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

2022-10-13

第一篇: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

让语文回归本色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思考

宁波市鄞州区古林镇中心小学 朱柯吉

摘要: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可是在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公开课,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有限性,语文课变成了偏人文性的“思品课”。为此,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备课、反思两个途径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但是,在一些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学生本身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有限,教师也为了追求课堂的“其乐融融”,而忽视了对语文能力的培养,有的甚至“语”味难觅。试想,这样的课堂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吗?为此,学生需要有效性的语文课堂,需要语文回归本色。

一、让难觅的“语文味”走进课堂

在执教《触摸春天》这一课中,有一位教师紧紧围绕“盲童为什么能‘触摸春天’”这一主题展开教学,在反复读后终于使学生明白:是因为盲童热爱生活、热爱春天、热爱生命,并且作为板书醒目地出现;在课堂小结时,教师又出现了大量的“残疾人作出贡献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说说心理感受,还没说几句就匆匆结束了课堂。作为旁观者,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课堂是丰富了,但这是语文课还是品德课,或者是美术课?“语文味”在哪里呢?

其实,像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如课堂上教学形式多样,课堂是热闹了,但课文却搁在一旁;还有一味追求学生的合作讨论,教师的“主导性”消失了,换来的是学生“甚微”的讨论价值;更有“来也匆匆,学也匆匆”的课堂教学„„

为此,我们应该致力于使我们的课堂发生有效性的改变,让课堂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得”,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锻炼与提高,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而其它学科知识的介入,一定要扎根于课文的语言文字,为更深入地理解、品味语言文字服务,要使学生明白不同的内容和方法来开阔视野,最终来促进语文能力的形成与熟练。

二、让语文课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还是以执教《触摸春天》为例,我们可以这样设计:联系上下文来了解“盲童是怎样‘触摸春天’”的,并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同时,抓重点字、词来感悟盲童的内心感受;合理想象,走进文本,走进盲童的内心世界„„在课堂小结时,不要花太多时间,不要拘泥于画面的形式去拓展延伸,升华情感;可以补充课外的文字材料去阅读,或者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总之,要让语文课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语文回归本色,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精心备课

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弄清楚课文的重点、难点,才能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地调控师生的作用,设计出有价值的语文问题,让学生讨论,考虑到学生的难点,及时的指点,使课堂教学焕发自主、探索的活力。

1、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语文教学目标只有体现学科的特点,才能保证其有效性。

(1)、学习范文语言,内化为自身语言。即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理解和应用新词,熟悉和应用有关句式,积累优美的段落和篇章。这些目标要求大都体现在课后的练习之中。为此,教师可以围绕课后习题精心组织教学,在实践中鼓励学生敢言、敢借、敢用,反复练习,最终,丰富自身的语言。

(2)、 建立语言形象,熟练运用能力。如在《触摸春天》一课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流连”,体悟感动之情;走进文本,想象“虽为盲童,但主人公能张望蝴蝶飞走时”的情景„„这些都是锻炼学生是否能运用语言的能力。

2、教具使用的有效性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作为教学的辅助为提供资料、创设情境等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但使用时必须合理, 不是处处都需要用的。如那些写景的文章,同学们大多没有亲眼看过,体会不到美感,可如果让学生亲眼去看一看就不一样了。相反,多用,甚至滥用,完全脱离课本,那样反而适得其反,语文课也会变“味”了。如,一段完整的文字片段通过投影,被割得“支离破碎”,反而破坏了完整性,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了。

3、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围绕有效的教学目标后,更重要的是注重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1)、教学结构的有效性。

语文课堂教学几乎与所有学科的课堂教学一样,必须安排动静结合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提高其有效性。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作为处于主体地位的主人,在经过自己独立、充分的思考之后,朗读或者字词句的训练才能成为主体的学习行为,不然,学生只是听命于教师的教学指向,而无自己的学习目标;只顾揣摩教师的意图,而无自己的理解、体验与感受,其学习的有效性必然大打折扣。只有读思结合,才能实现从语言到形象,从形象到意义的转换;只有练思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这门工具,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可是在现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浅,独特的体验又缺乏,更多的是依赖于老师的引导,这就更需要我们让学生从小在课堂上“动起来”,养成积极的能读、会思、善练相结合的习惯。

(2)、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要灵活运用。

朗读是语文教学基本的有效方法。前人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朗读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有助于促进语言的发展,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语言文字的积累,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现行教材所选编的课文都是思想性强、情感丰富、文质兼美的好作品,课后都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要求,为此要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要“精讲多读、以读代讲”。让学生有目的地读,有选择地读,多形式地读,有反馈地读。

不但要读,更要对字词句的训练,朗读只有与字词句的教学与训练有机结合,才能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在现在的语文课堂,尤其是公开课上,学生在字词句上训练甚少,所以往往感悟不深,朗读很浅,能力得不到锻炼。

第三,要综合其它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进行完全的自主学习,还是进行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是独立学习还是合作学习,是接受性学习还是探究性学习,不能简单地说哪一种方法好,有时需要单独运用,有时需要综合运用,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才是最为有效的。如不同的文体,教学方式、教学环节的设计都会有所不同。另外,同一类型和题材的文章,由于学生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其他学情的不同,也因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所以,我们要努力寻找到最适合学生学习的途径。为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宜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3)、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巩固延伸,也应体现有效性。但是在实践中,作业的有效性及价值正在偏失。如让学生“搜寻课外资料”的作业设计,更多的学生选择的是浏览,所以留给他们的只是“只字片语”的印象,学生最基本的读、写能力没有锻炼,往往就出现了“夸夸其谈”的学生,而没有认真思考,读写能力俱佳的孩子。

(二)、教师要多反思,在有效反思中不断提升

有人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写反思对教师很重要。没有反思,便没有感悟,没有感悟,便不能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反思能即使弥补教学中的失误,也可以记下“金点子”有利于今后的教学,有利于自己的专业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为此,我们要做到:

1、要及时。课中及时反馈,根据反馈采取补救措施,及时调整弥补,争取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后及时反思,把一些好的片断、灵感、经验“固化”下来,深刻地记录在自己的脑海里;及时处理反思结果,完成“实践——反思——指导实践”的过程。

2、要详尽。如实、详尽地记录自己的得失、细节,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查漏补缺。我们既要从整体上思考:一节课是否成功,课时目标是否达到,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 教学程序是否合理?问题分析的条理是否清楚,板书是否科学? 更要学会从细微处进行详尽的反思:每一句话是否恰当,每一个过渡是否顺畅,每一个细节的处理是否得当等。

3、要真实。“宁要真实的遗憾,不要虚假的精彩。”一节课后,不管得失成败,我们都应如实地记录。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记录成功的点滴;更要善于总结失败的经验,记“败笔”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这样才能从失败中找到成功之路。

4、要坚持,勤于思。反思贵在坚持,只有坚持,才能博览众长,形成自己的实践性智慧,才能慢慢成为一种习惯,内化为自己的一种需要。同时要于勤思考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思考解决的办法;勤于写,只有将这些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都记录下来,才能促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促进专业素养的提高。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和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使课堂教学回归语文本色,真正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注重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基础教育》月刊,2007年第1期)

3、《从知识填充到智慧储能》 (《基础教育课程》,2007年5月总第41期)

第二篇:回归本色,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全国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活动学习心得 非常感谢教育组给我这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在今年10月参加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在几天的观摩活动中,我们认真倾听,用心领略,静心感受。这些作课教师,或幽默机智,或俏皮可爱,或真诚朴实,或洒脱大方„„他们的课堂也异彩纷呈,如浙江罗才军老师的《伯牙绝弦》,高山流水之韵不绝于耳;湖南贾峰老师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异域风情之美尽收眼底;安徽张文花老师的《数星星的孩子》,循循善诱中折射出童真童趣;甘肃张玉栋老师的《落花生》和广东皮涛老师的《中彩那天》,朴实无华中蕴含着育人的隽永和深意。总之,所有的课均从不同角度和处理方式上体现了当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行为导向,即扎扎实实地学,将听说读写融入课堂全过程;真真切切地悟,紧抓文本关键处,联系实际谈感悟。

评优课结束后,全国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对这次的17节阅读观摩课作出了这样高度概括的总结,他说:这次的课表现得语文味更浓了,读书更扎实了,读写结合更紧密了,年段特点更鲜明了。听着这话,我不禁在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怎样彰显浓浓的语文味,让听、说、读、写的训练在课堂中更扎实有效?经过学习和反思,我认为,要真正实现“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就必须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位,让语文课彰显本来的味道——读有“味”、品有“味”和写有“味”。

阅读指导——读有“味”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实实在在地强调了读在学习语文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想要让语文课彰显语文味,最重要得手段是读。只有读,才能让文本中优美的语言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只有读,才能让学生从作品中体验真实的感受,获得享受和熏陶;只有读,才能真正品出语文之味。

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上通过读的方式来彰显语文味呢? 第一,要保障读书的时间,防止以讲代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的课堂必须回归到以读去理解、感悟文意的传统教学方法上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腾出相当的时间让学生从容不迫地去主动读书,或无声默读,或跳读浏览,或低语吟读,或大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直接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沟通。如,浙江省罗才军老师上《伯牙绝弦》一文时,虽然全文只有77字,5句话。但在初读课文时还是非常舍得花时间,从指导读准课题着手,让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然后又聚焦难读的句子,细致指导学生断词断句,扎扎实实把课文读正确。最后让学生分组齐读全文,展示初读的效果。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课文,在顺利落实初读课文目标的同时,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水到渠成地把握住了。又如湖南的贾封老师执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德国花之多、花之美,他让学生抓住重点句子读后谈感受,然后聆听老师范读再次想象画面,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后,又随着悠扬的音乐,利用课件播放画面,师生多种形式的美读,到读到朗朗上口时,背诵便水到渠成了。

第二,要注意读法的灵活运用,防止出现乏味阅读。有些老师认为,既然语文要读,那就一读到底吧!大半个课堂就让全体学生一次又一次大声朗读。显然,这样的课堂能做到书声琅琅,但这样的话,学生也会在无休止的朗读中渐渐乏味、枯燥。所以,学生在读时,教师也要注意灵活改变的阅读方法和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方式中读书,在读书中感悟文本。如青海的彭娟执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通过多次的分角色朗读体会父母对同一首诗截然不同的评价;浙江的罗才军老师执教《伯牙绝弦》时,巧妙运用引读让学生感受知音难觅;安徽的张文花上《数星星的孩子》时,该出手时就出手,利用范读帮助二年级的孩子读出味道来,还有领读、自由读、轻声快读、分组朗读齐读等方式,只有恰当的应用朗读方式,学生才会兴趣盎然,才能读有所获。

第三,要注意读法的正确指导,防止出现无效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在这方面也做了明晰的指引:“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基于此,我认为,无论采取什么形式的读,老师们一定要根据不同的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阅读才有效果。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们可以从“外部技巧”和“内部技巧”两方面指导学生。所谓外部技巧的是重音、停顿、节奏等;而外部技巧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对生活的感受,还有读者的想象力等。比如,我们听安徽省代表张文花老师在执教《数星星的孩子》时,出示句子:“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先根据二年级学生的朗读水平进行外部技巧的指导,让学生正确朗读全句,处理好停顿、节奏等,初步从朗读中感受文意。然后老师是这样指导朗读的:

孩子们,让我们放下书,都仰起头,仰起来。还有一个小朋友没扬起来,天上的星星可不好数了,让我们一起数,看清楚。一颗,哎,别着急,第二颗没看见呢。一颗――两颗――三颗――第四颗在哪呢?想象一下,四颗――五颗――第六颗――就这样,小张衡,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呢。谁读这句话。”

生练读后,老师点评道:“哎呀,我发现这两个小逗号你停顿得很好。让人感觉小张衡数了很长时间呢。你再读读,我们都体会体会。”学生读罢,老师又说:“读得多好啊,孩子们,我们也一起来数一数,好吗?”

就是这样,老师从外部技巧逐步过渡到内部技巧的指导,让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有滋有味地读着。课堂上,孩子们不仅在朗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朗读能力还在有效的训练中逐步提升。

品词赏句——品有“味”

如果说“读味”是语文课的主要“味道”,那这种味道一般也是针对整体阅读而言。语文课单单有整体性的“读味”够吗?显然是不够的。“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指出了语文课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品味词句。而人的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理解一篇文章,就要先理解段落,要理解段落就要从句子入手,要理解句子的内涵就要落实到具体的字词上。更何况,汉语的精妙之处往往在一词一句之间,只有通过对文本进行斟词酌句、咬文嚼字以后,才能真正领悟到文字背后深藏着的大智慧,去感受字里行间蕴藏着的人物情感,使文本、形象、情感和价值和谐共振。这样,“品味”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语文课亦可缺少的滋味了。

那么,语文教师该同什么途径来品出语文课堂之味呢?

在这个环节上,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解决两个大问题,即“品什么”和“怎么品”。“有些语言现象,特别是名家名篇,作者的炼字造句,可谓匠心独运,对这样的语言想象,应引导孩子品词析句,甚至咬文嚼字,‘嚼’出语文背后的情味、意味、韵味,‘嚼’出了言外之音,引领孩子走进文本的内核,享受深层的人文陶冶和情感震撼。”特级教师盛新凤这一番话可谓恰如其分地回答了“品什么”这个问题。

至于“怎么品”这么问题,可以通过比较法、联系法、想象法、拓展法等方法去实现。例如,在执教《一夜的工作》一课时,学生通过读课文后会知道:课文表现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生活的简朴。但是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个中心的呢?那就要通过品味词句去了解了。如在品读这些句子“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他一句一句地审阅”时,让学生把带点的词删去,让学生比较;句子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比较,能够体会到:“一尺来高”用得好,它写出总理要审阅的文件很多:“一句一句”用得好,说明总理对每一句话都看得仔细。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理解更深一层。这样,才能真正落实词句教学的目标。长期坚持训练,还能培养学生品词品句的能力。

课堂练笔——写有“味”

写是语文的灵魂,是语文价值的体现,是最能体现语文特色的一个方面。语文课的“写味”,应该体现三个方面:摘抄积累、模仿练笔、人文创作。

第一,引导学生摘抄积累。让学生积累词句,是为了以后写作时能得心应手,语言能够更加丰富多彩。“厚积薄发”正是这个道理。课文中用得精彩的词语、成语、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点圈或摘抄起来,弄清词义句意,必要时做一定的批注。如《特殊的葬礼》中,书中对原来的瀑布的描写连用了六个成语,“„„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更是雄伟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人们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流连忘返。”教学中,发现学生赞美瀑布的语言比较单调时,老师没有急于让他们一味地说下去,而是立即话锋一转:“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是用哪些词句来赞美的?”让学生回顾文中积累的精彩语言,然后,再让学生起来赞美,结果他们的发言赢来老师们的阵阵掌声,有的说“塞特凯达斯瀑布,我爱你!你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有的说“我在你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惊叹,我在你咆哮如雷的巨大声响面前陶醉。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神奇;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伟大。”„„这样积极的积累、内化并及时地运用文本中的精彩语言,大大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益。

第二,引导学生模仿练笔。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练习阅读和作文熟练技巧,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他的话提示了从读到写、以写促读的语文教学规律,课堂模仿练笔正是遵循这样的一个规律。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潜能,给学生提供发现、模仿和创造的机会。如福州市代表何捷老师执教《匆匆》时,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语体会作者通过生活中的小事说明时间在不经意间匆匆而去后,便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照课文“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学生仿写过程中熟悉了比喻、排比、拟人这些修辞方法,同时也加深了对“匆匆”的理解。

第三,引导学生入文创作。我们的教材中不少课文有供读者想象的语言空间,如人物语言或心理的“留白”;人物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揣摩想象的空间;故事情节的悬念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等。老师们要深刻理解文本,捕捉这些语言空间中的有效练笔让学生进行课堂练笔,学生在练笔时才能有感而发,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如山西省代表韩芳老师在执教《老人与海鸥》时,动情地渲染老人去世的消息,播放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的景象,情深款款地说:“海鸥不能像人一样说话,此时此刻,海鸥相对老人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来,待会读给老人听听。”在柔和的音乐声中,孩子们通过语言表达海鸥悲痛、不舍的心情。这样,既丰富了文本内容,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了和创造潜能。又如学完《狐狸和乌鸦》一课后,孩子们仍然沉浸在故事之中,或惋惜、或埋怨、或气愤,老师随机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乌鸦自从上次上当受骗以后,一直很后悔。这一天,它又叼到了一块肉„„’请你接着往下写。”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思维的闸门全部打开,他们大胆地想象,创意地表达,有的想象“狐狸被乌鸦用计惩罚”,有的设计“狐狸改变方法,乌鸦再次上当”,还有的创造出“小乌鸦出现,用计战胜了老狐狸”„„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既超越了文本,提升了认识,又体会到了写作的成功与喜悦。

各位领导,老师们,这次的宁夏之行,我亲眼目睹了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绚丽的课件,没有目不暇接的活动,只有书声琅琅的课堂,只有静静思考的课堂,只有笔声刷刷的课堂。这就是全国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留给我的整体印象。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这就是我最大的体会。

最后,请大家记住:一节课因用心的研磨而散发出无限的魅力;一位教师因丰富的磨砺而让生命绽放绚丽的光彩。今天,我们把活动的精神带回,希望大家结合实际,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创新和实践中不断的优化我们的语文教学。

第三篇:坚守语文本真回归本色语文

江苏徐州市铜山区大彭实验小学(221150) 梁雪娥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近年来,很多语文教师过于注重对文本人文内涵的挖掘、渲染,过分强调学生脱离文本的独特体验,过分追求课堂形式的可看性、观赏性,扎扎实实的读写训练在课堂上逐渐减少,语文课成了品德课、科学课、表演课„„怎样坚守语文本真,回归本色语文?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实践探索。

一、准确把握学科方向,理解“工具性”内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具性弱化现象,根子出在对学科性质的理解上,出在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体现工具性方面的有: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发展语言能力;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等。这些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听说读写的能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很多一线教师不能从这几个字的变化中体会出教学的真谛。因为对学科性质理解不深,背离工具性,直接导致语文教学的方向偏颇,甚至本末倒置。所以,深刻地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学科方向,理解“工具性”内涵,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静下心来修炼的功课。

二、科学制定教学目标,重视“工具性”地位

一直以来,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流于一个固定的模式: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具体语言材料的理解,体会人物特点,学习人物精神,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显而易见,此类目标取向主要不在语言材料获得方面,而是严重地倾斜于思想内容的理解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课标中对语文素养的内涵是这样界定的: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一篇课文要培养学生哪些语文素养,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明确并且细化,既要体现目标的三个维度,更要突出语文能力的目标。唱好“四字经”:听说读写,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这是保证语文课上出语文味的关键。

三、扎实开展语言训练,彰显“工具性”魅力 语文姓“语”名“文”, 是学习语言的课程,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首当其冲的责任,而阅读教学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因此,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是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严峻的问题,也是衡量本色语文的主要标尺。

(一)品文字,悟表达

苏霍姆林斯建议:学校里应当有一种高度的言语素养,有一种对词的高度敏感的气氛;要培养儿童对词的感情色彩的敏感性,使学生像对待音乐那样对待词的音响。教材中的文本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不胜枚举。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标点,作为语文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品悟。如,怎么个生动,怎么个形象,怎么个感人,怎么个优美,怎么个精妙„„引领学生充分推敲品悟,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命力。曾执教《荷花》,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冒”字用得特别好。为了感受“冒”的精妙,我让学生思考:“冒”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换成哪些词?“钻、伸、露、长、挺„„”学生各抒己见。随后,我引导孩子比较哪个词更好、更恰当也更传神。在经过一番推敲斟酌后,孩子们一致认为“冒”字更能表现白荷花旺盛的生命力,不禁感叹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真正品出了语言的味道。

(二)习方法,练读写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提出:“学习语文的目标就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读写结合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根本方法。”可见,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语言表达运用的落实是教学的重心。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现成的读写结合的教材,为学生学习语言、训练读写提供了典范。 《长城和运河》中设问的巧妙运用,《西湖》中比喻的妙笔生花,《烟台的海》中拟人的生动传神,《庐山的云雾》中排比的节奏和谐„„修辞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秦兵马俑》、《恐龙》、《埃及的金字塔》等文中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赋予抽象的语言文字以鲜活的生命力。同时,每一篇文章也都具有鲜明的写作特色,《北大荒的秋天》的总分,《钱学森》的倒叙,《青海高原一株柳》的衬托,《大江保卫战》的点面结合,《赶海》的首尾呼应„„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和表达的技巧,使学生从读中学写。如,《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语言浅显易懂却含义深刻的童话故事,全文以生动的对话叙述为主,条理清晰,耐人寻味。精读课文后,笔者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对话描写中提示语的丰富传神以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而后设计了这样的读写情境:

小骆驼和小红马都明白了美的真正含义,它们又见面了,你能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叙述,写一篇童话吗?写作提示:

1.注意人物说话时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恰当运用提示语; 2.注意提示语在不同的位置时,标点也会有所变化,正确使用它们,会使文章的条理更清晰。 语文教学的价值就是促使学生言与意的积极感悟、内化、转换,“本色语文”提倡“一课一得”, 这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得,更是能力的提升。实践证明,只要给孩子们提供读写训练的空间,就会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发展。

四、返璞归真,求是务实,真真正正教语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不可否认,多媒体的运用,较容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但很多时候,教师把握不好尺度,在一篇本该充分引导学生读书学文进行言语实践的课文中,不是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多媒体的展示,就是花费大量的时间交流资料,导致语言学习的时间被占据,工具性自然被弱化。试想当语言文字的情境已经完全靠图片、影像展现在学生面前,他们还愿意沉浸在语言中品悟、涵泳、推敲语言的表达效果吗?即使愿意,课堂上还有时间吗?叶圣陶先生亦强调: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本色语文是立足于文本的言语,符合学生的认知,营造良好的言语氛围,引导学生咀嚼感知言语,激活学生认知的体验,生成学生的言语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它不需要包装,不需要修饰,更不需要浓妆艳抹。给语文教学松绑,简简单单教语文,本色语文理应洗尽铅华、返璞归真。

很多教师钟情“人文”,冷落“工具性”,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公开课上的教学作秀。常态课是讲给学生听的,公开课则是表演给大家看的。语文课程的文本特点决定了学生阅读作品时往往关注的是书中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情感变化、悲喜命运;“人文教育”往往是阅读的兴奋点,更容易渲染、煽情,呈现精彩。这种课堂比较热闹、好看,也特别容易引发听者的共鸣,从而逐渐形成了教师广为喜爱的一种教学模式。相比较“工具性”的彰显,不仅更考验教师的语文素养,操作起来不似“人文课”生动好看,于是常被冷落。坚守语文本真,回归本色语文,还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能够端正“平淡为真、归于纯净”的心态,把公开课上成常态的精品课,求是务实、拒绝作秀,还学生原色、原汁、原味的语文课堂。

第四篇:古代诗歌教学应回归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

初拿到《唐诗宋词选读》时,学子们都是兴致昂然,愿读愿背愿欣赏。但是,随着半个学期的诗词内容的教学,大家越来越觉得审美疲劳。那么,该怎么组织教学呢?

一、美文要美教

1.教得自信从容

高一高二的教学,要注重打底子,打阅读的底子,打欣赏的底子,打文学的底子。要告诉学生,“慢慢走,欣赏啊”,教师在课堂上要自信大气从容,引领学生走进诗词的天地,一路欣赏美丽风景。教师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急急忙忙地引领学生做高三的诗歌鉴赏题,这样的教学应试味道太重,学生就失去了欣赏的心情。其实,若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领学生真正地自己能品出诗词中的真味道来,自己去讨论研究,那我们的教学就不必担心出不来成绩。

2.教得富有热情

教师本身要热爱古诗词,要知道这些古诗词好在哪里,要知道学习这些古诗词对学生会有怎样的影响。走进课堂,教师自己要沉醉在诗词中,这样,学生也才会受到老师的情绪感染而沉醉在课堂教学中。若教师自己都对古诗词教学缺乏一种热情,又如何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热情?

二、读,古代诗歌教学的不二法门

2012年10月,我参加了苏州中学黄厚江“本色语文”研讨会,黄厚江老师提出了一个观点,语文教学要回到“原点”,“把语文当语文教,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这是在提醒我们,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也不要只注重答题技巧的练习训练课。那么,什么是语文教学的原点?简单概括,那就是:读、写、听、说。对于这四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忽视。说起来,这道理语文教师都明白,但真在课堂中能用动情的富有感染力的朗读来组织教学的,却不多见,那种一节课下来却没有听到读书声的情况反而时有发生。古代诗歌教学,一定要带领学生多读,要指导学生读。试看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程翔所上的《将进酒》,一堂课,共读了10遍文章,而且形式有别,且由浅入深,确实可称得上是一节朗读教学的示范课。

一节课,十遍朗读,在学生朗读中指导示范,学生由浅入深,逐渐知道了吟诵时要注意重音、节奏,要注意语调的起伏,要注意感情的起伏,要求学生“把李白的诗变成自己的语言,似乎李白就是你,你就是李白”,这样的指导是高效的,学生不仅知道该怎样吟诵,更知道了为什么这样吟诵,而以后再读类似的文章,学生就掌握了方法。这就是方法的指导。

多读,让学生自己在读中来品味语言,而学生自己读,听学生读,小组讨论该怎么读,听老师示范读,听老师分析指导该怎样读,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学生就真正成了阅读的主人,在自己的品读感悟中有了自己的收获。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他上出了语文的特色,上出了“语文味”,回归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当然,并不是说,每堂课都要用朗读法。该不该用,还得看文章本身是不是适合用朗读法。但是,教师的体验替代不了学生的体验。教师嚼碎了喂给学生吃,学生是吸收不到多少营养的。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

1.警惕话语霸权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有很多东西要补充给学生,但不是引导学生深刻探究以得出一个相对明确的答案,而是滔滔不绝地给学生讲解从杂志上看到的研究文章,还不时提出自己的解释。表面上看,学生似乎收获了很多,但真正属于他们主动思考讨论所获得的东西却很少。对一些思考能力强的学生而言,这种教学可能会触发其思维,从而得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但对于相当多数学生来说,这种教学反而会让他们无所适从。这种“话语霸权”的现象,需要加以警惕。

2.切忌一步到位 有的老师,一讲诗词,就按高三诗歌鉴赏上的考点来教学,从短时间内追求得分的情况来看,可能还略有优势,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这样追求一步到位,学生原有的学习期待会逐渐失去,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扼杀。

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标准还特别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解读”。对话,是教学的基本形式。适合对话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是教师的一个主要任务。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一堂课,如果看不到学生的思考发言讨论,就不能算是一堂高质量的课。

对于《唐诗宋词选读》,我在带领学生一起进行了几首诗词的鉴赏之后,放手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给他们时间准备,由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精心准备,然后由学生来讲,老师在学生教学中适当点评或提供帮助,这一尝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效果比较好。

作者单位:江苏前黄高级中学。

第五篇:让语文回归生活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写作教学

近年来,对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弊病的抨击不绝于耳,研究工作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别从各自的知识结构和教学侧重点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教育观、教学方法论。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现代中学语文教育,特别是写作教育的理论盲区。他们大都意识到了作文教学和实践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所要求的模式下畸形发展的事实:

一方面是中学生作文大多缺乏真情实感,思想肤浅贫乏,不能深入挖掘客观事物的深刻内涵;思维向度、文章结构单一,为了“合乎标准”而不惜借用虚假的故事路数、对虚构的情节生搬硬套;由于片面地割裂了生活和写作的联系,课外涉及的知识面较窄,因而写作语言的表现能力发展迟缓,相应地笔下也无法表现出同生活一样无限丰富多彩、无限复杂多样的情感。辞不达意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

另一方面,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一边热衷于大而无当的章法技巧的训练,一边又拿“考场作文”的框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修枝剪叶;既而单凭借手中的一支笔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单向的评价(通常学生只是注意老师给的分数、等级或者老师所给的盖棺定论式的评语)。在这种极端的形势下,对中学生的写作倾向、作文质量又能抱多大期望呢?

人们往往把学生写作中“无米下锅”归结为他们两点一线、学习压力大没时间积累、体验等。其实正如刘国正所言:“事实上,中学生已经阅历很多。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其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会扣击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奋。他们有很强烈的求知欲和辨别是非的要求;他们有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好、追求和理想;他们有一个时而变幻色彩、时而涌起波澜的天真烂漫的生活领域,其中有很多可以取作素材。宝库就在身边,他们却视而不见,这是因为他们误以为面包和盐既然不是精金美玉,就不值得拾取和珍藏的缘故。”

那么,如何观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呢?我国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一针见血地告诉过我们“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那么,我们说:写作素材来源就是一个人全部的生活热情以及其人生阅历!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前人在现实的写作实践中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亦即创作必须立足现实生活: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尊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陆机《文赋》

他沿着“物-意-文”的基本线索精到地描述了艺术构思中作家的心理,并认为文学创作必须从观察万物、研习典籍以及怀有高洁的情志开始:观察万物,可以获得丰富的直观认识;研习典籍,可以从书本中获得间接的经验,可以“学先士之盛藻”、“得才士之用心”,不断提高写作的水平;同时怀抱高洁的心情而写出的作品才能“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语文与生活同在,它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最能体现学以致用的学科。《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妨尝试“语文的生活化”与“生活化的语文”相结合,使语文学习变得更加灵活更加贴近现实。我们要不断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生活的底蕴、去诠释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语文材料,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

(1)尽情表演,再现生活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贴近生活实际。要理解、读懂它们并不难,难点在于如何通过文字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教学时,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情境,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将抽象的文字变换成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愉快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内容,真切地体会到作品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

(2)尝试实践,体验生活

教学时,教师不但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展现课文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还要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去体验生活,去感悟生活,加深感受。如《在山的那边》一文,作者用诗的形式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人生哲理。教学时,如果教师仅限于从语言文字中引导学生去感悟,学生可能浮于表面,感受不深。为此,在学习完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带学生去爬山来感受要去看海的艰辛,从而引出主题。

“生活中处处是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学习平台,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就会不断地提高,而语文也会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魅力无穷。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自觉去感受生活、感受自然,从生活中找寻写作的素材和灵感。此外,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应该致力于把学生写作向文学创作的高度引导,而不是像长期以来形成的为作文而作文的敷衍、应付的层次,引导他们树立为文的高度责任感,彻底搞清楚为何而作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情感深度地介入生活,并且要走进生活,自觉地联系活生生的现实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将写作与自我需要、个人兴趣、情感的发展联系起来。也只有这样的作文才能折射出作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使文章真实生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个性鲜明。

二、“他山之石可攻玉,可把他乡认故乡”

有的学生为完成“任务”而绞尽脑汁,写勤奋总是离不开牛顿、居里夫人;一开讲成功在于后天的努力就是说爱因斯坦、爱迪生的小时候;一提起身残志坚就忘不了海伦•凯勒、张海迪„„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高考考场上更有大量的学生让焦裕禄、李素丽、黄继光等走上前台;屈原、杜甫、白居易也从历史中走来,有些材料使用起来也张冠李戴,令人啼笑皆非,这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盲目背诵,生搬硬套的学习现状——这种膏药似的写作套路与现阶段中学生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十分复杂敏感的心灵是极为不对称的。

我们平时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时,若只局限于对外在客观事物的观察,而不强调同时关注与

之相对应的内在心灵感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欠。如果说在写作与生活之间,观察是桥梁或媒介,那么感受与体验则是这桥梁、媒介的重要基石。仅仅满足于表层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观察是远远不够的,观察不仅要善于深入外部世界的特征,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地了解内部世界,能观察自己内心感受的特征,即在挖掘生活的同时又能挖掘自我,那么这种观察才是充满了灵性的,这种感受才是真实的。

观察决不能停留在一种单纯的形式上,它还应是一种能力,必须融入作者自我内心体验及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必须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理解不再是单纯的逻辑推理或抽象的沉思,而是情感与外在事物的相互渗透,它将该事物从理性世界移到了情理交融的世界。这种审美感受使万物蒙上美的光辉,无生命的事物也有了生命的意味。生活是一个万花筒,蕴藏着人生百态与真善美丑。让学生走近它,观察它,感悟它,作文不仅有了无尽的题材,而且平添了无尽的底蕴,折射出深沉的悟性。文学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它不是生活的完整再现,而是生活浓缩的、典型的、深刻的表现形态。感悟生活,就是对生活条分缕析,由此及彼,从现象到本质进行系统深入的体验,就是把生活寓于情感之中。缺乏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人生便缺乏激情与深度;没有感悟的思想是苍白无力的;没有感悟的文章是浅薄的。学生一旦具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就会发现平静的湖面下,荡漾着的原来是动人的激情,雄奇的深山里,却孕育着喜悦的鸟语花香。只有教会学生用心去感悟生活,学生才会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创作的品位才能得以提升。

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往往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的大作文所反映出的个性以及闪光点远不及小作文(或片断描写),而后者的总体水平又远不及随笔。这是因为学生在开放、自由、富有创造性的写作活动中所获得愉悦远远超过苦参或“硬挤”的产品,在随想中他们的参与性强,写作兴趣浓厚,创作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心理因素因而得以伸张。大家在作文中都能敞开心扉说真话,诉真情,空话、假话、矫情的现象得到了很好的遏止;在随想中他们的主体意识增强,消极被动的作文观念得到有效的校正,大家更能够自觉而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人、事、景、物,关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层面与角落。

在这种情况下,模仿和借鉴是有效的写作提高途径。在写作之前,我们有必要去学习和借鉴别人(特别是名家)如何感受事物,采取怎样的方式来表情达意。学习一种“文体”,做到“写啥像啥”;是散文,要做写景散文,就要做到情景交融,让“一切景语皆情语”,用景物来烘托情感;要写咏物散文,就要想到托物言志,借“物之性”传达“人之情”,从而表现主旨;欲做哲理散文,必须借助议论事物阐发道理,从“物之华”“人之神”揭示“事之旨”;是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要求刻画形象描写场面,语言具体生动;是议论文就要以理服人,要求分析推理,条理清楚,语言严密概括;是说明文便要以知启人,要求介绍知识,阐释概念,语言简洁准确。总之,通过对前人佳作的分析、学习、模仿弄清楚各种文体的写作目的、要求、语言特点。

三、“创新须有立异志,个性出自自由心”

提倡个性化作文,鼓励创新能消除惧怕作文的心理负担,特别是现在开放性、个性化的话题作文,更让同学们尽情尽兴有话可说,这有利于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整体水平的提高。那么学生在开放、自由、富有创造性的写作活动中所获得愉悦远远超过苦参或“硬挤”的产品。

高扬个性的大旗,在写作内容上:善于选材,巧于提炼,精于立意,即拥有主体之自得之见、自然之情与自在之趣;语言上:善于用自己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阐述自己的思想,能够创造出新鲜活泼的言说形式,即拥有主体的自由之笔。世上没有两片叶子是相同的,而人作为个体的存在,其在各个方面表现的亦是无限多样的。如人或隐忍,或直白,或含蓄,或幽默,或冷峻,或典雅的气质一样,文章的风格也应因人之不同而摇曳出五彩斑斓的风采。

韩愈在古文运动时就提出,创作的高下首要品评标准就是“能自树立,不因循”,即创新写作要求学生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范文,不因循守旧,要结合具体的社会生活独立思考、大胆探索。但是这种创新必须与盲目地立异标新、与轻率而毫无节制的个人情绪宣泄截然分开。

写作,首要提到的问题往往就是“立意”。精神是不是符合时代要求,格调是否积极向上等等。一个时代便有一个时代之文学,随着中心主义被进一步瓦解,世界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文学创作领域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各种所谓的流派、团体、新的名词、新的概念,似乎又到了“百家争鸣”的时代。写作的主体性、个性化倾向的日益明朗就不可能不影响到我们的中学生,甚至一些非主流作家的写作风格已经成为学生竞相模仿的对象:年少清纯便似饱览人世风霜而纵论世态炎凉,血气方刚就大讲出世入世始谈禅论道,再不就是假借痞子的外衣装扮老成世故„„中国传统文学文化观念中,“文学教化论”的根深蒂固是勿庸置疑的,“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艺要为大众服务”等都是明证,马克思主义文论指出:文学必须有所寄托和负载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很多时候一提到文章的立意,学生不是心存恐惧往往就是对此嗤之以鼻。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新的语境下写作,如何给写作一个立足点和归宿就成了写作教学的当务之急,这也是关乎人生观体系重新构建的一件大事。

我们认为,在创新写作的过程中,必须重申道德标准,必须引导学生建立符合实际的创作原则。首先,应该多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去探究人性之美、人性之爱,逐步培养学生重视情感体验而降低政治理性和实用理性在写作中所占的比重。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让学生逐步学会

全身心拥抱生活,体验生活,那么,他们才能在写作中体现真性情,才能体现出作文应有的个性来。其次,还要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人生而带有深刻地历史的、民族的烙印,这也是促使个人向上、前进的精神动力。只有这两个方面能够紧密结合,创作才能凸现为文的个性,才能达到与传统文论殊途同归的目的。

高扬个性的大旗,首先要在写作的内容和语言的新颖上。前者为内在的,后者为外显的。因此,文章源于生活要求真实,就要通过对真的处理来体现其从内在到外显的新颖。内容上:善于选材,巧于提炼,精于立意,即拥有主体之自得之见、自然之情与自在之趣;语言上:善于用自己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阐述自己的思想,能够创造出新鲜活泼的言说形式,即拥有主体的自由之笔。新颖是创新的火花,表现出来的是生命质体的活力。世上没有两片叶子是相同的,而人作为个体的存在,其在各个方面表现的亦是无限多样的。如人或隐忍;或直白,或含蓄,或幽默,或冷峻,或典雅,或通俗的气质一样,文章的风格也因人之不同而摇曳出五彩斑斓的风采。

具备个性、风格才可能会有精品传后而不用“假良史之辞”,无需“托飞驰之势”;精品亦承载鲜明的个性,从鲜活的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对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体察透析,形成自我写作创新的观念,并进一步借助语言外壳显情志于外,成愉悦之情于内,方成就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

综上所述,写作必须从鲜活的现实生活出发,学会用一双慧眼观览外物,用一颗真纯的慧心体察外物,并通过对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体察透析,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创作风格,并进一步借助语言外壳显情志于外,成愉悦之情于内,方能让我们的写作入乎自由之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让终身学习成为习惯下一篇:让信念点亮理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