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外科学的兴趣论文

2022-12-23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显著的动力功能。几乎所有的心理学研究都指出一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影响他们有效学习的重要变量;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 同他们的“智慧因素”、“策略因素”一起, 决定着学习的成败[1]。因此,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成为新课程教学策略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外科学是一门专业知识量大、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学科, 没有学习的兴趣、很好的基础知识和刻苦钻研的求学精神, 确实很难将该学科学好。那么, 在外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外科学的兴趣呢?

1 运用目标激励

运用目标激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就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 即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1]。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 这就是医学生未来工作的意义,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上的责任感及事业心、进取心, 并使学生认识到在服务患者的过程中就能实现自身价值, 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从而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主动的态度, 确立持久的学习兴趣。在教授专业知识时, 可以用学习这一知识的具体意义来激发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兴趣。例如, 在讲授“手术人员的准备”时, 让学生思考“如果术前手术人员不做准备直接给病人手术, 会有什么后果?”学生会想到病人可能会出现感染, 进而有可能导致手术失败甚至病人死亡。然后, 学生就会自觉地学习为了避免病人感染自己要做的准备了。在讲授“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时, 首先说明这种疾病在内科学已经学过, 还要在外科学中学习, 是因为外科可以对那些内科治疗效果不好的和内科不能治疗的有并发症的病人进行治疗。这时, 学生会认识到外科对于溃疡病患者的重要性。

2 设置刺激情境

设置刺激情境的目的是唤起学生的注意。只有在注意被吸引的情况下, 学习才能启动。在凯勒修改的ARCS模式提出的注意力激发和维护的途径主要有三个[1]:一是唤起感知, 即利用新异的惊奇的不合理的不确定的事情来激发和维护学生的注意。例如, 在讲授“急性阑尾炎”时, 先让学生谈一谈对这个病的认识, 很多学生听说这个病很好治, 手术治疗最多需要一个小时, 术后很快就能康复。然后, 教师严肃地指出学生对急性阑尾炎的认识是片面的, 再举出临床上一些阑尾炎的病例。例如, 有的病人术后腹壁切口长时间不能愈合, 有的病人被误诊为急性胆囊炎等其它疾病, 有的病人因为阑尾炎而出现休克, 甚至死亡。学生听后会带着疑问和好奇认真听课。二是引发探究, 即通过激发或要求学生产生要解决的问题 (疑难) 来刺激寻求信息的行为。例如, 在讲授“甲状腺功能亢进 (简称甲亢) 的外科治疗”之前布置学生预习, 并提出问题:“为什么甲亢患者术后有可能出现很多并发症?为了减少并发症出现, 手术时应该注意什么?”如此布置预习, 就能引导学生查阅已学过的解剖学知识, 更好得理解要学的知识, 并对疾病的探究、外科手术治疗的意识等有更全面的认识。三是利用变化力, 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维护学生的兴趣。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 教学设备也不断进步, 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课堂。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例如, 在学习“阑尾切除术”时, 过去的教学, 仅几用张图片展示手术的过程, 而不能动态观察整个手术, 而现在的多媒体教学, 便解决了这一难点。这让我们的教学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 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 激起内在需要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由学生内在需求所决定的认识兴趣对学生学习的推动力是持久而强烈的。因此, 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引起学生的惊奇感和认知冲突, 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 在讲授“心肺脑复苏术”时, 先展示一段多媒体录像片段 (内容是有关课堂教学内容的) , 在一个自然环境下, 一位患者忽然倒地失去知觉, 身边的群众发现后, 首先观察患者是否有意识, 呼唤其不应。然后让学生们思考, 通过看到的情境, 观察、思考、判断、提问, 那么, 学生们就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自发提问:“他为什么昏迷不醒?”, “怎样判断意识是否存在?”, “我们应该做什么?”, “他还有救吗?”……如此, 就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引出现代医学的“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概念。这种由学生先问而再由教师帮助理解、解释的方法, 就会比死板灌输的效果更好。

4 发挥成功效应

成就动机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动机之一。成功带来的兴奋和鼓舞的力量是巨大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给予学习者取得成功的欢乐”, 看作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因此, 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成功的机会, 特别是关注那些在困境中艰难地行进的学生, 发现并强化他们的哪怕最微小的进步, 其激励作用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1]。例如, 在讲授“代谢性酸中毒 (简称代酸) ”的治疗时, 让学生思考回答“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半杯醋的酸度降低?”, 很多学生马上答到“加水稀释或加碱中和”。然后, 告诉学生“回答的很好, 这就是代酸的治疗方法。”课后留给一个病例, 让学生分析病例, 然后做出诊断, 选择辅助检查方法, 提出治疗计划, 这不但使学生复习了所学的知识, 而且使学生联想到成功地治疗一个病人的那种兴奋和自豪。

5 引导学生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鼓励合作学习, 促进师生之间互相交流, 教学相长,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例如, 在心肺复苏的实践课中, 先让学生自己操作。那么, 从这种先动手而发现问题的方法着手, 将会看到学生的提问, “为什么要使病人的头向后仰?”, “为什么吹气时要捏紧病人的鼻子?”, “为什么不能直接按压心脏前的胸壁?”, “怎样按压最省力?”……学生会在自己动手之后, 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循序渐进地学习心肺复苏的方法, 然后再由教师指导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动手兴趣, 并通过动手操作真正学会心肺复苏的方法。

摘要:在外科学教学中, 采取运用目标激励、设置刺激情境、激起内在需要、发挥成功效应、引导学生参与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外科学的兴趣, 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学好外科学这门课程。

关键词:培养,学习,外科学,兴趣

参考文献

[1] 严先元.教师的教学技能[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落实督学责任,发挥督导实效下一篇:大学生党员社会责任感缺失论文