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问题探讨管理论文

2022-04-18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医疗保险问题探讨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

医疗保险问题探讨管理论文 篇1:

规范定点医院医保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

【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规范定点医院医保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方式,为日后规范定点医院医保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工作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对我院规范定点医院医保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改善方式后我院规范定点医院医保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法律意识较弱、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及控制医疗费用指标的不统一都是影响控制医疗费用控制的相关因素;在进行相应的改善合理控制后总费用均控制在医保中心所给的指标范围内。结论:加强对管理制度的完善、医疗费用指标的统一及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合理的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有效措施,从而更好的适应定点医院规范医保管理。

【关键词】医疗费用控制;规范定点医院;医保管理

本文通过对影响规范定点医院医保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对规范定点医院医保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管理方式加以研究和探讨,不断提高规范定点医院医保管理医疗费用增长的合理控制,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我院是湖南省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综合发展比较迅速,在对我院此前规范定点医院医保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合理的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后,2013年-2015年我院的合理的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效果进行回顾分析。

1.2方法

对我院此前规范定点医院医保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询问的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此前规范定点医院医保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改善措施进行相应的改善。

2.结果

2.1存在的问题

经过研究分析发现,我院在2013年之前规范定点医院医保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存在的问题主要为: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法律意识较弱、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及控制医疗费用指标的不统一。

2.2在进行有效改善后的控制效果

在进行合理控制医疗费后2013年-2015年门诊处方合格率分别为:96.4%、97.6%及99.2%,大型器械检查阳性率分别为:71.7%、74.3%及77.5%,住院病人记费和医嘱符合率分别为:94.6%、98.7%及99.7%,药占比:32.1%、31.2%及29.6%,住院費用自负率(职工医保):23.3%、21.5%、19.6%,住院费用自负率(居民医保):36.5%、33.2%、32.2%,违规扣款率:0.017%、0.013%、0.011%。各项指标明显在呈现逐年降低,控制效果较好。

3.讨论

随着现今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也在随之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近年来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不断的呈现上升趋势发展,进入医院接受医疗救治的病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近年来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深入,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越来越大,因此医保费用管理和控制的难度也在逐年加大;故此,做好规范定点医院医保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相关管理工作,从而合理的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对于人民群众是否能够得到放心安全的就医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此次研究中就我院规范定点医院医保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改善方式后我院规范定点医院医保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希望为日后规范定点医院医保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工作提供更多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在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存在的问题主要为: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法律意识较弱、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及控制医疗费用指标的不统一。而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后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来进行规范定点医院医保管理医疗费用的合理控制,(1)针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现状,应该从根本上解决改善问题,医院应该加强对于管理人员的选拔,应该大胆启用新人,根据医院的管理用人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医院管理人才,建立合理的人才队伍,确保规范定点医院医保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工作的顺利开展,且在进行医院管理人员选拔的同时对其被选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相关知识指导,从而有效的提升医院管理者的自身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本着一心为医院、为病人的工作态度,在医院管理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不触犯法律、不做损害就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2)制定有效的规范定点医院医保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管理制度,对于医院管理层人员的各项决策、醫院的财务情况、医院药物及医疗器材相关采购报销、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和信息核实,对医院各项事物的开运行机制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一方面我们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进行保障,增强医院相关管理人员依法做事的意识,从而提高保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医院财务管理公开的制度体系,这样才能保障医保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管理的稳定性和长效性。目前,规范定点医院医保管理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工作正当其时,对于规范定点医院医保管理医疗费用的合理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医院的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及培训能够有效的提高医院医保医疗费用合理控制管理水平,且保证广大参保人员能够放心的在医院进行疾病治疗,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的的身体健康,且能够得到相应的医疗费用报销;(3)利用信息系统建立科学的费用控制体系,在总量控制的同时又进行次均费用控制,可以避免当收治病人数增长不明显时医院采用提高次均费用的方法来提高总费用。建立医保的管理体系,制定医疗质量管理、科室定额控费、医保综合目标考核等制度和标准。实行实时监控、定期反馈、严格的管理和考核奖惩。希望为日后规范定点医院医保管理医疗费用的合理控制工作提供更多依据。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适应定点医院规范医保管理,合理的控制医疗费用需要不断的加强对管理制度的完善、医疗费用指标的统一及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李红英

医疗保险问题探讨管理论文 篇2:

医保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摘要:医保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需要做好科学化管控,注重改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意识不足、管理制度有待完善、人才管理缺乏规划等问题,保障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提高医保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医保服务中心不断实施有效策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完善医保中心管理制度,规范人才管理规划,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各种管理模式得以调节,很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得以规避。

关键词:医保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策略

1引言

医保服务中心需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注重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做好科学化控制,突出管理效果,在服务中心的管理上,积极识别各种存在问题,探索有效的改善方式和积极手段,保障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很多问题不断解决。

2医保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医保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提升,需要做好科学化控制,具备医保人才的需求管控能力,很多问题得以改善,招聘策略全面提升,各种发展问题得以改善。注重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行可靠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保障应用流程得以有效优化,很多规划问题得以改善,在部门管理上,做好人力资源管控,医保中心管理能力提高,需要做好医疗服务优化控制,注重改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做好必要的全体工作人员控制,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发挥积极控制效果。通过提供医保能力,实现医保工作职能发挥,在身体健康问题上,合理管控各种问题,实现工作效率的改善,医保服务效率提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发展,在行业管理上,提升人员组织力,沟通效果提升,消除各种社会矛盾问题,不断在实践服务中,改善服务方法,提高服务效果。

3医保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人资管理意识不足

医保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优势提升,需要解决各种管理人员工作责任问题。因为很多医保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不能认识到自身工作的具体社会价值、服务价值,在工作中,不能主动承担岗位职责,很多服务方法不能持续发展,服务能力不足,有关的服务机制不能改善,很多服务问题突出。尤其不能为社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人性化服务项目,导致各种医保社会矛盾不能环节,很多问题不能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可靠开展,各种医保服务机制顺利实施,提升医保服务价值,在人力资源日常管理和工作开展中,注重改善各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做好必要的管理优化,实现工作管理制度的全面改善,工作能力稳步提升。

3.2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医保服务中心管理制度需要稳步提升,很多管理制度的探索和实施,需要可靠发展,具备较高的人员工作行为和基本方法指导能力。因为缺乏完善细化的制度指导,导致很多管理制度不能落实,管理模式难以提升,有关的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在管理制度的探索和发展上,有关的意识问题不能改善,考核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实施,在管理制度的全面控制和优化中,不能获得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管理制度难以改善,工作人员的意识不能提升,有关的考核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3.3人才管理缺乏规划

医保中心事业编制缺乏有效规划,各种人才管理机制不能落实,工作人员不能获得较高的人才管理规划效果,在人员工作开展中,有关的医保中心服务能力提升,各种服务工作顺利开展实施,在职责管理上,需要做好积极性控制,突出人员管理活力,各种人才管理规划问题改善,人才不能通过明确职业规划,指导自身工作方式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工作人员可能缺乏工作积极性,很多激励机制的实施缺乏长期动力。医保中心的晋升和管理,需要做好必要的考核分析,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注重做好人才管理规划分析,提升医保中心的管理能力。

4提高医保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4.1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意识

着重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由于当下社会发展的影响,医保工作人员与当前社会上各行各业人士的需求相对一致,管理人员应当及时感知到此点,接受新式发展带来的改革思想,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医保中心管理者可邀请业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及相关学者举办讲座,并在后期联手指导医保中心管理者及人资管理部门人员制定全新的员工管理及招聘的规章制度。其间,管理者可向专业人士介绍机构内部人员的工作水平及专业素质的具备情况,以此为依据进行人员安排的优化。医保中心管理者应与专家、学者共同讨论,探索可行策略,做好人员组织管理的不断发展。

4.2完善医保中心管理制度

完善医保中心的管理制度,做好人资管理意识的提升,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注重发挥积极管理控制效果,很多规划问题得以改善,医保服务中心管理服务效果提升,依靠管理制度,实现编制制度的调节,各种编制制度不断优化,在医保中心的管理上,发挥积极控制效果,很多的人才聘用制度控制,制度编制合理,符合热源管理的灵活要求。需要对各种工作制度细化分析,主要是能做好人才招聘控制管理,在改革发展上,通过落实改革计划,做好管理制度的全面分析,注重实现制度调节,合理改善人员管理模式,做好制度实际控制分析,突出日常工作流程的控制效果,在人员日常管理上,发挥良好的改革思维控制力,很多问题得以调节。做好参保流程和后续参保资金交付等服务的管理制度控制,保障社会群众的办事风格改善,医保服务能力提升,人力资源的实际管理水平得以优化。

4.3规范人才管理规划

医保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規范人才管理机制,保障在医保中心的服务上,发挥良好的管理人员利用能力,实现人才的有效规划,在医保中心服务中,实现人才管理机制的调节,注重提升改革管理控制效果,很多人员的实际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对于人员日常考勤需要全面管理,提升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配合有效的激励机制,长期收集人员工作表现和工作能力档案数据,指导医保服务中心科学的调节人员岗位和薪资,保障员工的心理问题得以解决,各种激励制度顺利实施,人才管理水平提高,具备更多的组织引导能力。激励制度可靠调节,各种激励模式改善,有关的员工工作积极性调节方式落实,在服务工作开展中,保障人才管理机制顺利实施。

5结语

医保服务中心需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环节社会矛盾,使得医保福利政策可靠落实,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改善,很多管理水平提升,医保服务价值提高。需要规范制度,探索积极性的人才管理规划,引导人员提升岗位价值,很多问题得以改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咏隽.医保中心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方法[J].人才资源开发,2020(20):60-61.

[2]张宁.探讨如何提高医保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J].人力资源,2020(06):8.

[3]程琳.论机构改革下医疗保障局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J].人才资源开发,2019(10):10-11.

[4]王强.探讨如何提高医疗保险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J].现代交际,2019(10):251-252.

作者:任志强

医疗保险问题探讨管理论文 篇3:

央属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退休人员过渡过程中面临问题的思考

【摘要】央属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养老保险移交地方省级统筹后,医疗、工伤等保险也逐步纳入了属地统筹管理,而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仍由企业代管,使企业无法完全摆脱社会事务,也无法全身心投入生产经营。为此,笔者就央属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退休人员过渡到社会化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但愿对推进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有所启示。

【关键词】央属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问题;思考

目前,随着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总的发展形势是好的。但央属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退休人员管理仍是采取地方社保局委托企业代为管理的过渡方式进行。央属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退休人员尚未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使企业无法完全摆脱社会事务,也无法全身心投入生产经营,为此,根据“十二五”规划和2011年国家实施的《社会保险法》的精神,有必要对央属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退休人员过渡到社会化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进程。

一、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与原企业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街道(乡镇)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其必要性有三:(1)是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保障企业退休人员晚年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广大退休人员长期以来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实行社会化管理,不仅使他们在经济上得到了保障,而且通过积极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还可以更好地实现退休人员老有所养,使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得到组织管理和服务上的保障。(2)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的重要措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迫切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用人单位在依法缴纳社会保险金之后,应逐步从管理社会保险对象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以便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和增强企业活力。(3)是“十二五”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积极推进这项工作,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央属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退休人员管理的现状

(1)央属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退休人员分布的基本情况。央属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大多始建于新中国建国初期,职工来自全国各地,六十年来,为国家的基本建设和改革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该企业成立于建国初期,现有子公司近20个,30余个分公司,企业中的事业单位10余个(医院、疗养院、幼儿园等)。施工分布全国各省、市。同样,退休人员退休后居住地也遍布全国各地。截止2011年末,全集团公司退休人员2.8万余人,其中在川单位退休人员2.4万余人,居住地相对集中在大中城市的近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湖南和广西等省(区)的10多个市(县)的30余个集中生活区(家属基地),其他均为分散居住人员,且大部分居住在乡镇和农村。(2)央属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状况。1998年9月,按照国务院国发(1998)28号文件规定,中央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以子公司(处级)为单位移交地方省级统筹管理。而目前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是采取委托企业管理的过渡形式。在委托代管期间,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是如何开展的呢?仍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企业对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实行二级管理服务(部分单位延伸至三级单位管理),集团公司社保部门负责公司机关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和指导下属单位退休管理服务工作,子公司等各单位的社保部门负责本单位退休人员的具体管理服务工作。

退休管理服务工作主要是:(1)配合省级社保机构做好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2)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并提供补充医疗保险的报销服务;(3)为退休人员提供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和各项查询服务(4)协助省社保局进行领取基本养老金资格认证;(5)帮助死亡退休人员家属申请丧葬补助金和一次性抚恤金。(6)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成立退休党组织,组织退休人员中党员开展组织活动;(7)成立各种协会和老年大学,组织退休人员开展各种文体活动;(8)指导退休人员成立退管会,开展自我管理和服务;(9)有条件的单位还定期(每两年)为退休人员进行体检。由于退休人员居住十分分散,建立党支部和退管会只能在集团公司和子公司机关所在地和集中生活区(家属基地),而在退休人员较集中的其他一些地区只能建立联系点,另有大多数散居在农村和乡镇的退休人员则主要以电话、书信联系方式为主进行管理。

三、央属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服务业务上存在的问题。(1)由于客观因素造成退休人员分布广,异地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处在“空挡”。一是对跨省异地居住的退休人员管理服务问题。由于这部分人员分散在全国各地,企业除了每年定期发信函,验证其是否健在外,另就是在逢年过节发慰问信、寄慰问金,实在谈不上什么管理服务,可以说他们是处在管理服务的“空挡”。二是企业所在省内居住在乡镇、农村的退休人员,由于居住分散,除了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企业同样难以提供具体的管理服务。(2)主辅分离改制企业的退休人员,仍由主体企业管理,关系未理顺、政策不配套。这些退休人员有思想情绪,增加了管理难度。(3)死亡退休人员供养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金问题。以笔者所在企业为例,对死亡退休人员供养直系亲属,是按所在地规定由企业按月发给一定的生活困难补助金。将来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后,供养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金标准和资金来源如何解决,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予以明确。

2.退休人员存在的思想问题。(1)部分退休人员不愿意移交社区管理。一是由于各地社区建设发展不平衡,怕移交后吃亏;二是退休人员担心移交社区后原有的待遇发生变化,其待遇会受到影响;三是由于有的单位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基础较好,他们对原单位有一种“企业情结”,并以自己是国有企业的人而感到自豪,对移交地方管理存在失落感。(2)企、事业退休养老金差距拉大,企业退休人员思想活跃,管理难度加大。近年来随着养老保险双轨制和2009年事业单位效绩工资的实施,企业退休人员反应强烈,虽然国家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但企业退休人员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之间养老金差距依然较大,从而引发企业部分退休人员和企业办社会事业单位这部分群体的上访和来信的诉求事件时有发生。

3.过渡期企业退休管理服务机构和人员存在的问题。央属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退休人员队伍庞大、高度分散而且管理幅度大,虽然管理服务实行二级管理(部分单位延伸至三级单位管理),但管理人员相对较少,个别单位在思想、机构、人员配备上仍存在着不适应管理服务的问题。

四、央属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退休人员过渡到社会化管理面临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十二五”规划指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在企业代管阶段,我们要认清形势,企业代管是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一种过渡形式,主要工作任务是保持退休人员队伍稳定和为平稳移交社区,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管理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要在思想上、组织上高度重视,积极探索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最终实现平稳移交。对此,笔者对如何过渡提出以下建议:

(一)管理服务业务上如何过渡的思考

1.对企业异地退休人员如何过渡到社会化管理的问题。(1)对企业跨省居住退休人员如何过渡到社会化管理的问题。这个问题必须由国家出台统一的移交社区管理的政策,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前,可暂由省级社保机构和企业共同管理。同时,企业应主动做好移交社区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旦国家政策出台,即可实施平稳移交,从而加快社会化管理的进程。(2)对企业居住在县、乡镇、农村的退休人员如何过渡到社会化管理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建议国家先行试点,本着先县、后乡、再农村的原则,逐步推进,成熟一个,移交一个,完善一个。其步骤是先把县城的社会化管理搞起来,取得经验后、再推广到乡镇,乡镇搞好后,再为管辖的农村建立管理服务平台,把企业居住农村的退休人员逐步纳入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所)进行管理。同时,可在农村设立退休人员联系点,从而实现以点达面联网的社会化管理体系。

2.对死亡退休人员供养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金问题如何过渡。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了解到有些省已将生活困难补助金纳入统筹基金支付,笔者认为这是符合建立独立于企事业之外社会保障体系要求的。这个问题处理好了,也是退休人员实现社会化管理完整性要求的重要组成内容。

3.对主辅分离改制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问题如何过渡。这个问题的难点是经费,为此,笔者建议企业可将按规定预留的主辅分离改制企业的退休人员费用交地方社保机构,经费问题解决了,便可将他们纳入居住地社区管理了。

(二)过渡期企业退休人员存在的思想问题的思考

1.关于部分退休人员不愿意移交社区管理的问题。这部分人员主要是居住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集团公司和子公司机关的退休人员。他们主要认为现在这样管理各方面还不错,担心移交后管理跟不上,怕待遇吃亏等。因此,要有针对性的做好思想工作,逐步淡化退休人员企业人的思想,使他们在心理上逐步接受离开工作岗位即为社会人的身份。一是应进行思想引导,加大宣传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政策,使退休人员认识到社会化管理是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保障退休人员晚年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从企业走向社区是退休人员管理的发展方向。消除对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担忧的心理。二是应加强街道和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建设,坚持作好企业服务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社区要为退休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真正让退休人员感受到社区的好处和温暖。在集团公司和子公司机关所在地集中居住和其他集中生活区(基地)居住的退休人员,可采取企业与地方共建社区,共同管理的模式,作为一种过渡,待条件成熟时,再移交社区管理。

2.企、事业单位退休养老金差距拉大,退休人员思想浮动,管理难度加大的问题。目前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差距较大,笔者建议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已明确,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目前,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使它成为合理分配社会财富的一个根本性制度,不能总是停留在低水平,也不能只强调雪中送炭,要突出社会公正和公平。近几年通过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逐渐缩小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的差距,部分缓解了养老“双轨制”的矛盾。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还是在制度上完善,在一个国家最好实行养老待遇“单轨制”。目前,为缩小差距应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的长效机制和“企业年金制度”来与之弥补。

另一方面应在机关和事业单位推行养老保险改革,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先行试点,逐步积累经验,稳步推进,条件成熟后实行并轨,形成规范的养老保险制度。

(三)企业退休管理服务机构和人员如何过渡的思考

针对施工企业庞大且高度分散的退休人员队伍和相对较少的管理人员的现状,要想做好现有工作和准备实现平稳移交,其困难和事务繁多:一要做好现有大量的业务工作并准备大量的移交资料;二要做好退休人员的思想和管理工作,保证实现平稳移交;三是要做好排除自身工作去向的后顾之忧,在矛盾中勇挑重担,保持和谐稳定。为此,笔者认为为实现平稳过渡,目前企业退休管理服务机构和人员仍需加强和保持稳定。绝不能错误认为企业退休人员将来要实行社会化管理了,企业退休管理服务机构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必须引起各级组织和领导思想上的高度重视。过渡期的工作思路是“先加强,而后移交”。“先加强”,有利于和谐、稳定,也有利于平稳移交。对于“后移交”,笔者建议,在国家决定对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同时,对央企的退休管理机构和人员可一并移交给社区,这既解决了企业退休管理机构和人员的后顾之忧,也解决了国家社会化管理新增机构和人员及设备的需要,还可为国家减少部分经费支出,不失为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还确保了过渡期和移交后的持续稳定。

总之,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是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目前,从企业代管过渡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管理服务是一个渐进的艰难过程,虽然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但是,随着“十二五”规划和2011年国家《社会保险法》的贯彻实施,将有力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只要我们按照中央的部署,依据发展规划和确定发展目标,加强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这些问题和困难是可以逐步解决的。笔者认为,央属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退休人员如能将社会化管理过渡期服务工作做好了,势必有典型性,必将对其它行业退休人员如何过渡到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解读“十二五”党员干部学习辅导.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10):1

[2]《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华西都市报.2011(3):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贯彻实施与社会保险政策解读及保险实例解析(1卷).中国社会保险出版社,2010(11):1

作者:王川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媒介报刊理论认识管理论文下一篇:医院卫生统计管理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