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问题的思考

2022-09-14

众所周知现阶段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开放性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这种变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人生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在这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明显呈现出多样性态势。

1 和谐社会构建中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上主流是好的,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给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

1.1 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表现

当前, 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 他们大多数在学习上勤奋努力, 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以适应竞争、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生态度积极进取, 在激烈的竞争中尤其是在就业竞争中, 大学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在择业的时候, 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他们理智地面对现实、分析形势、进行判断、作出抉择。经历了许多挫折后, 他们开始有一个进取的态度。在金钱与知识的选择上, 逐渐出现了由前者向后者倾斜的趋势。当高科技作为社会发展的导向时, 大学生们不再怀疑读书的必要性和埋头苦读的价值了。大学生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从而树立起一个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虽然这种人生态度多少带有一些自我的色彩, 但毕竟是一种进步,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是一个可供挖掘和激发的因素。 (2) 人生价值选择务实, 在学校、国家及社会的努力下, 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在20世纪90年代后有所好转。他们开始重新反思倾心、热衷追求的那个“自我”以及“自我”为中心的自我设计、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 在自我审视、自我评价以及不断深入社会的实践中, 大学生们逐渐明白一个道理,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 他的任何努力和追求都离不开现实的客观条件和他人的支持和帮助。表现在人生价值选择的上, 他们较深刻认识到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需要的满足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 奉献与索取应该统一起来。因此, 他们积极参与实践, 努力寻找自我与社会的最佳结合点, 从而表现出了人生价值选择的务实性。

1.2 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的偏差

受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及中国现实中存在的阴暗面的影响, 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向“自我”倾斜, 被“金钱”扭曲, 出现了“功利化”、“知行不一”的倾向: (1) 人生价值取向功利化, 部分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有明显的功利化倾向, 职业选择上尤为突出, 重经济而轻政治, 重物质而轻精神, 重实惠而轻道德。例如在毕业分配中, 一些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去, 到艰苦的地方去, 而是想方设法到国外去, 到赚钱最多的地方去。在他们看来, 不管用什么方式和手段能捞到钱, 获得充足的物质享受就是最大的本领, 只有这样活着, 才有价值。

(2) 人生价值观实践知行不一。在学校的人生价值观教育中及全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 就是知行不一, 具体而言, 一些学生在树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的时候, 常常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他们一方面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 取得一番成就, 但又存在着不愿意刻苦学习, 贪图安逸、得过且过的思想。在表现出参与竞争和进取意识的同时, 又存在自满或自卑、安于现状的倾向。知行脱节是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实践过程中最普遍的特点。

从以上不难看出,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还存在问题, 若得不到很好的重视和有效的解决, 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必须分析原因, 继而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2 和谐社会构建中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障碍

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工作, 就必须从国内和国际、历史和现实的角度, 深刻分析新时期的客观环境及其基本特点, 正确审视新形势下的重大现实问题, 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提供切合实际的理论依据。

2.1 互联网的影响

在当今许多大学生都是网民, 网络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 增长了知识, 但当前网络的主要特点是个性化、自由化、匿名化, 以自我为中心, 蔑视权威、追求平等、强调权力、忽视义务和责任等等, 因此, 这把“双刃剑”也使得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面临挑战。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发展方向表现出了多种多样的不确定性, 这也无疑会增加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难度。

2.2 社会现实的影响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及信息社会的转型。社会的变革从根本上引起人们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有及价值观念的重大变化。在转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的社会问题, 如人们贫富差距的拉大, 腐败的蔓延, 这些都带来了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失范, 多种思想观念会相互碰撞、矛盾斗争更加错综复杂, 社会成员包括广大青年大学生可能出现思想困惑或混乱。

2.3 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偏差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的影响作用。目前在这方面三者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首先, 家庭在人生价值观教育方面与学校所倡导的人生价值观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偏差。如一些家长有意无意地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及个人主义人生观教育。其次, 我国现实社会多元的价值取向, 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这不仅会降低学校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效力, 而且也会严重地阻碍大学生对社会本位价值的认同, 进而导致他们在价值取向上的茫然和困惑。再次, 学校教育亦存在偏差。以往学校教育内容空洞抽象, 不足以使人信服, 并且教学方式落后教条, 缺乏吸引力。

3 和谐社会构建中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党的十六界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建设和谐文化,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 就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积极寻找对策。

3.1 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新方法

(1) 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 和谐视野下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必须要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应该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围绕着大学生最为关心的四大问题即学业、职业、恋爱、人际交往展开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可操作性体现在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广泛的知识, 帮助学生通过体验去获得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念。要搞好这项工作, 首先教师就必须以身作则。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也是加强现代高校德育的关键。其次, 教师要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 使自己成为知识渊博、善于创新, 在学生中享有很高威信、能赢得学生尊重的人。再次, 在道德实践中注重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 爱岗敬业, 关心热爱学生, 使自己成为“榜样激励”、“人格感化”的原型,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2) 教学形式的互动性与体悟性的统一, 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形式必须是互动的, 否则因袭“教师讲, 学生听”, “教师讲、学生记笔记、应付考试”, 这种填鸭式教育既不能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不会令学生心灵感动, 更不会受学生欢迎。人生价值观教育的课堂不能实行“一言堂”, “一言堂”的后果是把学生当作“两脚书橱”, 当作被动的接受者。 (3) 教学目标广泛性与高难度性的统一, 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广泛性, 主要体现在人人都要学会做人。心理的成熟、人格的健全、品格的完善等是没有止境, 道德品质的修养始终伴随人的一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高难度性, 主要体现在影响主体价值观念渠道的复杂性, 一般说来, 人必须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 在人与人的复杂交往互动中逐步确立起自己的价值观

3.2 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 加强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民族精神, 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不断培育和发展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因此, 构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内容就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2) 加强大学生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 我们所强调的时代精神,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 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其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而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应教育学生立足于掌握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要养成团结协作、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作风。树立创新意识, 发扬创新精神, 确立与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3)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荣辱, 明辨善恶美丑, 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总之, 在我们认清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后, 要根据时代特征及社会现状, 对学生进行教育, 以引导他们以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人生的意义, 理解生活的价值, 体味生命的意蕴, 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摘要:社会是个大系统, 每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大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也不例外。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视域下探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同时和谐社会的构建关键在人, 大学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如何, 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关系到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的现状及原因, 并对和谐社会构建中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

参考文献

[1] 韩诗福.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Z], 2007.

[2] 陈成文.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6 (5) .

[3] 徐振祥.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6 (5)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之小组建设下一篇:国际总承包工程投标报价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