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以福建省城市与农村小学的对比为例

2022-09-12

1 调查对象、方法

本次调查是以福建省不同地区的52所小学的调查对象展开的, 涵盖了泉州、漳州、南平、龙岩、福州、三明6个地区, 本次调查共发放校长问卷52份, 收回37份, 回收率71.15%, 发放教师问卷1500份, 回收988份, 回收率65.86%。发放学生问卷1500份, 回收1179份, 回收率78.6%。调查了市县级实验小学、市县城区周边小学、乡镇中心小学和村级完全小学, 本文为现代教育技术在福建省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研究的子课题, 选取市县级实验小学、村级完全小学两个层次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文中所提到的城市小学均指的是市县级实验小学, 农村小学指的是村级完全小学。

本次调查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进行问卷调查, 小组成员参以随机访谈。设置针对校长、老师、同学不同的问卷, 在问卷的最后还设置主观题:您对现代教育技术在贵校的应用有什么建议?由校长、老师、同学自行答题。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及层面进行调查, 有利于较全面、深刻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2 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表1、表2、表3, 可以较好地反映小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到, 城乡间的校长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识, 均不存在不喜欢现代教育技术的现象。但城市校长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喜欢程度达到100%, 而农村却未达一半, 仅有42.86%, 相反态度还行的占了57.14%。从中可以看出城乡差距首先在领导阶层上已悬殊很大, 校长处于学校的最高层, 其认识和决策既能促进又能阻碍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而农村校长的态度认识明显存在不足, 这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小学的应用和推广发展是不利的。城市教师持喜欢态度的也远远超过农村教师。另外发现城市小学的学生持喜欢态度的却不及农村小学, 这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农村小学的学生比城市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渴望值更高。一方面这与城市学生已接触现代教育技术时间较长, 新鲜感减弱;另一方面可能与教师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效果有关。

城市、农村间教师普遍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佳, 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未如人愿, 见表3。

从表3中可知, 城市中的多媒体、投影仪、板书三者有机结合的比例达到40.4%, 农村却仅占28%, 板书比例高达62.29%, 农村的现代教育技术虽然在普及, 但是实际操作中仍然是传统的上课方式占主要地位。

表4、表5反映了农村学校设备落后, 无法满足正常教学需求。

从表4中可知, 城市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明显优越于农村。特别在计算机、实物展台已达100%, 而农村实物展台仅占42.86%, 计算机占50%。城市在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视机设备均达87.5%, 三用机、透视幕达75%。然而农村的农村的电视机、三用机却是占最高比例的, 表明农村的设备仍然是较为落后, 更新慢。

从表5中分析可知城乡的设备均处于无法满足状态, 但从校长与老师的回答来看, 城市小学处于基本满足状态均高于农村, 城市无法满足的仅占25%, 农村却高达85.71%。从表4、表5看出, 城乡间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均已逐步改善, 但是城乡间的差距仍然存在。

表6、表7、表8反映了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不足。

从表6中可知, 在城市小学的老师和同学回答中, 从不使用的情况均不足10%, 但在农村的回答比例中却明显偏高。在城市中, 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回答使用次数在一周两次以上的比例均是最高的, 而农村回答从不使用的比例是最高的。此表格可以看出城市在使用多媒体的次数远远多于农村学校。这与农村学校设备不足有关, 同时与农村学校教育技术能力不足密切相关的。

从表7、表8中可知, 城市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及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适应情况均比农村好。70%的城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一般, 但却大部分能够适应教学, 有12.5%的人能够运用自如。农村教师却是无法做到运用自如, 大部分的农村教师存在操作有困难的情况。

从表9中可知, 城市教师对本校资源库建设集中在一般的态度, 较好次之, 无相关建设的比例甚低。农村学校集中表现为较差。虽然城市学校持较好的态度不高, 但是从整体上城市学校的资源建设仍然是农村学校高的。

3 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 城乡现代教育技术虽都在普及, 但是城乡间的差距仍然存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3.1 认识不充分, 行动不一致

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城乡之间存在客观差异。这也造成了城乡小学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存在区别。调查结果显示, 校长、老师受传统观念的支配占很大比例,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学校的应用与推广。领导的重视程度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将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 意识与行动不协调, 如教师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效果佳,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仍然以板书形式出现, 这是农村学校中存在的认识与行动不一致的表现。

3.2 基础设施薄弱, 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不健全, 且非常的薄弱。不仅设备比城市地区少, 而且设备陈旧、落后现象普遍, 更新及其缓慢, 根本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缺乏教育技术专项经费, 致使现代教育技术推广一筹莫展。

3.3 安于现状, 主动性不强

农村学校在师资、设备等方面都无法超越城市学校, 经济上的原因无可厚非, 但是农村学校主动积极性不高, 不寻求突破, 安于现状。农村学校仅仅依靠政府的专项教育经费无法满足学校的运作, 缺乏寻求外力援助的动力, 致使现代教育技术经费很少甚至是空白状态。而一些老教师更是对现代教育技术处于恐惧状态, 使教学水平无法提高。而城市学校凭借各方面的便利条件, 积极寻求发展, 使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上一个新台阶。

3.4 综合素质不高, 教育技术能力不足

农村学校在综合素质及教育技术能力方面也与城市学校差距很大。首先农村学校教师在学历上相对低于城市, 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教师的综合素质高于农村学校。其次, 农村学校高龄教师较多, 思想相对保守,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积极, 一嫌麻烦, 二不会用。

3.5 缺乏资源库建设机制, 资源库内容陈旧

在农村学校的访谈中, 当我们问及本校有没有相关的资源库建设时, 有些老师都很无奈的摇头, 甚至有些教师不懂资源建设为何物, 可以看出资源库建设在农村学校是极其贫乏的。当然我们也有访问到有资源库建设的学校, 但其作用却有待考察。有老师提到学校里的资源库类型单一、内容陈旧粗糙, 与教学实际根本无法吻合。

4 建议

4.1 强化现代教育技术意识,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意识转变明显较慢。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几方面。同时要特别注重信息能力的提升, 信息能力是当今世界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 校长、教师都应该身体力行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树立新型教育观念, 掌握新技术,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宣传, 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4.2 开源节流, 重点解决资金瓶颈

城乡教育差距如此之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乡间的经济发展不同。解决资金问题成为提高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重中之重。首先应该积极争取上级政府的教育专项经费。其次, 发挥主观能动性, 寻求外力帮助。学习城市学校扩宽资金来源渠道, 广泛宣传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作用,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 争取教师、家长、企事业单位、慈善机构、海外华侨等各方面社会力量的支持。

4.3 开展互助合作关系, 创造友好双赢局面

城市小学凭借其优越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比农村学校略胜一筹。农村学校应该主动出击, 学习城市学校的成功经验, 吸收城市学校的先进理念, 积极寻求兄弟院校援助, 建立友好的关系, 创立城乡教师互动机制, 加强理论、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城市优越的环境, 为农村地区学校到城市培训提供场所, 同时可以建立长期交流基地, 签订合作合同。这对于城市来说可以更好的实施“城市反哺农村”, 促进城乡教育的发展。

4.4 在职、职前教师两手抓, 齐头并进促发展

一方面加大对农村学校在职老师的培训;另一方面加大对在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在信息素养、态度、应用、实践等方面提出要求, 设置考核体系, 保证每个毕业生具有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鼓励教育技术能力强的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地区任教, 投身农村教育, 带动农村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更快的缩短城乡间的教育技术差距。

4.5 加强资源库建设, 建立资源共享制度

资源库的建设将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 完善资源库的建设是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势。资源库的建设必须从内容和方式两方面入手, 既要保证资源库内容的及时丰富, 又要保证应用方式的便捷实用。城市地区很多学校与学校之间, 地区与地区之间已经实现资源共享制度。城乡学校之间应当相互取长补短, 建立互助合作关系, 以实现资源共享, 从而尽快的缩小城乡间现代教育技术差距。

摘要:对福建省城市农村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情况进行对比, 发现问题, 提出建议, 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同时为在校生提供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城市与农村小学,应用现状调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FTTX系统的组建下一篇:关于加强机关干部心理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