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协商工作计划

2022-11-14

在一项新的任务开始之前,有必要去理清工作思路,将工作目标予以细分,让我们提前去做好工作计划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县政协协商工作计划》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县政协协商工作计划

政协委员协商发言

关于我市如何促进小微企业发展

形成产业集群工作的几点探讨

新一轮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是小微企业。他们是创新的主体、也是现代服务业的生力军。小微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命脉之所在,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细胞,小微企业不稳,宏观经济难以长期向好。因此,无论是对民间借贷,还是小微企业的政策,都不应是短期、临时性的,更不应是简单扶持性的,而应将其放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层面,出台框架性的制度性方案,给小微企业以长期的预期。

金融危机以来,许多小微企业面临困境,为引导和帮助全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省政府近日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从加强金融信贷支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大财税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21条政策措施。如何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克服困难持续发展,让产业集群内的小微企业“寒冬不寒”,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我市如何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工作谈点我自己的看法:

1、进一步加强政府引导和扶持。小微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给予大力扶持,特别是金融、中介服务、劳动力教育和技术培训等。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带动企业发展。要强化政策激励,为实施集群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要鼓励小微企业产业集群之间形成联盟,使它们加深竞争合作关系。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信息、资金和技术等服务,降低集群企业转型升级成本。

2、进一步加快引进和培育高技术人才。高技术人才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主体,培育高技术人才是发展南昌小微企业产业集群的基础。要进一步实施人才战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广泛吸引高技术人才。要鼓励集群企业之间开展技术合作和培训交流。要积极开展常态化的产学研活动,不断提升产学研联合层次。要加强对产业集群的人才服务培养,建立专门人才培训基地。

3、进一步发展小微企业产业集群金融创新。现阶段金融创新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仍未能满足企业发展的强劲需求。不同小微企业产业集群的行业现状、利润情况、经营风险都存在较大差异,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不同的产业集群已经不能满足产业集群融资的需求。根据小微企业产业集群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金融创新,既规避了银行资金风险又让企业的发展得到了资金支持,让银行和企业取得双赢。

4、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产业集群运用金融工具。小微企业产业集群的原材料波动往往对集群内的企业经营影响较大。金融工具有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的作用,但单家企业难以实行,可以尝试建立以产业集群为单位,以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为目的,以期权、期货为主要手段的风险规避模式,将集群的生产成本波动降低,缓解可能的经营风险。

第二篇:发挥政协优势推进协商民主

马克思主义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探究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2006年2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在党的正式文件中首

次提出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并重的论断,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选举+协商”的民主,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与人大的选举民主并重且互为补充。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创新,党的十七大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新命题,要求“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进一步明确协商民主的重要地位。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积极推进协商民主,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优势所在,也是新世纪现阶段必须肩负的重要责任。

一、推进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选择民主政治最初产生于古希腊的奴隶制城邦国家,指多数人的统治,与贵族政治、寡头政治相对立。西方资产阶级扩大了古代民主政治的基础,确立了以普选制和议会制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上世纪

六、七十年代以来,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照搬这种民主制度,结果水土不服,导致政权更迭频繁,社会**,经济衰退,后患无穷。新中国成立前夕,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就认识到,要使中国彻底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命运,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就必须发展和加强革命统一战线,把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团结起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致力于建设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并且就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民主政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成立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政治组织,逐步形成了我国协商民主的基本框架。 1949年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按照民主原则共商建国大计,协商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新中国的国家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这是运用协商民主形式的最初尝试和成功实践。可见,人民政协本身就是协商民主的产物,现代意义上的协商民主实践发端于中国,是由中国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的。建国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度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协商民主是当时的主要政治形式。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时,毛泽东针对“政协还要不要存在”、“协商还有没有必要”的疑问,明确指出:“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确立了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后的10多年里,人民政协团结各族人民和各界爱国力量,活跃在国家政治生活舞台上,发扬人民民主,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基础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已不存在,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基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也应随之转型,必须形成一种更具包容性、代表各种利益主体的政治形式,实现有效的政治整合,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这种新的政治形态就是协商民主型政治形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的颁布,反映了当代世界民主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大趋势,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协商民主提供了政治保障,标志着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政治制度趋于完善。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中共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一道经历了各种严峻的考验,荣辱与共,团结合作,平等协商。半个多世纪以来,这种合作协商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并不适合中国,推进协商民主,为社会多元利益主体的政治参与提供制度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选择,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形式,也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二、人民政协在推进协商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自身独特优势协商式民主的实质是最广泛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克服投票表决的局限性,从而在更大的范围、更深的层次、更真实的涵义上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推进协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政协责无旁贷。这是因为人民政协的性质与职能同协商民主一脉相承,在协商民主建设中拥有自身的独特优势。第一,人民政协在政治上具有的广泛主体性是推进协商民主的最大优势。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的广泛的主体结构,与日益分化的社会结构相适应,从而产生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人民政协涵盖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各阶层等社会各界、各方面人士,凝聚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可以说凡属于人民范畴的都可以涵盖在人民政协的构成之中。因此,人民政协既是广泛团结的产物,也是实现广泛团结的组织,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充分体现协商民主范围广泛的特点。

随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不断发展壮大,参加政协的界别也不断调整扩大,人民政协的主体性也在相应扩大。第二,人民政协在政治上具有的巨大包容性是推进协商民主的另一优势。作为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坚持合作、参与、协商、包容的精神,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包容和吸纳各种利益诉求,实现

政协委员、各界人士政治上的有序参与。社会各界人士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自由发表意见,在充分、民主、平等、真诚的协商讨论中达成一致,从而把社会上各阶层、各群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愿望的表达、诉求的提出、关系的协调、矛盾的化解,纳入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轨道,避免无序的、非常规的“大民主”状态。这是我国最广泛、最充分、最有效、最安全的民主形式和渠道。第三,人民政协能够充分发挥协商民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协调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政协的“基本属性、主要职能、组织构成、工作原则和活动方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人民政协代表广泛的利益主体,能够包容各种利益诉求,位置相对比较特殊,工作形式比较灵活,是执政党和政府整合社会资源、团结社会各界力量、实现社会管理和调控、构建和谐社会的独特纽带。中国共产党通过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及时准确地反映基层和群众的意愿和要求,通过提案、专题调研和反映社情民意等工作,提供表达途径和参与平台,从而实现减少对立面、消减冲撞、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使党和政府的决策成为最大多数人的自觉行动,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铺平道路。第四,协商民主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优势所在。在协商民主中,协商是形式,民主是目的,人民政协的三项职能都体现了协商式民主的优势,都蕴涵了协商式民主的本质。近年来,石乔口区政协在履职中充分体现协商民主的优势,做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在政治协商领域,通过搭建平台,建立协商机制,充分利用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协商和重点协商,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在民主监督领域,坚持以建言献策为主要手段,以弘扬团结民主为着力点,通过建立专项视察制度,督办提案制度,情况通报制度等多种形式履行监督职能,畅通了民主监督渠道。在参政议政领域,通过课题调研引导委员积极参与,通过界别活动引导委员有序参与,通过建立机制引导委员有效参与,从而提高了参政议政的质量。

三、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协商程序,确保协商民主落到实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确保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方向,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协商民主建设的前提。在思想上,我们要继续深刻认识在开展协商民主中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坚持党对协商民主建设的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在实践中,我们要积极探索坚持和完善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既要体现党委和政府在开展协商式民主中的主导性,又要体现政协在履行职能中的主动性,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履行政协职能的程序、机制等具体规定,在避免随意性、增强实效性上下功夫,真正使协商民主成为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有效环节,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建立科学、完备的协商程序,是确保协商民主落到实处的重要条件。中共中央对政治协商程序化建设非常重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国家和地方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近年来,政协工作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但在实际工作中,政治协商制度的落实,往往取决于党政一把手的个人民主意识,政治协商缺乏刚性规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容易流于形式。因此,必须加强政治协商程序化建设,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发挥党委对政协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真正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将遵守协商程序的情况作为组织部门考核领导干部政治水平、民主作风的一项重要内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颁布以来,各地对强化民主协商程序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可以学习借鉴。一是坚持“三在前”、“三在先”的做法。重大问题协商在党委决策之前、人大通过之前、政府实施之前,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先协商后决策,对重要人事安排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先协商后决定,在制定重要的地方决策性规范文件时先协商后提请审议。二是实施听证制度。十七大报告要求增加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要公开听取意见,经过公开、公正的听证程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群众理解和接受,保证政策推行的效果。三是建立决策咨询论证制度。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方针政策、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在决策前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咨询论证,充分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并将专家提供的信息咨询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提高决策效率,降低决策成本和风险。四是公示重大事项。党委、政府建立重大决策协商信息公示制度,把民主协商过程、协商结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推动协商成果的落实和转化。五是坚持互动协商,提高协商实效。党委、政府积极拓展协商平台,进一步畅通协商渠道,实现协商的双向互动,增强参与协商的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民主协商的质量和效果。

第三篇:政协协商在基层动员部署会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X市政协“协商在基层”工作动员部署会,前段时间,按照省政协的要求,相关县(市、区)开展了一些工作。

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交流工作,积极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通过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为增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总书记强调“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如何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是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重要方面,是政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按照省政协今年的要求,在总结经验和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市政协研究制定了《政协X市委员会关于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更好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实施意见》和《X市“协商在基层”协商议事工作规程(试行)》,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实施意见,请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刚才,X政协结合前期试点工作,给我们交流了有效做法、扩宽了工作思路、受到了很大启发,大家从实践中探索的好经验好做法使我深受教育,这些都值得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积极探索,共同推进工作。下面,为进一步开展好“协商在基层”工作,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协商在基层”工作的重要意义。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都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协追求的求同存异、体谅包容与基层协商通过平等理性的对话、沟通以取得共识的价值取向高度契合。“协商在基层”工作,对于发挥基层政协的制度优势,把其转化为基层治理中的效能,真正把政协协商民主事业推向新的高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充分发挥政协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基层社会的利益主体更加多元、利益选择更加多样,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更加需要发挥政协在协商民主建设中的作用。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通过建言咨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可以让决策更能体现“最大公约数”,做好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形成共识、增进团结的工作,把政协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参与基层治理的效能。

(二)有利于有效发挥政协特别是县级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县(市、区)政协是人民政协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市、区)政协工作如何,直接影响着人民政协制度的成熟与定型。汪洋主席强调,市县政协的主要工作是协商,主要工作方式是搭台,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可以把县(市、区)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职能、性质、定位更加鲜明地突出出来,发挥好其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的作用,推动新时代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三)有利于更好发挥政协在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中的作用。作为专门协商机构,政协协商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中具有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一方面可以让政协的协商民主与群众面对面,使政协协商更富有实效;另一方面可以用好协商这一政协的“看家本领”,为基层协商注入政协元素,提供高质量的协商服务,提升基层协商的质量和水平。

二、准确把握“协商在基层”工作的方向原则。(一)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在各级党委领导下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协组织搭台、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保证协商结果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最大程度把群众凝聚到党组织周围,最大力度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二)坚持性质定位。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要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严格依照宪法和政协章程履行职能,重在搭建平台、建立机制、引导各方广泛参与,做到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确保工作守规不逾矩,尽责不越位。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基层协商民主建设,体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工作要求,都是为了从根本上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我们的工作,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意愿,积极反映人民群众呼声,正确引导人民群众预期,使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过程,成为不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坚持崇尚创新。基层是创新的土壤,探索是创新的种子。由于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同,群众的关注点和利益诉求也有差异,所以协商的重点和方式也要因地制宜。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实践,积极培育“协商在基层”的示范点,不断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经验典型,共同打造有内涵、有特色、有影响的基层协商民主品牌。

三、紧紧抓住“协商在基层”工作的关键环节。省政协把“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作为今年重点工作之一,将在今年内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由点到面逐步展开的思路推进此项工作。3月25日,X到X调研时,专门强调要高度重视“协商在基层”工作。全市各级政协组织要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准确把握新时代地方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找准找实专门协商机构与重要治理平台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切实发挥政协作为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的效能。

(一)要推动协商主体精准化。科学合理确定协商主体范围,基层协商主体一般由议事会议成员、利益相关方、职能部门人员等组成。根据不同的协商议题,邀请利益相关方代表和与协商议题有关的其他人员参加,充分考虑议题类型、涉及范围、复杂程度和参与对象的广泛性、代表性,合理化组建协商议事主体,最大限度调动各方参与基层协商的积极性,重视吸纳威望高、办事公道的老党员、老干部、群众代表和“两代表一委员”,以及群团组织负责人、社会工作者参与,探索建立第三方参与机制,不断提高协商的覆盖面和说服力,让协商结果更专业、群众更认可。

(二)要坚持政协参与常态化。稳步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要积极组织政协委员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近群众,参与和指导基层开展协商工作,要发挥乡(镇、街道)政协委员活动组作用,依托基层政协委员之家、委员联络室或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为民服务站等设立协商议事平台,积极开展基层协商议事,建强服务基层、改善民生的政协履职“大舞台”,让群众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三)要实现协商规则标准化。加强对一些新问题、新情况的深入研究,及时调整修改一些操作性不强、有一定局限性的议事规则,善于总结提炼一些可复制、可借鉴、效果好的经验做法,并适时上升为制度机制,不断提高基层协商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让协商活动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

(四)要探索协商方式多样化。各县(市、区)政协要建立协商议事会议制度,作为“协商在基层”工作运行的重要形式。在用好协商议事会议室的同时,根据群众需求和各地实际,积极探索通过智慧政协、民主监督、广场协商、院坝协商、会议协商、书面协商、网络协商等多种形式的协商,充分释放基层协商民主的潜力和效能,让“协商在基层”工作更加生动活泼、简便易行、务实高效。

(五)要注重协商成果实效化。提升协商质量,让协商的内容符合群众期盼、协商的过程能够民主高效、协商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杜绝“花架子、做样子”。要突出协商重点。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充分协商,认真收集、筛选议题,做到“议什么由群众说了算”。要解决实际问题。对于达成共识的议题,要抓紧组织实施,确保协商结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对于未达成共识的议题,要集思广益、持续协商,积极寻求解决途径;对于难以达成共识的议题,可提交同级党委、政府或党组织作为决策参考的议题。同时,要探索建立协商成果的采纳、落实、监督和反馈机制,对协商过程及协商结果运用情况,要加强监督,确保协商成果落地见效。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来加强和改进工作,使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更加合乎实际、顺乎民意。

(六)要致力协商程序规范化。要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专”的优势,按照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简便易行、民主集中的要求,对协商程序进行规范,提高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在开展协商工作时,一般应按照确立协商议题、确定协商主体、开展专题调研、组织协商讨论、公示协商结果等程序进行,并对各协商程序的具体实施办法进行细化规范,制定工作规则,形成完整规范的工作流程,确保协商活动规范有序、务实高效开展。

四、扎实推进“协商在基层”工作取得实效。推进“协商在基层”工作,是今年全省、全市政协系统的一项重点工作之一,各县(市、区)政协要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扎实推进,争取早日取得积极成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责任。为顺利推进“协商在基层”工作,市政协成立了以我为组长、X同志任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委室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政协要在市委领导下,切实担负起主体主业的责任,强化统筹指导,主席会议成员和各专委会要按照联系指导县(市、区)政协的安排,定期了解推进情况,研究分析问题,推广典型经验,健立长效机制。

各县(市、区)政协也应相应成立“协商在基层”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挂钩联系制度,搭建好协商议事平台,制定好工作方案、协商规则、工作流程等,指导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经常性的基层协商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进一步加强具体指导和督办推进,定期研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全市政协系统要加强沟通交流、密切工作配合,加快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态势,市政协将适时召开推进会议,进一步开展交流、推进工作。

(二)要发挥专委会作用,强化联动。各县(市、区)政协专委会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好全国、省、市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发挥好在专门协商机构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探索搭建具有各个界别特色的基层协商平台。把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与专题协商、界别协商、对口协商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和激发各界别委员参加基层协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丰富协商形式、增加协商密度、完善协商格局。

(三)要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尚未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的县(市、区)政协,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积极开展试点工作,每个县(市、区)政协要确定不少于2个试点,试点可以是乡(镇、街道)、村(社区)或企事业单位,其中必须有一个试点是县(市、区)政府所在地街道。2020年上半年各级试点工作要全面展开,有条件的县(市、区)可以全面展开试点。

已经先期探索开展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县(市、区)政协,要按照省、市政协的要求,统一“协商在基层”品牌,进一步推进工作规范,要充分整合基层现有场所功能,统一建设标准,突出X特色,规范化建设乡镇、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协商议事室。在制度模块方面,一般应有“铭牌”标识,基层协商议事工作规则、流程、宣传标语,协商议事会成员基本情况、工作职责等,达到“有组织、有场所、有设施、有标识、有制度、有活动”的“六有”统一标准。

(四)要注重宣传引导,营造氛围。各县(市、区)政协要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倡导协商精神、培育协商文化。夯实“协商在基层”工作的群众基础,引导基层群众依法表达意见,积极参与协商。要加强宣传引导,凝聚各方共识,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积极宣传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集中报道各地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的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基层协商的浓厚氛围。

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意义重大,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使命光荣。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担当实干,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典型,为基层协商“百花齐放”打下坚实基础,为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贡献力量!

第四篇:2021政协城市建设协商会讲话

这次专题协商有三个特点:一是选题好,顺应市民期盼。城市是广大市民生活的载体,城市发展层次与市民生活品质息息相关。当前,X的城市建设正处于新的拐点,如何抢抓宁镇扬一体化战略机遇,立足承办世园的重要节点,在老城改造、新城建设上有新作为、大突破,更好满足市民对城市品质的新期盼,是我们必须面对和破解的重大课题。市政协围绕这一课题建言献策,选题好、站位高、很有价值,体现了强烈的民本情怀。

二是建言实,彰显政协智慧。

三个调研组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其中,第一调研组围绕精品城建,提出要强化精品意识、坚持规划引领、打造精品工程、弘扬工匠精神、发动社会参与;第二调研组围绕滨江城建,提出要突出江城互动、整体谋划、跨江发展、序时推进、协同配合;第三调研组围绕文化城建,提出要让目标“树起来”、规划“强起来”、品牌“立起来”、名片“亮起来”、记忆“活起来”,等等。这些建议精准实在,具有针对性、操作性,体现了政协人文荟萃、智力密集的独特优势。

三是调研深,契合城市发展。

市政协围绕城市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基础设施、文化品牌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调研,还专门赴浙江、安徽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刚才的发言,既有从大处着眼,提出精品城建、滨江城建、文化城建的理念,又从细微处思索,指出城市亮化美化绿化、立面店面、城市“蜘蛛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细致,据实直言,都说到了点子上、讲到了关键处,体现了政协积极参政议政的职责担当。

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我市以项目化、工程化手段谋划和推进城市建设,老城区棚改征拆、危房解危、老旧小区整治等积极推进,新城区公共设施、商业地产、中高端住宅等加快布局,城市形象逐渐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但我们也认识到,城市面貌对比先进地区,城市品质对照市民期盼,还有较大的差距和不足,“滨江不见江、古城不见古、城市不见市”的问题还较为突出。刚才,委员们鲜明指出了城市建设的突出问题,也提出了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

今天,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也列席了会议,大家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这次发言内容,逐条对照梳理,逐项推进落实,尽快把合理化的意见建议,转化为打造精致宜居城市的工作思路和实际行动。下面,我在大家发言基础上,就城市建设谈四点想法:

01立规矩,管控城市风貌。一要注重体系完整。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按照规定履行程序、尽快出台,指导和规范我市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提升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编制海绵城市、消防设施等专项规划,精心做好重要地段、门户空间等区域城市设计工作,形成系统完整的城市规划体系。

二要注重规划落地。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规划落实。市规委会要发挥作用,加强对规划执行的检查,每年定期进行城市体检评估。要把规划晒在阳光下,让社会监督规划实施,形成推动规划实施的合力。

三要注重整体风格。强化城市色彩基调、建筑风貌管控,加强中轴线、城市天际线、建筑高度的管理,重要建筑、重点街区设计方案要严格把关、科学论证。要把城市亮化、美化、绿化作为系统工程来抓,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相互映衬。

02疏脉络,畅通城市空间。城市发展空间是有限的,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实现最优布局、发挥最大功能、提供最多需求,是我们必须慎重考虑的内容。

一是线上要互联互通。

城市道路建设一直备受市民关注,虽然这几年在道路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人力、财力,但依旧有一些断头路、瓶颈路尚未打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列出了工农路南延、伍子胥大道拓宽改造、三将路新建、真州东路拓宽改造等重点道路工程,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下一步将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构建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连通的城市路网体系。

二是点上要实用高效。

X是一个县级城市,相较周边地区,城区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因此,无论是建设公共服务设施,还是推进商业开发,都要依照实际需求和功能发挥进行布局,体现科学性、实用性、效益性。比如,在打造公园体系过程中,要注重生态、体育、休闲功能的叠加,符合市民需求,体现市民满意。再如,在建设商业综合体过程中,要超前谋划、科学定位,避免低端重复、同类竞争。

三是片上要改造提升。

今年,我们将安居保障、旧城改造纳入城建“双十工程”,统筹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安置房建设、老旧小区整治和危房解危、三河公园片区改造等,当中涉及了大量拆迁,这也是我们目前重点推进的工作。通过以拆促建,实现城市空间的疏通和重塑。

03造精品,铸就城市地标。刚才,我们认真聆听了市政协第一调研组的报告,这对我市下一步打造城市精品、提升城市品质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方面,要将精品理念融入城市。X的城市建设要开启精品时代,更加注重内在功能和品质,更加塑造舒适宜居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要将“精品”理念贯穿到设计和施工的全过程,在精益求精中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在规划环节,要高起点、高定位,引入国内外优质建筑设计团队,邀请知名专家、设计大师参与工程设计,让高品质成为工程设计的标配。在建设环节,要遴选具备高超技艺、匠心精神的建筑队伍,在材料选择、工艺选择、技术运用等方面,注重质量把关和细节处理,确保符合设计标准。在管理环节,加强工程质量全过程监控,健全工程竣工验收流程,委托第三方开展工程质量检验,确保工程优质完成。

另一方面,要将精品工程嵌入城市。在地标建筑、基础设施、商业街区等方面,要尽快形成更多的精品工程,以一个一个的精品造就城市标志和视觉形象。尤其是去年开始谋划推进的滨江新城“三个一”工程,要加快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进度,按照时点要求,年底前要完成滨江新城普通高中主体工程,开工建设人民医院东区院、文化中心,让广大市民感受到城市的真实变化。

04创特色,彰显城市魅力。一要彰显文化特色。刚才,市政协第三调研组作了专题报告。X拥有漕运盐运文化、园林文化、县学文化、名人文化等诸多历史文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这些文化如何保护、挖掘、体现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寤园综合开发、三河公园建设、大码头历史街区保护开发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文化建筑、文化元素、文化名人的嵌入,打造城市的历史风景,形成城市的独特记忆。要结合老城改造、新城建设,通过石雕、碑刻、橱窗、文化墙等多种形式,更多地宣传、展示X的人文特色。

二要彰显现代特色。城市是在不断发展中的,也要融入现代化的元素,这关系着城市的长远发展。城市的开发要摈弃传统搞房地产的思维,在科技综合体、楼宇经济、金融中心等方面要有新的探索和突破。尤其是在与大集团、大企业合作开发过程中,要运用市场经营管理,注重产城融合,强化产业导入,激发城市发展的活力。

三要彰显水韵特色。水是城市的灵魂。在城市建设中,水作为最关键的生态环境因素介入其中,起着影响城市风格、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翡翠项链”工程,着力打造“七河一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步,要围绕“七河一带”,疏通城区水系,加快水岸景观建设。尤其是大力推进大江风光带建设,体现生态效果、景观效应,展示滨江风貌。

以上是围绕今天协商主题,提出的几点想法,下一步还要深入研究、细化落实。当前,我们既要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实现高水平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目标,又要细致研究新的五年规划,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迎接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此重要的交汇时点上,更加需要市政协与市政府共克时艰、携手同行。借今天会议机会,我就加强政府和政协的联系合作再谈三点意见:

一要畅通知情知政渠道。进一步加强与政协的联系,更好地发挥政协“人才库”的优势和“智囊团”的作用。大力支持政协组织开展视察、专题调研、问政咨询、民zhu评议、行风评议等各项活动,为改进政府工作献计献策,帮助政府抓好重大决策的落实。

二要主动接受政协监督。进一步强化协商意识,执行好定期向政协通报制度。对于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点工作,决策前主动与政协多协商、多通气、多征求意见,及时把政协组织的建设性意见纳入到政府决策之中。支持政协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等进行监督。

三要支持政协履行职责。坚持政府与政协对口联系等经常性的联系制度,互通情况,交流信息。完善提案交办、催办、答复、反馈制度,狠抓政协提案落实。主动关心政协委员的工作和生活,切实帮助排忧解难,为委员们更好地履职提供保障。

第五篇:加强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实效对策建议思考

加强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实效

对策建议思考

加强政协协商民主,是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对政协工作的新要求,发挥好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优势和作用,推进协商民主实现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提高协商民主实效,是一个需要长期勃勃和创新的新课题,那么,基层政协怎样才能贯彻落实好这一新部署、新要求,充分发挥好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优势和作用,怎样才能推进协商民主实现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提升基层协商民主实效呢?笔者结合XX县政协这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从争取重视、搭建平台、创新方式、发挥优势、提升素质、完善制度等六个方面提出一些思考。

一、争取重视,着力营造政协协商民主的宽松环境

推进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需要提高工作的开放程度,营造激励委员履职的宽松环境,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主动、各方配合”的基层协商民主的新格局。争取重视和支持,主动加强与党委、政府的联系沟通,主动提出课题,主动请党委、政府交题,增强各级领导对协商民主作用的认识,切实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努力实现政治协商由政协搭台、邀请党政领导看戏由党政搭台、政协唱戏的格局转变,为深入开展协商民主工作创造良好条件。要扩大有序参与,提供平台让社会民众能更多地参与政协的工作和活动。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因此,只要党委、政府和政协邀请“三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群众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协商民主活动,就能使协商民主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不断优化环境,在政协会议及活动中,鼓励讲真话、言实情,允许提出批评,欢迎发表各种不同呼声甚至反对意见,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形成一个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要切实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各界别的团结合作,努力使政协成为一个凝心聚力、团结和谐的组织,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合力。近年来,中共XX县委不断加强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着力营造协商民主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纳入全局部署。坚持把协商民主纳入县委全局工作去谋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党政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一安排部署。县委先后出台了《中共XX县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共XX县委关于我县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做好政协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从制度和机制上保障了政协协商民主的有序、有效开展。二是支持政协履行职能。县委、县政府领导对政协重点视察报告、专题调研报告、重要社情民意信息等建言成果及时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认真办理、落实。今年上半年,县政协向县委、县政府报送了5篇专题调研报告,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指示;促进县域工业发展、精准扶贫、城市管理、农机机械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还得到县委书记的亲自批示,有效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三是重视机关建设。去年换届期间,县委配齐配强政协机关各委室正、副主任,加强机关干部交流,注重解决职级待遇。把政协日常工作和开展活动所需的经费、专委会工作经费、委员活动小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拨付专款添置机关办公设施,确保工作正常运转。2012年,县委研究新增政协研究室、农业委、人资环委;去年,县委又研究新增了地联委,使政协的委室由过去的“五委一室”增加到“八委二室”,为有效开展协商民主活动创造了优良环境。

二、搭建平台,不断提升政协协商民主的科学化水平

开展政协协商民主,只有进一步明确协商什么、与谁协商、怎样协商、协商成果如何运用等具体要求,才能不断提高政协协商民主的科学化水平和实际效果。近年来,XX县政协要高举团结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三大职能,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做到“关注大事,深层次开展政治协商;务求实效,多形式加强民主监督;拓展领域,全方位推进参政议政”,努力夯实“政协全委会议整体协商、主席会议重点协商、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专委会议对口协商、界别联系广泛协商、提案办理个案协商”等多层协商平台,加强政协职能职责与协商平台的有机结合,切实做到政治协商在大事要事上,民主监督在热点难点上,参政议政在关键要害上,进一步提高政协协商民主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协商民主前进步伐。XX年,县政协全委会在组织委员讨论、协商“一府两院”和计划、财政工作报告的基础上,还对40多个县级部门、中省市驻邻单位和与民生相关企业的工作满意度进行了无记名投票测评,当场逐一详细通报了民主测评的“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弃权”的投票结果及有关意见和建议。这一做法震动大、影响大、成效大,被县委书记讲话时称之为“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为我们的决策提供了参考”。会后,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分别对综合满意票未超过60%的单位召开了特别会议,对照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并报送县委、县政府和县政协,促进了工作改观。

三、创新方式,努力构建政协协商民主的良好格局

协商民主不是选举民主的补充,而是一种独立的民主形式,其实质就是要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要引导各方面充分认识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重要意义,把工作重点集中到探索协商民主的思路举措上来。要结合工作实际,在试点探索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覆盖协商议题全过程的工作程序,积极探索协商民主新形式、新方法,拓展协商渠道、扩大协商范围,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政协协商民主模式,不断拓展丰富协商形式和途径,努力构建和优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协商格局。加强学习培训,注重调查研究,讲究策略方法,提升委员的协商议政能力。加强理论研究和新闻宣传,为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提供理论支撑,让协商的过程更加公开透明,不断拓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渠道,使各界群众的意愿诉求通过人民政协这个平台得到充分表达和广泛协商,推动形成最大限度的社会政治共识。XX县政协每年都安排了委员列席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畅通委员知情明政的渠道。有关会议还有针对性地邀请群众代表列席。对于反映强烈的城乡低保对象有“水份”和城区供气不足、重要交通要道设置红绿灯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县政协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召开常委会议并邀请多名群众代表旁听,对城乡低保和燃气服务工作进行了民主评议,当场公布了测评无记名投票结果,及时将测评结果和建议报送县委、县政府,受到了重视与采纳。特别是对采纳“挤干低保对象‘水分’的建议”做到了立行立改,见到了成效。去年,全县取消1700余人低保资格,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四、发挥优势,切实提高政协协商民主的实践动力

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协商民主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职能定位,具有独特的制度性、程序性、规范性、包容性,融协商、监督、合作、参与于一体,是协商民主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渠道,为推进协商民主进程提供了强大的制度张力和鲜活的实践动力。近年来,XX县政协在推进协商民主进程中发挥优势,履行职能,通过召开资政会、情况通报会、委员反映社情民意座谈会等平台推动协商民主向多层发展。特别是发挥智力优势,精心选题、组织委员深入调研、提出建议,有效促进协商民主成果转化,取得良好效果。进一步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作用,围绕“汇集民智促发展,关注民生促和谐,发扬民主促团结”,不断提高协商民主的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多层协商进程,有效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去年,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战略要求,XX县政协将其列入协商议政的工作重点。主席会、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组织专题调研组就“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加强要素保障”等课题,深入相关部门、乡(镇)、企业开展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多样的调查研究,组队到XX市XX区、XX县,X市XX区、XX市XX区学习工业园区、城市综合体、现代物流园区、城市规划建设、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在近半年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了“助推‘两化’互动发展资政会”,各界别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评价,资政会的成果促进了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提升能力,充分发挥政协协商民主的主体作用

推进协商民主,提高协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关键。在协商过程中,若对协商问题没有深刻的认识和见解,缺乏“专业水准”,那么协商只能是浮光掠影,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近年来,XX县政协重视加强委员队伍建设,提高协商能力。一是优化结构。严格掌握委员推荐的标准,把好委员的“入口”关,根据新形势下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情况,有计划地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参加政协,在界别构成上体现更广泛的代表性和包容性。在委员产生上探索建立推选和选举相结合的机制,使政协真正做到“代表大多数、兼顾各方面”,提高委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加强学习。组织委员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学习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理论,学习经济、法律、历史和现代科技等专业知识,定期开展委员培训,经常组织委员学习,安排委员参加政府及部门单位的情况通报会,畅通委员知情明政、参政议政的渠道,增强委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切实提高履职能力。三是强化责任。不断提高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的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政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中心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克服浮躁心态和功利思想,大兴“团结民主、爱岗敬业、求真务实、优质高效”之风。县政协出台了《政协委员行为规范》,印发了《委员手册》,明确了委员的权利、义务、职能、职责,创建了委员履职信息动态管理系统,建立了委员履职管理档案和考核办法,探索了委员退出机制,对委员实行动态管理,增强了委员的履职意识和履职责任,较好地发挥了在开展协商民主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六、完善制度,建立健全政协协商民主的保障机制

没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作保障,协商民主的实效就要打折扣,没有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基层政协应将制度建设摆到突出位置,加快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一要增强制度的科学性。根据中共中央《意见》规定的总体要求,按照“宜大不宜小、宜具体不宜笼统和从地域实际出发”的原则,对协商内容进行具体细化。对《意见》表述的“重要问题”进行具体规定,并以明文规定下来。二要增强制度的权威性。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制定支持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相关工作制度,积极推动党委政府进一步完善议事规则和工作规则,把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作为决策过程的基本环节予以明确,不断健全和完善协商程序,包括协商议题的提出和确定程序、安排协商活动的程序、通报情况和听取意见的程序、参与协商的程序、意见建议处理及反馈程序等,真正做到不以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以领导人的意志改变而改变。近年来,XX县政协主动争取中共XX县委印发了和转发了推进政协工作的三个专门文件。三要增强制度的配套性。要将制定综合性制度与专门性制度结合起来,将实体性制度与程序性制度结合起来,将推动党委、政府制定制度与健全政协内部制度结合起来,将贯彻上级制度与完善本级制度结合起,将建立急需暂行规定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四要增强制度的执行力。要建立和完善协商民主领导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强化沟通协商,健全完善“四套班子”办公室主任联席会议等沟通协调机制,统筹安排工作;强化落实协商结果和建立协商反馈机制并建立和完善协商民主的检查考核机制,防止制度规定的虚置。通过制度建设,使政协民主协商成为各界发扬民主、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增进共识的平台,成为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的重要环节。五要增强制度的规范性,坚持实体与程序并重,主客体并重,行为规则与实践机制并重,努力推进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近年来,为推进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建设,中共XX县委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议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并健全了政协提案办理、社情民意反映、对口协商等一系列制度。县委对坚持政协“三在前三在先”的原则,既有实体性行为规则要求,又有程序性的实施机制和规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乡镇移民办工作总结下一篇:乡镇卫生院可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