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理诗中悟学习之道

2023-01-02

第一篇:从哲理诗中悟学习之道

从哲理诗中悟学习之道

哲理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备受文学爱好者的青睐。它以质朴的叙述,生动的描写,精彩的议论,鲜明的形象,通过比喻或象征等手法,揭示某种人生感悟、社会哲理,促人联想,启人心扉。那些哲理名句,常常被人们铭记、征引,乃至被视为诗文创作的楷模。

一、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字元晦,是我国南宋时代的大理学家,曾开设白鹿洞书院授学。本诗乃读书时偶有感悟而发:半亩大小的一方池塘,清澈如镜,天光云影尽映其中,惹人喜爱。若问它为什么如此清澈,正是因为源头有活水不断流来的缘故。

虽为观书有感,乍看来却很难看出与读书有何关系,作者用的是比喻的手法。优美的文章就好像清澈见底的半亩方塘,但是怎样才能让文章称得上优美呢?关键在于有没有生活。我们无论写什么样的文章,其素材、观点、情感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对生活的能动的反应。如果失去了生活这个“源头活水”,文章就会干巴巴的空洞乏味,而且面目可憎。所以,写起文章得心应手,文如泉涌的同学,必定是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对生活比较敏感的人。马马乎乎、大大咧咧的人,我们只能称之为“生活的漏斗”,他只能写一些干巴乏味的文字,抒一些无病呻吟的情感,谈一些空洞造作的见解。这样的文章,又有谁会喜欢呢!请关注生活吧,它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只有不断从生活汲取养料,搜集素材,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作品来。

二、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就其中的每一种事物来说,也是复杂变化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比如看庐山,从远、近、高、低等几个角度去观察,结论就“各不同”;那么,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呢?是因为身在“此山中”。跳不出“此山”的圈子,就不能高瞻远瞩,总揽全貌,也就必然不能认清事物的真相了。

学习也是一样。首先,思考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其角度、方法往往不是唯一的。当我们从某一个角度,用某一种方法而难以为继时,千万不可钻牛角尖儿,换个角度或方法,往往会受到奇效。所谓“穷则思变”,就是这个道理。其次,在社会生活当中,尤其是在文学领域,我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结论),也往往因为角度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正如2000年高考作文试题所言:“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仁者”可以见“仁”,“智者”亦可以见“智”,岂可一概而论呢?最后(这也是相当重要的),认识某一事物,分析某一问题,要能总揽全貌,把握整体。如果在看问题时只就问题而论问题,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你的理解很可能是狭隘的、片面的。比如我们常讲,对字、词、句的理解要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阅读文章首先是整体阅读,说的都是这个意思。为什么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为“当局者”失去了角度,更无所谓高度,“旁观者”居于矛盾冲突之外,更客观、更冷静,更能把握全局。 在山中看山,就如同管中窥豹,永远也不可能看到山的全貌。

三、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开。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本诗的重点在后两句,说明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浮云遮望眼”,结合当时的现实,可以理解为暗指那些阻挠变法革新的顽固分子。诗人登高抒怀,含蓄而又坚定的表现了自己高瞻远瞩,不畏艰险,锐意革新的远大抱负。本诗“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荀子《劝学》中也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看来站得高,比起站得不高还真有优势。在学习中,如果你比别人站得高,当然也就会比别人看得远,看得深,看得全面。可如何方能站得高,绝不像爬上山顶,登上楼顶那样容易。你的知识积淀要比别人厚,你掌握的方法要比别人好,你的头脑要比别人灵活,你的眼光才能比别人锐利,你看问题的角度才能比别人新,你的思想才能比别人深刻。

登高望远,实际上是在利用客观条件为我服务。所谓“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学业上,你要想站得高,就必须善于学习,善于积累,善于总结。积成知识之山,蛟龙自能生焉。否则,所谓“登高”不过空谈一句而已。

四、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一首专门谈论学习的哲理诗。前两句诗说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不遗余力,要活到老学到老,不可中途懈怠;后两句旨在说明要了解一事物,光凭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亲自参加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各门学科知识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频率翻倍地增长,每个人要想在较短时间内全部获取它们,简直不可想象,只能是尽可能的获得。人生短暂,知识却浩如烟海,确实应该把知识作为一生的追求,随时随地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方能做一个博学之人。孔子曰:“朝闻到,夕死可矣。”

但是,仅仅满足于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社会需要的不是指挥纸上谈兵的书呆子,而是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的建设人才。赵括自幼饱读兵书战策,不可谓不博学,结果又如何呢?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学生,一定要引以为戒!

五、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一)元好问 窘步相仍死不前, 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意可怜。

这是一首论述诗歌创作的诗,对我们大家写文章多有启发。无论写诗还是为文,都要求写出自己的个性,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不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不表现个人的特性的作家,永远也写不出流传千古的佳作。

很多同学写作文就有一种不好的趋向。他们盲目地模仿别人优秀作文的篇章结构、语言风格技巧甚至是思想感情,形成一种公式化的作文程式。这种文章,在高考中也许会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但从本质上来说是不合为文之道的。艺术的东西讲究的就是一个“真”字,失去了“真”便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敢说真话,敢抒真情,勇于表现个性,才是值得提倡的。

不仅写文章,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因循守旧,把陋习当作典范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多有存在。先贤圣哲怎么说过、怎么做过,我们便可以说、可以做,否则便是“大逆不道”,予以诛伐。这种弊端陋习而今可以休矣!古代的文化遗产,先贤圣哲的谆谆教诲不是不能学,关键是态度问题。我们要“扬弃”,我们要“拿来”,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到自己需要的营养而加以利用。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对于别人的观点、言论也不要鹦鹉学舌,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动辄“这是老师说的”,“XX就是这样讲的”,只能说明思想的贫乏。

总之,我们反对盲目模仿,反对沿袭陈规陋习,我们提倡表现个性和创新精神。“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意可怜。”这句话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世界丰富多彩,哲理诗自然也就多种多样,诸如自然、社会、人生、理想、爱情、艺术等方面,都有许多优秀的哲理诗,值得我们欣赏和研究。

描写自然景物的哲理诗最多,也最为人们所熟悉。 王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虞世南的“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刘禹锡的“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许浑的“夕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王安石的“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 描写社会政治的哲理诗,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观点,启迪深思。

左思的“世胄摄高位,英俊沉下僚,地位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咏史》);

白居易的“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放言》);

曹松的“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己亥岁》)等。

描写人生理想的哲理诗,往往都是诗人的感情宣泄,真切自然,读了催人奋起。

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郑思肖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画菊》);

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已亥杂诗》)等。

描写文艺创作的哲理诗,也同样是异彩纷呈,对人们的写作很有借鉴意义。

王安石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

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示子聿》); 郑板桥的“沉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题画竹》);

张问陶的“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炼工纯始自然”(《论诗绝句》)等。

描写爱情的哲理诗,也不乏名篇,不过这类作品,大都是借助比喻或象征来表现感情的。

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

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等。

其实,哲理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久唱不衰,就在于后人在吟唱引用中赋予了更多更深的意蕴。

下面仅举几例,谈谈与我们学习相关的诗句,以期共同受益。

陶渊明有首《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时不我待,要惜时勤读。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后两句哲理明显:只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还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亲身实践。

宋代哲学家朱熹,写有一首富有哲理的《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把读书和人的知识更新比喻得非常形象生动。再如朱熹的《泛舟》:“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次日中流自在行。”这首诗就想象地把学习中的积累的重要性和作用简明透彻地告诉大家。

让我们感受古诗,品味古诗吧: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鼓励人们不断追求进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歌颂生命力之顽强,教我们面对困境不屈不挠的奋斗。)

“山外青山楼外楼。”(教育我们不要骄傲,不要自满。)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告诉人们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所迷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面临困难,身处绝境,依然相信会有转机的。)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花开堪折只需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及时努力。)

要懂得孝敬父母,懂得感恩: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要知道思亲: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要珍惜朋友之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二篇:学习之道

我觉得这篇很好,大家交流学习一下.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翻阅周恩来同志1943年写下的一篇精辟短文《我的修养要则》,其中第一句就是“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不禁感慨良多。信息时代背景下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我们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应该如何学习,有效递增学习力?我感到需要做好“加”“减”“乘”“除”四门课。

“加”,就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自我加压,主动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正如《学习的革命》一书所言:“比你的竞争者学得快的能力,也许是唯一能保持的竞争优势”。“学习型”英文解释应为“learning”,而不是“learn”或“ study”,它强调的不单是“学”,而且要“恒学”,树立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

“减”,就是要排除干扰,做到真学、深学。当前,党员领导干部日常事务繁杂,交往应酬较多,应善于运用好“减”法,多留一点时间给学习。少数单位和党员对学习往往只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学习型”成了“学习形”。 毛泽东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形式主义害死人。”在这一点上,党员领导干部更应做好表率,把身子坐下来,把心态静下来,真学深学,不做表面文章,确保学习质量。

“乘”,就是发挥学习型党组织的倍增效应,用学习力催生战斗力。在电子学上有一个理论,就是电离率随着电场的增强而指数式增大,这就是倍增效应。彼德·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说,学习型组织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打造共同的愿景,共同愿景是团队建设的效能倍增器,“它帮助组织培养其成员主动而真诚地奉献和投入”。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各级党组织的近期、中期、远期建设愿景,凝心聚力,才能以学习力的提升,促进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除”,就是要除旧立新,确立建设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思路决定出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就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创新举措。“型,铸器之法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首先强调的就是确立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理念和思路,是科学发展观在党建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应当及时对一些不适时宜的制度规定、思路方法进行扬弃,使我们的学习理念、学习目标不断适应形势任务的新变化,在持续提升党员“知识战斗力”中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

第三篇:学习之道在于悟

学习之道在于悟---谈高中数学学习心得体会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学习之道在于悟”,借此机会和大家共同分享高中数学学习的心得体会。

相信我们当中许多老师和同学都看过《功夫之王》这部电影,它讲述了一个喜爱功夫却毫无功底的剧中人物最终练成绝世功夫,成就大业的故事。其中李连杰饰扮演的默僧在传授杰森功夫时,有一段精彩对白:“画家以泼墨山水为功夫,屠夫以庖丁解牛为功夫,从有形中求无形,充耳不闻,习万招之法,从有招到无招,习万家之变,才能自创一家,乐师以辗转悠扬为功夫,诗人以天马行空的文字倾国倾城,这也是功夫„„”。

套用上述对白,我们也可以说,学生以解题为功夫,习万题之法,从有招到无招,习万题之变,才能自创一家,它揭示了学习是一个自我领悟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思考,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过程。那么,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悟”呢?

其一,数学的学习是学会独立思考的过程。数学学习要防止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倾向,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沉下心来琢磨琢磨,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听课时要边听边思考,思考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体系,思考教师的思路,并与自己的比较。在老师没有作出判断、结论之前,自己试着先判断、下结论,看看与老师讲的是否一致,并找出错误的原因。独立思考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

其二,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需要反复练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反复练习正是为了达到悟的结果及培养对数学的理解和感觉。训练的过程需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一个无形无状的过程。当然由于每个人知识结构、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差异,训练的过程和量是不同的,但无论如何不能“为解题而解题”。

其三,数学的学习过程是把握数学精神的过程。数学的精神在于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策略去思考问题。有些学生对数学无论怎样练习,也始终难以找到对数学的感觉。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从问题解决形成一般的结论,领悟问题解决中数学思想、方法、策略的应用。这个过程单凭老师教将很难使学生达到理念的升华。当然,这并非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体现学生悟的重要性,将所理解的知识嵌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其四,自信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自信源于对数学的热情、对自我的认可、对数学契而不舍的执着精神以及坚实的数学基本功。曾经有位学生在阐述他对基本功的理解时说:“从今天起我所做的每一道题高考肯定不考,高考的每一题会做,并不保证都能做对,要关注对,而不仅仅是会,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反复,不要因为这题简单而不去做,不要因为这题做过三遍而不去做,可为难题放弃,绝不可为简单题而放弃,这些就是基本功”。

总之,学好数学不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或是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打好基础,更重要的目的是接受数学思想、数学精神的熏陶,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素养,果能如此,将终生受益。最后,祝愿每位同学学习进步。

第四篇:成功之路:李嘉诚的学习之道

知识经济中的一切都与学习相关,所以生存的第一要诀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懒于学习的人,实际是在选择落后,也就是在选择离开。

李嘉诚的学习之道

学习的能力比学历更重要,比已获得的能力、经验更重要。如果你一旦停止学习,你就永远地留级了。企业也一样。在激烈的竞争下,活下来的往往不是最强壮、最聪明的企业,而是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企业。 4民间笑话 4鬼话连篇 4英语笑话

希望集团总经理刘永美说“我们所说的学习的能力,就是要随时随地,在任何地方,看到对你有用的,对你的企业和团队有用的,都要向他们学习。”

学习、学习、再学习,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且是应该在工作和生活中真正身体力行的。只有能够在工作中将学习身体力行的人才能够最终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否则,就必将被时代淘汰。

李嘉诚能够成为世界华人商业领袖,绝不是偶然的。他的一生,是“学习改变命运”最佳的写照。

李嘉诚因为家境贫寒,上到初中就被迫失学。15岁时父亲去世,他以此负担起整个家庭的生计。尽管他工作非常辛苦,但他知道,如果没有知识,没有学问,他将来就不可能在社会上立足。他白天当推销员,晚上上夜校。他到废品收购站去买别人废弃的旧教材,用旧报纸练字,利用各种方式疯狂地学习知识。

李嘉诚回忆说:“当时我住在合群男子公寓,就是现在铜锣湾金堡大厦。每晚12时就会熄灯。我因为上夜学和到工厂跟单,每晚回来要摸黑走楼梯,一步步数楼梯数,够数就知道回到宿舍了。”

李嘉诚青年时基本没受过正式教育,尤其是英语,连26个英文字母都没学全,可是他深知在香港做生意,不学好英语,永远没有出息。经过极为刻苦的学习,他的英语水平甚至比普通的大学生还要高。50年代他做塑胶花生意时,订阅了好几种全世界最新的塑胶杂志,以便能够掌握最新形势。在外国杂志中,他留意到一部制造塑胶樽的机器,但从外国订制太贵了,于是他凭着自学的英文研制了这部机器,这成为他早年非常得意的事情之一。他又靠着自己当时还很不流利的英文,和外国人做生意,打开了国际市场。短短几年的时间,他就成了享誉东南亚的“塑胶大王”了。

此后,他不断挑战自我,永不放弃学习,在每个时代,都能成为引领风潮的杰出人物。60年代,地产低潮,李嘉诚大举入市,从塑胶大王变为地产大王。70年代,他的公司上市,成为资本市场纵横捭阖的王者。在新经济时代,他又一举进入电信和网络行业。1999年,他以140亿美元的价格卖掉英国Orange电信公司,然后大举进入欧洲的3G业务。他旗下的Tom公司,以网络为核心,整合传媒产业,建立庞大的传媒帝国。他以70岁的高龄,仍然坚持学习,当别人向他请教如何决策时,他说:“你自己应该知识面广,同时一定要虚心,多听专家的意见。自己作为一家公司的最后决策者,一定要对行业有相当深的了解,不然的话,你的判断力一定会出错。”

从一个街头推销员到今天举足轻重的商业领袖,李嘉诚热爱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效法。

现代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一个公司都在绞尽脑汁不断做出技术、管理上的更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市场情况、新的竞争。作为公司组成分子的员工,也必须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断更新自己,而不断更新自我的方式便是不断地学习。

不满足于一知半解,求索、求索、再求索;

不懂的事不听任不懂,设法弄懂;

不会的事不甘愿永远不会,设法学会;

自己一旦取得成果,不据为己有,给周围的人分享;

对自己所求,付出正当的代价。

在这5项规则中,有3项是关于学习的,由此可以看出学习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不满足于一知半解。有这样一句话:“了解事物的人仅仅获得了真理的一半。”的确,“了解”很多事物是非常重要的自我启迪。但是,更要紧的不只是了解,而是进一步探索已知的事物,求索、再求索,采取实际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不懂的不听任不懂,设法弄懂。世界中充满了无限的未知事物和各种各样的变化。在实际工作中,各种新的工作形式、新的工作方法层出不穷,对于这些东西,没有一个人可以无师自通。如果不注意学习,仅仅用自己拥有的那一套东西来应付工作,那么面对很多不了解的东西,就会手足无措。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便成为连接你和世界之间的一道桥梁。

有这样一句格言:“问则一时耻,不问则一生耻。”不懂的事,不为耻,应该勇于问。作为员工,不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你都应该放下自己短视的羞耻心,对新的工作上的无知必须用不断学习、询问来达到“有知”。一个员工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便是一个从旧我到新我的转变。

所有要求上进、学习的员工应该考虑这个建议:随时在身边携带好笔记本,碰到不明白的事马上记下来,之后立即去弄清楚。

当你做到了上面这些事情之后,你会发现,渐渐地你已经学会了很多东西。

第五篇:从《诗经》弃妇诗中看中国古代女性的品格

梁小兰

(10汉语言文学

2010011020)

【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涵盖了殷商时期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其中的弃妇诗入手,通过分析弃妇面对她们各自不幸的婚姻所流露的情感态度,总结出她们共有的品格——坚忍、温顺、善良。最后对比国外和中国现代社会的一些弃妇形象,给予这种品格更多现代性的思考。

【关键词】诗经;弃妇;品格;思考

《诗经》中的弃妇诗是古代婚姻遭遇不幸的女子心中的哀歌,它唱出了惨遭丈夫抛弃的妇女痛苦、委屈的心声。“在男女不平等的夫权社会,婚姻的幸福对妇女来说,常常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当昔日华丽的婚姻宫殿破碎之后,这些可怜的女子又如何去面对眼前残酷的事实?《诗经》中的一首首弃妇诗向我们描述了她们充满辛酸与苦楚的心路历程。

一、弃妇情感态度分析

在《诗经》弃妇诗中,女子被丈夫抛弃后最普遍的、最自然的情感态度便是独自哀伤。在古代社会,女子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这社会独立生存。《春秋·谷梁传》中说到:“妇人在家制于父,既嫁制于夫,夫死从长子,妇人不专行,必有从也。”没有了丈夫的依靠,可以想象弃妇所处境地的艰难。她们内心的孤苦无助也就可想而知。《邶风·谷风》中的妇女被丈夫赶出家门时,她“行道迟迟,中心有违”步子迈得格外沉重,心中满是留恋,不愿离开。“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谁说苦菜味儿苦呢?和我的痛苦比起来,它就像荠一样甘甜。可见弃妇的内心苦到何种程度。《中谷有蓷》中的弃妇更是痛苦得声泪俱下:“慨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先是长吁短叹,后是仰天长啸,最后无法控制心中的悲苦,泪落涟涟,泣不成声。没人能理解她们当时的心情,她们的委屈也无从诉说,只能自己暗自落泪,独自悲伤。

悲伤过后,有些弃妇还是不愿放弃,仍要尽最后一丝力量去挽留早已破碎的婚姻。《遵大路》中,女子在大路上扯着丈夫的衣袖和手,苦苦哀求:“无我恶兮,不寁故也!”“无我魗兮,不寁好也!”声嘶力竭地乞求丈夫不要厌恶她,抛弃她,整个画面看了都催人泪下。然而有些弃妇的态度却截然相反:《江有汜》中的妇女被抛弃后,还自信地说:“不我以,其后也悔!”“不我以,其后也处!”“不我以,其啸也歌!”不说被弃后自己会忧愁悲歌,而是说丈夫将来会后悔、忧愁甚至号哭。“弃妇设想故夫日后会后悔今日的背弃行为,其中就隐含了弃妇对于夫妇关系重归于好的企盼。”(周啸天,《诗经鉴赏》)可见,无论是哭着挽留还是笑着接受,这些弃妇对破碎的婚姻、对背叛自己的丈夫依然还抱有希望,希望会有回到从前温馨的一天。

另一些妇女痛哭过后,看清楚了丈夫的本来面目,不再对这段婚姻抱有幻想。她们也不愿再继续沉默,而是要大声控诉。《氓》中弃妇怨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指出丈夫三心二意,不能从一而终;“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揭示丈夫虚伪的嘴脸,愿望达成之后,就露出本来面目,拳脚相向。《小雅·谷风》里同样说道:“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将恐将惧,寘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在过去艰难的日子里,夫妻之间互相扶持,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可一旦生活好之后,丈夫竟然狠心将曾与自己共患难的妻子抛弃,暴露了丈夫只能同苦不能共甘的卑劣;最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呵斥丈夫忘恩负义,心胸狭窄。对这样的丈夫,她们已彻底绝望,不是留恋,而是满腔的悔恨。

还有一些妇女,她们已经从悲痛、怨恨中跳出来,更清醒、冷静地认识这场不幸的婚姻。《氓》中的弃妇告诫后人:“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女子不要太迷恋男子,日后一旦遭到男子抛弃,就很难从痛苦中走出来。显然,弃妇已经看到自己如此痛苦的根源在于对丈夫的过度依恋,把丈夫视为生活的全部,一旦失去这种支撑,便会一下子崩溃下来。这是经历一番痛苦的感情挫折后才得到的结论,希望后人不要重蹈覆辙。《我行其野》中的弃妇也平静地说:“尔不我畜,复我邦家。”“尔不我畜,言归思复。”既然你不爱我,我也只好搬回老家住。说得坦然,不留一丝眷恋之意,那是因为已彻底醒悟;“成不以富,亦只以异”确实不想再任由你摆布,我只能离开走上归途。正如作家易卜生《玩偶之家》中最后出走的娜拉一样,她要摆脱丈夫的玩弄,过属于自己的生活。 然而就如前面说到的,一个被丈夫休弃回家的女子境遇注定不容乐观。回家投靠兄弟,极可能像《氓》中说的那样“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兄弟不能体谅其中的苦楚反而还会加以冷嘲热讽。或是像《邶风·柏舟》说的那样“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即使有兄弟也无法依靠,每次向他们诉苦,都碰上是他们发怒的时候,他们根本没心情听你诉说,更说不上同情你的遭遇。如果仅仅是这些问题还好,更麻烦的是其他人的流言蜚语。在古代,女方被休都会有一定的缘故,典籍《大戴礼·本命》中记载到:“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一旦妇女遭受丈夫休弃,人们往往不分青红皂白,把所有问题都推到女方身上,以捍卫传统社会中男性的尊贵地位。如朱熹在《诗集传》中就评论《氓》说:“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显然朱熹是以封建卫道者自居,故意扭曲事实来说话的。不管怎么说,在古代社会,女子被休回家中都是一件丑闻,按理女子应该誓死保卫自己的婚姻,即使死缠烂打、忍气吞声也要留在夫家,可有些女子就可以愤然离去,足以见得她们性格的刚烈。

总结以上各种弃妇的情感态度,可以发现,古代女子遭遇婚姻变故时,主要有四种态度:一是独自哀伤,暗自落泪;二是存有希望,极力挽回;三是不甘沉默,极力控诉;四是彻底醒悟,断然离去。可以看到,无论是哪一种态度,都没有出现报复丈夫或是新妇的仇恨心理。她们最愤恨时也只是对丈夫控诉几句,发泄完怒气,还是自己默默舔舐伤口,直至时间的双手将伤口抚平。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中国古代女性懦弱的表现,她们在传统封建礼教下,长期受压抑,不敢争取自己的幸福,只会顺从,不敢反抗。但本人更愿意相信这是源自中国女性内心深处的温顺与善良。面对婚姻的破碎,她们固然痛苦,但从没想过通过伤害谁、报复谁来获得减轻,她们不是那种看到所恨的人痛苦,心里就倍感舒坦的人。她们也不是不敢去抗争,而是知道这样的抗争只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伤害。忍住悲伤,顺其自然。伤口再大,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有愈合的一天。坚忍、温顺、善良,这便是中国古代女性的性格特质。

二、与国外弃妇形象对比

相比国外文学中的弃妇形象,性格差别就很大。最典型的是古希腊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笔下的弃妇美狄亚。美狄亚本是一国的公主,为了伊阿宋,她窃取金羊毛,背弃亲人,杀害兄弟,并跟随伊阿宋逃到了异邦雅典。可是后来伊阿宋却为了获得王位,狠心将美狄亚抛弃而去迎娶该国的公主。而国王还要迫使美狄亚和她的两个儿子离开这个城邦。美狄亚痛苦到极点,最终满腔的怒火爆发了:“让我亲眼看见他,看见他的新娘和他的家一同毁灭吧!”她用计谋毒死了国王和公主,甚至还亲手杀了自己的两个无辜的孩子,用这种方式对负心人伊阿宋,乃至整个不公的社会进行报复。很多人都为美狄亚的反抗行为拍手称赞。的确,美狄亚敢于痛诉社会中男女不平等现象的行为值得肯定,但是,当理性的控诉上升为一种疯狂的报复行为时,性质就完全变了。这种报复心理就跟我们在电视剧中常听到的“凭什么你们可以这么幸福而我要这么痛苦”“既然我得不到,你们也别想得到”等这类话一样可怕。这种心理可怕到可以把一个正常人的心灵完全扭曲。美狄亚的复仇心理已经让她彻底丧失了理智,竟然向两个天真无邪、无力反抗的小孩伸出了冰冷的刺刀,再怎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也无法解释这一残忍的行为。美狄亚的遭遇的确很让人同情,但她疯狂的报复行为只能解释她的残暴。与《诗经》中的弃妇与之相比,很显然就能看到中国古代女性身上的宽容与大度,温顺与善良。 国外的弃妇形象还有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原本已是卡列宁的妻子,一个孩子的母亲,在调解兄嫂之间矛盾的过程中遇到了渥伦斯基,两人一见钟情。安娜为了和渥伦斯基在一起,抛弃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孩子、还有自己的名声,但最后渥伦斯基竟然担心上流社会对安娜的偏见会影响他在官场上的升迁,对安娜越来越冷淡,基本上等于将安娜抛弃了。安娜再也忍受不了这种折磨,断然来到他们第一次碰面的火车站,卧轨自杀。死前她愤怒地向这社会控诉:“这全是谎言,全是虚伪,全是欺骗,全是罪恶!”这又是一个妇女命运遭受不公的例子。然而一个生命就此消失,实在令人可惜。其实哪个弃妇的命运不悲惨?要用生命的代价来摆脱这种苦境未免过于沉重?如果安娜内心能够再坚强一点,走出悲伤,或许她后来的人生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中国古代的女性在这方面就显得很坚忍。同样是被抛弃,她们痛苦过后还是能够咽下悲伤,继续接下来的生活。活着就是希望!

《诗经》弃妇诗里的弃妇没有过多像国外女性那样的“壮举”,但她们的坚忍、温顺、善良,无疑更能凸显人性的闪光点。话不是说得越大声就越有力量,“壮举”不是表现得越壮烈就越代表女性的坚强与勇敢。相反,国外女性的那些所谓报复与自杀恰恰暴露了她们人性上的弱点。报复,是因为对别人的伤害无法释怀,而报复的过程,正是自己残暴、冷酷、奸险的人性丑态暴露无遗的过程。自杀,表面看起来很壮烈,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抗压能力弱,无法接受现实的表现。中国古代女性的沉默,是因为内心的足够强大;她们没有去报复,是因为内心的宽广;她们没有选择暴力,是因为心灵深处的善良。这便是中国文化孕育下的女性品格。

三、结语

在当今社会,“弃妇”现象似乎愈演愈热。我们经常可以从网络上看到某某悍妇街头暴打“小三”的画面,不是刮耳光就是扯住头发厮打,甚至有些是撕烂对方的衣服或是群殴。试问这是怎样一种粗野的人性展露?这不是一种抗争,是一种野蛮,一种粗暴。真正的抗争应该是像古代的卓文君那样,冷静下来,用理性、用真情打动丈夫。当然,不是每一个负心汉都是司马相如,会羞愧难当,回心转意,既然努力过后都无法挽回,那么何不像《诗经》中有同样遭遇的弃妇一样,咽下悲伤,用坚韧、温顺、善良来保留生命最后的一丝尊严。雨后的天空,会因为多了风雨中的洗礼,变得更加晴朗!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 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诗经鉴赏》周啸天 著,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4、《外国文学史》朱维之 赵澧 崔宝衡 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中数学代数公式总结下一篇: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