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火灾事故树分析

2022-09-27

第一篇:矿井火灾事故树分析

火灾事故树分析方法

第一章 火灾事故树分析方法

事故树分析方法是系统安全工程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是一种由事故树演绎推理事故过程和原因的评估方法,本节主要介绍该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般流程,更详细的计算分析过程可参考相关文献。

一、事故树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事故树分析是一种演绎推理法。这种方法把系统可能发生的某种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种称为事故树的树形图表示,通过对事故树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确定安全对策提供可靠依据。

事故树评估方法是具体运用运筹学原理对事故原因和结果进行逻辑分析的方法。事故树分析方法先从事故开始,逐层次向下演绎,将全部出现的事件用逻辑关系联成整体,对能导致事故的各种因素及相互关系,作出全面、系统、简明和形象的描述。

对于火灾事故,可通过事故树分析,经过中间联系环节,将潜在原因和最终事故联系起来。这样可以调查事故原因,为采取整改措施提供依据。通过对原因的逻辑分析,可以分清导致事故原因的主次,这样控制住有限的几个关键原因,就能有效地防止重大火灾事故发生,提高管理的有效性,节约人力、物力。

二、事故树的符号及其意义

事故树采用的符号包括事件符号、逻辑门符号和转移符号三大类。 1.事件及事件符号

在事故树分析中各种非正常状态或不正常情况皆称事故事件,各种完好状态或正常情况皆称成功事件,两者均简称为事件。事故树中的每一个节点都表示一个事件。

(1)结果事件。结果事件是由其他事件或事件组合所导致的事件,它总是位于某个逻辑门的输出端。用矩形符号表示。

(2)底事件。 底事件是导致其他事件的原因事件,位于事故树的底部,它总是某个逻辑门的输入事件而不是输出事件,用圆形符号表示。

(3)特殊事件 。特殊事件是指在事故树分析中需要表明其特殊性或引起注意的事件,用菱形符号表示。 2.逻辑门及其符号

逻辑门是连接各事件并表示其逻辑关系的符号。

(1)与门。与门可以连接数个输入事件 E1 、 E2 , … ,En 和一个输出事件 E,表示仅当所有输入事件都发生时,输出事件 E 才发生的逻辑关系。

(2)或门。或门可以连接数个输入事件 E1 ,E2 , … ,En 和一个输出事件 E,表示至少一个输入事件发生时,输出事件 E 就发生。

(3)非门。非门表示输出事件是输入事件的对立事件。 3. 转移符号

当事故树规模很大或整个事故树中多处包含有相通的部分树图时,为了简化整个树图,便可用转出和转入符号,以标出向何处转出和从何处转入。

(1) 转出符号。它表示向其他部分转出,△内记入向何处转出的标记。 (2) 转入符号。它表示从其他部分转入,△内记入从何处转入的标记。

三、事故树的定性分析

(一)割集和最小割集

事故树顶事件发生与否是由构成事故树的各种基本事件的状态决定的。很显然,当所有基本事件都发生时,顶事件肯定发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 并不是所有基本事件都发生时顶事件才发生,而只要某些基本事件发生就可导致顶事件发生。在事故树中,引起顶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割集,也称截集或截止集。一个事故树中的割集一般不止一个,在这些割集中,凡不包含其他割集的,叫做最小割集。换言之,如果割集中任意去掉一个基本事件后就不是割集, 那么这样的割集就是最小割集。所以,最小割集是引起顶事件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

对简单的事故树,可以直接观察出它的最小割集;但是,对一般的事故树来说,就不易做到;对于大型、复杂的事故树来说,就更难了。这时,就需要借助于某些算法,并需要应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求最小割集的常用方法有布尔代数法、行列法、矩阵法等,如下以布尔代数法说明求最小割集的过程。

任何一个事故树都可以用布尔函数来描述。化简布尔函数, 其最简析取标准式中每个最小项所属变元构成的集合,便是最小割集。若最简析取标准式中含有m个最小项,则该事故树有m个最小割集。

根据布尔代数的性质,可把任何布尔函数化为析取和合取两种标准形式。 析取标准形式为:

合取标准形式为:

可以证明,A1 和 B1 分别是事故树的割集和径集。如果定义析取标准式的布尔项之和Ai 中各项之间不存在包含关系, 即其中任意一项基本事件布尔积不被其他基本事件布尔积所包含,则该析取标准式为最简析取标准式,那么Ai为结构函数f的最小割集。同理,可以直接利用最简合取标准式求取事故树的最小径集。

用布尔代数法计算最小割集,通常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建立事故树的布尔函数。 第二,将布尔函数化为为析取标准式。 第三,化析取标准式为最简析取标准式

化简最普通的方法是, 当求出割集后,对所有割集逐个进行比较,使之满足最简析取标准式的条件。但当割集的个数及割集中的基本事件个数较多时,这种方法不但费时,而且效率低。所以常用素数法或分离重复事件法进行化简。

(1)素数法。素数法将每一个割集中的基本事件用一个素数表示, 该割集用所属基本事件对应的素数的乘积表示,则一个事故树若有 N 个割集, 就对应有N个数。把这N个数按数值从小到大排列 , 按以下顺序求最小割集:

1)素数表示的割集是最小割集,与该素数成倍的数所表示的割集不是最小割集。 2)从N个割集中去掉上面确定的最小割集和非最小割集后,再找素数乘积的最小数,该数表示的割集为最小割集,与该最小数成倍的数所表示的割集不是最小割集。

3)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在N个割集中找到N1 (N1≠0, N1≤N)个最小割集和N2 (0≤N2≤ N- N1), 且 Nl+N2=N 为止。

(2)分离重复事件法。分离重复事件法基本根据是,:若某一事故树中无重复的基本事件,则求出的割集为最小割集。若树中有重复的基本事件,则不含重复基本事件的割集就是最小割集,仅对含有重复基本事件的割集化简即可。这里用N表示事故树的全部割集,N1表示含有重复基本事件的割集 ,N2表示不含重复基本事件的割集,N’ 表示全部最小割集。其步骤为:

1) 求出N, 若事故树没有重复的基本事件,则 N/=N。 2)检查全部割集, 将 N 分成 N1 和 N2 两组。 3)化简含有重复基本事件的割集N1为最小割集N1/。 4)N/= N1/ ∪ N2 。

最小割集在事故树分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1)表示系统的危险性。最小割集的定义明确指出, 每一个最小割集都表示顶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事故树中有几个最小割集, 顶事件发生就有几种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 最小割集越多,说明系统的危险性越大。

(2)表示顶事件发生的原因组合。事故树顶事件发生, 必然是某个最小割集中基本事件同时发生的结果。一旦发生事故, 就可以方便地知道所有可能发生事故的途径,并可以逐步排除非本次事故的最小割集,而较快地查出本次事故的最小割集, 这就是导致本次事故的基本事件的组合。显而易见,掌握了最小割集, 对于掌握事故的发生规律, 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很大的帮助。

(3)为降低系统的危险性提出控制方向和预防措施。每个最小割集都代表了一种事故模式。由事故树的最小割集可以直观地判断哪种事故模式最危险, 哪种次之,哪种可以忽略, 以及如何采取措施使事故发生概率下降。

(二)径集与最小径集

在事故树中, 当所有基本事件都不发生时, 顶事件肯定不会发生。然而, 顶事件不发生常常并不要求所有基本事件都不发生, 而只要某些基本事件不发生顶事件就不会发生。这些不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径集, 也称通集或路集。在同一事故树中, 不包含其他径集的径集称为最小径集。如果径集中任意去掉一个基本事件后就不再是径集 , 那么该径集就是最小径集。所以,最小径集是保证顶事件不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

求最小径集的方法一般采用对偶树法。根据对偶原理, 成功树顶事件发生, 就是其对偶树(事故树)顶事件不发生。因此, 求事故树最小径集的方法是, 首先将事故树变换成其对偶的成功树, 然后求出成功树的最小割集, 即是所求事故树的最小径集。

将事故树变为成功树的方法是, 将原事故树中的逻辑或门改成逻辑与门,将逻辑与门改成逻辑或门,并将全部事件变成事件补的形式, 这样便可得到与原事故树对偶的成功树。 最小径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与最小割集同样重要,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表示系统的安全性。最小径集表明, 一个最小径集中所包含的基本事件都不发生, 就可防止顶事件发生。可见, 每一个最小径集都是保证事故树顶事件不发生的条件,是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发生事故的一种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最小径集表示了系统的安全性。 (2)选取确保系统安全的最佳方案。每一个最小径集都是防止顶事件发生的一个方案,可以根据最小径集中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的多少、技术上的难易程度、耗费的时间以及投入的资金数量,来选择最经济、最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方案。

四、事故树的定量分析

事故树的定量分析首先是确定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 然后求出事故树顶事件的发生概率。求出顶事件的发生概率之后, 可与系统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和评价,当计算值超过目标值时,就需要采取防范措施,使其降至安全目标值以下。

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包括系统的单元(部件或元件)故障概率及人的失误概率等,在工程上计算时,往往用基本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代替其概率值。

(一)系统的单元故障概率

目前, 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故障率数据库, 用计算机存储和检索, 使用非常方便, 为系统安全和可靠性分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国已有少数行业开始进行建库工作, 但数据还相当缺乏。

(二)人的失误概率

人的失误是另一种基本事件, 系统运行中人的失误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人的失误通常是指作业者实际完成的功能与系统所要求的功能之间的偏差。人的失误概率通常是指作业者在一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某项规定功能时出现偏差或失误的概率, 它表示人的失误的可能性大小, 因此, 人的失误概率也就是人的不可靠度。一般根据人的不可靠度与人的可靠度互补的规则, 获得人的失误概率。

(三)顶事件的发生概率

事故树定量分析, 是在已知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前提条件下, 定量地计算出在一定时间内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如果事故树中不含有重复的或相同的基本事件, 各基本事件又都是相互独立的, 顶事件发生概率可根据事故树的结构, 用下列公式求得。 用

“与门”

连接的顶事件的发生概率为:

“或门” 连接的顶事件的发生概率为:

式中 qi -- 第 i 个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 i=1,2, … , n)。

第二篇:油库储油罐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油库储油罐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

作者:周绍杰

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03期

摘要:油库储油罐储存的油料具有易燃易爆性且存储量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严重.针对油库储油罐安全管理点多面广的特点,分析储油罐火灾爆炸事故的相关影响因素和条件,建立完善的事故树模型.通过定性分析理清火灾爆炸事故与基本事件的逻辑关系,定量分析获得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顺序,找出储油罐存在火灾爆炸事故隐患的重点部位,制订科学合理的安全信息监控点策略,为油库安全管理手段向信息化迈进,预防事故的发生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事故树;储油罐;火灾爆炸;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第三篇:矿井火灾事故演练方案

金三角煤矿

矿井火灾事故演练方案

技术部 2015.6.20 目

言 1

一、演练时间 2

二、演练目的 2

三、演练前的准备工作 3

1、培训员工 3

2、开展桌面演练 3

四、演练实施步骤 3

1、事故地点 3

2、事故时间 3

3、事故起因及事故类别 3

4、事故波及区域 4

5、事故波及区域人员分布情况 4

五、演练程序 4

1、模拟事故发生 4

2、现场人员应急处置 4 2.1及时汇报 4 2.2安全撤离 4

3、调度指挥人员应急处置 5

4、应急响应 5 4.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6 4.2救护队现场抢救指挥 6

5、应急处置 6

6、开展救援 7 6.1救护队分析研究现场情况 7 6.2兼职救护队出动救援 7

7、应急结束 8

8、总结编制演练报告 8

按照“严格演练,加强战备,主动预防,积极抢救”救援原则,为了提高矿井发生灾变后,各级领导的组织救灾能力及员工遇到灾变时的应变能力,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检验应急救援机制的运行情况、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救灾物资保障能力,做好金三角煤矿矿应急管理与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进而提升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确保今后矿井发生灾变时,能及时、安全、可靠地进行有效救援,结合危险源辨识和应急预案的内容,编制本演练方案。

一、演练时间 2015年6月26日。

二、演练目的

1、检验预案。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准备。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查应对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锻炼队伍。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矿级管理人及兼职救护队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序,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磨合机制。通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应急机制。

5、科普宣教。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普及应急知识,提高井下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等灾害应对能力。

6、检验井上下通讯及汇报流程,井下撤人时间、指挥部人员到达指挥部时间、救护队到达时间、救护队到达事故地点时间。

7、检验煤矿兼职救护队的应急救援能力及救护装备的配备使用情况。

8、检验遇险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检验隔离式自救器使用时间、人员佩戴自救器行走路程。

9、检验救援物资保障情况、救援辅助保障能力。

10、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等灾害应对能力。

三、演练前的准备工作

1、培训员工

由矿井安全副矿长郑士永和矿总工程师刘树禄对全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救援知识培训。重点掌握灾害时期行动原则、应急处置方法、避灾路线、自救器使用、自救互救基础知识。

2、开展桌面演练 由矿长口头或书面形式,部署假设井下106上回风道掘进工作面打钻起火。参演人员根据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讨论应采取的行动。在角色扮演式桌面演练中,由总指挥按照演练方案发出控制消息,参演人员接收到事件信息后,通过角色扮演,完成应急处置活动。

四、演练实施步骤

1、事故地点 106上回风道

2、事故时间

2015年6月26日9时00分

3、事故起因及事故类别

事故起因: 106上回风道掘进工作面打钻起火 事故类别:掘进工作面火灾

4、事故波及区域

火灾事故导致106上回风道掘进工作面CO超限;西翼采区回风巷CO传感器超限。

5、事故波及区域人员分布情况

事故波及区域有1个掘进工作面,一个修巷点。

(1)、106上回风道掘进工作面有13人作业。其中9人在106上回风道施工探煤钻孔, 2人在掘进头连接探煤钻孔,1名风机看管工,1名专职瓦斯检查工。

(2)、西翼采区回风巷向下20米处有5人在修巷。

五、演练程序

1、模拟事故发生

假设2015年6月26日8时00分,106上回风道掘进工作面打探煤钻孔期间,CO超限,电缆起火。现场人员打电话向调度室汇报,监控人员汇报西翼采区CO超限,传感器报警。

2、现场人员应急处置 2.1及时汇报

106上回风道打钻人员发现电缆起火,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报警,迅速组织灭火,同时通过电话汇报。

西翼采区回风修巷人员接到调度室通知,立即佩戴自救器撤离到巷,在新鲜风流中用电话汇报。 2.2安全撤离

106上回风道除现场救火人员外其他人员撤离到106车场风门外新鲜风流中并安排警戒人员。

西翼采区回风人员撤离到巷,撤离期间佩戴自救器。

3、调度指挥人员应急处置

调度指挥人员接到火灾事故汇报后,快速了解情况后,当机做出以下应急处置:

(1)通知现场人员利用井下现有的消防器材,采取直接灭火。 (2)通知西翼采区回风人员紧急撤离,安排佩戴自救器,撤离到巷。 (3)通知救护队人员准备救援。

(4)按照应急救援程序通知值班领导及各专业副矿长,副总相关科室领导。 (5)立即向矿长汇报。

4、应急响应

矿长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赶到调度室,向值班人员了解灾情。情况如下:

(1)探煤队跟班长刘长学汇报:106上回风道探煤人员有5人和瓦斯检查员1人正在救火,救火情况不清楚。其余7人已经撤离到风门外。

(2)回风修巷人员班长汇报:人员已经安全撤离到巷。

在了解情况后,矿长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召集所有成员到达指挥部,成立救援指挥部。 4.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 指 挥:丁兆友(矿长)

副总指挥:刘树禄(技术负责人)、郑士永(安全副矿长) 指挥部成员:陶常洪(生产副矿长)、代文龙(机电副矿长) 职责:负责指挥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指挥现场抢险救灾;救灾办公室设在调度室。 4.2救护队现场抢救指挥

立即调动辅助救护队作好应急救援准备,辅助救护队人员配备情况如下: 队长:郭乃生 副队长:明龙 队员:10人 职责:主要负责指挥现场抢险工作,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组织现场抢救,处理突发灾变。

5、应急处置

救援指挥部成员共同分析灾情,进一步研究救灾方案,同时要求技术部门及时提供相关图纸(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同时下达如下命令: (1)机电区徐飞负责压风机的正常运行,必须保证连续不断的运转。 (2)机电副矿长代文龙核实井下供电情况,确保106上回风道风机正常运转。

(3)安全副矿长郑士永核对井下人员情况: ①井口调度室立即对人员出入井情况进行统计,汇报统计结果。 ②监控室通过人员定位系统核查出入井人数。 ③各区队核查本班入井人数,上报本班入井人员名单。 (4)兼职救护队立即作好救援准备。

(5)由技术负责人刘树禄负责将事故情况(事故的性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波及范围、入井人数、已采取的措施等)作详细记录。

6、开展救援

6.1救护队分析研究现场情况

经救援指挥部成员和兼职救护队共同分析研究认为:

(1)106上回风道打钻地点起火,明火已经扑灭,但巷道内烟雾弥漫,能见度降低。探煤队救火人员不是专业人员人员,受CO影响情况不清楚。现场仍存在安全隐患。安排救护队实时救援。 (2)医护人员携带氧气及应急救援医疗器械与救护队同行,医疗救护车、医生地面等待救援。 6.2兼职救护队出动救援

兼职矿山救护队派出12名救护队员在队长的带领下,佩戴氧气呼吸器、担架及12台压缩氧自救器,经副井筒→井底车场→-170水平运输大巷→106水平大巷→106上回风道。 救护队进入灾区的应遵循的规定如下:

(1)分为两组每小组6人,一组在现场作为应急救援,一组进入灾区救护,救护队员不少于6人,应缓步行进,行进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随时检查CH

4、CO、O

2、C02等气体的浓度及温度情况,及时向其它队员汇报。

(2)小队长应至少间隔20min检查一次队员的氧气压力、身体状况,并根据氧气压力最低的1名队员来确定整个小队的返回时间。 (3)在窒息区域内,任何情况下都严禁个人单独行动,严禁摘掉面具讲话。

(4)对受伤、窒息或中毒的人员应进行简单急救处理,然后迅速送至安全地点,搬运伤员时应尽量避免振动。

(5)在灾区内遇险人员不能一次全部抬运时,应给遇险者佩用全面罩氧气呼吸器或隔绝式自救器;当有多名遇险人员待救时,矿山救护队应根据“先活后死、先重后轻、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抢救。

7、应急结束

矿长根据事故处理过程、结果、系统恢复情况宣布演练结束。

8、总结编制演练报告

演练结束,由矿技术负责人汇总各种记录,矿长组织召开演练总结会议,总结经验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办法,修订预案。

黑河市金三角煤矿 2015年6月20日

第四篇:矿井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矿井存在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内因火灾主要是煤层自燃,多发生在采空区或通风不良的巷道中。外因火灾主要是设备着火,多发生在机电硐室、采掘工作面或地面变电所、煤场中。矿井火灾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灾害性事故,可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1.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听从指挥,统一行动。井下发生火灾事故,由本预案中设置的指挥中心全权负责事故抢险救护工作的指挥和调度。预案中涉及的各相关部门、单位必须在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下协调工作。

3、协调组织、保障供给。相关单位要做好事故救援的组织协调工作,保障救援必须的人、财、物的供给,必要时可请求省内其它兄弟单位救护队协助抢险救灾。 1.3组织机构及职责 1.3.1 应急组织体系

安全生产事故救援组织体系由市行办应急救援指挥部、××××煤矿救护中队、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 1.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1 总 指 挥:

副总指挥:

成 员: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矿调度室立即通知××××救护中队和矿抢险救灾队组织救援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并通知各组人员赶到矿调度室研究救护方案、协调救灾各项工作。 救灾工作共分5个组

1、技术处理组: 组 长:

成 员:

职责任务:

(1)立即组织查明事故原因,性质、危害程度等。 (2)组织区域内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抢险救灾组: 组 长:

成 员:

职责任务:组织煤矿救灾队并配合救护队进行事故抢险工作。

3、后勤保障组: 组 长:

成 员:

职责任务:

(1)负责调集人员、车辆及救灾物资,组织事故现场人员疏散,保

2 证井上下运输通畅。

(2)负责与外单位的协调工作。

4、医疗救护组: 组 长:

成 员:

职责任务:

(1)组织人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制定救护方案,抢救伤员。 (2)协调各大医院对事故现场中受伤人员及时进行救治。

5、事故调查组: 组 长:

成 员:

职责任务:调查事故经过和原因,追查事故责任,负责制定事故调查、分析报告。 1.3.3预防与预警 1.3.3.1危险源监控

1、监控中心负责通过安全监测系统24h监测井下相关地点一氧化碳涌出情况,瓦斯,水位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汇报调度室、通防科。由调度室、通防科查明原因。

2、各采掘、辅助单位负责搞好责任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防止外因火灾发生。

3、通防科落实专职瓦斯检查员每班对矿井采掘工作面及其它重要作业地点进行两次防火检查;每周安排专人对矿井边远巷道及防火密闭

3 进行一次全面的防火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防火隐患点及时组织进行处理。

1.3.3.2预防措施

1、加强矿井的防灭火管理,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防灭火检查人员,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配足防灭火监测仪器及设备,保障安全生产投入。

2、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定完善矿山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

3、采区设计时充分考虑防治自燃发火的需要,布置合理稳定的通风系统及合理的巷道开拓布置形式。

4、针对各采区的地质、开采条件,采掘工作面在采掘作业规程中制定防止自燃发火的具体措施,并认真贯彻执行。

5、棉纱和布头等易燃物品使用后,不准乱扔和随意乱放,用完必须及时处理好。井下禁止使用不阻燃橡胶器具、电缆、皮带和塑料制品等。

6、健全井下消防管路,防尘管路兼作消防管路,要求每100m安装放水“三通”闸门一个。

7、井下材料消防库设施由调度室负责备齐(具体数量见附表)并负责日常检查与保管。消防器材要及时更换,不得挪作他用。

1.4预警行动

1.4.1矿井火灾事故预警的条件

1、井下作业地点风流中一氧化碳达到或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2、巷道空气温度持续性升高。

3、巷道风流中出现明火、烟雾或严重的胶皮味、硫磺味等发火征兆。 1.4.2事故预警的方式、方法

1、网络监测监控系统报警。

2、通防检查人员检测气体异常情况下电话报警。

3、井下作业人员发现事故 预兆后电话报警。 1.5信息报告程序

井下安全监测系统报警或出现事故预兆后,现场立即将情况汇报给调度室,调度室发现或接到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信息后,立即按事故汇报程序汇报有关领导和部门,指挥部根据查明的现场情况确定预警级别,并迅速向井下受事故影响范围区域的人员发出预警,组织人员撤离,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预防事故发生(详见图4-1)。

1、重大险情或事故发生后,基层现场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

2、调度室接到事故汇报,在第一时间内通知救护中队、矿医务室,赶赴现场进行抢救,在5min内通知矿值班领导、矿长、总工程师、分管矿长、调度室主任、各职能科室、矿抢险救灾队及有关单位负责人。

3、1h内将事故主要情况及大体原因上报县经贸局、市行办、鲁东分局。

5 1.6应急处置 1.6.1响应分级

根据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我矿事故分为较大事故(Ⅰ级)、一般事故(Ⅱ级)(见响应分级标准)。火灾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并根据事故等级及时上报。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根据事故灾难或险情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1.6.2应急响应程序

1、根据总指挥指示,立即通知各救援小组成员到矿调度室集中。

2、矿调度室和应急指挥中心进一步了解事故情况,整理事故相关资料和图纸等,为救援工作决策提供基础资料。

3、指挥中心研究、决策救援方案,确定各救援小组工作要求,明确现场救援人员安排,选择合理的救援路线,各成员单位按照应急救援方案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

4、根据救援工作的需要,可汇报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协调调动其它煤矿救援基地的救援力量增援。

5、根据受伤人员情况,可汇报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协调医疗救护中心专家组奔赴现场,加强医疗救护的指导和救治。

6、根据事故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汇报有关部门并适时向新闻媒体公布。 1.6.3处置程序

1、最先发现火灾人员的处理程序

(1)最先发现火灾人员应该立即根据现场情况判断火势情况,若现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能立即扑灭或控制火势,不使火灾扩大时,应先救灾后报告。若现场火灾无法立即扑灭或火势无法控制时,要在保证自身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查明火灾性质、地点、范围、着火原因,危害程度,威胁区域等情况,并立即汇报矿调度室。现场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必须立即撤离,撤离期间要切断工作地点电源,并尽可能通知沿途受火灾影响区域人员一同撤离到安全地点。人员撤离按以下路线执行:

a. 掘进头→ 运输巷→ 进石门→东大巷副巷→井底大车场→斜井→地面

b. 掘进头→ 提升下山→ 集中提升下山→斜井→地面 (2)撤离期间注意事项:

a. 事故地点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风流撤退;在事故地点回风侧的人员,应立即戴好自救器,设法通过其它通道,尽快进入进风侧或新鲜风流中。通过火烟区时,必须佩带自救器,通过时不要飞跑和急促呼吸,应稳步走出危险区。

b.尽量保持事故前的通风方式和风流方向。 c.全矿井反风时,撤人路线按照如上相反方向执行。 d.撤离前必须切断事故范围内电气设备电源。

2、调度室接到井下发生火灾的汇报后的处理程序:

(1)立即通知火灾回风侧工作人员撤离升井,通知相关变电所切断

7 火灾可能波及范围内所有机电设备电源。

(2)矿长、总工程师、通防科科长、矿值班领导、事故单位主要领导及各救援工作组成员赶到矿调度室成立救灾指挥小组,研究灭火方案,同时通知新坊煤矿救护中队赶到事故地点组织抢险救灾。

3、指挥小组成立后的工作程序:

(1)根据现场火势及人员撤离情况判断可能受火灾影响区域人员伤亡情况、撤离情况,明确需要救护地点人员、救护路线等,并安排救护队组织营救。

(2)组织制定合理有效的灭火方案,并落实救护队组织实施。 (3)根据已探明的灾情,选择合理通风系统,制定降低火灾危害的措施,并由通防科、救护队组织落实。

a. 若火灾发生在矿井主要进风巷及井井底车场、中央变电所时,要进行反风,反风前必须清点可能受反风后火灾气体威胁区域的人员,并立即组织撤离,通知矿井其它地点工作人员按与火灾避灾路线相反的方向另一翼的进风井井筒撤到地面。

b.若火灾发生在其它地点时,立即通知井下可能受火灾影响区域人员按避灾路线撤离。人员撤离时,应保持事故前的通风状态,合理控制火区进风量。

c.采煤面发生火灾时,应保持正常通风,必要时适当增加风量或采取局部反风措施。

d.掘进巷道发生火灾时,不得随意改变通风状态。

e.下行风巷道着火时,应有防止由于火风压而造成风流逆转的措施。

8 (4)落实各抢险救灾小组做好运输、医疗、物资供应等后勤保障工作。

4、救护中队接到通知后的应急处理程序: (1)救护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赶到矿调度室。 (2)简单了解火灾发生地点、范围、火势情况。 (3)下井实施救护工作。

(4)到达火灾现场后首先在安全地点设立临时救护基地。 (5)安排救护人员分组进入灾区,按救灾指挥小组指示,组织营救可能受伤人员,查找遇险、受伤人员并积极组织抢救。 (6)根据现场火势采取合理灭火及防止火势扩大的措施。 a. 在火灾初期,火区范围不大时,应积极组织直接灭火。

b.如火势太大无法扑灭时,应根据现场情况及时采取防止灾情扩大的应急措施。

c.必要时应将排水管、风管改为临时消防管路。

d.直接灭火失效时,应采取隔绝灭火法封闭发生火灾的巷道或工作面。封闭时火区必须执行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①封闭火区的安全技术措施

A、封闭火区要执行“小、少、快”的原则,封闭的范围要尽可能小,建立最少的防火墙就能将火区封闭,防火墙施工要快,不得拖延。 B、封闭火区由救护队员负责进行。

C、封闭期间救护队员必须严格按救护规程的规定佩带装备。 D、必须有专人负责检查封闭地点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情况,并

9 负责监护,发现异常立即通知人员撤离。 E、火区的封闭只有在确认火区里无人时可进行。

F、封闭火区的救护队员应定时轮换,防止因温度过高或其它原因造成伤害。

②防止火区发生瓦斯爆炸的安全技术措施

A、采区或其它瓦斯涌出量较少的工作地点发生火灾时,可以在保持火区正常通风的情况下先封入风侧防火墙或同时封闭入风侧及回风侧防火墙。

B、火区封闭时,必须有专人负责检查回风侧风流中气体情况,发现瓦斯、一氧化碳或其它可能参与爆炸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异常时,必须立即撤到进风侧新鲜风流中并汇报现场指挥员及指挥中心,等候处理。

C、封闭火区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风流逆转。

D、封闭火区时,可以同时向火区注入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以降低火区氧气及瓦斯等爆炸性气体浓度,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E、火区封闭后,必须抹面,封严,防止漏风。封闭后不得频繁通过观察孔检查闭内气体情况。 (7)灭火时必须注意的事项:

a.不使瓦斯积聚,煤尘飞扬,以免造成爆炸事故。 b.不致造成风流逆转。 c.不致危及人员安全。

d.有助于阻止火势扩大,抑制灾情,创造接近火源的条件。

10 e.油类着火时,严禁用水灭火,只能用沙子、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等灭火。

f.扑灭电气设备火灾时,不可将人体或手持的用具触及导线及设备,以防触电。

g.救灾工作应由救护队员进行,其它人员只能在一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0024% ,瓦斯浓度﹤2%,温度<35℃条件下参与救灾,并有防止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 1.7后期处置 1.7.1善后处理

1、安全科、通防科负责组织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查清事故原因,落实解决方案。

2、办公室、工会负责做好伤亡员工家属的安抚工作,做好受伤者的医疗救护工作,协调工伤保险的理赔工作。

3、保卫科负责维护好事故后的社会治安,确保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1.7.2火区管理

对因无法扑灭而封闭的巷道或采掘工作面

1、封闭后,立即进行注浆、注水或注氮处理,消除火灾隐患。

2、必须每周对密闭内外温度、空气压差、空气成份,如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检查一次,并进行分析。如发现密闭内温度升高,一氧化碳浓度增加,防火墙漏风等异状时,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检查、处理结果应及时汇报矿长、总工程师。

3、封闭的巷道或采掘工作面原则上不再启封。若因生产需要必须启

11 封时,必须在确认火区内火点已熄灭的情况下,由通防科制定专门安全技术措施,并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启封工作应由救护队负责进行,启封后必须由救护队员负责认真检测温度、气体情况,确认无异常且稳定8h后方可恢复其它工作。恢复其它工作后,通防科安排专职瓦斯检查员蹲点,蹲点过程中不间断检查已启封火区的气体、温度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汇报矿调度室、通防科,由通防科组织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8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通防科负责井下三个水平的消防材料库风筒、黄土、沙子、木板、钉子、砖等防火设备、物资的配备,维护好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保证能够正常使用,并派专人管理。没有抢险救援指挥中心的命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消防

材料库的防灭火设备、物资。火灾发生后,通防科要安排专人负责消防材料库物资供应。

2、供销科负责组织事故发生后抢险救灾必须的应急救援物资、器材、设备的供应。

3、抢险救灾队负责保障抢险救灾物料、设备的井下运输。

4、办公室、供应科要备好铁锨、木板、消防水管、水泥、沙子、黄土等必备救灾物资。事故处理期间,必须安排好装卸人员保证救灾物资随要、随装、随运。

5、监控中心要搞好监测系统的管理、维护,保证正常使用;保障矿井通讯系统的畅通,保证事故发生后,相关信息传递的及时准确;保

12 证下井人员自救器、矿灯的完好,必须按规定对自救器、矿灯进行检查,发现自救器失效的要立即更换。

6、消防材料库材料明细表:具体见表8-1。

第五篇:矿井火灾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一)矿井火灾特征

矿井火灾一旦发生,轻则影响安全生产,重则烧毁煤炭资源和物资设备,造成人员伤亡,甚至引发瓦斯煤尘爆炸,扩大灾害的程度与范围。

1、矿井火灾概念

凡是发生在矿井井下或地面,威胁到井下安全生产,造成损失的非控制燃烧均称为矿井火灾。如地面井口房、主扇房失火或井下胶带着火、煤炭自燃等都是非控制燃烧,均属矿井火灾。

2、矿井火灾的构成要素

矿井火灾发生的原因很多,但构成火灾的基本要素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热源、可燃物、空气,俗称火灾三要素。

(1)热源:具有一定温度和足够热量的热源才能引起火灾。井下煤的自燃、瓦斯煤尘爆炸、爆破作业、机械摩擦、电流短路、吸烟、电焊及其它明火等都可能成为引火的热源。

(2)可燃物:煤本身就是一个大量而且普遍存在的可燃物。另外,木材、各类机电设备、各种油料、炸药等都具有可燃性,这是引发火灾的基础

(3)空气:燃烧就是剧烈的氧化现象。任何可燃物尽管有热源点燃,若是缺乏足够的氧气,燃烧就不能持续,空气是维持燃烧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氧浓度为3%的空气环境里燃烧不能维持,空气中的氧浓度在12%一下,瓦斯失去爆炸性,而在14%以下就会熄灭。

以上火灾三要素必须是同时存在,相互配合,而且达到一定的浓度,才能引起矿井火灾。这是矿井火灾发生的根本条件,缺少任何一个因素就不可能发生。矿井火灾的防治与扑灭都是从这三个方面考虑的。

3、矿井火灾的分类

(1)根据引火的热源不同,通常将矿井火灾分成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又称自燃火灾和明火火灾)两大类。

(2)按发火地点不同可分为井筒火灾、巷道火灾、采面火灾、掘进面火灾、煤柱火灾、采空区火灾、硐室火灾。

(3)按燃烧物不同可分为机电设备火灾、火药燃烧火灾、油料火灾、坑木火灾、瓦斯燃烧火灾、煤炭自燃火灾等。

4、矿井火灾的危害

(1)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矿井火灾对人身的危害主要是在火灾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火灾产生CO、CO

2、SO

2、烟尘等,另外坑木、橡胶、聚氯乙烯制品的燃烧也会生成大量的CO、醇类、醛类及其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毒有害气体和烟尘随风扩散,伤及井下作业人员。据统计,在火灾事故中的遇难者95%以上是死于烟雾中毒。

(2)在火源近邻处产生高温:高温往往引燃近邻处可燃物,使火灾范围迅速扩大。

(3)引起爆炸:火灾不仅提供了瓦斯、煤尘爆炸的引火热源,而且火的干馏作用使可燃物放出氢气、甲烷和其它多种碳氢化合物等爆炸气体,同时火灾还可以使沉降的煤尘重新悬浮或参与燃烧爆炸

(4)毁坏设备和资源:井下火灾一旦发生,生产设备和煤炭资源就会遭到严重破坏,使矿井区域性或全矿性停产,损失更加惨重。

(二)井下自燃火灾事故的预防

1、煤炭自燃发火常见地点

断层附近、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和停采线附近、遗留的煤柱、破裂的煤壁、煤巷的高冒处、假顶工作面、密闭墙内、溜煤眼、联络巷及浮煤堆积的地方是自然发火高发地区。

2、煤炭自然发火的预兆 (1)煤炭自燃的初期预兆

①煤层的温度,附近的空气温度和水温都比正常情况下高。 ②附近的氧气浓度降低。 ③附近巷道中湿度增大。

④附近巷道的壁面和支架表面出现水珠,俗称“煤壁出汗”。 ⑤出现有毒有害气体,如CO、CO2和各种碳氢化合物。 ⑥巷道空气中出现煤油、汽油、松节油、焦油等气味。 (2)人体感觉识别

①视力感觉:煤炭自燃初期,氧化生热生成部分水蒸汽,往往使巷道内温度增加,出现雾气或在巷道壁挂汗形成水珠,俗称“煤壁出汗”。

②气味感觉:煤炭从自热到自燃,氧化产物内有多种碳氢化合物,并产生煤油、汽油、焦油等气味。经验证明,当人们嗅到焦油味时,煤炭自燃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了。

③温度感觉:煤炭在自燃过程中放出热量,从该处流出的水和空气的温度较正常时高。

④疲劳感觉:煤炭在自燃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并放出多种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有CO、CO2),这些气体使人头痛、闷热、精神不振、不舒服,有疲劳感觉。因此,当井下出现这种现象时,要认真分析,如果是多数人的感觉,要提高警惕,查明原因,防止自然发火。

(三)井下外因火灾事故的预防

1、外因火灾发火原因

外因火灾是由外来热源引起的。如井口建筑物内违章使用明火或电焊作业,往往容易形成外因火灾。

(1)存在明火。吸烟、电焊及用电炉、大灯泡取暖等都能引燃可燃物而导致外因火灾。

(2)出现电火花。主要是由于电气设备性能不良,管理不善,如电钻、电机、变压器、开关、插销、接线三通、电铃、打点器、电缆等出现损坏、过负荷、短路等,引起电火花、继而引燃可燃物。

(3)违规爆破。不按爆破规定和爆破说明书爆破,放明炮、糊炮以及用动力电源爆破、不装水泡泥、炮眼深度不够或最小抵抗线不合规定等都会出现明火,导致引燃可燃物而发生火灾。

(4)瓦斯煤尘爆炸引起火灾。

(5)机械摩擦及物体碰撞引燃可燃物,进而引起火灾。

2、外因火灾预防措施

外因火灾的预防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防止失控的高温热源。二是采用不燃性支护材料,同时防止可燃物大量的积存。及时发现火灾初起征兆,及时扑灭。

(1)正确使用安全设施。矿井必须制订井上、下防火措施,并符合国家有关防火的各项规定要求。

(2)加强井下明火管理。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如果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井巷和井口房进行按等工作,每次都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经矿长批准,由矿长制定专人在场检查和监督。

(3)矿井必须在井上下设臵消防材料库。消防材料库储存的材料、工具品种和数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定期检查和更换。

(4)井下爆炸材料库、机电设备硐室、检修硐室、材料库、井底车场、使用带式输送机或液力偶合器的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都应备有灭火器,其数量、规格和存放地点,必须明确规定。

3、正确采取自救与互救措施

(1)自救:就是井下发生意外灾变时,在受危害区域内的每个人员进行避难和保护自己的方法。应遵循“五字”自救原则进行现场急救。灭:迅速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护:用器材保护自己;撤:快速撤离灾区;躲:无法撤退时,迅速到避难硐室躲避待救;报:尽快报告灾情。

(2)互救:就是在有效地进行自救的前提下,如何妥善地救护灾区受伤人员的方法。应遵循“三先三后”互救原则进行现场急救。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刚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对出血的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对骨折的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

(3)井下人员必须熟知的基本知识: ①熟悉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②熟悉井下采区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 ③熟练掌握避灾方法,会使用自救器; ④熟练掌握现场急救常识和抢救的基本操作技术方法。 (4)事故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

①报告灾情:发生灾变事故后,临近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危害程度,并迅速向矿调度室汇报,同时向事故可能波及的区域发出警报,使其他人员尽快知道灾情。汇报灾情时,不能凭主观想像判断事故性质,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影响救灾。

②积极抢救:事故发生后,被困灾区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灾情和现有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方法和措施,及时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在现场的跟班队干、班组长、安全员、瓦检员要勇于负责,团结和组织大家,严明纪律,保持统一指挥,严禁各行其是或单独行动,采取防止灾情恶化和保障人员安全的措施。

③安全撤离:当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或可能 危及人员的安全时,由在场的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撤退时,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正确使用防护用具,遇有溜煤眼、积水区、垮落区等危险地段,应探明情况,谨慎通过。

④妥善避灾:如果无法安全撤退,遇到通路阻塞,或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时,应就近快速构建临时避难场所,妥善避灾,努力维持和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设臵呼救信号,等待救护队救援,切忌盲动。

(四)避灾自救与互救时的行动

1、首先要尽最大的可能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通风系统、风流及火灾烟雾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与自己所处巷道位臵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矿井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方法。

2、撤退时,任何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能狂奔乱跑,应有组织地撤退。

3、位于火源进风侧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

4、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雾有中毒危险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去或在烟雾没有到达之前,顺着风流尽快从回风出口撤到安全地点;如果距火源较近且越过火源没有危险时,也可迅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

5、如果在自救器有较作用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出时,应撤到避难硐室进行自救,或寻找有压风管路的地点,以压缩空气供氧。

6、撤退行动既要迅速果断,又要快而不乱。撤退中应靠巷道有联通出口的一侧行进,避免错过脱离危险区的机会,同时还要随时注意观察巷道和风流的变化情况,要互相照应,团结帮助。

7、如果逆风或顺风撤退,都无法躲避火灾烟雾可能造成的危害,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没有避难硐室时应在烟雾袭来之前,选择合适地点就地利用现场条件,快速构筑临时避难所,进行避灾自救。

8、禁止逆烟撤退,除非是附近有脱离危险区的通道出口,而且又有脱离危险区的把握时,或是只有逆烟撤退才有争取生存的希望时,才可采取这种撤退方法。

9、撤退途中,如果有平行并列巷道或交岔巷道时。应靠巷口的一侧撤退,随时注意出口的位臵,尽快寻找脱险出路。在烟雾大、视线不清的情况下,要摸着巷道壁前进,以免错过联通出口。

10、当烟雾在巷道流动时,巷道上部的烟雾浓度大、温度高、能见度低,对人的危害也严重,而靠近巷道底板的情况较好,有时巷道底部还有新鲜的低温空气流动。为此,在有烟雾的巷道里或烟雾不严重的情况下撤退时,不能直立奔跑,应尽量躬身弯腰低头快速行走。如果烟雾大、视线不清或温度较高时,应尽量贴着巷道底板和巷壁,摸着铁道或管道爬行撤退。

11、在高温浓烟的巷道撤退还应注意利用巷道内的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改善条件,或是利用随身物件等遮挡头面部,防止高温烟雾的刺激。

12、在撤退过程中,发现有爆炸的预兆时,要立即避开爆炸的正面巷道,进入旁侧巷道,或进入躲避硐室;如果情况紧急,应迅速背向爆源,就地顺着巷道一帮爬卧,面部朝下紧贴巷道底板、用双臂护住头面部并尽量减少皮肤外露,应顺势爬入水中;在爆炸发生的瞬间,要尽力屏住呼吸或是闭气将头面浸入水中,防止吸入爆炸火焰及高温有害气体,同时要以最快的动作戴好自救器。爆炸过后,应稍事观察,待没有异常变化迹象,就要辩明情况和方向,沿着安全避灾路线,尽快离开灾区,进入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地带。

13、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情况,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力争在火灾初期扑灭。扑灭火灾时,人员必须站在上风侧,且佩戴自救器,同时要注意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伤人。

(五)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时的临场自救方法

1、立即佩戴并帮助受伤人员戴好自救器。正确确定火源位臵、火势大小,迅速利用附近的电话向调度室报告和发出警报。

2、利用现场一切灭火设施和材料进行灭火。

3、组织人员沿逆风方向撤退出灾区。

(六)机电硐室发生火灾时的临场自救方法

1、迅速佩戴自救器,利用现有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2、积极抢运硐室内的易爆器材。

3、切断硐室内的电源。

4、当火势不能扑灭时,应立即撤出人员关闭防火门或在硐室内、外同时悬挂风障。

(七)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时的临场自救方法

1、设法穿过火源,迅速撤离到火源的进风侧,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灭火或撤离。

2、人员一旦被堵截在工作面无法撤退时,应在安全的前提下,迅速拆除一切可燃物(不能引起冒顶),切断火灾蔓延的退路。

3、巷道内有风、水管路时,应立即设法打开压风管,放出压缩空气用以避灾自救,并利用水管中的水控火势,阻止火灾蔓延(此时应注意水蒸气或巷道冒顶带来的危害)。

4、选择巷道内合适地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材料、工具构筑避难硐室,并严加封堵,防止有害烟气的侵入。条件许可时,可在独头工作面与火源之间,建造多道隔离风障风墙。

(八)巷道中电缆着火发生火灾时的临场自救方法

1、迅速切断电源。并立即截断着火电缆,防止延燃。

2、组织人员在切断电源后用不导电的器材(如干粉灭火器、砂子、岩粉等)进行灭火,同时将接触电缆的易燃物体或材料与电缆分开。

3、在有烟雾的巷道里临场自救时应注意的问题

(1)采取果断措施迅速脱离现场,撤到有新鲜风流的巷道。 (2)在有烟雾的巷道里撤退时,必须及时戴好自救器(若自救器失效应捂上湿毛巾)。

(3)避灾撤退时,不要惊慌,不要狂奔乱跑,尽量避免深呼吸和急促呼吸。在仍有风的风筒、压风管路的巷道里可利用这些条件供水送气避灾自救。

(4)逆烟撤退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只有在附近有脱离危险区的通风口,并且又有脱险的把握时,或是只有逆烟撤退才有争取生存的希望时,才能采取逆烟撤退的方法。

(九)处理井下火灾时如何防止瓦斯爆炸

(1)必须随时掌握瓦斯变化,合理调度风流,既有助于控制火势,又能冲淡瓦斯,及时排走瓦斯。

(2)不能随意减少或中断灾区的供风,当发现瓦斯浓度上升,应增加火区供风量。

(3)加强巷道维护,防止冒顶堵塞巷道,以避免瓦斯积聚而引起爆炸。

(4)上下山和运输平巷发火时,如果在火源的上风侧有掘进头和废巷,应将巷道封严。在火源的下风侧有冒顶、废巷和掘进头时,对灭火人员威胁最大,为防止瓦斯爆炸,应果断封闭火区或者局部反风,先处理瓦斯隐患后,再组织灭火。

(5)处理高冒处火灾时,应使用喷雾水枪作掩护,在火源的下风侧设水幕,然后在高冒处两端用水枪直接灭火。

(6)直接灭火无效或不可能时,应果断封闭火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不准先堵回风,后堵进风,应采用同时封闭进回风侧的方法,避免造成火烟逆退或发生瓦斯爆炸。

违反上述原则,很有可能在处理火灾时发生瓦斯爆炸,甚至发生瓦斯连续爆炸。另外,在处理火灾过程中未发生瓦斯爆炸,而在清理火灾现场,准备恢复生产时,由于忽视阴燃火源的存在,又未认真监测瓦斯,引发瓦斯爆炸造成事故扩大。因灭火技术措施不当,而发生水煤气爆炸或膨胀的水蒸气伤人事故。

必须注意的问题:

①局扇的控制是关键。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准停止局扇运转。在救灾过程中应派专人守住局扇,保证正常运转。如果局扇已停运,不要盲目启动,要派专人看守。待详细侦察判明情况后,再决定是否停开局扇和实施其它措施。必须严格执行“保持独头巷道通风原状”的规定。

②掘进巷道发生火灾时,要弄清发火巷道周围是不是实体煤。如果是实体煤,可直接灭火。如果局部冒落造成与采空区及其它巷道沟通,要慎重直接灭火,防止灭火过程中发生瓦斯爆炸或烧到邻近地区。

③注意查清发火巷道入口处进、回风侧有无积存瓦斯的地点或盲巷。应先行封闭,避免引起瓦斯爆炸。

④查清火源在发火巷道的位臵,不同部位的火灾,有不同的特点,处理措施也不同。其中迎头火灾最易处理,中部火灾最难处理,入口火灾是迎风向风流巷道中蔓延。

(7)当火灾发生在掘进巷道迎头时,一般处理比较简单,也比较安全。其特点是:

①火灾在初起阶段抓住时机直接灭火,成功率较高。 ②火灾易于发现,也易于撤退。在没有发生瓦斯爆炸的情况下,没有人员伤亡。

③在发火初始,若瓦斯涌出正常,只要局扇不停转,保证正常通风,不易构成爆炸条件,正常涌出的瓦斯随着火焰的燃烧而耗失。但工作面附近有积存瓦斯的断层或旧巷时,因火灾烧毁支架造成冒顶,沟通了断层或旧巷,瓦斯大量涌入着火的工作面,就有可能导致瓦斯爆炸。 (8)当火灾发生在巷道中部时,处理较为复杂。其特点是: ①最易烧断风筒,火源点以里容易造成瓦斯积聚。 ②难于测定火源点以里巷道中的瓦斯浓度及变化情况。 ③燃烧最易发生冒顶,既堵塞通道,又堵塞风流回路。 ④发生火灾不易发现,也难于撤出。 处理措施:

①设法直接灭火。采用水灭火时,水量要充足,要防止水蒸气伤人和水煤气爆炸。

②火源点以里有遇险人员待救时,在灭火的同时可打开水管改送压气,以延长人员待救时间,降低瓦斯浓度。但应注意供气量不能过大,以免把高浓度瓦斯吹向火源点引爆。

③在救人灭火过程中要严密监视瓦斯情况,并分析判断发生爆炸的可能性。

④如有可能,要强行穿过火区救人,同时在火源以里打上风障,阻止瓦斯向外涌向火源,也可打开水幕,甚至拆除几架支护,以阻止火灾蔓延。

⑤因人力、物力不足或火势太大,在短期内不能扑灭火灾时,或火区瓦斯浓度已超过2%并继续上升,火源以里瓦斯情况不明时,应在巷道口附近封闭火区。

⑥火源以里无人时,可用高倍数泡沫、惰气或氮气灭火。 ⑦在救灾过程中,严禁用局扇和风筒把火源以里的瓦斯排出经过火点,以免产生瓦斯爆炸。火源点至巷道口之间可用风流吹散排除火烟瓦斯,降低温度,创造救灾条件。 (9)当火灾发生在掘进巷道入口部位时,火灾引起瓦斯爆炸的可能性低于巷道中部火灾,而又高于工作面迎头火灾。独头巷道口着火,虽然破坏了正常通风,但瓦斯积聚到爆炸浓度,与巷道长度、体积和瓦斯涌出强度有关。其特点是:

①距进风流近,供氧充足,火焰沿进风蔓延燃烧,易酿成大火。

②烧断了风筒,断绝了掘进巷道的正常通风,靠扩散和热传导作用,火焰靠热对流供氧,只能向里扩展30~40米,此后的巷道内缺氧,火焰不可能向内燃烧,烟流也不会扩散很远。因此发生这类火灾人员被困在巷内时,加强灭火,保证人员不受威胁是可能的。

(10)电器火灾的处理

扑灭电器火灾,必须先切断电源。电源无法切断时,只能使用绝缘灭火器材,如干粉灭火器或砂子灭火。切断电源后可按一般火灾处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快乐的星期天去哪了下一篇:开讲啦汪涵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