其是近几年来, 电子商务以其开放性、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 已经高度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 发展速度十分迅猛, 成长空间极其广阔。可以说, 电子商务已经与人们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高度融合, 成为国民经济提质增效、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提升的有效途径。2014年, 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13万亿, 增速达28.6%, 带动就业、创业超过1000万人。

2015年3月5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 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 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 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 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国务院2015年7月4日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在这个指导意见中,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核心内容之一。其中第二条是“互联网+协同制造”, 第三条是“互联网+现代农业”, 第八条是“互联网+电子商务”。在这个指导意见中, 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智能制造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加速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构建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 培育多样化网络化服务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行业电商和跨境电商, 推动电子商务应用创新。国家对电子商务的发展目标是, 到2020年, 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大市场。

从国家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 在国家顶层设计中的很多核心内容是关系到传统农资企业和经销渠道未来发展问题的。在农村电商火热发展的风口上, 无论是生产企业, 还是流通企业, 大家都同样面临着抉择, 是被时代摒弃, 还是跟上时代步伐做好转型, 非常重要。

我国面临的农业规模化

(1) 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8%, 一个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将变为拥有5亿农民的农业大国。

(2) 截至2014年12月底, 我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932.22万户, 比上年底增长14.35%, 增速较上年同期增加4.02个百分点, 注册资本 (金) 129.23万亿元, 增长27.70%。其中, 农民专业合作社128.88万户, 比上年底增长31.18%, 出资总额2.73万亿元, 增长44.15%。

(3) 我国正在推进的土地确权登记为耕地进一步集中打下坚实基础。

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指出, 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 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应从我国人多地少、农村情况千差万别的实际出发, 积极稳妥地推进。《意见》强调, 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地方全面负责的要求, 在稳步扩大试点的基础上, 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

农业电商势在必行

农业作为传统行业的代表之一, 毫无疑问也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今年5月8日, 国务院出台“电商国八条”, 提出加强互联网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 中央财政将拿出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随后传出消息, 商务部等二十多个部委参与的《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指导意见》初稿已经完成, 最终文件将以国办发文的形式出台。这是首个全面部署农村电商发展的文件。5月20日,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今年新增1.4万个行政村通宽带, 在1万个行政村实施光纤到村建设, 95%以上的行政村通固定或移动宽带;明后两年, 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的政策导向, 都为农业的“互联网+”带来了无限可能, 而互联网+农业的新模式也势必为农业创新和创新2.0时代下的“新农人”创业打开了巨大空间。

我国面临的电子商务环境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4年底, 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49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47.9%, 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人均每周上网26.1小时。截至2014年12月,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 较2013年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

(2) 截至2014年12月, 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61亿, 较2013年底增加5953万人, 增长率为19.7%;我国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从48.9%提升至55.7%。

(3) 专家预计到2016-2017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将达40000亿元。阿里研究院的数据显示, 2012年阿里网络零售平台农产品销售额达到198亿元。

(4) 2014年全年社会物流总额预计超过210万亿元, 同比增长8%左右;物流业增加值超过3.4万亿。物流在电商驱动下正在日益成熟和强大。

我国面临的农资经销商和农业生产者

(1) 据调查, 在农业主产区已经有一半以上的农资经销商转型为合作社或尝试转型农民专业合作社。

(2) 在农村, 30~45岁的农资经销商占59.3%, 且网络购物的经销商占到50%。

(3) 当期, 目前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经销商担心被直销或电商替换掉, 生存空间堪忧。

(4) 阿里研究院2014年《发现新农人》报告显示, 截止到2014年底, 阿里零售平台农产品卖家数量达75万家, 同比增长98%。结合淘宝网店的就业打动效应, 仅阿里零售平台狭义新农人就已经突破100万人。他们有四大基因:互联网基因、创新基因、文化基因和群体基因。

综上分析, 未来我国现代农业生产将面临更加定向的规模化, 适度规模化趋势一方面让60万经销商的生存空间堪忧, 亟待寻找新的服务模式。另一方面上万家肥料企业将开始向几十万家大大小小农场供应产品, 通过互联网与新农人群体建立紧密的互联网关系。高速的网络、便捷的物流、规模化的农业发展趋势让农资电商在我国部分区域成为可能。

农资电商的操作模式

农资电商项目的操作模式实质是整合已有的资源优质, 联合上游农资生产企业打造自主农资品牌, 以优质低价的农药、化肥、饲料等农资为主打产品, 以产品及物流仓储的成本价为产品最终的零售指导价, 跳过层层代理及批发商, 以农化服务网络体系人员为主进行产品的田间推广, 以自有电商渠道及合作电商渠道为线上资源, 拉动农资产品线上需求, 让农业生产者得到价廉物美的农业生产资料。同时, 在项目建设与运营中采用互联网为平台, 充分使用大数据, 并引入互联网金融和保险业务, 以农化服务人员为核心, 向农业生产者提供农技指导、农产引导, 解决农业生产资金瓶颈和降低产业风险, 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组织专业田间问题处理队伍进行现场服务, 最终使产业者、消费者利益最大化。

其次, 也可以回购国内外特色农产品, 并进行安全检测, 进行对农产品优选, 对农产品进行相对应的认证贴标, 打造自己的品质认证体系, 将不符合健康标准的特色农产品拦截在销售环节之前, 保障市场秩序, 通过自有渠道或合作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推广及销售, 通过直销、众筹等模式让消费者购买到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农资电商圈第一类是农资商城, 目前主要有:大美农电商、上农网、农资导报农资商城、中国购肥网、中化商城、云农场、中合金网、龙灯电商、胜邦绿野云公社、哈哈农庄、田田圈、和邦电商、京东农资电商和农商1号等。第二类是商品交易所, 主要有NCCE南宁——东盟交易所、青岛商品交易所、黄河商品交易所和天府商品交易所等。农资商城的主要特点是有图片、有商品、有价格、有折扣。商品交易所的特点是有数量、有竞价、有投资空间。

综上分析, 农资电商的操作模式 (以B2C为主) 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 网上直接采购, 又称挂牌交易, 直接将农资产品以低于市场批发价或零售价的方式, 在网站或商城销售。种植大户或者经销商可以直接采购。

(2) 农资线上团购, 是另外一种促销方式, 企业为了提高农资销售量, 尽快回笼资金, 规定在某一时间, 某一地区, 以便宜价格在网上推出某一团购产品, 供农资经销商或种植大户采购。

(3) 农资限时抢购, 一般用于新产品试销或库存抛售, 企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 以低于市场批发价格甚至出厂价格在网上销售某种农资产品。

(4) 农资线上竞拍, 农资供需双方按照规则提出最低价格, 购买者或供应者提出高价或减价, 通过多轮竞价后达成网上交易。

(5) 粉丝营销模式。通过建立某种开放的设计平台, 发展忠实粉丝, 在粉丝中培育和挖掘客户, 实现网上推广, 线下销售。

找准方向, 把农资电商真正落实到位

近几年来,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比较迅速, 但对于农资行业来说, 电商实际上仍处于摸索前进阶段。由于农村市场的特殊性, 决定了农资电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固有销售模式和消费观念的影响

从目前看, 很多农资电商的交易模式颠覆了传统销售模式和消费习惯, 网上商务平台交易代替了直观的店面购物, 网上支付代替了取代了传统的现金交易。这些形式转变, 肯定会让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信誉保证等产生一种看得到、摸不着的感觉。

另外, 电子商务的应用对硬件的配备和使用都有较高要求, 广大农村用户对电子产品的使用还存在较大的障碍。

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

我国的电子商务起步较晚, 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特别是网络技术和安全方面的问题表现最为明显。尤其是农村, 网络的覆盖率还是相对较低。

物流配送体系的限制

近几年国内的城市物流配送网发展的比较快, 但对于农资产品来说, 尤其是化肥这种大宗物品和农药这种危化品的物流配送, 从县城到乡村的最后一公里, 对企业来说仍是很难打通的。

对于农资电商来说, 如果不找准方向, 这些问题可能就会成为难以逾越的天堑。从刚才大家交流的信息来看, 我个人觉着“大美农”电商平台所选的方向和切入点都比较准, 无论是分区域运营、移动终端应用, 还是对现有渠道和配送资源的整合, 都是有利于消除现有矛盾、节约成本、实现电商落地的。

积极转型, 培育农资电商发展新业态

转型有三个方面, 一是思维方式, 二是经营方式, 三是管理模式。

思维方式转型

要做好农资电商, 首先就要有互联网思维, 而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点是平台思维、快速致胜、客户至上、专注创新。因此, 要想做好农资电商, 必须依靠一个好的平台, 用周到贴心的服务、不断创新的模式, 去快速的整合终端资源。

经营方式转型

农村市场的规模非常之大, 加上农资行业的特殊性因素, 农资电商的运作难度要比城市电商大的多, 要想做好农资电商, 单纯依靠个体力量是非常难的。要想真正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真正解决农业种植一体化问题, 必须采取“纵横联合、抱团发展”的模式。

管理模式转型

第三方电商平台一个最大的特点, 就是产品丰富、用户众多, 加强管理就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运营商除了自我约束、严于律己外, 还必须把管理向严细化转型, 对所有上线的商家和商品进行严格把关, 要求大家必须“诚信经营、质量为本”。只有让用户在得到价格优惠的同时, 购买到真正质量过硬的产品, 才是快速和长久发展之道。

农资电商的瓶颈与应对策略

网上交易有很多好处, 例如节省成本、节省时间、价格便宜等等, 但农资不同于普通消费品, 需要大宗物流、资金来解决。所以, 农资电商也面临着很多瓶颈。

农资电商可能遇到瓶颈

(1) 用户操作知识欠缺。农资电商要向成功最关键的不是产品好坏, 而是用户是否熟悉流程, 是否会使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当前, 种植大户、农资经销商、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者知识结构亟待提高。

(2) 农资产品质量与安全。农资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位于第二位, 与其他生活用品最大的区别是:化肥、种子、农膜的需要量大, 农药有毒。如果产品出现问题, 以吨、公斤计量的退货成本可想而知。

(3) 农资交易环境监控。买卖双方资金流的需要及时监控, 保证货到付款非常关键。

(4) 农资线下物流运输。虽然物流很发达, 但对于农资产品来说, 距离、吨数、交货期能否及时保证非常关键。

农资电商应对策略的建议:

(1) 农户操作知识普及。网上论坛普及+线下销售普及+技术手册推广。

(2) 农资产品质量与安全。网络三方协议、产品保证金、索取样品、第三方拨款。

(3) 农资交易环境监控。选取成熟交易平台:支付宝、国有银行网银服务, 实施第三方。

(4) 农资线下物流运输。与经销商合作或建立仓库系统, 让经销商变为产品服务商。

高端农化服务是关键农资电商成功

分区域打造农化服务网络, 随时派遣农化服务人员现场服务。高端农化服务是电商根本, 整合农化农技专家, 线上解答、线下走访, 专业服务, 全程在线, 推荐科学套餐购物, 最终解决农资电商运营商与顾客之间的服务关, 为广大客户解决后顾之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院校《化工设备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下一篇:档案查借阅制度的健全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