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论文

2022-04-27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作为工程施工者必须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本文从质量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出发,首先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施工质量不重视、人员素质不高等,然后论述了推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加强人员管理、健全质量控制的组织网络、监督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论文 篇1:

浅论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

摘 要:建筑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最终质量能否达到国家规范和业主的要求,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和成本控制,因此,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我们只有加强质量管理,才能实现向管理要效益,向质量要效益。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这对统筹建筑施工全过程、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优化建筑施工管理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建筑产品的质量更是事关群众利益和公共安全。因此,施工企业必须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增强质量责任意识,从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落实质量责任,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

一、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质量管理体制不尽完善。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在旧体制的基础上逐步改革完善形成的,或多或少还带有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打上的烙印,还存在着政企不分、政出多门的状况。由此形成的局部封闭管理和内部监督体系,难以实行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一些政府部门执法不力,导致行业内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不能得到有效遏止,其结果往往保护了落后,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2.施工企业法律意识薄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既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规范。但一些施工企业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在施工活动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不断发生。

3.市场准入把关不严。市场准入制度不仅有利于建设市场有序管理,而且对参与建设各方从总体素质上予以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而一些地方和部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疏漏,在施工企业中出现虚假的有资质无能力或高资质低能力的不正常现象或存在无证施工、借证卖照、超规定范围承包,或逃避市场管理搞私下交易等等,必然对建设工程质量构成严重威胁,从而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4.施工和管理问题。许多工程质量问题,往往是由施工和管理所造成。例如:不熟悉图纸,盲目施工,图纸未经会审,仓促施工;不按图施工。把铰接作成钢接,把简支梁作成连续梁等,不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如现浇混凝土结构不按规定的位置和方法任意留设施工缝等;不按有关操作规程施工;缺乏基本结构知识,施工蛮干。如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梁倒放安装等。

二、提高工程质量要严把六关

1.严把市场准入关。政府要把好市场准入关。要严格审核施工企业是否具备必须的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金、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等资质条件。必须具备与工程建设要求相应的资质等级和业绩具备足够的技术管理能力和装备水平,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施工活动,杜绝无证、越级承揽工程。第三、严格工程材料的采购使用。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采购和使用的工程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规定。要严格检验进场的材料和设备。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需复试检测的建材必须经复试合格才能使用;使用进口的工程材料必须符合我国相应的质量标准,并持有商检部门签发的商检合格证书。同时,还应注意设计、施工过程对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的合理选用,不能混用。

2.工程图纸设计关。一项工程的建设首先是施工图纸设计,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一定要选拔资质相应的设计单位,同时还要把好设计经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激烈,当然也不能为减少一点设计经费聘请个体、或个人设计,以免造成设计中的质量问题,还要注意有些设计单位为了多收设计费故意增加材料用量而提高工程造价,并且必须把好施工图纸设计关,防止造成工程还没建,就从胎里带来质量问题。

3.工程质量监督关。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提高监督执法的透明度,使工程质量监督真正成为“阳光监督”。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服务与执法有机结合。建立行为监督与实物监督并重的监督运行机制,实现从单一实物监督向工程建设各方质量行为监督的延伸。改变以日常监督为主的监督方式,将随机检查作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为了保证政府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监督机构应不断提高监督队伍的素质和监督工作水平。

4.工程质量控制关。进度控制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必须实行分段控制,动态控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依据变化后的情况,在不影响总进度计划的前提下,对进度计划及时进行修正、调整。材料供应和支付工程进度款方面要及时,以确保工程质量。

5.质量控制严把材料质量关。材料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含环保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确保主体结构质量。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关系到每個职工生命安全,因此,必須确保主体结构质量。重视装饰质量。在施工装饰阶段,一定要克服质量通病,搞好细部处理,在装饰水准上要高人一筹,要有创新和特色。抓好关键部位施工。

6.工程竣工验收关。竣工验收,是基础上建设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对工程设计、工程质量的最后检查总结。在验收时,要严格执行国家、军队颁发的工程验收规范标准,逐项验收评定。工程质量验收具体可采取查看、实测的方法。查看,重点查看各项资料和原始记录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验收标准;砂浆和棍凝土试块、构件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室内外装修是否达到标准,有无屋面漏水、厕所、厨房渗水、阳台倒泛水,水管、卫生设施接头冒水,楼地面、屋面开裂等质量通病。实测,主要是现场实测,对基础工程、主体工程、结构有影响的部位和技术上特殊要求的进行实测。

三、加大管理力度

全天候旁监对于每一位现场管理人员要求做到“五勤”:即眼勤,要经常到现场了解施工情况,多看施工图,熟悉设计哪些是重要部位;手勤,发现问题要常一记,处理哪些问题要有一记录;腿勤,常到现场转转;口勤,对于施工队常易出现的质量隐患要常提醒,对施工队要经常交底;脑勤,熟悉图纸,动脑筋想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在工作方式、深度上要求做到“严”、“准”、“细”)、“实”。对于重要部位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的部位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须全天候的、24小时跟班旁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试块抽取、制作是否符合要求,甚至还要亲自取样;监督后料台上料的计量,工人的操作是否符合标准。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通知施工队整改,消灭质量隐患。现场管理人员通过现场巡视,实地测量结果和数据,来检查和判断工程质量,以所测数据来评定质量等级。提前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并附上所测的数据,使施工单位对于质量问题不能遮掩,不能马虎处理,避免今后出现类似质量问题。

总之,建筑质量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提高工程质量要从细部着手,警钟常鸣。采用“三新”工艺和技术,增强责任感,消灭质量通病,为用户提供满意质量的建筑产品,是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宗旨。

参考文献

[1]黎娟.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J].科技咨询导报,2017(16).

作者:宋洁 鲁秀权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论文 篇2:

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

摘要: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作为工程施工者必须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本文从质量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出发,首先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施工质量不重视、人员素质不高等,然后论述了推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加强人员管理、健全质量控制的组织网络、监督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在以质量为焦点的新世纪,质量管理的概念得到了极大的延伸。以此同时,在全面实施质量管理当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所以其原理和方法在新世纪必须有极大的进步和发展。在研究我国全面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所在的企业施工实践,对如何提高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概念及相应的措施以强化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从而解决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供同行参考。

一、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施工单位对质量施工重视不够

由于质量责任意识不到位,管理工作中,施工企业没有将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没有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质量责任重大。于是就出现了质量管理体系不落实、不健全,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只写在纸上没有真正贯穿于整个施工当中,只要过了9000体系认证就束之高阁。质量管理监管薄弱。

(二)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建筑施工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建筑业从事一线作业的建筑工人中,除技术管理人员外大部分是农民工,他们的质量意识差,也缺乏应有的知识,操作技能不高,而职业技能的培训又远远不够,很多都是经验施工,没有有效的质量管理办法。二是全行业技术、管理人员偏少,且综合素质不高,甚至有些项目经理和现场管理人员对建筑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也缺乏了解。

(三)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

目前,虽然国家出台有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方面的相关规定,但有的建设单位不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不按建设程序办事。比如,有相当一部分工程主承包商中标后仍将主要工程分包给不具有资质的包工头,而这些包工头接到工程后,有些质量意识不强,对技术规范、安全规范知之甚少;有些唯利是图,偷工减料,安全施工难以保证。另外,有些建设单位强行压缩合同工期,导致疲劳作业;有些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要求施工企业垫资施工;有些建设单位要求把工程当成政绩工程,不合理地压缩工期,这些都大大增加了质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二、推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人员管理

工程施工中人的因素主要指项目领导者的素质、施工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工程施工时要控制好人的因素,因为人才是施工的主体,所有施工人员都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他们是工程质量形成的主要因素。第一,提高所有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该长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施工人员要有一种预防为主、用户至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理念。第二,提高人的素质。项目领导、施工技术人员的素质高,其就有较强的决策能力、规划能力、施工组织能力、指导能力、质量检测的能力,这样工程的质量就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施工人员应具有娴熟的施工工艺、严谨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施工标准;技术和生活服务人员应做好质量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的保障了工程质量。可以通过专业培训等方式提高施工人员得到素质。

(二)健全质量控制的组织网络

健全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工程实体质量形成主要是在施工阶段形成,如果在施工阶段出现质量问题,那么就有可能对整个工程的使用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对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显的非常重要。个人认为企业有必要建立健全质量控制的组织网络。企业的领导层的决策决定了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具体交由项目工程部门实施;项目工程部门则应派遣现场管理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施工管理;每一个项目都应成立一个质量监理部门,监理部门则对每一个施工工序进行全程监理,复核工程勘测单位成果,且负责监理工程的设计;企业派遣的监理人员则代表广大业主对工程进行检查和监督;现场管理和监理人员在工程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将信息及时反映到项目工程部,然后研讨具体对应措施。

(三) 对常用材料的现场质量控制

建筑材料费用一般占工程造价的30~50%以上,降低材料费用是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合理地使用质量好、数量多、品种齐全合费用低廉的材料是工程建设质量的主要保证,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

3.1 按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法要求,组织各种材料进场,按总体平面布置图堆放,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别堆放。并准备好防雨覆盖设施,特别是防止水泥受潮变质、钢筋锈蚀;

3.2 调查土料场蕴藏数量及开采、运输条件,并对工程主要材料(水泥、鋼材、生石灰、砂砾料)按部颁《试验规程》进行室内试验,及时出具试验报告,坚持做到用数据说话。

3.3 特别是改良土(膨胀土)首先应进行土场调查、土壤分类、土壤塑性指数、土壤颗粒分析、土壤天然含水率、分路段或分层用土的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的试验,并确定各种用土的重型击实标准,做好试验路段,拟定好施工技术控制指标;

3.4 对各类砼构造物中所用的钢筋种类、钢号和直径,坚持做到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其技术标准应符合部颁标准,焊条、预埋件、其品种、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3.5 根据工程质量监理要求,坚持做到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准使用,不合格的预制构件不准安装,在现场要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及时提出有关的施工中质量的隐患和预防措施要求;

(四)监督

现场工程是的负责的项目比较繁多,因此不免有失误发生,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抓工作重点的办法,主要监督、检查监理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监理人员应在企业自我检查的基础上在对重点工序进行抽检,独立的进行检测,检查其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想业主汇报。

(五)进一步搞好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作为中标后的施工企业,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充实项目经理部的质量管理工作人员,制定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职责,使质量管理工作贯彻于整个工程施工之中。

(2)强化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教育,加强施工队伍的岗前培训,层层分解质量目标,使质量目标落实到最基层的施工人员身上,落实到各个单项工程及各道工序上,确保质量控制落到实处。

(3)充分发挥工地试验室的作用,通过认真细致的试验检测工作,为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切实做到试验数据指导工程施工,使各项工程的质量控制有据可查,真正起到工地试验的作用。

(4)正确处理进度与质量的关系,只有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严把工程质量关,提高工程质量抽检合格率,才能保证工程进度按计划目标实现。当工程质量与进度发生矛盾时,进度必须服从质量。但如果只抓质量,不抓进度,对施工企业来说,毫无效益可言,再好的质量也就没有依托。在工程施工中,要做到以质量促进度,以进度创效益,所以,最关键的是抓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三、结语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从业人员高度的敬业精神、高度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管理办法。我们还应该认真总结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共同参与和控制的质量管理经验,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达到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薛庆文. 管理方法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资讯, 2007, (29).

作者:刘德强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论文 篇3:

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现状及提高对策

【摘要】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工程活动往往以施工成本与经费投入的巨大而见长,由此需要换来的便是实用层面的有效,质量便在工程活动中,成为企业管理中的第一要义。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工程建设和建筑业有了较快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目前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还处于发展过程中,我国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无法满足社会对建筑施工质量的期望和要求。

【关键词】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对策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日趋高端,市场化的体制构建越发完善,建筑工程在质量方面的要求也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需要在具体的施工行动中加强质量管理,以确保工程产品能够在社会经济的运作渠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和价值功能。然而经济水平与市场化的提升,未能有效引导法制层面的与时俱进,对于工程质量的管理机制因此没有实现内部的改革创新,于是便在工程质量管理活动中,各种不良案例频频东窗事发。

一、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社会意义

在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项目管理的重点是保证工程质量,它是决定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但对于工程体系的生存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而且在人民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等各个方面,均可称为中流砥柱,并对于社会安定具有釜底抽薪的社会意义[1]。建筑工程在质量方面的具体理论内涵,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提高建筑产品的使用价值,强化商品的有用属性。这是因为建筑施工在项目管理的工作中,只有不断促进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

第二,企业管理水平的革新与健全。在质量管理机制中,人力资源堪称其中最具保障性的必然因素。质量管理的监控水平,往往能够反映出企业管理的综合实力,因此在当今加强企业管理的市场背景下,只有增强质量检查的工作,才能有效调动领导层与员工之间的良性互动,辅之以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手段,进而方可实现优质工程活动的有效生成,进而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保障。

第三,质量可视为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有效保障。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文本,而人本思想溯及到工程建筑活动中,必然要以质量为具体途径,进而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避免遭到意外损失,只有紧抓质量问题,才能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赢得发展空间,才能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者缺乏质量意识

在我国施工活动建设过程中,计划经济的思想局限仍旧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深蒂固。受到单一质量管理思想的不利影响,很多施工企业在质量管理的工作中,没有达到观念层面的高度重视,在一面加强技术投入和效率优先的同时,管理监察等人文层面的资源建设形成了企业中的致命短板,奉行的仍旧是以效率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而不是以质量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一方面通过各种大规模的施工活动,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效益,为社会付出了自身的贡献;另一方面却在细节上漏洞百出,在为用户服务、质量诚信等思想布局方面,根本没有在企业全体人员中形成文化性的建设规模。加之我国的质量管理水平和方法比较落后,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对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不利于建筑企业的发展,而且还将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的提高[2]。

(二)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当前我国通行的管理体制由于没有摆脱旧体制基础上的观念束缚,所以即便在质量保障体系上初具规模,却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难以显示出效果来,具体的施工活动中,质量上的管理仍然难以有效落实,因此工程标准和技术标准的编制发布比工程实践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现代工程建设的需要。当前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几乎所有的国内企业中,采取的模式仍然是局部化与封闭化的管理,对外信息不公开,报表制度也很不健全,再加上企业活动中的政企不分的现象依然存在,质量管理体系不论是在理论构建上,还是在实践运作中,都难以实现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极大的影响了工程质量[3]。

(三)建筑材料的质量低劣

材料作为构成工程质量的最基本要素,对于材料的监督必然要被管理人员当成执法活动中的核心环节。而材料上的监控不完善现象,在我国的企业中,主要体现在三个主要方面:第一,由于包工制度在工程企业中的根深蒂固,使得建筑项目的施工企业对包工队伍形成了很强的工作依赖性,在对其实现奖励与激励措施的同时,便忽视了对其审查力度工作的增强,客观上为包工队伍的材料遴选工作带来了一定阻滞作用;第二,施工企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极其淡薄,在具体的施工活动中往往缺乏材料使用的规范性和有序性,使得偷工减料的现象层出不穷,以至于质量事故案例的不胜枚举。第三,质量改进方案在施工企业中也难以落实贯彻,也为施工质量和材料质量的安全性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三、优化质量管理机制的可行性对策

(一)加强质量管理意识

质量管理意识提升的主体,根本还是在于人力资源方面,因此在人为措施上增强质量管理的安全意识,是整个施工企业增强质量监督意识的根本要求和保障因素。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活动中,领导方要以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形式,实现对项目产品质量的最大化监控,尽可能在施工过程中,让每一位员工在提升业务经验的同时,更能够提升质量层面的责任观念,使得企业管理的风险成本在人文力量的感召下达到最低化的程度。这就需要企业完善与健全自身经理责任制,并在恪守国家法律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层层落实责任,进而在工程质量的管理活动中,实现质量的全面优化。

(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如欲解决管理问题,除了要在意识观念上有所提升,还需要在务实层面予以工作方面的最大落实。针对这一现状,建筑企业的管理部门不但要在质量认证标准上实现统一化的理论认知格局,还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和能力限度,尽快完善并不断健全自身的质量体系,以确保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方针在工程实践中的有效运行。与此同时,建筑企业还应努力提高建筑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避免质量问题的诸多隐患[4]。

(三)严格建筑材料监管

最后需要做好材料质量的审核工作,这才是维系企业质量管理一切措施得以安然运作的最基本保障和最重要前提。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对材料质量强化监督,定可以确保工程实体的质量[5]。建筑企业只有针对建筑材料的监管工作加强力度,对施工材料展开认真有效的审核,才能最终实现材料遴选工作的全盘优化,以在施工活动中从根本上摒除潜在风险。

结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其活动中对技术和经费的高额投入,因此在工程活動中,要实现体制上的全盘改革与布局。然而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管理思想层面的不够成熟,使得国内市场中的工程质量的问题频频出现,这固然涉及到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上的不够到位。因此,加强建筑施工项目在质量上的监督管理,对于社会安定和工程体系的完善,都存在着不可忽略的社会意义,因此需要法人部门与执法人员的高度关注与密切重视。

参考文献:

[1]任春刚,朱士灿,谢阿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7(14):171.

[2]冯学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4(8):185.

[3]张友帅,陈刚,郝娜.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4(16):39.

[4]张伟,赵玉亮.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商品混凝土,2013,1(3):119-120.

[5]谢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建设,2013,4(8):116-117.

作者:侯增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建筑行业财务管理论文下一篇:建设水利工程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