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银行金融风险论文

2022-05-03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宏观银行金融风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气候是人类和未来之间的纽带。气候变化将对地球和人类产生深远影响,已成为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气候风险是长期的、全球的、高度不确定的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新风险领域。它不仅会通过特定气候事件直接或间接地造成银行资产损失,也会通过社会低碳转型带来政策变化、法律变化等不确定性的影响,放大商业银行的固有风险。

宏观银行金融风险论文 篇1:

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

摘   要: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涉及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工具、金融监管政策、商业银行授信模式和有效贷款需求等环节,货币政策会影响到银行业的安全与稳定,同时,商业银行的稳定性也会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基于2000—2020年我国51家“A+H”上市银行的微观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都会显著影响商业银行的稳定性,实施价格型或者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的稳定性冲击呈现显著差异;实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会刺激商业银行过度信贷投放,将直接降低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水平;控制货币数量或者提高利率,会显著增强商业银行的稳定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同时实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对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程度有所增强,商业银行的稳定性也易受数量型货币政策的制约,利率调整对商业银行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框架,积极改革利率市场,尽量使用价格型货币政策手段,实施合理的信贷政策,有助于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切实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稳定性,进而更好地履行金融稳定法定职责。

关  键  词: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商业银行稳定性

DOI:10.16620/j.cnki.jrjy.2021.02.003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金融宏观调控。商业银行作为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中介, 贯彻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效果如何是需要持续关注的课题。随着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持续推进,金融科技发展方兴未艾,商业银行贯彻落实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也在不断调整中。巴塞尔协议Ш针对商业银行资本、 流动性进行了明确规定,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稳步增长, 货币政策、审慎监管政策都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 鉴于我国以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现状,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是实体经济在银行业的镜像,所以,研究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与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关系迫在眉睫。本文基于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研究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对于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防范化解商业银行风险;另一方面,有助于为中国人民银行统筹实施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当前,货币政策影响金融稳定的干预途径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完全运用货币政策框架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被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货币政策目标是在保持币值稳定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各国中央银行逐步搭建宏观审慎治理机制,协同货币政策共同维护金融稳定。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正着力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框架,深入推进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着力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丰富完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有效维护金融稳定。

本文实证检验我国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对51家“A+H”上市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分别检验了货币政策以及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共同作用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商业银行在单纯货币政策影响下以及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共同影响下的稳定性,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研究货币政策与银行稳健性的关系,有助于制定金融政策与防控银行风险, 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货币政策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通常通过利率和信贷等形式。Bernanke等(1989)提出,货币政策会影响银行稳健性,利率和信贷会产生不同的效应[1]。Gerali等(2010)提出,非常规货币政策会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情况,也会造成经济社会的波动[2]。Hirakata等(2017)指出,货币政策的实施会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策略,会提升企业和个人的融资风险,从而影响银行业的稳定性[3]。

货币政策影响银行稳健性的情况。 陈诗一等(2016)指出,中央银行调整利率,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进而威胁到银行业信贷资产的安全[4]。郭子睿等(2017)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影响商业银行的稳健性,货币政策应该关注金融稳定状况并未雨绸缪[5]。肖崎等(2017)指出,货币政策会影响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偏好,过低的利率会刺激影子银行的风险偏好,从而造成金融系统的不稳定[6]。

貨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同,共同维护金融稳定。Paolo等(2012)研究表明,利率调控可以保持物价稳定,但是无法保障金融稳定,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各有侧重点, 不能彼此取代[7]。Svensson(2018)指出,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施,应该统筹考虑彼此的影响[8]。徐长生等(2018)实证研究发现,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可以减缓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影响,甚至造成“政策抵消”和“政策超调”困境[9]。易宪容(2018)提出,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效果还需要接受市场的检验[10]。

总之,目前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重心是实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从理论层面研究货币政策与银行稳健性的联系、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以及双支柱调控框架的协同作用,但是开展实证分析的文献不多,大部分都没有银行微观数据的案例分析。所以,本文综合现有研究情况,采用我国51家“A+H”上市银行2000—2020年的报表数据,以商业银行贷款减值准备与净利息收入之比、 不良贷款率作为商业银行稳定性代理变量,使用Eviews 10系统GMM的方法,实证检验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制约, 以及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共同作用对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影响,保障商业银行稳健性方面的有效性。

三、实证模型、变量及数据

(一)变量的选取及数据的处理

本文将商业银行稳定性作为评价指标,选取商业银行稳定性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贷、利率和资产价格等渠道影响银行的稳定性,长期的低利率(负利率)将会削弱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水平, 进而影响到银行业乃至金融系统稳定。而资本要求、流动性限制、差别准备金等宏观审慎政策也会对商业银行稳定性产生抑制作用。 所以,本文将提高银行稳定性作为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将银行的稳定性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

当前, 反映银行稳健性的指标主要包括Z指数、预期违约率、不良贷款率、风险资产占比等。其中,Z指数主要衡量银行破产概率, 银行破产在我国很少发生。此外,我国信用评级市场不发达,预期违约率无法获取,所以Z指数和预期违约率都无法反映我国银行的稳定性水平。贷款减值准备是银行对所有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包括发放的贷款和垫款,各种投资业务及表外承担风险的资产等,其中银行贷款和垫款的减值准备是银行减值准备的大头,占比95%以上。净利息收入是银行短期内经营资产负债的结果,主要包括贷款和垫款,投资资产和同业资产等产生的利息, 贷款减值准备/净利息收入(dkjzzb/jlxsr)表示银行的风险化解能力,该指标越高,表示银行的稳健性越好。所以, 本文选择贷款减值准备/净利息收入(dkjzzb/jlxsr)作为银行稳定性的主要代理变量。同时,为了保证实证检验的稳健性, 本文将银行不良贷款率(bldkl)作为银行稳定性的代理变量。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数量型和价格型政策工具,主要包括M2、信贷总量和利率等政策工具,所以,本文采用M2增速(log(M2))、信贷总量增速(log(xdzl))和7天同业拆借加权利率(cjlv)作为货币政策代理变量。宏观审慎政策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率、贷款价值比以及资本充足率,本文采用银行的资本充足率(zbczl)、拨备覆盖率(bbfgl)作为宏观审慎政策代理变量。

此外,本文还选取部分宏观经济变量和银行微观变量作为实证检验的控制变量。其中,GDP增长率(log(gdp))采用GDP的自然对数表示、CPI作为宏观经济控制变量;银行规模增速(log(zzc))采用商业银行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 贷款余额增速(log(dkye))采用商业银行贷款余额的自然对数表示,盈利能力则用资产利润率(zclrl)、成本收入比(cbsrb)来表示。这些宏观经济变量都会对银行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二)数据来源与描述

本文采集我国51家“A+H”上市银行,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0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35家地方法人商业银行2000—2020年间面板数据。货币政策工具、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宏观控制变量数据和银行微观数据全部来自WIND数据库,M2、信贷总量(xdzl)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所有变量名称及描述性統计结果如表1所示。

(三)模型的构建

1.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基于前文的分析,本文建立如下基准模型:

wdxit=wdxit-1+∝MPit+βHGit+γBKit+δit  (1)

其中,wdxit为被解释变量, 主要衡量银行稳定性变化情况;wdxit-1为贷款减值准备/净利息收入的滞后一阶项; 本文用MPit为货币政策变量,HGit为宏观政策变量,BKit为银行微观数据变量;δit为随机扰动项;本文主要运用银行微观数据变量的滞后一期值作为解释变量,用以解决相关变量的内生性问题。

2.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本文建立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动态模型,具体模型如下:

wdxit=wdxit-1+∝MPit+εSSit+βHGit+γBKit+δit(2)

其中,wdxit为被解释变量, 用以观察商业银行稳定性水平的变化;wdxit-1为贷款减值准备/净利息收入的滞后一阶项;MPit为货币政策变量,SSit为宏观审慎政策变量,HGit为宏观政策变量,BKit为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变量;δit为随机扰动项。 本文主要运用银行微观数据变量的滞后一期值作为解释变量,用以解决相关变量的内生性问题。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本文运用Eviews 10系统GMM方法进行检验分析。首先对所有变量运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分析,然后对变量进行AR检验、Sargan检验,检验扰动项的自相关性、 解释变量的有效性。AR检验的原假设是扰动项的差分不自相关,当AR(2)检验的P值大于0.05时则接受原假设,说明二阶差分不自相关。当Sargan检验的P值大于0.05时,说明所有变量都是有效的。

(一)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1.实证结果分析

表2显示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其中,(1)式、(2)式、(3)式和(4)式分别表示单独实行log(M2)、信贷总量增速log(xdzl)和同业拆借利率(cjlv)和同时实行log(M2)、信贷总量增速log(xdzl)和同业拆借利率(cjlv)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可知,Sargan检验和AR检验均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解释变量有效且扰动项二阶不自相关,设计模型是合理有效的。

由表2可以看出:第一,(1)式中log(M2)在1%水平下显著为负, 表明实施数量型扩张货币政策工具将降低商业银行稳定性水平。 如log(M2)快速增加, 将会刺激商业银行追求高收益高风险资产,降低了商业银行稳定性水平。第二,(2)式中log(xdzl)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表明数量型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也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稳定性。如随着信贷总量的提高, 会增强商业银行的稳定性。第三,(3)式中cjlv在1%水平下显著为负,表明价格型紧缩货币政策可能会增强商业银行稳定性水平。如,随着贷款基准利率的提高,商业银行的利差水平随之增大,盈利水平会相应提升,增强商业银行稳定性水平。第四,(4)式中log(M2)和cjlv在1%水平下显示为负, 表明紧缩型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提高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水平。第五,控制变量的系数显示, 大多数变量的系数在5%的水平下显著,但回归系数过小。log(dkye)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商业银行的稳定性与贷款规模增速直接相关,当商业银行更倾向于提高风险资产的比重以获取更多的收益时会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水平。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增速越快, 商业银行稳定性水平会增强。但是log(gdp)、CPI、log(zzc)、zclrl、cbsrb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并不明显(回归系数过小),原因可能在于宏观经济指标不直接影响银行稳定性,银行的经营管理是受宏观经济和监管政策等多种因素制约的, 银行的稳定性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银行的稳定性与盈利能力也没有直接关系,一些银行是由于风险管控机制完善并严格执行到位,这些盈利能力越高的商业银行其稳定性水平越好。但有一些商业银行由于投资于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组合,在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时显著降低了银行的稳定性。

2.稳健性分析

为确保实证分析结果的稳健性,本文还将银行不良贷款率作为不稳定性的代理变量对基准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将表2、表3的结果相对照后发现,log(M2)、log(xdzl)系数与表2中的系数符号完全相反且显著,cjlv的系数符号没有变化,但是回归系数变大,说明利率等货币政策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偏弱,货币政策通过利率渠道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是弱中性的。此外,所有控制变量的符号与显著性情况也与基准模型保持一致,所以,本文的模型和结论是稳健可信的,即货币政策在降低商业银行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的有效性,且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是显著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不是很明显,M2与信贷政策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也是不一致的。

(二)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1.实证结果分析

表4显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其中,(1)式、(2)式、(3)式和(4)式分别表示单独实行log(M2)、信贷总量增速log(xdzl)、同业拆借利率cjlv和同时实行log(M2)、信贷总量增速log(xdzl)以及同业拆借利率cjlv等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可知Sargan检验和扰动项检验均在5%水平下显著,说明解释变量有效且扰动项二阶不自相关,设计模型是合理有效的。

由表4可以看出:第一,(1)式中log(M2)在5%水平下显著为负,且比表2(1)系数变小,表明在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情况下,实施数量型扩张货币政策将降低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水平,但是比单独实施货币政策影响程度要小。如,在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情况下,随着M2的快速增长,宏观审慎政策可能会抑制商业银行追求高收益高风险资产的冲动,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第二,(2)式中log(xdzl)在1%水平下也显著为正,表明在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情况下,数量型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也可以提升商业银行稳定性。如,在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情况下,信贷总量的提高提升了商业银行的稳定性。第三,(3)式中cjlv在5%水平下显著为负,但是回归系数过小,表明在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情况下,价格型的紧缩型货币政策难以有效影响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水平。如,随着贷款基准利率的降低,商业银行的利差水平变小,盈利水平也随之降低,在资本充足率和报备覆盖率等宏观审慎达标的情况下,各商业银行追求高收益高风险资产,提升了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水平。第四,(4)式中log(xdzl)在5%水平下显著为正, 表明在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情况下,紧缩型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提高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水平,cjlv在1%水平下显著为负,但回归系数过小,表明利率政策对商业银行稳定性水平的影响有限。第五,通过观察控制变量的系数可以发现,大多数变量的系数在10%的水平下显著。log(dkye)系数显著为正,在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越大,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水平越高。但是CPI、log(zzc)和zclrl回归系数过小,表明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并不明显,原因可能是宏观经济指标不直接影响银行稳定性, 银行的经营管理是受宏观经济、 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和监管政策等多种因素制约的, 银行的稳定性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银行的稳定性与盈利能力也没有直接关系,一些銀行是由于风险管控机制完善并严格执行到位,这些盈利能力越高的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水平越好。但有一些商业银行由于投资于高风险、 高收益的资产组合,在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时显著降低了银行的稳定性。

2.稳健性分析

为确保实证分析结果的稳健性,本文还将银行不良贷款率作为不稳定性的代理变量对基准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将表5与表4的结果相对照后发现,cjlv和log(xdzl)系数与表4中的系数符号完全相反且显著,log(dkye)的系数没有变化,但是变显著,说明在实施宏观审慎政策情况下,利率等货币政策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偏弱,货币政策通过利率渠道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是弱中性的。此外,所有控制变量的符号与显著性情况也与基准模型保持一致,所以,本文的模型和结论是稳健可信的,即同时实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在降低商业银行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的有效性,且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是显著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不是很显著,M2与信贷政策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也是不一致的。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2000—2020年51家“A+H”上市银行微观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会降低商业银行的稳定性,实施“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 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能够显著增强商业银行的稳定性。

(一)结论

第一,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能有效地降低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比价格型宏观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更大,利率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不是特别显著。

第二,宏观审慎政策的情况下,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能够刺激商业银行放贷冲动,宏观审慎政策可以显著抑制商业银行的放贷冲动,从而弥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的不足。实施适度偏紧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将直接限制商业银行过度承担风险行为,提高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水平,如果不能适度把握两个政策的实施力度,很容易出现政策超调现象,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导致货币政策宏观调控失效。

第三,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不是很显著,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刺激商业银行提高信贷增速,过低的利率支持商业银行大幅地扩大信贷规模,降低商业银行的稳定性。虽然收紧的宏观审慎政策可以抑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行为,降少贷款规模,但造成利率等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不是很显著。

Key words: monetary policy; macroprudential policy; stability of commercial banks

(責任编辑:李丹;校对:卢艳茹)

收稿日期:2020-01-24

作者简介:单建军,男,河南邓州人,经济师,研究方向为金融监管、货币政策和存款保险。

作者:单建军

宏观银行金融风险论文 篇2:

宏观审慎监管视角下的商业银行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研究

摘要:气候是人类和未来之间的纽带。气候变化将对地球和人类产生深远影响,已成为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气候风险是长期的、全球的、高度不确定的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新风险领域。它不仅会通过特定气候事件直接或间接地造成银行资产损失,也会通过社会低碳转型带来政策变化、法律变化等不确定性的影响,放大商业银行的固有风险。本文主要界定了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内涵,分析商业银行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提出在宏观审慎监管视角下商业银行气候风险的对策。

关键字:商业银行;气候;金融风险

引言为了抑制金融体系中风险的过度累积,需要建立一个全球宏观审慎金融监管体系,并将其作为目前微观审慎监管和市场一体化监管的重要补充。在宏观审慎监管视角下,需要深化商业银行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认识,与气候风险相关的因素在投资融资方面没有得到充分反映。为了有效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气候风险分析系统,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系统,并继续在评估气候风险、监测和分析气候政策、气候风险定价和投资和金融改革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气候风险的内涵

气候风险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气候风险存在全球、长期和普遍的不确定性,是一种新的宏观风险模式。气候风险与经济中提到的风险相比,有以下两个特征。首先,不确定性的程度。人类对气候变化知之甚少,现有的气候预测模型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这导致目前可能大大超过人类的气候灾难应对计划和救灾。气候变化是世界上最大的系统性风险,如果温室气体浓度超过阈值,可能导致突然变化。第二,全球化和不平等。气候风险是普遍的全球风险,但它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不同,因为它对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总的来说,贫穷国家的工业结构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而贫穷国家的地理位置往往更温暖,生态系统更接近生物物理极限。

二、商业银行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

1.声誉风险。忽视气候变化对银行长期发展的影响,可能危及银行未来的发展,并增加声誉风险。例如,如果银行无法及时评估和调节气候相关风险的信贷项目和有害环境,给邻近社區带来了损失,引发了公开谴责或批评,社会或政府银行可能声誉受损,如果媒体报道或处以罚款。

2.市场风险。天气模式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增加银行的货币风险。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概率增大,可能会导致石油和其他能源价格上涨,引起大宗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从而扩大银行的市场风险敞口。

3.信用风险。目前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传统能源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大量高碳资产加速折旧形成搁浅资产。搁浅资产价值下跌,导致借款人偿还债务能力的恶化,违约概率提高,从而增加信用风险。

4.气候系统的风险。与气候系统相关的风险意味着全球损失,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局部极端现象,可能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会,带来经济危机。商业银行之间更紧密的金融联系可能会给气候系统带来风险。如果许多银行将注意力集中在碳密集型行业的融资上,这可能会导致碳密集型和脱碳行业的资金分配不当,并增加制造业的碳排放。加速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由于风险转换和银行间交易网络的复杂性,从而导致金融风险蔓延到整个市场。

三、宏观审慎监管视角下的商业银行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管理

第一,人们特别关注的是气候风险对银行可靠运作的影响,以及将气候风险融入总体风险管理体系。气候变化及其相关的气候风险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这将带来许多风险,如信贷、市场、流动性、对国家的信心等等。要提高对气候风险的认识和深入了解,并将气候风险融入总体风险管理体系。充分考虑到气候风险与各种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传播方式,并建立有效的机制来控制识别、测量、监测或减轻气候风险和报告。

第二,需要加强监测气候变化的研究,加强气候风险量化分析和监管的潜力。首先,必须加强监测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政策的研究,积极研究和评估在碳峰值下向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和工业结构的转变。投资融资战略的未来调整和优化。其次,需要改进气候风险形成机制,并有效地进行银行对气候风险的测试。然后对气候变化中期和长期影响以及为投资融资的气候变化政策进行科学评估,及时调整内部参数和风险模型,充分利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立网络,来提高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最后,研究绿色ESG评级,并将气候因素引入客户信用评级系统,鼓励银行客户识别和量化气候风险,优化信贷风险定价机制。

第三,继续深化可持续金融发展的概念,提高绿色融资的设计水平和总体协调。更深入地引入清洁金融发展的概念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做好准备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协调推进业务线和分支机构设立“绿色银行”金融体系,控制“绿色金融”战略目标的实现。在制定标准、产品创新、业务流程、绩效评估和有前途的研究等领域全面整合低碳元素。旨在建立气候投资优先项目储备、开发高质量低碳项目和加强低碳行业之间的金融合作的研究。

第四,改进投资融资政策,系统地将投资融资结构转变为绿色低碳结构。加强对清洁资产的支持(清洁能源生产、新车、绿色铁路等),不断提高投资在融资中的份额;加强工业领域的研究能力建设领域风险管理和创新政策体系,限制资本投资碳密集型企业,主要是支持低碳高端企业和节能项目,促进产业升级;在煤炭资产方面,应维持能源安全,推动向低碳技术转型,坚持良好的战略和速度,理性地控制行业的融资总量。

四、结语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必须将气候变化相关的金融风险纳入它们的总体风险管理框架,以减轻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并确保可持续发展。通过正确理解气候变化金融风险的内容和表现,以及银行结构、业务特征和地区气候特征,充分认识风险。灵活应对特定风险,加强早期预警,积极研究开发新业务。

参考文献:

[1]娄天印.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J].现代金融导刊,2020(3).

[2]熊红春.国际气候投融资风险和绩效管理工具分析及启示[J].环境保护,2019(24).

[3]杨柏淇.商业银行气候相关金融风险与管理研究[J].南方金融,2020(10).

作者:贺璐

宏观银行金融风险论文 篇3:

宏观经济形势与银行业展望

编者按:2014年即将结束,2015年即将到来。在此之际,让我们回顾2014,展望2015,共同讨论宏观经济形势以及银行业的发展趋势。2014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一直令人担忧,对明年的经济形势如何判断,将是银行业非常关心的大事。

从国际上看,有喜有忧,喜的是发达经济体整体回暖,日本经济温和复苏,英美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和国际油价下跌;忧的是欧元区经济增长陷入停滞,新兴经济体内部出现分化,俄罗斯经济因油价下跌而越发暗淡,这些是否会引发对新兴经济体以及全球的不利影响不得而知。

从国内来看,忧的是不论从工业生产、发电量、投资和消费等实体经济指标,还是从新增贷款、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总量等金融指标,亦或是从官方和汇丰PMI、消费者信心指数等先行指标来看,经济运行指标都不被看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喜的是股市的强势全面回暖,财富效应将日益显现,经济正处在由“去库存”向“去产能”和“去杠杆”叠加的转变阶段,也处在向新常态转变的关键时期。同时中央刚刚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也做出了全面解释,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政策着力点做出了部署。那么,究竟明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将如何发展,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将如何使用,这些政策对明年的银行业经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需要认真的讨论。

本期银行家月度论坛,特邀请各银行发展战略部门的老总以及其他研究部门专家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现将讨论的丰硕成果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汪红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阶段性划分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迄今,已历时七年。不仅客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对于客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各国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理念及其政策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常态”一词在全球范围内不胫而走,即是上述种种深刻变化的标志所在。

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新常态”

站在从2014年迈向2015年的关节点上审视当前全球经济的运行态势,可以发现,尽管经历了长达七年的危机和反危机的反复较量,经济的复苏势头仍然弱于预期,主要经济体运行正在经历着新一轮较大的波动。低速增长中的不平衡更为明显。

美国主要宏观指标好转,经济复苏的基础较好,中长期竞争力在加强,美元可能进入升值周期,货币政策已从量化宽松(QE)退出,重点转向何时以及何种方式加息;欧洲因增长迟滞,欧洲版的量化宽松政策呼之欲出;日本在实施“安倍经济学”后仍然出现负增长,继续扩大QE规模;俄罗斯受美国发动的石油战和金融战影响,面临资金外逃、卢布贬值、股市下跌、进口食品价格上涨导致通胀上升、经济增长减速等一系列问题,其后续发展可能演变为危机并影响国际经济复苏;印度经济增长仍保持5%左右但通胀率较高,巴西经济增长大幅下滑同时面临较高的通胀率。美国与其他地区宏观经济政策合作的难度加大。地缘政治、长期宽松政策的刺激使得全球经济存在下行风险。全球经济复苏弱于预期,美国新能源革命导致国际能源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美元升值,欧佩克国家和俄罗斯等石油出口国就压缩原油产量难以协调,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下降,拉低全球的通货膨胀率。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就国内来看,中国经济迈入大转型时期的“新常态”,过去的“旧常态”难以为继,而我们所期待和追求的“目标新常态”还任重道远,从“旧常态”到“目标新常态”之间的这一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经济安全、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公平正义等重要方面都在演化。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九个方面概括中国经济发展的九个趋势性变化,对于同一认识、落实政策具有重大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2014年至2020年之间的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决定了这一时期是转型期,人口结构老龄化、服务业比重上升、城市化速度趋缓等中长期结构因素在这一时期会保持其原有趋势,但周期性因素会发生转折性变化。中国经济增速从以往的平均10%左右降至7.5%左右,既有人口、产业结构变化等中长期的结构性因素,也有短期的周期性因素。根据周期性因素的转折性变化和深化改革的路线图,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2014年至2017年,以“三期叠加”和初始化改革、“挤水分”、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为核心特征,可称之为“新常态I”。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是这一阶段最为突出的周期性影响因素,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工作需要去过剩产能、去债务杠杆、去房地产价格泡沫,化解加大经济下行压力的周期性因素。初始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动力转向新的机制。

2018年至2020年,“三期叠加”之后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称之为“新常态II”。这一阶段,在前期完成去产能、去杠杆、去泡沫的基础上,加大经济下行压力的周期因素被化解后,创新和改革红利集中释放,经济围绕潜在经济增长率开始新的经济上升周期,到2020年顺利实现改革目标和十八大双倍增计划。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2013年中国人均GDP为6629美元,即便不考虑人民币升值因素,收入倍增长计划意味着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超过10000美元,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目标。

2020年之后,根据《决定》的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改革方略得以实施,中国将进入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一种新的发展态势,可称之为“新常态Ⅲ”。“新常态Ⅲ”的核心是,在“新常态I”和“新常态II” 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赵志刚:把握消费升级带来的历史机遇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理论被称作“节俭悖论”,指的是当一国居民长期节俭度日、减少消费的时候,该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会因此提升,反而会发生收入下降。可见,内需消费对一国经济的重要意义。当前,拉动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已经疲软乏力。与此同时,投资这驾“马车”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呈现递减趋势。因此,国内消费的巨大潜力亟待激发。国际发展经验表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而扩大消费需求对于扩大内需至关重要。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如何在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新要求的前提下,更积极地扩大消费需求,推动内需进一步发展,还需要通过发展消费金融来进行支持。这些年,随着我国加快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国人的消费水平有较大提升,我国的消费金融发展很快,甚至成为中美对话谈及的重要话题。未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以及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消费特征已由模仿型排浪式向个性化、多样化转移,同时国人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不小的改变,逐渐适应了适度的提前消费,这些都将会成为推动消费升级的关键因素。可以说,消费金融的发展空间巨大。

同时要看到,消费升级也势必会给行业、企业以及商业银行带来挑战和机遇。“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发展消费金融,创新也是一个重要话题。未来的主流消费群体将属于年轻一代,而这个群体的消费观念和习惯将有很大改变。如何把握这些未来“新贵”的需求,对于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发展格外关键。

就邮储银行而言,我们也在积极应对国家经济转型,紧跟新趋势、新发展、新要求,大力推进消费金融转型升级。一方面是强化渠道建设,通过构建网上银行、电视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以及微博银行等电子渠道,强化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4万多个物理网点构建起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便捷服务网络;另一方面是提升产品服务能力,不仅推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消费金融服务产品,大力支持消费金融需求,而且还在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金融服务新路径。

(作者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战略发展部 总经理)

温彬:加快转型变革 应对“五元冲击”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对经济“新常态”认识和理解深化的一年。对银行业来说,经营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亟需加快内部转型变革,主动适应未来的挑战。当前,商业银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主要来自五个方面的冲击。

一是经济下行。我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期,经济下行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结构性原因。预计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7.2%左右。从外部环境看,虽然美国经济一枝独秀,但欧洲和日本将继续徘徊在衰退边缘,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普遍放缓,外部需求总体改善有限;从内部看,改革红利的释放还有一个过程,稳增长还要依赖传统的内需,其中投资增长是关键因素。在新旧模式和新旧产业转型升级中,部分行业和企业的信用风险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双升对银行业的盈利水平带来压力。

二是利率市场化。银行业高利润一直因利差保护而受到社会诟病。下一阶段金融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实现金融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充分发挥金融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仅剩取消存款利率上限最后一步。预计,2015年在负债利率市场化方面,将推出面向企业和居民的大额存单,简化存款档期,存款利率上限扩大至基准的1.3倍。毫无疑问,商业银行在保持原有资产负债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净息差将被大幅压缩,盈利水平大幅下降。

三是市场准入放开。为了丰富金融体系,提高金融业效率,增加金融供给,2014年监管部门批准了5家民营银行的设立,同时修改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放松了外资银行设立分行的标准以及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最低时间要求,民资和外资的进入促进了多层次银行体系的形成,有利于满足多方面的金融需求,也带来了银行业竞争加剧。

四是资本市场发展。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资本市场陷入低迷,融资功能丧失,政府和企业融资主要依赖银行和影子银行,特别是银行资产规模迅速扩大,2013年末我国银行业总资产为151万亿元,是2008年末62万亿元的2.4倍。企业和地方政府负债率快速攀升,债务风险巨大。随着资本市场各项改革的推进,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直接融资功能进一步提升,在降低企业杠杆率的同时,也给银行表内资产业务扩张带来压力。

五是互联网金融兴起。在过去两年,互联网金融从支付、理财、信贷等银行基本业务领域发起冲击,我们已见证了其产生的巨大威力,特别是以阿里和腾讯等互联网电商发起设立的浙江网商银行和深圳微众银行开业,更是从理念、模式、渠道等方面对传统银行经营模式的颠覆。互联网金融在给金融体系带来创新的同时,也给传统银行业经营造成压力。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达国家银行业也经历了利率市场化,当时主要是资本市场发展引起“脱媒”带来的冲击,而我国银行业同时面临上述“五元冲击”,经营环境更困难、更复杂,需要加快转型变革加以应对。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深刻认识经济“新常态”对银行业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APEC会议上从速度、结构、动力三方面系统阐述了“新常态”的含义。从政策面看,中长期发展要向改革要红利,应对短期经济下行也不会采取大规模刺激政策。这意味着银行过去靠规模和利差的盈利模式难再续,对未来经营要有忧患意识和加快转型变革的紧迫感。

二是差异化的战略定位。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重构,各家银行必须建立特色化和差异化的经营模式。最近获批的5家民营银行,其战略定位和经营模式各有不同,但都是建立在发起人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目前,各家银行战略已呈现出差异化特征,有定位国际化和综合化的,也有定位本土化和专业化的;有定位网络金融的,也有定位社区银行的。差异化战略能否成功是对银行董事会和管理层智慧的考验。

三是,提升管理水平。过去十年是银行业的“黄金十年”,商业银行经营顺风顺水,即便是经历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国银行业也保持了快速增长,这使银行对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走内涵式增长显得不那么重要。随着“五元冲击”的到来,银行经营中的短板迅速暴露出来,包括组织体系、风险定价、成本效率、人力资源、信息科技等诸多方面亟需提高精细化管理能力。

总之,留给银行业准备的时间有限,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银行必须只争朝夕!

(作者系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

邓志国:经济“新常态” 发展“新策略”

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回顾

国际方面。一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转移阵地,美国通过强势美元地位将危机的包袱成功地转嫁给欧洲、日本和其他新兴国家。二是全球经济分化严重,美国稳定复苏、欧元区通货紧缩、日本低速增长、新兴经济体普遍降速。美国逐渐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而欧、日却不断启动新的量化宽松政策。三是大宗商品价格经历过山车,大幅波动,石油、黄金等价格普遍下降。

国内方面。一是三期叠加新阶段(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前期政策消化),局部风险有所暴露,经济增长压力加大。二是2014年是近年来经济运行最平稳、最接近年初目标的一年。之所以为“最平稳”,是因为2014年3个季度的GDP增速分别为7.4%、7.5%、7.3%,预计四季度也大概在7.4%左右,全年四个季度经济增长相差不过0.2个百分点;之所以为“最接近年初目标”,是因为2011年经济增长的目标是8%,实际却是10.2%,2012年到2014年经济增长的目标都是7.5%,实际却分别为7.8%、7.7%、(7.4%)。三是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这些特征包括四类九大特征:最终需求(消费、投资、进出口)、供给(生产能力与组织方式、生产要素、市场竞争、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及宏观调控等。四是经济金融改革不断加速。简政放权方面,1235项行政审批事项中,截至2014年末已取消或下放798项,提前实现本届政府承诺取消或下放1/3的简政放权目标。汇率自由化、利率市场化、财税体制改革、自贸区建设等一系列经济金融改革也在持续推进。五是新业态、新增长点正在涌现。如APP(应用程序)行业、新能源汽车等新业态,“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PPP模式等带来的新增长点不断出现。

2014年银行业形势回顾

银行利润增速放缓,但仍然高于GDP增速。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三季度财报看,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合计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9.7%,与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增速持平,较2013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国有银行净利润增速大幅下降,三季度同比增长8.3%,减少3.8%。城商行盈利能力增强,净利润增速16.1%,较2013年同期增长3.2%。

规模扩张稳中放缓,集约型成为发展转型方向。三季度末,上市银行总资产104万亿元,环比减少0.3个百分点,同比增速降至11.3%;总负债97万亿元,环比减少0.6个百分点,同比增速降至10.9%。三季度上市银行净息差2.61%,环比增长11bps,同比增长5bps。集约增长取代规模扩张,已经成为银行发展转型的方向。

风险增加,但仍然可控。三季度末,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047亿元,单季增长465亿元,连续三个季度递增(一、二季度不良贷款单季分别增长368亿元、403亿元)。不良贷款率单季上升7bps至1.12%,上行幅度加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4%、1.08%、0.82%,较二季度分别上升7bps、8bps、6bps。随着不良的明显增长,核销和处置力度不断加大,拨备消耗速度有所加快。三季度末,上市银行整体拨备覆盖率240%,环比减少15%,较2014年年初减少37%;拨贷比2.69%,环比提升3bps。

银行参与互联网金融的热情持续高涨。2013年北京银行设立国内第一家直销银行后,至今有20多家银行设立了直销银行,并推出了类余额宝产品、智能银行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渠道。

银行差异化、特色化正在悄然成型。如北京银行的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直销银行等品牌已很知名;龙江银行的社区银行,包商银行、泰隆银行的小微金融,桂林银行的旅游金融,富滇银行的小币种业务等都做得非常有特色;平安银行、珠海华润银行、昆仑银行等依托集团优势也取得了快速发展。

2015年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国际方面。预计美国一枝独秀,2015年很可能进入加息通道。日本还将实施安培经济学,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发展。欧洲仍将通过降息等方式刺激经济复苏。油价下探如不能有所反转,俄罗斯等产油国将失去收支平衡,陷入短期衰退,甚至可能长期不振。

国内方面。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5年国内经济形势预计为“四个变化、两个不变”。四个变化。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发生变化,即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据《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4)》统计,七层银行家认为未来三年中国GDP增长率低于7.5%。二是经济发展方式发生变化,即由规模速度粗放型向质量效应集约型转变。三是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即由增量扩能为主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转变。四是经济增长动力发生变化,即由传统增长点向新的增长点过渡。

两个不变。一是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改变的只是内涵和条件。二是经济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改变的只是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

宏观政策方面。明年仍旧是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稳的重点是经济运行,进的重点是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积极财政政策要有力度,稳健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2015年宏观经济走势对银行业的影响

经济新常态下银行面临全面转型挑战。一是盈利模式转型。据《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4)》统计,八成左右的银行家认为未来三年所在银行利润增长率将低于20%,四成左右的预期利润增速低于10%。为此,银行原有的利差、规模推动利润高速增长的盈利模式,将不得不向靠中收、资本集约维持利润中高速增长转变。二是发展方式转型。“低资本消耗、高收益回报、风险可控”的经营发展方式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银行将加快向小微、零售、投行等新兴业务转型。三是创新动力转变。由被动监管套利向主动服务客户需求转变。

银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一是经济仍处于发展的机遇期,银行仍有发展的基础,利润仍将持续增长。二是经济发展基本面向好,银行资产质量总体可控。

2015年银行业的策略

发展战略调整。一是金融模式要“新”。金融服务要线上线下、跨界融合。业务发展要加快向小微、零售、新兴行业和低资本消耗的中间业务转型。二是创新要“实”,真正落实普惠金融理念,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是体制机制要“活”。主动变革组织架构,再造业务流程,真正形成市场化的体制机制。

组织架构调整。组织架构是促进银行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2013年底,根据战略转型与发展目标,多数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启动了组织架构改革。预计2015年,将是持续深化推动的一年。大批中小银行,也将依据形势政策变化、监管要求、市场竞争、客户需求及自身改革需要等,陆续启动以明确前中后台有效划分为主的架构调整。

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一是根据自身优势特色化发展。如北京银行依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车库咖啡等科技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出“创业贷”、“创业卡”等科技金融品牌,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二是差异化抢抓新的增长点。根据“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三大战略,上海、天津、福建、广东等自贸区建设,以及PPP融资模式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差异化抢抓新的业务增长点。三是差异化推进新型业务。如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直销银行、资产管理、资产托管、资产证券化等业务,提升银行盈利水平和转型发展能力。

坚守风险底线。一是提升风险预警频率和覆盖范围,降低不良发生概率,加强风险预警的时效性和全覆盖。二是深化行业和客户研究,根据行业运行特征和客户需求特点,确定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制定更具实际操作意义的贷前、贷中、贷后风险管理方案,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

(作者系北京银行资深研究员)

高自强:用新常态思维来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和银行发展方向

首先,讨论宏观经济形势和银行未来走向角度要站准,方法要适当。不应就经济增长论经济增长,而是应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角度来看待这两个问题。现在国家在大变,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将由过去十年那种状态走向一个有序的状态——新常态。我理解新常态的核心特点是以法治为主线来规范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法治将统领各个领域,整个社会发展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透明、自由竞争的法治社会。2014年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新常态的九个趋势的概括总结非常到位。从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来说,中央的政策非常明确,就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确保经济增长在各方面都能承受的一个区间内。围绕一个区间来确定动态、变化、灵活、有弹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商业银行要适应的是一个经济增长区间所对应的政策环境,而不是一个经济增长率点位对应的政策环境。社会发展方式决定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也决定金融发展和金融增长方式,银行应更多站在经济、社会的综合角度来判断宏观经济未来走势和银行自身未来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和发展空间。

其次,在分析、判断银行业2015年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势时,必须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的发展环境变化要有清醒的认识。在过去十年,我国所有的银行都保持了快速的业务发展、快速的利润增长和很低的不良率,商业银行全行业的ROA和ROE水平在各行业是最高的,在全世界也都是最高之列,这在任何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国家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不仅仅归功于银行自身的努力,更应归功于国家利率保护政策和国家经济的连续多年高速发展,这是非常简单的一个数学逻辑。但是,有几点是肯定的:第一,过去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产生了很多问题因而不可持续。目前,经济增速正在换挡,中低速经济增长将是新常态。第二,国家正在严格按照法律标准来审视社会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当然也包括银行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刚刚下发的“银监会48号”文件非常清楚的表明了这一点。第三,互联网金融新生业态的快速发展、小微企业融资难贵问题都在倒逼中央银行加快利率完全市场化进程。第四,金融市场正在加速开放,民营银行不但在数量上将会快速增长,而且在发展方式上将会异彩纷呈,挑战并深刻改变着银行业的发展方式。上述几个方面应当是影响银行业2015年乃至未来若干年发展的主要因素。

再次,银行应当适应以上几个方面的新常态,并自觉调整自身心态,自觉将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升质量、优化结构等内涵集约型发展方式上来,将追求“好与优”放在第一位,将追求“快与大”放在第二;银行的发展不应唯利是图,银行员工收入应照顾左邻右舍。目前,国内经济的增长区间大概预期是7%~7.5%,但是在国际上很多咨询机构认为中国未来的增长区间在5%~6%都很正常。我个人认为,如果我国经济社会能进入一个高度法治、高度自由竞争、轻度环境污染、轻度权力腐败、轻度两级分化即各个方面比较健康的橄榄型社会,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在5%左右就足够了。关键是结构好、各方面协调发展。就像一个人一样,关键不是个头要有多高,而是五脏六腑要健康。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社会有很多不健康的东西,大家都期望社会变得健康一些,这也是一种新常态。比方说反腐败对经济肯定有影响,但像高档饭店、高档会所、高档娱乐场所都是极少数腐败官员去的地方,这些行业过度发展对多数人并没有多少好处,限制这些行业的发展对多数人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再比如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对多数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如果因为限制有害行业的发展而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我觉得是值得的。银行如果指望凭借支持对社会有害的行业、产业和企业来挣取高额利润、个人获得高额收入,实际上是不道德的。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平均利润率理论,银行业目前整体的盈利水平远高于其他行业,社会不会允许这样的状况继续存在下去,会通过一些手段进行调整。尽管这样的调整对银行发展会有影响,但对社会是有益的,银行的利益要自觉服从社会的利益,这也应成为一种新常态,银行必须适应这样的变化,对未来的发展预期要看清楚,不应一味追求大、快,更应追求好、优。

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挑战。经济增速放缓挑战传统业务模式。随着经济增长中枢下移,银行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高速增长阶段已结束,必须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传统制造业困境挑战行业结构转型。传统制造业,尤其是“两高一剩”、出口导向的低附加值行业受冲击较大,对银行加快结构转型,降低传统制造业集中度提出迫切要求。局部经济风险暴露挑战资产质量管控。在经济下行周期,一些地区和行业的信用风险将持续发酵,银行资产质量在一段时间内仍将承受较大压力。

未来金融环境分析

目前,国内金融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化、金融网络化进程加快,监管政策更趋严格,银行需要主动转型,把握发展先机。

未来金融环境带来的机遇。资本市场改革带来综合金融服务需求激增。资本市场加速发展,“银行+非银”的跨界综合金融服务需求增加,银行要积极整合资源,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财富管理和投资银行等业务。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带来创新发展的广阔空间。技术进步带来的渠道革命和信息革命在颠覆传统商业模式的同时,也带来实现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银行要加强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的运用,推动产品创新、渠道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银行业准入退出机制的逐步形成将带来资本运作机会。未来银行业主体将更加多元化,准入退出机制将逐步形成,银行要积极把握并购机会,快速做大做强。同时,择机引入优质战略投资者,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加深与核心战略客户的合作。

未来金融环境带来的挑战。利率市场化对盈利模式转变提出新要求。银行原有依赖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以及流动性管理面临巨大挑战。要加快向轻资本发展模式转变,并在利率管理、流动性管理和成本控制上更加精细化。金融脱媒化对优化客户结构带来新冲击。金融脱媒的趋势对银行大客户和优质客户形成分流,特别是发达区域、发达市场的优质客户资源转向资本市场,对银行获取和维护客户,进而优化客户结构带来较大冲击。监管强化对经营管理提出新要求。监管更加注重公司治理、资本约束和新会计准则的应用,审慎持续监管措施更为有效,市场化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合规性监管要求日趋严格,对银行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业务创新等方面都提出更高要求。

总之,经济金融环境变化,决定了商业银行必须重新梳理发展战略,确立更清晰、更具适应性和特色的战略定位、盈利模式和竞争策略,把握转型提升的方向和路径。

(作者单位:中信银行董监事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投资环境总体评价论文下一篇:车险营销模式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